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席卷天下-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秃靡部跑去投靠尔荣了?”
“不但是秃靡部,图三部也跑过去了。”
“难怪看着人多了不少。可是……现在去投靠,不是要被指派打前锋?哪怕是尔荣会赢,面对汉部四百精锐,打前锋也要死伤惨重吧!”
“或许是觉得牺牲一些人换不被征取口粮,是一件划算的事情吧。”
“等等,汉部怎么有一支队伍在后撤,不是还没有开始打,看到尔荣那么多人给吓的吧!?”
的确,刘彦只有七百人,看上去人数真的是非常少。再则,除了必要的侦骑之外全部都是步兵;从不其城方向开来的部队,目测不会少于三千人,骑兵的数量也有五百,看着绝对是人多势众。
尔荣是堂堂郡守,面对一个刚刚崛起部落的挑衅,他不管是为了面子,还是真的不屑一顾,没有道理亲率大军征战,派出的是自己的弟弟尔明城。
要说起来,羯族成了中原霸主起到了一个改变,那就是甭管什么阿猫阿狗都有了自己的名号(姓氏)。
这年头外表远会比实际年龄苍老,尔明城不过是一个三十来岁的壮年,看着说五十多岁都有人会信。他身上的衣着没有什么华丽,一身灰色的麻布衣再配上牛犊裤,脚上是一双纳底牛皮靴,一件看着还算破损不严重的扎甲穿上身上,手里的家伙却是一根狼牙棒。
“军主,敌军分成两部,约四百留在原地,约三百向后撤退。”禀告军情的探子略略犹豫,加了一句:“留在原地的敌军,戎装统一,看着该是属于部族武装;向后退的那些,看穿着该是奴隶军。”
尔明城没有说话,他心想:“留下部族武装,让乌合之众后退,是什么意思?打算依靠精锐,一开场就先声夺人?”
随军的晋人文士纪昌说道:“军主,敌军首领拿精锐作为前锋恐怕是迫不得已。”他看着皮肤黝黑,一点都不像是文士,却像是很得到尔明城的信任?他得到尔明城的鼓励,又说:“敌军人数比我们少了四倍,他们看着亦是没有骑兵,想要让战事能够进行,只能一开始就全力以赴。”
尔明城是一直在点头,更坚定了自己的猜测,认为刘彦就是想要先声夺人。
两支队伍越来越靠近,双方距离八百米的时候,尔明城命令部队停了下来。
尔明城带着纪昌和数十骑向前,距离汉部军阵约三百米的时候再次停下,对着纪昌撸了撸嘴,示意上前搭话。
尔明城在观察战场地形,他看了一圈发现敌军主将是有点统兵的素质,至少选择的战场是对方有利。
战场的地形没有多么复杂,只是水洼地有些偏多,导致水草过于茂密。
“他们占据的地方还是不错的,可以任由骑兵纵横的方位也是架设了拒马……”尔明城开始蹙眉:“看来没有那么简单啊!”
纪昌是上前了,但他面对的是系统士兵,喊了很久,将自己懂的语言和各种口音几乎试了个遍,得到的就是沉默。
“君主,对方依借地形布阵,且小人就近瞅了瞅……”纪昌回到去禀告的时候,脸上呈现忧虑:“对方军中竟是有近两百披甲之士,全军兵器亦是精良,还望军主谨慎!”
甲士?还两百!尔明城脸颊抽了抽,他问:“那些家族和部落前来报告,不是说,汉部是一个刚刚兴起不到一年的匈奴人部落?”
纪昌一脸的不淡定,迟疑道:“有可能是塞北的那些势力……?可是两百甲士啊,是两百甲士!不是大势力谁拿得出两百甲士,恐怕塞北……”
“塞北势力与代国正在酝酿大战,他们哪有什么闲工夫在青州布置暗棋。”瞧,这就是地位不同带来的视野不同,尔明城深呼吸一口,“且先不问他们哪里来,拼过一场再说!”,向左右下令:“秃靡部与图三部向前试探,允许他们两通号鼓之后撤退。”
纪昌虽然担心,可还是深以为然,中原诸胡争霸,强者是打出来,不是嘴巴唠叨出来的。
每个朝代的号鼓时间不固定,石赵的一通号鼓大约是十五分钟左右,那么就是允许半个小时左右撤退。
秃靡部与图三部是杂胡,原本是草原上的小部落,跟着各大族南下中原之后,捕获了大量的晋人作为奴隶,数十年的时间也算是发展了起来。
两个部落前来的人马不多,合起来约有三百来人一阵呐喊之后脱离大队,他们是缓步前进。后方对于他们缓步向前没有催促,毕竟双方相距八百米,一开始就全力奔跑,等靠近了还不气喘吁吁?应该是等进入弓矢射程再发力狂奔才正确。
汉部这一边,列好阵型的部队从一开始就是静静立着,一点声音都没有发出。
“羯族人派出了杂胡,想来是要试探薄弱位置。”拓跋秀问刘彦:“你若是要先声夺人,歼灭第一股敌军是最佳的机会。”
刘彦是想要先声夺人?他根本就没有那样的打算,诚其然是能拿得出手的部队,就是这样的部队,没得挑选了!
第21章 一定要得到他!
秃靡部与图三部合流三百人向前,他们的队伍显得松松垮垮,大抵是一些拿着盾牌的人在前,手持弓箭的人在后。他们的盾牌不是什么好货色,其实就是胡乱拼凑起来的木板盾,少量是蒙皮盾。三百多人里面极少才会有金属武器,大部分是手持木棍。
与之进攻一方如浪潮的呐喊声相比,列阵而待的汉部军阵没有发出哪怕是一丝的声音。
这一股沉默中的军队在敌军接近三百米之内的时候才有动静,前方的剑士和长矛手给弓兵让开位置。
互相只距离二百五十米,秃靡部和图三部的弓兵加快了步伐,他们呐喊着,一边跑一边做好张弦搭箭的准备。
二百米,由秃靡部和图三部发出的呐喊声更大,与之相对的是依然显得一片肃静的汉部军阵。
“不好对付啊!”尔明城眉头深皱:“太沉静了,太沉得住气了。”
历史上曾经有那么一支军队,他们身穿黑衣黑甲临阵极少会出声,攻势如火,守时如山。这支军队从绵绵秦岭走出,挥舞长戈,唱着“赳赳老秦”,用十年的时间一统天下。
很多时候声音大不代表威风雄壮,倒是沉默充满了力量。正在呐喊的秃靡部和图三部,他们越接近自己的对手,看着敌军阵型没有任何动摇,耳朵里听不到敌军的任何声音,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压迫感却是扑面而来,使得他们越来越多的人闭上嘴巴,脸上出现迟疑。
这年头的弓,射程有多远呢?该是不同张力的弓,射程也不一致。普通人最多是使用一石弓,只有能称得上猛士的人才能拉得开二石以上的弓,能拉三石可谓超级猛士,五石以上属于非人。
一石弓的射程大概也就是一百米左右,其实超过六十米就该显得很飘。
双方在互相间的距离拉到百米的时候,一阵阵的弓弦声响起,然后一枝枝的箭矢被射向了天空。
为什么百米就射箭?那是因为有一方在跑动,箭矢从射出到落下需要一个过程,该过程足够让卖力前奔的人前进个十来米。
胡人那边的弓是多少张力,然后箭矢是什么样,等等的一些东西刘彦并不清楚,他手下弓兵的武器是系统出产,默认就是一石张力的弓,箭矢的杆包括箭镞绝对是该时代最佳。
知道吗?弓箭手能够射多远,精确率又有多准,不但是取决于弓箭手本身技艺,弓和箭矢,特别是箭杆的重要性绝对远超想象。中华第一神箭手养由基一生只有三枝箭反复使用,非战时三枝箭是被侍奉在楚国宗庙,战时才由楚王赐给养由基。据说,那三枝箭是当时箭杆从任何角度的最佳,因此待遇简直是堪比现代的核武器级别。
双方互射数轮箭矢,箭还在天上飞的时候,弓兵不是原地停步就是往后撤,胡人的近战兵继续向前,汉部这边的剑士和长矛兵亦是成队列推进。
惨叫声在战场出现了,双方都有中箭倒下的人,不过数量都不是太多。
汉部这一边是有甲胄有盾牌的剑士在前,再则是胡人射来的箭矢箭杆不规则,显得乱飘飘很无力;胡人那边盾牌起到的作用不是最大,起到防护力的是那身厚厚的羊皮袄,可以看到不少身穿厚羊皮袄的胡人身上插着箭矢还能活蹦乱跳。
胡人再次爆发起了呐喊声,他们挥舞着兵器,尽可能地让自己的脸上表情变得狰狞。他们认为这样能够尽可能地恐吓对手。
汉部士兵保持沉默,踩踏着相同节奏的步伐,一步又一步地向前推进,整齐的踏步声给人无穷的压迫感。
两股“洪流”撞到了一起,盾牌与盾牌的相碰,肉体与兵器的交织,各种声音开始出现。
胡人极少拥有金属兵器,其实哪怕是有,胡人的兵器与汉部士兵的兵器互劈,毁坏的也绝对不会是汉部士兵手中的武器。
一片寒光忽闪着,一声声短暂而凄厉的惨叫声被喊出,那是战剑或长矛在军阵的推进中频繁挥出或捅出。
胡人大多数手里只是有木棍,类如狼牙棒的钝器有足够的力气是有很强的杀伤力,但削尖了的木棍对付有穿甲的人着实效果堪忧。他们可以一次、两次用钝器击中汉部士兵,汉部士兵被击打一次、两次只会受伤,可他们只要稍微被战剑或长矛一捅绝对是身上出现血淋淋的窟窿。
从外面的视线看去,汉部的军队一直都是保持着紧密的阵型,松松垮垮的秃靡部和图三部冲上去,等待两股人撞击到了一起,不到数分钟战场的变化很快就显现,是汉部的军队缓慢但却稳健地向前推进。
“败了。”尔明城话音刚落,秃靡部和图三部的后队已经掉头在跑。他深吸一口气:“对方太稳了,稳到根本不会因为任何外在因素改变自己的节奏。”
纪昌不断在点头,他说:“对方没有追击,是退回了刚才的位置。”
短暂的厮杀看去似乎不怎么激烈,可是只要看去就会明白那是错觉。
刚刚交战的场地,能够清楚地看见躺卧着战死者的遗体和伤者,没有死去的人留在战场上呻吟、惨嚎,个别地方的尸体根本就是成堆叠的景象。
秃靡部和图三部进攻前有三百余人,逃回去的人绝对不会超过一百,他们认为安全之后才停止下来,每个人都是惊魂未定,许多人会用恐惧的目光看向刚才交手的敌人,那支回到本位依然没有发出任何声响的沉默军队。
“太……可怕了!他们不吭不响,受伤也不会后退。”
“是、是啊!我看到有人击中了他们,可是他们却无视伤痛,不断又不断刺出长矛!”
活下来的人惊惧地谈论着,将言语总汇起来,用“悍不畏死”就能进行概括。
是太稳了,汉部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不管世界起了什么变化,自身依然是吾行吾素绝不动摇。在任何人看来,这样的军队如果不叫精锐,那还有什么部队可以称作精锐呢?
尔明城也不知道是为了鼓舞士气,又或者是真的察觉到了对方的破绽,大声说了一句:“稳是稳,却显得有些僵硬。”然后对着后方下达了一些命令。
秃靡部和图三部的败兵没有回去与大队会合,杂胡投靠又战败肯定是要再次被推上去挨刀,现在胜败已经不是从人数判断,他们亲自与汉部交手了一下,很清楚汉部人虽然少,但真的是超级难对付啊。
远处观看战局的拓跋秀,她用着的目光看着刘彦的背影。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她看了刚才两军的厮杀,内心里突然发现刘彦的身材很高大伟岸,眼神迷离……好吧,其实她是在想:“那些士兵是他训练的吗?代国一定要得到他!一定要得到他!真真是一个练兵的大才啊!!!”
第22章 群狼环伺
所谓的练兵大才刘彦,他的脸颊在抽动。要是能够看到他脑海中的地图,战场周边汇集的人是越来越多了,显示的还全是红色标记。
【这……还能撤退吗?一旦撤退被认为是战败,那些异族会不会一拥而上?!】
刘彦内心里真的是举棋不定,冷汗一直在刘彦的额头上冒,他猛然发现一开始自己布置的策略就存在失误,什么边打边退,还能分成几个战场逐渐阻击,然后取得优势,一切都存在巨大的隐患!
羯族本来就是中原霸主,对杂胡有着天然的号召力,一旦汉部显示出战败迹象,会有多少杂胡选择落井下石?
刚才一阵厮杀,秃靡部和图三部损失了二百左右,汉部这边损失不到二十人。一比十的战损看着挺好,可双方无论从素质还是装备上都没得比。
一阵阵的呐喊声又开始响起了,尔明城仅仅是一个试探就全军压上,五百骑兵分为两队从左右两侧游弋靠近,剩余的二千左右步兵是整个平推而上。
人数一旦过千,分散一些就是遍野皆是人的景象,胡人一个个呐喊着前进,看着又是个个脸庞狰狞,胆小一些的人心里不免是要出现恐惧。
刘彦深呼吸一口气,说道:“随我来。”
听到命令的晋人士兵大多是一阵色变,他们原以为自己只需要待在原地看人厮杀,没想到竟然要上前?
徐正不断呼喝,又让骨干鼓动剩余的人,所有晋人在一种茫然又渐渐恐惧的氛围下开始向前。
退是绝对暂时无法退的,想要退也需要至少取得再一次大胜,震慑那些围观的杂胡,让杂胡心生忌惮。
汉部的后军在向前,围观者一阵阵的侧目,他们很清楚接下来绝对又是一场生死的较量,一个个拭目以待。
“等一下你们就射箭,不用管其它的,反正就是听从号令射箭。”刘彦不指望带来的晋人士兵近身搏杀,也绝对不会安排他们到关键位置,晋人士兵训练不足,胆气也不足,一旦溃败是无法影响系统士兵,但现在他们一点点败象都不能显露。
徐正很紧张地在点头应“诺”,手脚却是忍不住有些发软。他都这样,可以想象手底下的那些晋人又该是什么模样。
晋人士兵是什么样?阿三这个名字很普通,在后世阿三还有另外一层解读,他却是一个很普通的人,与众多晋人一般,家人不是失散就已经死亡,了然一身不过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阿三是在难逃路上被刘彦收拢,内心里并不因为被收留而心生感激,毕竟刘彦在他看来也是胡人。
中原板荡多少年普通人不清楚,他们自小就是生活在晋人连猪狗都不如的环境中,只要是一个胡人就能示意欺负晋人,哪怕晋人再怎么地谨小慎微,甚至是晋人没有任何抵抗。
胡人,呵……胡人有不同的吗?反正阿三活了二十来年,并没有发现胡人有什么不同。
一切的一切是在阿三进入安置地后有了一些惊奇,他还真的发现收留自己的胡人(刘彦)有些不同,他没有受到动辄打骂或是虐待,一天再怎么也有两顿清粥。他有感激了吗?似乎是有一些感激之心,可真的很薄很薄,反而是在恐惧有什么地方存在要人命的陷阱。
左等右等,似乎没什么陷阱?蒙蒙然然间,阿三是听说当兵了可以一天吃三顿,似乎每三天还有荤腥,他跟很多渴望能多吃一顿饭的人一样,报名了。经过不懂,却是非常复杂和辛苦的测试,他也如愿过上了一天可以吃三餐的生活。
为了多吃一顿饭而当兵的人,可以期望能够心里有什么除了吃饭之外的想法吗?显然是不会有的。
现在,听到命令在向前迈步的阿三,他与许许多多的人一样,脸上是既茫然又惊慌的表情,内心里大呼“没错,这就是陷阱,平时吃人家的饭,果然是要拿命来还”,但要说有多抗拒是真的没有,烂命一条罢了,死前至少已经过了那么段有点像是人才能过的日子。可是……真的是害怕啊!
“准备——放!”
恍然间,口令传来,阿三下意识就挽弓射箭。其实以他的这个位置,看不到前方是个什么情况,不过将弓弦拉到底,对着前方放箭也就是了。
刘彦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已经来到了军阵的最前方,离他越百米之外是已经发动冲锋的两百多敌军。
呼啸的箭矢在空中来回交错着,不过互相之间百米开外射的箭,等待飞出六七十米已经很“软”,只要稍微那么一拨就能挡开。
挽弓射箭并不是一个轻松的活,需要有经过训练,要不张弓是能办到,可搭在弦上的箭会不会被射出去,可真的很难说。
其实,失去了绝大多数动能的箭,哪怕是射中人,不是要害也不会丧命,就是受伤轻重罢了。
刘彦随手拨开了一枝软飘飘的箭,深呼吸一口气,大喝一声“哈!”,策马向前。
尔明城虽说是全军压上,可因为受制于地形的关系,怎么也不会存在真正的一拥而上,进攻仍然是要分波次。他全军压上也是纯属迫不得已,秃靡部和图三部那一场打得太难看了,极大打击了己方的士气。
战争前期的试探不过是为了摸底,摸出对方实力怎么样,主将要能够选择合适的应对方法。对于尔明城来讲,看汉部的精锐程度,再多试探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