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二十四监(梦难)-第2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果然不出所料,派回去三屯营的人敲锣打鼓的一吆喝,三屯营的人都夜半而起,一听是帮着皇上打建奴,更有钱可拿,当然一个个的急脱脱的而去。没有银子也得给恩人皇上干活啊,当然给点银子花花更好,这是绝大多数人的想法,当然也有觉悟高的,不愿意真的去拿银子,那是后话,现在得先把活干好了再说。
就这样,蒙古兵们忍着烟薰,不断的推进着进度,而明军这边不住的后退着,一直到了明军部署的火墙阵地之前,那是一道高近一丈的木柴墙,明军从预留的道路上缓缓的撤了过去。而后面的蒙古兵也因为浓烟的原因,艰难曲折向着前方摸索着前进着,哪里能注意到明军的动作,还保持着胜利的希望,不断的在找木柴点火,慢慢的前进着呢,殊不料前方的明军已经开始给他们布置了一道比烟还强大的事物——大火,那才是更厉害的东西呢。
“分段倒上汽油,”因为几天的雨,所以木柴都是湿的,想当火那是相当困难的,所以早早的就预备好了汽油,只等净军一过来,才开始倒上,提前了不行,因为汽油是易挥发的。
“点火,”随着这个命令的下达,绚丽的火花速度的点着了倒上汽油的木柴,然后迅速发展成了漫天的火势,火一直是相当美丽的东西,只要不是那种灾难型的,而在这旷野之上,肯定与灾难无关了,长四里多的火墙成型了。(未完待续。。)
第470章一夜奋战
火光是美丽的,充满希望和生机,百姓们一直在柴薪墙成型之后就在后面休息着观看,如今一下子,大火烧了起来,好象一下子就把这几天的阴霾烧干净一样,若不是现在是战场这样严肃的场合,估计可能真会有人玩个篝火晚会之类的。
但他们没有停的时间,因为他们还要构建第二道、第四道火墙,因为长夜漫漫,那点柴火是不足以烧个通宵的,必须不断的去追加,有了第二道、第三道墙,既可以拿取方便添柴给第一道火墙,也可以在被蒙古人突破第一道火墙之后,有一个退守的余地。
但如此火势对让蒙古诸部,可不是什么好信息,现已经是丑时了,离天大亮也就只有两个时辰了。这道火墙就如一道天堑一样横在了他们的心头。
“灭火,”
这是蒙古人想到的办法,而且火被浇灭之后,剩下的木柴仍然可以拿来用,当然这个用是制造烟雾的了。但想要浇火就必须用到水,那就不得不用盛水的容器,容器倒是有,八万个蒙古人第人都有一个,那就是喝水用的羊皮水袋。但那东西能装多少水?显然是不能用的。
灭火的途径除了浇灭之外,当然还有别的,比如大明有一句话,扬汤止沸莫若釜底抽薪,抽薪当然也是目前灭火的最佳途径了。
蒙古人决定了灭火方案之后,蒙古人开始这样干了,冒着那炎热。冲到了大火旁边,去抽薪。明军这边明皇的‘指挥车’上,当然对敌人的动向是了如手指掌,立刻报知了皇上。
朱由校一听,看来自己设想的蒙古人用水灭火的方案是没有用了。对于靠近火堆的方针,当然已经有了应对的办法,战车叠罗汉,这样高度就可以让视线越过火堆,可以从容的射击。
一阵噼里啪啦火枪声后,蒙古人这一轮的抽薪活动被迫暂停了。
活人不能让尿憋死。蒙古人很快就又想到了应对的办法。蒙古人都是带着长绳子的。十丈的都有。绑上了一根铁枪,然后扯着绳子,在头顶上不断的转圈,然后等速度越来越快了。再行抛出。这样的的方法抛出绳子。可是蒙古人的绝技。而为了防止再次被明军的火枪所害,浓烟战术再度应用,在火堆前七八丈处。浓烟再度布置。因为近了那烟很快就被热浪顶散了,不足为用,而绳子是可以接长的。
如此一来,很快蒙古人又能从事抽薪运动了,若是能够这样随意性的发挥,凭着蒙古人的人数,把蒙古人一排排的,勾到一个薪就换人,如此速度能很快的就破了这个大火墙。
从南面、东面、北面三个方位过来的净军、锦衣卫、天应军,从事情一开始,就远远的跟着蒙古大军,并没有动手,因为皇上已经传旨他们,步步为营,构建坚固的包围圈。这帮人的存在,蒙古兵当然也是心知肚明的,他们不进攻,只防守,和自己秋毫无犯,当然也是井水不犯河水了。
明军发现了蒙古军如此抽薪的方法后,当然不能任其如此的发挥,立即采取了两个对抗方式,一是‘加薪’,这个加薪加的不是薪水,而是薪柴,这个早有定案,不断的人百姓在向着火墙扔着。二是采用大面积杀伤性武器——汽油阻击弹。不断的让阻击弩冲着蒙古人的浓雾里射击。如此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达到‘釜底抽薪’的效果。
明军的战略的确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相对着一旦在今天夜里被封锁住,明天白天就会轻易的被明军歼灭的后果,这点损失蒙古人是完全承受的起的。所以忍着伤亡的惨重,蒙古人心里在滴着血,不断的展开着抽薪运动。
胜利的天平当然是站在了坚强的蒙古人身边,经过了一个半时辰的艰苦卓绝的抽薪运动,火墙终于被冰释瓦解了。蒙古人高兴的不住的弹冠相庆,要知道活着实在是太难了,就在这个时间段里,已经有上万人被明军那残忍的武器所伤,炸得严重的甚至是死亡,而烧的严重的,更是面目全非,轻的也是身上有烫伤,痛的是死去活来。如果艰辛的效果当然是众蒙古兵努力的成果,高兴一下也是正常的。
布浓烟、接着进攻,但当进军一里之后,蒙古军悲苦的发现,又一面火墙立在了前进的途中!长生天啊!现在已经到了卯时!就是通常点卯的时间,离天光大亮已经只有一个时辰了!刚才的抽薪运动是死伤了上万人,耗时一个半时辰,现在呢?蒙古人立刻有绝望之感了。
这时候再吊死在这里已经没有意义了,所以蒙古人决然的把进攻的方向再次转到了南方。但可悲的是,当他们跑到了南方之后,又发现了一道拦路的火墙。原来朱由校看到了其中的好处,不用伤一兵一卒,只是放把火而已,早就把一半的百姓转移到了南方的必经之路上。因为东方和北方都是边墙,那里无需什么火墙。
现在天已经开始泛白了,蒙古人经过了一烟的辛苦劳作,烟薰火燎,又没有休息,再看到突围失效,立刻是一片绝望。
百姓们这一夜也被折腾的不轻,一个个脸上和挖煤的有一拼,但想到了自己能跟着皇上奋战一夜,这心情不是一般的兴奋,而且二钱银子的收入也让他们高兴不已。
天亮之后,走投无路的蒙古人选择了投降,虽然十足的不情愿,但主动投降的待遇和再拼杀之后的待遇肯定是不一样的。八万人中统统变成了修路大军,这次没有宫刑,而是第一次运用了结扎技术。
如今这个技术已经经过了多次的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技术成果,只是太医院培养的人,并没有技术经验,这一批人的到来,给了他们实践的机会。朱由校为了保证手术的低风险,并没有要求八万人要多快完成结扎任务,慢慢来,一年结束都没有问题。一面培养‘新生’锻炼‘老人’,一面的也让蒙古人知道,这个计划生育政策,和宫刑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点只要第一批被结扎的人发觉身体无碍,性功能照旧,当然也就安心了。(未完待续。。)
第471章蓟镇铁血
一夜的辛苦,是把这项战果给固定住了,如今有了这批蒙古劳役,以及十几万匹战马,的确为山海关到京城修路问题解决了相当大问题。对于蒙古军来说,十年的苦役并没有太难,特别是没有了那可怕的宫刑了。还是能够接受的。而对于朱由校来说,十年的时间,大明应该能够解决了内忧外患,进入正常的发展了。
随军一起从大同跟随而来的郑芝龙,当然对这一战看的是一个清清楚楚,除了震惊之外,还是震惊。无论是从计谋的层面,还是从战术方面,更从战斗力方面,都他带来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虽然说陆地作战和海上作战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但却绝对有着相通之处。
郑芝龙不止一次的侵入陆地,搞一些‘杀富济贫’的勾当,当然也屡次和明军作战过,但那些明军的十人,也顶不过天子亲军的一人。想想看,如果自己遇到的不是普通的明军,而是现在的亲军,那毫无疑问,自己除了逃跑到海上之外,别无他途。
几千人堵住了三四里宽的地方,愣是让八万蒙古军冲不过来。虽然皇上是调动了十余万百姓在那边搞了一道火墙,把蒙古人给困住的。但没人怀疑,天子亲军们的战斗力是多么的强悍。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郑芝龙对皇上再次的重新认识。皇上拥有着如此大的财富、军力、民心等等是他一个小海盗根本无法抗拒的。虽然自己的志向高远,要做一个海上王。称霸与东海、南海这些海域。但现在皇上欲插手其中,自己真得能和他抗衡吗?自己越想越觉得胆寒。
阎鸣泰现在忙得更是脚不沾地了,一方面是百姓的安置,累了一夜的百姓,当然是需要管饭的,这个重责肯定是他这个蓟镇总督的责任,而防务、看俘、灾民等事物当然也是他的责职。一夜未合眼的阎鸣泰幸福并困着,幸福是得到了皇上的青睐,把一项项的工作布置给他,让他再忙也乐意。如今朝廷的格局已经变化的太大了。不是神宗年间。万历帝几十年不上朝,也不是前几年,魏忠贤和东林党在朝廷上分庭抗争,现在是皇上一家独大。要钱有钱、要军有军、要民心有民心、要大义有大义。什么朝廷大佬。那都是往年的旧黄历了。想要升官或者保官,就只有一个方法,靠近皇上。除此之外别有他法。所以阎鸣泰积极的工作着,热情洋溢的照顾到每一个方面的百姓、事物。
孙承宗依然劳累,因为关内的建奴附庸军是解决了,但关外还有一支建奴队伍在那里虎视眈眈。仅昨天夜里,潘家口、铁门关、游乡口、董家口、青山关、榆木岭口、大岭寨口、城子岭口、擦崖子关等就相继传来了建奴攻关的消息,只是因为三屯营的边兵及时的补充到了那里镇守,暂时没有让建奴得逞,如今还得一面调军过来看守俘虏,一面得派亲军们分别赶赴这些关口,彻底的打退建奴。
撤出喜峰口的黄台吉,是越想越不对劲,明皇如此布置,是不是别有用意?慢慢的越想越不是滋味,和谋士们商量之后,更是对兵部尚书孙承宗说的‘你的水准备的怎么样了’这句话仔细的斟酌一番,最终确定了明皇已经洞悉了自己的大计。
这一下推断最终敲定了明军种种不正常,范文程也不断的为黄吉台分析战局,把明军的布置、蒙古联军的位置等一一的列出,如今的蒙古军就是此局中的阵眼了,而解此局就是打破这个包围圈,往边墙内冲突。
就这样黄台吉最终敲定了利用此不利的战局,并将其改变的策略,那就是打蒙古军这个已经不利的‘废棋’,再度利用起来,把明军到嘴的美食变成烫嘴的山药。具体的战术则是利用明国如今集中在蓟镇的兵力会因为八万蒙古军充当内应而不足的特点,急攻边墙。黄台吉的攻击线路很多,因为无论攻打边墙的哪些个关隘,都是险峻之地,都将无法展开所有的兵力,这样倒不如来个全面开花,每个关口都去急攻,只要破了一处,这盘旗就算是做活了,那时候头疼的就是明皇了。因为峰营口上有着火枪、神弩,明皇亲军的部队黄台吉是不会去碰的,他们凭借着雄关险地,抢关和鸡蛋碰石头没有什么区别。而其它的关口仍然还是边兵,虽然抢关难了一点,按照范文程的分析,为了应付那八万蒙古军,十万蓟镇边兵必然是要分薄了兵力的,这就有了可乘之机。
所以这一夜就是黄台吉全面抢关之刻。但是边墙上那些边关已经加强了兵力,为了分守这些关口,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朱由校都认为这个时候都需要加强。而且因为有明皇在蓟镇亲自坐镇,蓟镇的边军打的的确买力气,以前打野战他们有心理障碍,现在经袁可立的两次辽东大捷,第一次全歼,俘虏了头头,第二次则是一个举城大搬迁,把建奴的男女老少全部都抓了来,在大明卖身,已经打消了他们不少的恐惧感,而当下三千多天应军就把营峰口给抢了过来,打伤打死建奴上千人,再说更是凭墙而守,所以蓟镇边兵根本就没有了心理障碍。
两个因素导致了建奴在抢关的过程之中,处处碰壁,一夜下来损兵折将,死了三千多人,仍然是没有得到一丝的便宜。
现在天色大亮了,建奴独自的撤守在了一处,等着蒙古兵的消息。只怕此次蒙古兵们真是凶多吉少。
晚上,基本上所有的事情已然处理的差不多了,各关口也安置了三百名亲军,其余的看守着八万蒙古军,可谓是万无一失了。昨天的胜利,一是亲军的,二是边兵的,朱由校很是高兴。在三屯营杀猪宰羊的,犒赏全军和百姓。这一战敲掉了建奴的一大臂膀,辽西的蒙古诸部一下子就变得兵力空虚起来。此消彼长之下,大明将会越来越强盛。
昨夜一战,蓟镇的边兵表现的相当勇猛,没有让正在包围蒙古兵的亲军部队有一丝的分心,充分表现出了大明官兵的血性,当然伤亡也是挺大的。这些为了大明而奋战的死难英烈,是让人尊敬的,朱由校没有小气,都是为大明而战,没有任何的区别,让战士们流血又流泪的事情,朱由校干不出来,若没有他们的勇敢忘死的搏斗,一旦让建奴冲进了关中,恐怕这份战绩又将改写了。所以对于死难的英灵们,朱由校决定建碑留念,对于抚恤待遇,也和亲军的待遇等同。而伤残者,给完抚恤金后,令其退役,安排到皇家的作坊,或者店铺,算是有一份养活自己和家人的工作和收入,残废者,养活到老死。
这一份政策一公布,把边军们激动死了。当兵的死了连一头猪都不值,皇上这泼天的银子撒了下来,让五六千名伤残的边兵家里再没有了后顾之忧,死的、伤的都是太值了。所以大家都在感激、感动着皇上的仁慈。
孙承宗、阎鸣泰看的也是一阵阵的眼跳,皇上这收买人心的招数虽然寻常的很,但那几十万两的银子砸了出去,这种收买人心的招数代价也太大了,并不是什么人都能玩得起的。
而更让边兵们感动的是,皇上表示,此战过后,将把蓟镇边兵择优选择进入蓟门铁血队,而因为蓟镇此次的保卫大明的表现,即便是不被选中入伍的,也将安排到驿站或者作坊、商铺之中,这更让边兵们兴奋。蓟门铁血队,这就是进入天子亲军这个集团的前身,当然表现的好了才能进入,就象天应军一样,前途无量。而现在因为皇上的许多作坊在招人的过程中,名额有限,卡的也很严,但待遇无疑是最好的。
这一夜,蓟镇过的相当的快活,无论是军还是民,都在胜利之中陶醉着。
但这一夜,黄台吉他们过得是相当的不好,蒙古军全军覆没的消息,黄台吉已经通过他们的情报网得知的是一清两楚,本来也不是什么机密,明军当然是玩命的宣传着。现在黄台吉就面临着一个选择,是就这样等着明皇出关来战,还是直接的班师回朝。
等着明皇出关,这个估计不难,但出了关后,明皇会否按着他所设计的路线,追着自己的屁股跑?这个问题不仅他回答不出来,连范文程也不敢说。因为明皇‘慧眼如炬’一下子就看穿了自己的计谋,这对于黄台吉体系来说,已经是一个相当大的打击了。明皇计谋比黄台吉高出一等的思想,更是深入了心头。不敢再随意的判断。
而直接班师回朝,这个本想着借此一战,巩固自己统治地位的黄台吉,现在又不忍心如此的劳米伤财、损兵折将,换来了一个师老无功的结局。(未完待续。。)
第472章盖州围点
如此纠结的选择,让黄台吉真的很无奈,但目前来都来了,败也败了,进攻基本上是不现实的了,一夜的强攻,死了如此多的白甲、黑甲兵,这可是他正黄旗,补充起来虽然比其它的旗方便一点,但仍然是比较难的。明国边兵的反抗也是相当的激烈,更别说如今每关又有了亲军的加入,所以这个念头他是绝了。
而看着各关的动静,因为仇恨的制造并没有成功,明军根本就是积极防守,绝不出墙作战的样子。攻又不能攻,留在这里象个怨妇一样盼着明皇或者明军的出关,可能吗?会有奇迹发生吗?
十月五日,近午时,朱由校收到了袁可立的光报,从朝鲜回来的袁可立在收到了皇上圣旨之后,立即展开了盖州之战,在毛文龙的极力配合之下,进展的是相当顺利。这次不象上一次一样,凭着海船直冲上岸,来个撞大运。而是在毛文龙的情报、陆路配合之下,直接的对盖州进行了定点突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