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执宰大明-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与此同时,朝廷颁布了两条重要法令,贵州土人断罪例和宗室品级冠服仪式被正式制定。

根据贵州土人断罪例,凡贵族土人犯罪者:杂犯死罪就彼役作终身,徒流迁徒者以年限役作,应笞者役五月,应杖者役十月。单日释放。

早宗室品级冠服仪式中,规定了宗室将军、中尉、郡主、县主、郡君、县君、乡君仪宾品级冠服仪式:'323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323执宰大明326

镇国将军禄千石,从一品;辅国将军八百石,从二品;奉国将军六百石,从三品;镇国中尉四百石,从四品;辅国中尉三百石,从五品;奉国中尉二百石,从六品。

其妻各依品受封,仪宾减一等。郡主仪宾从二品,县主仪宾从三品,郡君仪宾从四品,县君仪宾从五品,乡君仪宾从六品。

郡王纳妃袭爵,遣使册命。其将军、县主以下婚,但颁诰命冠服。其余仪伏奁具,皆本邸自备。

由此可见,宣德帝对土人贵族采取了宽容的政策,同时也对宗亲进行了安抚,给与了他们优厚的待遇。

李云天没有时间去关注河南、湖广的水患和朝廷新颁布的那两条法令,一门心思地处理讲武堂的各项事务中。

现在汉王雄踞乐安,对京城虎视眈眈,而交趾的战局又变幻莫测,吉凶难料,对李云天来说如今的当务之急是尽快使得讲武堂里的这些学员能够完成从普通人到军人的蜕变,以组建未来新军的框架。

不过,一件突如其来的事情使得李云天不得不从纷繁的讲武堂事务中抽身而出,将目光重新投回到了大明的政局中。

八月初一日,临晨时分,京城近郊突然发生了一场地震,导致数百所房屋损毁,千余人死伤。

虽然这场地震对京城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只是一场虚惊而已,可李云天心里却有一个不祥的预感,每当天降异象,例如地震、陨石等等,总会被那些心怀叵测之人利用,汉王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吗?

自从被永乐帝发配到了乐安后,汉王就已经开始与手下心腹谋划造反之事,不仅私自在乐安城中制造兵器、火器,囤积钱粮物资,而且还将州民丁壮登记注册,编为行伍。

为了获得兵力,连乐安州境内各个地方衙门的监狱的囚犯、附近州县的地痞无赖等人员都被汉王编入了军队,勤加操练。

时至今日,单单就山东境内而言,汉王除了与山东都司都指挥靳荣私交甚密外,还笼络、收买了山东境内诸多地方衙门和卫所,手头掌握的兵力已经近十万。

至于山东周边的各个州府,暗地里与汉王往来的地方官员和卫所军官也不在少数,这些人或许不敢明目张胆地支持和追随汉王,但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八月初七的晚上,李云天被宣德帝紧急召进了皇宫。

在乾清宫,李云天见到了内官监秉笔太监杨瑛,根据杨瑛的奏报,汉王已经在乐安造反,其手下的军队在乐安四处劫掠粮草和马匹。'323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323执宰大明326

杨瑛之所以知道汉王造反,是因为汉王七月底向宣德帝上书索要马匹和骆驼。

因此,宣德帝准备了40只骆驼和120匹马让杨瑛前去乐安送给汉王,并且还赏赐给了他一套华美的冠服。

临近乐安州地界,杨瑛遇上了大量从乐安逃出的军民,惊讶地获悉了汉王部下大肆劫掠的事情,这摆明了是要造反,吓得他连忙飞骑而回,向宣德帝禀告。

“李御史,如今汉王已反,你可有何破敌良策?”等杨瑛退下后,宣德帝皱着眉头问向了李云天。

虽然宣德帝对汉王造反早有心理准备,也早就在布置应对之策,可当这一天真的到来时,他的还是感到惴惴不安,心慌意乱。

“陛下,依臣看来,汉王若反,必会派人前来京城,联系关系密切者为内应。”李云天闻言沉吟了一下,郑重其事地说道,“京城中与汉王私交甚密者,以英国公和威国公为首,陛下要多留意此二人的言行。”

“朕也在担心此事,已经谕令锦衣卫暗中进行监视。”宣德帝忧心忡忡地点了点头,英国公张辅和威国公鲁仲乾在军中影响力甚巨,倘若两人支持汉王,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陛下,太师在宫外求见。”就在这时,金英忽然推门进入,冲着宣德帝躬身禀告。

“太师?”宣德帝闻言微微一怔,太师指的就是英国公张辅,此时已经是午夜时分,不知张辅深夜前来所谓何事。

“恭喜陛下,看来英国公并不想与汉王为伍。”李云天的眉头皱了皱后眼前猛然一亮,起身向宣德帝一拱手,沉声说道。

“李御史,此言怎讲?”宣德帝双目闪过狐疑的神色,不解地望着李云天。

“陛下,能令英国公深夜前来之事绝对非同小可,而放眼当今时局,也只有与汉王有关之事才能使得英国公如此急迫。”

李云天微微躬着身子,有条不紊地向宣德帝解释道,“如果臣猜的没错,英国公此次前来十有**是告发汉王谋反。”

“但愿如李御史所言。”宣德帝闻言神色逐渐缓和了下来,点了点头后说道。

如果张辅能站在宣德帝这一边,那么加上忠国公周征,足以镇住京中的那些勋贵,使得他们不敢乱来。

李云天此时不方便见张辅,本欲回避但宣德帝让他躲在了屏风后面聆听。

“陛下,臣此次前来是要告发汉王意欲谋反,请陛下早做防范。”张辅被金英引进乾清宫后,冲着宣德帝一躬身,高声禀告。

“噢!”宣德帝双目一亮,随后不动声色地望着张辅,“太师,此事非同小可,太师可有确实的证据?”

“陛下,汉王派亲信枚青今夜前来当说客,希望臣随其造反,微臣父子世受皇恩,岂可做出这等天理不容的事情来。”

张辅再度冲着宣德帝一躬身,神情严肃地答道,“臣已经将枚青擒拿,陛下一审便知。”

宣德帝听闻张辅拿下了汉王派来的说客,不由得大为感兴趣,于是让殿前侍卫将被捆得像个粽子似的枚青带进了殿内。

枚青三十多岁,身材魁梧,留着两撇小胡子,见到宣德帝后吓得面无血色,瑟瑟发抖地将汉王要他联络张辅谋反的事情一五一十地道了出来。

说实话,枚青万万想不到张辅竟然会擒下他交给宣德帝,要知道汉王和张辅之间私交甚厚,当年永乐帝驾崩就是张辅暗中向汉王通传了消息,使得汉王调动了山西都司和大宁都司的兵力,差一点就率兵进入京城与洪熙帝争夺皇位。

因此,这一次汉王造反,首先想到的就是张辅,只要张辅站在他这一边,那么在他看来就大局已定。

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张辅虽说与汉王交情深厚,可今时不同往日,经过洪熙帝和宣德帝的谋划,已经成功获得了一部分勋贵的追随,并将京畿都督府的兵力牢牢地控制在了宣德帝的手中。

再加上朝中文臣集团对宣德帝鼎力支持,宣德帝已经逐渐在与汉王的争斗中占据了上风。

汉王虽然勇武善战,但摆在其面前的是京畿都督府的数十万大军,又有周征等悍将统兵,汉王要想取胜谈何容易。

况且,张辅已经是当朝太师,位极人臣,宣德帝对他是荣**有加,他何苦再折腾一番去帮助汉王夺取天下?

枚青不仅交待了汉王谋反一事,而且还说出了汉王在乐安州的部署以及造反的缘由。

本来汉王并不打算这么早就造反,想等到明年诸事准备妥当之后再向宣德帝发难。

不过,京城的那场地震使得汉王改变了主意,汉王觉得这是天意,因此决定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来完成他的宏图大业,同时也是打宣德帝一个措手不及。

如今,汉王已经在乐安州设立了五军都督府,并且亲自坐镇中军,以护卫指挥使王斌领前军、乐安州知州朱恒领后军、护卫指挥使韦达领左军、千户盛坚领右军。

与此同时,汉王用四子担任监军,其中济阳王朱瞻监前军、临淄王朱瞻域监后军、昌乐王朱瞻监左军、齐东王朱瞻坪监右军。

由于要外出征战,汉王让嫡三子朱瞻坦居守乐安,护卫指挥使韦弘、韦兴和千户王玉、李智各带一支兵马协助朱瞻坦守城。

王斌和朱恒等人相继被汉王授予了太师、都督和尚书等官职,设立了五府六部,以与京师各大部院相抗衡。

张辅建议宣德帝将枚青交给北镇抚司审理,趁着汉王立足未稳之际发兵平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将汉王剿灭,防止事态扩散。

不过宣德帝并不准备出兵,汉王不仅是大明堂堂的皇叔,而且实力雄厚,岂可单凭枚青的供词就能将其定罪?难免会给人口舌,惹来非议。

况且,战火一起势必生灵涂炭,届时不知道又有多少百姓要遭殃。

故而,宣德帝准备静观其变,如果能令汉王迷途知返,无疑将是最好的结局。。。

第327章叛逃

李云天离开皇宫的时候已经是临晨时分,张辅走后宣德帝和他密议了良久,决定召回镇守广宁的武清侯石山和镇守永平的遂安伯陈英。

此二人都是能征善战之将,以备宣德帝调遣。

另外,宣德帝暗中谕令居庸关和宣府镇的守将枕戈待旦,严加防守,以免受到大宁都司和山西行都司的兵马突袭。

不仅如此,为了防止汉王南逃,宣德帝还准备敕遣京畿都督府都督佥事黄谦前往运河上的重镇淮安,协助淮安总兵、平江伯陈防守淮安。

为了应对来自山西都司和彰德赵王的威胁,在李云天的建议下,宣德帝让义国公张昊去守北直隶与山西交界的真定府,让安平侯牛世豪去守与彰德临近的大名府。

只要能守住真定城和大名城,那么山西都司和赵王的兵力将无法向北直隶推进一步,北直隶最大的两个隐患也就随之解除,这使得宣德帝没了后顾之忧,可以用全部精力对付汉王。

虽然张辅擒住了枚青,可李云天却并不感到轻松,他可以肯定汉王不单单派了枚青一个人潜入京城来联络内应,但只有张辅一个人向宣德帝汇报了此事,其余人出于各式各样的原因进行了隐瞒,这绝对不是一个好现象。

第二天上午,一个不速之客风尘仆仆地赶来了京城,他就是都察院监察御史李浚,特意从乐安州赶来京城举报汉王造反。

李浚是山东乐安州遂家村人,永乐初入国子监,后升为都察院的监察御史,曾经巡按四川。'324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324执宰大明327

永乐二十二年,李浚父亲去世,他也因此回乡丁忧。

几天前,汉王派人前去请李浚前往乐安州担任左副都御使一职。

李浚闻之后大吃了一惊,意识到汉王要造反,很显然只有朝廷才能任命官员,而且还是都察院左副都御使这样的重职。

由于深知其中的厉害,李浚自然不敢拒绝,否则全家都将有血光之灾,故而假装答应了汉王的邀请,以身体有疾为由推脱晚两天再去乐安城。

汉王派来的人不疑有诈,欣然回去复命,而李浚则召集族人,让他们逃离乐安州到外地避难,然后连夜赶去了济南城向山东都司报信。

路上,李浚亲眼目睹了汉王手下四处劫掠的一幕,尤其是尽收当地的马匹充作战马,心中更加确定汉王造反一事。

到了济南城,李浚第一时间拜访了山东都司都指挥使靳荣,将汉王谋反的事情告诉了靳荣,希望靳荣能给他山东都司的符验作为凭证,以便他进京告发汉王谋反。

由于不清楚靳荣和汉王之间的密切关系,李浚差一点就要死于非命,靳荣已经答应汉王一同造反,因此表面上答应了给李浚符验,实际上想要暗中置他于死地。

倘若不是靳荣府中的一名女子给李浚通风报信,使得李浚找机会翻墙逃离了靳荣的府上,那么他的小命可就休矣。

经历了靳荣府里一事后,李浚成为了惊弓之鸟,不敢再在济南城久留,化名王刚,星夜赶来了京城。

李浚的到来使得满朝文武一派哗然,谁也没有想到汉王竟然毫无征兆地就造反,京城里一时间人心惶惶,风声鹤唳。

就在李浚抵达京城的下午,山东布政使司用八百里加急送来了一道公文,将汉王纵容手下军士四处劫掠的消息正式通报了京城,确定了汉王造反的事实。

出乎满朝文武的意料,宣德帝并没有立刻发兵征讨汉王,而是派遣了内侍中官侯泰前往乐安送信给汉王,询问汉王为何纵兵劫掠地方。

李云天知道,宣德帝之所以这样做,一是希望汉王回头是岸,避免一场战火,二是时机未到,不易出兵。

虽然汉王已经举兵谋反,但目前只是在乐安州境内劫掠,并没有攻打周边的府县城池,也未发表反叛的檄文,故而宣德帝认为此时不易出兵,等时机成熟,汉王造反一事板上钉钉后再去平叛。'324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324执宰大明327

与此同时,李云天打开了讲武堂的库房,将武器和铠甲等物品分发给讲武堂的学员,让他们带甲训练,只要宣德帝平叛的谕令一下,他就带着讲武堂的学员加入平叛大军,使得学员们在战争中得以历练。

晚饭后,李云天正在卧室里修改未来几天的训练计划,宣德帝派来一名内侍传他进宫。

李云天知道肯定与汉王的事情有关,因此不敢怠慢,连忙赶去了皇宫。

乾清宫里有不少人,除了宣德帝外,还有杨士奇、杨荣、金幼孜和张辅、周征等人,气氛显得沉闷而压抑。

“什么?威国公消失了?”等李云天了解了事情的真相,顿时大吃了一惊,愕然望向了坐在龙椅上的宣德帝。

今天一早,鲁仲乾以身体不适为由向军阁告了假,等宣德帝下午派御医前去给他诊治时,诧异地发现鲁仲乾不见了。

不仅威国公,连威国公的老婆孩子也都消失了,威国公府现在只留下那些无关紧要的下人。

其实,早就一个月前,威国公的老婆和孩子就以省亲为借口离开了京城,前往徐州老家,威国公府中只剩下鲁仲乾和鲁天行。

很显然,鲁天行是和鲁仲乾一块儿离开的,至于两人要去哪里就不得而知了。

宣德帝得知这一消息时正在与杨士奇和张辅等人商议政务,闻讯后大吃了一惊,很显然鲁仲乾和鲁天行的离开早有预谋,至于两人去了哪里用脚趾头也能想到,绝对前去投奔汉王,与汉王沆瀣一气。

对于鲁仲乾的叛逃宣德帝是大为恼火,这可是一件极为影响士气的事件,给京城的那些勋贵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故而,宣德帝已经派人快马加鞭沿着前往山东的方向去追鲁仲乾和鲁天行,希望能将两人给拦住。

“陛下,臣以为,此时威国公要是去山东的话对战局影响甚微!”知道鲁仲乾和鲁天行跑了后,李云天的眉头皱了皱,沉声向宣德帝说道。

“李御史意下如何?”宣德帝闻言觉得有几分道理,不由得反问道。

现场的众臣闻言,也纷纷好奇地望着李云天,想知道李云天是何意。

“陛下,山东地界上已经有汉王,威国公与其去山东还不如留在京城来当内应。”李云天沉吟了一下,有条不紊地解释着,“如今威国公走了,那么在臣看来他能去的地方无疑只有三个。”

“一是山东乐安,二是山西太原,三是河南彰德。”说着,李云天脸上的神色变得凝重起来,缓缓地说出了三个地名,随后肯定地说道,“如果臣没有猜错的话,威国公一定是去了太原!”

乐安虽说是汉王反叛的大本营,通常追随汉王的叛匪也都会往乐安跑,但汉王并不需要统兵的将领,而是希望有人能帮他分担来自朝廷的压力。

山西都司的兵力兵强马壮,是汉王手中最重要的一支军事力量,距离北直隶又近,沿途又无关卡和重镇,十分有利于向北直隶发动攻击。

如果山西都司的军队能与乐安的叛军一左一右夹击朝廷的军队,那么将给朝廷打来一个大麻烦,使得朝廷双线作战。

由于山西都司受到河南都司和陕西都司的牵制,尤其是要面对陕西都司的威胁,故而只有派遣一名声威赫赫的大将去山西都司才能使得山西都司脱离困境,一是势如破竹地突入北直隶,二来震慑河南都司和山西都司不敢轻易妄动,而鲁仲乾无疑是最合适的一个人选。

至于河南彰德,赵王虽然有数万兵力,但是却无合适的统兵大将,如果战功赫赫的鲁仲乾能指挥赵王的军队,那么将会对朝廷形成三面夹击,也会吸引河南都司的兵力,减轻山西都司所承受的压力,使得朝廷疲于应对。

不过,赵王与汉王并不是一条心,肯定会对鲁仲乾所有提防,鲁仲乾去了彰德十有**会被架空,一事无成。

故而,李云天经过分析后,认为鲁仲乾此时逃走,去太原的几率最大。

“言之有理。”张辅闻言不由得点了点头,开口向宣德帝说道,“陛下,李御史一语惊醒梦中人,威国公看来是要去太原。”

“来人,速派人前去太原方向追击。”宣德帝的面色一寒,冷冷地向殿前侍立的一名侍卫喝道。

“陛下,此事事关重大,微臣愿意亲自带人前去追击,威国公离开时日尚短,或许臣能追上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