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席卷天下-第3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能是因为二把刀的翻译错误问题,原本就对不断侵袭领地异常不痛快的西域都护班超,一听贵霜帝国要求娶长公主立刻炸毛,向国内要求增兵没有得到同意,一发狠就向西域各国征兵,还真的就带着一帮乌合之众战胜了贵霜北部众贵族,可以说不但一下子把贵霜帝国打蒙了,连带一直在里海附近休养生息的西匈奴也是被吓得够呛,又再一次导致西匈奴只听到汉军的动静直接跑路。
西匈奴被汉帝国的动静吓跑,首先倒霉的却是阿兰人和奄蔡人,两个基本还处于原始时期的民族先前就被西匈奴不断侵袭和抢劫,然后又被处于恐惧心态中极度发狠的西匈奴人因为要路过给灭了。
一心想要离汉帝国远远地的西匈奴,他们向西过程中灭掉和吞并的部落非常多,除了阿兰人和奄蔡人之外,后续又解决掉苗特人和阿巴斯格人,甚至还撩了一下科尔基斯国和伊比利亚国,直至撞上萨尔马特这个庞大的部落联盟才算是停下脚步。
萨尔马特是作为一个民族,他们也被称作塞人(其实就是东伊朗人),长期是作为南俄和巴尔干东部的霸主,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前就已经存在,第一次的崛起时期是消灭了斯基泰人。在西匈奴人撞上来时,萨尔马特人其实是在与达基亚人建立的达基亚国交战,另一边是与哥特人争夺黑海附近的地盘。
西匈奴人靠近萨尔马特人地盘的时候正是最恰当的时机,他们一开始可以说根本没有遭遇到激烈的抵抗,毕竟萨尔马特人当时是在与斯基泰人和哥特人开片。西匈奴人遭遇萨尔马特人强烈反击,是在萨尔马特人解决了斯基泰人之后。
那个时候发生不少诡异的事情,也不知道哥特人给芬兰人许诺了什么,反正芬兰人是站在哥特人这边加入了针对萨尔马特人的战争,连带一些斯拉夫人也过去凑热闹。哥特人和芬兰人联军从北部攻击萨尔马特人,西匈奴人根本不知道萨尔马特人除了自己之外还在与哥特、芬兰联军交战,甚至还不断被斯拉夫人各种捡便宜。
当然了,现在并没有斯拉夫人这个民族,他们其实是生活在当时被称作乌戈尔和萨摩耶德区域的一些原始部落。
萨尔马特人在双拳难敌四手的苦逼状态下一直战败,匈奴人一直是在遭遇哥特人和芬兰人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进行任何接触直接就开片,结果就演变成萨尔马特人站到一边去,同一片土地成了西匈奴人与哥特人、芬兰人的战场。
芬兰人打到一半的时候说不玩了,卷着铺盖和战争中的缴获美滋滋地回到自己的老家,留下因为击败萨尔马特人让觉得自己很牛逼的哥特人独自去面对西匈奴人。
哥特人与西匈奴人的交锋持续了很久,从公元二世纪一直打到公元四世纪,一直是到阿提拉他爹蒙杜克的时期才算是不行了。
西匈奴人到这个时候其实已经壮大,要认真比起来绝对不会比冒顿时期弱上多少,就是因为时间着实过得太久,他们也没有自己的文字来记载历史,只有一个像是歌谣一类的东西传下来,让他们知道自己的祖先原本是生活在东边的一处草原,是因为战败才向西逃窜。
因为时间真的是过得太久,再则谁也不清楚那些歌谣是不是真的,这一批融合了多个民族的匈人一点也没有回首东顾的想法,甚至都没有继续向西扩张的念头,有的就是好好地过自己看着还行的生活。
【匈奴人是因为什么而入侵罗马来着?】刘彦其实也不太清楚:【反正他们是入侵了,并且都打到了法国和意大利。】
刘彦为什么觉得汉国能当上世界岛的“岛主”?就是因为有那批从东方逃窜到西方的匈奴人存在,既然匈奴人能够一直杀戮到法兰西,汉军没有理由办不到!
【匈奴帝国与罗马帝国的碰撞……】刘彦情不自禁地笑了:【不就是因为这件事情才让西罗马被灭,只剩下东罗马吗?要是汉军杀过去,反正是不会剩下什么国家。】
匈奴人是历经数百年才抵达欧罗马,走的是陆路。
刘彦可不光有大陆这一条路,那么多的舰队可不能浪费了,只不过需要干很多事情,比如需要先搞清楚古埃及开凿的运河(苏伊士古运河)还存不存在,要是不存在就得先干挺萨珊王朝。
【唔!】刘彦想着想着自己点点头:【总之先解除周边的威胁,好好地来进行一番内政建设。】
汉国实际上已经正式发动针对慕容燕国的灭国之战,前期是清扫丘水西岸的敌军,仅是六天就将丘水西岸的敌军歼灭或是迫使逃向丘水东岸。
此时此刻,大批的汉军是聚拢在丘水岸边,河段之上则是密密麻麻的舰船,有些舰船是在对丘水东岸的慕容燕军不断射箭,有些舰船则是配合陆军搭建可以过河的通道。
该怎么打在事先就已经有了计划,还是那种遭遇什么情况就能根据变化拿出手的相应方案,刘彦出现在战场不等于需要亲自指挥,除了现身鼓舞士气之外,就是亲眼看看慕容燕军会怎么应对。
不但是幽州这边展开攻势,屯驻于高句丽的征东幕府序列也已经展开入侵,在随后的一段时间禁卫军也会从草原方向进行入侵,慕容燕国需要应对的是来自三个方向的攻击。
根据斥候和探子……还包括一些觉得慕容燕国撑不住暗中投靠汉国的人,一系列的情报汇集起来,汉国这边对慕容燕国的兵力分布可能无法做到接近掌握,但还是能够有基础的判断。
慕容燕国现在采取的布置很明显。
在西面战场(既刘彦亲征所在位置)布置的兵力最雄厚,由慕容恪担任主帅,刘翔作为长史,总兵力约有十七万,以丘水作为第一道防线,后面还有无终、俊靡、徐无等城,最为重要则是令支城,又根据沿途的山川地势之险建设关隘和要塞。
在东面战场(吕泰所部位置),慕容俊统兵十二万御驾亲征,只不过之前是放弃了除辽东郡好玄菟郡之外的疆域,也并没有建设什么防御链,以首山作为军大营。看趋势,慕容俊并不是要打什么防御战,应该是要在大梁水区域的平原地带与以汉军为主的联军来一场野战?
慕容燕国除了在东和西都屯驻重兵之外,西北部靠近草原的方向是交给了拓跋什翼健。
拓跋什翼健屯驻的区域是在乌侯秦水(现代赤峰市附近),慕容俊并没有给予补充什么军力,待在这个区域的是拓跋代国的残余部队。可见慕容燕国是有防备草原方向可能出现的入侵,但并不是多么重视……或者说着实是抽调不出兵力来重视。
第608章 当世第一美男子
慕容恪嗳,公认的燕国第一战将,十四岁开始率领慕容燕军四处征战,改良慕容燕国的貂豹骑兵。
因为相貌着实是俊美,慕容恪原本是担忧对敌人没有足够的威慑力才戴上面具,后面养成习惯每战必定会带上面具,久而久之麾下也是效仿,他的一些对手也就称呼其麾下为面甲军。
现如今的慕容恪已经二十七岁,膝下子嗣众多,光是嫡子就有三个,听说子女大多继承其美貌?他此时此刻是站在一处箭塔之上远远地注视着丘水河,那里的河面有着密密麻麻的汉军舰船,四条过河桥梁已经显现规模,并且已经有汉军渡水登陆丘水东岸。
驻守丘水河的慕容燕军不是没有尝试阻止汉军,只是面对汉军舰船发射的弩箭和床弩死伤非常惨重,慕容恪不想有太多伤亡也就放弃阻击登陆。
慕容恪当然也不想眼睁睁看着汉军轻松渡河,事实上他除了安排必要的阻击部队之外,于上游早就打造好了数量众多的木筏,本是想要引火点燃放之随波逐流地从上游漂下,却是汉军早有预防,不但及时出现舰船进行攻击,哪怕是有一些燃烧的木筏顺流而下也被汉军安置起来连跨两岸的东西拦下。
一系列尝试拦截的行动都没有取得成果,慕容燕军除了眼睁睁看着汉军不断建造过河桥梁又能怎么办?对于慕容燕军来讲情况不止如此,汉军的舰队不是单独出现在丘水,与渤海有直接通道的濡水也是频繁出现汉军舰队。
慕容燕国并不是没有水师,或者说他们本来是没有水师,是发现汉国的水军规模庞大且威胁很高开始发展水师。他们在汉元朔五年的时候接纳了一批东晋小朝廷的人,可算是有了熟悉水师的人,才算是能够正儿八经地发展水师。
现在是元朔七年,慕容燕国水师的规模大概是有大小战船将近四十艘,舟与木筏什么的则不太好算。
按理说一个国家开始重视某方面的时候,以国家的意志、资源、人力不至于两年才打造出四十艘大小战船,慕容燕国也并不是一个没有工匠体系的国家,可造船肯定是要安置在河流边上,问题是汉国会对那些造船基地视而不见吗?
“沿海差不多已经糜烂,濡水河流周边情况亦是好不到哪去。”刘翔是一副深觉痛恨又无可奈何的表情:“幸亏早就将人迁移,要不然……”
慕容恪现在并没有戴上面具,那张俊美的脸庞上满满都是阴霾。
说实在话,慕容燕国一开始对汉国并不感到发怵,甚至可以说是有信心对汉军战而胜之,只是情况在元朔四年的时候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元朔四年的时候,汉国可以说是举世皆敌。
那个时候的慕容燕国正是最为风光的阶段,东北各国无不是在慕容燕国的兵锋下颤颤发抖,准备了近十年的南征物资也是堆积如山。
那个时候的石羯赵国尽管丢失了青州、兖州、徐州和冀州局部、司州局部、豫州局部,可石羯赵国看着依然还是一个庞然大物。
那个时候的东晋小朝廷光从表面上看来也是光鲜无比,不但二十万大军丝毫无损,连带长江水师看着也是规模庞大,算起来人力物力还是当世各国的最富裕。
就是那个时候的李氏成汉、张氏凉国、拓跋代国不管怎么看还是那种可有无可,反正是多他们可以壮壮声势,少了他们也无伤大局。
东方各国的局面就是随着汉国兵锋南下开始出现改变……
李氏成汉虽说国家弱小,可李氏成汉的山川地势对于打防御战是占着便宜,谁都没有料到汉国会在三个月之内灭掉李氏成汉。
“桓温可称之为将,就是为人着实令人不齿。”慕容恪哪怕是露出嘲讽的表情依然看上去就是个中年的美男子:“此人不顾母国情谊,带兵参与攻灭晋国,后续主持血腥清洗,不类人子。”
汉国灭东晋小朝廷按小朝廷的中央投降时间来算,灭国之战只是花了四个月,但后续扑灭顽抗势力和各地世家、豪强却是用了将近三年的时间。
不论是哪个国家,除非是战事出现反复,要不然都是以中央投降来算作灭亡,无论怎么瞧都不能算是弱小的东晋小朝廷四个月就完蛋,着实是令太多的人惊掉了下巴,某方面来看也能说明汉军的强大。
慕容燕国早期是奉东晋小朝廷为正朔,可见慕容一族多少还是承认东晋小朝廷的强大。他们是在公元三四三年拒绝再奉东晋小朝廷为正朔,同年举行建国仪式立国,但不足以说明不再承认东晋小朝廷的实力,只是觉得不再需要借东晋小朝廷的名号了。
应该说西晋崩溃之后,各个胡人势力对华夏苗裔早就不再视为如强汉时的强大。从只有前赵(匈奴汉国)称帝,后面石勒和石虎先称帝又再自行去掉帝号,其余各方的胡人势力仅是称王,独独东晋小朝廷称皇帝号,多少还是能够看出胡人对华夏苗裔是否真的变得不堪一击感到迟疑(可见汉帝国余威)。
“兄长要称帝了……”慕容恪是一副苦笑的模样:“从未见过称帝之后,却是要立刻带领治下子民迁徙的皇帝。”
“大王是要鼓舞军心民气。”刘翔倒是一副庄重的表情:“刘彦仅是称王,大王称帝可以从气势上压刘彦一头。”
皇帝当然比王大,但是称帝的人真的就比称王的人实力更强吗?名份有时候真的显得无比重要,在一些时候着纯粹没有半点用处。
慕容恪却是暗自苦笑,慕容俊称帝或许是有助于提升自己人的士气,但他知道慕容俊更多的是想恶心刘彦的同时最后爽上一把。
刘翔庄重的表情一下就瓦解,脸颊不断抽搐的同时,是发出苦涩的笑声。
“什么西路军和东路军,仅仅是为了国内的大转移争取时间。”慕容恪完全理解慕容俊是什么心态,可理解归理解还是感到憋屈:“大燕为了南下可是整整准备了十三年……是十三年!”
十三年前的慕容恪第一次领兵,那个时候慕容鲜卑想的是击败宇文鲜卑、拓跋鲜卑和其余各种鲜卑,也如愿完成了从内战中壮大自己的目标,随后又将高句丽打个残废,夫余国、慎国、曲沃、娄族……甚至那些长年在深山老林狩猎的野人也没少清理,可以说一切都是朝着美好的方向在发展。
要是没有发生意外,一个十三年的前期准备之后,慕容鲜卑还要再花另外一个十年来蓄积力量也是等待时机,为此他们专门在公元三四二年的时候与石羯赵国在幽州爆发大战,当时慕容燕军是以少于石羯赵军数倍的兵力对阵亲征的石虎,还做到了战而胜之,为的就是将石虎打怕,使石羯赵国不敢轻易东望,能够有更稳定的外部环境来进行内部备战。
“若是能够重来……”慕容恪说到一半不说了,哪有什么重来,说出来会显得自己很软弱,是他所不愿意表现出来的。他调整了一下情绪,问刘翔:“准备得如何了?”
刘翔是慕容燕国西路军的行军长史,能够参与到慕容恪的整个作战行动之中,一些事情是经由他来进行安排,也就说:“已经准备就绪。”
想要将汉军挡在丘水西岸已经属于不可能,因为汉军舰船远程攻击力犀利也不好在河岸边交战,慕容恪的计划是放汉军渡河,将丘水东岸两里外作为第一个战场。
丘水是一条有着悠久历史的河流,普遍宽度是在一里左右,由于是一直延伸向古长城(战国燕时长城)之外的草原,甚至是与鲍河相连,长期是处于一种高水位的状态。
现阶段是各处冰雪融化的季节,虽说不比冰雪刚融化时期的汛期状态,但丘水的河面依然要比平时高许多,河流的水也显得相对湍急,正是因为这样慕容恪才想着从上游放下燃烧的木筏,可惜的是汉国早有布置没能成功。
慕容恪原本是在讲话,说着说着却是停了下来,脸上出现了明显的忌惮:“骠骑将军·冉,是石闵吧?”
刘翔努力眯着眼睛看向远方,由于近视的关系自模糊看到出现了一杆显眼的大旗,却是看不清旗面的字样。
汉军的军旗有分规格,从千人编制的曲开始有资格配置番号旌旗,但一直是到军这一级别都没有资格在旌旗上绣上除了番号之外的任何文字,能够绣上除了番号之外文字的是一些将军级别,一般是官职再加上姓氏,比较特别的是刘彦的王旗只会有凤凰图案不会有其它。
先前丘水战场周边只有普通的番号旌旗,慕容恪可以从旌旗上来分辨出现了哪支汉军,某方面来讲是第一时间询问那支番号的汉军都有过什么战绩,可能的话就根据该番号的战绩做出一些适当的布置。
冉闵的军旗的的确确是出现在了丘水西岸,连带新的部队也是暴露在慕容燕军的视线之内。
“桥……快可以通过了。”刘翔无法掩饰吃惊:“仅是三个时辰,敌军竟然可以修好四条渡桥?!”
是的,河面上的四条渡桥已经快好修好,那是一些战船作为平衡支点,又有众多显得非常庞大的木排分块被铁链固定,慕容燕军离得远无法看太仔细,其实就是木排与木排分别拼凑,再被外力拉扯固定起来,形成一条可以任人通过的浮桥。
由于是众多木排进行并拢固定,事先看去根本就看不出桥梁会那么快修好的关系,慕容恪之前的判断是汉军至少要耗费四五天才能修好,一看冉闵率领新的汉军出现,下一刻又看到四条桥梁已经修好,默不吭声就快速走向攀爬梯利索地下了箭楼。
“通知李洪,马上会有大批汉军过到东岸!”慕容恪矫健地翻身上了亲卫牵来的战马,又接过递来的长枪,才看向刘翔:“长史且回大营,某需得抵近好好看看敌军。”
刘翔一下箭楼就听这话,稍微犹豫了一下也就行礼应:“诺!”
丘水的两岸地貌都差不多,就像很多河滩附近的地形一样,是呈现一种满是杂草但地势相对平稳的环境。离开河滩之后,一些自然生长起来的树木和灌木丛显得很密集和茂盛,人为开辟出来的道路也就那么些。
在丘水西岸,大批的树木是被汉军砍伐,除了防备慕容燕军火攻和便于偷袭之外,还是为了就地取材,也就让西安看上去是十足十人为破坏的一片狼藉。
慕容燕军并没有改变丘水东岸的环境,那是慕容恪人为原始面貌有利于防守,倒是汉军在登陆东岸之后进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