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大科学家(何事)-第2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真到了那一步,那就把能运走的运走,不能运走的就地封存。只要人在,其他问题总能解决的!”严复话说的很果决,不过他随即就语气一转:“当然,现在还不到走那一步的时候!”

“呃?”张辉瓒这几天睡眠不足,本来就有些反应迟钝。严复突然来个大喘气,差点让他脑袋死机,好半天都没反应过来。

严复却很满意自己之前所做的铺垫:“既然朝廷不愿主动撤兵,那我们就让他不得不撤兵!”

张辉瓒瞪大眼睛望着严复:“不知先生有何高见?”

严复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提问,反而有些神秘地问道:“石侯,老夫且考考你。如果说经世大学是百熙的软肋,那么朝廷的软肋又是什么地方?”

“紫禁城!”张辉瓒不假思索就给出了答案。如果说经世大学是孙元起的软肋,那紫禁城简直就是清政府的睾丸,随便捏一下就能让他痛得死去活来!

“正是!”严复满意地点点头,“你说,我们要是以紫禁城相要挟,朝廷会不会退兵?”

“能!绝对能!”张辉瓒回答得干脆利落,旋即眉毛一挑,有些疑惑地问:“我们现在兵力已经左支右绌,外面又有禁卫军围堵,根本就出不去。即使侥幸突出重围,京城内外还有大兵驻扎,戒备森严,只怕我们有心无力吧?”

张辉瓒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北京城和紫禁城本身就是双重保险,再加上墙高城厚、人多势众,绝对让攻城者挠头不已。就他所知,从明永乐十八年(1420)正式落成到现在这五百年间,满打满算紫禁城也只被攻进去五次!

第一次是明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李自成率领来自西北的流寇攻陷京城,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在煤山自缢身亡。

第二次发生在一个多月以后,皇帝宝座还没有捂热的李自成被清军打得丢盔弃甲,灰溜溜滚出北京。五月己丑,多尔衮率领满清铁骑进入紫禁城,入住武英殿。

第三次其实应该算半次。清嘉庆十八年(1813)九月天理教举事,信徒陈爽、陈文魁等人在入教的清宫太监引导下攻入紫禁城,并与护军展开激战。但因势单力薄,很快就溃不成军逃出皇宫,并没有占领宫城。所以这次只能算是在熟人帮助下来个紫禁城半日游。

第四次也顶多算半次。清咸丰十年(1860)八月,在英法联军的隆隆炮声中,咸丰皇帝仓皇出走。英法联军占据北京,但对紫禁城围而不攻、占而不进,所以顶多算半次。

第五次是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七月的事,因为清政府应对义和拳不当,慈禧太后被迫挟光绪皇帝“西狩”。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这次紫禁城终于在劫难逃,很多外国士兵都到太和殿的龙椅上坐坐,享受一把当皇帝的威风。

严复笑道:“虽然紫禁城离经世大学只有四五十里地,但要从地上走,我们真是连北京城都摸不到。幸好我们还有别的招法!”

张辉瓒大奇:“不从地上走,难道还从天上飞不成?”

严复点点头:“说的没错,我们就要从天上飞过去!”

“啊?”张辉瓒顿时惊讶出声。之前见严复神神秘秘的,还以为他有什么高招,没想到居然出了这么个馊主意。若不是碍着严复一把年纪,又是自己老师,张辉瓒都想伸手过去试试,看他是不是发烧烧得神志不清了。

严复拂须哈哈大笑:“石侯,你这么盯着老夫看干嘛?告诉你,老夫清醒的很,刚才也并非和你说笑。”

张辉瓒期期艾艾地问道:“只是,人怎么能从天上飞过去呢?这、这也太天方夜谭了吧?”

“想不到吧?你都想不到,那朝廷就更想不到了。其实这是经世大学的一大秘密,估计外界只有张菊生、罗叔言和老夫等少数几个人知道!”严复有些得意,喝了口茶才继续说道,“你在学校也有些时日,应该知道后山有个严禁外人进入的东校区吧?其实那里面都是些非常机密的研究所,其中一个就是专门研究飞机的。”

“飞机?”

严复微微颔首:“不错,就是飞机,一种能把人带上天的机器。早在十年前,百熙就投入大量资金成立研究所,专门研究这种机器。四年前,老夫有幸和百熙一起去过那里,当时他们研制出来的飞机就已经能飞到京城。这么些年过去,老夫一直没机会再进去,想来他们已经研究出更先进的飞机了。

“老夫的想法就是让飞机去紫禁城上面绕几圈,再扔些传单下去威胁威胁他们,比如朝廷不退兵就往皇宫里扔炸弹之类的。如今宫中主事的是隆裕太后,她才德平庸,胆小懦弱,肯定经不住惊吓。只要把她唬住,载沣、载涛兄弟保证得乖乖退兵!”

“你怎么不早说?”张辉瓒顿足叹息道。在他想来,如果早些派出飞机,自己部下又何至于遭受这么惨重的伤亡呢?

严复道:“其实这只是老夫的一个想法,貌似可行。但具体能不能施行,还得先请示百熙。别的不说,没有他的批准,别说调动飞机,恐怕你连后山的东校区都进不去!而且我们也不知道现在飞机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百熙把飞机雪藏起来,是不是为了以后有更大用途?另外,一旦动用飞机要挟朝廷,他们知道厉害之后只怕会寝食难安,更加视学校为肉中刺、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了!”

张辉瓒却浑不在意:“先熬过这一阵子再说!以后的事情以后处理,大不了以后把学校搬到孙先生的地盘上,省得朝廷老惦记着我们。那我现在就给孙先生发电报?”

电报发过去之后,很快就收到孙元起的回电,上面只有一个字:允!

第二七五章雄鸡一唱天下白(十四)

虽然在电报中已经得到孙元起的允可,但想进入戒备森严的东校区,还需要办理多道繁杂的手续。

好像当初制度设计者的意图,就是想通过各种程序来考验参观者的耐心,从而杜绝闲杂人等入内,所以程序极尽折腾人之能事,怎么复杂怎么来。仅文书一项,就需要孙元起的亲笔手令、经世大学的批准文书、访客的人身担保、保安队的安检证明、研究所的参观许可等十多种。

归根结底就是两个字:麻烦!

等把所有手续都办理齐全,张辉瓒和顾祝同两人至少在经世大学校园里跑了十个来回,腿都细了两圈!顾祝同一边喘息一边抱怨道:“好家伙,这也太折腾人了,比进皇宫大内都麻烦!要不是军情紧急非进去不可,就算八抬大轿请我去参观,我也没这耐心!”

张辉瓒也累的汗流浃背:“科研机密非同小可,所以难免有些麻烦。也正是因为这些麻烦,才确保了研究所的安全。你没听傅沅叔校长说么?他来学校这么多年都没进去过,这回还是沾我们的光,才有机会一饱眼福。”

“关键这也太麻烦了!”顾祝同虽然认可张辉瓒的说法,但还是忍不住要抱怨。

张辉瓒擦了擦汗,重新整理好军容后说道:“既然批准进入研究所的时间是明天上午八点到十一点,那请墨三现在就去通知傅沅叔、严几道、卢瑟福、王静安等四位校长,明天上午七点五十准时在东校区门岗前集合。过期不候!”

获准参观的几个人都知道机会难得,第二天一大早七点多钟就早早到了集合地点。顾祝同抱着一大摞文件率先来到岗亭,对出门查看的警卫大声说道:“经审批,我们六人获准进去商谈要务。这是相应文书。请你们核查后放行。不过时间紧急,还有五分钟就八点了,麻烦你们快点!”说着“嘭”一声把文件放在那名警卫的手里。

放文件的时候,顾祝同心里颇有一种报复的快感:为了这么一大摞文件,哥哥我两条腿都快跑断了。害人终害己,这回也该着你们头痛了吧?

那个警卫丝毫不为所动,只是冷冷地瞥了顾祝同一眼,什么话也没说。抱起那摞文件走进后面的警卫室。几分钟后,他又抱着那摞文件走了出来。顾祝同眉毛一挑:“怎么样,可以放行了吧?”

“不行!因为你们缺少一个重要文件,按照规定不能放你们进去!”警卫严肃地回答道。

顾祝同一愣:“缺少什么重要文件?”

“孙大人的亲笔手令!”

顾祝同迅速从那堆文件里翻出了孙元起的电报。狠狠贴到那名警卫眼前,冷笑一声:“怎么,难道你没看见这封电报?”

那名警卫伸手接过电报再轻轻地放到那堆文件上,脸色没有任何变化:“电报没用,按照规定必须是孙大人的亲笔手令。我是照章办事。很抱歉,你们不能进去!”

顾祝同眉毛拧成一团:“什么?必须是孙大人亲笔手令?孙大人现在人在四川,来回上万里,仓促之间怎么可能有他亲笔手令!你这不是故意刁难人吗?”

“规定如此。我只是执行规定。你现在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补办孙大人亲笔手令,要么取消此次申请!”那名警卫冷冷地答道。

顾祝同这些天在战场上就憋了一肚子火。昨天跑各种手续又累的半死,好脾气早已耗光。见那名警卫丝毫不通情理。顿时暴跳起来:“只有两个选择?老子啥也不选!王八蛋,老子今天还就要进去了,你能拿老子怎么着?有种你能把老子生吃了?”

那名警卫犹如一块千年寒冰,神色丝毫不改:“按照规定,在警备区域内恣意生事无理取闹者,可以当场击毙。”说完一挥手,从后面冒出一队警卫,个个手里都端着中工1911式步枪,虎视眈眈瞄准了顾祝同。

就在剑拔弩张之际,严复等人闻声赶过来,急忙劝解道:“都是自己人,万事好商量,切不可妄动刀枪伤了和气!”

张辉瓒对顾祝同也是一通训斥。等问明原委,张辉瓒等人都觉得问题有些棘手。

严复当下温声对那名警卫说道:“想必小哥你也知道,孙百熙如今远在四川,亲笔手令短时间内是断断取不来的,而我们又确实有紧急要事,事关经世大学生死存亡。能否请小哥通融一下?”

那名警卫似乎认识严复,眉头不经意间皱了皱。张辉瓒觉得有戏,赶紧一边从文件堆里翻文件,一边敲边鼓道:“兄弟,你看看,这是我们的身份证明。这四位分别是学校的校长、副校长,像严先生,几乎建校伊始就在这里任教了,京师大学堂以副监督之职相邀,他都没有出山;而这位来自西洋的卢瑟福先生,当年孙先生僻居马神庙时,他便从英吉利枉道来访,一直是孙先生的至交好友。

“至于敝人,则是经世大学附中的学生,后被先生选派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如今忝为第四十四混成协步兵第88标第一营管带,奉命驻扎在校外抵御清廷禁卫军的进攻。刚刚和你吵架的小伙子来自孙先生老家江苏淮安,之前是经世大学淮安附中的学生,现任第88标第一营第三队队长。他年轻气盛,加上这几天战事不顺,难免有些火气,说话有些冲,还请兄弟见谅!

“你看,我们都是根正苗红的经世系,又不是外人!你再看看这个,这个是敝人和严先生向孙先生发送电报请示的底稿,这是他回电的电文。估计你们也有电报机吧?如果你还有怀疑,可以发电报向孙先生求证。自然可以证明我们所言非虚。你就通融一下吧?”

那名警卫似乎有些意动:“规定是进入警备区域必须要有孙大人亲笔手令……”

严复又出面劝道:“平日里我们自然要循规蹈矩守正不阿,但我们也要明白事急从权的道理。如今孙百熙远在万里之外,学校存亡在须臾之间,怎么去取他亲笔手令?胶柱鼓瑟。不知变通,为了遵守成规,坐视学校覆亡,恐怕也不是孙百熙制定规矩的本意吧?”

那名警卫终于做出让步:“既然孙大人在四川,无法取得他亲笔手令,那你们就让薇拉、赵景惠两位夫人这封电报上共同署名确认吧。如果这都不行,那就恕我铁面无情了!”

难得这个死脑筋做出一点退让,而且时间紧迫。也没工夫继续和他磨嘴皮子,张辉瓒赶紧拿过那封写有“允”字的电报,撒开脚丫子就准备去找两位夫人签字。严复急忙跟在后面叫道:“石侯等一等,老夫和你一道过去!”

张辉瓒回头看着年近花甲的严复。吃惊地问道:“严先生也要去?您老还是陪着沅叔校长在这里稍候片刻吧,学生去去就来!”

严复没好气地训斥道:“老夫不去,你知道这个时候薇拉和景惠她们在哪里?再者说,你和她们又不熟悉,平白无故跑去让她们签字。她们会给你签吗?”

张辉瓒挠挠头:“孙先生家不在半山居那边么?”

严复一边走一边介绍道:“百熙家确实是在半山居那边,不过薇拉和景惠很忙,一大早就会出门,直到深更半夜才回家。你现在要去半山居。肯定扑个空!”

“那两位师母在哪里?”

严复道:“百熙很早以前就意识到中国土地贫瘠,农作物产量低下。农民生活非常困苦,所以他希望薇拉夫人能够研究出一些物美价廉的化学肥料。改善土质,增加产量,帮助农民脱离贫困饥饿。在百熙的支持鼓励下,这些年薇拉夫人一直从事这方面研究。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京郊农民在使用化学肥料之后,普遍增收三成到五成,部分甚至产量翻了一番。为进一步推广使用化学肥料,薇拉夫人今年在经世大学开办农学专业,免费培训全国各地中等农业学堂师生。所以现在这个时候她应该在成蹊馆的小会堂里。”

从佟文楼下到成蹊馆是几百米的石阶,两人走得有些急促,严复已经开始有些气喘吁吁,张辉瓒赶紧上前扶住他。严复站定长喘几口气后,又边走边说道:“至于景惠,那更了不得,像黄花蒿素、青霉素、氨苯磺胺这几种享誉中外的特效药,都是她发明的。卢瑟福副校长曾跟老夫说过,这两年可有不少人提名她为诺贝尔奖候选人呢!诺贝尔奖是什么,你知道不?”

张辉瓒点点头:“学生听说过!据说那是目前世界上奖金最多的奖项,影响力非常大,好像孙先生四五年前得过一次吧?”

“你说的没错,百熙在光绪三十三年(1907)得过一次诺贝尔奖。”严复神情颇为嘉许,“不过大家普遍认为,就凭百熙的成绩,再获三四次都没问题。像我们学校的马丁、特斯拉等人,都是在百熙指导下才获奖的,百熙的水平可想而知。不过景惠水平也很出众,她发明的那几种特效药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啊?所以她要得奖也是众望所归。只是碍着她年纪太轻,又是中国女性,而且她丈夫之前曾获过奖,所在学校在前两年又连续有人获奖,这才一拖再拖,不知道那个评奖委员会最后会如何权衡。不过景惠丝毫不在意这些身外之物,几乎天天呆在西校区的药物实验室,据说在研究一种治疗结核病的特效药。”

有严复出面,工作繁忙的薇拉、赵景惠根本没问原因,直接就在电报纸上签上自己的大名,然后把他们礼貌地送出实验室。

这道手令也是全部程序的最后一个环节。那名警卫看到张辉瓒递上的文件后再也没有阻拦,直接派一队士兵护送严复等一行六人进入了神秘的东校区。

第二七五章雄鸡一唱天下白(十五)

东校区内外戒备森严,本来就让人想入非非。进来的过程中又是千般折腾万般磨难,更是吊足了大家的胃口。一过岗亭大家就开始四下打量,想看看这里面究竟隐藏着何等秘密。尤其是顾祝同,早已忘记刚才的不快,眼睛就跟做贼似的到处张望,还不时拉住边上护送的警卫问道:“兄弟,这个山坡上有什么东西?”“那个山顶上闪光的东西是干什么用的?”整个一好奇宝宝。

警卫最初还是沉默以对,最后忍不住出声警告道:“按照规定,不该看的不看,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你们按照申请直接去目的地即可,其他的不必多问,问了我也只能回答‘无可奉告’!”

已经走出了数百米,严复突然拍拍脑袋,兴奋地说道:“老夫终于想起来了!”

张辉瓒就走在严复旁边,见他一副茅塞顿开的样子,连忙问道:“严先生你想起什么来了?”

严复摇摇头:“哎,真是年老多忘!刚才老夫看着那个警卫很是面熟,总觉得在哪里见过,却一直记不得是谁。此时才想起来,他应该是老郑的儿子,名字叫郑景贤,小时候跟着赵景行、赵景惠他们一起上学,老夫见过几面。这位小哥,老夫没说错吧?”

“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边上的警卫还是硬邦邦地回答道,只不过微微点头已经出卖了他的真实想法。

顾祝同嘟囔道:“真不愧什么将带什么兵,一个个都是不会转弯的死脑筋!”

沿着宽阔平坦的水泥路蜿蜒前行约两公里,忽然山势陡转,露出一块细瘦狭长的山间谷地。虽说是谷地却也有两千多亩。最引人注意的是中间那条笔直的水泥路,足足有两三公里长、一两百米宽,其余建筑都在道路两边鳞次栉比地排开。楼房、院落高低错落有致,各种电缆在空中纵横交错,机器轰鸣声远远地从厂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