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执宰大明-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由于胡氏和孙氏身处宫城,所以李云天与两人只有过几面之缘,说过几句话而已,相互间并不熟悉。

不过周雨婷与胡氏、孙氏私交甚笃,周雨婷怀孕期间和产子后两人都曾经亲自去国公府探望,可谓关怀备至,荣**无限。

虽然孙氏只是太子嫔,但李云天却丝毫不敢怠慢,孙氏是张皇后的同乡,也是永城人,当年由张皇后的母亲看中推荐入宫,与太子一起长大,两人青梅竹马,感情深厚。

正是与张皇后是同乡,故而永乐帝没有选孙氏为太子妃,否则永城一下子出了两个皇后,很容易促使外戚势力坐大。

凉亭里的气氛十分轻松,李云天有条不紊地给皇后和太子妃、太子嫔讲着民间趣闻和风土人情,使得三人饶有兴致地聆听着,欢笑声不绝于耳。

太子妃和太子嫔起身告辞的时候,李云天和周雨婷也一同告退,四人一同出了御花园,周雨婷和太子妃、太子嫔走在前方谈笑,李云天不动声色地跟在后面。

“怎么?这段时间在外面乐不思蜀,都不知道回家了。”在一座宫门前与太子妃、太子嫔分手后,周雨婷柳眉一竖,收起了笑脸,伸手在李云天的手臂上掐了一下,恨恨地说道。

本来周雨婷以为有皇后出面,李云天找了一个台阶,就可以就势回家,没成想李云天却要留在翰林院的官舍。

“娘子,你这可错怪了为夫,要是我这么早回去,你的母老虎地位如何能奠定得了?”李云天揉了揉火辣辣的手臂处,一脸“委屈”地说道。

“母老虎?”周雨婷微微一怔,随后噗哧一下笑出声来,自从上次拎着长剑追得李云天落荒而逃,现在不少公主、郡主都来向她请教御夫之术。

在那些公主和郡主看来,李云天是大明堂堂的御史和庶吉士,精明干练,既然被周雨婷收拾得服服帖帖,连纳妾都不敢,那么从周雨婷那里学的御夫之术后,修理起她们的夫婿来还不是小菜一碟!

因此,周雨婷现在已经俨然是京城有名的“母老虎”,这使得不少人都对李云天颇为同情。

李云天这样做其实是一箭双雕,一是推掉了汉王的保媒,二来也是挡去一些“桃花劫”,让那些想打他主意的女人知难而退。

“晚上回家,父亲有事找你。”周雨婷知道自己错怪了李云天,随即莞尔一笑,她就知道不会无缘无故不回家的。

周征找李云天是为了迁都的事情,一旦大明的京师迁到了南京城,那么京畿都督府肯定也要跟着去南京。

北京城是大明北方最重要的一道屏障,不能将那些精锐的部队都撤走,否则谁来守护大明的北方门户。

故而,京畿都督府麾下的那三十多万精锐部队至少有一半要伴驾南下,剩下的一半在北京城留守,成为留守部队。

周征现在不仅为了调那些部队去南京头疼,而且也为了北京守备一事而苦恼,京城不少资历深厚的勋贵现在已经四处活动,想要将这个位置揽入怀中,其中不乏与周征密切之人。

“岳父大人,依小婿来看,此事毋须烦恼,虽然皇上想要迁都,可是太子久随先帝,耳濡目染下与先帝性情相似,十有yankuai不想迁回南京。”李云天自然清楚周征现在遇到的麻烦,因此晚饭后在书房里微笑着安慰道。

“话虽如此,可是迁都的事情迫在眉睫,两年之内就要成行,太子恐怕劝不住皇上。”周征的眉头皱了皱,微微摇了摇头。

“岳父大人,说句大不敬的话,小婿觉得皇上近来神色有恙,恐怕身有隐疾,没有时间执行迁都事宜。”李云天沉吟了一下,望着周征低声说道。

“你能确定?”周征吃了一惊,万万没想到李云天会有此惊人之言,神情愕然地望着他。

“皇上心宽体胖,又有脚疾不善运动,导致体质薄弱,再加上近来颇为操劳国事,诸多因素累积,对皇上实在是有百害而无一利。”李云天点了点头,郑重其事地说道,“皇上如今已近半百之年,倘若小婿没有猜错,六个月之内皇上可能会有一劫!”

周征的脸色变了几变,他知道李云天绝对不会危言耸听,不由得站起身来回在房间里踱着步子,神情严肃地琢磨着李云天的这番话语。

虽然李云天没有明说,但是很显然对洪熙帝的身体状况无比担忧,毕竟洪熙帝已经四十七岁,又身材肥胖,肯定患有多种隐疾,日夜操劳下难保会出什么意外。

“既然如此,那么不如未雨绸缪,本公就让你二哥追随太子南下。”良久,周征停下了脚步,他已经拿定了主意,沉声向李云天说道。

周征口中的“你二哥”自然不会是李云天的二哥,而是周雨婷的二哥周丰,现在在京畿都督府任职。

李云天闻言微微一笑,他之所以把这个惊天的消息透露给周征,就是为了让周征提早一步在太子身边布局,只要周丰成为了东宫的僚臣,那么太子登基后绝对会提拔任用,这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哪个皇帝都会启用自己的亲信大臣来担任要职。

如果李云天没有记错的话,洪熙朝的年号就到元年为止,他虽然忘记了洪熙帝在这一年驾崩的时间,不过想来也不会超过年底,故而大胆猜测驾崩的时间应该在六个月以内。

或许,这就是李云天与其他人相比的最大优势所在,有谁能够想到刚刚登基不久,正当壮年的洪熙帝会忽然之间驾崩?

面对着洪熙帝驾崩后的局势,李云天早在永乐帝健在的时候就已经进行了布置,让周雨婷将汉世子朱瞻圻送来的玉马像献给了当时还是皇太孙妃的胡氏,而不是当时的太子妃张皇后,此举寓意深远。

正是在李云天的安排下,周雨婷这种大大咧咧性格的人才耐下心来接近太子妃胡氏和太子嫔孙氏,现在双方的关系甚为融洽和亲密。

另外,李云天也对身边的人做出了布置,李满山已经从北京的北镇抚司调往南京的南镇抚司,将以护卫的身份跟随太子南下,对于李云天来说,锦衣卫这种大杀器他势在必得。

值得一提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司苑局的内侍宋大山,如果他真的有几分本事的话,那么应该能够凭借着那五百两银票调到太子的身边,毕竟与宫里的二十四衙门相比,到太子身边伺候是一个冷门差事,天知道什么时候能熬出头。一

第198章南北之争

就在朝堂上都在为迁都的事情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四月中旬的一次大朝上,李云天在太和殿上完成了他的处子首秀,第一次上奏言事。讀蕶蕶尐說網

“皇上有旨,有本启奏,无本退朝!”当各大部院上报完了各自的事务后,一名洪熙帝身边的近身内侍尖着嗓子高喊道。

“启禀陛下,臣都察院湖广道监察御史李云天有本启奏!”通常情况下,文武百官都会躬身而立等待洪熙帝退朝,可就在内侍的话音刚落后不久,一个宏亮的声音在大殿内响起。

随即,李云天出班,在殿上众臣的注视下大步走向了殿前,自从担任监察御史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这还是他首次在殿上奏事,因此引发了不少人的好奇,想看看他有何事上奏。

“陛下,臣出身北方,又在南方任职数年,在任之时虽别无建树,但对南北士子所处环境之差异感概颇深。南方富庶,教学资源优厚,北方简朴,教学资源微薄,两者相较,差之甚矣。”

在殿前站定身形后,李云天冲着洪熙帝一拱手,宏声说道,“臣以为,南北士子先天才智并无差异,然,受后天教学所累,故会试成绩所有差异,臣恳请陛下根据地域设立定额,会试之时分南北取材任用!”

此言一出,大殿之内顿时一阵骚动,众人交头接耳地小声议论着,谁也想不到李云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竟然拿大明的科举制度试刀。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在众臣的议论声中,一名身穿正四品文官官服的中年人从队列中走出,高声说道,“开科取士凭得是真才实学,焉能设立定额,如此一来岂不是对南方那些十年寒窗苦读的士子不公?”

李云天认了出来,真名中年人是通政使司正四品的右通政沈宏,南直隶人,永乐前期考取的进士,他是南方人,自然要替南方人说话。

“陛下,此举一出,必将打击南方士子士气,不利于我大明取士。”

“陛下,臣认为此乃谬论,万万不可实之。”

“陛下,倘若李御史所言,我大明何须再有会试,直接让各布政使司上报乡试优良者入朝为官即可。”

……

随即,一群文官出班,纷纷表示反对,毫无例外他们都操着南方口音。

面对那些持反对意见的众臣,李云天并没有急着反击,因为他提出的这个议案事关北方士子的科举前途,故而不会孤军奋战,肯定会有北方出身的官员出言相助。

“陛下,臣认为李御史所言乃实情,不应拘于一格,每次会试中榜者十yankuai都是南方举子,长此以往,北方士子必然大受打击。”

果然,就在那些反对的大臣出列完毕后,一名正四品的中年文官站了出来,开口启奏道,他是太常寺少卿卢羽,山西太原府人。

“陛下,正如李御史所言,南北士子先天才智并无差异,成绩之所以优劣不齐,实乃后天差异所累,北方士子已然处于下风,如何能与南方士子一争高下?”

“陛下,臣觉得李御史言之有理,倘若北方有南方富庶,北方士子绝对能与南方士子一较高低。”

“陛下,若论才干,北方士子并不差于南方士子,如今科举南强北弱,实则外力使然,请陛下明察。”

……

在卢羽的带动下,北方出身的官员纷纷出班,支持李云天的提议,与南方出身的官员泾渭分明,形成了对峙之势。

这场关于南北士子之争的较量,已经跨越了朝中的各个派系,是南方官员和北方官员的一次角力,而立在他们背后的是千千万万的士子。

目睹了眼前的一幕后,不少年长的朝臣禁不住想起了洪武三十年会试时的南北榜之争。

洪武三十年丁丑科,二月会试,洪武帝以翰林学士刘三吾、王府纪善白信蹈等为考官,当年三月份发放的春榜中,因为榜单上的五十一名进士皆为南方人,故而称之为“南榜”。

虽然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了南方经济、文化比北方发达,导致双方教学环境差异巨大,南方举子比北方举子成绩更胜一筹,但同时也夹杂了个人的因素,否则岂会没有一名北方举子入榜,乃历科未见。

故而,南榜一出,在京城的北方举子一派哗然,随即联名上书,状告刘三吾、白信蹈偏袒南方举子。

洪武帝特此命侍读张信、侍讲戴彝、右赞善王俊华、司直郎张谦、司经局校书严叔载等人,于落第试卷中每人再各阅十卷,增录北方举子入榜。

出乎洪武帝预料,经复阅后上呈的试卷,文理不佳,并有犯禁忌之语,实在与南方举子的试卷难以相提并论。

后来,有人向洪武帝举报,说刘三吾、白信蹈暗中嘱咐张信等人以北方举子陋卷以呈,后经查实,使得洪武帝大怒。

洪武三十年五月,追刘三吾为蓝玉党,因刘三吾年老故而被罚去戍边;白信蹈、张信等人被凌迟处死;刘谔、宋琮等人被遣戍;仅戴彝、尹昌隆免罪。

六月,洪武帝亲自策问,所放皇榜称为夏榜,因所取六十一人皆为北方举子,故而也称为北榜。

这件事情不仅体现出了朝堂上南北政治的博弈,同时也表明了洪武帝对于江南豪强的打压,也开创了大明分南北取士的先列。

如今,李云天竟然提出要在会试中设置南北定额,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朝堂之上南北官员的对峙。

洪熙帝的嘴角隐隐约约挂着一丝笑意,饶有兴致地望着李云天,想看看他如何反击那些反对他的南方官员。

“沈大人,不仅南方士子寒窗苦读,北方士子也是悬梁刺股,倘若说到寒心,恐怕北方士子的寒意更甚。”

等大殿内平静下来后,李云天冲着通政使司右通政沈宏微微一躬身,朗声说道,“试问沈大人,倘若让北方士子到南方就读,南方士子到北方就读,大人以为会试时两方谁能更胜一筹?”

“李御史,本官从来不做推测之言。”沈宏的眉头微微皱了一下,不动声色地回绝了这个问题。

“沈大人,依下官看来,胜出者无疑会是到南方就读的北方士子。”李云天见沈宏回避了这个问题,宏声说道,“无论南方士子还是北方士子,归根结底都是我大明的子民,我大明既然设立科举,就应该给他们一条公平的竞技之路。”

“公平?”沈宏不由得冷笑了一声,“单单一个公平二字,就要抹杀千万南方士子的希望?”

“沈大人,此言差矣,物竞天择,优胜劣汰,这是自然规律,对天下士子也同样适用,我大明开科取士,要的是天下士子的佼佼者,只要有真才实学那么一定能在会试中脱颖而出,而不会计较名额的限制。”

李云天微微一笑,有条不紊地说道,“其实,即使是南方举子之间,各地由于教学资源的差异而呈现出来的结果也非常显著,我大明的科举是天下士子的科举,要兼顾天下之人。”

“哼,如此说来,南方那些优异士子的书都白读了不成?那些人文荟萃之地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沈宏冷冷地瞪着李云天,虽然李云天没有明说,但谁都知道每年南直隶和江浙的举子金榜题名的最多,而云贵等地的举子则要少上许多。

“沈大人,下官以为,读书先是修德,次之作学,最后才是入仕,我大明士子千万之巨,而每年金榜之上不过两三百人而已。故而,那些人文荟萃之地是余者修德作学之所,至关重要。”

李云天神情一凛,郑重其事地望着沈宏,朗声说道。

听闻此言,沈宏顿时微微一怔,他发现自己无法反驳李云天,虽然天下士子考科举都是为了做官,但是明面上却不能这么说,否则的话岂不是失了文人的风骨?

“陛下,臣以为李御史所言甚是,南北定额,既鼓舞了北方士子,又勉励了南方士子。”这时,一直冷眼旁观的杨士奇上前一步,向洪熙帝拱手说道。

“陛下,臣也觉得为了大明的士子,应南北分开取士。”接近着,吏部上书骞义也出列,沉声禀告。

“陛下,臣也是正是此意。”随后,户部尚书夏原吉也站出来支持李云天。

杨士奇是内阁首辅,骞义和夏原吉位居六部堂官之首,三人一表态,朝堂之上的形势立刻明朗开来。

“陛下,臣认为此法可行。”

“陛下,长远来开,南北分开取士对我大明大有裨益。”

“陛下,北方士子淳朴坚毅,南方士子聪慧机敏,都是我大明栋梁之材。”

……

一时间,朝堂之上尚未开口的文官纷纷表明了态度,支持李云天南北定额取士的提议。

沈宏的脸色有些铁青,如今内阁和六部都已经站在了李云天那一边,他知道大势已去。

“李御史,你认为这个定额定为多少合适?”洪熙帝的见文官们的态度达成了一致,微笑着问向李云天。

“陛下,臣觉得南方人文荟萃,理应占有多数,故而南六北四为宜,以后可视具体情形微调。”李云天沉吟了一下,向洪熙帝拱手说道。

“就依爱卿所言,下科取士,按南六北四录之。”洪熙帝闻言点了点头,环视了一眼大殿内的众臣,沉声说道。

“皇上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殿内文武百官闻言,立刻躬身行礼,齐声说道。

洪熙帝决定按照南六北四的比例取士的消息一经发出,京师国子监一片欢腾的景象,能来这里读书的大部分都是北方士子,南方士子都去了南京国子监。

况且,京师国子监的监生在北直隶参加乡试,因此自然算作是北方士子。

以前每科中,北方进士只占十之一二,现在录取比例一下子提高到了十分之四,如此一来就等于有了两倍以上的机会考取进士,国子监的监生们岂能不欢呼雀跃。

由于在朝堂上的“仗义执言”,李云天获得了京师国子监监生的好感,与此同时,他也间接得罪了南京国子监的人,李云天一下子就使得他们有四分之一的人无法成为进士。

不得不说,洪熙帝下旨南六北四取士后,无论南方士子还是北方士子,学风一时大盛,北方士子是看见了希望,而南方士子则感受到了压力。一

第199章背黑锅的觉悟

晚上,醉月楼。讀蕶蕶尐說網

一个宽敞的雅间内,李云天与张克敌等人围在一张酒桌旁觥筹交错,谈笑风生,怜香在一旁弹着琵琶,唱着小曲,还有舞姬翩翩起舞,气氛十分热闹。

今天是张克敌的生日,故而众人给张克敌在这里摆酒庆贺,同时也是想撮合他与怜香成其好事。

自从遇见怜香,张克敌就对其一往情深,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怜香对张克敌看似亲昵,实则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到现在张克敌还没有成为怜香的入幕之宾。

张克敌想纳怜香为妾给她一个名分,使她不用再在醉月楼里陪笑,不过被怜香婉拒,这使得张克敌心中无比郁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