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十字-第6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德军也乐得装糊涂,有人出钱出力打美国人有什么不好。
  据说一力同意引入德国导弹技术的达尔朗最初被法国高层骂做是“讨好德国人的败家子”,等到火箭试验成功且比美国更好以后,风向一转,居然夸赞达尔朗有眼光、有魄力、有前瞻性,沾沾自喜地认为自己是世界上第二号“火箭强国”,迟早能与德国并驾齐驱。而在日本同意以火箭技术加马克交换印度支那南部后,法国高层更是认为这票买卖值得——不然日本人上赶着也买火箭干什么?
  听到这消息后连霍夫曼都哭笑不得,不过只要法国人觉得值就好,毕竟现在日本人也在买,也在拼命运资料和实物,给法国人一点信心是有意义的。
  实际上法国人的第二号“火箭强国”水分是很大的,虽然起点很高,但独立研制的能力在第二梯队中最差,不仅美国远远超过他,就连英国、东俄的技术储备都比法国强。
  英国人当初比法国早得多就拿到过实物,而且科研力量也比大战期间颠沛流离的法国科学家强;东俄因为有科罗廖夫这票“肃反余孽”人才在,研究实力是很不错的,斯大林同志已等着十月革命庆祝日验收火箭成果了;就连法国看不起的日本,前期也有研究Me…163火箭截击战斗机的基础,经验比法国人充足,上手也快。
  说是第二号火箭强国,其实只能骗骗不懂行的其他国家,不过,有和没有毕竟是两回事,现在法国可以挺直腰杆说自己是响当当的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了。
  关于火箭这件事现在最着急的是意大利,齐亚诺首相已下达指令,不惜一切代价要搞火箭,不过可怜的意大利人连搞汽车、坦克发动机都要德国帮忙,搞火箭怎么能不伸手呢?偏偏意大利还没有法国有钱,连提出用钱买都办不到。
  不过齐亚诺身段放得很低,三番五次往柏林跑,请求元首加以援助,霍夫曼一来面子上推不开,二来意大利这次加勒比海大战牺牲是很大的,不给一点甜头好像对不起小弟;三来意大利对德国政治支持力度是最大的,无论联合国还是欧盟问题上都唯德国马首是瞻,活脱脱一个小跟班。基于上述这几点,于情于理都不能不给予通融。
  最后德国以新获得利比亚一块石油勘探区为条件,给了意大利全套技术,且是修改后的V2+技术,这一举动让意大利人感激涕零,齐亚诺首相腰杆挺得笔直,回到罗马有点英明领袖的样子了!
  转让完技术后,霍夫曼又在嘀咕:“是不是要签署一个火箭武器控制协议并成立管委会,不经管委会同意,射程240公里以上的火箭及其实物不能转让,否则难免这些火箭将来打到我们头上来,那时候就麻烦了,防御火箭的火箭可不是这么好发明的。”
  一圈儿高层腹谤:以前同意卖技术的是元首,现在说要控制的还是元首,这到底是闹哪样?不过面上却连声称是。
  谁知霍夫曼说着说着还来劲了:“嗯,还要成立一个巴黎统筹委员会,控制一切高技术产品和可能用于军事用途产品的对外转让、销售,特别是要保证不能落到美国人和斯大林手里去!谁敢违反,巴统组织要予以制裁!”
  “那为什么要放在巴黎?”
  “因为法国人最近嚷着要控制技术,他们深怕火箭技术传播太多导致他们手里的技术变得不值钱,所以他们应该最有积极性。”
  这理由很好、很强大,瞬间就把人给说服了。
  “除了火箭技术,计算机技术也要严格控制!”霍夫曼道,“欧洲统一计算机标准,就用楚泽先生制定的标准,其他各国必须兼容,否则将来不予接入网络!”
  施佩尔奇怪地问道:“元首,网络是什么东西?”
  “这个……”发现说漏嘴的霍夫曼连忙辩解,“我的一个设想,把世界上分散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大家可以通过通信系统进行信息和数据互换……”
  于是一堆人又昏头昏脑地被灌输了电子邮件、局域网、广域网、C3i系统、信息高速公路等根本听不懂的名词,偏偏霍夫曼自己也是半桶水,讲了半天都不得要领,越讲问题越多,最后干脆生气地说:“算了,和你们讲不清楚,我和楚泽先生单独说,你们将来只管用就好了……”
  谁知楚泽诧异地表示:“元首?您不是说真的吧?您刚才说什么我根本听不懂,一个词都没记下来。”
  “你……”被打败的霍夫曼一点都没办法发作,只好气哼哼带着统帅部要员踏上去索马里的飞机……





第123章 超级炸弹(3)
  根据进度安排,8月14日将是德国超级炸弹第一次试验的日子,如果失败,再等3个月才能凑齐第二颗试验弹的核原料——这已是1942年9月霍夫曼决定加速超级炸弹项目并拨款5亿马克以来,整个苏尔项目(以前曾误写作阿波罗计划,后改苏尔计划——北欧神话中的太阳女神)的最快速度了。
  为确保整体计划成功,施佩尔根据霍夫曼的指示,前后一共拨付了将近40亿帝国马克,其中炸弹派拿到了其中36亿多,能源派拿到了将近4亿,维系了原定9:1的比例,两派人员对此都很满意。除经费外,在其他所有国防资源上都予以倾斜供应——德国拿到相对充足的石油供应后,节约下来的煤制油中消耗的煤炭全部用于发电,乌克兰顿涅茨克盆地中产出的多余煤炭也几乎全部投入发电使用。
  除原有火电机组满负荷运转外,施佩尔又加速电厂建设,挖空心思在原有火电厂增设机组——单独新建根本来不及,这种建造几乎到了见缝插针的地步,哪怕多30万千瓦的机组也好;空袭橡树岭后,几经挣扎、辗转回到德国的斯科尔兹内描述了橡树岭的情况,感受到紧迫压力的施佩尔把所有其他军工削减下来的富余电力全部拨给了苏尔项目使用,再加上霍夫曼假托美国情报确定的钚路线节约了大量电力耗费,终于使德国在6月下旬凑够了试验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原料并开始装配。
  为了这些原料,由法本公司投资、党卫军负责管理的秘密基地通宵达旦地运作,在夜间时分,整个工程几乎要消耗全德国三分之一以上的电力,即便在白天,工程消耗的电力也是个天文数字。
  依靠长期不断的努力和关键时刻的末日审判,德国终于弯道超车,抢在美国之前凑齐了核试验的全部家当。
  不过霍夫曼很清楚,别看橡树岭被炸,美国试验被大幅度推迟,美国潜力还是比德国大,历史上美国在1945年5月份是准备了3颗原子弹的材料,且是铀路线、钚路线齐头并进,压根不像德国把宝押在一条通道上——主管工程的博特认为只能选择这条道路。
  德国原子物理最高权威,能源派负责人海森堡虽然没参与炸弹派的工作,但对于工作进度有一些了解:他算出来的临界数字最开始是几吨到几十吨,后来经过反复争辩和论证,下降到了600…700千克,到1944年下半年,随着理论研究不断成熟和反应堆运转的提示,这个数字重新被计算并刷新,到后来海森堡自己也认为可能40…50千克就可以达到引爆临界点。
  但炸弹派干将迪布纳认为不需要这么多,有20多公斤钚估计就够用了——这个认知符合霍夫曼的想法,所以他接受了冒险请求,批准在8月份试验,最后装备在德国第一枚原子弹中的原料是24公斤,基本符合迪布纳的预期而低于海森堡的估计,但元首既然同意试验,大家也就不矫情,炸了再说。
  橡树岭工程的存在和规模之庞大,不但对沾沾自喜的炸弹派来说是个晴天霹雳,就是口上声称爱好和平、反对利用原子武器打仗的能源派也吓出一声冷汗——美国人显然不会将这么庞大的规模和力量用于“和平事业”。
  能源派不想用原子弹去打仗,但作为有爱国心的德国人,他们也不想美国人把原子弹投过来扔在德国领土或军队头上——基于这种朴素的爱国想法,能源派干将经过集体讨论,决定暂时放下能源研究工作,全力以赴帮助炸弹派干活,哪怕打下手都可以!用海森堡的话说:“形势发展到如此危险的局面,如果我们不想挨美国人的原子炸弹,我们自己就必须有。我不想用原子弹去炸别人,但绝不允许别人用原子弹来炸我们,如果这个世界的战争一定要用原子弹打仗,那德国就必须有——威力最大、数量最多、技术最先进才行!德国不能接受美国的原子讹诈!现在,德意志需要每个人恪尽职守!”
  霍夫曼对这种态度很满意,当场表示同意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德意志科学家首先为德意志服务,然后再造福全人类!
  有了能源派们自愿加入,研究工作速度更加快速,虽然能源派因为前期工作没有参与而有些陌生,但水平毕竟在这里,打个下手,做点边角辅助计算和讨论工作还是够格的,施佩尔和米尔希都表示热烈欢迎。博特等炸弹派干将也不认为海森堡等人是为了抢功劳,元首肯定清楚到底谁功劳更大。
  唯一不肯改换门庭的是新国民波尔——他的祖国丹麦变成了德意志北方省,在全民公投中波尔是投了反对票的,但这没有什么用,丹麦最终还是以多数票同意加入了德国,所以他现在是不折不扣的德国公民,还是十分重要的德国学者和保密岗位。不过波尔的想法暂时扭转不过来,哪怕海森堡和他谈了几次也扭转不过,最后只好让他一个人带着一批丹麦籍的物理学者继续能源派工作,勉强维持能源项目运转,进度几乎是停滞了。
  帝国保安总局清洗公投后继续反抗的丹麦人很给力,不过像波尔这样的著名人物是不敢动的,非但不敢动,希姆莱还下令要严格保护,不能让波尔及其家人受到一丝伤害——在德国,只要有能力都可以网开一面,比如一堆拥有“荣誉雅利安人”头衔的人物其实大多数是犹太人,但这不妨碍他们继续在德国过中上等生活。
  由于独立的犹太国在非洲赞比亚成立,独立的小波兰也开始复国,再加上一批又一批犹太劳工获得释放,现在攻击德国搞种族灭绝的声音几乎是没有了,就连犹太人自己也不这么想。他们认为这是一次有组织、有预谋的排犹行动,波兰人是因为和犹太关系密切、牵扯不清再加占领东普鲁士让德国不爽而遭受池鱼之殃,德国人只想把犹太人从德国清理出去,把波兰人赶回传统领地——事实证明德国人现在也几乎是这么做,手段非常不友好乃至残酷,不幸中的万幸是大多数人最终保住了性命。
  凭借这一点点印象的改良,对德国道德领域的指责下降了一个等级,新并入德国领土上的丹麦和冰岛人也基本安分守己,德国履行承诺不再为难这些人,因此就算是波尔这样的人物再不满意,也只是软抵制而不至于强行反抗。
  下午2点,霍夫曼接到电话,博特兴高采烈地说:“元首,太阳之子已准备完毕,最后1小时倒计时……”
  “祝你们成功!”





第124章 超级炸弹(4)
  太阳之子是霍夫曼为德国第一颗圈子弹取的名字——既然是太阳女神项目,那项目结晶叫太阳之子就很贴切、很传神。
  为了确保安全,项目试验组人员在15公里外设置了观察所,里面隐蔽着数百名名科学家和军事专家,同时,在25公里之外又修建了另一个小型观察所,让霍夫曼、施佩尔、希姆莱、鲍曼、凯特尔等最高层待在更远一点的地方。
  虽然霍夫曼数次表示想和专家们一起去近距离观看,但遭到所有人反对,无论他软硬兼施、威逼利诱,大家都不同意他近距离去看——希姆莱干脆直接说:“元首,这种场面其实您留在柏林听汇报就好了,不必亲力亲为,如果您坚持要近距离观察,我只能命令警卫旗队把您押上飞机送走,回头您怎么处分我都行!”
  鲍曼也摆出书记长的架势,拿腔拿调道:“阿道夫同志,您不要忘记自己的职责,你是1亿德国人民的领袖,是欧洲联盟的领袖,是世界最有权力、最有威望的国家领导人,你的工作职责是带领德国和欧洲人民迈向繁荣富强的明天,完成缔造德意志千年帝国的使命,历史和人民绝不允许你跑到这么近的地方去看……如果再劝不住你,我们将一致决定推迟试验日期……”
  马屁居然还可以这么拍,霍夫曼也是满脸无奈,最后答应留在后方,其他几个高层也一起陪他在后方。
  他们怀着紧张的心情,等待着惊心动魄的最后一刻。
  7月16日下午3时1分57秒,“太阳之子”轰然炸响,比太阳光亮出几十倍的强光突然从爆炸中心闪耀而过,随即,一个蘑菇状的大圆球升到了数千米的高空,位于爆炸核心的铁塔在瞬间涌出的高温面前蒸发得无影无踪!
  在冲击波来临时刻,野路子科学家阿登随手撒出一把纸片,并仔细观察L这批纸片的飞行距离,试图用极其简陋的办法测定爆炸当量,博特和海森堡也看到了他的动作,虽然过会儿有仪器较精确的测量,但他们心里也希望有早点有个大致数。
  “多少?”
  “大概在1。8…1。9万吨当量间……”
  “有点少。”迪布纳脸色有点阴沉,“炸弹肯定是成功了,不过,如果只有这点量的话与预期计算不符合。”
  太阳之子采用的不是枪式爆炸法,而是用了更先进一点的内爆法——其实主要是为了节约材料,在常温常压下,铀235起爆底线装料为48。8公斤,钚239为16。6公斤。这次试验准备了24公斤,按理说够了,但现在的数据有点让人疑惑,根据预期计算,这颗炸弹的当量至少要有5万吨以上当量才够格。
  现场气氛有些凝重,海森堡宽慰着几个人:“不管怎么样,至少是成功了,这比什么都要紧,如果当量不够,下次再加点量或根据试验结果改进一下……谁说美国人一定比我们干得好呢?”
  “也对!”众人又高兴起来。
  “诸位先生,我在后面看到了闪光和蘑菇云,我想问,试验算是成功了么?”霍夫曼迫不及待地打电话问。
  “成功了,元首,我们正想给您打电话报告,威力估算耽误了一些时间……”
  “成功就好!成功就好!”霍夫曼非常高兴,“你们太了不起了,所有德意志人民都为你们感到自豪,感到骄傲,这是开辟时代的壮举!谢谢你们的辛勤努力,所有德国人都欠你们一个感谢!”
  “元首过奖了,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也感谢元首、感谢各位长官和部长为研究提供的一切便利条件,没有这些条件,我们不可能获得成功。”
  “那么,具体威力到底有多大?”
  海森堡等三人互相使了个眼色,最后由博特汇报:“大约……大约2万吨tnt左右的当量,更具体、详细的数据还要等仪器测量,现在第一批工作组已经出发去爆炸中心了……”
  “让他们千万注意安全,务必防护到位。”霍夫曼大笑,“2万吨,很了不起,太了不起,划时代的新武器,能带来永久和平的新武器现在就掌握在我们手中了。”
  “这个……”迪布纳有些尴尬地插了一句,“威力与我们事先估计的略有出入,我们还要回去仔细查找原因,看看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争取……”
  霍夫曼下意识地摆了摆手,宽慰众人道:“不要有心里压力,与预计出现不符是可以理解的,这毕竟是第一次么。不知道你们是否记得,当初我去佩内明德观看V1火箭试验时,火箭差点落在观察沟里爆炸,这才3年功夫,现在新研究的火箭都能打2500公里远了。超级炸弹目前威力是2万吨,我相信3年后一定能突破200万吨!不必过于着急,我看好你们!”
  “谢谢元首!”
  确切数字这时候来了,阿登的估计很靠谱,仪器最终测定当量1。87万吨,霍夫曼听了也不以为意,四舍五入就是2万吨嘛。
  “很好,很好……”他又问其他人,“整个实验场面都拍摄下来了么?”
  “都拍好了!”
  “拷贝带回柏林,另外,所有实验数据、过程乃至现场遗迹要严格保护起来,不能让任何人拿到……保安总局、党卫军要全力以赴,这是最高任务!”
  希姆莱和鲍曼立即应承下来。
  “今天举行一个庆功酒宴,把所有参与实验的学者都叫上,我们要依次敬酒表示感谢……”霍夫曼想了想,“回柏林后要设立奖章,专门用于纪念这次伟大的实验,在适当时机,我们可以把有关消息放出去振奋人心——前提是我们手中要有足够的存货。”
  施佩尔点点头:好在实验成功了,否则凑齐下一次实验要等到11月份,现在这么推断,到11月份就有可以投入使用的实际武器。
  “Me…464是可以投掷这种武器的……”霍夫曼在那里自言自语,“把实验影片剪辑好,我要请杜勒斯过来看看,美国人应该会感兴趣……这次世界大战终于要到一个尽头了。”
  “那累西腓和百慕大?”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