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十字-第5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美洲狮轮式装甲车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凡见识过的英军都认为比本方的货色好得多!
这款装甲车也成为轴心阵营中扩散相对比较广泛的车辆,法国、意大利甚至罗马尼亚都提出了仿制生产的请求,英国方面也试探性地提出了引进请求,着眼于今后防务一体化的德国当然同意,不但向英国提供了12辆样品,还把技术授权给了英方。
事实证明,虽然坦克实力更为强大,但在城市作战中使用坦克非常不灵活,坦克这玩意压根就不该用于打巷战和低烈度战争,不过装甲车毫无顾忌,装备2门20mm机关炮的sdkfz234/6型八轮重型防空装甲车大多数时候比装备75mm反坦克炮的sdkfz234/4型更好用,前者可像旋风自行高炮一样提供城市低空防御火力,用于横扫步兵和软装甲目标更是得心应手——现在连英国人都知道了,不能对地的德国高射炮都是渣渣!
装甲车们倾泻而出的凶猛火力在夜幕下拉出一片片火链,凡是被扫到的长弓手突击队全部是惨叫连连——20mm机关炮如果直接打在人体上可将肢体撕裂成碎片,比12。7mm重机枪扫射恐怖多了。
“不行了,打不进去了……这是个陷阱!撤退!”不到3分钟,暴风骤雨般的进攻便被挫败,剩余的突击队发现自己连逃跑都很困难,那些该死的装甲车可以飙到80公里/小时以上的速度,和他们的摩托和卡车几乎一样快。
虽然还有人不甘心的试图再去打剧院,但望着剧院那里三层外三层的警戒体系,连医院都啃不下来,这种念头自然消失殆尽,连最后一丝勇气都被抽走了。
剧院里,《哈姆雷特》剧情到了高潮,医院处,英国军队已开始打扫战场。
形势急转直下,艾德礼带着大C抵达了黑猫和霍夫曼所在的包厢,其余两个第一夫人见状就知道他们有要事要谈,立即回避去隔壁的包厢,众人微笑着恭送他们离开,然后谈论正事
大C很平淡地汇报了这场只持续了几分钟的交手:“我们击毙了近40名恐怖分子,其余还在侦缉……现在情况已比较清楚了,是加拿大方面派人搞的鬼,不过有一部分美国力量和美国装备。”
“该死的温斯顿!”黑猫低声咒骂起来。
霍夫曼沉吟了一下,缓缓说道:“我不建议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温斯顿政权——尽管他扮演了很不光明正大的角色。”
“为什么?”
“把他描述成美国人的阴谋比较好。”
这话一出,艾登等人先是楞了一下,然后点点头,表示深刻理解元首的用意并表示赞同。
霍夫曼当然不是同情丘吉尔或准备放过加拿大方面,他完全出于其他考虑:如果宣称是丘吉尔的人马,则在英国民众中不免会形成这样一种印象——丘记政府忠实地履行了对德军抵抗到底的誓言,而艾德礼政府将他们粉碎。
虽然民众不见得赞同丘吉尔的做法,但起码不会认可艾德礼政府讨好外人对付同胞的处事风格。
但如果换成美国人的阴谋,情况就完全颠倒过来了:居心不良的美国人在上次策划政变后不甘心失败,继而又在大不列颠埋伏了大量破坏分子和间谍,妄图在英国土地上搞风搞雨牵制德国,这显然会引起民众极大反感。
“如果美国人不上当怎么办?温斯顿会跳出来表忠心。”
“温斯顿这老鬼不会跳这个坑的!”霍夫曼解释道,“一方面,他巴不得美国在这件事上越陷越深,水越浑越有利于他浑水摸鱼;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一口咬定是美国阴谋,他非要跳出来大包大揽会给人留下一种什么印象?”
里宾特洛甫接茬道:“那样看上去加拿大政府就像是美国政府的应声虫,这有利于打击他的威信,维护伦敦政府和陛下的威望!”
黑猫、艾德礼、艾登、大C等人交换了一下眼神,不约而同地赞同了霍夫曼的提议——把恐怖袭击这个屎盆子扣在杜威政府头上!
回去路上,里宾特洛甫应霍夫曼的要求坐同一辆车。
“咬死是美国人下手还有个好处!”
里宾特洛甫会意:当初他答应元首不在圣诞节前夕达成有约束力的美德和平默契,正好借口这件事怒斥美方没有“诚意“,然后大家一拍两散,要么继续提高报价,要么再磨一磨美国人的性子。
至于真正原因,里宾特洛甫还不是特别清楚:今天傍晚前霍夫曼收到了战报,日军经过一天一夜苦战,消灭了近1500名美军,完整占领了拉奈岛,且针对面积更大的莫洛凯岛也登陆成功,目前正在清扫敌军,在两岛登陆过程中,以大和号为首的炮击舰队向周围岛屿倾泻了大量460mm炮弹,打得美军闻风丧胆,经历了当初陆战一师在瓜岛上被堀悌吉胖揍一顿差不多的下场。
从观察员的汇报来看,日军今天夜里或者明天占领整个莫洛凯岛是比较有把握的。
两岛一下,意味着美军被分割为夏威夷岛…毛伊岛和瓦胡岛两块孤立的守备区域,战略形势将极大恶化。同时霍夫曼还清楚知道,东京方面派遣的第二轮陆军援兵已抵达中途岛附近,下一步堀悌吉恐怕要硬吃毛伊岛了。
现在夏威夷10万美军已被打得不足9万,等毛伊岛被吃掉,恐怕只有7万出头,如果再不投降,最终会落得全军“玉碎”的下场!夏威夷守岛的日子,大概只能用天来估计了。
而在印度洋上,日本印度洋舰队拦截住了美军从南非逃窜的部队,至少干掉、俘获了其中一半,剩余那几千人就算跑到澳大利亚也无所作为。
换而言之,轴心兵锋之盛,几乎已达顶峰。
这时候不压榨美国,不给破坏曼哈顿计划的行动找个冠冕堂皇的借口,霍夫曼就觉得对不起自己!
第227章 在大不列颠(17)
鉴于太平洋舰队近乎全军覆灭的教训,美军大西洋舰队现在不肯轻动,海军除在加勒比海弄点轻型军舰、潜艇和飞机骚扰外,其他什么动作也不敢做,任由德军扩张,美其名曰“牵制性攻击”,目标不是主力交战,而是试图破坏德军的补给运输体系。但收效甚微,因为德军物资补给线并不像美军那样时时刻刻维持着,而总伴随着大舰队而来,真来大舰队美国又不敢轻易全军压上,只能放任,轴心联合舰队10月份刚刚完成过一轮补给与攻击,现在正返回国内,准备进行维护、休整并准备下一阶段作战。
南美德军发挥了灵活机动的战术风格,牢牢控制了法属、荷属圭亚那和巴西北部,同时绍肯等部休整一段时间后,又带着巴西军从巴伊亚州向西北方向形成贯穿,只把美军累西腓地区孤立起来。现在亲美巴西政权势力范围只相当于亲德巴西政权的四分之一大小,越来越多的中立州开始服从里约热内卢的杜特拉…蒙特罗政权。
而在秘鲁从巴西拿回部分失地并公开倒向轴心后,与秘鲁接壤的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两国也变得不安稳起来,特别是属于厄瓜多尔的加拉帕戈斯群岛目前被日本实际控制着,更加剧了这种焦虑和转向。他们一面直接和轴心眉来眼去,一边想方设法搭上拉普拉塔集团的快车,就连素来左翼力量居多的智利也开始出现这种情况。
对如此令人难堪的场面,麦克阿瑟是这么解释的:“德军现在中、南美洲和加勒比海域铺得摊子越大,其需要维持的物资需求就越高,对运输线和海军依赖就越强,只要能排除这些干扰,将来部队反攻会比较顺利——德军在南美兵力到最后免不了被我军各个击破。”
这种论调颇有坐视对方“自我爆炸”、“闻德军添兵扩地则喜”的意思,差点没把杜威给气死,偏偏受参联会众人一致认同——陆军持这个观点不奇怪,海军也持类同观点,甚至刚刚独立的空军基本也是这种意思,阿诺德拼了命地攒机组——到圣诞节前夕又把空军恢复到2700组以上的熟练机组,他现在只想维持,不想拉出去打。
特纳甚至公开宣称:“德国人不是要扩张地盘嘛?好,都给他!什么委内瑞拉、圭亚那全不要了,逼急了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也可以给,万不得已时甚至连巴拿马、哥斯达黎加、尼加拉瓜都一并交出去!看德国人能占多少?我们只要在南美保住累西腓、在加勒比海一线保住古巴和波多黎各掩护佛罗里达半岛就好!”
唯一反对该论调的人大概只有酸性子乔——南美战区司令官史迪威,他大声疾呼继续向南美加派力量,和德军展开逐寸土地争夺战,可他的话能起什么作用?还不是迅速淹没在参联会众人的口水堆里。
最后只有担任“退役将领陆军事务顾问办公室主任”的马歇尔难得地出来替杜威说句公道话:“军事策略我完全理解,可你们不能不考虑政治因素,你们要充分估计到总统的声望和政治形象,他刚刚就任总统不过一个月,就准备连续丢掉这么多盟国和土地,影响太坏,你们让美国人民怎么看?让盟国民众怎么看?如果打算丢掉这么多地盘,为什么不直接和德军讲和?”
金上将毫不留情地呛了他一句:“我看,没什么比打败仗更丢人的事了——只要陆军现在说能赢,海军保证送足够的军队去南美!”
就在杜威满怀希望地看着麦克阿瑟和克拉克时,后两人全哑火,一声不吭,只是为难地摇头,那神态表明了没有足够海空军掩护,陆军根本打不赢,让杜威心都凉了,偏偏还不能说什么——总不至于把全部高级将领都开掉吧?
到这个时候杜威终于品尝到杜鲁门的滋味了,他不止一次地对身边人抱怨:“没想到哈里和罗斯福总统居然是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中工作,我觉得简直是个奇迹!”
可他也没辙,他接触了一些不属于参联会同时又算军方高层的人物,大都持有类似态度,认为目前不能轻易浪战。特别是美国前期出于政治考虑打输了太多原本不应该打输、不能打输的战役后,现在局面完全翻转过来了——丝毫不考虑政治因素,只评估军事上是否可行。
左评估、右分析,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如果美国还想赢得一个体面的战争格局,目前应该以积攒实力、恢复军力、提升战力为根本点——通俗点的说法做缩头乌龟,挨打什么的认了,别打脸就好。
当初评估德美陆军实力的“克拉克公式”到现在为止依然管用,参联会近期对数值进行了大规模上修——因为布莱德利带着为数不多的南非盟军指挥部残兵败将抵达了累西腓,然后又马不停蹄飞回了华盛顿,并在休息数日后向参联会做了有关南非战役过程汇报。
“眼镜蛇”还算诚恳,没过多为战役过程辩护,也不掩饰自己在指挥中存在的问题,不过有一点很明确——对德军战力要有新认识。
按他的说法,南非30万盟军面对德国闪电战2。0战术根本没有任何招架实力——德军完全硬碰硬吃掉了6道防线,破坏了布莱德利最引以为豪的部署。整体战役看似前后持续了15天,但其实到第3天上午,确切地说是第二天晚上,最终结局已完全注定——根本打不过!
他认为,如果德军掌握了海空军优势,再拥有训练有素的地面部队,依照闪电战2。0的架势,美军至少要准备4倍以上力量才能应付。这比例大家不认为夸张,当初克拉克公式就说要3倍以上兵力才能战而胜之,现在根据南非战役的评估是4倍才能打平。
杜威勉强“承认”4倍是合理数字,然后参联会开始估计德国的海运供应保障能力,参谋和后勤专家通过复杂的数据和情报推演,认为德国能在中美洲与加勒比海一线维持30…50万的兵力,同时还能得到10…15万的南美仆从军支援。
参联会姑且取40万的中间数,按照4倍才能旗鼓相当的公式,意味着要派160万美军。虽然美国有600万以上陆军,但派160万部队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是没法提供这么多给养和补给,而是没有这么充足而不受攻击的运输体系;其次南美也不可能展开这么多兵力,更重要的是,美军实在抽不出160万训练有素的部队。
1940年前美国陆军不过10万出头编制,扣除一堆机关、后勤、学校占用的人员外,只有4个不满员的步兵师和1个装甲师,还有个后备装甲师,全军勉强有300多辆坦克——这实力比德国最惨的10万国防军时期还惨。无非德国是遭到大国压制,美国是自我阉割。
经过连续几年拼命掺水补充,美国陆军终于从10万出头扩充到600万以上(不含陆航),足足膨胀了60多倍,换而言之早就水得不成模样。
当初德国陆军上下一致嘲笑戈林的空军野战师是水货部队,认为他们打不过斯大林的民兵师,美国二三线部队实力比起空军野战师来更差。他们的武器、军械、装备其实都是一等一的货色,和当初空军野战师手拿最新武器的情况类似,但不是有了足够的人和充分精良的武器就称得上精锐,美军战斗力实在不敢让人恭维——英国当初根据同盟条例向北美大陆派遣了4个师(现在全纳入丘吉尔政府管辖),在武器和供应相同的情况下,这4个师能吊打90%以上的美军国内部队,因为这批英国师基本都是从敦刻尔克大撤退里保留下来的部队,经过累次补充,保持了不俗的战斗力。
这时候推论就很明显了:5年后的德军吊打5年前的德军,5年前的德军吊打英国师,英国师吊打新编美军师,如果是5年后的德军VS新编美军师的话——那画面太美简直不敢看。
蔡茨勒还可以把空军野战师打散补充到精锐的国防军部队去融合提高——面里加点水,揉着揉着面团变得更有劲道,美军遍地水货,再整补往里掺水,最后还是得到一大摊水。
更惨的是,与历史相比,美军部队损失大得多、尤其一线有战斗力的部队更遭到了大量的毁灭性损失:
在英国,美国人稀里糊涂丢了10万多部队——英德停战后全进了英国战俘营;
在北非,火炬计划不但没点燃,反而在乱七八糟的非洲之角、肯尼亚战役中陆续丢了近10万;
在南美,一系列战役也丢了近10万部队,还赔上了巴顿;
在南非,闪电战2。0直接让美军损失了近10万,最后只有寥寥数千人逃到澳大利亚;
另外在太平洋各次战役、巴拿马战役、佛得角战役、百慕大战役、纽芬兰战役、冰岛战役等各次作战过程中,前前后后加起来又丢了近15万部队,同时还加上几万目前在夏威夷一线,但基本注定要损失的部队——三年以来美军陆军兵力损失高达60万。
第228章 在大不列颠(完)
这60万损失不像东线德军那样是损失一点补充一点再损失再补充的累计伤亡,这60万中有80%部队是一次性损失掉了,哪怕重建也只有番号而没有灵魂,这对战斗力是毁灭性的打击。
这批部队虽只占600万陆军兵力的10%,但全是陆军中勉强还称得上是有一定战斗力的部队。现在美军除李奇微在累西腓统帅的近20万兵力、在澳新一线的10多万兵力和在中美洲一线几万兵力还勉强算有点战斗力外,国内到处都充斥着装备精良、后勤优渥、身体素质都算不错,偏偏没丁点战斗经验的新兵蛋子师。
这也是为什么每到关键时刻,美军只能想办法先保护军官撤退的缘故,华盛顿也知道这种行为伤士气,但完全有迫不得已的苦衷——如果连军官都保不住,谁来统帅这群初哥?毫不客气地说,不说前后作战5年、身经百战的德军精锐,就是目前跟着德军在东线打酱油的党卫军美利坚集团军放回美国国内现在都能算一等一的精锐了。
只有李奇微统帅的两个空降师先后与德军连续交手数次且场面不落下风,还得到重整、整补与学习的机会,成长非常快,算得上唯一能与德军正面对敌的部队——可这种部队实在太少,在600万美国陆军中连1%都不到,麦克阿瑟心气再高也没办法。
所以金上将激将法一出,陆军方面哑口无言,最后只有等和拖。
当然海军也没把话说死,海军依然准备和轴心联合舰队较量一番,不过时间初步定在1945年4…5月份——那时大西洋舰队大概能凑齐10艘埃塞克斯级航母和相关战舰及配套飞行员,同时斯普鲁恩斯和特纳估计大西洋方向的轴心舰队航母应该不会超过7艘(目前5艘),美国拥有50%左右的优势;同时空军如无大变故,至少能恢复到5000组以上兵力,这又会极大缓解压力。
参联会的一致意见和金上将考虑得差不多:在1945年5…6月份发起对德军舰队进攻,争取打一场“两败俱伤”的决战,排除德军后续援兵和海上优势后再动用充分的陆军兵力进行围殴,对个别实在拿不下的据点,如果“曼哈顿计划”研究的原子武器初步成熟,就准备试验性地来一发寻求“最终解决”(美军现在还不明白原子弹的威力,只把它当做大杀伤力的特殊炸弹),争取用打一场酣畅淋漓的南美反击战让德国意识到美国的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