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山河血(无语)-第1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心知孙长兴为何让自己防患未燃的冯玉才,并没有兴趣给旁人当枪使,反倒是直接提到了让专区“民怨载道”的事来。
“可不是,一亩地只收了几十斤粮食,还是合作社发的粮票!”
提及粮票,孙长兴只觉一阵肉痛,现在佃户们交租不再交粮了,而是把粮食送到合作社,先卖一部分,而后再换了粮票交租,如此一来,像小斗出大斗进以及大枰进小枰的收租法,自然也就派不了上用场。
“主席,这粮票又是管专员坑民害民又一罪证啊!您老,可得向南京反应!这专区四百五十万百姓,可等着您老主持公道啊……”
“这公道,本主席,自然会加以主持,但……”
眯着眼睛,冯玉才的声音拉得极长。
“要事出有因啊!”
“事出有因?”
“嗯!”
“非师出有名,而不出,你说那些,都不够啊……所以,你要……”
低声授意时,冯玉才看着脸色变幻不定的孙长兴,却是在心里冷笑起来。
“好了,镜清,这主意已经授给你了,剩得的就由你来办了!”
脸上带着难色,孙长兴没想到竟然是这么一个主意。
“可,可……”
“镜清,我那边还约了一位客人,不送!”
这倒不是推托,今天冯玉才的确约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客人。
“啊……啊,小人,小人靠退……”
“哼……”
待孙长兴走时,冯玉才却眯着眼睛冷哼一声。
“一群下作东西!”
在浙江实施“二五减租”时,冯玉才曾同那些地主斗过一阵子,也正因如此才会对其没有多少好感,对于现在专区实施的减租政策,他不仅表示赞同,而且同样也是大力支持,而现在交好那些人,不过只是政治需要罢了!
“什么玩意!”
冷哼着将剪刀放在花盆上,想到现在专区内竟然有上百万户百姓为管明棠立了长生牌位以及生祠,虽说不愿,但冯玉才却不得不承认,在治理地方政务上,管明棠的确有他的一套办法,若不然,也不会只用了不到一年,便能尽收民心
“管哲勤!”
神情复杂的念叨着这个名字时,一名党部的工作人员走了过来。
“主席,王师长来了!”
在冯玉才的办公室中,一名穿着军装的中年军官,正看着墙上的一副字。
“静敬澹一!”
这四个字,其实是四个独一的字,它融合了佛家、道家、儒学、理学治学修身的基本理念,而冯玉才之所以将字悬挂于办公室内,则是因为书赠者非是常人而是——委员长。
“王师长,让您久候,实在是抱歉的很!”
进入书房,心知王来此不过只有分钟功夫的冯玉才,还是极是客气的抱拳道了个歉。
“冯主席客气了,王某也是刚到!”
“请坐,王师!”
在请王坐下时,冯玉才亲自为他倒了一杯茶,在过去的几个月间,他同倒是接触过几次,每一次他的态度都如现在一般。
如果说来到邯郸最大的认识是什么,恐怕就是随着对新一军的了解,使得他了解到,新一军远非外界想象的那般,系管明棠的嫡系,实际上两者虽说相互依赖,但新一军依然还是保持着自己的**性。
在这位“中央系军官”的面前,冯玉才并没有兜圈子,而是直接切入了主题。
“王师长,南京现在对您可是极为看好的!”
第三百七十六章跛足之师
进了七月,天气越来越热,而今天天气除去非常炎热外,更显得有些闷燥,显然看这天似乎是要下雨了。
尽管冷气机依然工作着,但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虽说只穿一件白衬衫,但管明棠却依然感觉有些烦燥。站在窗边,他望着窗外,阳光照射在树枝上,使得树叶变得色彩斑斓,几只燕子从树枝上飞走,然后又停留在公署大院里那条小河的桥面栏杆上,一会儿又向远方飞去。
有些出神地望着燕子,不知道它们今天的旅程会是何方
燕子是多么的自由,它们可以自由地飞翔,而自己呢?一个堂堂正正的专区专员,比燕子自由吗?
今天的心情管明棠的心情特别的坏,他从来没有这样过,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坐在邯彰专区第一把交椅上,会有情绪将自己与一只燕子来对比,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可管明棠却知道,这个笑话的原因,之所以会如此烦燥的原因非常简单——新一军!
曾几何时,新一军是管明棠的骄傲,他们取得过红石岚大捷,坚守过长山塔,剿清了太行百年匪患,绥靖了地方治安,对于这支部队,管明棠倾注了很大的希望,同样投入了太多的感情,对于他们,管明棠选择了百分之百的信任,甚至将自己嫡造的军队交给了他们,可是,为什么,为什么现在又会不相信呢?
尽管在过去的半年间,管明棠将超过两百名商学院的学生派至新一军中,现在他们大都获得了连排长,甚至还有一些人做了副营长、参谋等军职,但管明棠总有一种不安感,他无法再像两年前在长山塔时那样,对高胜仑百分之百的相信,因为……
手中没枪的人,总是无法相信有枪的人!
过去,无论是房山保卫团还是义勇军五十八路军,管明棠都相信自己是那支军队的主宰者,第一,那是自己是司令,第二,那时官兵吃的是“管家的饭”或许自己教导他们懂得国家、民族等等之类的大道理,但对于许多士兵来说,被养感同样存在于他们的心中,毕竟他们吃的是“管家的饭……”
o
而现在呢?
新一军吃的是中央的饭!军队的主官从的是中央的令!
或许,高胜仑等人不会背叛自己……可,什么是背叛呢?拿刀相向?还是?在内心深处暗自思量着这个问题,有时候管明棠并不愿意去思考这个问题,他仍然一厢情愿的选择相信高胜仑,而在一定程度上,高胜仑并没有背离自己的信任,专区能有今天,若是没有那三万人的新一军作为支撑,或许根本就不会有今天的稳定。
可若是细细思量的话,无论是在房山保卫团,还是五十八路军,亦或是新一军,自己从未下达过一个“乱命”或者说自己的命令从没有与中央相抵触,这或许才是高胜仑等人服从的根本原因吧。
可是假如有一天,当自己的命令和中央相抵触,比如在未来的战争中,如果中央命令新一军调往南方,或者开拔他地,而自己命令他们坚守于邯郸,誓死保卫邯彰专区,他……会服从吗?
而且根据现在的情报,地方党部的那位冯主席现在可是已经把手伸到了新一军,真是……
“n仍!”
恨恨的骂了一句,这会管明棠可是真想骂娘了,可是骂娘能解决问题吗?
在这个乱世,没有一只完全属于自己的武装,这如何能让自己心安?
既然不能心安,自然也就心烦意乱,甚至羡慕起了那些自由自在的燕子,因为,他们永远不需要考虑人心,不需要考虑诸多的让人心烦意乱的事物。
但自己并不是那只自由自在的燕子,自己需要为邯彰专区数百万民众负责,需要为这时的一切负责,甚至需要为这个国家的、民族的未来……负责!
想到这里,管明棠转身从窗边走回办公桌旁。
“仲民!”
拿起电话,管明棠对李直民吩咐道。
“通知民团司令部,今天下午,开个会!”
王庚、王之、戴昭然、王正、黄恭寿、陈家碌、汪准、李谟煌、谢明旦、汤爵芝……坐在长条型会议桌边,管明棠看着这些肩佩民团徽章的民团司令部各科室科长,看着眼前的这些人,管明棠有一种天下英才尽为已用的感觉,这些人无一例外的都是清华留美预科出身,都曾在美国的军事院校学习,而他们之所以能够在这里,倒是得益于自己同清华大学的合作,通过清华大学将这些优秀的军事人才聚集到这里o
“今天请诸位来此,是就当前民团组织作一下工作总结以及今年冬闲的民团组织动员集训事物进行商讨,王参谋长,先由你发言吧!”
“是,司令!”
随即王庚站起身汇报道。
“众所周知,当前,自去年十一月专区实施民团建设至今,专区业已编成一百二十三万民团,就民团参训人员来看,涵盖专区全部身体条件符合标准的18岁至45岁成年男子,而根据民团训练条令,当前,各县民团皆能够完成每月i00小时训练……”
一百小时训练,这是民团组织条例中的每月训练要求,其中有九十个小时为早晚集训,早晨两个小时,晚上一个小时,每个月以县队以及乡队为集制,进行一次县队、乡队集训,集训时间为一天,也就是十个小时,尽管训练时间并不算长,但却在普及军事常识、加强国民身体素质、改良卫生秩序、改善生活习惯上,有很大的帮助。
“在夏收后,各县组织动员民团对县城、乡村的厕所进行大规模改造,同时,还协助农民搭建新的、卫生良好不至影响百姓身体健康的牲口棚……”
在汤爵芝这位民团医务卫生处长的汇报时,管明棠则是不住的点着头,利用民团推广“新生活运动”是专区的一大“创新”也是得到南京肯定的,就像现在正在进行的“向厕所宣战”利用民众收入提高作为契机,动员各地民团与民众配合,改造厕所达百万处之多,从而提高农民的卫生条件,这一成就更是吸引了包括《中央日报》在内的多家报纸的报道,同样也得到南京的表彰。
但这并不是管明棠所需要的民团,至少这不是他所期望的依持。
“嗯!在过去的十个月间,专区民团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同样也是举世瞩目的!”
在众人的汇报结束之后,管明棠便出言作出了结论。
“不过,从当前,民团的训练以及使用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一定程度上,邯彰民团建设,达到我们最初的目标一一绥靖地方且改良地方可,在民团组织训练之中,民团所从事的并不仅仅只是军事训练,实际上军事训练不过只是一个“名头”更多的时候,是借助军事训练,达到改善生活习惯、改良卫生秩序等诸多的民生目的,就民团集训动员,其中固然有集训检验的目的,但更多时候,我们通过对民团的动员达到建设地方的目的,达成改造国民的目的,这是不容易的!”
在肯定了民团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时,管明棠看着面前这些被自己从各地挖来的或许是中国“最西化”的军事人才,让这些接受过现代军事教育的人才用于这种“民生工程”上,或许真的有些浪费人才了。
“民生!”
右手拄着会议桌,管明棠伸出两个手指头说道。
“通过民团建设,我们推动了一系列的从习俗、卫生直至教育等等一系列与民生有关事物的建设,这些建设成为举世所公认,但是,诸位,我们建立民团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建立民团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戴昭然朝着身边的王正看了一眼,然后又朝着坐在前方的参谋长看去,似乎是想从他那里得到答案,什么是建设民团的最终目标?
“最终目标在于加强国防建设!”
王庚的回答,让管明棠点点头,看着众人说道。
“加强国防建设,这是进行民团建设的本意,而在过去,我们之所以将大部分精力倾注于民团建设,其目的在于提高民众生活水平、改良民众生活习惯,待这一系列的工作有条不紊的推进,并达到一部分目标时,我们就需要考虑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既国防建设的加强!”
提及国防建设时,管明棠特意加重语气。
“众所周知,日本对中国之强大,不仅只是工业、经济上强大,而在于系统性的领先,诸位皆是军事专才,自然深知现代战争中,动员补充体系的建成,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在战争中生存与否,而建设民团即是据我国之特殊情况所建立的特殊的动员体系。”
会议室的诸人听到司令的话后,无是陷入思考中,相比于他处,这里给予他们一展所长的同时,却又总让他们陷入迷茫之中,在这个国家遭受劫难之时,是应在这里从事民团建设以加强国防建设,还是应该直接投入或回到军旅之中,以在未来战时保卫国家,而在这一问题让他们矛盾时,让他们支持下来的,正是这个——建议国家动员体系,了解现代战争本质的他们,自然深知,在现代战争中,一个国家的动员能力、军力补充体系是否建全对国家国防的重要性。
“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年前的动员,检验了我们的动员能力,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充分意识到,现在,邯彰民团只不过是跛足之师!”
第三百七十七章内忧之虑
跛足之师!
在专员公署年后扩建的后院民团司令部内,当跛足之师四字于房间内回荡时,这间并不算宽敞的会议室内,气氛立即变得有些异样,而在这异样之中,这间装有冷气机的会议室内,显得越来闷燥起来。
闷热的天气,使人们陷入一种急躁的情绪之中。即便是在南方的夏季一旦来临,热浪就排山倒海一般袭击着人们。科学家发明了空调机,能够使室内的气温降下来,可是空调机却只能降低室温,而无助于排解人们心间的闷燥。
烦燥与不安!
这正是管明棠此时内心最佳的情绪写照,他的视线沿着铺着黑色滑绒布的会议桌向两侧坐着的人们身上投去。
王庚、王之、戴昭然、王正、黄恭寿、陈家騄、汪准、李谟焌、谢明旦、汤爵芝……毫无疑问这或许是中国当今最“高智商”的军官团了。
纵观中国近代军事留学的发展历程,自19世纪中叶开始,西洋列强频频入侵逼迫着满清不得不进行军事改革,并试图选派军事留学人员向西方学习制造坚船利炮和指挥作战的方面,面对来自海上的威胁,满清陆续派遣了几批海军留学生赴英、法留学,20世纪初,随着满清对陆军建设的重视陆军留学生迅速激增,主要集中于日本,民初十年,大小军阀割据一方,各军阀集团为增强自身实力,也纷纷选派人员出国学习军事,日本依然军事留学的首选国家,南京政府建立后,同样十分重视军事留学教育,并于30年代将陆军留学重点转向德国,而军事留美生的派遣在19世纪末美国国内排华气氛高涨的大背景下未能成行,直到20世纪初,才有军事留美出现,远远远落于军事留欧以及留日。
军事留美人数稀少,或许在量上远无法同军事留欧、留日相比,但从质上而言,其整体水平之高,远远超过留日生和留欧生,他们之中许多人还同时在美国著名的地方院校就读过或获得学位,可谓是真正的文武双全。
而此时面对这些军官,管明棠在内心深处更多的是庆幸,庆幸历史的玩笑,这此可以说是中国最优秀的军官在归国后,正值军阀割据,派系林立的动荡时期,国内军事学堂的毕业生形成不同的派遣,不同的教育背景成为他们获得彼此认同,构成不同派别的主要因素,尽管他们在知识结构和军事素养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但他们与国内军校培养的毕业生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作为接受美**事教育和训练的职业军人,他们特别的出身,使其在各派系的争权斗争中,成为了局外人,即便是中央军中,虽受任用,但依然倍受排挤,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其中许多人最后不得不黯然退出军界。
也正因如此,自己才能通过清华大学的关系,将他们收为已用,在另一个时空之中,这批中国近代最优秀的军事人才,因受到排斥最后大多湮没无名,而现在,在这个时空之中,他们绝不会再湮没于历史之中,可是,这一切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改变跛足之师的现况!
“谁能告诉我,为什么现在这里是一支跛足之师?”
在众人的沉默中,管明棠道出了这个问题,对于这些人而言,这似乎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了,但却不易回答,因为涉及到一些敏感的,政治上的问题,而对于这些在军队中曾饱受冷落、倍受排挤的军官来说,尽管心中有了答案,但大都依然选择了沉默。
对于这种结果,早有意料的管明棠则直接说道。
“记得在我邀请你们来邯彰参与地方建设的时候,曾说过,在这里不要有什么顾忌,我们来到这里,是为了进行一场全新的建设,与过去截然不同的建设,现在依然是,这其中自然有国防建设!”
“司令,现在专区或许有民团,但实际上,民团只能作为国家动员体系中的一部分,在面对入侵的时候,以现有的民团体系,并不能用于抵御他国入侵!甚至不能用于守卫地方!”
言语隐晦的王庚道出了邯彰专区的一个“软肋”。
“民团故名思议在其意在于“寓兵于民”,而邯彰民团其成在于这四字,其败亦在于“寓兵于民”!”
““寓兵于民”只是行以动员,行以补充,而不可为战时主力!”
“……”
“司令,邯彰民团初建时,最大失误在于……”
在你一句我一句的畅所欲言中,管明棠则只是不住的点着头,在听到王庚的这句话时,管明棠将视线投向了这位有着“间谍”之罪名的民团参谋长。
“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