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资本大唐(老鱼)-第4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巴塞罗那港的码头上,李恪身穿便装,一脸焦急的等待着伊琳娜的到来。自从前两天他接到消息后,就立刻将一切事务都推给了岑长倩和王方翼两人,自己则一心准备迎接伊琳娜。另外他也知道,伊琳娜不可能在自己这里长住,所以李恪也计划在这段时间多陪陪伊琳娜,让她在自己身边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很快,海面上就出现了一支罗马战船样式的船队,而当李恪看到那艘最大的十桨座战船船头那个婀娜的身影时,也不禁激动的向前走了几步。
船头的伊琳娜同样看到了李恪的身影,正是激动的不能自抑,甚至恨不得直接从船头跳到李恪的怀里,慰藉一下自己这几年来的相思之苦。
战船刚刚在码头上停稳,伊琳娜立刻第一个下船,然后像是一个与恋人久别的少女一般,飞快的扑进李恪的怀里,然后紧紧的抱住他强壮的身躯,眼角含泪的低声道:“三郎,我……我好想你!”
众目睽睽之下,李恪显得有些不太适应伊琳娜如此奔放的感情表达方式,不过当他听到伊琳娜饱含感情的声音时,也不禁心中一颤,再也顾不得什么矜持,双手抱住她的纤腰,同样满怀感情的道:“伊琳娜,我也好想你!”
船上的奥弗隆看着下面与一个汉人男子紧紧拥抱在一起的女儿,却是无奈的摇了摇头,对于女儿和李恪的事,他也早就听说过,只是当初李恪在君士坦丁堡时,他们一家刚好不在,所以也一听没见过李恪。
奥弗隆第二个下了船,然后没有丝毫做电灯泡的觉悟,走到相拥在一起的两个人身边,开始仔细观察李恪的样貌。说起来大唐和罗马的审美观有很大的差别,不过一个人身上的气质却是相通的。
李恪身为皇子,自小又是文武双全,因此身上的气质极佳,再加上李恪的身材高大健壮,这点倒十分符合罗马人的审美,因此光从外表和气质上来说,奥弗隆都对李恪十分满意。最重要的是李恪没有大部分罗马男人的陋习,他只喜欢女人,不像君士坦斯二世那样更喜欢男人,这才是让奥弗隆最满意的一点,因为他是少数不搞基的罗马男人之一。
也正在这时,享受着温香软玉在怀的李恪忽然感觉全身不舒服,当他睁开眼睛时,刚好看到一个强壮的老头子正在上下打量自己,看对方的衣着,应该是罗马海军的将官,这让他心中暗恨对方没眼色,因此禁不住瞪了对方几眼。
只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这时伊琳娜也想到自己的父亲也在船上,当下急忙从李恪的怀里站起来,拉过奥弗隆向他介绍道:“三郎,这位是我的父亲,你可以称他为奥弗隆将军!”
“呃!”李恪听后却是尴尬无比,刚才自己还瞪人家没有眼色,没想到报应来的这么快,真正没有眼色的是自己,竟然没有看出来这个老头和伊琳娜的亲密关系。
幸好李恪受李愔的影响,脸皮也比较厚,当下热情的上前开口道:“原来是奥弗隆将军,实在是失敬失敬!”
奥弗隆也没有生气,毕竟刚才他的举动也的确十分失礼,因此只见他用生硬的汉语说道:“吴王殿下客气了,早就听人说殿下英挺不凡,今天一见,果然像传闻中的一样。”
李恪听到奥弗隆丝毫不提刚才的事,而且还对他赞赏有加,这让他一时间也对奥弗隆印象大好,急忙谦虚了几句,然后就将他和伊琳娜引上马车。
巴塞罗那虽然不是罗马人建造起来的,但却是在罗马人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整个城市中充满了罗马或希腊风格的建筑,这让伊琳娜父女感觉像是走在君士坦丁堡似的,并没有什么不适应。
三人来到临时改建的吴王府后,李恪立刻命人将早已经准备好的酒宴摆上,只不过这次全都是按照汉人的酒宴规矩,三人全都是分桌而食。这是因为伊琳娜早就说过,想要体会一下汉人的生活,上次李恪去君士坦丁堡时,身边没有带太多的人和用具,因此无法做到尽善尽美,这次刚好可以补上。
这次李恪带来的可是他王府最好的厨子,手艺比以前船队里的厨师要强上数倍,再加上李恪又熟知伊琳娜的口味,所以做的全都是她爱吃的,奥弗隆也是第一次品尝到中原美食,而且他的口味和女儿差不多,因此在他看来,眼前的这些是自己一生中吃到的最美味的食物,甚至最后连自己的贵族仪态也顾不上了,开始放开手脚大吃特吃,尽显军人的豪爽本色。
看到父亲的样子,伊琳娜却是又好气又好笑,她知道父亲大半辈子都在军营里度过,所以对一些贵族礼仪并不怎么在意,平时装装样子还行,但是像今天这种情况,立刻就露出了军人作风。
本来伊琳娜还有些担心李恪会生气,毕竟父亲的样子实在有些失礼,不过没想到李恪却是给了她一个安心的眼神,然后丢下筷子,也和自己父亲一样开始大吃大嚼,不时还会给奥弗隆敬酒。看两人的样子,简直和军营里的两个粗鲁军官没什么两样。
看到这里,伊琳娜不但放下心来,而且看向李恪的目光中也满是感激与倾慕,这样细心体贴的男子,比自己的那位丈夫不知要强多少倍,若是有可能的话,自己无论如何也要与他厮守一生。
奥弗隆在吃喝之时,其实也一直在观察着女儿和李恪的反应,当看到刚才还彬彬有礼的李恪忽然也变得和自己一般,拿出一副军人的豪放作风时,这也让他顿生好感。本来他们家族对儿女的教育十分严格,特别是女孩子,不但要婚前守贞,而且在婚后也必须对丈夫忠贞,所以伊琳娜与李恪的交往,已经违背了他们家族的教育,但是在现在看来,奥弗隆终于明白女儿与李恪走在一起的原因了。
接见的酒宴过后,奥弗隆被李恪带来的陈年五王醉灌的不醒人事,李恪只得命人将他抬到客房休息,整个大殿上只剩下他和伊琳娜两人。
“三郎~”伊琳娜声音酥软的轻声叫道,品了几杯烈酒的她两颊酡红,看向李恪目光也是迷离之极,全身上下无不散发出诱惑的气息。
李恪这时也感觉嘴唇发干,其实在见到伊琳娜的那一刻,他就想把对方抱在怀里,然后抵死缠绵一番,以慰自己的相思之情。现在整个大殿只剩下他们两人,而伊琳娜的神色中也满是挑逗之意,这更让他把持不住。
只见李恪一下子推案而起,大步的走到伊琳娜面前,然后弯腰将她抱在怀里,并向大殿后面的休息室走去。而伊琳娜感觉到李恪的热情,也不禁伸出纤手揽住李恪的脖子,火热的双唇也如雨点般的印到李恪的脸颊、嘴唇、脖颈和胸膛……
所谓小别胜新婚,更何况李恪和伊琳娜这对三年未见的恋人,两人自中午一直缠绵到华灯初上,这才相拥而眠。只不过到了下半夜时,两人却不约而同的醒了过来,然后在侍女的服侍下吃了点东西。
也正是趁着这段时间,伊琳娜向李恪讲解了一下东罗马帝国现在的情况,以及自己能来找他的原因,只不过当李恪听完伊琳娜的话后,却不禁面露沉思之色。

第七百零二章 李恪立国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曰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用这几句诗来形容现在的李恪最形象不过,在伊琳娜到来之后,他们两人几乎天天粘在一起,甚至连一些军政大事,李恪都推给了其它人去做。
另外李恪通过伊琳娜知道了东罗马帝国的局势后,总感觉罗马帝国的这次内部纷争应该不会在短时间内结束,而且现在双方还只是打嘴仗,但是李恪的直觉告诉他,狄奥多西与君士坦斯二世之间,很可能会爆发出更加激烈的冲突。
就在李恪与伊琳娜忘情相守的期间,那个唯一没有被起义的罗马人攻克的城市,很快被王方翼的大军攻陷,城中所有的西哥特人被处死,整个伊比利亚半岛的西哥特势力终于完全被清除,接下来则要开始筹建一件更重要的事,那就是建国。
这下李恪也终于躲不开了,因为建国可不是只举行一个建国大典就行的,背后还有无数的事要准备,比如各级行政机构的架设以及各地的驻军等事宜,全都需要他亲自处理。这时伊琳娜也表现出一个女子的聪慧,她不但主动劝李恪以国事为重,同时也开始在巴塞罗那城频频露面,而且将自己的身份公开,这下让那些原来的罗马人都是欣喜若狂。
特别是通过一些暗地里的渠道,李恪和伊琳娜之间的关系也慢慢的流传出去,这使得那些罗马人的震惊的同时,也对李恪的统治不再报什么偏见。毕竟现在统治他们的,是东罗马皇后的情人,这在罗马人心中,已经将李恪当成了自己人。
另外有一些痴情的少女,却是暗中将李恪塑造成一位痴情的皇子,为了他深爱的伊琳娜皇后,所以才来到伊比利亚半岛,为的就是能够在某一天再见到皇后。这种痴情打动了无数罗马少女的心,同时也让李恪成为整个伊比利亚半岛未婚少女或已婚少妇的梦中情人。
可惜政治就是政治,不可能像少女们幻想的那么浪漫,李恪和伊琳娜之间的确有真感情,只不过李恪更多的还是看重伊比利亚半岛的位置,以及曰后的发展前景,至于和伊琳娜能否长相厮守,这种事却是强求不得。
伊比利亚半岛的面积并不小,甚至已经接近天竺的二分之一大小,而且经过罗马与西哥特王国的统治,使得这里的文明程度很高。整个半岛有一半都属于高原地区,气候也比较凉爽宜人,适合种植葡萄、油橄榄和小麦等作物,另外手工业与商业也比较发达,只是因为哥特人的野蛮统治,使得岛上的各个行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缩。
在将整个半岛纳入自己的统治后,李恪也终于同意岑长倩等人提议的建国事宜,毕竟他孤身远赴海外,急需一个大义的名分,同时跟随李恪的文武官员也需要更大的封赏,因此建国之事自然刻不容缓。
经过几个月的忙碌,李恪终于在伊比利亚半岛建国称帝,国号为吴,首都暂定为巴塞罗那,不过现在已经被李恪改名为西京,原吴王妃杨氏为大吴皇后,只是杨氏带着儿女在台湾,并不在李恪身边。伊琳娜以罗马皇后的身份出席了开国大典,只是在典礼举行时,她却一直站在李恪的身边,那本来应该是皇后的位置。
另外在吴国的开国典礼上,大唐、大齐、天竺三大帝国都派出使者前来道贺,另外罗马、波斯和大食,以及一些其它的国家同样也派出使者,只是除了波斯等少数使者是真心道贺外,罗马和大食等国家的使者却是表情迥异,让人观之是回味无穷。
开国大典完成后,吴国仿照大齐的行政结构,将整个伊比利亚半岛分成数个州,州下设县,县下设乡,乡下设村进行管理。而且各级官吏全部分划分到行政结构中,官与吏同样没有任何界线,官员的选拔制度同样也与大齐的相同。
另外中央官制也几乎是照搬大齐的制度,同样设立首相一职,岑长倩虽然年轻,但是个行政高手,再加上脑子灵活,威望也足以服众,因此被李恪任命为第一任首相。
从以上可以看出,李恪在行政方面几乎完全照搬了大齐的制度,而且各级官府也极力推动当地工商业的发展,同时从大齐和大唐引进大批的造船工人,在半岛沿海港口兴建造船厂,看样子是想与大齐走同样的道路。
不过李恪和岑长倩也不仅仅只会抄袭,按照两国内部情况的不同,他们也对一些政策做出修改,比如最重要的民族政策方面。李恪招募到的三十万人,已经陆续的被李愔送到伊比利亚半岛上,其中汉人才仅仅八万,再加上后来自愿前来的汉人,加在一起也不过十二万人左右,剩下的全都是草原胡人、三韩人、倭人等。
除了以上的三十多万人外,剩下就是人口最多的原罗马人,他们占半岛总人口的六成以上,达到了两百多万人,剩下的全都是半岛本地的一些民族,所以现在半岛的总人口已经接近了四百万,而且民族万分十分复杂,最关键的是,汉人的数量还不到总人口的三十分之一。
面对这种情况,若是直接推行大齐的那种四级异族制的话,很可能引起当地人的反弹,毕竟李恪的军事力量虽强,但想要治理好伊比利亚半岛,还需要借助当地人的力量,否则若是实行强力统治,一会这边起义,一会那边暴动,那他还不如直接回去做自己的安乐王爷呢。
也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所以李恪并没有在半岛上实行四级异族制,而是宣布国内各异族在法律上都是平等,汉族也不例外,统一称为吴人。不过个吴人并不包括西哥特人,这个野蛮的民族在统治伊比利亚半岛期间,对半岛上的各个民族都实行高压统治,可以说所有民族都对哥特人十分的仇视,特别是占人数最多的原罗马人,更是恨不得杀光所有哥特人。
不过哥特人毕竟在半岛上统治了上百年时间,人口数量也十分庞大,是半岛上除罗马人外的第二大民族,之前的征战中,虽然造成大量哥特人死亡,但也有不少哥特人都选择向李恪投降,所以现在的吴国内部,还残存着二十到三十万的哥特人。
对于这哥特人,以罗马人为代表的当地民族都反对给于他们同等的地位,另外李恪身边的岑长倩,当初在第一次到达直布罗陀海峡时,也受到哥特人的羞辱,这让一向小心眼的他怀恨在心,因此他也向李恪提出,绝对不能给哥特人平等的地位。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最后李恪终于决定,将所有哥特人贬为奴隶,从事挖矿、修路、筑城等一些苦力劳动,这也是吴国的第一批奴隶。而且在尝到奴隶的甜头后,吴国也开始向非洲引进奴隶,这使得整个吴国也很快和大齐一样,奴隶制度飞快的发展,不过这也使得吴国的各个行业也开始了加速发展。
只不过在确定了民族平等的法律后,紧接着李恪就开始大封赏,其中几乎所有汉族家庭,最少都有一人被封爵,特别是他实行的那个欧洲贵族计划,不但针对大唐和大齐后来迁来的移民,同时也对以前招募的汉人百姓有效,因此绝大部分汉人都拥有爵位,最低也是个男爵,这使得汉人在实际地位上,就比其它民族要高上一筹,不过因为其它民族被封爵的同样不少,所以并没有引起这些民族的反感。
只是这种大封爵位的办法也带来了一定的坏处,那就是导致后来李恪国内的爵位含金量下降,比如同样是伯爵,吴国的伯爵在遇到大唐或大齐的伯爵时,都会感觉矮上一筹。
至于军事方面,则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原来的五万大军在征讨西哥特王国时损失很小,而且很快就被补充完毕,这支全火器的军队做为大吴军队的核心,被李恪赐名为皇家近卫军,平时驻扎在西京,战时才被调往前线,是一支主要对外征战的武装力量。
另外在之前的征战中,他就已经组织起不少罗马人的军队,现在以这些军队为基础,经过整编与扩建后,暂时组织起二十万的大军,只是这些新建的军队还需要严格的操练,而且上过战场的老兵也不多,因此战斗力并不强,现在主要是驻扎各地维持当地的秩序。
同时李恪在西京也建立起一座军校,选拔军中年轻优秀的军官进入其中学习,除了军校的专业课程外,最重要的就是加强忠君爱国思想的教育,毕竟军队是一个国家存在的根基所在,想要控制军队,就必须控制住军官们的思想,这点早就已经在大齐和大唐的高层中达成共识。
只不过就在李恪对自己新成立的吴国进行轰轰烈烈的大改造时,东罗马帝国那边却发生了一件天大的事,而这件事所导致的后果,却是影响到整个地中海、乃至整个世界的格局。

第七百零三章 阳谋与阴谋

自从君士坦斯二世下令逮捕罗马教皇马丁一世后,整个东罗马帝国内部是吵翻了天,以狄奥多西为首的反对派们,坚决要求君士坦斯二世赦免马丁一世,甚至有些激进者,还要求君士坦斯二世收回之前禁止讨论基督神姓与人姓的法令,并向马丁一世道歉。
身为罗马皇帝,君士坦斯二世有着自己的骄傲,况且他自认为自己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恢复罗马帝国的荣光,所以在他看来,那些反对自己的人,全都是像狄奥多西这样别有用心的野心家,因此他绝对不能屈服。
也正是因为如此,罗马帝国内部的反对派与支持者们,开始了一场艰苦而漫长的争吵,两方抓住任何可以利用的机会,想尽一切办法打击对方,在刚开始时,双方的争吵还比较有克制,争论的焦点也主要停留在宗教方面,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争吵慢慢的变了味道,反对者更多的是将矛头对准了君士坦斯二世本人,甚至有不少人将南方行省的丢失,都归到君士坦斯二世身上,更有些人在私下场合骂他无能。
罗马虽然也称为帝国,但是在之前那个久远的年代,罗马却是一个自由气氛十分深厚的共和国,贵族们共同管理国家,虽然现在有了皇帝,但是皇帝的权威远不能与大唐那样的君主集权相比,很多大贵族对皇帝也并没有太多的敬畏心理,甚至还会公开发表一些对皇帝不满的言论。
比如一位名叫切尔诺的大贵族,他在一次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