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独断大明-第6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陕西的地方比较特殊,现在还是农庄制,警备略有不同,但应对一些盗匪当是很容易。
  秦良玉会意,陕西移民出来最多,现在剩下的人口,可能不足三百万,地广人稀,又被集中起来,若要出大乱子,根本没有条件,算不上民变,最多是一些土匪流寇,凭借当地警备厅的兵力,轻松可以弹压。
  秦良玉沉思片刻,道:“这封信,是否要转递到内阁?”
  孙承宗道:“转一下吧,再告诉熊廷弼,让他注意一下。”
  熊廷弼接替秦良玉,作了西方战区大都督已经一年多。
  秦良玉道:“好,我去见一下首辅。”
  孙承宗微微点头,有些疲惫的拍了拍肩膀,看了眼外面,摇了摇头,继续低头审阅。
  秦良玉走了一圈内阁,孙传庭看着秦良玉递过来的密信,面沉如水,眼神里闪烁着怒光。
  待秦良玉走后,召集内阁众人过来。
  傅昌宗,周应秋,赵晗,沈珣都在,一个个脸色一样不好看。
  周应秋冷笑一声,道:“还是有些人不死心,看来这次流放的还不够!”
  沈珣连忙阻止,道:“江南这一次已经有些伤元气,再继续下去,于国不利。”
  江南被轮番清洗,尤其是这一次,大规模的流放,着实有些伤害。再继续,就要影响国本了。
  孙传庭自然没有打算将江南真的血洗一遍,那后果太严重,目光转向傅昌宗。
  傅昌宗神色冷峻,道:“孙阁老那边既然转过来,那就说明,还没有到达民变,需要军队镇压的程度,命陕西警备厅调动,扫灭匪寇就是。”
  孙传庭也是这个意思,点头道:“就按傅阁老的意思办。对了,关于农庄制,你们觉得什么时候可以结束?”
  农庄制是李邦华在朱栩授意下建立的,主要是为应灾,暗地里的目的就是防止大规模的民变,现在陕西人口稀薄,灾情可控,按理说,可以进行划分土地等工作了。
  周应秋想了想,道:“这件事是李邦华做的,太子册封大典后,李邦华将调回京,任户部侍郎,到时候,还得让他去收尾。”
  赵晗顿了顿,道:“现在放开,是否有些早了?‘新政’今天已经引出民变,如果放松,怕是乱子更大。”
  孙传庭面无表情,片刻道:“嗯,这件事先放着,等李邦华进京,我再与他谈一谈。”
  众人没有意见,陕西的事情算是处理完,傅昌宗便道:“皇家商贸集团那边动作很快,已经在全国各地买下田亩超过两千万亩,已经上报户部,请求拨款,他们无法继续垫资了。”
  孙传庭听到银子就皱眉,工部那边提前拨出去近千万,用来继续工部停滞了几年的工程,并且还规划了数个大工程。
  其他的,更是花钱如流水,国库眨眼间就干了。
  但皇家商贸集团那边垫资,是出于对内阁的信任,更多的怕是乾清宫的面子,不说皇家商贸集团是否真的没银子,顾及背后的朱栩,孙传庭也不能继续要求垫资。
  孙传庭抬头看着傅昌宗,道:“户部还有多少银子?”
  傅昌宗道:“赤字八百万,这还是削减各部门,各地预算后的结果,下半年官员的俸禄,现在还没着落。”
  孙传庭神色不动,心里有一丝不耐。
  不到万不得已,他不想从皇家银行那边拿钱,因为是“借贷”,是有利息,要还的。
  对于恨不得将一分钱掰开两半的孙传庭来说,利息是一笔大数字。
  “我来想办法,让皇家商贸集团那边不要停,做好计划,银子很快到位。”孙传庭道。
  傅昌宗猜测孙传庭可能要从皇家银行借钱,也没有多言。
  沈珣道:“礼部那边的编撰的《景正改革纲要》、《儒言正说》、《景正改革二十八注》等已经成文,我打算在太子册封大典之后,公开刊印。”
  孙传庭这次展颜,道:“恩,草本先拿过来,我们先看看,议会那边再审议一下,确保没有漏子。”
  “好。”沈珣道。
  不等他们再说,孙传庭果断的道:“离年中还有时间,诸位找个时间,再去地方走一走,盯着他们,催一催进度,压力不能全在内阁。”
  众人接二连三的点头,这一年内阁对“新政”推动力度前所未有,地方上也终于不再做缩头乌龟,这民间自然是沸反盈野,几乎是全民反对,压力不是一点半点。
  但陕西的事情,远没有他们预计的那么简单,没过两天,陕西的紧急信鸽再次飞入帅府。
  震动了孙承宗,秦良玉等人,不得不出大元帅府,来到内阁。
  孙传庭目露厉芒的盯着这封密报,冷声道:“也就是说,陕西警备厅出动了两百人不但没有剿灭匪寇,还全军覆没?”
  秦良玉面色凝重,道:“从这封信来看,这群盗匪没有向以前一样进攻府县,而是在偏远的村落流转,攻击农庄,继而聚集更多的人。警备厅不熟悉农村地形,被埋伏,全军覆没也不奇怪……”
  孙传庭看着信上,匪徒口号“重分田亩,不做官奴”八个字,神色冷漠。
  这八个字,是专门针对农庄来的,对于这些失去田亩,依托庄园生存的百姓来说,极具诱惑力,加上对实物,衣服等分配的不满,出入行动的限制,这些百姓很可能会被擅动,成为乱民,在陕西成星星之火,再次燎原。
  孙传庭盯着一阵,抬头看向孙承宗,秦良玉道:“已经裹挟数千人了?”


第1439章 招安
  孙传庭的语气多少有些不善,秦良玉平静点头,道:“怕是可能会蔓延到四川,山西等地。”
  要是这场祸乱蔓延开,内阁的麻烦就大了。
  孙传庭倚靠在椅子上,目光一阵闪烁,旋即沉声道:“帅府先不用动,只是出现了几千人的盗匪,算不上民变,还用不着大动干戈,我会命警备部协调处理。”
  孙传庭这几句话,就是将这件事定性为“盗匪成乱”,而不是“民乱”。“民乱”是最严重的叛乱事件,需要军队镇压。“盗匪”就是属于“刑事犯罪”,分量骤低,只要内阁出手就行了。
  秦良玉心里担心事态扩大,转头看向孙承宗。
  孙承宗倒是能明白孙传庭面对的压力,如果闹成民乱,朝野的反对声会再次起伏,对“新政”凭添阻力。
  “也好。”孙承宗沉吟片刻,道。
  孙承宗既然这样说,秦良玉自然没有意见。
  朱栩不在京城,孙传庭几乎一手遮天,即便是孙承宗,没有足够的理由也不会公开出言反对。
  孙承宗,秦良玉又讨论一阵,便出了内阁,返回帅府。
  路上,秦良玉道:“元帅,我对陕西的事情,有些担忧。”
  孙承宗漫步走着,道:“这些人没有如往常一样进攻富饶的州府,反而在偏远农村疾速流转,膨胀,显然不是一般人,有些想法。那个张献忠是当年军院的弃生,应该学了不少,有这点见识不足为奇。还有一些人给他们支援,多半是冲着‘新政’去的,首辅这么处置,倒也没什么错。”
  秦良玉神色忧虑,道:“这么处置确实没错,但陕西警备厅力量分散,等调集,准备好,只怕张献忠已经不知道发展到什么模样,到了哪里,如果真的让张献忠成势,其他各处怕是会群涌而起,酿出大乱子来……皇上,用不了多久就会到四川……”
  孙承宗听着秦良玉的话,神色渐起凝重,脚步快了几分,道:“这样,你以私人的名义,写封信给熊廷弼,让他密切注意陕川两省的乱事,必要时刻,要他当机立断,出兵铲除张献忠!”
  秦良玉这才点头,道:“好在我们改革的还算及时,军队控制得当,威胁被降到了最低。只要军队稳固,其他的,都算小事。”
  孙承宗却摇了摇头,道:“首辅那边一口气换掉了数百知府,这些人能不能控制局面还难说,那些县官与地方关系错综复杂,一个不好,可能会点火,烧成一片……”
  朝廷的大员都知晓朝廷的改革有些急功近利,不顾及民情,手段太强。主流的想法依旧是“缓,稳,柔”的改良主义,只要最顶层的那些人,要的才是彻底的改革。
  这种改革心态,并不是这些高官内心自主产生的,而是乾清宫多年的培养,最坚定的意志来自于皇帝。
  秦良玉知晓孙承宗的意思,微微点头,道:“那各地也要准备一下,严阵以待,决不能有燎原之势!”
  孙承宗走入大殿,道:“召集各司局的人,开会。”
  “是。”秦良玉应声。
  帅府很快召开了一个半秘密的会议,主要就是针对地方可能出现的大规模民变。
  孙传庭这边也没闲着,警备总部,兵部等官员被他叫到内阁。
  最后的决定,就是警备部部长陈新甲亲自前往陕西,协调周围四省警备力量,对各省的盗匪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扫灭。
  同时,“维安”一词第一次出现在公文的中,严令维持地方安稳,不得出现大乱子。
  陈新甲奔赴陕西,调令在之前已经下达,陕西省府两级警备力量,警备兵力有三千人,在西安府紧急待命。
  陕西巡抚郑酬庸现在忙的焦头烂额,日夜无眠。
  陕西的情况一直在堪堪稳定,这些年全靠不断移民,朝廷赈济,以及农庄制的勉强自给自足,这要是再有民乱,怕是内阁第一个问责的就是陕西巡抚衙门。
  一干参政参议同样神色凝重,一个个建言。
  “大人,现在首要的,是确保其他地方不被键入,必须控制那些大农庄,不能让他们成为乱民……”
  “还有就是要紧急通知各地的里长乡民,要他们组织好,不被匪寇裹挟……”
  “警备厅那边由陈部长接手,我们管不了,但是各地知府,知县,还得严令,确保他们不会轻举妄动,更不能与匪寇狼狈为奸!”
  ……
  郑酬庸听着,好一阵子,道:“嗯,这些立刻发文!我亲自去一下姚总兵,必要的时候,军队要介入。”
  众人心里一惊,他们听出来了,巡抚大人似乎不太看好警备厅。
  郑酬庸是孙传庭任命的新巡抚,上任不足一年,作为公认的“改革派”,他压力很大,迅速又道:“那个张献忠有没有人熟悉,找个人,去游说一番,他要是肯接受诏安,本官答应他,既往不咎!”
  “是,下官这就去安排!”一个参政应道。
  郑酬庸这才点点头,心头还是不安,又道:“其他人,巡视西安府附近的大庄,给他们打打气,要他们坚持住,灾情很快就会过去。”
  众人点头,迅速分头行事。
  陕西这场“匪乱”,与以往不同,以往是灾情,官员腐败所致。这一次,本质是反对“新政”,反对孙传庭而起。
  这些孙传庭提拔的人,自然不竭余力,不会让孙传庭陷入不利境地。
  陕西反应很快,没有乱子的地方被安抚住,紧张情绪没有蔓延。
  陈新甲抵达陕西,整肃一番,便率三千人,向着凤翔府方向赶去。
  那里是四川,贵州的三省交界,山地多,地形复杂,又离官府远,是历来匪寇聚集,多乱之地。
  罗家寨。
  张献忠大马金刀的坐在一个木房内,看着下面的六个大汉,这是他的六大将。
  张献忠如今腰肥体胖,一脸的凶厉,看着下面的,声音粗犷的道:“朝廷的诏安文书你们看到了,你们觉得怎么样?”
  郑酬庸的诏安书已经发过来,内容很详细,只要张献忠肯投降,不但既往不咎,还高官厚禄,重重赏赐。
  “大王,我们不能投降,投降就是死!”
  “大王,我们就与官军一战,我们近万人,还打不过三千人吗?”


第1440章 眺望漠西
  张献忠话音落下,有两个人异口同声,斩钉截铁的反对。
  但其他人却没有说话,张献忠也没有开口。
  作为一个经历过短暂正统教育,知晓朝廷强大,京城富饶的人,张献忠可不想就这么窝囊的在穷山恶水与朝廷周旋一辈子。
  他不说话,下面的人顿时面面相觑,不知道如何继续。
  一个大汉,名叫孙可望,他揣摩着张献忠的心思,忽然道:“大王,陈新甲三千精兵已经不远,还携带火器,我们不是对手。其他各处也在逼近,要将我们剿灭在这里。现在,我们要么远遁贵州,要么进入四川。但贵州很穷,数十里无一户人家,养不活我们万人大军。四川关隘多,山路难行,不能去。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陈新甲没有合围之前,疾速行军北上,只要到了长城附近,那里地域广大,远离西安府,官军很少,我们能纵横驰骋,无惧官军追剿……”
  他话音一落,顿时有人嗤笑,道:“怎么北上,前面有好几个官军的驻地,即便跑出去了,长城附近的榆林关还有骑兵,咱们这不是送死吗?”
  “不能北上,我们去贵州,到贵州,就去云南,再去湖广,天高皇帝远,谁也不能把我们怎么样!”
  张献忠的这六个人也是派系横纵,孙可望一说,反对声顿起。
  孙可望没有解释什么,表情平静。
  几人争论几句,陡然反应过来。
  北上是不能,穿过贵州,去云南,湖广?这不是扯淡吗?他们一万人穿省过府,远离陕西跑到千里之外?
  脑子坏了的人都不会这么干!
  别说他们不愿意,下面那些人肯定更不愿意背井离乡。
  张献忠面无表情,看着孙可望,道:“你是说,同意朝廷的招安?”
  孙可望道:“那也得看朝廷给的条件。比如大王,起码得是一个副总兵,在京城给一座大宅子,白银万两……”
  其他人不知道是看清了大势,还是知晓了张献忠隐秘的态度,都看着他,不说话。
  张献忠眼神闪烁一番,道:“朝廷能给?”
  孙可望淡淡一笑,道:“他们现在那么多事,不会跟我们耗,我敢肯定,朝廷十有八九会同意。”
  孙可望话音落下,其余人蠢蠢欲动,表情十分渴望。
  既然张献忠能得到副总兵的高位,他们也少不了一个都尉吧?要个大宅子,七千两银子,不过分吧?到时候要什么没有?
  张献忠俯瞰着下面,神色不动的道:“大家放心,我有肉吃,定然要分大家一份,好处绝对少不了!”
  孙可望等人连忙站起来,大喜的道:“多谢大王!”
  张献忠微笑,眼神有着期待之色。
  能做官,谁愿意做匪?更何况,他这次起事,隐秘的一个目的,就是等待朝廷招安!
  孙可望等众人情绪平复一点,又道:“大王,那南方来的那几个商人,我们……”
  张献忠皱眉,他起事没多久,就有人给他送钱送粮,要的只有一个,他闹得越大,越凶越好。
  现在,他们准备接受朝廷招安,这些人,是供出还是继续隐瞒留着他用?
  “再说。”张献忠道。
  这个模棱两可的态度,就相当于默认要隐藏那些商人了。
  张献忠这边商量妥当,立刻释放消息,郑酬庸的使者飞速进入寨子,与张献忠密谈。
  双方很快有了结果,使者返回陕西的时候,先见了陈新甲。
  陈新甲见陕西能招安,不开战,自然再好不过。大军将这里包围,等待结果。
  不过五天,从京城的信鸽就飞回陕西,帅府任命张献忠副总兵的任命状以及他所属的六个人的都尉的任命,外加应承的银子,大院子房契,地契等一起已准备好。
  张献忠等人眼见如此,自然很快被陈新甲收编,护送着回西安府。
  陈新甲不是进士,只是个秀才,在大明也算是异数,凭借功勋上位。对于这些乱匪,自然不会掉以轻心,看似委以重任,实则是层层监视。
  一场本来可能发生的大乱,被郑酬庸招安,轻松消弭,朝廷自然大加赞赏。
  张献忠很快就被调往倭国,镇压倭国国内此起彼伏的起义,在西安府只停留了不过两天。
  而后警备总部获得了三百万的“维安金”,用于维持地方稳定,扫除匪盗。
  朱栩倒是不管孙传庭那边的麻烦,在广州待了一阵子,视察了神龙府下的两个县,做了一番规划后,没有多停留,转去云南,而后穿过贵州,进入四川。
  这一路走下来,就到了四月中。
  熊廷弼在四川,任西方战区大都督一年多,已经基本熟悉四川,掌握各地军队。
  朱栩已经在甘肃镇,站在城上,眺望西北方。
  熊廷弼,祖大寿,赵率教,马祥麟等陪同,一样目视远方。
  朱栩背着手,拿着马鞭,指着西方道:“在汉朝的时候,这一片就都是我中国之地,千年下来,几经流转,已经不复中华痕迹了。”
  熊廷弼等人知道,军情处,锦衣卫十多年来一直在对西北方渗透,大明甚至有青海,西藏,新疆这样的虚省。
  由此可见,皇帝对这片目视不及的地方早有想法。
  马祥麟立即附和,道:“皇上,漠西蒙古早已经臣服,那这里就是我大明的国土,教化之事,还需兵戈先行。”
  熊廷弼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