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万历驾到-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上面也给出了要求,识文认字的优先,身强体壮的优先,会武艺的优先。同时也要求身家清白,无劣迹,风评好。
  消息出来之后,顿时吸引了不少人来看。


第八十章 推公务员制度
  紫禁城,文华殿。
  朱翊钧将手中的奏折放下,无奈的叹了一口气,海瑞果然是海瑞,这才几天,这弹劾的奏折就送上来了。伸手将奏折放到了一边,朱翊钧陷入了沉思。
  “看来公务员要提上日程了!”朱翊钧想了想,对张和说道:“传旨,明天廷议。”
  公务员不是小事情,推行下去是需要得到内阁认可的,毕竟牵扯到了文官集团。不过朱翊钧认为推行的阻力不会太大,说起来还是对文官集团有利的。
  “奴婢明白!”
  廷议的旨意到了内阁,申时行就是一皱眉头,他实在是对廷议提不起什么兴趣来。张四维走了之后,申时行坐上了内阁首辅的位置,可是申时行也感觉到了压力。
  这压力不光是来自朝廷和官员,同时也是来自皇帝的。
  对于该用怎样的态度面对皇帝,申时行一直都没想好,自己是该顺从皇帝,还是该站在反对的立场上。到了现在,申时行已经看出来了,当今皇帝受到张居正的影响是深远的。
  或者说,作为帝师,张居正是成功的,他将自己的很多想法灌输给了皇帝。
  如果到现在都看不出来皇上要改制,要改革,他就不配做到今天这个位置了。养士银的推行还不知道结果,但是申时行能够感受到皇帝的决心。
  真的到了推行的时候,恐怕朝廷又是多事之秋了,自己这个内阁首辅,怕是不会落好啊!
  内阁里面现在四位内阁大学士,申时行是首辅,余有丁是次辅。相比起余有丁,申时行更担心的是陈炌。同为内阁大学士的潘晟,没那么大火气,也没那么大权力欲望。
  不过陈炌不同,他既然能为了入阁和张四维搞到一起,那么他为了巴结皇帝,怕是也没什么底线。
  余有丁虽然次辅,可是申时行有信心能够压住他。除了四位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也不是铁板一块,很多时候他们也不会和自己保持步调一致啊!
  揉了揉自己发胀的脑袋,申时行叹了一口气,这难道就是皇上想看到的局面?
  第二天上午,廷议如期举行了。
  朱翊钧扫过四位内阁大学士,在看了看六部尚书,开口说道:“朝廷有一顽疾,便是胥吏,对于胥吏的危害,朕就不赘述了,诸位爱卿心里面也清楚。”
  “朝廷每隔几年就需要整饬胥吏,可是每隔今年就复发,也不见成效。”
  “朕为此也忧心忡忡,要知道百姓接触的不是朝廷的官员,不是在座的诸位,更不是朕,而是那些胥吏。胥吏腐朽严苛,受损的是朝廷,是朕。”
  “在百姓的眼里,胥吏是朝廷的人,胥吏危害地方,百姓恨的是朝廷。”
  大臣们盯着朱翊钧的话,脸上的表情都严肃了起来,胥吏问题一直都是朝廷的弊病。这个弊病的严重性他们也能认识得到,不过也有人不在意。
  文官连武将勋贵都看不上,更别提胥吏了,不过皇上这么说了,他们也不好说什么。
  在地方为官的大臣,吃过胥吏亏的也不是一个两个,除非是像申时行这样的,科举考得好,然后入翰林,直接转任六部侍郎,然后入阁。
  一辈子没外放,一辈子没在地方为官,他们的感触就更不深了。
  “朕想改胥吏制度!”朱翊钧声音前所未有的严肃,目光扫过大臣们说道。
  虽然刚刚就想到了,可是现在听到这句话,大臣们还是心中一沉。改革胥吏,他们的脑海中直接浮现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王安石。
  王安石改革的名声之大,文官没有不知道的。
  做官的研究王安石,也不是什么出奇的事情,尤其是王安石的那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实在是太有名了,大家都听过。
  王安石变法里面,有针对胥吏的改革,而且很详细。
  王安石关于胥吏的改革,大概可以总结为三点,第一点就是胥吏的考核和选拔。王安石认为胥吏的考核选拔应该纳入朝廷官员的考核之中,像官员一样,每年都进行考核。
  第二点是关于胥吏的升迁,打通胥吏升迁为官员的通路,使得胥吏能够有升迁的途径,让他们有理想,而不是让他们看不到前途,只顾着捞钱。
  第三点,王安石认为朝廷官吏当熟悉地方事务,凡是做官,应该先从胥吏做起。
  朱翊钧对于王安石改革胥吏的三点也很清楚,不过看了一遍之后,朱翊钧就知道王安石做不到。不但王安石做不到,自己也做不到,这只能是理想。
  或许在很多年之后,自己能够做到,在得到胥吏官员的支持之后,但是直接实施这种政策,那是绝对不行的。
  第一点还说的过去,官员和会同意,考核胥吏对他们的影响不大,反而还增加了手里面的权利。为何吏部权力大,吏部尚书还被称为天官,不就是因为他们手里面捏着官员的考绩。
  第二点官员就不会赞同,我们十年寒窗考过来的,当官有多不容易,你直接就提拔胥吏了,这让我们情何以堪?让那些挤在仕途大门外的士子情何以堪?
  在加上胥吏和士人的地位是不对等的,让一群卑贱人物和我等同朝为官,那怎么行?
  大宋的士人连狄青都瞧不起,都各种排挤,会看得起胥吏?根本不可能。在全国官吏都是士人的情况下,推行胥吏为官,怎么可能推得动。
  至于第三点,那就更不行了,士人都是高大上的人群,读的是圣贤书,怎么能去做胥吏?
  读书做官为的是什么,为的是高官得坐,骏马得骑,做胥吏,那怎么可以?
  从这个角度看,王安石关于胥吏的改革,绝对会遭到所有士人集团的抵制。朱翊钧研究过王安石关于胥吏的改革之后,心里面明白按照王安石那样改革是不行的。
  “朕准备建立公务员制度!”朱翊钧见大臣们没有说话的一起,直接开口说道。
  “所谓公务员,取自‘言行为公,执政为民,代天子安抚百姓’,公务员将纳入朝廷的官员体系,入职公务员便为九品,受仕佐郎,朝廷给予俸禄。”
  “公务员朝廷考绩,三年一转,可升迁。”
  朱翊钧的话一出,众人的脸色就是一变,真的要学王安石?
  仕佐郎是文官的九品散阶,三年一转,可升迁,这就是说朝廷要把胥吏纳入官员体系了。关键是可以升迁,这个就了不得了,胥吏可做官了啊!
  “陛下,臣以为不妥啊!”
  别人还没说话,作为吏部尚书的王国光先开口了。
  “如果按照此法,朝廷每年的开支都将会大增,是会造成冗官的。虽然这几年朝廷的财政有所好转,可是行此法,朝廷怕是会入不敷出啊!”
  “胥吏为人奸猾,为胥吏已经祸乱地方了,升迁为官,为祸岂不更为猛烈?”
  内阁次辅余有丁也开口说道:“陛下,胥吏皆为不读圣贤书之辈,心中不知忠君爱国,岂可为官?胥吏一旦为官,置苦读士子于何地?陛下,不妥啊!”
  接下来又有几个大臣开口了,态度都一样,那就是反对。
  朱翊钧叹了一口气,果然如此,王安石当年强推这个政策了,结果失败了。
  朱翊钧虽然也想达到王安石的改革目的,可是朱翊钧知道,这是不现实的,至少现在是不现实的。看了一眼在场的大臣,朱翊钧陈炌面色有异。
  不用想也知道,这个老家伙估计是想赞成,他也没什么底线存在。
  不过朱翊钧知道,即便是陈炌赞成,这件事情想推下去也不容易。正所谓县官不如现管,让一群胥吏在士人的手下管着,然后被提拔,那等于痴人说梦。
  除非让士人自己去做胥吏,这也是王安石想出来的办法,可是这种办法更难推。
  “众卿稍安勿躁!”朱翊钧目光扫过众人,笑着说道:“朕不是想将胥吏纳为公务员,胥吏为人如何,朕岂能不知,就是因为胥吏不行,所以朕才想改胥吏。”
  大臣们面面相觑,一时间没想明白朱翊钧这话是什么意思。
  “爱卿们可知道大明有多少秀才?这些秀才有作何营生?”朱翊钧笑着说道:“朕觉得这些秀才放置于乡野,是一种浪费啊!所以朕想招秀才为公务员。”
  “一来可以让秀才有一个为官的途径,不至于闲散在家。”
  “二来,也可让秀才有一个营生,不至于因穷困而读不起书。”
  “三来,秀才皆是读过圣贤书的儒门弟子,比起胥吏自然更加忠君爱国,也知道爱惜百姓。”
  “四来,秀才为公务员,也可提前接触百姓民生,对将来为官也是有益处的。”
  朱翊钧的话一出,大臣们顿时默然,心里面在琢磨着这件事情。让秀才为胥吏,不对,是公务员,这个就不好办了。如果说是胥吏,肯定没人愿意干。
  可是公务员不一样,那是有品阶的,九品,赐散阶仕佐郎,这吸引力就不一样了。
  加上三年一转,这吸引力就更大了,虽然会有很多秀才不屑一顾,可是对很多穷苦的秀才,那吸引力可不是一般的大啊!皇上这招狠啊!


第八十一章 甚嚣尘上
  以官代吏!
  在场的官员也不是傻子,皇上的这个政策说白了就是以官代吏,秀才为官,他们倒是不反对,也没法反对。这谁要是反对,那估计大门都出不去了。
  以官代吏的话,那问题就只剩下一个了,那就是财政。
  官员是要发俸禄的,朝廷又那么多钱吗?
  朱翊钧对这一点却不以为然,现在的那些小吏哪一个不拿钱,而且还拿的很多。只不过那些钱不是朝廷的,所以不是没钱养不起,收不上来钱才是关键。
  从清账田地到养士银,官绅一体纳粮,火耗归公,养这些人是养得起的。
  “陛下,若行此法,怕是朝廷入不敷出啊!”户部尚书张学颜开口说道。
  身为户部尚书,张学颜对大明的财政情况在清楚不过了,戚继光出兵肯定是要消耗一大笔钱的。以现在的财政情况,支持戚继光打一仗没问题,但是绝对不能打超过半年。
  一旦超过了半年,朝廷的钱粮肯定就跟不上了,这是前段时间皇上抄家弄了二百多万之后的结果。可是这打仗太耗费银子了,张学颜现在想到银子就一阵阵头大。
  现在又要搞这个公务员,这一下要添多少张嘴,朝廷可没钱。
  张学颜猜到皇上寄希望于养士银,可是养士银还没收上来,最后怎么样还不知道。现在开始寅吃卯粮,大规模的使用公务员,到时候没钱,那麻烦就大了。
  “户部没钱了!”张学颜似乎觉得自己态度不够,又补充了一句。
  朱翊钧看了一眼张学颜,见他态度很坚决,一副“我没钱,爱怎样怎样”的架势,朱翊钧虽然心里面发笑,可是脸上却很严肃:“张爱卿,户部怎么就没钱了呢?”
  “这几年朝廷的财政不是挺好的吗?”
  “陛下,这户部的钱一笔笔都有账可查,是,这几年的财政是好了不少,可是这朝廷的开销也大啊!这西北要用兵,山西和陕西要闹灾,这钱粮本就棘手。”
  “反正臣是拿不出钱粮了,陛下如果非要用公务员,那臣请拨陛下内库银。”
  谁都没想到张学颜毛了,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模样,而且目标直指朱翊钧的内库。大臣对皇上的内库还是有些了解的,那就是皇上是有钱的。
  前段时间,抄了那么多银子,内库和户部是三七开的,皇上拿走了七成。
  加上这几年皇庄的收益让人眼热,每年冬天的蔬菜,那都是大把的收入。现在朝臣们都知道皇上有钱,你想干这事,那你自己拿钱吧!
  朱翊钧都快被张学颜给气笑了,耍无赖是不是?官员的俸禄一直都是国库出,什么时候轮到内库了。
  不过张学颜的话却让朱翊钧一动,要不这公务员的钱自己出?
  钱出了,然后给公务员加一个大明皇家公务员?只不过稍稍想一想朱翊钧就摇了摇头。皇家水师还有得玩,因为天子有亲军,这个说的通。
  可是一旦官员加皇家,那性质就变了,因为在士人的眼里面,那是皇家的家奴。
  比如锦衣卫,比如东厂,朱翊钧可不想给公务员贴上家奴的标签。
  “陛下,臣觉得张尚书说的有道理啊!”申时行这个时候也开口:“朝廷财政实在是拿不出这笔钱了,不如在等等,等朝廷宽裕一些,在行此策不迟啊!”
  朱翊钧看了一眼申时行,这个老货玩拖延一直玩的最溜。
  事实上从严嵩徐阶高拱到张居正张四维,大明的这些内阁首辅都很强势,如果不是张四维爹死了,自己也短命,说不定那个老家伙就是下一个严嵩。
  比起这些人来,申时行就要差一些了,为人显的忠厚老实,脾气也不暴躁。似乎很符合儒家描述的中庸之道,这也是朱翊钧用他的原因,不过申时行这个人也很纠结。
  想干一票大的名留青史,又总是顾虑重重,颇为房玄龄的意思,善谋,但是不善断。
  朱翊钧觉得申时行有选择困难症,不过这个时候,自己是肯定不会让申时行拖下去的,这要是拖下去,鬼知道什么时候能在提起来。朝廷财政现在没钱,以后就有钱了?
  朱翊钧才不相信,以大明的底子,以自己想做的事情,估计大明有钱且得等了。
  “交群臣议处吧!”朱翊钧沉吟了半晌,依旧表现出一副不死心的模样说道。
  看着皇上站起身子离开,显然一副不死心还准备干的样子,在场的大臣的脸色都有些不好看。张学颜目光从在场的人脸上扫过,直接开口说道:“诸位大人,户部是没钱了。”
  “如果谁赞同皇上做这件事情,那本官把丑话说在前面,谁赞成,谁去弄钱。”
  “要是觉得本官这个户部尚书做的不称职,可以上书弹劾本官,本官可以把这个户部尚书让出来,谁有能耐谁来做!”说完这些话,张学颜一甩袖子,转身向外面走了出去。
  在六部之中,户部权重,但是也不好干,毕竟大明没钱啊!
  申时行看了一眼面无表情的陈炌,心里面叹了一口气,看来又要斗了。
  在申时行看来,陈炌肯定是会同意的,而且会召集人手摇旗呐喊。以陈炌都察院左都御史的身份,肯定能够纠结起一大票人。要知道这一次可是刷声望的好机会,必然会得到秀才们以及还没功名的白丁的吹捧。
  以大明的科举制度,中举为官,那真是的遥遥无期啊!
  现在有了这个制度,多少人将从这里面收益,赞成的肯定一大把。加上这是皇上的政策,这是政治正确,鼓吹起来心里面都没负担。
  冗官啊!
  申时行想到这两个字,决定回去之后围绕这两个字上一份奏折,然后就眯着。如果自己立场鲜明的反对,估计会被骂的。自己又不像张学颜,反对的理直气壮的,或者说张学颜也没反对,他只是说没钱。
  哪怕是传出去,谁也说不出什么,想到张学颜刚刚的表态,申时行叹了一口气,老狐狸啊!
  关于朝廷实行以官代吏的公务员制度,消息迅速的传开了,整个京城的人都知道了,而且迅速的轰动了士人圈子,一时间讨论声甚嚣尘上。
  京城燕子楼。
  作为京城一家出名的青楼,燕子楼也是读书人经常流连的地方,所谓诗韵唱酬,只不过是文雅的词语罢了。
  “刘兄,我对你的话不赞同。”
  一张酒桌上,一个年轻的读书人放下手中的酒杯,笑着展开自己的折扇,然后开口说道:“小弟认为以官代吏实乃贤政,乃皇上英明神武之举。”
  “小吏何人?卑贱之人,不识礼法,不懂君子大义,欺压良善,乃蛀虫也。朝廷如果以官代吏,则天下可清,世道昌明,这等善政,缘何不可?”
  “以秀才为公务员,则更是陛下英明之举,秀才乃有功名之人,自当报效于朝廷。”
  “若行此法,定能给仕途无望的仕子以报效国家的机会,如此多的好处,因何不能称之为善政?”
  被称作刘兄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眼睛不大,一直等到对方说完,这才缓缓的开口说道:“赵贤弟,你说的这些都对,可是朝廷冗官如何解决?”
  “朝廷财政空虚,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一旦开了此政,那俸禄从何而来?”
  “一旦秀才可为官,那还如何向学?必然导致秀才跑去做官而不是潜心向学。如果不潜心向学,如果明君子大义,如何明圣人之言,实在是不妥啊!”
  看了一眼赵贤弟,刘兄笑着说道:“既然赵贤弟如此赞同,公务员开始招募之时,赵贤弟可以去啊!”
  赵贤弟则是把头摇的向拨浪鼓一样:“我一心科举,将来是要中进士的,那是要点翰林,入内阁的,怎么会去做着末品的公务员。”
  这样的讨论发生在京城的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