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执宰大明-第6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娜尔莎倒挺希望当年帖木儿能与大明的永乐皇帝打上一仗,那样的话就算帖木儿能战胜永乐皇帝肯定也会元气大伤。

毕竟大明的百姓已经经历过了元朝的统治,肯定不想在号称是成吉思汗后裔的帖木儿的统治下,届时单单全国各地的起义就会使得帖木儿疲于应对。

况且,帖木儿战胜永乐皇帝的几率非常小,大明不仅有着辽阔的土地和庞大的人口,而且还有着洪武皇帝留下来的屯兵制,以及大明百姓有着极强的凝聚力。

别看现在卫所制度败落了,永乐帝登基的时候卫所兵还是拥有着强大的战斗力,其卫所所属的军户也都还勤于操练,这使得大明有着巨大的兵员潜力。

尤为重要的是,大明与帖木儿征服由大大小小统治者统治的西亚诸国不同,拥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大明两京十三省的百姓都会在永乐帝的传召下投身抵抗帖木儿入侵的战争。

另外,大明的城池是世界上最为坚固的,这样将使得帖木儿每攻占一座城池都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值得一提的是,帖木儿虽然征服了西亚诸国,并且兵锋直掠欧洲,但他在那些占领区的统治并不稳固,一旦在大明陷入苦战的话后方那些被征服的国家肯定会反叛。

事实上,帖木儿死在东征大明的路上后,帖木儿帝国随之就陷入了战乱中,那些臣服的西亚诸国纷纷举兵反叛,这意味着帖木儿对那些国家的统治并不稳固。

可惜,娜尔莎的脸上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色,如果帖木儿不死在东征大明的途中,那么东察合台汗国将有机会趁着帖木儿帝国内乱一举收复西察合台汗国的领地。

第998章使团觐见

太和殿广场。

多鲁尔、巴忽等东察合台汗国和帖木儿帝国使团觐见正统帝的人员跟在一名内侍的身后,步履匆匆地在广场中央的走廊上行进。

跟在多鲁尔身后的娜尔莎悄悄地打量着四周那些站得笔挺、神情严肃的文武百官,她对眼前的一幕感到非常惊讶,虽然广场上密密麻麻立着众多官员但现场却鸦雀无声,呈现出一种异样的沉寂。

据娜尔莎所知,能出现在太和殿广场的都是大明五品以上的官员,五品以下的官员根本没有资格进入太和殿广场。

以前娜尔莎只是听说大明人口众多,如今从广场上的数千名官员上她真正意识到了大明人口之多已经超出了她的想象。

太和殿作为大明从事重要活动的殿阁,自然建造得气势雄浑,金碧辉煌,娜尔莎禁不住抬头仰望着这座庞大的建筑,她还是第一次见到规模如此大的殿阁。

“好美得西域女子!”娜尔莎一行人进入太和殿后,立在走道两侧的文武大员静静地立在那里,没人扭头望向进来的人,只有当多鲁尔和巴忽等人走到他们前方后才会用眼角的余光去扫一下,望见没有戴着面纱的娜尔莎后纷纷眼前一亮,心中暗道了一声。

虽然众人心中对东察合台汗国和帖木儿帝国的使团非常感兴趣,可谁敢在正统帝面前失仪在太和殿胡乱张望?

娜尔莎知道,大殿里的这些官员都是大明的高官显贵,里面的人她认识一些,都是去四方会馆给她捧场的客人,无不是手握实权的大员,现在一个个神情严肃地立在那里连大气都不敢喘。

当来到殿前时,娜尔莎的眼前顿时就是一亮,她注意到了立在右侧勋贵前列的李云天。

由于李云天位于大明勋贵之首,前方只站几名上了年纪的皇族亲王、郡王,故而年纪轻轻的他在大殿上特别显眼。

娜尔莎与李云天在鲁有余孙子的百日宴上接触过一次,当时李云天给她的感觉非常亲和,使得娜尔莎并没有觉得李云天是大明堂堂的忠武王,而更像是一名风度翩翩的儒雅公子哥。

可如今在这太和殿上,娜尔莎才真正意识到了李云天在大明地位的尊贵,她曾经在四方会馆见到的那些位高权重的权贵与其相比可谓差之远矣。

“禀皇上,东察合台汗国和西察合台汗国使者带到。”在前方领路的内侍在殿前向正统帝一躬身,然后躬身倒退着离去。

“小国使臣叩见大明皇帝陛下!”随后,多鲁尔和巴忽领着各自的随员跪在了殿前,向正统帝下跪行礼,操着生硬的关西方言说道。

“平身!”正统帝见状右手虚空一抬,有模有样地说道,“两国距离大明千里之遥,尔等一路行至于此想必吃了不少苦头,朕会让有司奖赏于尔。”

“皇帝陛下,这是本国大汗给皇帝陛下的国书,请皇帝陛下御览。”多鲁尔和巴忽等人起身后,立在他身后的娜尔莎走上前一步,把手里捧着的国书双手举着娇声向正统帝说道。

直到这个时候,娜尔莎才注意到大明的皇帝果然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十来岁孩子,由于事先已经被告知了上朝时的规矩,因此娜尔莎进殿后并没有抬头看向前方,只是左右扫视着,这还是她第一次见到大明的皇帝。

“呈上来。”正统帝闻言有些诧异地望了一眼娜尔莎,没想到这个西域女子的江南话讲得如此地道,随后向宋大山微微颔首,宋大山于是吩咐殿前立着的内侍。

“皇帝陛下,小国大汗也给皇帝陛下写了国书,请御览。”这时,立在巴忽身后的一名粗壮随从也高举着手里的国书上前奏禀,一口生硬的关西话,单论语言方面比娜尔莎差远了。

正统帝点了一下头,宋大山就让人把东察合台汗国和帖木儿帝国的国书拿了上来,然后展开抑扬顿挫地宣读了起来。

其实,辅政大臣和五府都督、六部堂官早已经知道这两份国书的内容,其中东察合台汗国自然是请求大明出兵救援,委婉地指出帖木儿帝国野心勃勃,一旦拿下东察合台汗国下一步就会威胁到大明。

而帖木儿帝国的国书先是回顾了帖木儿帝国自开国大汗帖木儿与明太祖之间的“君臣之谊”,然后表示他们攻打东察合台汗国只是想将分裂的东、西察合台汗国统一起来,对大明是一如既往地敬畏。

趁着宋大山读那两份国书的时候,娜尔莎悄悄地瞟了李云天一眼,只见李云天神情严肃地立在那里,显得不怒而威,与那晚的亲和判若两人。

娜尔莎知道李云天是她所遇到的最强的一个对手,竟然能做到喜怒不形于色的目的,实在是令她有些不甘心,在第一次与李云天交手就被李云天来了一个下马威,在林馨的告诫下不敢轻举妄动。

“忠武王,你如何看待此事?”就在娜尔莎望着李云天出神的时候,宋大山已然读完了两份国书,正统帝现在年幼自然不清楚该如何抉择,于是开口问向了李云天,这是他在朝堂之上最为信赖的人。

听闻此言,满朝文武顿时望向了李云天,虽然宣德帝给正统帝安排好了辅政大臣,但大家都知道正统帝在这种军政大事上肯定会率先征求李云天的意见,谁让李云天不仅是大明的忠武王还是正统帝的老师,有足够的资格排在那些辅政大臣之前来回答正统帝的疑问。

娜尔莎再度被眼前的一幕震惊了,她知道被正统帝第一个询问的人肯定是大明最具权威的人,万万没有想到这个人竟然会是李云天,李云天在那些朝廷权贵面前也太年轻了点儿。

此时此刻,娜尔莎才算真真正正地意识到了李云天在大明究竟多有权势,连正统帝都如此信赖和器重他那么大明还有谁能掠起锋芒呢?

随后,娜尔莎心中就是感到一阵欣喜,这样说来如果李云天支持出兵支援东察合台汗国的话,那么大明十有**就会出兵。

“皇上,臣有些事情尚不明了,希望两国使者能给臣解惑。”在众人关切的注视下,李云天向正统帝一躬身后沉声说道。

“忠武王有话尽可直言。”正统帝闻言向李云天点了一下头,示意李云天可以询问多鲁尔和巴忽等人。

“你能告诉本王,这次你们西察合台集结了多少兵力攻打东察合台?”李云天向正统帝一躬身,然后走上前不动声色地问向了帖木儿帝国那名呈上了国书的粗壮随从,反正巴忽也听不懂他的话。

“禀王爷,小国国小势微,虽举全国之力但兵力也就近十万而已,不能与大明相比。”粗壮随从闻言先是向李云天一躬身,然后与巴忽低声交谈了几句,开口向李云天说道。

“告诉本王,你们东察合台有多少兵力?”李云天瞅了一眼粗壮随从,然后走到了娜尔莎面前,开口沉声问道。

“近四十万。”娜尔莎本想压低兵力的数额以免引发大明的警惕,可当她注意到神色严肃的李云天时不由得改变了主意,叫声说道,“不过,本国的兵力主要分布在三个区域,西察合台这次出人意料地派遣重兵进攻,我国一时无法抵御,唯有向后退防。”

李云天既然知道帖木儿帝国是大明的威胁那么很显然已经搜集到了很多帖木儿帝国的情报,那么东察合台汗国的情报肯定也有很多,所以她还不如实话实说。

听闻此言,大殿上有一阵小小的骚动,帖木儿帝国只用了十万不到的兵力就打得拥有四十万兵力的东察合台节节败退,这帖木儿帝国士兵的战斗力也太过强悍了一些。

“本王知道,你们东察合台的兵力分为三部分,即亦力把里的本部,有兵力十八万,以及叶尔羌部十万,吐鲁番部十二万!”李云天闻言嘴角流露出了一丝笑意,看来娜尔莎很聪明跟她说了实话,于是望着娜尔莎说道,“不知道本王说的是否正确!”

“确实如此。”娜尔莎的双目闪过一丝震惊的神色,万万没想到李云天对东察合台的兵力情况如此清楚,于是按捺住心中的震惊向李云天点了一下头,看来李云天早已经在收集东察合台汗国的情报。

“你,没有对本王说实话。”随后,李云天转向了巴忽,面色猛然一沉,冷冷地说道,“据本王所知,你们西察合台汗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无论是地域还是人口都与大明相差无几,可以集结百万兵力,不知本王是否说错?”

巴忽听不懂李云天的话,不过从李云天的神色和语气上他意识到事情好像有些不妙,连忙望向了身旁的那名粗壮随从。

粗壮随从的脸色已经变得有些难看,低声向巴忽翻译了李云天的话,这使得巴忽的神色顿时变得慌乱起来。

帖木儿帝国距离大明路途遥远,再加上旅途不宜,因此大明根本就不清楚帖木儿帝国的情形才对,可李云天却对帖木儿帝国的境况好像知之甚详,这令巴忽一时间乱了阵脚,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李云天的问话。

大殿上的文武百官也被李云天的话给惊呆了,相互间不由得诧异地对视了一眼,谁也想不到帖木儿帝国的国力竟然会如此强盛,竟然足以与大明匹敌。

娜尔莎的嘴角流露出一丝笑意,心中暗自感到庆幸,看来李云天对帖木儿帝国和东察合台汗国的事情了如指掌,幸好她先前说了实话,否则被李云天当堂揭穿谎言的话场面会显得颇为尴尬。

第999章东征往事

相对于太和殿上那些毫不知情的文武官员,杨士奇和张辅等辅政大臣和五府六部的都督、堂官则要镇定许多,他们上朝前就已经从李云天那里得知帖木儿帝国的国力之强远远超过了他们的想象。

从巴忽惊慌的反应中,杨士奇和张辅等人意识到李云天说的是实话,否则巴忽岂会如此惊慌失措。

大殿正前方的高台上,张氏太皇太后颇为错愕地望着神情慌乱的巴忽,当李云天告诉她帖木儿帝国的国力与大明不相上下时她还认为李云天有些夸大其词,可现在她相信李云天说的是事实,这令她心中不由得感到万分震惊。

由于听不懂大明的话,因此多鲁尔不清楚发生了事情,他感到现场的气氛变得非常怪异,于是忍不住低声问向身旁神情颇为兴奋的娜尔莎。

“老天保佑!”当从娜尔莎那里得知李云天当堂拆穿了巴忽关于帖木儿帝国国力的谎言后,多鲁尔禁不住喜出望外,这样看来巴忽已经陷入了困境,连忙在心中暗自祈祷。

“禀王爷,我国国土虽大但多是寸草不生的荒芜之地,人口虽多但多是不服管束的异族之人。”

巴忽很快就从震惊中回过神来,连忙向那名粗壮随从低语了几句,那名粗壮随从于是开口向李云天解释道,“因此,我国无法与大明相比,能聚齐十万兵力已然是举全国之力。”

“当年你们帖木儿大汗东征大明的时候可是动用了百万大军,从你们的国都撒马尔罕城一直打到了东察合台汗国的国都别失八里城,距离我大明哈密卫只有两百余里,东察合台汗国几乎已经陷落。”

李云天见巴忽还在狡辩,于是冷笑着说道,“如果不是你们帖木儿大汗病死在了别失八里城的话,恐怕我大明就要与你们大战一场了,东察合台汗国也早就不复存在!”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大员皆大惊失色,张辅和杨士奇等人更是面色沉重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

帖木儿东征发生在永乐帝登基不久,甘肃总兵官、西宁侯宋晟忽然派八百里加急向朝廷禀告,说西察合台汗国举兵攻打东察合台汗国,东察合台汗国不敌节节败退,西察合台汗国的军队在攻下了东察合台汗国的国都别失八里城后并没有停军的意思,正在向哈密卫推进,易对大明意图不轨。

哈密卫是大明西南重镇,距离别失八里城八百余里,一旦东察合台汗国的军队进犯哈密卫那么大明西南将战火纷飞。

当时,大明在西南的军事力量有限,只有陕西都司和陕西行都司两大都司的卫所军可以调用。

其中陕西都司有十五卫二千户所,陕西行都司有十二卫三千户所,两个都司的满额兵力约为十五万五千余人。

一旦大明与帖木儿帝国开战,那么能就近支援陕西都司和陕西行都司是周边地区的三个都司即山西都司、河南都司和四川都司。

山西都司有七卫五千户所,河南都司有十二卫六千户所,四川都司有十四卫三千户所,共三十三卫十四千户所,满额总兵力约二十万人。

而大明其余都司的部队由于距离陕甘太远因此很难在半年内赶赴陕西、甘肃前线,这意味着在半年的时间里大明唯有依靠陕西都司、陕西行都司、山西都司、河南都司和四川都司的三十五万人来阻挡帖木儿帝**队前行的脚步。

表面上看起来,三十五万明军并不少,可这是分布在五个都司的兵力,如果单个拎出来的话根本无法与帖木儿帝国的大军相抗衡。

况且,明军对突然爆发的战争没有丝毫准备,而帖木儿则经过多年的筹划这次是有备而来,而且帖木儿帝**队攻克了东察合台汗国国都别失八里城,现在士气正旺,因此可以想象的是战争初期对明军来说极为不利。

永乐帝在接到宋晟的紧急战报后大吃了一惊,万万没有想到帖木儿帝国竟然会挥军东进,而且还想染指大明。

说实话,永乐皇帝并不怕与帖木儿打上一场,想当年蒙元是如何强大,各路起义军是如何悍勇,最后还不都是被洪武皇帝和他给收拾了。

尤为关键的是永乐皇帝初登大宝,由于靖难之役导致大明朝政不稳,永乐帝并不担心帖木儿的大军,对付蒙古骑兵大明早已经经验丰富,帖木儿大军即便能攻进大明腹地,等到他的后勤补给线一断的话那么就将成为待宰的羔羊。

况且,当时的北元实力尚存,也绝对不会坐视帖木儿帝国入主中原,对北元来说帖木儿是个比大明还要巨大的威胁。

至少大明不会占据北元哈拉和林城,而以成吉思汗子孙自居的帖木儿就不同,肯定会派兵攻占哈拉和林城,并且派遣手下的蒙古骑兵和突厥骑兵追击北元残部,已将北元残部消灭。

对于北元和帖木儿帝国来说,双方当时最大的矛盾就是争夺蒙古帝国的统治权,很显然帖木儿不会放过北元这个蒙古帝国各大汗国的宗主国。

永乐皇帝担心的是一旦大明与帖木儿帝国打起来,那么朝政不稳的大明可能会爆发严重的内乱,首先是大明当时有不少忠于建文帝的臣子,而建文帝下落不明,一旦有心之人加以利用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其次,那些跟随永乐皇帝起兵靖难的藩王,例如宁王等人都在永乐帝登基后受到了打压,虽说永乐皇帝剥夺了他们的兵权但他们在部队中有着不少亲信手下,只要登高一呼那些旧部肯定会反叛。

因此,相对于帖木儿帝国的进攻,在永乐帝看来大明内部爆发内乱才是最为危险的,这将直接动摇他对大明的统治。

对于打赢与帖木儿帝国的这一战,永乐皇帝还是有着十足的把握,虽说靖难后大明的开国勋贵已经所剩无几,不是病死就是被洪武皇帝和永乐皇帝所杀,但在靖难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新的军事将领,也就是被永乐帝赖以倚重的靖难勋贵。

经过三年多的靖难战争后,靖难勋贵已经在战火的磨砺中成长起来,足以在永乐帝的指挥下率领着当时依旧悍勇的卫所军击败来势汹汹的帖木儿帝国。

尤为关键的是,在经历了蒙元的统治后大明百姓肯定不想再被打着成吉思汗子孙旗号的帖木儿统治,届时肯定会在朝廷的号召上奋勇抗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