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执宰大明-第2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李云天依旧立在太和殿左侧文官的队列中,不过他的位子靠前了一些,与翰林院的翰林们立在了一起。
柳升在交趾战败的消息早已经在京城里闹得满城风雨,今日大朝最重要的事务自然就是商议交趾的战事,决定大明是继续平叛,还是与叛军议和结束这场战事。
原本,对于是战还是和,朝中文武百官都各有看法,大体上来看,武将主战,文官一半主战而另外一半则主和,主战派明显要高于主和派。
武将主战的原因很明确,交趾战事的失败对他们来说可谓是奇耻大辱,自然要与交趾的叛军死战到底。
文官之所以出现分化,是因为他们的所秉持的观点不同,主战派认为大明是天朝上国,岂能被小小的交趾叛军大败,进而丢了大明的国土,损害大明的国威。
而文官主和派则是从民生上来考虑的,再加上交趾是后来划入大明的版图,故而他们认为应该放弃交趾这块蛮夷之地,使得百姓们能得到休养生息。
进入太和殿前,在西千步廊的廊房中等候上朝的时候,文官的主战派与主和派已经吵成了一团,双方各不相让,据理力争,情绪激动处差一点就动了手。
东千步廊廊房中的武臣们则万众一心,决定与交趾的叛军血战到底,既给那些战死沙场的将士报仇,同时也是挽回武将们的声誉,否则以后还怎么在文官面前抬头?
由于西千步廊中那些文官争吵得太过厉害,引得不少武臣立在门外伸长了脑袋向那边张望,脸上满是幸灾乐祸的神色。
当然了,大明是继续平叛交趾还是从交趾撤军,并不是谁的嗓门大就能吵赢的,这要由宣德帝来定夺,而能影响宣德帝决定的自然是朝堂上的内阁阁老、六部堂官和军阁阁员。!^!
第399章非其不可(第三更)
由于交趾之事事关重大,故而不少文武百官都想在上朝前打探一下内阁阁老、六部堂官、军阁阁员和各都督府都督在交趾一事上所持的态度,免得届时在朝会上站错了队,招人嫉恨。
能出现在太和殿的官员无不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了多年,自然清楚明哲保身的道理,除了那些在交趾一事上态度鲜明的官员外,其他人都是随波逐流的主儿,不会在此事上得罪朝中的权贵。
不过,让那些想打探消息的官员感到可惜的是,内阁阁员、六部堂官、军阁阁员和各都督府都督,这些文武重臣一进大明门两侧的东、西长安门就被杨士奇、骞义和张辅喊了去,直到上朝前才从大门紧闭的房间里出来,故而谁也没有机会得知他们在交趾一事上的心思。
李云天和周征一起上的朝,跟着周征去了军阁阁员们的廊房。
军阁首辅周征将军阁阁员和各都督府都督都召来了房里,等人数到齐后向在座的人通传了宣德帝昨天晚上做出的平叛交趾的圣旨,并且告之他们李云天已经被皇上钦点为此次平叛的统帅。
值得一提的是,在宣德二年朝廷的第一次大朝上,宣德帝下旨将军阁的阁员由七人升为了九人,增添了三名勋贵进军阁。
之所以是三名,是因为原军阁辅臣、威国公鲁仲乾因为追随汉王叛乱,已经自杀而亡,故而军阁阁员就空缺了一个出来。
此次增添的军阁阁员中,最为重要的一个人就是太师、英国公张辅,张辅是勋贵之首,他要是不进军阁实在是说不过去,因此宣德帝在查明张辅并没有与汉王勾结后让他进了军阁。
虽然周征和张辅一样都是国公,不过张辅是太师而他只是少师,于情于理军阁首辅都是张辅,他则成为了辅臣。
除了张辅外,另外两名阁员都是侯爷,一个是原前军都督府右都督、安平侯牛世豪,另外一个是原京畿都督府左副都督、武德候赵山河。
原本,最应该进入内阁的是率兵进入山东平叛汉王叛乱的义国公张昊,不过京畿都督府所辖的部队事关京城安危,宣德帝要找一个可靠之人前来统帅,故而张昊依旧是留在京畿都督府大都督的位子上。
听闻宣德帝竟然要让年纪轻轻的李云天前去平叛,而不是张辅和周征这样功勋赫赫、老成持重的老将,在座的军阁阁员和各都督府都督们顿时一阵骚动,相互间窃窃私语地议论着。
虽然李云天在平叛汉王之乱的时候表现卓越,但他毕竟过太年轻,资历不足,如何能镇得住军中的那些骄兵悍将?如何能使得朝中的武将们服气?如何又能应对交趾的那个烂摊子?
李云天早就意料到了这一点,不动声色地坐在那里,坦然面对着众人的议论,军中讲的是论资排辈,他的资历尚浅免不了要受到非议。
“静一下!”张辅见现场的局势有些嘈杂,于是重重地将手里端着的茶杯放在了桌上。
议论着的人们立刻安静了下来,齐刷刷地望向了张辅,想知道张辅如何看待此事。
“诸位,想必大家都知道,先前两次平定交趾耗费甚巨,本太师在此可以明确告诉你们,除非增加税赋,否则户部的账上已经没有多余的银子来供给第三次平叛之行。”
张辅环视了一眼在座的众人,神情严肃地说道,“自先帝登基始,我大明就开始减免赋税,与民休息,如今要是为了平叛而征收税赋,会让百姓如何看待皇上?”
人们闻言不由得相互对视了一眼,屋子里一派沉寂。
对他们这种级别的官员来说,户部空虚并不是什么秘密,单单去年平叛汉王就花去了国库里超过一半的余银,再加上柳升这次平叛,余银已经所剩无几,确实无法支撑第三次交趾平叛。
而如果要向百姓们征收税赋,无疑就打乱了洪熙帝和宣德帝所制定的休养生息的国策,使得宣德帝失信于民,这个后果可十分严重。
可要是不征收赋税,那么平叛大军所需的粮草军需从何而来?
“本太师想问问,诸位中有谁既能带兵去交趾平叛,又不要朝廷一两银子的?”张辅见状,提高了音量问道。
听闻此言,在座的众人又是一阵骚动,平叛大军的衣食住行都需要花费银子,朝廷不给银子这仗可就没法打了。
“看来诸位和本太师一样,都没有这个本事,那么只能由镇武伯率兵去交趾。”见此情形,张辅沉声说道,“诸位有所不知,皇上这次只给镇武伯一万件兵铠,除此之外没有一分一毫的银两,所需军资全由镇武伯筹集。”
“什么?”得知李云天要自己筹措军需,屋里的人纷纷神情惊愕地望向了李云天,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绝非儿戏,李云天竟然能答应如此苛刻的条件简直令他们大跌眼镜,无不感到匪夷所思。
难道李云天想打着平叛的旗号趁机在民间敛财?随后,一个念头就不由自主地浮现在了众人的脑海中,这或许可以解释李云天的这个疯狂举动。
不过很快人们就否定了这个念头,李云天并不傻,绝对不会在如此关键的时刻收敛钱财,被人告发事小,平叛失败的话那责任可就大了。
况且,交趾叛军声势已起,李云天前去平叛搞不好就会像柳升一样战死,故而也不会为了敛一点儿钱财就去干如此危险的事情。
张辅知道众人对李云天如何筹集军费感到好奇,于是告诉了他们李云天准备出售交趾商业专营权和采矿权的事情,使得现场又是一阵骚动。
虽然有人想到了李云天会对江南的那些商贾下手,可万万没有料到他会用这种方法来筹钱。
不得不说,与以前单纯让那些商贾捐献的做法,李云天此次可是充分顾及到了那些商贾的利益。
尤为重要的是,这些专营权中不仅包括布匹、瓷器和药材等等,而且还包括原本由朝廷所垄断的茶叶、食盐和铁器等等。
交趾虽是西南的蛮夷之地,但总人口也达到了数百万之巨,潜在的商业价值巨大,一旦获得那些专营权,将意味着以后将得到丰厚的回报。
不过很快众人很快就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交趾现在处于战乱中,叛军已经连续两次击败了朝廷的平叛大军,在交趾的局势没有平稳下来前恐怕江南的那些商贾是不会轻易出钱购买交趾的商业专营权和采矿权。
万一李云天要是平叛失败的话,那么他们投出去的钱无疑可就要打了水漂,即便是有商贾想借此机会搭上李云天这条线,也不得不考虑李云天战败后的仕途,他们都是精明的商人,可不会将钱投在一个仕途暗淡的官员身上。
如此一来,李云天究竟能在江南筹集多少军费可就成为了一个未知数,要是不能负担平叛大军的军需,恐怕这此平叛的前景就要蒙上一层阴影。
面对众人七嘴八舌的议论,李云天依旧不动声色地坐在那里,他肯定知道此次前往江南筹集军费有难度,不过他有一个杀手锏,那就是九州商会。
九州商会这几年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地盘已经从江西扩张到了湖广、浙江、山东、北直隶、南直隶、山西、广西和广东,覆盖了超过半数的大明疆土,大小会员人数已经逾千,所涉及的领域囊括了衣食住行,形成了一张庞大的营销网络。
李云天已经预估过,如果此次平叛交趾耗时两年,那么他大约需要两百万两银子,其中一百二十万两当做军需,另外八十万两用来交趾战后重建事宜。
在李云天看来,单单剿灭了黎利等叛匪并不能真正地使得交趾安定下来,必须要改善交趾百姓的民生,这样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交趾的问题。
虽然李云天并没有介入九州商会的事务中,但他却对九州商会的实力了如指掌,如果经过动员,两年间九州商会的商贾大约能提供一百二十万两银子,足以支撑打下交趾这场仗。
这也就是说,李云天在江南只需要从其他的商贾那里筹集八十万两银子即可。
由于李云天制定的是两年的平叛规划,故而他并不准备一下子就筹集两百万两,而是分两年来筹集,一年筹集一百万两,这样也能减轻那些商贾的负担。
由此一来,九州商会的人今年只需要提供六十万两银子即可,另外四十万两从江南的其他商贾处筹集。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李云天允许那些商贾分两年来提供资金,可这并不意味着如果他第一年就平叛成功后商贾们就不需要支付下一年的费用。
李云天的意思很明确,商贾们买的是交趾的商业经营权和采矿权,与交趾平叛一年结束还是两年结束无关。
其实,李云天之所以将交趾的市场向商贾们开放,除了筹集资金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目的,那就是为了交趾战后的重建。
很显然,那些商贾在取得了交趾的专营权后肯定会投入资金开拓市场,既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建设,又减轻了朝廷的负担,可谓一举两得。
由于李云天要自筹军资,军阁阁员和各都督府都督们已经没有理由反对李云天来主导这次平叛,归根结底李云天是朝廷的勋贵,有着领军平叛的资格。
倘若李云天没有被宣德帝封为镇武伯,那么即使他是周征的女婿,即使宣德帝如何宠信他,那么也将无法统兵,必将受到朝廷勋贵们的反对。
这并不是朝廷的勋贵们对李云天有什么看法,而是此事涉及到了文臣集团和勋贵集团的核心利益,他们岂能眼睁睁地看着一个文官骑在他们的头上撒野?
去年平定汉王叛乱的时候,李云天之所以要不断地整编骁武军,目的就是要将原来军队的武官剔除出去,重新任命新的武官,消除原来武官在军队中的影响,进而牢牢地掌握住骁武军的控制权。
否则,黑牛镇一役的结局如何可就真的不好说,原来的那些武官都是有家有业的人,故而在面对汉王叛军的猛攻时可不会给李云天卖命。!^!
第400章史无前例
军阁阁员和各都督府的都督们得知李云天要自筹军资前去交趾平叛时,内阁阁员和六部堂官也分别从杨士奇和骞义那里知晓了此事,无不大吃一惊。
自古以来,行军打仗所需的军费不是由朝廷的国库提供,就是朝廷强行摊派又或者地方军阀抢掠而来,像李云天这样拿着商业专营权和采矿权与商人们做生意可谓是史无前例。
尤为重要的是,交趾叛军羽翼已丰,声势浩大,再加上交趾地域偏远,交通不便,按照目前的情形,天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彻底将叛乱结束。
江南的商贾们可不傻,岂会预知不到这里面可能存在的危险,绝对不会轻易往里面投钱。
说句不好听的,倘若李云天平叛失败,那么后来平叛交趾的统帅十有**不会认这个帐,届时那些商贾们可就竹篮打水一场空,欲哭无泪了。
像军阁阁员和各都督府都督们一样,内阁和六部的那些大员们私下里也怀疑李云天是否想趁着这个机会敛财。
在他们看来李云天仅仅带着三千骁武军前去交趾无疑是送死,至于广西和交趾当地卫所的士兵他们并不看好,否则也轮不到王通和柳升从京城和内陆率军前去平叛。
不过话又说回了,这恐怕是目前最好的一种筹集军费的方式,既没有耗费国库的库银,又没有强行摊派和盘剥百姓,故而谁也提不出什么异议来。
唯一一个瑕疵就是,李云天将官府专卖的盐、铁和茶等物品的经营权交给了那些商贾后,如何做才能保证朝廷的利益不受到损害。
而李云天之所以敢动盐、铁和茶等官府专卖物品,归根结底是朝中的文臣们还没有将交趾真正看成大明的疆土,倘若将交趾换成两京十三省中的一个,他绝对会被文官以扰乱国本为由集体弹劾。
由于朝中的文武百官不清楚杨士奇、骞义和张辅等高官勋贵在交趾一事上的态度,故而到了太和殿后大家都支起了耳朵,等待着杨士奇等人开口,分清形势后再站队。
可出乎众位官员的意料,宣德帝上朝后的第一件事并不是让众臣商议交趾战事是战是和,而是让金英宣读了一道圣旨,谕令镇武伯李云天挂定南将军印前去交趾平叛,同时巡抚广西、交趾,广西、交趾四品以下官员如有犯事可先斩后奏。
这使得太和殿上的文武官员无比震惊,刹那间就骚动了起来,相互间低声议论着。
按照宣德帝的这道圣旨,李云天将总督广西、交趾的军政事宜,并且拥有着调兵大权,职权之重已经开创了大明官场的先河。
不仅如此,宣德帝竟然没有给李云天一分钱的军费,让李云天以交趾的商业专卖权和采矿权从江南商贾中征集,简直就是匪夷所思,闻所未闻。
而且,宣德帝还赋予了李云天广西、交趾两地四品以下官员先斩后奏的大权,这在大明官场上更是史无前例。
值得一提的是,宣德帝圣旨上所说的四品以下官员,并不包括那些两榜进士出身的官员。
由于两榜进士号称“天子门生”,因此他们在官场上享有不少特权,要是犯了事的话李云天可以审问,但却无权判决,更别提杀他们了。
按照相关的流程,李云天在审理完他们的罪行后呈报给宣德帝,由宣德帝进行最后的裁决。
“肃静!”见大殿上的文武官员在那里嗡嗡嗡地低语着,负责纠察秩序的御史们立刻神情严肃地在官员队列中走动着,沉声告诫着那些说话的官员。
在御史们的威慑下,大殿上逐渐安静了下来,众臣纷纷抬头看向了宣德帝,神情显得颇为诧异,弄不懂宣德帝为何会做出这种看似荒诞的决定。
毕竟交趾现在还在战乱中,那些商贾又不是傻子,岂会出钱买这犹如镜花水月般的交趾商业专营权和采矿权?
“镇武伯领旨!”待大殿内恢复平静后,金英将手里的圣旨一合,尖着嗓子向左侧文官翰林队列中的李云天说道。
“臣李云天,领旨谢恩。”李云天快步走上前,从金英手中接过圣旨,跪在殿前高声向宣德帝叩谢。
“爱卿平身。”宣德帝伸手虚空向李云天一托,等他起身后不动声色地说道,“交趾乃我大明西南重地,此次平叛事关我大明国威,朕在京城等你凯旋!”
“臣定当全力平定交趾的叛乱,不负皇上厚望。”李云天双手捧着圣旨,冲着宣德帝一躬身,郑重其事地说道。
宣德帝闻言满意地点了点头,挥手让金英将定南将军大印和广西、交趾巡抚的大印交给李云天。
两个大印放在一个上面铺着黄色丝绸的托盘里,代表着权力和地位,有了它们李云天就将正式统掌广西、交趾的军政大权,并对两地四品以下的官员形行使生杀予夺的特权。
“皇上,交趾经此战乱必定民生困苦,臣恳请皇上免其三年赋税,以示皇恩。”从金英手中接过托盘后,李云天端着托盘,躬身向宣德帝说道。
其实,朝廷这些年并没从交趾收到什么赋税,反倒是因为民生困苦,户部发放了不少救济。
“嗯,朕准你所奏!”宣德帝闻言点了点头,一口就答应了下来,既给李云天送了一个顺水人情,又在交趾百姓心目中留下一个好名声。
“皇上,臣还有一事,请皇上示下。”李云天早就知道宣德帝会恩准,随后不动声色地说道,“交趾战乱导致其所属各州府的官吏或死或逃或叛,所缺官吏如何解决?”
“骞少师,吏部可有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