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席卷天下-第6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南半岛是汉帝国在外面的第一块飞地,同时也是最混乱的地方。
安南都护府建立之前,前往中南半岛的南方士族非但没能彻底解决当地的土著,甚至出现了扶持土著的事情,完全背离了刘彦让他们去中南半岛的初衷。
刘彦后面开放了西域,长江以北的士族就干得非常好,他们将红利与百姓共享,不是像南方士族那样一手把持,甚至是南方士族宁愿将好处给土著也不愿意同胞染指。
在大军没有正式进入西域之前,北方士族是伙同民间骁果直接将西域给彻底的破坏,他们用抢劫和杀戮的盛宴造就出一个权力空白的西域出来。
刘彦很喜欢北方士族的聪明尽头,他们自己吃了个满嘴流油,没忘记以国家层面让利给百姓。
北方士族这样才是合格的对外开拓先锋,哪像南方士族自己都吃不下了还死撑,着实撑不住了却搞出塞给当地土著的破事。
“据儿臣所知……”刘慎找回了以前和刘彦相处的感觉,说话也不再那么小心翼翼:“他们(南方士族)多有炫富之举,宁愿铺张显世,不愿救助乡间孤寡?”
刘彦是知道这事,问道:“太子以为如何?”
“或许是为了自保?”刘慎见刘彦眉头一挑,继续往下说:“因为衣冠南渡之事,他们自知风评如何,自然不敢做出邀名之举,唯有如此方能不受更多敌视。”
“太子能这样理解,朕心甚为欣慰。”刘彦大笑了几声,说道:“他们的确是在自保,也是足够愚蠢。自己不能让利于百姓,不学北人之法,只能炫富了。”
“儿臣想求父皇一件事情。”刘慎趁刘彦看上去心情很好,央求道:“儿臣去过西北,还未下过南疆,能否先往建康,再往安南都护府?”
突然间,刘彦发现刘慎长大了,懂得试探自己,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
“儿臣是这样想的。”刘慎带着向往,说道:“踏遍大汉河山,亲眼见识各地不同,领略人间百态。儿臣还想做一番地理志,记录山川地势,各地人情。”
对于这样的事情刘彦肯定是要支持,不过却是说道:“太子志气不小嘛?”
刘慎脸色没有反常,带着恭谨和期盼:“儿臣为储君,大汉之储君,自该有所作为。”
第1058章 汉家特色
要是在其他朝代……或者说在南北朝之后,想要有所作为的储君绝对不是一个好的储君,至少是会让皇帝觉得储君不安份。
汉室却是不会有这种困扰的。
先汉的太子,越是安份就越得不到天子的喜爱,相反是那些越能搞事的太子越是能够获得天子的喜欢。
其实不止是先汉,先秦时期那些喜欢搞事的太子也通常能够获得君王的钟爱。
先秦的继承讲的是血统,大概就是我的祖先是谁,我的爷爷是谁,我的父亲是谁,然后我身上流着他们的血脉,理所当然是能够继承那张宝座,继续带领臣民走向辉煌或是没落。
先汉则是因为提倡孝道,社会不会允许出现一个弑杀父亲登位的人存在。
在孝道的约束下,先汉的太子要真的是杀了自己的皇帝老爹,面临的局面绝对是被全体臣民唾弃。
在孝道这个前提下,太子哪怕是再丧心病狂也只会是进行最后自暴自弃一般的疯狂,但绝对不会去杀死自己的皇帝老爹来登位。
刘彦这个老刘家也是汉室,同样是提倡孝道,再则胡虏的祸乱只是持续二三十年就被结束,中华文化里面胡虏的基因还没有来得及沉淀。
要是观看五胡乱华之前的朝代,根本就没有弑父上位的例子,最坏的例子不过是楚国那一次怀王被秦诱骗并幽禁,熊槐的儿子却是能救不救。
刘彦却不是地地道道的古代人,看到的不止是五胡乱华之前那些正统诸夏王朝皇帝与太子的“和谐”,还看到了不止一任太子杀掉皇帝老爹自己上位。要说他对成为太子的刘慎没有任何的提防属于不可能,但也仅限于一丝丝的提防,要说有多么恐惧则是没有的。
现如今还没有李世民给任何一个皇室家庭深植不和的恐惧,是他成功地干掉自己的兄弟,幽禁自己的皇帝老子,纳了兄弟的妻妾,还证明哪怕是这样都能当一个可以被世人接受的好皇帝,才给了后来的太子一条原来可以这样上位的“大道”。
自李世民之后,没有任何朝代的皇帝会再无条件地信任自己的皇子,原本还有些亲情的皇室变成彻底的冰冷和血淋淋。
太子要行走各地,这一件事情在汉室是很正常的事情,天子非但不会拒绝和阻扰,甚至是会进行鼓励。
汉室的天下,一个不愿意多出去走一走,只是想宅在宫城的太子,基本上是属于异类。
看一下先汉的历任太子,就算是再不愿意多走动的太子,他们至少也会选择多在长安城溜达,不但是向皇帝表示自己有关心民生,想亲眼看一看百姓的生活状况,其实也是在向重臣表达一种自己绝对不是毫无见识的人,别想着轻易忽悠之类的。
喜欢宅在自己宫阙的太子?这样的异类之前已经有过一个例子,那便是刘据。他的下场并不是汉室太子最惨的,却是得到同情中最少的一个。
“太子要前往大汉各处一观。”刘彦抿着茶水,带着欢喜说道:“先往建康,再往安南都护府。”
刘彦离开含丙殿之后是到了椒房殿,皇后是与德妃正在煮茶闲聊。
椒房殿是皇后的居住处,占地和宫阙等相关设施是后宫最大和最完善,甚至还有专门的兵营。
汉室的皇后也有自己的直属部队,不过并不是男性士兵,是很有传统的靠山妇。
所谓的传统自然是出自吕后,靠山妇则是一些非常健壮或者肥胖的妇人,她们接受的并不是什么锐利兵器的搏杀技巧,是一些钝器使用方法以及近身搏杀类别。
刘彦搞仿古,没有遗忘皇后拥有自己直属武力这么一回事,他从全国搜罗了三百余妇人交给皇后,至于皇后能不能将靠山妇训练出来则就不管了。
西汉的很多制度都是建立在武力之上,皇帝一定要有自己的直属武力,不是国家制度下的那些部队,是国家制度指挥不动,专门听从天子命令,哪怕天子让他们诛杀群臣也会执行的天子武装。
西汉的天子不止自己有那么一支部队,皇后也会有专门听命于自己的部队,甚至太子也会有那么一支部队。恰恰是这个传统后面被汉和帝给取消,导致王莽才能轻易干出改朝换代的事情出来。
现如今的汉帝国,天子的直属武力就是禁军,他们由两万系统兵和三万良家子组成,拱卫长安的同时负责宫城的守卫和值班。
皇后的靠山妇则是后宫除了禁军之外的第二支武力部队,她们不会出现在显眼的地方,却是谁都不能忽视她们的存在。
“为陛下贺!”崔婉脸上根本就藏不住喜悦,几乎是差点手舞足蹈,艰难地控制住情绪,恭恭敬敬地伏拜下去:“为大汉贺!”
“呵呵呵!”刘彦是认为应该贺喜,一个想要了解天下的继承人,就是一个好的继承人:“皇后教得不错。”
“妾只有些许微功,皆赖陛下训导。”崔婉是一点都不敢居功的。她要说有功劳就是自己的肚子生下了刘慎,再之后真没有教导什么:“陛下,太子何时启程?”
“开春之时。”刘彦高兴地说:“太子想要沿途游历,亲眼看看百姓的耕作。”
汉室的储君不是不能关心军事,只是不能关心过头。然后还要对农事有天高的兴趣,太子重视农桑是一种无比的政治正确,只是现在还多了一个应该关心的工业。
工业是刘彦强制重视起来,之前并不是不存在工业,只是大多是小的不能再小的小作坊,通常就是一家子三五人,几个家庭联合起来的作坊都不多。
刘彦是先搞了少府,再由少府去建设船厂,后面逐渐增加涉及的领域,慢慢带动臣民向大作坊迈进。
元朔十三年的时候,首个工业园区是在盛乐成型,主要是冶炼业和纺织业。
冶炼业的成型是因为在草原发现了超大型的金属矿,以铁矿为主,伴生矿的成份比较杂一些,除了铜和铅之外,钒、钛、钴、镍、锌、锡、钼、铝、硫、磷却是以现在的科技所无法发现并利用的。
纺织业则是控制草原的附属品,让汉人知道草原也是有产出,并且是大利益,并不止是能够耕作才能产生利益。
第二个工业区则是在倭列岛的九州,那是从倭列岛开掘贵重金属矿石再运回本土太麻烦也成本过大,就在九州那边建立起配套的冶炼工厂。
现在的汉帝国拥有五个较大的工业园区,除了上述两个之外,是在京口、临淄以及长安,又以长安的工业园区最大也最齐全。
除了工业园区之外,零散的工业区数量更多,不过主要是集中在长江以南,又以建康周边数量最多,像是原先的扬州就是一个遍布手工作坊的区域,以生活类的手工加工作坊居多,还是专门销售海外。
刘慎游历天下的第一步就是先去长安的工业园区,是走马观花地看一圈,还是用心去了解和视察,看他到底知不知道工业的重要性。
崔婉对于刘彦同意刘慎游历天下是一种松了口气的放松感。
汉家的天子要是鼓励太子多到处走走,其实就是一种培养的手段,希望自己的继承人多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看现实百态,才不会轻易被臣子所瞒骗。
真实的情况是,大多数的汉家天子从来都不信臣子用笔写出来的奏章,会有更多的怀疑去看待那些奏折,哪怕是最信任的臣子上书了一些什么,必然也会暗地里去核实和查证。
这样一搞的话,就出现一种汉家君臣之间独特的相处局面,通常是天子去牢牢记住哪个臣子曾经瞒骗过自己什么。当时没有处理是事情不够大,或者是对那个臣子还有安排,等这个臣子用的差不多了,说白了就不需要那个臣子了,然后再来个秋后算账。
汉家天子多薄凉的印象就是那么来的。毕竟没有人不可能从不犯错,要是犯错的那一段时间立刻处理,那就是依照法度从严而办,秋后算账什么的,尤其是利用完再处理,真的就显得太阴暗了一些。
刘彦其实没有打定主意绝对不会处理臣工,是那些臣工并没有犯下不可原谅的错误,同时臣工是在没有违反汉律的前提下,一般是干一些擦边球之类的混账事。
那样一来,一直想要走法制路线的刘彦,他就不能依照自己的喜恶去决定某个臣工该不该死,是应该让律法去决定谁必须死。
要是没有将国家成为一个法制国家的执念,刘彦第一批要处置的绝对会是崔氏,到目前为止他做的最为明显的不过是将崔轩调到偏僻处当官。
“太子游历……”崔婉趁刘彦心情,不由多问了一些:“除随身太子属官外,身边兵力几何?”
“太子洗马留守含丙殿,几个太子舍人随行。”刘彦并不觉得崔婉关心这个有什么错:“朕让他携带一率兵马,并给予调兵虎符,可以调动沿途郡县驻兵。”
也就汉室的皇帝会给太子这样大的权力,换作是后面的朝代,别说皇帝愿不愿意太子游历的事,调兵……尤其是调动各郡县兵力,基本上是想都别想。
“妾想求陛下一件事情。”崔婉见刘彦颔首,小心翼翼地说:“可否派遣靠山妇一同随太子出行?”
刘彦早猜到崔婉会有这样的请求。
汉室太子是很特别的存在,皇帝不断纵容是最基本的,皇后也会不留余力并且不做任何隐瞒地进行支持,甚至是百官以及有能力者也能不加隐蔽地靠上去。
汉人对自己的太子从来都是有无限期盼。
要是现任的天子干得好了,他们就会期待太子干得更好;要是现任天子不怎么样,他们则会鞭策太子一定要干得好。
汉人从来不会掩饰想要超越上一代的雄心壮志,不止是在民间家庭以及百官所属,他们对皇室也是同样的态度,才不管会不会恶了当代掌权者。
以社会价值观来说,天子哪怕是知道臣民对太子的期盼比自己更高,就算是内心里不爽也要忍着,甚至要表现出自己很高兴很开心的假象,算起来是非常窝囊,但却又不得不窝囊,一切只因为汉家天子通常会有羞耻心,要是没有羞耻心则会被大势所约束。
刘彦从来没有忘记“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是因为什么,皇室对太子的教导是一方面,尚武是另一方面,剩下的就是再蠢的汉家天子都有自知之明,另外就是一些其他,多方多面的结合才会有这样的局面,其中最重要是那三个原因。
崔婉请求靠山妇同行,是想要向天下人表达皇后和皇帝同样看好储君。
刘彦还知道一点,不会只有皇后提出派出人手保护储君。
接下来也证实了刘彦一点都没有想错,核心重臣先后明确或是隐晦地提出请求,希望自己的子侄能够跟在储君身边,说的却是增涨阅历,没讲是随行护卫。
对那些请求刘彦自然是一一应允。这个是很汉家特色的一道程序,众臣表达的是看好储君,又没有掩饰想要与皇室继续保持亲近,天子对此应该是表现得欣慰。
要是天子拒绝某一个臣工的子侄跟随储君游历,几乎是只差明白告诉那位臣工,皇室以后没想带这一个臣工的后辈一块玩耍了。那么这个臣工就该惶恐地辞官,然后找个日子自杀,希望以自己的死来抵消犯下的错误,或是亲族犯下的错误。
汉家的政治特色就是这么一回事,刘彦要仿古,百官很乐意跟随。
明明白白地将游戏规则给摆在明面,不但是君臣相处起来愉快,天下人也会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不至于十分的精力有七八分是用在猜测天子究竟想要怎么搞的方面。
刘慎先去长安的工业园区待了差不多三个月,期间吃住全是在园区之内。
开春时期,一率兵马率先出长安沿着国道向南而去,后面是刘慎带着一众小伙伴出长安。
没有什么欢送的仪式,有的却是无数双眼睛在看着。
第1059章 超级大岛
春季的南洋与其它季节其实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一年四季是处于一片青绿色之中。
这里一年四季的温度,只有在夏季的时候会变得炎热一些,其余的三个季节温度都不会令人感觉到寒冷。
不过南洋有一点很不好,或者说对汉人来说非常不适应,那就是除了夏季之外都是多降雨的季节,尤其是春季和秋季几乎大半时间都是在下雨。
雨季绵长空气就会变得潮湿,使人每次呼吸都好像是吸入了不少的水分子,要是肺部有问题真不适合待在这种环境。
“这雨已经连续下了二十七天了。”刘铭是站在屋檐之下看着外面的朦胧:“雨势不大,就是没有停过。难怪这边的丛林会那么茂密,溪流更是密布。”
他们抵达马六甲已经将近两个月,刚来的时候就是遭遇一场连绵十余天的雨季,停了大概十天不到的样子,太阳露了五六天的头,然后又是没完没了的下雨。
不断下雨的天气下,舰队的大部分人都是上了陆地。
马六甲这边有完善的兵营设施,能够容纳下三十万部队的进驻,远征舰队来的是三万陆战部队和七万余舰船载员,哪怕是全体上了岸,营地也是绰绰有余。
经过数年的建设,马六甲不但有完善的永固式军营,一整条海峡的两岸更是建设起了数量众多的岸炮阵地。
海峡的入口和出口两边炮台的数量最多,口径一般是一百五十毫米以上,最大的口径达到三百二十毫米,最小的也有一百二十毫米。
大口径的岸炮基本是被放置在永固工事的堡垒之内,平时是各个射击口被封闭的模式,做上一些伪装的话,离得远了看去那边就是一片很平常的山体。
摆在明面的炮台,一般是放置一些小口径的岸炮,它们并不是炮身直接被固定死,是一种可以调试方向和射击仰角的款式。
一千多年之后有那么一帮愚昧的人,他们建造岸炮设施,搞的是固定式的炮台,炮身被固定之后非但无法调整射击仰角,连带炮身也是丝毫调试不得,结果是花费重资打造的岸炮阵地在遭遇敌人海军入侵时,众多的岸炮压根就无法进行瞄准,炮声轰隆地震天响,想要击中敌人战船却只能是靠运气。
从兵营的位置可以看到周边的岸炮阵地,就是细雨蒙蒙之下看得不是那么清晰。
这个地方丛林密布,有山海拔却不高。
汉人过来之后是废了老大的劲才即将丛林给砍伐出来,后面是对某些地段进行了人工增高,那些隐藏模式的岸炮堡垒大多是人为堆出来的山体。
“听说在元朔十六年之前,海峡的往来船只络绎不绝?”刘铭在脑海里面想象那个画面:“那该是多么热闹的盛景啊!”
现在的海峡基本上是看不到运载货物的商船,有的是海军方面的编队,另外就是前往或从非洲归来的船队。
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