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军阀-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城周边,最远之地也不过三百里,这样也可以减轻百姓们继续迁移之苦。”韩烈这个安置,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同样早就与郭嘉和国渊等人商议过。

    “喏。”国渊,程秉,王凌三人起身应道。

    “公明,你部明早起行,先行赶往广陵城,子龙子义你们二人,负责协助迁移民众之事,三日之后,各部起行。”韩烈接着又传达了一条军令。

    为了上任之事,韩烈这个主公,也是一刻不得闲,案头上的文案更是堆在山,好在蔡琰也是颇为理解,加上蔡邕的到来,她自然也没时间理会韩烈。

    最近这些时日,蔡琰无疑是最开心的人,先是被她视为好妹妹的貂蝉回来了,接着阔别多年的父亲也来了,面对这接二连三的惊喜,她高兴的几乎失态。

    虽然韩烈手中有钱,但迁移安置百姓,依旧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自然是足以让韩烈忙活的,原本以为三天就可以忙活的他,结果忙活了六天,滞留利城的二十万百姓,方才分别踏上前往四县的路途。

    临别利城之际,韩烈再次登上了利城城门楼,回顾城下,赫然城门外这会早已经挤满了人群,虽然时日不长,但自从韩烈来了之后,利城无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韩大人来了……”当韩烈的身影出现在城头之时,城门外的人群中,立时爆发出一阵喊声。

    “韩大人您还回来吗?”人群中有人扬声喊道。

    “韩大人,我们舍不得您呀。”

    “韩大人,请你别抛弃您的子民。”

    ……

    面对喧闹的人群,韩烈挥了挥手,扬声喊道:“乡亲们,感谢你们的抬爱,说实在我做的还远远不够,愧对大家的厚爱了,在此我给诸位表示歉意。”

    “韩大人……”看到城头上的韩烈弯腰躬身作揖赔礼,一时之间,城下围着的数万百姓,纷纷跪了下去,喊道:“拜见大人……”

    这会典韦率军开道,护送着车队正好出城,坐在马车内的蔡邕,看着密密麻麻的人群,皱眉之余,道:“韩子扬竟然有如此官声,看来吾还真是小觑了他,昔日他能够在重重宫禁之中刺杀董卓,吾还认为他有些匹夫之勇,如今看来他确是是个胆略超群之人,也难怪王子师(王允)会对他寄予厚望。”

    “不过现今看来,王子师怕是要失望了,如此人物,又岂是甘于人后之人?”

    这席话蔡邕丝毫没有避让女儿,显然他这席话是有意说给同车的蔡琰听的,对于女儿起初竟然逃婚的行为,他还是颇为不满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阔别多年,再见到女儿之时,所有的埋怨,早已经烟消云散。

    尤其是经历了朝堂大变之后,已经花甲之年的蔡邕,对于所谓的大义名利已然看淡,如今对于他来说,能够闲时看看经史典籍,与女儿畅谈琴棋之道,已然成为他最开心的事情。

    蔡琰是何等聪慧之人,父亲话中之意,她岂能不明,面对父亲慈祥的目光,微微一笑的她,柔声道:“子扬,是个有志向的人,这一路走来,他的努力与汗水,女儿都看在眼里,今后无论风霜雨雪,饥寒困苦,只要他愿意,琰都会一直陪着他走下去。”

    “难道你们同心,为父也就没什么好担心了,待到广陵之后,找个合适的日子,你们就完婚了吧。”蔡琰点点头,欣慰的笑道。

    广陵郡治所就是广陵城,也就是后世的扬州城。汉末的广陵郡所辖十一县,基本涵盖了后世的长江以北,半个苏北地区,这个时代的广陵郡已然有了几分鱼米之乡雏形。

    广袤肥沃的土地,四通八达的水利灌溉,加上盐渎城盛产的海盐,使得广陵的无论是农业还是经济都处在徐州各郡之上,仅次于州府所在地东海郡。

    广陵郡原太守,在韩烈上任之前,虽然已经调离,但郡城的属官却基本还在职,韩烈上任之后,在考察了一下这些人的才能之后,除了不合格的,自然也是全部留用。

    只有几个关键位置,韩烈换上了自己人,比如治中从事,韩烈就让郭嘉兼领了,作为众文官之首,可以说就是自己的心脏,自然要让自己人担任。

    另外郡尉一职,韩烈也换上了徐晃担任,郡尉掌管一郡军事,秩比二千石的武官,等同于偏将军一职。

    徐晃跟随韩烈多年,军功赫赫,忠心耿耿,加上才能出众,担任郡尉一职,自是再合适不过,而赵云、典韦、太史慈、夏侯兰等人,除了依旧统领旧部外,官职上也都获得提升了。

    上任伊始,韩烈就查阅了广陵的户籍府库名册,户籍关系到人口问题,府库关系的钱粮问题,这两个都是生死的大问题,容不得韩烈不重视。

    广陵郡由于偏南方区域,人口原本比起中原的郡县,要少了三成的,但自从黄巾暴乱以来,北方多有流民逃难到广陵,加上近年来广陵少有战乱,人口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

    全郡十一县,有七县上了万户人口,四县人口在五千到八千户之间,全郡总计在册人口三十七万,比起黄巾暴乱前,增加了近五万余人口。

    韩烈在利城之时,加上北海迁移的人口,治下就有三十一万口,如今若再加上广陵郡人口,他治下的百姓一下子猛增到六十八万,一旦民心尽附的话,那他就真正的羽翼丰满了。

    在第一次郡守会议召开之前,韩烈召郭嘉到书房,进行了一番商谈。

    “奉孝,议会之前,我们必须确认几个发展方针,依你之见,未来一年时间,我们该侧重哪一方面的发展,以及未来三年,五年计划,不知你可有想法?”韩烈自从被任命广陵太守以来,其实脑海中已经规划发展之策,但未来的战略规划,关系到他帐下所有人的未来前途,他自是不可能一人决断,所以韩烈看来,首先还是要先听听郭嘉的意见和想法。

    “如今秋收结束,正是冬麦耕种之际,眼下我们首要之事,还是大力耕种,积储粮食,积累财富,才能壮大军事力量,刀兵之事,说白了打的就是一个‘钱’字。没有足够的财富积累,一端战争开启,只会是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所以嘉深以为,未来三年,主公都尽可能不要展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不过广陵地处江东上方,而江东之地,如今却缺乏豪杰之士,正是主公可以蚕食之地,为此嘉以为,未来三年之内,主公可以逐步蚕食江东之地,一月一城,一年就可以占领一郡,三年下来江东之地,怕是尽入主公之手。”

    “蚕食江东,经略徐豫,则王霸之业可成,进可直驱中原,退可凭借长江之险,自保无虞。”

    郭嘉显然对于未来的发展问题,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事实上自从韩烈获封广陵郡守以来,郭嘉就开始着手准备江东方面的地方资料,作为一名有着敏锐洞察力的军师,郭嘉的目光不可能忽视江东这块无主的膏腴之地。

    “大善,看来奉孝跟我想到一块了,如此吾也安心矣。”韩烈欣然点头,在他的规划之中,农耕和发展经济虽然是头等大事,但经略江东之地,同样是战略部署的重点,占广陵不取江东,岂不短视?

 第一百十八章 巡查各县

    转眼韩烈到广陵上任已经一月,入冬之后,广陵个个行业都显得有些萧条。

    这日,韩烈参加完蓬莱书院开院仪式,陪同博士祭酒郑玄,吃了一顿便饭,谈及起一些有关教育之事。

    “教育起源,可追溯到上古圣贤,古代先贤,对于学习的弟子,第一个要求便是立德,次为立孝,其次为立志,再次为学文。说实在子扬你提出的有教无类,我起初还是很排斥的,但你那句众生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还是打动了我。”

    “可即便如此,没有德行之人,学业再好,最终对于国家都不会有利的,这大半年来,经过我的初步施教,已经甄选出三百名德行优秀的学子,作为核心弟子,老夫会用心培养,希望可以从中培养出一些栋梁之才。”

    “至于那些顽劣、愚笨学子,老夫以为,年幼者可学习三年,年长者学习一年,便可令其返家,充实劳动力,不知子扬以为如何?”

    面对郑玄提出的这些问题,韩烈沉思一番,遂道:“此事郑公可做决断,教书育人,郑公自是比我在行,不过教育的目的,还是要培养出能为国家效力之人,吾认为现今的推举制度,已然有些僵化,很多寒门子弟,明明有才学,却得不到推举,从而失去建功立业的途径,这点吾认为很不好。”

    “不可,不可,子扬汝若推翻察举制度,不但是违反朝廷法度,也会与天下世族站到对立面,缺少世族的拥护,你将寸步难行矣。”郑玄不等韩烈说明,就变色的插言道。

    “郑公先不用着急,吾之意,是在书院的学子之中,定期举办一次科目考试,成绩优异者,可良才任用,而不是面对整个阶层与社会,这样的小范围,自家的考试对那些高门大族的利益并不会有太大的冲突的。”韩烈虽然语气平淡,但敏锐的眼神之中,却闪过一丝厉色,若这样的举措,都得不到那些所谓高门大族的默认,那么他不介意大开杀戒。

    “如此,倒也是可行,不过玄还是建议,这个定期,选择三年一次为好,过于频繁的话,学子学业不精不说,其次也会触及那些世家高门的敏感线。”郑玄老于世故,已然看出韩烈的决心,自是不在反对,同时他心底也明白,韩烈的这个举措,很明显就是针对世家的,如今蓬莱书院,虽然刚刚开创,但韩烈立志为万民开教育之门,只要这项事业长期做下去,不出十年,起码有数万学子接受教育。

    其中若有优秀者三千,三年下来,就算是学院内部的科考,也会引起一场轰动,若是长此以往,无疑就会形成一种惯例,到时世家高门垄断的举官制度,无疑就会越来越不得人心。

    “可以,不过眼下虽然距离三年之期还早,但吾希望郑公能够多辛劳一下,先准备一些科考的科目,主要还是关于一些民生发展,法典事故等等问题。”韩烈这叫未雨绸缪,科考制度,虽然他现在无法推行,也没有权利推行,但十年或者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只要在有生之年,韩烈都会致力完善这种制度。

    朝代的兴衰,大多数取决权利的绝对化,道德礼仪的崩溃,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还是教育制度的缺失,所以对于韩烈来说,虽然教育会花费他大部分的财力和精力,他都要致力去完成,用后世的俗话说:再苦不能苦了孩子,就是这个道理。

    冬,天气转冷,朔风凛冽。

    已经对广陵郡下各县都转了一遍的韩烈,所到县城,他都会亲自带领跟随的属官国渊,程秉、郑益等人,对各县的县令属官是进行考核他们是否合格,户籍人口,耕地以及发展情况进行了一遍落实,若发生重大问题,一律革职查办,绝不手软。

    转眼又一个月走下来,韩烈走了九个县城,一连罢免了三个县令,五个县丞,两个县尉,其中一个县令被杀,两个县丞和两个县尉打入监牢,严厉处罚手段,另那些企图滥竽充数之辈,吓得屁滚尿流。

    这日韩烈一行,来到盐渎县时,却发现这座城池,比起走过的各城,都要繁华热闹,虽说早已经知道盐渎乃是徐州有名的产盐之地,来之前韩烈也看过文案。

    知道盐渎乃是广陵治下,排行第二的大城,仅次于郡所广陵,有近五万人口,每年的盐业税收高达五百万钱之多,可谓是座膏腴之地。

    韩烈此次除了带着国渊,程秉等一批文官外,还有典韦护从,以及徐盛率领的五百亲兵相随,身穿金鳞甲,脚穿革靴,头戴金兜,肩披大红锦袍,腰挎环首刀,手持长枪的五百亲兵,个个身形高大魁梧,一眼望去,身高体型,服饰盔甲,形同一人。

    这批亲兵可是韩烈亲自挑选出来的精兵,从身高到体型都相差不大,个个悍勇善战,别看人数不少,但这声势却是摄人心魄。

    早已经接到消息的盐渎县令吴俊,率县衙属官出城迎接,稍作寒暄,一行便进入了城池。

    原本乘坐马车的韩烈,在入城之后,改骑战马,他的目的自然是要领略一下城中的风土情况,坐在马车内自然什么都看不见,入城骑马,看似有些过于着急了,但韩烈一直认为,第一印象很重要,这也是他入城就改骑战马的原由。

    虽然盐渎城的街市很热闹,但韩烈却发现一个几个问题,首先街面很脏乱,车马留下的粪便随处可见,其次是有很多僧人,基本上一眼看去,都能见到,再次是乞丐,虽然不至于达到十步一人,但穿过长长的街市,韩烈起码见到三四十个乞丐,有老人也有妇女,还有孩子和年轻人,几乎涵盖各个群体。

    一座繁华的城市,街市脏点,或许能理解,毕竟这个时代并没有系统的卫生部门,但出现大量的僧人,就有些奇怪了,相反乞丐到没有让韩烈惊讶,别说在汉代,在后世乞丐也不少见。

    但僧人在汉末却还是少见的,虽说西域的和尚,早已经入汉传播佛教,但由于官府态度不说很热切,所以佛教这个时候在中土的传播,并不是很成功。

    以前在郯城韩烈见过僧人,在利城也偶尔见过几次,但向盐渎这样,大街上随处可见僧人的迹象,却是第一次。

    进入县衙之前,韩烈带着疑惑,对徐盛嘱托了几句,接管了县衙防卫的徐盛,随后就安排了一什军士,离开县衙而去。

    “下官吴俊,率合府官吏,拜见郡守大人。”在韩烈在主位上入座之后,吴俊率盐渎所属官吏,起身行大礼重新见礼道。

    吴俊身形修长,年近四十,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面相富态,言行举止礼数周全,看不出有什么毛病,若是从表面上看,此人给人的印象还是不错的。

    “诸位请起,本官乃行伍之人,不讲究虚礼。”韩烈摆摆手道:“吾看午饭点也到了,吴县令是不是先给我祭一下五脏庙?”

    “大人说的是,下官已经准备妥当,这就去让人呈上。”吴俊还以为韩烈会首先查阅盐渎的各项文册,正准备让人呈上之时,听到韩烈这轻松的话语,讶异的他,连忙起身应道。

    在吴俊的安排下,一队侍女托着盛装酒菜的托盘,莲步轻摇的步入了厅堂,二十名侍女,个个身姿婉约,容貌清秀,然而让人惊讶的是这些侍女,穿的不是艳丽汉裙,而是传的灰白相衬的僧裟,虽然眼色朴素,但穿在这些美丽的女子身上,却别有一番风姿。

    一时大堂内所有人的目光,都被眼前的侍女给吸引,就连韩烈也是目露惊色,这样别看生面的侍女装扮,活生生的彰显着主人的癖好啊。

    “秀色可餐,色香味俱全,看来吴大人还是个雅人呀。”韩烈看着桌案前的食物,以及眼前的佳人,不由抚掌笑道。

    “大人喜欢就好,喜欢就好。”吴俊见韩烈开口笑赞,忙欣喜的附和道,今日这场面,可是他静心泡制的,目的就是为讨韩烈喜欢的。

    韩烈奇怪的行为,以及吴俊那谄媚形象,让下首的国渊不由皱眉而起,虽然吴俊起初的形象给人感官不错,但这一番表现,却让国渊顿觉此人有些华而不实,很可能只是个溜须拍马之徒。

 第一百十九章 富裕的盐渎

    汉代讲究是分席吃饭,所以此刻厅堂之上,每人的案桌之前,都盛放着六道菜肴,以及一个银质酒壶,估摸要有一斤的量。

    韩烈口中说的秀色可餐,以及色香味俱全并没有夸大之意,事实上面对眼前二十个身穿袈裟的妙龄美女,是个男人都会升起一种制服控的感觉。

    至于色香味嘛,自是称赞桌案前的美食,十二道菜肴,有烤羊腿,卤猪肉,蜜汁烧鸡,白斩鸭,清蒸白条鱼,水煮牛肉,十二道一道道都是硬菜,可谓。

    这个时代的水煮牛肉,自然不像后世的一碗辣椒面,把切成薄片的牛肉在热汤中滚上一滚,吃起来辛辣开胃。

    眼前的牛肉被切成鸡蛋大小的方块,经过花椒等香料炖煮熟烂而成,闻起来同样香味扑鼻,吃起来口感十足。

    作为一个后世之人,韩烈对煮菜并不陌生,眼前的菜肴他一眼就能看出做法,说实在汉代的烧菜方式,主要都是炖煮,调料也少,味道实在算不上多好,这也是韩烈一直诟病的地方。

    为此他在自己家里,可是发明了用铁锅炒菜,虽然因为缺少调料,炒菜的味道依旧没法与后世媲美,但依旧比起炖煮菜要好吃,更主要是韩烈用上了猪油。

    汉代的人不喜欢吃猪肉,原因还是烹饪的问题,以及没有煽过的猪肉,有一股很骚的味道,吃起来口感不佳。为此汉人吃油,一般主要取自羊或牛,以及植物榨取,其次才是猪狗。

    但论起榨油,自然还是猪肉身上多,膏脂可是肥猪独有,虽说猪肉有骚味,但猪油却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