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十字-第4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众人百思不得其解。
“美国是在等待用殖民地独立这一套斗争方法颠覆某大国——是谁呢?”
“大不列颠。”
“所以我们重新武装,美国人装聋作哑;我们缺技术问美国人买,美国人同意了;我们缺资金问美国人借,美国人同意了;我们没办法偿付一战赔款,要拖延、要赖账,美国人也同意了;我要拿回莱茵区、萨尔、要与奥地利合并,美国人都默许甚至纵容了;甚至我们要对付犹太人,美国人最初也装聋作哑……你们仔细回想一下,在大战爆发前15年中,我们在美国的战略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众人觉得背后寒毛都竖立起来,鲍曼惊叫起来:“哎呀,这不是说美国一直在利用我们?”
“美国一直利用我们对付英法、削弱英法,但是美国人最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霍夫曼冷笑道,“他们根本不懂德意志蕴藏力量的可怕,不懂得团结起来的8000万德意志民族是多么伟大,所以他们现在倒霉了。美国真正改变对我们的态度是什么时候?”
“法国战役以后!”里宾特洛甫补了一句。
“正因为我们在法国战役中表现出来的气势和凶猛,吓住了美国人,本来美国人还打算利用我们打破大不列颠这个殖民帝国的。”霍夫曼微微一笑,“所以张伯伦是个真正高瞻远瞩的政治家,他知道不是我的对手,拖着一大串殖民地累赘的大不列颠不是德意志的对手!所以竭力避免和我们开战,只有丘吉尔这个好勇斗胜的战争贩子不顾一切要和我打,他以为赢了就能保住大不列颠?他错了,他赢了之后,不过是把手里的东西给美国人罢了——当初为换取美国人那几艘破驱逐舰,他把西半球的岛屿和基地给了美国人!”
里宾特洛甫插嘴道:“难怪黑猫一提起丘吉尔就说他是英奸,是美利坚走狗,恨得咬牙切齿。”
“他看问题没错啊,大不列颠和我们多打了4年仗,多死了多少人?如果当初就接受我带去的和平条件,别说皇家海军依然能威风凛凛,现在恐怕印度和中东都在手里呢。”虽然级别已不算高级干部,但赫斯还享有参会的权利,隐隐约约还算圈子里一员,他深有感触地说道,“汉密尔顿公爵把我送回来时对此深感后悔,认为上了丘吉尔的当!可惜啊,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好吃。”
众人深以为然:法国人一打就躺倒装死,现在好好的欧洲大国,北非殖民地一样不少,人口也没减少多少;英国白白打了5年仗,全国上下伤痕累累,殖民地基本丢光,皇家海军近乎打光,真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美国人肯定要煽动这些殖民地独立,这些黑叔叔发展生产和建设国家都是不行的,但闹起破坏来却是一等一的好手。”
众人点头
赫斯忽然回过味来了:“元首,是不是基于这个考虑,您才在欧盟条约白皮书中写道:……对欧洲任一国家的攻击,都视为对欧洲全体的冒犯,将行使集体自卫权,但如果各国殖民地或委任统治地发生动乱,由各国自行处理,其余不得介入?”
“是的,这不是法国人和意大利人很希望我写入的这一条么。”霍夫曼微微一笑,“我就遂了他们的愿。”
法国和意大利确实有担心,深怕德国今后借调停殖民地事务而干涉两国内政,对霍夫曼写入这一条表示叫好,认为体现了欧洲大国尊重和不干涉内政原则,英国对此无所谓,因为英国殖民地都丢光了,巴基斯坦将来说不定还要靠德国介入才能勉强维持。
赫斯当初以为霍夫曼只不过是尊重一下其他大国,但现在看来元首显然大有深意。
“我可以和你们打赌,英国、法国、意大利将来会在殖民地上耗费他们为数不多的力量,使他们不能集中精力在欧洲和我们作对。”霍夫曼哈哈一笑,“我可以自豪地说,作为中欧帝国,德意志即使没有殖民地也是响当当的世界大国,英、法、意丢光殖民地还行么?”
众人皆摇头。
“但是元首……”里宾特洛甫吞吞吐吐道,“刚才您说美国人会在殖民地问题上和我们作对,但这首先不就是和英、法、意作对么?”
“这其实是个策略的问题,甚至连美国人会怎么搞破坏我都给他们想好了。”
“您说来听听。”希姆莱脸色阴沉地说道,“我会让他们知道党卫队的厉害。”
“光靠党卫队很难防御的。”霍夫曼摇摇头,认真举例起来:
第一,吸引殖民地的上层人物去美国留学,发奖学金,发赞助费,灌输“自由民主独立”这一套;
第二,在美国开设训练班,招募殖民地民族去美国接受培训,然后回头就变成恐怖分子和游击队,美国用船只、潜艇、飞机为他们送装备、送给养,让你拦不胜拦;
第三,必要时,美国可直接空投美国特种部队、间谍人员去搞破坏,区区几个人可以搞得我们天翻地覆。
第四,如果我们大肆搜捕,美国人就要造谣“屠村”、“种族灭绝”、“人种毁灭”之类,诱骗更多人上当。
“美国人是很狡猾的,他可以先不煽动英、法、意的殖民地,先拿德属东、西非下手,德属东、西非乱了之后,英、法、意看笑话还来不及,会来帮我们么?”
大家觉得依美国人的尿性,这种事很有可能。
“至于恐怖战和游击战,铁托什么的还是小儿科,我还有更厉害的招数。”霍夫曼如数家珍地列举道,“让人穿个炸药背心,专门往人多的地方钻,钻完就炸;弄辆汽车装满炸药,直接往政府机关或军营里冲;恐怖分子每人发个铁拳,有事没事打一发,天天都是恶性事件……最要命的是,谁是恐怖分子,谁是好人,一眼分辨不出来啊……”
大家都感觉头皮发麻,如果真按这个执行,治安形势将极其严峻。
“所以我才让东波兰独立,否则这1000多万波兰人如果纳入德国,过两年全变成恐怖分子,我们还能安心生活、工作?这也是为什么在领土扩展中,我不要非传统德意志聚集区的理由,不是德意志民族,吸收合并进来干嘛?杀不能杀,流放也是个麻烦事,几百万犹太人处理起来够头疼了,如果是几千万东欧人,你们还敢想象么?”
希姆莱的眼睛直勾勾盯着霍夫曼:“元首,我怎么感觉这些恐怖手法您都见识过呢?”
霍夫曼被问得有些不太自然,掩饰道:“我曾经努力想过,一旦德意志失败,整个民族被占领、被奴役我们应该怎么反抗——这个办法就是这样想出来的。到时候8000万德意志人,不分男女老少,全都是英勇无畏的战士!”
“可是元首,随着人口增长,我们的生存空间可能会越来越狭窄,这个问题短期内不会发生,但长期说得好呢?”一直没开口的施佩尔道,“所以我不太希望殖民地很快独立。”
“殖民地不会很快独立,至少我死之前不会。”霍夫曼笑道,“至于生存空间,我不是已经找好了么?”
“哪里?”
霍夫曼很快阐述了他的“生存空间”理论……
第40章 D日(22)
“在阐述生存空间的理论前,我想问您,空间是越大越好么?”霍夫曼转向提问的施佩尔。
后者迟疑地摇摇头:“显然不是,超过能力之外的生存空间不是财富而是负担。”
霍夫曼点点头:“您的想法很理性,有个现成例子摆在我们面前——日本,他的领土从本土算起,包括满洲、朝鲜、中国沿海及几个岛屿、包括菲律宾和东印度、印支半岛的整个东南亚,现在又拿了印度,他们的天皇据说还想要澳新,陆军想要俄国的远东和西伯利亚,最近东京又有人在说,100多万德裔可以搞美洲共和国,为什么300万日裔不能弄美洲共和国?”
众人全笑了起来:为日本的狂妄感到可笑。
“现在日本控制的领土已超过1000万平方公里,比整个欧洲加起来都大,对人口不过一亿的日本来说,生存空间够了吧?能守住么?”
众人都摇头。
“如果我们和日本换一换,我们能管住这么大一片地方么?”
众人对着地图苦苦思索,最后颓然发现,似乎很难守住,就算暂时守住,时间一长也必定会分崩离析,因为这1000万领土上,还有将近6亿的其他民族。
“所以去年在欧洲,堀悌吉将军和我交流时对日本的未来和前途忧心忡忡,日本越是胜利,中下级军官越是狂妄,越不知道日本的力量何处才是尽头。按他的想法,最好就是拿下印度,然后把印度建设成本土,除此外统统不要了……”霍夫曼解释道,“所以他回国后利用各种手段推动三项工作,
第一,尽快从中国大陆这个泥潭里撤军,一旦印度的统治得到巩固,中国大陆除保留若干港口外,其余全部放弃;
第二,尽快和美国停战,甚至可以出让一部分东南亚利益,抢时间发展印度。印度英国人有一定工业化底子,继续发展15…20年就可收到成效,届时满洲、朝鲜、台湾都可让他们独立,东南亚各国全部独立;
第三,坚决反对进军澳新——谁主张他就清理谁!”
众人这才知道为什么“进军澳新”的声音被压了下去,这可是连天皇都敢换的大将啊,高层看过科尔发来的秘密报告,对日本政局是非常熟悉的。
“换本土”的说法让众人感觉诧异,但只要学过一点军事常识,就知道日本这绵延近万公里的防御体系不可能长期维系,必然会有崩塌的过程。
“堀悌吉把印度看成是日本新希望的所在地,是将来的日本本土,至少是第二个日本——这与对待其他地区的态度是不一样的。”霍夫曼笑笑,“他的远见卓识我是很钦佩的,但有一点我不敢苟同,他所认为的15…20年可以把印度建设成和本土一样的观点我不赞同。”
施佩尔问道:“您认为不可能发展得这么快?”
“只要有决心,用15…20年时间发展成和日本本土目前接近的水平是毫无问题的,如果这句话是1900年代,我认为基本可以办到,但他恰恰忽视了一个问题……”霍夫曼强调道,“我们正站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起点上,未来15…20年正好是大爆发的时代,日本本土追赶都自顾不暇,哪里还有能力将印度发展成一模一样的水平?所以我认为在短期内,日本不但没法将印度加速工业化,反而还要从印度不断吸血——如同他们不断从印度拿了黄金来我们这买装备和物资一样。”
一说起这件事,大家都哈哈哈笑了起来,认为这是元首做得最值的一笔买卖。
“新一轮科学革命我们其实已摸到了门槛:喷气机的出现,意味着活塞机走到了尽头;火箭的出现,意味着超级大炮和列车炮走到了尽头;直升机和快速摩托化的出现,意味着五百万级规模的常备军走到了尽头;超级炸弹的研究,意味着百万规模级别的常规战争将走到尽头——像斯大林格勒这么大的城市,用1…2颗超级炸弹就可以扫平了。”
除施佩尔、希姆莱和鲍曼等少数几个,其他人都不太清楚“超级炸弹”是什么玩意,但看霍夫曼说得郑重其事,便认为这事情不会太离谱。
“日本的问题在于本土力量太小,印度太大,犹如300马力发动机要想拖动虎式坦克,不说不可能,但也慢得和蜗牛一般,但如果我们反过来,用力量强的德意志本土发展小区块呢?”霍夫曼自我解嘲般地说道,“很多人批评我不去东欧占土地,反而对北欧的丹麦下手,认为吃相不太文雅,可我吃丹麦那点地方干什么?留着丹麦难道他们敢和我捣乱?”
施佩尔恍然大悟道:“您是为了格陵兰岛和冰岛!”
“格陵兰岛太大、太冷,在我们有生之年恐怕是看不到建设希望了,但冰岛不一样。”霍夫曼恨铁不成钢地说道,“冰岛领土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比爱尔兰还大,可人口多少呢?区区12万!我派一个集团军过去就能翻一倍,就地入籍,然后再全民公投。”
“哈……”众人大笑起来,里宾特洛甫还带头鼓起了掌,为元首的无赖劲叫好。
“难道丹麦不想发展冰岛么?不是!丹麦太小、人口太少,力量不足、没这个能力,但对我们来说就不是件难事,拿了冰岛再加爱尔兰配合,我就管住了大不列颠,英国人敢不老实,切断他们的贸易线易如反掌!”
众人都赞同。
“当然,冰岛是我为德意志准备的开胃小菜,我还准备了德意志第二家园。”
“第二家园?”面对元首冒出来的新名词,众人一头雾水。
“第一家园是德意志本土,第二家园就是美洲共和国,否则我在南美培养一个德意志国家干什么?那里有海港、有农场、有各种各样的矿产,南北敌人都不强大,而且这是片十分空旷领土,人口密度很低,为什么不能向那里移民?我打算短期内往那里输出300…500万德意志人口,然后再全力把工业化体系建设起来,慢慢成为德意志帝国的力量投射基地。今后美国人还能在美洲如以前一样呼风唤雨么?”
一说起这个,众人都有笑容,在南美出手,元首显然走了一步好棋,目前美洲共和国的土地面积将近50万平方公里,且绝大多数都是适宜人类居住的土地,人口却只有200多万。如果放在欧洲,那各大国不得打破头抢?这还不是美洲共和国的全部,因为目前只包括3州领土,还有最后一个德裔人口较多的州——南马托格罗索州(面积35万平方公里,人口100来万)很快也要通电加入美洲共和国,这样一盘算,今后美洲共和国有8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却不过300万。
“所以意大利人要意属巴西,我毫不犹豫地回绝了,想都别想!日本要日属巴西也没门!这块地只能是德意志的,谁跟我抢我揍谁!”
众人对着地图上那一大块领土,想想上面的人口,再看看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发展空间,都表示赞同元首的观点,这块天赐之地绝对要捏在手中。有了冰岛和这片地方,大家对不向东欧扩张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我打算利用30…50年时间,将这块土地建设成欧洲发达国家水平,拥有2000万以上人口,其中德裔必须占80%以上,为达到该比例,短期内不允许接纳非德国移民。这样将来万一欧洲德国的领导人不肖,丢失了霸权,德意志民族还能依托美洲共和国东山再起,建设德意志第四帝国,继续和英、法、美、意、俄较量,收复欧洲国土。所以美洲共和国不是我们的殖民地,也不是德国本土……算我们的兄弟国吧。”
众人会意地点头,冰岛是德国短期的生存空间,美洲共和国就是德国长期的生存空间——至少这片土地达到其承载力上限前德国是不需要为生存空间发愁的,至于再往后,在座诸位谁都管不着了,别说他们,就是他们的子孙辈都该退休了。
“所以停战以后会有三个开发计划:一是欧洲复兴计划;二是非洲建设计划;三是德意志家园建设计划,这三个计划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德意志是这三个计划的核心,要做到政治第一、军事第一、技术第一、经济第一,只要能保证我们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德意志就是当之无愧的全球领袖。”
“元首,您的设想很宏伟、很振奋人心,虽然帝国不太可能沦落到需要美洲共和国接济的地步。”
霍夫曼微微一笑:“没准呢,以后的事谁说得好?我一个奥地利人不也成了德国元首?哪怕真的没有,留个由头用来写幻想小说不也挺好?……公元2200年,德意志帝国在新的世界大战中战败,欧洲领土惨遭瓜分,人民困苦不堪,纷纷逃亡美洲,一个英雄在美洲大陆揭竿而起,最终带领德意志人民恢复世界霸业……”
众人一片大笑,戈培尔表示可以考虑战争结束后组织该小说征文——就叫“元首杯”。
正嘻嘻哈哈间,里宾特洛甫接到突发消息,看后神情大变,连忙道:“元首,意大利人出事了!”
第41章 D日(完)
霍夫曼隐隐约约猜到一些,但面上又波澜不惊,问道:“怎么回事?”
“是领袖!”
“领袖?”霍夫曼疑惑的问道,“好端端在罗马度假又闹腾什么?被人刺杀了?”
“这个……不……没有,额……”里宾特洛甫露出很奇怪的神情,“这个,唉……怎么说呢……病了。”
鲍曼“噗嗤”一下就笑了出来:“领袖病了也值得大惊小怪?休息几天不就好了?”
但等详细的情况报告上来,众人的面色都变得十分古怪:
领袖不仅病了,而且病得不轻,据说已半边中风,神志不清了。这还不是关键,关键是,发病的原因全世界少有。
领袖年纪过了60,而贝塔西不过才刚满30,真是如狼似虎的年纪,墨索里尼又不愿意“露怯”,就经常服用“助性”的药物,很多时候甚至是贝塔西搞来的——她父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