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正说司马家[全三册]-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丧魂落魄逃得比谁都快!后来,还是我和夏侯太初(指夏侯玄)力挽狂澜稳住了阵脚,这才没有酿成‘一溃而不可收拾’的局面。你说,像曹爽这样的蠢狗,还有什么值得我们忌惮的?”
王恂听了,心想此时的司马昭需要安慰,不能再给他的内心增加太多压力了,多说几句鼓励的话,大家都会更有信心,于是微微颔首:“听你所言,曹爽既是这等货色,倒确也不足为虑。”
此时司马懿正在皇宫里做郭太后的工作,郭太后内心对曹爽争权,打压她们郭家的势力也很不满,现在既然司马懿愿意帮她搞定曹爽,她还是很愿意的。既然要打击曹爽,总得给他编几条罪状吧,于是司马懿说,他背先帝托孤之恩,奸邪乱国,其罪当废。
郭太后说:“现在天子与曹爽他们在一起,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司马懿说:“我早就写好了奏明天子的表章,历数曹爽的罪状,请太后放心。”其实太后心里也怕,她妇道人家没经历过政变,听司马懿如此说,也只得同意,放权让司马懿去做。
关于这次政变,司马懿什么都准备好了,只是需要太后的一个授权即可,其他全由他包办,他命令太尉蒋济和尚书令司马孚都在奏表上签了字,遣黄门赍出城外,去向皇帝递送奏章。
司马懿在京城中搞政变,曹爽的家人知道后大惊失色,乱成了一锅粥,大家各有各的主意,最终难以达成一致,只能派人赶紧出城去给曹爽通风报信,让曹爽拿个主意,是不是赶紧率兵回攻,夺取京师。
司马懿听说已有不少人通过各种关系逃了出去,尤其是桓范也逃出去了,心里还是有点吃惊,毕竟桓范他了解,算是一个智谋之士,既然跑去给曹爽报信,必然会给对方出主意,一旦曹爽采纳了桓范的主意,自己这边就会有不少麻烦。
蒋济看到司马懿内心惶恐的样子,就安慰他说:“曹爽根本就是一个无能之辈,就算桓范给他出主意,他也未必能够采纳。”司马懿赶紧找来了两个中立人士许允和陈泰,让他们去通报给曹爽,就说只要曹爽能交出兵权,就没有其他人身危险了,保证让他稳稳当当地当一个富家翁,过荣华富贵的生活。
然后司马懿还是不放心,又召殿中校尉尹大目至,对尹大目说:“我和太尉蒋济一起写一份书信,你去交给曹爽,就说我们对天发誓,只要曹爽交出兵权,绝不为难他和他的家人,让他安安心心地回来吧。”尹大目依令而去。
11 关键时候不能有一次的失误——百密一疏也致命在城外高平陵,曹爽等人正在举行仪式祭祖呢,忽然有人来报,说京城中司马懿发动了政变,并且有奏表送到。曹爽听后大吃一惊,感觉血涌脑门,两眼发黑,身子一歪几乎摔倒在地。黄门官捧着司马懿送来的奏表,跪于天子之前,爽接表拆封,令近臣朗读:“征西大都督、太傅臣司马懿,诚惶诚恐,顿首谨表:臣昔从辽东还,先帝诏陛下与秦王及臣等,升御床,把臣臂,深以后事为念。今大将军曹爽,背弃顾命,败乱国典,内则僭拟,外专威权;以黄门张当为都监,专共交关;看察至尊,候伺神器;离间二宫,伤害骨肉;天下汹汹,人怀危惧:此非先帝诏陛下及嘱臣之本意也。臣虽朽迈,敢忘往言?太尉臣济、尚书令臣孚等,皆以爽为有无君之心,兄弟不宜典兵宿卫。奏永宁宫,皇太后令敕臣如奏施行。臣辄敕主者及黄门令,罢爽、羲、训吏兵,以侯就第,不得逗留,以稽车驾;敢有稽留,便以军法从事。臣辄力疾将兵,屯于洛水浮桥,伺察非常。谨此上闻,伏于圣听。”
魏主曹芳听毕,也是大为震惊,但感觉司马懿所针对的只是曹爽,暂时没说要对付他这个皇帝,所以有点事不关己的轻松,他对曹爽说:“司马太傅如此说,你有什么好主意吗?我们该怎么办?”曹爽这个时候是被吓得手足无措,心里可以说是一点主意也没有,他回顾周围的兄弟们,想听听大家的意见,但是他周围的兄弟们说句老实话也都是饭桶,没有一个能给出应对之策的,大家都是事到临头纷纷想着保命,谁都不敢去和司马懿对抗。
这时候曹爽府中的参军辛敞和司马鲁芝从京城赶来报信了,曹爽向他们了解目前司马懿政变的情况。两个人汇报说:“司马懿这次事先布置得很周密,城中各处重要据点全被对方夺了去,司马懿还派兵把守住了我们回城的必经之路,现在想要回去,估计是不可能了,接下去我们该怎么办,请大将军发话。”
曹爽等人正在七嘴八舌地议论此事呢,大家各说各的,莫衷一是。这时候大谋士司农桓范快马加鞭地赶到了,总算是给曹爽出了一个像样的主意,而且也是司马懿最为担心的主意,桓范说:“既然司马懿谋反了,大将军你何不赶紧带着天子就近去许都,然后召集天下兵马共同讨伐司马懿?只要天子在你的手中,你的话就代表了圣旨,就属于正统,天下各路诸侯肯定得唯你马首是瞻。”
桓范这条主意是极其高明的,曹爽如果按照这个去做了,司马懿独守孤城,未必有把握胜过曹爽,毕竟天子在曹爽这边,曹爽有名正言顺的理由讨伐司马懿的政变。但曹爽果然被大家所看透,他就是一个无能之辈,饭桶加蠢货,他所担心的仅仅是能够保全眼前利益,他对桓范说:“我们全家都在京城中,如果逃往别处与司马懿作对,家人岂不是要被株连了吗?”
桓范看曹爽如此脓包,但此时此刻又没有其他路可走,只得继续劝说他:“遇到这种事情,谁都不想无缘无故去死,天子在你的手里,天下仍然还是你的,你可以召集无数资源去对付司马懿,这难道你还看不出来?”曹爽听了桓范如此精辟的分析后,竟然还是决定不下来,他两眼流泪,除了哭没有别的主意。
桓范看曹爽犹豫不决,又赶紧催他:“从这里去许都没多少路,很快就能到达,许都城坚粮广,应付几年都没问题,许都附近还有大批军队驻扎,拿出天子的令旗招之即来,对付司马懿绰绰有余。朝廷的印章我也给你带来了,我们赶紧去吧,不要浪费时间,再迟只怕就有问题了。”
12 舍不得芝麻必然丢西瓜——政治承诺永远不可信曹爽其实心里是舍不得他留在京城中的娇妻美妾,还有无数的珍宝,看桓范如此催促,有点不耐烦:“行了,行了,不要催我,让我好好想一想再说。”过了一会,侍中许允和尚书陈泰也到了,两人带来了司马懿的口信:“太傅说他只是觉得你的权力太大了,要想剥夺你的军权,并无他意,也不打算加害你,而且还客客气气地请你回去呢。”
曹爽听了默不作声,但毕竟有一点心动,其实军权不军权的他根本不在乎,他要的只是吃喝玩乐,能让他过富家翁的生活,他就没意见了。过了一会又只见殿中校尉尹大目飞马赶到,尹大目对曹爽说:“司马太傅指着洛水对天发誓,他绝不加害于你,只是剥夺你的军权而已,并无他意。还有蒋太尉也写了保证书在此,请你放心,没事的,安心回去吧。”
连续两拨人过来传信,曹爽信以为真,就打算答应了此事。桓范看到曹爽要犯迷糊,掉入别人设好的陷阱,赶紧又过来警告他:“千万别听那些人的胡说八道,你一旦回去,那就是自寻死路,万万不可啊!”那天晚上,曹爽想了一个通宵,他走来走去,犹疑不定,想到伤心处,还大哭一阵,始终定不下来究竟怎么办。桓范进来催了他许多次,心想这不就是明摆着的事嘛,还需要想那么久?到了最后,曹爽长叹一声说:“我打不过司马懿,我还是决定投降,不要军权了,能做个富家翁就很好。”桓范听了以后大哭,曹爽这一决定连累他们所有人都得完蛋了,想当年曹爽的父亲曹真多么得英雄,他的这几个儿子怎么跟猪狗差不多,一点出息都没有。
许允和陈泰对曹爽说:“既然你打算投降了,那就把大将军的印玺先交出来吧,只要印玺送到了司马太傅手中,其他就没事了。”曹爽答应,就取出自己的大将军印交给陈泰,曹爽家的主簿杨综抓住曹爽的衣服大哭道:“主公,兵权不能交出去啊,兵权一旦不在了,你就会成了别人的盘中之餐,他日被推出东市斩首也有可能。”曹爽不听他的劝告,自信满满地说:“太傅必不失信于我。”于是曹爽将印绶与许、陈二人,先拿去送给了司马懿。
第二章 殊死搏杀
要奠定大业总会有几次搏杀,如果掌权者不忘乎所以,其他人就很难有机会翻盘,所有的成功政变都是乘掌权者一时疏忽,所以老大的位置不易坐。
13 不意外的激烈反扑——兔子急了都咬人镇守河南郡衙的司马昭忽然得到报告,说有曹爽的叔父曹宁与其子曹豁父子二人率家丁来攻,曹家平时也豢养有敢死队,攻击力惊人,司马昭一听,不禁面色微变,心底里轻叹一声,同时在脑海里紧张思索起来:想不到自己和父亲、大哥千算万算,居然将曹爽的叔父一家给算漏了!
毕竟曹家到了生死关头,他们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曹宁曾任尚书右仆射,后被封为关内侯,曹豁只是挂了一个“黄门监”的虚衔,却没料到在今天司马府发动事变之际,他俩竟然凭空冒出,纠合了府中部曲前来此处反扑!
虽然司马昭知道曹宁为人优柔寡断,曹豁行事有勇乏谋,应该都不算是十分厉害的劲敌,但自己刚把所有部属都派了出去,此时守在河南郡府门口的成倅、成济手头只有两百多名兄弟,而曹宁他们却带来了两千多家丁,只怕是难以抵挡!
看到曹宁等人的攻击越来越猛,似乎是想占领河南郡衙,河南郡衙目前是司马懿整个行动的前敌汇合点,很多关联人物将再次汇合,无论如何不能让曹家人占领,正在这时,王羕从外面退了进来,他神色焦急地对司马昭说:“二公子,您应当赶快转移到安全之处,免遭意外!”
王恂听罢,知道事情紧急,曹家冲锋队就快要打进来了,连忙向司马昭说道:“子上,你一身关系重大,切切不可在此滞留险境!听王君的话,咱们快从后门走罢!”司马昭却是面色凝定如渊,身形一动不动:“良夫,你自己先走!我要留下来……”
他话犹未了,大门外喊杀声震天,“嗖、嗖、嗖”,一支支利箭像雨点似的飞了进来,斜斜插落在训兵场的黄泥地上!王恂咬了咬牙,终于豁了出来,将他的袖角一拉:“子上!这样罢,你快走!我留下来替你守在这儿!”
司马昭看着这场景,知道危险,但他却决不能撤退,现在这河南郡府是何等重要,岂敢擅离?岐哥和董大人去城东营房调遣那八千卫畿军过来了,太傅大人又将从宫中前来此处会合,我怎敢弃此而遁?倘若被曹宁、曹豁等占据了此府,再行啸聚徒众猝然发难,太傅大人和岐哥他们岂不危哉!
曹宁他们人多势众,司马昭这里两百多人越战越艰难,有点抵挡不住的趋势,司马昭“唰”地拔出自己鞘中长剑,毫不迟疑地下达了命令:“王羕,你即刻赶回前门去,吩咐成倅、成济兄弟于且战且守之余,迅速积薪焚炬,将衙门放火烧了!”
听司马昭如此吩咐,王羕一下子略知了他的心意,“火烧衙门是个拒敌兼报信的好主意”王羕说道。司马昭疾声补充道:“衙门口烧起来后,让它形成一道‘火墙’,阻拦曹宁他们的进攻。”
司马昭这也叫作“急中生智”,他的心中最为担心的还是接下去即将赶过来的后续人马,一定要给他们发出一个信号。王羕全然明白过来:司马昭这一着棋实在是高啊!衙门被火一烧,则烈焰熊熊必然形成灼人至极的“火墙”,曹宁、曹豁等人在外面自是不易攻入。同时,更令人叫绝的是,这衙门的火光一旦冲上半空,远近可见,必能引起随后赶将过来的司马懿、司马岐等人的注意和警觉,他们自然就会早作提防而不致遭到意外之变。想透之后,王羕立时飞步而出:“好!在下马上赶去前门照办!”
14 身先士卒的重要性——主将亲自上阵,事情才有转机王恂见王羕去了,又要赶紧劝说司马昭撤退,他受姐姐的委托,一心要保护这个姐夫的安全,他见司马昭跃跃欲试地似乎要亲自上阵拼杀,就一把又拉住了他,急切道:“子上!快!快!你从后门走罢!我替你去前方督战!”司马昭右臂一挣,用力甩脱了他的手,双眉竖立如剑,目光灼灼逼人,向他凛然而道:“王良夫!你有几个脑袋,竟敢不遵本座的命令?你忘了本座刚才讲了是为什么把你留在身边的吗?你马上从后门出去赶往城东营房通知岐哥速速来援!我身为此军之主,必须疾赴前门亲自督战!这个职责,你是担负不了的!”
王恂听司马昭这么说,也算是军令如山了,既然他是主帅,自己也不能违抗命令,顿时像石头人般怔了片刻,瞧得司马昭主意已定,泪花不由得在眼圈里打起转来:“子上!姐姐当年果然没有看错你——你真有大将之才!好!你自己要多保重!”说罢,扯过一套铠甲披在身上,在厅前十名死士的围护下飞快地往后院去了。
司马昭知道他若能亲自上阵必定将极大地鼓舞士气,所以毫不耽搁,率着另外十名死士举刀杀了上去,奔过那空旷的训兵场,远远地看到那衙门处火光熊熊冲天而起!冲到近前,只见司马府的死士们一个个杀红了眼,正隔着火堆和曹宁他们的家丁戈来矛去,“乒乒乓乓”打得不可开交!那司马府侍卫队长成济已是杀得性起,脱了身上重重的铠甲,光着油汗津津的膀子,把一杆长槊舞得呼呼风响,不顾自己腰胁间都挂了彩,拼死奋战。
本来司马昭这边的死士因为以少敌众,渐渐有所不支,现在看到司马昭亲自来了,大家的斗志就不一样了,站在他身边的成倅一瞥眼间看到了司马昭,高兴得失声叫道:“弟兄们!好好杀敌啊!二公子亲自来为咱们压阵了!”
就算在一般的工作场合,领导亲自到场,员工的积极性都不一样,更何况在战斗的情况下,带头的一来,所有人都更加拼命。司马昭举剑在手,挺身上前,振臂而呼:“弟兄们,杀退这帮逆贼!太傅大人和司马岐大人的援兵马上就到了!”
在司马昭勇气的感召下,敌我双方的气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尤其是司马昭这一方的,那些司马府死士们听着司马昭响亮的声音,看着司马昭矫健的身影,一个个全身上下立时平添了百倍的勇气,就如乳虎出笼一般,奋战不休,竟将曹氏家丁的猛烈攻势压了回去!
司马昭的想法是,既然父亲把镇守河南郡衙的任务交给了自己,无论如何都要坚守住这块阵地,决不能让曹家的人马杀进来,搞砸了父亲精心安排的大事,所以他也不多说什么,只是身先士卒,带领死士们奋力拼杀,加上大门口烈火熊熊,曹家士兵们一时也攻不进去。曹豁见了,便将曹宁拉过一旁,低低商议道:“阿爹,这司马昭太狡猾,竟然放火把衙门也烧了——看来从这里是一时闯不进去了,依孩儿看不如找几个会腾挪攀爬之技的兄弟从旁边的围墙上爬进去狙击他们……”曹宁一听,急得眉毛胡子皱成了一团:“忠儿,咱们在这衙门口处的人手本来就不够,哪里还能分兵翻墙进去偷袭?再等一等,这门口的火熄了后咱们便可一鼓作气杀将进去……”
曹豁看到司马昭一来,对方的防守力量又增强了不少,心里非常着急,就怕事情拖得久了会起变化:“咱们哪里还能等到火熄后再冲进门去?这样罢,您瞧司马昭在门里边那猖狂的样子,孩儿去找几个弓箭手,专门瞄准了他猛射,把他射死了解气!”
老爹想问题比较全面,就算一箭射杀了司马昭,对整件事情的帮助并不大,唯一的希望是能活捉他,或许还有些可能与司马懿讨价还价。“忠儿啊,莫要冲动!”曹宁慌忙将他扯住,“为父也想一箭毙了这小子,但现在咱们只有等待时机冲进去把他活捉了才是上策!只有活捉了他,咱们才能拿他当人质去要挟司马懿这个老匹夫!”
曹豁所担心的问题是时间,时间拖不起啊,战局瞬息万变,现在最需要的是速战速决。“阿爹!您这瞻前顾后的,怎么才能抓住机会打败他们啊?”曹豁焦急得两眼都冒出火来!
曹宁其实心里也很焦躁,虽然心里希望把司马昭活捉了,但如果真的捉不到,射死他也不失为一个办法。他瞧着西边的方向,兀自喃喃地说着:“为……为什么丁谧大人和毕轨大人还没有带兵赶到?再拖下去,一切可就来不及啦!”
15 实力决定一切——虚张声势都是暂时的战局的发展果然对曹家不利,在双方胶着不下时,大家都期盼自己这边能够早点来援军,忽然一个苍劲有力的声音从曹宁身后传了过来:“曹宁,丁谧和毕轨他们是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