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执宰大明-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汉王自然也清楚这一点,因此早就派人来侯府找周征,希望周征能助他到永乐帝身前尽孝,只不过周征一直敷衍,没有向永乐帝上书。

二月十七日,大明甲辰科会试结束,二月十九日的下午,李云天和周雨婷、绿萼前去皇城向永乐帝谢恩,以谢永乐帝给绿萼、陈凝凝和郑婉柔所下的恩旨。

肩上披着霞帔的绿萼还是第一次进皇城,心情无比激动,显得很紧张,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紫禁城可是神秘高贵的场所,而面圣更是莫大的荣幸。

在一个厢房里等了大约一个时辰后,三人被一名内侍领着去了东暖阁。

“你就是那个在大堂上宁愿一死也不愿李御史背负污名的那个贞烈女子?”永乐帝今天的精神看起来不错,等李云天三人落座后,笑着看向了绿萼。

“回皇上,正是臣妇!”绿萼闻言吃了一惊,连忙噌地站了起来,躬身回道。

由于绿萼有了诰封,故而称“臣妇”,否则的话只能称“民妇”,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里面的寓意却是天差地别。

永乐帝见状微微一笑,向绿萼招了一下手,示意她坐下,然后与李云天和周雨婷寒暄了起来,既聊了都察院的事情,也聊了侯府的家事,气氛很是轻松。

“李御史,今日有不少大臣给朕上书,希望能让汉王进京尽孝,李御史身为言官,如何看待此事?”寒暄中,永乐帝忽然语锋一转,双目如炬地望向来李云天。

“皇上心中已有明断,微臣不敢枉自非议。”李云天没想到永乐帝会问他这种严肃的问题,沉吟了一下,冲着永乐帝一拱手,不动声色地回答。

“朕想听听你的心里话。”永乐帝本以为年轻气盛的李云天会对此事发表看法,不成想他竟然如此老成持重,于是笑了起来。

“微臣觉得,汉王进京既是家事同时也是国事,作为臣下,微臣所能做的就是尽忠职守,报效皇恩。”李云天知道自己这次躲不过去了,想了想后有条不紊地说道。

“如果他们也像你想的那样,那么朕就会轻松许多。”永乐帝顿时笑了起来,颇为感慨地说了一句。

李云天的那句“既是家事同时也是国事”,说到了永乐帝的心坎里,那些上书的勋贵重臣肯定也清楚这一点,但还是想要让汉王进京,其心可诛。

如果不是永乐帝对那些勋贵念有旧情,如果不是他现在的身体每况愈下,那么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他不介意学学太祖皇帝,也对一批与汉王交好的勋贵重臣下手,给太子登基铺平道路。

其实,永乐帝已经对汉王极尽宽容,本想着时间能抹平汉王心中的yankuai,不成想九五之尊的**实在是太过强大,或者说汉王心中的怨念太深,这才导致了今日这种局面的发生。一

第141章御史衔庶吉士(二更)

永乐帝的兴致很高,在东暖阁里与李云天和周雨婷聊了有半个时辰,直到他剧烈地咳嗽后,李云天这才起身告辞,领着周雨婷和绿萼离去。

“皇上,微臣有一不情之请,还望皇上恩准。”走到门口的时候,李云天好像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又重新折了回去,冲着在喝茶的永乐帝一拱手,躬身说道。

“讲。”永乐帝觉得有些意外,放下手中的茶杯后说道,按理说李云天现在在仕途上风生水起,不应该再有额外的要求才对,而且他觉得李云天并不是那种得陇望蜀的贪婪之人。

“皇上,上一次微臣考庶吉士的时候大病了一场,以致于名落孙山,微臣心有不甘,希望皇上能成全微臣,恩准微臣与今科的进士一起考庶吉士,以了结微臣的心愿。”李云天微微躬着身子,望着永乐帝朗声说道。

“看在你在湖口县颇有建树的份上,朕就答应你,恩准你与今科进士一起考庶吉士。”永乐帝闻言顿时笑了起来,一口就答应了下来,他还以为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原来是想考庶吉士。

“谢皇上隆恩。”李云天闻心中大喜,连忙跪下给永乐帝磕了一个头,欢天喜地地走了。

永乐帝见状嘴角流露出了一丝笑意,作为君王从来都不怕臣子提条件,臣子们越有yankuai,那么君王也就越好掌控。

如果遇到那种无欲无求的臣子,君王会很伤脑筋,这意味着很难将其驾驭。

翰林院是大明士大夫的最高殿堂,只有最优秀的士人才能进入,故而每次科举时,只有殿试一甲的状元、榜眼和探花才能进入翰林院。

庶吉士这一职衔虽然出现在洪武时期,但成为进士进阶翰林院途径的时间则是永乐时期。

永乐二年,永乐帝为了从进士中选拔更多的青年才俊,故而创办了庶吉士升任翰林院翰林的制度。

按照规定,二甲中名列前茅者直接成为庶吉士,二甲余者以及三甲名列前茅者要通过考试才能成为庶吉士,俗称“选馆”;

被选中的庶吉士将进入翰林院学习三年,由翰林院知识丰富的翰林担任教习,教授知识,俗称“坐馆”;

三年后将进行考试,考试成绩优异者正式成为翰林院的翰林,授予编修或者检讨的职务,俗称“留馆”;

其余人则只有离开翰林院到各大部院任主事或者御史,又或者派任地方担任知府一类的官职,入仕比普通进士要高上一大截,俗称“散馆”。

通常来说,只要成为庶吉士,即使三年后不能留馆成为翰林院的翰林,那么仕途上也会平步青云,扶摇直上,因为他们代表了士大夫中的精英阶层,皇上正是依靠他们来执掌朝政。

由于只有新科的进士才能考庶吉士,故而李云天不得不向永乐帝请恩旨,这可是他最后一个进入翰林院的机会。

作为上一科的进士,他现在还能以考前患病为由提出来重考庶吉士,毕竟时间上相隔不远,如果错过了这一科的话,他将再也没脸再提出这个要求,否则的话庶吉士的制度岂不是要被毁了?

“相公,皇上为什么要问你汉王的事情?”离开了皇城,行驶的马车中,周雨婷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忍不住小声问道。

李云天只不过是一个新任的监察御史,在京城人生地不熟,好像与汉王的事情相距甚远。

“皇上虽然是问的我,但其实是说给岳父大人听的。”李云天微微一笑,他哪里有这么大的面子,永乐帝是想以此让周征明白他的心思,不要做出错误的抉择。

“原来是这样。”周雨婷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由此看来李云天猜得没错,皇上是不想让汉王进城了。

“如果没有去年赵王的事情,或许汉王今年还有机会来京里。”想到永乐帝有三个儿子,晚年竟然不能尽孝于膝下,李云天不由得有些感慨。

赵王朱高燧是永乐帝的嫡三子,太子和汉王一母同胞的兄弟。

去年五月份,赵王的护卫指挥孟贤勾结钦天监官王射成以及内侍杨庆的养子,造伪诏书,想要毒杀永乐帝后废太子,拥立赵王为帝,结果被人告发,被永乐帝以雷霆手段擒拿,孟贤等人皆被处死。

如果不是太子在永乐帝面前极力为赵王求情,那么赵王说不定已经被永乐帝赐死,此事对永乐帝打击甚大,也因此有了戒心,最好的办法是防患于未然。

如今,汉王和赵王在藩地,太子在南京城,皇城里就只有永乐帝孤零零的一个人,说起来也确实有些唏嘘,这个世上已经没有人比太子、汉王和赵王与他更亲的了。

“我听说太子要来京城了。”经过李云天的提醒,周雨婷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向李云天说道。

“皇上准备西征阿鲁台,太子自然要来京城监国。”李云天苦笑着摇了摇头,语气中有一丝莫名的伤感,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这是永乐帝第五次西征蒙古,此去再也没能回来。

元朝灭亡后,蒙古分裂为东西两部,东部的是鞑靼人,西部是瓦刺人,阿鲁台是鞑靼人的首领。

1424年初,阿鲁台的党羽侵入开平,并南下进迫大同,永乐帝故而做出了第五次西征蒙古的决定。

永乐帝一旦出征,那么留守南京的太子将会来京城监国,若非如此太子将一直待在南京,直至永乐帝大行。

恐怕此时谁也不会想到,没了永乐帝的威慑,蒙古瓦刺部迅速崛起,成为了大明边疆的一大隐患。

由于得到了永乐帝的恩旨,李云天立刻变得忙碌了起来,一边忙着都察院的事情,一边准备着庶吉士的考试事宜。

得知此事后谢恒等湖广道监察御史是又惊又喜,暗自羡慕李云天的好运,竟然能得到永乐帝的恩旨,众人商量了一下后把李云天手头的事务给分摊了,尽量给李云天多的时间让他备考,要是李云天考上了他们跟着感到荣耀。

三月份初,李云天凭着永乐帝的恩旨,与甲辰科的进士们一同参加了庶吉士的考试,他本来就有着不凡的实力,如今历经三年的磨砺自然又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因此,在考试中李云天脱颖而出,以第一名的成绩顺利考上庶吉士,得以进入翰林院坐馆。

李云天的这种情况给翰林院和都察院出了一个难题,由于历任庶吉士都是由新科进士考取的,故而身上没有官职,故而翰林院和都察院都不知道是否应该保留李云天监察御史的职务,只有上报永乐帝圣裁。

永乐帝想过李云天能考中庶吉士,但没想到他竟然夺了一个头名,沉吟了一下后就拿定了主意,下旨让李云天兼顾监察御史和庶吉士:既然李云天想考庶吉士那么就应该有这个心理准备,这同时也是对李云天的一种磨砺。

况且,李云天竟然能在庶吉士的考试中夺得头名,那么自然文采斐然,翰林院的学业肯定难不倒他。

伴随着永乐帝的谕旨,李云天破天荒地开创了大明庶吉士的先河,成为了大明第一个带着官衔的庶吉士,而且还是监察御史这么重要的职务。

这意味着李云天将比以前更加忙碌,他要来回奔波于都察院和文渊阁之间,既要履行御史的职责,也要在文渊阁中学习。

庶吉士坐馆的地方并不是翰林院,而是皇宫内的文渊阁,除了学习外还要负责起草诏书,给皇帝讲解经史书籍等等,是皇帝身边的近臣。

朝廷对庶吉士采取了非常优厚的待遇,司礼监供给笔墨纸张,光禄寺预备早晚膳食,礼部供给蜡烛灯油及月俸,工部在皇城内东华门附近找一所宽敞的房子,以供住宿。

另外,庶吉士五天可以休沐一天,放假出宫,可以派太监及锦衣卫官员随行照料。

而其他官员的休假则是“旬休”,十天放一天的假,正好对应一个月的上旬、中旬和下旬,故而称为“旬休”。

李云天当然要按照庶吉士的待遇来休假,在他看来劳逸结合才能提供工作的效率,这样也能更好地分配他的时间。

而且,一个假期中刚好各有两天在都察院和文渊阁,正好处理两边的事务,都察院和文渊阁为此也专门调整了李云天的日常事务安排,

虽然李云天每个月到都察院和文渊阁的时间只是其他人的一半,不过他手头的事务却从没有落下过,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着实同僚们感到钦佩。

三月底的一个晚上,李云天在醉月阁宴请前来京城述职的杨德民,杨德民年后接到了吏部的公文,让他进京候职。

据杨德民打探到的消息,他这次可能会被调任南直隶的苏州府担任知府,虽然只是平级调动,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能到富庶的苏州府任职,在仕途上无疑是上进了一步。

对于李云天考上庶吉士一事,杨德民是称赞有加,大明挂着御史头衔的庶吉士,李云天可是第一个,而且很可能空前绝后,只要不出什么重大的差错,以后起码可以坐到各部堂官的高位。

“李御史,求你救救我家姑娘吧?”就在李云天和杨德民谈笑风生地喝着酒时,房门被人推开了,一名梳着双丫髻的侍女急匆匆走了进来,扑通一声就跪在了李云天的面前,神情焦急地哀求道。一

第142章御史之权(三更)

“你家姑娘是……”李云天打量了一眼那名一身白裙的侍女,觉得有些眼生,于是不动声色地问道,既然对方认出了他的身份,那么他总不能置之不理。

“婢子是怜香姑娘的侍女,刚才有一个客人诬陷我家姑娘偷了他的钱袋,让南城兵马司的人把我家姑娘给抓走了。”白裙侍女双目红润,委屈得快要哭了出来,“我家姑娘生性淡泊,岂是那种贪财之人,他这完全是诬陷。”

“怜香?”李云天的双目闪过一丝意外的神色,张克敌对怜香一往情深,有他罩着怜香京城应该没什么人敢去招惹怜香才对。

虽然李云天只见过怜香两次,第二次是谢恒给他摆的庆功宴上,恭喜他考上庶吉士,不过他认为心气甚高的怜香绝不会做出这种有辱清誉的事情来。

京城不知道有多少权贵子弟不惜一掷千金博她一笑,她岂会在意钱财?

其实,李云天已经来过醉月阁好几次,但都没能见到怜香,作为醉月阁的一大头牌,不少高官显贵来到醉月阁都要点怜香唱曲助兴,哪里轮得到李云天。

“怎么回事,你不要着急,慢慢道来。”沉吟了一下后,李云天安慰着白裙侍女,就是冲着张克敌的面子这件事情他也要管。

白裙侍女擦了擦眼角渗出的泪花,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地讲了出来:

晚上,一名从扬州来的赵公子花重金点了怜香作陪,酒过半酣的时候赵公子忽然说他身上的钱袋丢了,一口咬定是怜香偷去的。

不容怜香分辩,赵公子就让随从去醉月阁所属的南城兵马司报官。

很快,那名随从就领着一队在街上巡逻的南城兵马司的军士回来,带队的是南城兵马司的一个刘姓副指挥使。

虽然醉月阁的后台够硬,但毕竟南城兵马司管着南城的治安,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故而红姨平常没少打点南城兵马司,有他们关照的话可以少很多麻烦。

按理说,刘副指挥使不会帮着赵公子这个外地人,可出乎红姨的预料他竟然一反常态地摆出了公事公办的架势,派人搜查了怜香的闺房,结果从里面搜出了一个上面绣着赵公子名字的钱袋。

由于“人赃俱获”,刘副指挥使随后下令带走了怜香,回南城兵马司审问此案。

红姨见状知道这下麻烦了,对方这次很显然是冲着怜香来的,而且看起来来头不小,京城里卧虎藏龙,天知道对方是何方神圣。

怜香现在可是醉月阁最火的头牌,她要是出事的话无疑会影响醉月阁的生意,红姨怀疑是京城其他**暗中搞得鬼,同行是冤家,这种暗中下绊子的事情大家心照不宣。

红姨不敢怠慢,连忙去向幕后老板求助,请幕后老板出手,她是不会因为怜香的事情惊扰来醉月阁里消遣的贵客,这可是一个面子的问题,如果醉月阁连这种小事都解决不好的话,肯定要遭人耻笑,档次也会因此而降低。

白裙侍女见红姨有些束手无策,情急之下不由得想到了李云天,她知道李云天今天来了醉月阁,因此就跪求李云天的帮忙,李云天作为御史有督查京城衙门的权力。

“杨兄,小弟要先行告辞,怜香姑娘是小弟一位朋友的红颜知己,小弟要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得知了事情的经过后,李云天可以肯定怜香被人给设计了,否则南城兵马司的人岂会如此快地就来了醉月阁,而且还有着如此反常的举动,他沉吟了一下,起身向杨德民拱手说道。

虽然李云天在湖口县的时候是杨德民的下属,不过时至今日杨德民可不会将其看成是下属,故而两人也就以兄弟相称,这样一来双方的关系无疑更近了一步。

“李老弟尽管前去,等老弟有机会去苏州了,咱们再好好地喝上一场。”杨德民站起身,不以为意地笑道,他岂能听不出怜香被人陷害了。

李云天并没有直接去南城兵马司,而是先去了怜香和那名刘公子所在的雅间,结果没有发现什么有用的线索,接下来就去了怜香的闺房。

“南城兵马司办案,闲人免进!”怜香闺房前立着几名穿着五城兵马司服饰的军士,正在那里聊天,两名端着茶水和糕点的丫环小心地在一旁伺候着,见李天准备进房,一名军士伸手拦下了准备进房的李云天,面无表情地说道。

由于从怜香的闺房中搜出了刘公子的钱袋,故而怜香的闺房就成为了事发现场,按照规定要被封存。

“本官是都察院湖广道监察御史。”李云天瞅了一眼拦路的军士,从怀里逃出了一个方底直柄的小铜印,冲着他一翻,不动声色地说道,“听闻此处发生窃案,特来一查。”

门口的几名军士见状顿时面面相觑,谁也没想到年纪轻轻一副文士模样的李云天竟然会是都察院的御史。

虽然都察院有一百一十名监察御史,但差不多有一半都在外面办差,例如巡按、巡盐、巡茶、巡漕、巡关、巡田以及监军等等。

留在京城的那些监察御史也有众多的要务要办,因此平时在京城要想要遇上监察御史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这种偷窃之类的小案子,更是不值得监察御史出面。

“大人请。”几名军士中领头的是一个什长,身材粗壮,率先回过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