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执宰大明-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能到老太太身边的人自然有着独到之处,除了模样娇俏外还机灵懂事,秋晴与绿萼的关系很好,因此这次绿萼回来后,秋晴就求绿萼把她带走。

她不是不想再留在老太太身边,而是实在待不下去了,李云天的小舅老爷是一个纨绔子弟,时常骚扰她,对她动手动脚,四五十岁的人了想要纳她为妾。

由于小舅老爷是老太太最小的兄弟,由于母亲死得早小舅老爷是由她带大的,两人感情深厚,因此虽然小舅老爷行事有些荒唐,但老太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他闹不出太大的乱子就由着他去了。

今年过年的时候,喝了酒的小舅老爷晚上竟然摸进了秋晴的房里,差一点就要把她的身子给占了,幸亏门外有丫环路过喊了一嗓子,说院里进贼了,这才吓得小舅老爷拿着衣服落荒而逃。

秋晴今年不过十七八岁,正是花一样的年龄,哪里肯跟了小舅老爷这样快年过半百的老纨绔,惊慌之下去找绿萼哭诉心中的委屈。

绿萼心疼秋晴,故而让李云天去求老太太把秋晴要过来跟她作伴,以后给她找个好人家。

李云天知道秋晴遭遇的事情在大户人家里非常常见,像秋晴这种自小卖身进来的丫环,被哪个主子看上了欺负了也就欺负了,谁让她是下人。

既然绿萼为秋晴秋晴,况且他也不想看见小舅老爷这个半百老头子把秋晴给祸害了,所以李云天就去找了老太太,说绿萼一个人在外地孤苦,希望秋晴能给她做个伴。

老太太当然清楚秋晴为什么要走,看在秋晴伺候了她那么多年的份上,于是就把她放走了,把卖身契交给了李云天,使得秋晴逃过了小舅老爷的魔爪。

临走的时候,老太太特意叮嘱李云天,如果不能把秋晴纳了妾,就给她找个好人家嫁了,看得出来老太太还是挺不舍得秋晴走的。

这多多少少使得李云天有些尴尬,在外人看来好像是他看上了秋晴想要把她收了似的,不过幸好这件事情绿萼事先找了周雨婷,周雨婷自然同意了,否则他可就真的说不清楚。

作为陪嫁,周征在京城买了一套院子送给了周雨婷,如此一来李云天在京城也有了落脚的地方。

院子很大,主人是京里一位正三品的文官,也是跟着永乐帝靖难的功勋,去年致仕回乡养老,与周征的候爷府在一条街上,双方相距不远,周征得知他卖宅子周征就买了下来。

很显然,身为两榜出身的二甲进士,李云天以后肯定要在京里为官,两家以后走动的话也方便。

李云天知道周征给他买的院子很大,等到了宅子后他这才知道不是一般的大,不仅是一个几进几出格局,而且后宅竟然有着一个小人工湖,湖边环绕着一间间的院落,环境优雅,到了春天绝对风景秀美。

到了京城后,李云天和周雨婷第一时间就去了候爷府给周征夫妇请安,这是周雨婷真正意义上的回门,周雨婷在京城的哥哥嫂嫂和姐姐姐夫们悉数出席了家宴。

在周家的年轻一代中,单论品级的话李云天是最低的,周雨婷的哥哥和姐夫都是正六品以上的军职,他不过是一个正七品。

可是李云天的这个正七品的品级却是最重的,是通过大明的科举真刀真枪考出来的,比起周雨婷哥哥、姐夫因为荫授而获得的武职含金量无疑要高上百倍。

趁着去候爷府的时机,李云天私下里把陆德忠给了两万两贺礼的事情讲给了周征,让周征帮着拿主意,看看把这笔钱捐给哪个衙门合适,他才不会直接上缴朝廷,那样不仅得不到任何好处,还容易被人攻讦。

可是将钱捐给某个衙门那就不一样了,不仅会落下一份人情,而且一旦有人以此为把柄攻击他的话,那么那个衙门肯定也要帮他说话。

“你打算怎么办?”周征对此感到很欣慰,认为李云天没有被这两万两银票迷住了眼,这哪里是一份贺礼,在他看来完全就是一把锋利的匕首,要是李云天收下的话日后必成大患。

“岳父大人,小婿想把这笔钱捐给锦衣卫,不知道岳父大人是否可以代为引荐!”李云天已经想好了对策,沉声说道。

“锦衣卫。”周征闻言点了点头,“也好,我跟赛哈智有着不少交情,你把这个人情送给他,以后谁也不敢再拿那两万两银票说事。”

锦衣卫的全称是“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位居直属永乐帝的二十二个亲军卫之首,前身为明太祖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的仪仗和侍卫。

洪武十五年,裁撤亲军都尉府和仪鸾司,改置锦衣卫,明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掌控文武百官,特令其掌管刑狱,赋予巡察缉捕之权,下设镇抚司,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

洪武末期,明太祖废除了锦衣卫,下令焚毁锦衣卫刑具,所押囚犯转交刑部审理,内外狱全归三法司审理。

不过,永乐帝继位后,锦衣卫得以恢复,由京城的北镇抚司专门处理诏狱,使得锦衣卫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权威日重,成为了大明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李云天这次回到京城,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与锦衣卫打好关系,他一个小小的外地正七品知县自然没有门路攀上锦衣卫,但是他有一个侯爷当岳父。

几任锦衣卫的指挥使都是以公侯伯这样的勋贵来担任,同为靖难的勋贵,周征肯定与锦衣卫指挥使赛哈智有着不错的交情,如此一来他也就搭上了锦衣卫这条线。

把那两万两银票给了锦衣卫,以后要是有谁胆敢拿银票来说事,届时不用李云天出手,锦衣卫的人也会将其“请”过去喝茶。

此时此刻,李云天还无法断定,陆德忠给他那么大一笔贺礼的用意,故而不得不小心提防,他这也算是留下了一个杀手锏,一旦对方想要以此来攻击他,那么他也能利用锦衣卫进行反制。一

第108章往事如烟

锦衣卫指挥使赛哈智公务繁忙,而且由于身居要职周征并不方便私下与他走动,以免引起外界不必要的猜疑。

因此,周征趁着上朝的时候找了一个机会向赛哈智提了一下钱的事情,表示李云天的老爹李诚明想把一笔贺礼捐给锦衣卫修葺、整建房屋,希望他能派人接收一下。

赛哈智听说捐钱的是周征姑爷的父亲,而且还是两万两这么大一笔,对李诚明的慷慨解囊自然是欣然笑纳,反正李诚明捐给的对象是锦衣卫衙门,入的是锦衣卫的帐与他个人没有什么牵连。

况且,李诚明又不是官,只是石门县的一名普通士绅而已,他收下这笔钱来自然毫无压力。

别看赛哈智现在掌控着锦衣卫,表面上看起来风光无限,实际上却是如履薄冰,因为前三任锦衣卫指挥使最后都不得善终,下场凄惨,他可不想步他们的后尘。

锦衣卫第一任指挥使是毛骧,跟随明太祖多年,深得明太祖的信任,故而锦衣卫成立后就任指挥使。

毛骧在任时,最大的功劳就是主持完成了“胡惟庸案”,前后诛杀三万余人,有一个国公和二十一个侯爷受到株连。

事后为了平息众怒,明太祖处死了负责此案的毛骧。

锦衣卫的第二任指挥使是蒋献,在任时主持完成了“蓝玉案”,前后诛杀两万多人,族诛一公、十三侯、二伯。

“蓝玉案”后蒋献随即被明太祖处死,至于处死的原因众说纷纭,谁也不清楚。

锦衣卫的第三任指挥使是纪纲,永乐帝利用他大肆诛杀建文帝的旧臣,后来因为意图不轨,支持汉王夺嫡,被太监告发,进而被永乐帝处死。

如今,赛哈智作为锦衣卫的第四任指挥使,自然以三个前任为鉴,行事小心谨慎,幸运的是朝中现在已经没有什么人值得永乐帝大动干戈的了,因此他的处境要比三个前任要好上许多。

将那两万两银票交给锦衣卫后,锦衣卫的人开出了一张盖有锦衣卫大印的收钱凭证,正式入了锦衣卫的账户。

这份收钱凭证李云天并没有留在身上,而是交给了老爹李诚明保管,由于是以李诚明的名义捐献的,所以放在他的身上并不方便。

这件事情做的非常隐秘,即使是锦衣卫的人也没有几个知道的,至于给了这份贺礼的陆德忠,万万不会想到李云天会这样处理这笔银子,要是有人想要以此来攻击他,那么届时就准备承受来自锦衣卫的压力。

李云天本想在京城逗留个几天就走,可是周征带着他在京城各个国公府、候爷府和伯爷府流连忘返,让他在那些勋贵重臣面前露露脸,以后也好有个照应,使得他不得不推迟离京的日期。

在此期间,李云天特意去拜访恩师杨士奇,不过杨士奇去了南京公务,他于是留下名帖和礼物就走了。

李云天以补喝喜酒为名,邀请那些在京城各部院苦熬的进士年谊们来家里一聚,以促进相互间的感情,接到请贴的年谊们纷纷前来赴宴。

对于李云天没有留在京城而是去了湖口县,不少人为他感到惋惜,毕竟在京城的发展机会更大,熬上几年后外放的话怎么也是正六品的官,比李云天在知县位子上累死累活地苦干要好。

与此同时,大家都羡慕李云天的运气好,娶到了周雨婷如此漂亮的夫人,以后有了周征当靠山仕途上必当一帆风顺。

晚宴的气氛十分轻松,李云天与众人谈笑风生,觥筹交错间众人的关系无形中拉近了许多。

唯一遗憾的就是,于谦随着杨士奇一起去了南京,他这次未能见上于谦一面,着实有些可惜,否则的话他这次京城之行可就完美了。

宴请完了那些年谊后不久,周征领着他和周雨婷去了太仆寺,前去见太仆寺寺丞胡一图。

太仆寺是京城五个衙门的简称,即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和鸿胪寺。

大理寺掌刑狱审理,堪称大明的最高法院,大理寺寺卿为九卿之一,与刑部和都察院并称“三法司”,在五寺中权限最重。

太常寺掌管祭祀;光禄寺掌管膳食;太仆寺掌管马匹;鸿胪寺负责接待外宾。

李云天没有想到周征竟然是太仆寺还有朋友,而且还只是一个正六品的寺丞,心中感到有些奇怪,看来胡一图在老丈人心中的地位很高,否则的话也不会领着他和周雨婷特意前去拜访了。

太仆寺名字好听,其实就是给皇家养马、牛以及管理车辆的地方,只要是有一点能耐的官员,都不愿意进里面来当被人们嘲讽的“马夫”。

胡一图住在典厩署,典厩署掌饲马牛、给养杂畜,说白了就是饲养场。

典厩署署令听闻周征来了,连忙亲自出门迎接,他只是从七品的官,连李云天都不如,更何况堂堂的侯爷。

周征时常来这里,对典厩署已经轻车熟路,他挥退了满脸堆笑的典厩署署令,抬步走了进去,领着李云天和周雨婷来到了一处马厩,只见一名身材壮实的中年汉子正挽着袖子给马厩的马匹添加草料。

“胡叔。”周雨婷笑盈盈地走过去,娇声喊道。

“侯爷,这就是新姑爷吧。”那名中年汉子就是胡一图,见周征来了,拍了拍手后笑着迎了过来,望了一眼李云天后问道。

“胡叔。”李云天闻言一躬身,给胡一图拱手行礼,他觉得胡一图不像是个官,说他是马夫更为贴切。

“果然一表人才。”胡一图笑了笑,向周征说道,显得对李云天非常满意。

“胡叔,有没有好马?”周雨婷今天穿了一身劲装,摩拳擦掌地说道,太仆寺里的马匹可是京城里数一数二的。

胡一图知道周雨婷是一个坐不住的性子,于是给她挑了一匹骏马,周雨婷兴冲冲地去马场骑马去了。

随后,胡一图把周征和李云天领到了他的住处,他的妻子是一名淳朴的中年妇人,给他们泡上了一壶茶后就回卧室纳鞋底去了,三人边喝茶边聊着天。

李云天原本以为胡一图和周征一样,都是武人出身,不过一番交谈下来,他这才惊讶地发现胡一图满腹经纶,文采斐然,与他博古论今,绝非行伍出身的军人。

他有些不明白了,以胡一图的才华,再加上与周征的交情,何苦窝在这典厩署里喂马,在官场上必有一番所为,看来其中必有什么隐情。

中午,李云天在胡一图的住处吃了饭,虽然是一些家常菜,不过他看的出来周征吃得很开心,或许吃惯了大鱼大肉换个口味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回家的路上,李云天一直琢磨着胡一图的身份,他觉得这个胡一图的来历肯定不简单,名字或许是假的,胡一图,“糊一涂”?

他有心想问问周征,可是又不方便开口,胡一图既然隐瞒了身份,那么想必有不得已的苦衷。

周征好像看出了李云天有心事,从典厩署出来后领着他去了侯府。

“贤婿,你觉得你胡叔如何?”书房里,周征品了一口茶,不动声色地望着李云天。

“胡叔甘于淡泊,令小婿万分钦佩。”李云天沉吟了一下,回道。

“是呀,这都二十年了,他还是无法介怀过去。”周征闻言禁不住叹了一口气,放下手里的茶杯说道。

“岳父大人,小婿很疑惑,凭胡叔的本事为何要蜗居在典厩署里?”李云天想了想,终于问了出来,周征把他喊来书房,恐怕也是为了告诉他胡一图的来历。

“你可听说过方孝孺?”周征沉默了一会儿,神情严肃地问道。

“方孝孺?”李云天顿时吃了一惊,面露惊讶的神色。

方孝孺是建文帝时期的大儒,深受建文帝的器重和重用。

永乐帝手下第一谋士姚广孝在永乐帝举事前已经料到方孝孺绝对不会尊奉永乐帝,因此劝过永乐帝,登上皇位后不要杀方孝孺,否则将失天下读书人之心,由此可见方孝孺的重要。

永乐帝当时答应了姚广孝,可是方孝孺为人甚是忠烈,永乐帝让他拟继位诏书,他竟然在上面写上了“燕贼纂位”。

这激怒了永乐帝,问他不怕被诛了九族,方孝孺奋然作答“便十族奈我何?”

永乐帝不由得勃然大怒,于是下令把方孝孺的九族,再加上方孝孺的学生朋友,凑成了十族抓了起来,一共有八百七十三人被牵连进而凌迟处死,入狱及充军流放者数千人。

“你胡叔年轻的时候曾经师从方孝孺,他当年住在北平城,与为父是至交好友,靖难时给为父出谋划策,使得为父立下了不少战功。”

周征摇了摇头,无比惋惜地说道,“他当年是何等的意气风发,想要一展胸中的抱负,造福天下百姓,可惜谁成想方孝孺竟公然顶撞辱骂圣上,被诛了十族,他也因此心灰意冷,不愿为官,改名换姓后躲在了这典厩署里。”

李云天闻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看来胡一图心中对方孝孺之死感到愧疚,无法过心中的那道门槛,选择以这种方式来躲避。

“你可知道,让雨婷嫁给你就是你胡叔的主意。”周征想起了一件事情,沉声说道。

李云天顿时倍感意外,他没有想到胡一图竟然是自己和周雨婷的媒人,看来周征与胡一图的交情异常深厚。

隐隐约约,他觉得胡一图这样做肯定另有深意,否则京城的权贵子弟这么多,周雨婷完全能嫁给一个门当户对的人家。

不过,既然周征没有说,那么他也就没有追问,反正这件事情迟早都会弄清楚的。一

第109章放长线钓大鱼

李云天在京城一共待了二十几天,除了京城里的各种应酬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不得不说,那就是周雨婷进宫给皇后请安。

虽说李云天是周雨婷的夫君,但他只是一个小小的正七品知县,自然进不了宫,只好老老实实地在宫门外候着,整整在外面等了一天,到了晚上周雨婷才从里面出来。

随着周雨婷一起出来的还有几名内侍拿着的礼物,是永乐帝和皇后赏赐给周雨婷的。

李云天这才知道,晚上皇后设宴的招待与周雨婷一起进宫请安的几名靖难勋贵女眷时,永乐帝竟然难得地出现,询问了周雨婷等人一些家事。

与明太祖不同,对于跟随永乐帝靖难的那些勋贵,一向对其进行善待,这使得京城的五府牢牢地压了六部一头。

所谓的五府,指的是由大明勋贵统辖的五军都督府,即前军都督府、后军都督府、中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和右军都督府,统帅除了皇帝亲军以外的大明军队。

六部,则是由文官任职的吏部、兵部、户部、刑部、礼部和工部。

为了掌控大明的军队,避免出现集权的现象,明太祖不仅规定五军都督府相互平行,互不统属,而且每个府分左右都督,最大限度限制了左右都督手里的兵权。

而且,五军都督府只有统兵权,没有调兵权,调兵权在兵部,兵部行使皇帝调兵的旨意,这就使得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相互节制。

大明朝堂之上的争斗,最主要的就是五府和六部之间的权力之争,也就是勋贵集团和文官集团的较量。

永乐帝是依靠那些靖难勋贵起得家,自然对勋贵们恩**有加,这使得勋贵集团在与文官集团的角力中牢牢占居了上风。

正是勋贵集团和文官集团在朝堂上的明争暗斗,使得永乐帝更加稳固地掌控了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