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席卷天下-第2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主公!”刘猗不断地苦笑:“主公自然是没有做错。王上没有勃然大怒,便是最好的表态。”
冉闵并没有理解刘猗说的是什么意思。
“此事可大可小!”刘猗了解冉闵,干脆说的直白:“为今之计,主公须得找右丞相,无论如何不能让郑家状告官府。”
“简单,灭掉郑家满门!”冉闵不喜欢弯弯绕绕,哪怕是面对身为右丞相的桑虞都不想服软,杀气腾腾地说:“满门皆灭,谁还状告?”
刘猗直接捂脸,几乎是呻吟一样地说:“王上已经知晓此事。”
这个时候冉闵总算是反应过来,呐呐地说:“那的确不能……”
“主公,所谓大丈夫便是能伸能屈。”刘猗以前就想做提醒,为了让冉闵知道事情的严重性,重复了“此事可大可小”几次,后面苦劝:“主公先为一国之主,能得王上信任重用已经是叨天之幸。王上信任是一回事,可要说没有忌惮绝无可能。毕竟相较其余将校,主公可是有一大批旧部啊!”
“哪还有什么旧部,除了你等,某从未有联系……”冉闵还想再说,见刘猗都快哭了,犹豫再三才咬牙道:“可大可小是吧?那某便找桑虞,大不了将张家任由处置便是了。”
其实刘猗已经哭了,他们这些早期跟随冉闵的人无不知道其性格,说起来要不是真活不下去,又是看冉闵着实勇猛无双,真不知道会不会跟随。
张家已经举族投靠冉闵,结果现在倒好,冉闵一点都不想委屈自己,遇事是要把张家当成弃子给桑虞出气,全然没有想到这样会让其余归附的人寒心。
哭得泪流满面的刘猗再无语言,一脸呆滞地坐在原地。他回过神来的时候帐内已经没有了冉闵的身影,向守帐卫士一问,才知道冉闵孤身前去找桑虞。
【左丞相于朝会让世家重新抬头摆在明面,想来是试探王上态度。】刘猗是站起来在帐篷内来回渡步,思索道:【右丞相如此作为,恐怕是因为南侵十分顺利?】
近期东晋小朝廷上表归附的世家真的不要太多,近乎是有渠道有能力的世家都有派遣子弟到襄国,用着各式各样的手段和方式,只想趁东晋小朝廷这艘船还没有彻底沉下去之前把自己捞上岸。
第507章 本来的世家
人若要简单区分,分作男人和女人两种即可。人的观念却是可以有无数种,次序善良、次序邪恶、中立善良、中立邪恶……等等的很多。
中原沦陷之后,许多先辈的道德观早就沉沦泯灭于世,比如原先为胡人效劳是一件无比可耻的事情,但是到了石虎统治中原时期则变得非常寻常。
胡人首次统治中原不但是给这片土地上的道德观念给予重创,实际上行为准则更是起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比如身为贵族有矛盾是操刀子上,不是说以温和手段来解决矛盾,或是等待身份更尊贵的人来进行裁决。
贵族有矛盾以私人手段解决是在商鞅变法时期得到遏制,秦帝国一统天下之后全面执行,到西汉和东汉虽然以私人方式解决矛盾重新抬头,但是西汉和东汉大体上还是要脸的帝国,直至中原首次被胡人统治才又恢复商鞅变法之前的状态,甚至是延续到南宋才被根绝。
冉闵和桑虞都是汉国的贵族,他们一样曾经生活于石碣的统治之下,见多了贵族有矛盾用刀片而不是用嘴巴来决出一个胜负。
“所以,张氏会作为棋子对应拼斗?”桑虞还是选择见冉闵,事情却是有些出乎意料。他内心哭笑不得,脸上却是没有表露出来,笑着问冉闵:“将军以为现在还是石碣当国?”
冉闵没有明白说,但态度上表达得非常清楚,矛盾的直接爆发点是荥阳郡的张氏和郑氏,那么就在两家之间得到解决。而冉闵为了桑虞不再追究,可以让张氏一族任由桑虞出气。冉闵觉得这已经是天大的让步,毕竟事情的起因是郑氏挑头,很明显地摆出一副“不要给脸不要脸”的态度。
“现在已经不是石碣当国,是王上统治下的大汉,胡人那一套已经没有用了。”桑虞没有太特别的表情,一开始就是保持笑吟吟的模样。他看到冉闵像是极力忍耐怒气,依然是笑吟吟地说:“若将军想要虞不追究,自然是可以的。”
冉闵认为自己已经做出天大让步,可是桑虞却好像要紧咬不放,还真的就是满肚子的怒火。他在极力忍耐的时候,桑虞却突然冒出那么一句话,一时间竟是给愣住了。
“同殿为臣,不是吗?”桑虞举起茶盏比了一个请的手势,换做之前冉闵估计不会回应,现在冉闵却是迟疑着举起茶盏回礼。他小小地抿了一口,放下茶盏之后,说道:“张氏需得赔偿郑氏损失,并为郑氏族人被杀而进行弥补。将军以为呢?”
冉闵不是那么相信桑虞会高举轻放,琢磨不透桑虞到底是想干什么,想都没想就说:“右丞相若是有事,还请直言。”
“并无。”桑虞摇着头:“虞已经说过,同殿为臣以和睦为主,除合理赔偿之外,再无要求。”
冉闵站起身来向桑虞行了一礼,抬步走到帐帘边上停下来并转身看着依然安坐的桑虞,说道:“右丞相此番情谊,闵记下了。日后定有回报。”说完头也不回地离去。
不管是张氏或是郑氏,对于桑虞和冉闵这种层次的人物来讲,两家最多也就是作为棋子的资格,棋子在需要的时候可以用一下,失去了棋子的棋手或许会蹙眉一下,但是棋手绝对不会因为棋子的损失而感到多么心疼。
“启臣如何看?”桑虞嘴巴里的启臣是王基。桑虞说话的时候,后帐的帐帘被拉开,王基走了出来:“张氏说放弃就被放弃了。”
王基原先算得上是石碣赵国中晋人重臣之一,家族是太原王氏。要说起来,这个太原王氏就是李唐时期五姓七望之一,也是在司马一家子“衣冠南渡”之后迅速发展,一直是到南北朝时期全面崛起。
“征北将军不宜作为一派领袖。”王基所在的家族是在归附汉国之后迅速靠拢向桑氏一族,他此前是受命去荥阳郡操控郑家对张家的事情,近期才来到襄国。他得到桑虞的示意后才在边角位置落座,整理衣服后才说:“有了张氏一族作为例子,有谁想要投靠之前会想一下,已经投靠的那些家族必然会退缩。”
桑虞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汉军是一再从胡人手里光复一个又一个的地区,但是要说光复等于统治则属未必。
刘彦不待见世家和豪强,却不是进行全面的打击,那么就留下足够的空间给世家和豪强来进行操作。
像是桑氏一族这种摆在明面被刘彦的世家,尽管桑虞并不同意进行无限度的扩张,比如接纳大族或是豪强的投靠,但桑虞并不完全能够做桑氏一族的主,需要充分考虑族老的态度。
桑氏一族在元朔三年之后接纳地方上的大族和豪强数量非常多,与之相同大量接纳大族和豪强的还有博陵的崔氏一族,不过崔氏一族是在崔婉成为王后才有那样的底气。
“日后大汉当有征北将军一席之地,也仅是一席之地。”桑虞微微昂起了头,说道:“一国不可无世家,却不是何人都能成为世家,启臣可明白?”
王基是一万个明白,尤其是从桑虞这里知道刘彦对世家的态度,之后是一万两千个想要位列其中。
说一国不可无世家在目前绝对不是搞笑,知识的垄断决定了世家必然存在的事实,他们的的确确就是一个国家官员的候选序列,想要改变这一事实除非是知识普及到一定的程度,让国家挑选官员的选择增多。
桑虞所说的世家,指的是类似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那种,西汉的世家也能够接受,却不是三国末期早就改变了初衷的那种世家。他眼中的世家,是为国家开疆辟土,为君王牧守一方,毕竟世家一开始的存在就是开拓和建设,不是像三国末期被玩坏之后只为鱼肉百姓和作威作福。
认真而言,早期的世家还真的是民族的开拓者,而那个时候的世家应该称呼为领主。西周分封,所有的诸侯国都能算是一名领主,是他们从异族手里面抢夺土地,才使一个原本仅是窝在黄河流域的民族成为东方大陆上面生存空间最大的主人。
在另外一边,刘彦抽出难得的空间陪伴家人。
朝会之上的事情其实不算是突然,刘彦在之前已经察觉到一些趋势,那是随着淮水之战出现结果所导致。
“灭掉小朝廷或许还需要一些时日,近期时局变动却是让他们感到急迫了。”刘彦口中的“他们”指的是中枢重臣。他说:“长江以南的小朝廷眼看无法支撑,众多世家争先恐后要归附大汉,不免会使众臣思考会受到什么样的冲击。”
崔婉、拓跋秀、张兰、桑妙、谢道韫接近在场,除崔婉身为王后之外,余下就是四妃。另有刘彦的一子两女也是在场,孩子是被各自的生母抱在怀中。
因为刘彦全面恢复汉化,民间因为资源的关系在穿戴上面还存在困难,统治阶层则是全面恢复了汉家衣冠。
在汉家衣冠里面有一种女子在休闲时会穿的衣服,是一种轻便的深衣,又分丝绸与麻衣服,没有太多的花俏,右衽而交领,系有腰带,长袖飞带,能够展现出美好的身材。
在目前汉国的疆域,可以称为世家的基本没几个,大族与豪强的数量则是多到难以想象。汉军每到一处,除开消灭明面敌对者,处理的就是各地的大族与豪强。
早期的时候,各地的大族与豪强并不是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家产被各种看似合理的方式拿去,他们会选择聚众反抗,从而遭受汉军铁血的镇压。像是青州的大族与豪强,现如今还存在的可能还没有当初的十分之三,而这十分之三还是大多数在事先就已经投靠刘彦。
青州是刘彦的基本盘,也是汉国目前大族与世家最少的一个州。恰是有了青州作为例子,抵抗的大族和豪强都被血腥清洗,让其余地方的大族和豪强在面对家产会被回赎的时候选择忍耐,导致的是其余各州存活的大族和豪强数量并不算少。
中原地区的大族和豪强被削弱和打压,他们只是在进行蛰伏,心中必然带着仇恨,等待某一天进行复仇。
杀人可以解决麻烦,对于一国之君来讲杀人却不是唯一的手段,最为合理的该是收为己用,使他们成为助力或是工具,用在想用的地方。刘彦允许中枢重臣去吸纳一些大族与豪强,其实是有消化的意思在内。
各地向襄国汇报而来的消息称,敌国势力在各地的活动迹象十分频繁,不少大族与豪强正在串联,可以想象又一波动荡正在酝酿,所不知道的就是爆发起来会有多大。
刘彦近期面临的事情着实太多太多,不止是各条战线该怎么来控制,本土的安稳,包括面对小朝廷那边突然增多的投靠者,一切都需要费尽精力。
“桑虞、蔡优等几个大臣,他们多次反对接收过多南方世家的投靠。”刘彦看了一下桑妙和谢道韫,笑了笑接着说:“寡人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
桑妙是桑虞的族妹,是政治产生的一种联姻。桑氏一族现在已经挑起了北方世家的领导者担子,似乎也开始在执行北方世家领导者该做的责任。
谢道韫从某些方面可以视作南方世家的代言人,差别就是她没有按照南方世家的安排,没等南方世家将自己的计划付之行动就先翘家出走。
对了,翘家出走在目前的年代简称为“奔”,干过这种事情比较出名的有卓文君,还有蔡贞姬。上古先秦一直到西汉时期,“奔”并不是丢人的事情,甚至是被世人认为挺浪漫的事,到东汉时才觉得是令人羞耻的行为,后面到了两宋“奔”就演变成为“淫奔”,也就是从一件挺正常挺浪漫的事情变成必须浸猪笼的罪行。
“王上,大伯与两位叔父……”谢道韫带着明显的愁容:“很快便会被押解来襄国?”
这个时候桑妙和张兰同一时间用同情的目光看向谢道韫,一场淮南之战直接让谢氏一族的三个嫡系族人成为战俘,似乎朝中对谢尚、谢石、谢万的处置都还倾向于严厉。
刘彦还能回答什么,只是“嗯”了一声。
谢道韫低着脑袋,有些弱弱地问:“王上会杀大伯与两位叔父吗?”
“妹子,身为人妇,一切以夫家为重。”拓跋秀就坐在谢道韫旁边,伸出手去,不像是在安慰,是说:“军国大事身为妇道人家就不必插手了。”
桑妙立刻看向了崔婉,而崔婉是在逗弄儿子。
博陵崔氏出了一个王后,魏郡桑氏出了一个妃子,算起来博陵崔氏才是正牌的外戚。崔氏一族就像是桑氏一族一样,没有间断过吸纳大族与豪强的动作,从某些方面来讲两个家族是竞争者。
谢道韫抬头看了一眼拓跋秀,后面又低头。
刘彦本来是要进行一次温馨的家庭聚会,聊到一半谈到处理世家已经算是败兴,又有谢道韫提出那样的问题,温馨什么的是完全看不见,有的就是尴尬。
也不知道是荀羡有眼色,或是真的出现问题,他过来通报,说是南方有军情传抵。
算算时日的话,南侵兵团应该是在进行三场比较大的战役,东城之战是一个,丹徒之战和零陵之战是另外两个。
刘彦到来的时候,该在场的人已经在等待。
众人一阵行礼,手里拿着军情汇报的纪昌才开口:“启奏王上,征南将军千里加急,汇报伪朝腹地爆发大战。”
东晋小朝廷在汉国这边不被承认为一个国家,称呼的时候就是喊“伪朝”。徐正汇报的大战是,小朝廷对庾氏门阀动手了。
“庾氏一族在事先已经察觉,又有桓氏暗中通风报信,伪朝动手之后双方陷入僵持。”纪昌低头看了看汇报,又说:“据悉,大战爆发之后,多个世家选择起兵,伪朝已经彻底陷入内乱。”
第508章 小朝廷之亡(一)
对于汉国中枢得到消息只简单显示东晋小朝廷陷入内乱,其中的过程却是显得无比复杂。
董金晓小朝廷朝堂上的官员哪怕是蠢货占了大多数,也该有理智的人存在。还有理智的人,他们自然知道国战的时候不适合再行内乱,对于庾氏可能配合汉军的潜在威胁该是以温和手段化解,动用武力绝对不是第一选择手段。
以王氏为首的那批人,他们尽管内部有思想矛盾,掌权的几个人却是清楚现在不宜对庾氏门阀付之武力,可是没有等他们有所行动的时候,内乱就突然间那么爆发了。
事情的过程是监视庾氏门阀的细作先被杀,后面又有疑是庾氏门阀的私人武装突袭小朝廷的军营,没等双方查个详细,建康的一处营房突然出动,一千名士卒明晃晃地向庾氏门阀所在的府宅开去。
庾氏门阀的府宅是在建康城内,其余州郡只能算是产业。庾翼四处游历返回东晋小朝廷治下后,他自己是选择居住在建康,家族里那些孙子级的小辈是安排在新安(现代淳安)。
因为庾氏门阀早就淡出东晋小朝廷的朝堂,再来是庾氏门阀的人丁并不兴旺,身处建康的直系族人也就庾翼本人和子侄辈的三个人,其余的子侄分散在扬州南方的各郡县。
建康的庾氏府宅占地范围非常大,长期拥有两千名以上的武士,庾氏门阀在发现事情不对劲之后,是庾翼想让家族武士将兄长庾亮的儿子庾羲和庾冰的儿子庾希送出城去,府宅武士则是全面戒备。
也不知道是碰巧还是必然,护送庾羲和庾希的队伍遭遇截杀,幸运的是仅仅是护送武士伤亡惨重,作为庾氏门阀直系族人的庾羲和庾希并没有伤到一根毫毛,还给两人平安地出了城。
因为消息无法即时传讯,庾翼收到有军队在向府宅开来时,其实是不知道庾羲和庾希已经遭遇截杀。他甚至都不知道有监视己方的朝廷细作被杀,更不知道有人以庾氏门阀的名义袭击朝廷驻军的军营。
庾氏门阀的族人不在东晋小朝廷为官,但不代表没有门人,就有门人紧急向庾翼紧急汇报,说是朝廷要对庾氏门阀动手了。
有朝廷军队明晃晃地开来,尽管庾翼心有疑虑却是不得不防,他当即派出手持令符的门客前往郊外家族私兵驻地,可以先配合还在当官的门人暗中夺下一处城门以防不测,更约定一旦城中出事就赶来接应。
庾氏府宅全面戒备,引发的效应就是周边的各世家也开始戒备,朝廷军队越逼越近,奇怪的是临近庾氏府宅还有两里地的时候却是被一支武装截下。
不明武装与朝廷军队当街爆发激战,该街道的世家被卷了进去,史称“建康之乱”的动荡被拉开了帷幕,一开始就是奔着失控的局面而去。
庾氏府宅没有直接陷入战火,这一点城外却是无法目视,刚刚抵达城外的庾氏门客只知道建康城内已经起了硝烟,他们按照庾翼的指示出动家族私兵,并且毫不迟疑地配合预先安排好的庾氏门人控制城门。
在控制城门阶段,事情是出乎所有人意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