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明末风暴-第3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本他们以为俞国振会乘胜追击,结果俞国振却回过头先收拾了牛金星。等他们回过神喘过气,了解到中原发生的事情后,这个时候已经开春,华夏军的前锋也开始收复辽东了。
华夏军没有乘胜追击,对于这些女真诸部来说,迫在眉睫的危险不存在,他们也以为黑水以北天寒地冻,华夏军不会再来,因此首先开始的是自相残杀。多铎想要称帝,便要对福临下手,结果被福临母亲布木布泰抢先下手刺杀。爱新觉罗氏自己内部分裂战成一团,最后在代善的支持下,还是福临稳固的位置。
这样一来,原本就元气大伤的爱新觉罗氏就更加虚弱,而被其压制的女真其余各部也纷纷起了异心。时不时便有女真部族杀了被派去分管自己的爱新觉罗氏上官然后叛归华夏军,而华夏军虽然不曾大举北进,却也始终对女真保持着一定的压力,不令其有休养生息的机会。
偏偏这个时候,女真人还遇到了比起华夏军更为凶残的敌人,来自西伯利亚寒原的罗刹人。
最初时他们接触到的只是罗刹人中的冒险者,在连续格杀了几批之后,便是几十人上百人的罗刹佣兵,这些雇佣兵不仅装备上远胜过一般的草原游牧民族,其吃苦耐寒能力更胜过了建虏。双方小规模冲突了几回后,罗刹人建立起了一个据点,然后以此据点为中心,步步紧逼,连接着屠戮女真人的部聚,建虏与之大战了一场,却被六百余名罗刹人打得大败。
“竟有此事,罗刹人的火器如何?”听得这个消息,夏允彝双眼寒光一闪,立刻追问道。
建虏逃到黑水以北的人数虽然不多,但加上裹挟的各族和汉人,十五六万总是有的,其中能战之士也有一两万人,这个数量比起建虏鼎盛之时要少得多,可也不至于连几百名罗刹人都收拾不过来。
“虽是犀利,却远不及华夏军……”见夏允彝面露惊讶之情,纳兰明珠又道:“只是我们被华夏军连接大败,工匠什么的几乎都丢尽了,我们用的火枪,这些年屡屡折损,也坏得差不多,故此,故此不敌罗刹人!”
“原来如此,难怪,难怪!”
夏允彝捋须颔首,连连点头,建虏自己又不会造枪炮,靠的只是汉人工匠,北逃时虽然带了一批去,可这些年逃的逃死的死,建虏现在就算还能造枪炮,其水准也大为降低,而且数量也极为有限。
“你们现在想怎么样?”夏允彝又问道。
“我们实在受不了那些该死的罗刹鬼,他们竟然吃人……”说到这,纳兰明珠哆嗦了一下,显然对于自己见到的事情非常惊怕:“我们请求内附,建虏酋长福临母子已经被我们擒获,正在送往金陵的途中!”
“什么?”围观者几乎全部惊呼出声。
第十二卷 六八四、雾潜云隐日光长(四)
俞莲端着茶,悄悄地放在了俞国振的手边。
虽然她现在身份完全不同,但是二十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只要在俞国振身边,那么端茶送水的事情,她绝对不会允许别人来做,甚至连方子仪都抢不走她的活儿。
这可不太像新襄初等学堂那个庄严慈爱的校长。
俞国振端起茶轻轻啜了一口,略带苦涩的味道在舌尖上翻滚了一圈,然后变成丝丝的甜意。华夏先辈发明饮茶,乃是对人生的至高感悟,吃苦、努力之后,才有甘甜,这甘甜可能并不来自于成功本身,而是来自于追寻成功的过程。
跪在地上的纳兰明珠头也不敢抬,他还不到二十岁,只是因为风霜侵蚀显得老了,从他懂事起,便听着坐在上面的那个人的名声,在他开始学习的时候,他们这些女真人便被坐在上面的那个人驱赶得东躲西藏。
以前他是非常憎恨坐在上面的那个人的,因为他不但毁了女真人入主中原的美好前景,还将女真人从辽东之地赶走。这种恨,又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恐惧,现在女真人当中已经没有什么“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说法了,取而代之的是用“俞老虎来了”来吓唬小孩。
俞老虎这个词,可以止小孩夜哭。
至少他纳兰明珠是被这个名字吓住了,虽然那位看上去很有些老态的汉人帮他们通报之后不久,俞国振便让他这个为首者来此。可是才到门前,纳兰明珠就跪下,是用双膝蹭行,进入俞国振的屋子的。
进来之后,他仍然战战兢兢,不敢抬头,只能用手撑着手躯。低头看着地面。
汉人的地面,是用瓷片铺成的,甚为光洁。也极为坚硬,硌得他双膝疼痛,但纳兰明珠也不敢稍稍放松。
“你叫纳兰明珠?”
摆足了谱之后。俞国振终于开口。
坐在旁边的夏允彝与侍立一侧的夏完淳都觉得解气,他们见俞国振的次数可不止一次两次,自然知道俞国振不是那种喜欢摆架子的人,很少人让人等,而且喜欢开门见山直入主题。或许只有像女真人或欧洲人来求见时,他才会摆足了架子,让对方多等一会儿。
这既是消磨对方的意志,也是给对方更大的压力,毕竟无论是女真人还是欧洲人,来见俞国振都是有求于俞国振。
“奴才就是叶赫纳兰氏明珠。不过从今日起,就没有女真人的叶赫纳兰氏,只有汉人的牧奴纳兰家了。”
纳兰明珠虽然紧张,汗水爬上了他的额头,但是他说话还是很顺畅。而且他能说一口非常流俐的汉话。
“你的汉话不错,是跟谁学的?”俞国振放下茶杯,慢慢地问道。
“是……是范文程与宁完我。”
“哦,原来是他们……他们现在情形如何,还活着么?”
范文程与宁完我是上了华夏军汉奸名单的,因此他们死心塌地跟随着建虏。即使是在多尔衮败亡之后,他们便又跟了多铎,而多铎紧接着被刺死之后,他们又转投了代善——反正对他们来说,只是换了个主子罢了。
就像是现在,代善老病而死,建虏内部再次内乱,于是他们便又为代善之孙常阿岱出谋划策,只不过这一次他们未能成功,被纷乱的诸部所败,范文程与宁完我都被杀死,而常阿岱则远遁,前去投靠了罗刹人。
这些事情俞国振都接到了秘报,但是比起纳兰明珠亲口所说,就要简约得多。特别是罗刹人的那些消息,这些狗熊般吃苦耐寒的人,在冬季少粮的情况下,甚至以人为食,这可比建虏更为凶残了。
对于俞国振来说,罗刹人绝对不是什么意外之敌。
他知道,北极熊对于温暖土地的贪婪是根植在他们骨子里的,他们做梦都想在温暖的南方海滩上洗自己的靴子。如果说盎格鲁萨克逊人是阴险的毒蛇,乃是很长一段时间人类诸多祸乱之源,那么罗刹就是一头闯入主人菜园里的野猪,贪婪地吞噬着一切。
如果他猜的不差,那么女真人在黑水以北遇到的罗刹人,只是一些被雇用来的流氓和无赖,受过一定的军事训练,其中可能还有一些哥萨克。
不过,罗刹人推进的速度还是让他吃惊。
从纳兰明珠口中得到的确切情报,罗刹人已经在北海(贝加尔湖)东部建立起了三个据点,并且以这三个据点为跳板,向着东南迅速侵扰,沿河建立起了十几个堡垒和据点,夏天利用河道,冬天则利用冰面进行运输。而且罗刹人推进的意志非常坚决,目标也极为明确,就是华夏的东北。
俞国振并不知道,这也是他的到来给历史带来的改变之一,华夏的富庶,早就在欧洲传播,对于无法从海上来华夏发财的罗刹人来说,向东,越过寒带苔原,向着传说中太阳升起日光万丈的中国进发,就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
于是他们提前来到了东方,提前与建虏相遇。而且这一次是罗刹沙皇的意志,因此来到远东的人比起历史上要多。
“罗刹人真的吃了人?”俞国振又问了一句。
“是……是!”纳兰明珠身体颤抖了一下。
俞国振点了点头,看着这个历史上原本为兔子天敌玄烨宰相的女真人,过了一会儿,淡淡地道:“这事情我知道了。”
“还请陛下为奴才……”
“等一下,我并没有说要帮你们。”俞国振打断了他的话:“五年前,多尔衮入寇覆灭之后,我就遣使传檄于女真诸部,要你们弃械内迁,降伏于华夏军旗之下。可是你们拒绝了。这五年来,我也不止一次收容投降来的女真诸部,而你们不仅不降,反而屡屡试图给我制造麻烦。现在被罗刹人逼得受不住了,便来投降——你以为我们华夏是什么地方,要来就来要走就走的旅舍么?”
俞国振的斥责,让纳兰明珠大气都不敢喘。
若是一般人这样说。只证明此人器量不够,但俞国振这样说,却带着一股霸气。而且俞国振接下来一句话,更是显得霸气无双:“华夏之民,中国之壤。凡有图谋不轨,必应付出代价!”
“是,奴才明白,奴才全族,愿意付出代价。”犹豫了一下,纳兰明珠终于坚定地道。
“可不是福临母子二人……仅有这点代价是不够的。”
“奴才知道,奴才来时,一族公议,要给主子爷当三百年牧奴,主子爷只管驱使就是!”
俞国振微微一笑。
“你们部族还剩余多少人?”
“三……三万……”
“是青壮还是全部男女老少?”
“全部。”
夏允彝听得这个数字。微微吸了口冷气。
这才是五年过去,逃到黑水以北的女真人就只剩余三万了,当初他们可是裹挟了十余万人去的。
他看着俞国振的目光,带着更重的钦佩,当初俞国振没有挥大军直接进剿。在民间颇有不满之声,包括夏允彝也觉得,俞国振有放纵之嫌。但现在想来,俞国振是兵不血刃,就解决了这困扰着大明多年的边患!
“三万多人……我知道了,你们当中要抽一千五百人为死士。充作华夏军向导,其余人,因为各部女真曾犯的罪,必须受到惩处——任何惩处,你们都接受?”
俞国振的这个要求,让夏允彝再次将复杂的目光投向他。
看起来俞国振是答应了纳兰明珠的请求,但实际上,俞国振却做了一件最为残酷的事情:逼迫纳兰明珠答应,将女真部族最后的力量拿出来充当死士。
所谓死士,就是随时都有可能派去执行必死任务之人。而女真只剩余三万余人,那么他们当中勇猛善战之士,最多也就是两到三千之数。抽出一千五百,女真人的余部几乎完全失去了自保之力。
纳兰明珠也明白这一点,不过,只要部族中的老幼能生存下去,这样的牺牲是必须的。
“多谢主子爷的宽厚,奴才等终于……终于能沐浴在主子爷的阳光之下……”
建虏拍马屁的功夫也是相当不错,而纳兰明珠原本就是能言善道,又跟着范文程、宁完我这两个拍惯了建虏马屁的汉奸身边学了不短时间,因此至少拍马屁的水准是接近于汉人中儒生的一流水平了。俞国振当然不吃这一套,他看了夏允彝一眼:“夏先生,觉得如此处置女真诸部如何?”
“女真必须重新划分各部,不得令其再一统。”夏允彝建议道:“其号令一统,必再生异心。”
俞国振笑吟吟点了点头,他倒不怕女真人再生异心,只剩余三万人的女真,就算想要再发展,也要有合适的环境,而俞国振对他们的处置可不是他现在说的那么简单,他要釜底抽薪,将女真诸部彻底从能让他们发展壮大的白山黑水之间带走。
既然他们愿意当牧奴,那么就让他们给华夏充当牧奴,供给华夏工业所需要的羊毛和皮革吧。
纳兰明珠听得这样说,却一句反对的话都不敢讲,他们这些女真人若不是到了穷途末路,怎么会把头发剃光了来求俞国振?
不过,他还是想尽可能为自己的部族争取一些,因此稍一顿之后,他低声道:“奴才此行,还带了一些薄礼,都与福临母子在一起,料想这几日就能到,等主子爷登基那一天,奴才将之献上,聊表寸心。”
“呵呵,倒都会凑热闹,昨天有个来自欧罗巴的人,自称是法兰西国国君之使,恰好遇上华夏建国之事,便要来道贺。”俞国振说起这个,突然想到一事:“对了,陈卧子和他们是一起来的,夏先生,许久未曾见到过陈卧子吧?”
夏允彝听说陈子龙竟然也来了,心中一喜:“万邦来朝,正是华夏之喜,夏某在此向……陛下贺!”
他第一次称呼俞国振为“陛下”,虽然有些缓慢犹豫,却是诚心诚意。
第十二卷 六八五、新朝自有新气像(一)
这几天对于金陵城来说是极为热闹的,四面八方前来观礼、道贺的人,将金陵城大大小小的旅舍都挤得满满当当的,这座原本就有百万人口的巨城中,至少又加了一二十万人。
所有人都期盼着俞国振登基的那天到来。
新朝的名号早就确定了,不是单字,而是双字“华夏”。这个国号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因此没有多少讨论的,但是这个即将建立的新朝还有太多的面纱没有掀开,比如说,都城定在何处。
“这新朝都城,理所当然就在咱们金陵,今上称帝都是在金陵称的,哪有会国都旁落之理!”
金陵城码头广场恐怕是全城中最为空阔之所在了,而且因为这些年来商贸繁荣的缘故,这处靠着长江边的所在甚为繁华,周围的店铺一间接着一间。因为码头的建设是俞国振派来的人一手操办的,所有的钱和物也都是俞国振所出,因此广场带着浓厚的俞国振个人特色:广种花木。
不过就算是码头广场,对于挤进来的人来说,还是嫌小了些。
左兴一大早便来到了这里,怀里还揣着几个馒头,为的就是在登基大典上能寻着个好的位置观看。这可是一辈子也难得遇到的大事,经此一日,以后向家里的晚辈吹嘘时,也有足够的谈资。他是个性子活泛的,寻地方坐下后便与身边的人聊天,聊着聊着便谈到了定都的问题。他自然是力主在金陵的。
但来自北京的滕渔却有不同意见,觉得国都定在自己老家才是最合适:“老哥这样说,我却觉得未必,大明永乐帝尚且知道天子守国门,定都燕京以安天下。咱们今上统帅虎贲之师,武功更胜过永乐帝,在这事上岂有落后于他的道理。没得说。咱们燕京爷儿们都认定了,都城一定是燕京!”
“这位兄台说的我可不爱听,为啥非得在燕京。当初在北面守国门,那是鞑子能威胁到大明,如今鞑子能威胁到我们华夏?给他们生出三头六臂都休想!”旁边一个分明带着南面口音的人道:“都城还用得着选么?自然是我们新襄。龙兴之地,处于大华夏之中,水运便捷,毫无疑问!”
听得他是从新襄来的,左兴和滕渔都不吱声了,两人讪讪笑了一下,交换了一下眼色,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不屑与嫉妒来。
暴发户!
两人心中一般的想法,这些年从新襄来的人,似乎都带着一股盛气凌人的暴发户气味。动不动就是“我们新襄”如何如何,一见着自己不顺眼的,便是“我们新襄如何如何”,得理不饶人,无理便用钱砸出理来!
总之他们羡慕新襄人口袋里的钱的同时。却绝对不喜欢新襄人的脾气。
“就拿这广场来说吧,若不是我们统帅早先布置,若大的金陵城里,连个像样的广场都没有,遇着这样的大热闹,没有地方可聚。还有,那些站在花坛里的,爬到树上的,我们新襄绝不至出现这种事情!”
那新襄人指着广场上的绿化区发着牢骚,绿化区原本种着冬青树和各种花,如今许多人站在其中,都将之踩倒了。
“呃,我就不信,若是你们新襄也有这般热闹,就没有人去踩那些树啊草啊的。”
“谁敢?这可是违律之事,说起来你们也该知晓了,统帅当了皇帝,你们也要遵守,新襄的各种规矩,合起来为法、律两种,法自不必说了,违法者必罚。还有一些是规定日常行为的,诸如不可随地大小便,爱惜公物,不得肆意破坏公共区域花草树木……”
新襄来的那人说起新襄的规矩,听得众人一愣又一愣的,心中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渐渐多了些担忧:这么多规矩,管得如此之细,大伙今后是不是连吃饭喝水都要有规矩?
就在一片闹轰轰中,一队队的华夏军士兵开进了场。
他们先是将爬到树上的、站进花坛的人清了出来,然后将来看热闹的人一队队带好,勉强排成了队列。有华夏军士兵维持秩序,广场周围的纷乱总算平定下来,而在广场西侧的高台之上,俞国振与崇祯并排而立,看着这人山人海的情形,也不禁吃了一惊。
竟然会有这么多人来看热闹,莫非整个金陵城中的男女老幼都来了?
“众望所归啊。”崇祯喃喃说了一声。
“不过是做了一些事情,被百姓们看到了,而且他们当中有不少纯粹是来看热闹的吧。”俞国振却仍然清醒:“若是以为他们来此就完全是支持我,那可就太自大了。”
“也算是支持你吧。”崇祯心中仍然有些苦涩,他举目望去,所有的百姓脸上都带着笑和期盼,这是崇祯很少见的,仿佛是春风吹过原野,然后原本荒芜的大地上就出现了绿色,仅仅是俞国振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