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大科学家(何事)-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奖章约半斤重,直径达两寸,正面是栩栩如生的诺贝尔浮雕像,背后的场面则多少有点少儿不宜:女神伊希斯从云中浮现,圣母握着象征财富和科学智慧的号角,轻轻拉开女神的面纱,露出她冷峻的面容;当然,露出的不仅仅是脸部,两人圆锥状的胸圌部也没有半丝遮拦,让人一览无余;在浮雕的最下方,雕刻着孙元起的英文名字yorКJohnson。这让孙元起有些遗憾,如果换成中文的三个字,应该会更好吧?令孙元起感到遗憾的还不仅仅是这一点:他准备穿着长衫,在现场显摆一番文言文,好让鬼佬们见识中国语言博大精深的梦想也彻底破灭。而这个不正式的颁奖仪式,好比轰轰烈烈的恋爱后,迎来的只是一场敷衍草率的婚礼,更让人难以忍受。
然而,瑞典1809年通过的宪法,对君主圌权力作了明确限制,从此王圌权直线下降。时至今日,只有一点外交权罢了,出席诺贝尔奖颁发仪式并授奖,是瑞典国王及王圌后为数不多的露脸机会。如今国王死了亲爹,连这不多的露脸机会都丧失了,你还能要求人家怎样?
好在15万瑞典克朗的奖金,足以抚平获奖者的暂时不快,要知道,这可是相当于瑞典一个教授工作20圌年的薪金。即便折合成白银,也有近六万两。
此间事情已毕,加上丹麦、比利时、德国、法国、英国等科学研究机构纷至沓来的邀请函,孙元起不愿在瑞典久留,准备按照顺序,来一次欧洲各国游。还没走到德国,就收到一封来自英国的加急电报:扬克?约翰逊博士,非常荣幸地通知您,经英国皇家学会理事会评定,您因发现物体在低温下具有超导电性,荣获1907年度科普利奖章。
颁奖仪式将于本年12月18日在伦敦皮卡迪里的burlingtonhouse举行,望您准时光临。
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瑞利勋爵敬上。
第一五九章愁听黄莺唤友声
这封突如其来的电报,彻底打乱了孙元起原先想好的行程安排。在德国进行短暂的学术交流后,没再前往荷兰、比利时、法国,而是从汉堡直接登上驶向伦敦的客轮,并于12月16日晚间抵达英国。
孙元起走下轮船已经是薄暮时分。尽管一别三年,伦敦和上次来时并无二致,潮圌湿厚重的雾气依旧深锁着这座帝国的心脏。伦敦的冬日并不太冷,甚至很少结冰,可这种黏黏糊糊、不雨不晴的天气更令人讨厌,反倒不如北京晴朗干冷的天气显得可爱。
英国皇家学会先已经接到孙元起的电报,此际便有人在码头上等候。接到之后,用马车直接把孙元起送到旅馆,并且告知:鉴于今天天色已晚,皇家学会没有安排特别的活动;明天下午,会长瑞利勋爵将亲自前来拜访。
旅途劳倦的孙元起对这个安排非常满意,胡乱吃了几口晚饭,喝上一杯热牛奶,便在熊熊燃烧的壁炉旁酣然入睡。第二天早上醒来,又痛痛快快地洗了个热水澡,浑身疲倦顿时散去,直觉得神清气爽。
吃完早点,便独自呆在屋里,把前几天在斯德哥尔摩大学的演讲稿略事修改,准备在明日举行的科普利奖颁奖仪式上宣读。将近午时,有人敲响房门。孙元起初以为是送午餐的,没有在意,伏案挥笔如故,只是随口应道:“请进!”
房门推开,侍应生轻声地说道:“尊敬的先生,外面有些人想拜访您,您看——?”
孙元起这才搁下笔:“都有谁?”
“有很多!这是他们的名片。”侍应生走近几步,递过一大沓名片。大致翻看了一下,有《泰圌晤圌士报》的记者、有伦敦大学学院的教师、也有某某男爵夫人……在这一大堆精致的名片中,用饭店便签纸直接写上“李复几”“俞同奎”六个汉字的名片最为惹眼。孙元起一笑,便抽圌出这张纸,对侍应生说道:“麻烦你请这张名片上的两位先生进来。至于其他人,请你转告他们,就说今、明两天敝人实在太忙,如果他们不嫌弃,可以后天过来!”
“能为您效劳,是我的荣幸!”侍应生恭敬地答道,然后接过那张便签纸,退出了房间。
几分钟后,房门再次响起。这回孙元起没有托大,赶紧起身开门,就看见侍应生领着李复几和另外一位中国人站在门口,想来他便是俞同奎了。
“请进,请进!”孙元起连忙招呼道。
进屋之后,李复几随意找了个凳子坐下,俞同奎却恭谨地立在一旁。孙元起见他面相似乎比自己还大些,便笑道:“您是俞兄吧?不必客气,随便坐!我来给你们沏杯红茶。”
俞同奎赶紧鞠了个躬:“先生折煞后学了!学生俞同奎,字星枢,福建闽侯人。光绪二十八年冬考入京师大学堂师范馆,三十年来英吉利游学,以至于今。在校期间,先生乃是学堂的副总教习,学生如何敢在先生面前托大称兄?”
没想到在距离祖国万里的地方,也能遇见学生,虽然不是自己亲手教授的——他们的老师,是自己在经世大学的学生,这么算来,他应该是自己的徒孙。——这也够让人惊喜的了。两人先是回忆京师大学堂的峥嵘岁月;紧接着,孙元起又以师长的身份,仔细询问了在英国的学习情况。之后,才问李复几道:“*,你今天过来是有什么事吧?”
李复几笑道:“主要有两件事:第一件是我已经收拾好行李,准备启程回国,想和你道个别;第二件则是星枢兄想拜访你,托我做个引荐。”
“我昨晚上才到伦敦,你们打听我的住处,耗费了一大番功夫吧?”
“呵呵,那倒没有。事实上简单得出人意料,因为打开今天早上的报纸,就能看到你下榻这家旅馆的消息。”
“有这等事?”
俞同奎这时插话道:“先生,您可是继1847年赫谢尔之后,六十年来第一位获得两次的科学家;在科普利奖设立近二百年上,也是第六位获得两次的科学家。如果从国籍来说,你更是外国人中获得两次的第一人!所以,伦敦各大报纸都竞相报道,事无巨细,包括你抵达的时间、下榻的旅馆等等。”
“呃……”没想到,一不小心竟然成了报纸八卦的对象。“我的导师对我说,凭您在科学领域的卓绝贡献,获得两次科普利奖章完全是名至实归,不会任何人嫉妒或不满。假如你的理论得到更多地证实,甚至可以打破德萨吉利埃的记录。”俞同奎继续说道。
作为牛顿的助手、物理学家、牧师,德萨吉利埃(johntheophilusdesaguliers)先后在1734、1736、1741年斩获科普利奖章,成为该奖项设立以来最大的赢家。他的获奖记录一直保持到现在都没人打破,估计以后也不会有人打破。师徒几个在此自吹自擂,传出去会不会让人笑掉大牙?孙元起一阵恶寒,连忙转移话题:“星枢,你来找我所为何事?”
“是这样的,”俞同奎连忙答道:“众所周知,现今中国之所以积贫积弱,泰半是因为科学技术的落后。而反观欧美之所以科技昌明,背后离不开各种学术团体强有力的推动。譬如英吉利,早在1660年便组织建立了皇家学会,各种自然科学专门学会也在十九世纪中期纷纷成立。就拿化学团体来讲,英吉利化学会成立于1841年,法兰西化学会成立于1858年,德意志化学会成立于1868年,美利坚化学会成立于1876年,连我们邻国*,也在1878年成立了自己的化学会。我等在欧洲学习的游学生,深切体会到学术团体促进科学发展的积极作用,便动议组织中国自己的化学会,以促进中国化学科学的发展。”
俞同奎一边说,一边从身上掏出几页纸,递给孙元起:“今年夏天,游学圌法兰西的李景镐兄最先提议成立化学团体,先后得到游学圌法、英、德、比诸国的同仁支持。最初,组织准备定名为‘中国化学会’,后来一想,中国化学无论从研究业绩还是从国内外名望来说,先生都不做第二人想。我们几个后学末进在欧洲组建‘中国化学会’,自称会长、*,别说不服众,要是被国人知道,该笑话我等是于无佛处称尊了。所以大家决定改称‘中国化学会欧洲支会’,并准备于本月25日在伦敦召开成立会。“十月份的时候,听闻先生获得本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大家不胜喜悦,准备等您到欧洲后和您联系,邀请您出席会议,商量成立中国化学会的事。只是我等一直未曾见过先生,无由拜见。最近获闻*兄和您颇为熟稔,所以特地请他介绍,前来叨扰。”
看着手中的《中国化学会欧洲支会章程》,孙元起不由得想起三年前访问英国的事。那时候皇家学会会长还是哈根斯爵士,他就曾建议自己在中国成立一个类似于英国皇家学会性质的机构,以便于两国之间的学术交流。
当时孙元起颇为心动。等回国后,才发现在大清组建学会是一个非常犯忌讳的事儿:康有为、谭嗣同等在变法前成立强学会、粤学会、蜀学会、南学会,孙医生在出国前成立农学会,章炳麟在骂光绪前成立群学会,唐才常在造圌反前成立群萌学会……学会之类的组织,完全是慈禧***g圌点,谁挠到谁死!
即便学会前面加上“科学”俩字也不管用,要知道刺杀五大臣的吴越,是来自芜湖“科学图书社”;去年在江西萍乡、湖南浏阳、醴陵三处同时发动起圌义的核心组织,名字则叫“科学补习所”。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挂羊头卖狗肉都到了这份上,即便孙元起真组建一个名符其实的“科学会”,估计也难逃瓜田李下的猜忌。本着安全第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孙元起便渐渐忘了这一茬的事儿。
如今俞同奎又提起此事,孙元起不觉心中一动:如果在国外建立学会,应该没有那么多顾忌吧?纵使有所妨碍,慈禧老奶奶也鞭长莫及啊,孙医生、康有为等人不都在*活得好好的么?再说,慈禧老奶奶还没长鞭啊!
沉吟片刻,孙元起这才说道:“你们组建中国化学会,我是极赞成的;你们的成立大会,我也非常乐意参加。只是有个建议,希望你们能认真考虑一下。”
“请先生赐教!”俞同奎赶紧说道。
孙元起道:“正如你刚才所说,中国的落后,很大原因是科技的落后,而学会的组建非常有利于科技的发展。如今诸位化学届同仁当仁不让,率先成立组织,善莫大焉!但我们也要考虑到其他学科目前也有建立学会的必要,只是没有人意识到,又或者已经意识到却苦于无人组织。即便有人出面组织,也难免会因为会员少、变动大、联络不便等困难,导致半路夭折。所以我建议,不如现在大家一起动手,先把各基本学科的学会框架搭建起来,然后由各学会的主要领导组成一个中国科学技术学会,负责各项协调工作。这样一来,既可以保证以后学会的运行,也可以促进学科的发展。”
“好主意!”李复几击掌赞道。
“好主意!”俞同奎也眼睛一亮。他旋即想到了几个问题:“可是,先生,我们只有几个人,其他学科的人没有到场便把学会建了,他们以后不同意怎么办?而且组建这么大的学会,资金问题也难以解决啊!”
第一六零章天边风俗自相亲贴子管理
孙元起早已想好答案:“中国在欧洲的留学生”主要是在英、法、德、比、俄五国。等会儿你们下去”便分头电报联络这些司学”表明负责来回路费食宿”请他们到伦敦开会。今天是7号”除了俄国太远”相信七八天时间”其他四国的学生怎么也该赶到伦敦了。他们如果不来”以后也就没资格说闲话!”
“直L”
孙元起知道俞司奄要说什么”便直接打断:“关于学会的经费问题”你们也不用操心。为了表并时学会工作的支持”我个人捐助一笔钱”足以保证学会在未来几年内的正常运转。”
说毕”从行李中翻出诺贝尔奖的奖金支票”随手递给俞司奄。一边问李复几道:“泽民”你买好回去的船票了么?没买好的话”那就等开完这次会再动身吧!”
“好嘞!”李复几干脆地答应了。
俞司奄接过支票”票面上一连串的“口,晃得他直眼晕”好不容易稳子稳神”才确认金额是15万瑞典克朗”看罢手都有些颤抖。
尽管洋务运动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便在中华大地轰轰烈烈地开展”多少改变了一些人(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恍如福建、广东)对于世界的认识”但在大部分人眼里”科举考试才是正途:欧美属于不服王化的蛮夷之地”加上中间隔有海疆万里”波涛不侧”自然视出国为畏途。出国留学的”一般家境比较贫寒在国内混得不很如意”想借留学改变人生,恍如鲁迅”再比如眼前的李复几和俞司奄。
这种情况到了民国时期才发生巨大转变。那时候出国的学生要么天资聪颖”获得了奖学金:要么家境比较富裕”出国就是为镀金。15万瑞典克朗”约合七八千英傍”而此时英国普通工人一年的收入才三四十英傍。也就是说”这些够一名工人辛辛苦苦赚两百年的!这是俞司奄第一次接触到如此巨额的财富拿到手里还有些不敢相信:“先生”这些都要捐给学会?
“这笔钱是从科研中来”也要花到科研中去”算是物尽其用。你就不用婆婆妈妈的了!”别元起不以为意地摔挥手:确实”这笔钱是“借鉴”先贤的知识而得来如果花在小人享受上”自己心里还真有些过意不去。如今用它来推进中国科技的发展”也算是略略补偿诺贝尔发明的炸药给中国人民造成的伤害。
“这…”俞司奉还有些拿不定主意。
寂元起又道:“留学生中应该有学习商科的”你们可以请他们帮忙打理一下日常往来账务。时了你和大家说”就说这笔钱是海外侨商捐资”不必提我。”
“那好吧!”俞司奄这才胆战心惊地把支票贴身收好。
“既然是成立中国科学技术学会”内容应该大致包括理、工、农、医四大块”你们便按着这些类别请人。如果其他学科的学生想参加”我们也不能拒绝但来回差旅费不能全包比如只报百分之五十?具休比例你们自己掌握。”别元起见他俩点头”便站起身”“走我请你们吃中饭”吃完饭你们就回去忙吧。”
“这顿饭我来请!”俞司奄不好意思老占先生的便宜。
寂元起眼睛一瞪:“你没读过《弟子现》么?‘长者赐”不敢辞,!”
数年前”孙家鼐老大人曾经用来教育自己的话”今天终于派上了用场。
俞司奄听了‘斥”规规矩矩地答“是是是“”不敢任何忤逆。这一刻别元起觉得浑身舒畅无比:怪不得老大人、张协秋、张南皮他们都那么喜欢端架子又摆资格”原来感觉确实不错!
吃完饭”送走李复几、俞司奄”孙元起回到房间休息片刻。然后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瑞利勋爵便带着一帮人敲响了房门。
关于瑞利勋爵”倒颇有些可以说道的地方。话说他原名叫做约威廉嘶特拉特”因为祖父被英国皇室封为瑞利勋爵”他是第三代”故而习惯称他为“瑞利勋爵第三””简称“瑞利勋爵”。祖父和父亲除了留给他庄园和贵族身份之外”似乎没能在学习上给他任何指点。但这已经足够”富三代的家底足以保证他生活无忧”从而在学业走得更远。
他乃岁时以最优等的成绩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毕业”开始了毕生的科研工作。
在蜘年”他接替去世的著名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出任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在猛年”瑞利勋爵又取代垂垂老矣的哈根斯爵士”转任皇家学会会长。将来”他还会回到自己的母校剑桥大学当校长”直至逝世。
在瑞利勋爵漫长的研究生涯中”做出了三项伟大的贡献:首先”他提出了光学上的著名的“瑞利散射公式””从而解决电磁理论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都会想到:为什么睛朗的天空是蓝色的呢?为什么汽牟尾灯、交通指标灯、铁路上的信号灯又都用红色的呢?这个问题过去很多科学家都研究过”但都解释不了。瑞利通过研究”用分子散射公式完美地解答了这个问题:睛朗的天空之所以呈现蔚蓝色”是因为可见光中蓝光受到空气中悬浮灰尘强烈散射的缘故:而各种信号灯之所以用红色”则是由于红光不易被散射”容易被人们看见。
其次”他在长期致力于气休密度的研究司时”导致了时惰性气休的发现。自从门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表以来”科学家积极寻找新的元素”以填补周期表上的空缺。但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都没有发现在周期表上居然遗漏了整整一族性质特殊的惰性气休。瑞利在研究氮气的密度时”发现实验数据超过了误差允许范围百思不得其解。后来他遇到威廉啦姆齐”两人决定合作杏明这一问题的原因。弛年8月”瑞利与拉姆齐官布从中发现了一种新的气休元素氢。之后”在瑞利的协助下拉姆齐又相继发现了几种新的惰性气休元素。因为这一伟大发现”瑞利获得1904年诺贝尔物理奖”而拉姆赛则获得司一年的化学奖。
至于第三项”则是他在1900年通过经典物理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