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十字-第4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须额外再捞一点才能弥补。
在其嘶吼下,齐亚诺硬着头皮跑到柏林。作为女婿兼心腹,他知道墨索里尼为什么会提这种要求:眼红德国战争红利不假,但更大原因是墨索里尼对欧盟投票权分配不满——他当初幻想意大利加英、法随意一个大国就可拥有制衡德国的力量,没想到德国的欧盟原则是英、法、意三大国加起来都不能和德国抗衡。这让墨索里尼很不舒服但又不便公开表现。于是准备在其他地方平衡一下,作为答应德国有关欧盟条约而索取报酬。
他想得挺美,认为德国为得到意大利支持不会怎么表示反对,多半是捏着鼻子忍了,再说他要的是巴西人的地盘,又不是德国自己的地盘,元首有什么好小气的?
齐亚诺和部分党内高层可没他这么乐观,对意大利未来很担心:欧洲联盟体系中虽然规定意大利是二把手,但意大利实力太弱,投票权超过英法但实力还是不如英、法,现在墨索里尼不满足当第二梯队领头羊,甚至还想和一把手较劲,在他们看来这种想法非常危险。
东线停战、英国问题差不多摆平后,局势就更危险:300万德军将要回国,打跨意大利是分分钟的事,甚至不用100万,有50万德军就能完事;至于意大利引以为傲的舰队也不能构成对德国威胁——在德国本土航母很快就要大批量上市、北海航线也贯通之际,拼海军意大利不见得有多少把握。真要是按墨索里尼的说法敢断掉中东石油往欧洲输送的航线,只怕德国人马上就打过来!
墨索里尼本来和贝当、弗朗哥走得很近,甚至隐隐约约有三国联手压住德国的想法。但情况一天天在发生变化,德国即将征服英国的表现震住了弗朗哥,他不敢多想,更何况旁边还有葡萄牙牵制西班牙;贝当虽一样老奸巨猾,但达尔朗已和德国达成一致,将来他才是板上钉钉的法兰西继任元首,甚至德国表示在欧战结束后会支持法国海军重建,万一德国打意大利时法兰西横插一脚,到时候连哭的地方都没有——都灵、热那亚、米兰都在法国威胁之下,哪怕法国人不打意大利本土,抢个撒丁岛就够意大利人受了。
至于东面的阿尔巴尼亚和塞尔维亚也不踏实,旁边有一票德国小弟在虎视眈眈:罗马尼亚、匈牙利、希腊、马其顿、克罗地亚、保加利亚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意大利出了点海军拿到了这么多领土,罗马尼亚和匈牙利跟随德国打满东线全场,他们又得到了什么?
齐亚诺等人头脑比墨索里尼清醒得多,对德国力量瑟瑟发抖——东压苏联、北制英国、西扛美国,还有大海军、火箭、喷气机助阵,德国力量简直没边了,现在敢去撩拨德国人和找死没什么两样。连钢铁同志、雪茄首相都栽了,一个花花公子领袖敢和元首叫板?
按他的想法,意大利现在应该使劲抱大腿,为德国的欧盟计划、欧洲一体化、联合国等战后设想大力鼓吹,为元首各种挥旗呐喊、多方跪舔,才能保住来之不易的二把手地位并进而获得一点好处。德国看在意大利如此知情识趣的份上说不定还会额外再给点好处,而不是眼巴巴送上去打脸。
可惜墨索里尼丝毫听不进去,一意孤行要搞罗马帝国海外领土,还想仿效德国人建立意属美洲共和国。
果然,虽然齐亚诺已尽可能用委婉的词语表达了墨索里尼的意见,但霍夫曼马上听明白了。盯了好久后,齐亚诺胆战心惊地听到元首咬牙切齿地从口中蹦出一句话:“他想要什么地方?”
齐亚诺听得懂德语,更明白话音中的不满,一边擦着额头上的汗,一边结结巴巴地说:“圣……圣保罗州。”
听到这个地名,里宾特洛甫吃惊地瞪大眼睛,不敢置信地看着对方——这话刚才齐亚诺支支吾吾一直没说出来,现在终于肯说了。
圣保罗州是巴西最主要的大区,首府圣保罗市是南美首屈一指的大城市,是巴西和南美最大、最现代化的工业、商业、金融和交通中心,整个州人口超过1000多万,光圣保罗市就将近400万人口。而德国控制的美洲共和国即便达到3个州地盘,但人口总和还不过200万。连德国都不敢打圣保罗州的主意,意大利居然想一口吞下去?
第19章 D日(2)
里宾特洛甫最近工作很卖力,对南美局势和资料很是下了一番功夫研究,知道圣保罗州重要性,听到意大利人想要圣保罗州当场就火了,正要厉声呵斥,却被霍夫曼打断。
霍夫曼问:“该州有多少意大利后裔?”
“约……约……20万。”齐亚诺底气不足地回答。
其实这数字掺过水了,他把拥有八分之一意大利血统的居民都算成意大利后裔,实际上有一半以上意大利血统的居民不过9万余人——美洲共和国里,拥有八分之一德意志血统的居民将近70万,如加上柏拉拿州,可达100万以上。
“这是我听过的最好听的笑话——20万意大利人就想控制一个1000万人的国家?”霍夫曼毫不客气反驳道,“你们连近在咫尺、只有几百万人口,可源源不断派兵压制的塞尔维亚都搞不定,还想去管几千公里外的海外领地?请您回去告诉领袖,我不认为意大利有能力办到这一点,建议先稳定塞尔维亚局势吧。我听说铁托的人马不但拿到了4号坦克还拿到了反坦克炮?”
“好像……是。”齐亚诺大气也不敢出,他知道元首没夸张,坦克也好,反坦克炮也好,都是意大利“送”给铁托的,上次差点连虎式都“送”了,总算空军还给力,直接用250公斤炸弹炸毁了事。
霍夫曼又问:“这是你们高层的一致意见?”
“不不不,仅仅是领袖个人的想法。”齐亚诺想了想又觉得不妥,连忙补了一句,“这是他不太成熟的想法,特意让我来征求您的意见,不是正式要求。”
霍夫曼心里有数了:说明墨索里尼完全是一厢情愿,意大利高层都不看好。意大利后裔在美洲共和国倒有不少,问题那里德国已控制了,墨索里尼脑子再糊涂也不敢和元首抢,至于“征求意见”这后半句绝对是齐亚诺自己补充的——当年俘虏事件闹了洋相最后不就靠齐亚诺金表、手段齐出才摆平?
“你作为年轻政治家又是领袖的女婿,要多劝劝他注意形象。我听人说他一天只有不到2小时在办公,其余时间全在和女人厮混,夏天干脆借口避暑整天不上班,其实还是在吃喝玩乐,一个大国领袖这样下去怎么得了?”霍夫曼痛心疾首地“抱怨”道,“他是国家社会主义理论的前辈和旗手,我们都很尊重他,也体谅他想享享福的念头,但世界在一天天变化,他不能原地踏步不前进,意大利作为排名第二的欧洲大国,今后要发挥表率作用,我们的事业还没最后成功呢。”
“我明白,我一定会将您的忠告转告给领袖。”齐亚诺垂头丧气地说,“只是有时候我们说了他不肯听。”
霍夫曼叹了口气:“那就多劝劝,总会好的,战后重建、欧洲团结的任务还很繁重,你既然是领袖选定的继承人,就要多帮助领袖承担起责任来。”
齐亚诺听到这里不禁抬起头,看到元首似笑非笑的眼神,细细斟酌“多帮助领袖承担责任”这句话后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连连点头称是并毕恭毕敬告辞了。
齐亚诺的父亲科斯坦佐…齐亚诺即老卡布里伯爵,不仅是意大利地位非常重要的贵族,而且做墨索里尼的亲密战友,从“向罗马进军”开始就一直紧紧跟随,算得上法西斯蒂元老,正得益于这层关系,两人才结为亲家,日后小齐亚诺娶了墨索里尼的女儿艾达,不仅政治上飞黄腾达,年轻轻就当上了部长,还捞到了继承人的位置。
齐亚诺走后,反应过来的里宾特洛甫紧张地问:“元首,您想?”
霍夫曼一语双关地说道:“齐亚诺伯爵还是懂事的,他会处理好的,你的工作重心要放在对苏议和上,意大利不要操太多心。”
“但我怕他不可靠啊,要是他回去和领袖肆意揣测您的想法,恐怕……”
霍夫曼摇摇头:他可是知道在历史上齐亚诺在美军西西里岛登陆后,改弦易辙,不但囚禁了墨索里尼还转投盟军——墙头草的做派很明显,霍夫曼有把握他不会大肆宣扬。再说,这句话也没说错,哪怕当着墨索里尼他这么说也没问题——齐亚诺既是女婿又是政治继承人,难道“替领袖多分担一点”这句话错了吗?
“可是……”
“你难道只是为了意大利的事情来找我的?我前两天怎么吩咐的?要把苏联的事放在第一要务,英国都可以放放,意大利我会找人处理。”
里宾特洛甫这才想起自己被意大利人气昏头了,还有重要情况没汇报,连忙道:“莫洛托夫给我出了新难题,我吃不准怎么办,找您来寻求答案。”
“斯大林同志又给我们出了什么难题?”
“莫洛托夫表示:既然今后苏维埃联盟依然存在,东俄、西俄都是该联盟一部分且莫斯科是联盟首都,那东俄至少也要在莫斯科设置机构、拥有部分社会管理权,今后还要出席邦联合作会议,这样看上去更加有序……当然这都是虚的,实际上斯大林没办法把所有莫斯科人撤走,他单纯想要在莫斯科保留一块地盘而已。”里宾特洛甫表示,“弗拉索夫不太情愿,不过他是聪明人,知道这件事必须征求您的同意才能表态。”
“一块飞地?他想要多少地方?”
“大概三分之一强的莫斯科,位置在东部、东南部,不包括红场、克里姆林宫等主要建筑物,大体一边以莫斯科河为界,他同时希望能保留1…2万部队。”
霍夫曼思考一番后道:“给他!面积再削减一点,30%足够了,但要考虑机场设置——将来这块飞地只能用飞机才能联系。给他3万人治安部队编制,可保留装甲车,但不能拥有坦克和重型火炮。”
里宾特洛甫奇怪元首居然这么好说话,谈判有关红军战俘遣返条款时元首可一再坚持自愿遣返原则,现在更重要的莫斯科居然大手一挥就给出去近三分之一。
“这里满足他的愿望,其他实质性利益你要给弗拉索夫多争取一点,比如扣押在斯大林手中的家属要弄回来。”
“明白。”
“估计斯大林很快会建起莫斯科墙。”霍夫曼踱步到窗边,忽然没头没脑地冒出一句。
“墙?”里宾特洛甫以为自己听错了,“建这玩意干嘛?浪费钱不说,又挡不住弗拉索夫进攻,再说您都答应给他地盘了,弗拉索夫再糊涂也不敢胡来。”
“您什么时候能多想想问题,多考虑国际政治内涵,不要这么不学无术呢?”
挨训的里宾特洛甫实在没想通,但不敢吱声,立即唯唯诺诺退了下去。
清洗戈林和叛国集团后,元首权威愈重,等苏联、英国纷纷求和,权威已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现在一般人根本不敢和元首对着干,军官团里资格最老的龙德施泰特元帅现在也对元首毕恭毕敬,认为元首的功绩远超拿破仑和亚历山大皇帝,要是帝制时代,元首不但配得上“征服者”的头衔,还得在前面加个“大”字。确实也有人劝进,不过霍夫曼对这种无稽之谈一笑了之——都什么年代了,还玩称帝这一套?
里宾特洛甫准备一会去请教戈培尔,为什么元首说莫斯科将来会有“墙”,如果连博士都说不清楚,那多半这事情就很复杂了。
找到戈培尔后,对方仔细听完了里宾特洛甫的疑惑和问题,然后仔细考虑起来,一开始眉头紧皱,但后来逐渐就松弛开来。
“元首考虑得不错,甚至他所设想的局面很可能会出现——我指的是那堵墙。”
“为什么?”
“你看过宣传部发表的官方声明了么?”
“我……”里宾特洛甫摇摇头,大惊小怪地问道,“那玩意有什么好看的,这种东西外交部一年到头不知道要炮制多少,从头到尾都是谎言,难道您打算用这个来说服我?”
“你啊,元首骂你不学无术是有道理的,你对于党和政治理论一点儿也不懂。”
里宾特洛甫被他说的烦躁起来:“你别光训人啊……道理,把道理说给我听啊。”
“元首为这次战争下的和平定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同争论,认为布尔什维克党选错了理论、走错了路,所以我们才要教训他,才要把俄国人民拯救出来。这种两条路线、两种社会主义的斗争,否则怎么解释进攻苏联的行为——我们又不是侵略者!对内我们没有占领任何苏联的地盘,用意识…形态战争来概括东线战事也有利于团结西俄……”戈培尔道,“现在布尔什维克党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决心接受我们的规劝,愿意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我们党、国家社会主义德国不能不给予犯错误的同志和国家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所以我们毅然选择了停战。”
“这个解释有个更大的好处就是保留了再次进攻的权利——一旦我们发现布尔什维克依然没回到正确的社会主义道路上来,可再次进行路线斗争。”戈培尔不紧不慢地说道,“保留一部分东莫斯科给布尔什维克政权,就是让他们知道正确的社会主义是怎样建设的,给他们现场学习、参照、模仿的机会,是国家社会主义的形象展示窗口,是吸引几千万东俄人民向往正确道路的巨型磁铁……”
里宾特洛甫的嘴巴怎么也合不上,眼神中只有一个字——服!
第20章 D日(3,300票加更)
里宾特洛甫走后,霍夫曼沉思片刻,又让达尔格斯招来空军第一副司令凯塞林元帅和帝国保安总局局长卡尔登布隆纳大将。
“对齐亚诺伯爵你们有什么看法?”
凯塞林有些诧异,不过还是把自己在意大利了解到、看到的情况做了汇报,卡尔登布隆纳讲了一点两人的黑材料,可黑的地方不多——顶多说齐亚诺有点墙头草做法,贪污受贿搞女人都在所难免,但比起墨索里尼简直就是圣人。
“意大利领袖呢?”
两人对望了一眼,一边琢磨这句话的意思,一边认认真真把他们对墨索里尼的印象描述了一遍——由于吃不透霍夫曼的想法,这种印象和描述还是公正的。实际上意大利领袖有很多段子,两人很克制地只讲了少数几个,金表只是其中之一。
霍夫曼随后把墨索里尼异想天开的想法说了一通,两人立即懂了:难怪元首如此愤慨,意大利人确实太不像话。但两人还是吓了一跳,元首想把意大利领袖搞掉?
“意大利是欧洲体系中最重要和关键的一环,其地位和政治体制决定了我没法用武力或用武力威胁的方式达到目的,政治谈判有时候也说不通墨索里尼这颗大理石脑袋,所以必须采取断然措施。战争胜利后欧盟与联合国体制稳定,需要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而不是总闹笑话的小丑加以推动。”霍夫曼可不是希特勒,对墨索里尼的好感和崇敬心理半点也欠缺奉,他声音很平静,但两人十分紧张,元首是准备清洗了——最早是罗姆,后来是戈林,这次轮到墨索里尼了。
“我赞同元首的意见,齐亚诺伯爵不仅地位尊隆,年轻有为,而且为人务实,我认为他会是一个合格的领袖。”
“我立即准备别动队,保安总局在意大利是有人手的。”卡尔登布隆纳马上表态。
“关键是说服齐亚诺伯爵同意,这一点至关重要,所以阿尔贝特的任务很重。”
凯塞林笑笑:“没问题,我和他很熟,而且我出面沟通不会引起怀疑。”
“别动队可以组织,但最好不要我们自己下手,要寄希望于意大利内部的健康势力,这样他们才会珍惜来之不易的胜利成果。”霍夫曼交代卡尔登布隆纳,“消息绝密,不能丝毫透露半点风声。代号就叫‘D日’,8月下旬轴心首脑要在开罗举行会议,我希望届时看到意大利领袖以崭新的面貌和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这样能象征着欧洲的团结与活力。”
选择D日作为行动代号是霍夫曼故意的,他想起历史上这会已是盟军在诺曼底登陆的时刻。现在英美别说登陆,连西欧海岸线都得绕着走。设想东西莫斯科、搞莫斯科墙也是他恶趣味满满——可惜这世界没人懂,他只能自娱自乐。
他唯一不知道的是,丘吉尔给行动定的计划代号也叫D日,双方时间挨得很近,而且内涵接近——两个D日计划撞车了。
6月13日,得到德国同意为布尔什维克保存一部分东莫斯科控制区消息后的斯大林显然非常高兴,不仅痛快地批准了其他有关利益交换,还同意彻底实现停火。经过这几天撤退,斯大林格勒的部队和市民已向阿斯特拉罕撤退了30多万,北线控制区也向乌拉尔山转移了部分人口和军队,一切井然有序。
两日后,德国正式公布即将与苏联缔结和平协议的消息,并宣布承认俄罗斯苏维埃国家社会主义共和国(西俄)独立并建立外交关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