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好女婿(虎臣)-第2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日,苏木突然想起:这可是我的洞房花烛夜啊!
  又想起自己这两年来和胡莹的风风雨雨,悲欢离合,心中突然有一股浓重的爱怜涌上心头。
  “好了,好了。”苏木伸手推开了胡莹手中的杯子,笑道:“莹儿,你忍耐些,我这不是来了吗?”
  胡莹恼道:“你来了又如何,醉成这样,话都说不囫囵,也许说不了几句话就会蒙头大睡,一样无聊的很。”
  苏木嘿嘿笑着:“尽在无言中这句话你听说过没有。”
  胡莹:“我没读过书,你说的话却听不明白……啊……你在干什么?”
  话还说完,苏木的手已经抱在她腰上。
  胡莹以前虽然和苏木牵过手,山盟海誓过,可那是特殊情况。被苏木这样亲热还是第一次,顿时被吓了一跳。
  这一声尖叫在夜里很是响亮,苏木也被惊得一颤,酒又醒了三分。
  正在这个时候,门外,窗户下传来“扑哧”的轻笑,听声音却是胡家的几个贴身丫鬟。
  原来,她们跑过来偷听了。
  “谁?”苏木恼了,他最讨厌这种陈规陋习,居然被人偷听,是可忍,孰不可忍。
  外面的几个丫鬟,咯咯地笑着,如受惊的小鸟一样逃走。
  苏木笑了笑,转头一看,却见往日间大大咧咧的胡莹好象也意识到什么,红着脸低下了头。
  “妹子……”苏木叫了一声,又将手伸了过去。
  手中,胡莹身子一颤,“恩”了一声,却不说话。
  苏木又解开她的腰带,这个时候,胡莹的声音颤起来:“娘说了,要吹灯的。”
  “哈!”苏木大笑起来,一伸脖子,“呼”一声吹出去。
  灯光熄灭,屋中彻底黑了下去。
  “好小!”
  “不要。”
  “好细!”
  “不要!”
  “妹子……你就不能换句话?”
  “啊……”
  ****************************************************
  胡莹房间的烛光全熄灭了,这是一种令人陶醉的黑暗,如同陈年老酒,一时,风光旖旎。
  相比起这里,苏府的洞房里却是灯火通明。
  苏木下午时就出了府,赶去胡家。
  苏府的婚宴直到晚间才散去,自然是宾主尽欢。
  喧哗的苏家到终于安静下来,一切都已经入睡,只红红的烛光还在微风中不住摇曳。
  吴小姐,不,此刻应该叫吴夫人了,她自从被苏木揭了盖头之后,也不知道在新房里坐了多长的时间。
  桌上的酒菜已经凉了下去,蜡烛也燃到了尽头,“劈啪”一声,有几点灯花跳出来,将正在一边低头假寐的丫鬟惊醒了。
  按说,洞房花烛夜是属于老爷和夫人的,丫鬟们不能进来打搅的。可是,随着时间一点一点流逝,老爷死活也不回家。
  怕夫人心中悲伤,小蝶忙叫丫鬟过来侍侯,陪吴夫人说话。
  不过,实事证明这不过是小蝶的多余的担心,吴夫人看起来一切如常,表情也很恬淡,和丫鬟们有说有笑,这叫大家偷偷地松了一口气。
  到了半夜,丫鬟实在顶不住了,竟然坐在椅子上迷瞪过去。
  听到灯花的爆行,她这才醒过来。一睁开眼睛,就看到吴夫人依旧端正地坐在那里,面上带着微笑。
  丫鬟感觉到有什么地方不对,有些慌神,急忙换了几支红烛,又道:“夫人,从晌午到现在,你还粒米未粘牙。要不,奴婢叫伙房将菜热热,你好歹也吃些儿。”
  “不了,我却没有胃口。”吴夫人和蔼地笑着,说道:“老爷还没回来呢,等下若回来,正好撞见妾身据案大嚼,却是不好。”
  吴夫人说的本是一个笑话,可那个丫鬟听到耳中,心中却是一痛,眼泪就下来了:“夫人……夫人,你好歹也用些吧!”
  吴夫人站起身来,走到丫鬟身边,掏出手帕递过去,和气地说道:“看你,好好地说着话儿,怎么就哭起来呢,快擦擦吧!”
  “谢谢夫人,奴婢,奴婢……”用手帕擦着眼睛,小丫鬟的哭声大起来了。
  正在这个时候,小蝶进得屋来,狠狠地瞪了丫鬟一眼:“下去吧,大喜的日子,你号什么丧。”
  等到丫鬟退下去,屋中正剩下两人。
  小蝶才叹息一声:“夫人……”
  话还没有说完,吴夫人就打断道:“老爷可是还在胡府吃酒?”
  小蝶点点头:“先前赵葫芦回来说,老爷一到胡家,就被人抢了过去。他也是没有办法,抵不过人家人多,被赶了出来。”
  说到这里,小蝶一脸的愤恨:“果然是个军户出身,做起事来还真是肆无忌惮了。”
  吴夫人反安慰地小蝶:“小蝶,胡大人是锦衣亲军经历,锦衣卫自来就是肆无忌惮的,也不奇怪啊!”
  小蝶更是咬牙切齿:“这胡家的人人品可差得很,当年在保定的时候,胡家将想过要招老爷入赘。老爷乃是人中龙凤,如何肯做这种不要祖宗的事情,没得惹人耻笑不说,还坏了自己前程。”
  “为了逼老爷就范,胡家甚至还将他关押在庄子里。若不是胡进学还有些良心,老爷这辈子算是要毁在他们父女手上了。”
  “后来,胡家见老爷一路科举,得了功名,自然拿咱们苏家没有法子。不过,见老爷前途光明,胡家人自然是不肯死心的。为了得好处,胡大老爷豁出去面皮都不要了,叫他女儿不断过来撩拨。我听人说,胡大老爷之所以有今天这种地位和权势,还不是咱们老爷从旁参赞。可以说,没有我们老爷,就没有他胡家的风光。”
  “可越是如此,他们越不肯放手。特别是老爷如今又是状元公,更是京城中炙手可热的大人物。所以啊,他们连脸面都不要了,甚至让女儿做两头大,就为了攀附我们老爷。”
  “可是,他胡家如今好歹也是权贵,明面上还得不能做得太丢人。所以,这才将老爷留下来,做出一副老爷明媒正娶他胡家女儿的架势。可惜啊,这事瞒得了别人,却瞒不了明白人。”
  说到这里,小蝶冷笑起来:“胡家的野丫头有什么好,竟然将老爷迷成那样。姐姐,你怎么就不争上一争,一味退让的结果是洞房花烛夜都被人家给抢去了。”
    
    
第六百六十章 小轩窗正梳妆

      说到这里,小蝶突然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慌忙道;“姐姐,小蝶说话没个遮拦,你不要放在心上。”
  吴夫人却是一笑,笑得很平静:“没什么的,毕竟,老爷和胡家小姐是经过患难的,老爷又是个柔心肠的人,念旧,自然记得胡小姐的情分。也只有这样有情有义的男子,才值得我们以终身托付。小蝶,我们不但不应该生气,反应该高兴才是啊。”
  小蝶没想到吴夫人说出这种话来,瞠目结舌半天,才负气道:“姐姐你是好人,可小蝶我却没这种胸怀。”
  吴夫人又平静地说:“这里毕竟是苏府,是老爷的家。胡家和老爷可是有约在先的,将来他和胡家小姐有了孩子,都是要国继到胡家,继胡家香火的。孰轻孰重,老爷心中自然是清楚的,小蝶你也不用担心。”
  吸了一口气,她接着道:“今日两边都是婚宴,老爷两头操劳,自然是非常疲乏的。到处都有客人要应酬,酒自然也要吃不少的。或许,老爷已经醉了。等他待会儿醒过来,自然就会回家的,你也不用担心。还有,老爷累成这样,咱们应该多多体谅,小蝶,等下老爷回来,不可使小性子。”
  小蝶说不过吴夫人,只得道:“小蝶知道的,就依了姐姐。”
  吴夫人又笑了笑:“小蝶,看模样,老爷还有一阵子才回来,我已经一整天没用饭了,叫伙房将菜热热可好?”
  小蝶忙站起来:“我这就叫人热菜,姐姐也饿着了。”
  不片刻,又是一桌酒菜送进洞房。
  吴夫人拿起筷子小口小口地吃着,面容恬淡,手也很稳定。
  等吃完饭,看吴夫人这般情形,小蝶这才放心。
  听了听外面打更的声音,已经是卯时了,她也知道老爷今天晚上是不可能回来的。
  轻轻叹息一声,叫人收了碗筷,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吴夫人,轻轻地走出房间,带上了门。
  等到小蝶一离开,吴夫人面上的从容淡定不见了,两行清泪流了下来。
  嗓子里发出低低的呜咽:“子乔,子乔,难道在你心目中,我还抵不过胡莹吗?”
  就这么默默地坐着,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外面已是天光大亮。
  她这才愕然发现,自己竟然就这么坐了一个通宵。
  看来,子乔是真的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洞房花烛夜给了胡莹。
  在这场男女之情中,胡莹得了子乔的心,而我则只得到了一个名分。
  究竟,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吴夫人突然有些迷茫起来。
  正在这个时候,外面传来小蝶惊喜的声音:“老爷,你回来了,昨晚上你究竟去哪里了?”
  吴小姐一个激灵,猛地喝道:“小蝶,老爷做事自然有他的道理,咱们可不能乱问。”
  然后,又以不常见的敏捷,飞快地坐在梳妆台前,为自己补装。
  可是,心中却是如此的慌乱,手颤得厉害,却无论如何也画不好。
  突然,有阵微风带着浓重的酒气袭来,一只手提起案上的眉笔,轻轻地画在吴夫人眉间。
  吴夫人闭上了眼睛:“子乔你回来了?”
  苏木声音里带着疲倦:“回来了,那群锦衣卫的军汉真是可恶,灌起酒来简直就不要命,为夫到现在才脱了身,这才急忙赶回家来。昨天让娘子你守了一夜空房,是我的错。”
  “老爷,什么也别说了。”吴夫人朝后面靠了靠,靠到丈夫宽阔的胸膛上面,“那群军汉是比较难缠啊,老爷你辛苦了。”
  听到苏木的急促的心跳声,不知道怎么的,吴夫人突然有种安心的感觉。
  *********************************************************
  婚礼既然举行完毕,苏木就安心在家陪着两个老婆。
  一般来说,他都是一边住一晚的,好在两个女子都不是嫉妒之人,又没住在一起,苏木的后院倒是相安无事。
  在他在家休养的这段日子里,新科进士们按照科举制度的程序参加了大朝考。
  地点依旧是在谨身殿,考试题目诏、论、疏、诗、赋各一篇。
  走到这一关的进士们可都是人中龙凤,在作文和学问上,谁也不比谁差。
  到了这场考试,要想分出胜负,只能靠书法。
  书法这种东西,在古代可是一件需要花费大量钱财的事情。因为书法练习需要临摹海量的名家书法,在市面上,一张两尺见方的书法大家的条幅,如黄山谷、蔡京等人的真迹,就足够普通人家吃一辈子的了。贫寒人家的书生,根本没可能看上一眼。
  因此,苏木前通政司的同事们大多因为书法不好,落了榜,就连吴老先生也不例外。
  吴老先生自会通政司做他的左通政,其他几个如牛得水等人,也都被任命为一县的知县,外派出了京城。
  走的时候,苏木自然去送行,大家喝了个痛快。
  说来也是意外,大朝考段知事却是中了。要知道,他虽然家道中落,可从前也是望族子弟,书法却是非常好的。这次就顺利地选了馆,以三十四名的名次,点了翰林,做了庶吉士。
  正德一年的朝考,一共六百多新科进士参加,最后选了七十四名庶吉士。
  庶吉士选馆之后,要在翰林院学习一年,散馆之后经过考核,合格之后才能被授予遍修一职,如此才算是真翰林。否则,就是假翰林。
  当然,苏木是状元,直接就授为翰林编撰,殿试一结束就是真翰林。
  等到大朝考结束,没几天,苏木就进翰林院当值。
  成天随侍在正德皇帝身边,替内阁起草起草文件,替皇帝起草起草诏书,充当起贴身秘书的角色。、
  闲暇的时候,苏木和正德皇帝会在西苑里跑跑步,游游泳,打打拳。
  日子过得舒展,叫他恍惚间又回到当初正德皇帝还在东宫做太子时的年月。
  一转眼,四个月就过去了,转眼就到了金秋时节。
  苏木原本以为自己的生活会这么过下去,只等在熬上十年八年之后,再外放做一任堂官或者一省的巡抚,就可以入阁为相了。
  未来,好象已经清晰可见了。
    
    
第六百六十一章 大考差

      老实说,这样的日子苏木还是很满意的。事少离家近,工资也不高,最重要的是又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平日间又可以和正德皇帝一起在西苑玩耍,几个月下来,身体却比往日要强壮了许多。
  回想去会试期间的患得患失,回想起因为怕撞车而吓得寝食不安,恍然如同一场大梦。
  翰林院那边也没什么事,苏木每日去那里点个铆,有的时候因为公务耽搁,甚至连续十天半月不过去。
  后来,翰林院索性就让苏木长驻西苑,在内阁值房值守。反正翰林院的杨廷和学士不也常年呆在那里,况且翰林院编撰主要的责任是协助内阁做事。
  相比起苏木这个状元公的悠闲,榜眼康海好象不受重用的样子,从来就没被内阁招去西怨,平日间也就处理一些琐碎日务。倒不是内阁对他有什么成见,实在是康编休虽然在文坛名气极大,辈分也高,可就是一个书呆子,做事好象也不太靠谱。
  干砸过几件事之后,内阁也不怎么去麻烦他了。
  见这个好朋友好象混得不成,苏木也替他着急。翰林院的编纂和编休虽然有储相一说,可也就是个说法,只代表你比别人的起点要高一些。但如此你不通日常事务,将来未必就能大用。苏木依稀记得好象正统年间就有一个探花郎因为政才不成,在翰林院几年之后又在六部熬了一辈子,实在混不出头,到最后只能放到国子监了事。
  对此,苏木也是爱莫能助。古人学而游则仕,可并不是人人都适合从政的。相比而言,康海更适合做一个纯粹的学者,这也是没奈何的事情。
  翰林院其实人不少,今期选馆的庶吉士就有七十四名,再加上学士、编纂、编修,上百了。可能够自*出入西苑,与闻机要的也只杨廷和和苏木区区几人。
  杨廷和资历拜在那里,也就最近几年就能如阁,至于苏木,怕也是当成未来的阁臣培养吧,现在只缺的是地方从政经验。
  只不过,现在的苏木还没意识到,自己入阁的路上还缺了这么一笔资历。
  苏编纂最近过得滋润,翰林院的人也没有去叨扰他,反正院里有事,杨廷和会直接说的。
  老杨虽然看重苏木的干才,把他当成自己最得意的门生。可两人平日间也不怎么说话,以前正德皇帝是太子的时候,他们就闹得很不愉快。
  这一日,杨廷和见了苏木,就道:“苏木,明日去院里一趟。”
  “是,敢问可有事?”苏木点了点头,问。
  杨廷和:“已经入秋了,再过得两月就要过年。后年则是大比之期,所以,明年各省都要举行乡试。按照科举场上的规矩,各省的乡试主考都必须从翰林院里派出。所以,院里要举行一场考试,本官推荐了你,去参加吧!”
  “大考差?”苏木吃了一惊:“就明日,太仓促了点吧?”
  所谓大考差,刚才杨廷和也说得明白了,就是在翰林院中选拔一省乡试的主考官。
  这可是一个美差,最直接的是巨大的经济利益。
  明朝科举考试结束后,考生都会给主考官送礼。而且,也有一定之规。比如乡试考场,中式新人给主考的红包一般都是二十两三十两,碰到家境好的,五十两也是有的。一省乡试,报名的考生至少有两千,最后得到举人功名的按照省份不同,如江南富庶地区,中个六七百也是有可能的。至于偏远地区,几只个总是有的。
  一趟乡试下来,一个主考官光礼钱就能收好几千甚至上万两银子。
  而且,按照明朝的科举制度,这只是正常的人情往来,不算贿赂。
  翰林院的人俸禄极低,如苏木这样的正七品编纂,每月也就三两银子,还有一小半是食物和如同废纸的宝钞。
  出京到地方省份对翰林院的人来说,简直就一次财富机遇。只要当上一任考官,足够普通人吃上一辈子的了。打个比方,只要你当上一届主考,立即就有几百万人民币的身家。
  这还是其一,其二,当上一任大宗师大主考,录取几百个举人。这些人可都是有直接做官的资格的,将来说不准还能中进士,甚至做到封疆大吏的高位。可无论他们将来地位如何,见了你,都得恭敬地喊一声“恩师!”
  这可是一笔雄厚的人脉啊,轻易之中就能在士林中建立起自己的势力。
  但,大明朝总共才十三个布政使司,加上两京,乡试又是三年一考。
  正因为有如此的好处,历来为了各省乡试大宗师的位置,翰林院争得快要打破头了。
  后来,见闹得实在不象话,朝廷就出了个政策。首先,每个翰林院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