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用他的党羽吴居厚、王汉之等十余人为僚属,担任重要的国事。

  并且,所有决策,都出自讲议司,还采用冯澥、钱谲的建议,废除了元祐皇后,罢去科举法,又下令州县都仿照太学三舍法考试选官,在汴京城南建辟雍,为太学的外学,用以安置各地学者。

  蔡京一系列的行动全部都是在为自己的利益考虑,还欺骗宋徽宗赵佶,使他在官场上步步高升,权力越来越大。随着地位的提高,权力的加大,蔡京变得更加贪婪,他已领仆射的俸禄,又首创司空寄禄钱,像粟、豆、柴草及侍从口粮都照旧赏赐给他,全部都是真金白银,这些身为一国之君的赵佶都不知道。

  崇宁五年,即公元1106年,蔡京被提拔为司空、开府仪同三司、安远军节度使,改封为魏国公,又因为赵构的一泡尿让他提前成为左仆射,升为左相。如今的蔡京,算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朝中各个重要的官员又是他的心腹之人担当,更有他的子嗣等人也在朝中任职。至于,宋徽宗赵佶依旧是蒙在鼓里。只因,他的身边有杨戬、童贯两人不断地吹捧赵佶的书画作品,以致于赵佶沉浸在书画上,无心朝政,也让蔡京得到了更多的权力,把持朝政,独揽朝纲。

  赵构回想起蔡京的种种过往,低声想道:“应该不久之后,蔡京便要遭受到一场大劫。只不过这次根本就无法动摇他分毫,必须想办法让他一蹶不振才行。只不过,以我的年纪又该如何劝说父皇?”

  “难道跟父皇言明,蔡京野心勃勃,日后大宋正是有他存在才会出现国破山河的局面吗?如果真的这样说了,不敢说蔡京有没有事情,就连我自己都自身难保。如今,朝中一些重臣几乎有半数以上与他同流合污,必定不能言明,唯有想办法一点点的击败他才行。”

  虽然赵构身为郡王,在宫中行走时,宫女、太监、侍卫等人见到他也会恭敬地喊几声,只不过都是有口无心,在他们的眼里唯有权势滔天的蔡京。每次想到此事,赵构心里更加的愤怒,只不过有些事情他无法做到,唯有沉浸在书海之中,然后再想对策,应付当前的局面,又不能动摇国之根本。

  “如果我的年纪再大点,或是武艺高强的话,兴许刺杀于他,必定为大宋解决后顾之忧。唉!……”赵构无奈的叹息一声,他知道有些事情目前来说根本就无能为力,“也罢!蔡京的权势虽大,却丝毫不曾顾忌,此事之后必定会有更多的人前来弹劾。你能压得住一次,却压不住数十次,终有一天会东窗事发!”

  于是,赵构冷静过后,决定静观其变,就算蔡京权倾朝野,独断朝纲,也不曾有丝毫的担心,为今之计只能走一步算一步,然后再去谋划。他正在等候机会前来,到时候一定要给贪婪成性的蔡京狠狠地一击,让他从天堂跌入地狱。


第十三章 蔡京罢相


  蔡京权倾朝野,朝中重要的职位,多数是蔡京的人,让他的关系网遍布整个大宋王朝的各个官职,上至朝堂之上,下至地方,都有他的人把持着,相当于蔡京一人及其党羽占据着朝中半数官职。

  但是,朝中大臣也有直言上书之人,以陈朝老为首的朝中旧臣,对于嚣张跋扈的蔡京所作所为不耻,便决定亲自上书,谏言蔡京的罪状。于是,蔡京辞官退隐,以退为进,想要看清超重哪些人对自己不利,会落井下石。

  “左相,以陈朝老为首的旧臣在皇上面前弹劾你的罪状,这样下去局势会对我们非常的不利。”

  蔡京端坐在花园中,品着手中的茶水,气定神闲地看着心急如焚的童贯,胸有成竹道:“童大人稍安勿躁,一切都在我的意料之中。当初,在皇上的恩宠下,步步高升,有些人看见了必定眼红不已。”

  “陈朝老乃是两朝元老,在朝中的地位不低,又是出了名的倔脾气。从一开始,他对我便没有任何的好感。一心想要扳倒你、我,实属正常。如果他没有谏言,那他就不是陈朝老了。”

  童贯急忙道:“既然你知道陈老匹夫会在你辞官隐退后发难,为何还要如此做呢?”

  “以退为进乃是上上之策!”蔡京轻描淡写道,“经过这么多年的经营,想要一举让我倒台,依他的能力根本就办不到。当今皇上对于陈朝老也有不喜,就算陈朝老是两朝元老,又敢直言劝谏,是出了名的。”

  “皇上终日游手好闲,沉迷于书画创作,朝中权力尽在我手中。只要陈朝老有任何的一举一动,我都一清二楚。我敢说,皇上对于此事的态度是模棱两可,不会听取陈朝老的建议。毕竟,皇上也是人,也有虚荣心。”

  “如今,我以退为进,有两种意思:一是为了取得皇上的宠信,二来试探出朝中大臣的心意。如果皇上真的采纳陈朝老的谏言,我又怎么会辞官归隐,皇上还命我负责修《哲宗实录》,又改封我为楚国公,只需要每月一日、十五日朝拜皇上。”

  童贯听闻觉得有些道理,微微点点头,道:“既然如此,那杂家也放心了!”

  胸有成竹的蔡京自问摸透了宋徽宗赵佶的心意,非常的自信,觉得宋徽宗不会听从陈朝老的谏言,绝对不会罢免他的宰相之位。至于,蔡京自愿辞官也是以退为进,想要以此胁迫宋徽宗赵佶就范。

  如今的大宋不再是宋徽宗赵佶的天下,有一半是蔡京等人的天下,只要他愿意,任何消息都难以逃脱他的耳目。若非有反对蔡京等人的大臣在,大宋天下早已沦为蔡京等人之首。奈何,自信满满的蔡京此次却失策了。

  蔡京等人怡然自得的享受着美酒佳肴,对于朝中弹劾自己的奏章不予理会,觉得宋徽宗赵佶必定不会真的驱逐自己。就这样,蔡京怡然自得的安详度日,不到半月后,陈朝老再次上疏弹劾蔡京的罪状。

  陈朝老是太学生,学识渊博,首次弹劾蔡京,只不过是言语上,没有任何的奏章。此次,陈朝老上疏追究蔡京十四大罪状,即:渎上帝,罔君父,结奥援,轻爵禄,广费用,变法度,妄制作,喜导谀,钳台谏,炽亲党,长奔兢,崇释老,穷土木,矜远略。

  并且,陈朝老请求把蔡京流放到远方,以免贻害一方。

  宋徽宗赵佶沉默不语,静静地看着手中的奏章,紧锁眉头,道:“楚国公当真有这么多罪状?陈爱卿乃是两朝元老,见多识广,门下弟子众多。首次弹劾楮国公时,朕以为是信口开河,不予采纳;此次,上疏于朕,必定是有凭有据。”

  杨戬俯身站立在宋徽宗身边,又看见赵佶紧锁眉头,低声细语,暗暗地着急起来,情不自禁的插嘴道:“皇上,此奏章道出楚国公的十四大罪状,要是每一条都是属实,必定是犯了欺君之罪,以奴才看来,陈大人所奏不可全信。”

  “哦,你有何想法,不妨直言!”宋徽宗赵佶惊讶的撇过头,好奇的问道。

  杨戬镇定自若地恭声道:“楚国公乃是皇上您一手提拔,又深得皇上宠信,乃是朝中重臣,断然不会忘记皇上的恩典,做如此荒唐之事,此乃其一;楚国公在朝任职时,一直遵循皇上的旨意,恪敬职守,从未听闻有何越轨行径,此乃二也;最后,楚国公要是真的有此行为的话,也不会在大人辞官后再暴露出来,因而奴才以为陈大人之言不可采纳。”

  宋徽宗连连点点头,杨戬所言正是他心中所想,故而情不自禁的微笑起来,又接着问道:“那么以你之见,该如何处置较为妥当?”

  杨戬身为内侍,不可参与朝政大事,奈何宋徽宗赵佶对他极其信任,以宦官身份成为朝中官员,也算是古今少有之事。如果杨戬是忠臣,赵佶所为那是慧眼识珠,偏偏杨戬是与蔡京等人同流合污,那就是助纣为虐。

  杨戬见宋徽宗再次询问自己,他也不愿引起赵佶的怀疑,故作沉思。片刻后,接着说道:“奴才以为,皇上您可以暂时不予理会陈大人所言,派朝中可信之人前去查看楚国公是否如同陈大人所奏一样,要是一样的话,直接流放;若是不相符合,那么此事就作罢,也好堵住陈大人等人的悠悠之口,以免他们再继续为此事打扰皇上您的雅兴。”

  此时,宋徽宗赵佶沉浸在书画世界,难以自拔,根本就无心处理朝政之事。若非陈朝老是两朝元老,又是太学生,才让他进宫面见自己,不曾想到陈朝老直接递给他一份奏章,上面清楚地罗列出蔡京的十四大罪状,让他有些心烦意乱,让他无心研究书画。

  当陈朝老拿出这份奏章时,宋徽宗赵佶心里也狠狠地震惊了。如果他一直宠信的蔡京真的是陈朝老所奏的那样,每一条罪状都是十恶不赦的大罪;如果是假的,那他更是烦躁,担心朝中两派再起纷争,故而迟迟未有任何的表态。

  恰逢其时,杨戬跟随在赵佶身边,对他的心思了如指掌。因此,杨戬献上自己的计策,让赵佶有些感动。杨戬的一番话,得到了赵佶的好感,觉得他是为自己分忧。于是,宋徽宗赵佶毫不犹豫的任命杨戬为此次的监察史,直接调查陈朝老所奏之事的真相。

  宋徽宗赵佶任命他为此次调查负责人,正中杨戬的下怀。他本来就跟蔡京、童贯一丘之貉,又得到宋徽宗赵佶的宠信,无形之中又为蔡京化解了一次灾难。杨戬喜滋滋的想道:“宰相大人,此次你要好好的重谢杂家了。”

  很快,朝中大臣都知道杨戬受到皇上的册封,成为调查蔡京之人,有些人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朝中大臣有些人早已知道他们几人本来就是一条船上的,这样下去根本就查不出任何的结果,时间拖得越久,对蔡京等人非常的有利。

  果不其然,蔡京之事过去了一年,仍旧是毫无头绪,宋徽宗赵佶也不曾过问,他早已忘记了这件事情。

  大观四年五月,天空之中再次出现了与之前相同的情况,彗星又在奎宿、娄宿之间出现,就像是预示着大宋将会有大事发生。

  御史张克公趁此机会,弹劾蔡京辅政八年,说道:“蔡相大人辅政八年,权震海内,轻易赏赐以蠹国用,凭借爵禄以市私恩,役使工匠修缮舍第,动用漕船运送花石。名为祝圣而修塔,使临平山壮美;借口灌田而决水,以符合“兴化”的预言。”

  全部都是弹劾蔡京的不轨不忠,共数十事,每件事都有凭有据,御史张克公怒气冲冲的呵斥蔡京。之前,继陈朝老之后,御史中丞石公弼、侍御史毛注多次弹劾蔡京,全部都被宋徽宗赵佶搪塞过去,道:“汝等信口雌黄,无真凭实据,焉能恶语中伤宰相,朕失望之极。”

  那个时候,赵佶理直气壮,觉得杨戬做事必定不会马虎,会给予自己一个交代,故而他选择相信身边的内侍的话。如今,御史张克公亲自出面,当着所有朝臣的面,怒斥蔡京的罪行,直接拿出所有证据。

  宋徽宗赵佶接过御史呈上来的证据,怒气冲冲的瞪着蔡京,看得他颤颤惊惊,冷汗直流,大吼道:“传朕旨意,罢去蔡京左相之职,追回国公之名,贬为太子少保,发配至杭州。若无朕的命令,不得踏入京城半步,没收贪墨财产,一律充公!”

  蔡京颤颤巍巍的擦着额头上的冷汗,他没想到宋徽宗居然真的会剥夺他的相位,还贬到杭州,没收他这些年贪墨的财产。蔡京看着宋徽宗赵佶脸色变得铁青,怒气冲冲,就知道自己在劫难逃,以为赵佶盛怒之下斩杀于他,急忙叩谢道:“罪臣谢皇上不杀之恩!”

  经过御史张克公等人的弹劾下,蔡京终于从位高权重的宰相之位,跌入谷底,他临行前怨毒的看了一眼御史等人,意思像是说:“你们等着,本相会再次回来的,只要我蔡京不死,我一样还能再次权倾朝野,到时候就是你们的末日。”


第十四章 真人不露相


  当朝宰相蔡京被宋徽宗赵佶罢免,又贬他前往杭州,闭门静思己过。蔡京脱下朝服、官靴,在侍卫的簇拥下,离开了金銮殿。与此同时,宋徽宗赵佶的目光又停留在身旁的杨戬,看得他全身颤抖不已。

  当初,宋徽宗赵佶让杨戬彻查蔡京之事,没有任何头绪。如今,御史等人查到蔡京的罪状凭证,让他颜面尽失。杨戬看着宋徽宗冷冽的目光,浑身颤抖不已,他知道自己也将受到牵连。

  宋徽宗赵佶狠狠地瞪了一眼,轻描淡写道:“退朝!”

  “退朝!”杨戬连忙附和道,用他独有的尖锐声音喊出来,众人都能感受到他声音之中的颤颤巍巍之意。

  众人幸灾乐祸的看着杨戬,齐声高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宋徽宗赵佶从龙椅上起身,龙行虎步的离开,走向了偏殿;杨戬连忙追了上去。众人又看见宋徽宗脸上面无表情,冷着脸,掩饰着内心的愤怒,纷纷臆测赵佶的心情非常的不好,杨戬也会遭受到宋徽宗的责罚。

  赵佶怒气冲冲来到偏殿,屏退众人,就连宫女等人也悉数退下,独留下杨戬一人,更是让他心惊胆战。杨戬低垂着头,不敢看宋徽宗的眼神。此时的宋徽宗没有任何的柔弱,眼神中散发出来的光芒,就像是能看透人心似的,看到杨戬内心真实的想法,让他如坐针毡。

  宋徽宗目不转睛的看着杨戬,不曾说过一句话,就连身旁的茶水都未曾喝一口;杨戬从始至终都低着头。赵佶冷不防的出声道:“朕登基以来,汝便追随在朕的左右,念及你有几分才学,又深知朕意,故而一直将你留在身边,朕问你一句,可曾亏待过?”

  “不曾!”杨戬郑重地回道。

  “朕乃是一国之君,身为天子,四海之内皆是朕的子民,为何汝会与蔡京同流合污,欺瞒于朕!”宋徽宗赵佶气定神闲地娓娓道来,听得杨戬更是颤抖不已,赵佶又接着说道:“朕让你以宦官之身在朝中任职,实属莫大的恩德,为何你还要欺瞒于朕。若非御史,张大人今日弹劾,你还想隐瞒朕到何时?”

  杨戬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两眼无神的回道:“奴才不敢!”

  “不敢?哼哼!……”赵佶怒极反笑,道:“朕任命汝为彰化军节度使,念及汝的功绩,才会如此开恩,依仗着朕的宠信,肆意妄为,中饱私囊,这些年怕是比朕的日子过得还滋润。你可知朕为何不在群臣面前惩罚于你,又为何只是罢相,没有杀他,以他所犯之事,任何一条,全部都是十恶不赦之大罪!”

  杨戬颤颤巍巍地回道:“奴才不知!”

  “朕便告诉你原因!”宋徽宗赵佶冷笑连连,道:“蔡京乃是当朝宰相,朕要是杀了他,朝中的平衡就会失去约束。朕心里知道蔡京以权谋私,中饱私囊,那又如何?可他还是真的大臣,受制于朕。只要朕一声令下就可以要了他的项上人头,这些年朕痴迷于书画,朝中大事皆有他一人统领。”

  “无论是好或坏,朕都未曾追究他的责任,只因这些年的功过相互抵消,朕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些事情朕身为皇上也无法做到,唯有借助一些人的手才可以做到。身为一国之君,有时候也非常的无奈。”

  “朕命你前去调查蔡京之事,一来是念及旧情,二来是给予你的机会,让你能一心一意效忠于朕。只可惜,你们两人实在是让朕失望之极。如果没有蔡京的制约,朝中必定会是党派之争,先皇在世时,就主张变法,想要强国,奈何朝中之中真正为国家社稷着想之人太少了,不堪重用。”

  杨戬瞠目结舌,看着侃侃而谈的赵佶,就像是看见陌生人一样,情不自禁的想起了这年跟随在宋徽宗赵佶身边,首次看见赵佶如此的一面,更加不曾想到的是赵佶如此深谋远虑,从一开始就让所有人都觉得他是无能的皇帝,重用蔡京,又让自己以宦官之身进入朝中担任节度使,这一切的一切全部都是宋徽宗的计谋。

  杨戬年轻时在后宫做事,主管后花园,善于揣测皇帝的意思。自崇宁以后,日益受到宋徽宗的宠信,又被赵佶任命入朝为官,担任知入内内侍省,就连朝中立明堂,铸九鼎,修大晟府、龙德宫,他都担任提举官。

  他自问对于宋徽宗赵佶的心思了如指掌,又看见赵佶不同以往的一面后,杨戬觉得自己非常的可笑。以前总认为看透宋徽宗的心意,现在才明白一切都是枉然,这一切都是赵佶装出来,用以欺骗朝中大臣,以及身边的内侍,真正的赵佶是深藏不露之人。

  当一切事情都明了后,杨戬才想起宋徽宗赵佶登基为帝,固然得到太后的支持很重要,真正的是赵佶自身也有一些手段。当年,初登大宝,手掌政权时,宋徽宗赵佶就迫不及待的对当年之事的人来一个秋后算账,重新启用一批官员。

  现在想来,杨戬才明白赵佶为何重用他们几人,实际上就是培植自己的势力。朝中党派之争愈演愈烈,以致于宋徽宗赵佶不厌其烦,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