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独断大明-第4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栩接过来,没有看,道:“先放着,先说你的事情。”
  孙承宗放下,道:“还有三件事,一个是海军的规划,二是兵部与大元帅府的交接,三……是关于察哈尔之战。”
  朱栩倚靠着椅子,神色不动,面露思索。
  各方面的改革在今年进入了关键时刻,千头万绪,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处理,应接不暇。
  孙承宗说的没有不重要的,每一个都需要他,内阁,兵部,大元帅府付出相当的精力。
  “关于海军。”
  朱栩看着孙承宗,面露沉思的道:“朕会召见唐王与熊廷弼,曹变蛟还没有进京,等等,先放放。大元帅府与兵部的权力交接,这个要内阁,大元帅府,六部等仔细商讨,拿出详细办法来。关于察哈尔这一战,由大元帅府负责,朕……三天后下旨。”
  孙承宗眉头微皱,旋即道:“皇上,之前定的是四月十五,等三天后再宣旨,恐怕来不及。”
  朱栩笑了声,道:“那就再推迟十天,四月二十五开战。”
  孙承宗面露凝色,看着朱栩,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
  眼前这位也不是没有经历过战事,辽东,福建海战,京城保卫战等等,不应该如此糊涂才对。战场之上,讲究的是士气,这一推再推,还没开战,只怕前线的将兵士气涣散,心思浮动,已经没了一战之力。
  另外一个就是,这十多万大军,每天的粮草,吃喝拉撒也是一笔惊人的数字,如此拖延下去,百害无一利,更有难以预料的不测后果!
  孙承宗看得出,朱栩并没有外界担心的那种被所谓的文治武功“冲昏头”,“不可自拔”,沉吟一声,还是道:“皇上,此战久拖不决,臣担心各军心思涣散,战事堪忧。”
  朱栩也不跟他们打哑谜,笑道:“上兵伐谋,朕是故意的。你们猜猜,察哈尔现在是什么状态?”
  孙承宗神情微动,他是久经战阵之人,顿时就能想象到察哈尔的情状,思索着道:“察哈尔一开始定然万分紧张,不分昼夜的防备,第二次,会更紧张,但到了第三次,只怕气势一泻千里,说不得还会怀疑我大明没有开战之心,从上到下都彻底松懈……这将会是我大明的好机会……”
  这种欺骗战术,历史上很多人玩的很溜,朱栩想要的目的是一战而胜,彻底平定察哈尔。若是不能全歼,今后从辽东西到甘肃,长城万里,将永无宁日。
  这些,孙承宗等人更明白,是以没有阻止朱栩,在内外各种情形下,朝廷一致的支持一战而胜,平定察哈尔,之后,才能安心,专注的处理内务。
  朱栩见孙承宗明白了,补充道:“还得有个配合,那就是高速度的运动战,也可以称之为闪电战,以最快的机动速度,在敌人没有反应过来之前,杀到面前,一举击溃敌人!”
  孙承宗的战争修养比朱栩高了不知道多少条街,他已经深深会意,甚至想到了更多,道:“是,臣明白。臣会亲自指挥这一战,务求彻底击溃察哈尔,同时在科尔沁会合!”
  朱栩眯了眯眼,“科尔沁会合”,孙承宗这是想要更进一步的震慑漠北,漠西蒙古了。
  “可以。”
  朱栩拍板,道:“这是大元帅府的第一战,涉及到方方面面,正好以实际行动来检验一下,查漏补缺。另外,这一战虽然以多尔衮为先锋,但朕也想看看泰宁卫,赤金卫的实力,必要的时候,他们要全力出动……”
  孙承宗抬手,道:“是,臣会认真观察。此战我大明必胜,臣有把握。善后事宜,皇上可有打算?”
  朱栩看着孙承宗,没想到他想的还挺远,目光转向毕自严,道:“此战之后,朕打算给蒙古各部落划分活动范围,设置省府县,一律依照我大明官政,然后互市,互通等等,你们以为如何?”
  毕自严见朱栩与孙承宗都如此有信心,心里稍松,思忖片刻,道:“臣没有意见,只是历来北方难以管治,不足十几年必然崩溃,一如之前,臣等还需想一个具体之策,确保长城以北长久安稳。”
  朱栩不动声色的颌首,实际上,到了这个时候,游牧民族的优势已经消耗殆尽,大明的火器日臻成熟,不管是现在的察哈尔,还是日货的准噶尔,骑兵的优势都将只剩下机动性!
  察哈尔的事情,基本上就是定了,朱栩看着孙承宗,道:“还有其他事情?”
  孙承宗道:“平定察哈尔之后,臣打算将两支骑兵分别驻扎是云南,以及山东,多尔衮立即返回南安南。”
  朱栩看着孙承宗,轻轻点头,明白他的意思了。
  这三支骑兵从甘肃入关,分别前往几个地方,到时候等于是横穿了整个大明,将极度有力震慑地方,稳固“军改”的裁军,改编计划。
  同时,一支放在云南,也是为了防备南安南的多尔衮。
  孙承宗心里其实并不理解朱栩的想法,为什么不直接剪除多尔衮以及建奴人,到了现在,有的是办法。
  朱栩自然是有意的在“养虎”,他甚至都有些后悔,将后金消灭的有些彻底,只保留下了两万多骑兵,若是有个三五万,就能任他在东南半岛折腾,但以他现在的两万人,实力差的太多,还需耐心再等等。
  孙承宗见朱栩点头,又道:“待这一战结束,臣计划出京,亲自督阵,确保‘军改’顺利,平稳,不出乱子,也亲眼看看,地方的情形。”
  “恩,孙白谷估计快回来了,应该没有大碍。”朱栩道。
  孙白谷,即孙传庭。


第1024章 尚武
  孙承宗应声,他的事情基本上算是结束。
  毕自严见此,便接话道:“皇上,‘新政’的计划已经开始实施,依臣对各地的观察,支持的还是占多数,那些反对的,也就是口头上,若是朝廷给机会,想必他们会很快转变态度。”
  朱栩端了杯茶,没有立即回答。
  毕自严的话,其实是有多重考虑的,最主要的,还是想减少“新政”的阻力,缓解朝野对峙,消除一些隐患。
  朱栩放下茶杯,看着毕自严道:“暂时还不能放开禁令,朝廷的态度必须坚决,不能给任何心怀不轨之人机会。‘新政’的官吏队伍必须干净,纯洁,这一点,无需多言。”
  毕自严见朱栩态度还是如此坚定,也没有坚持,这件事,确实急不来。
  稍做思索,他道:“皇上,‘新政’计划现在到了关键时刻,半点松懈不得,臣已经与内阁六部等商议过,五月之后,臣,靖王,汪乔年,刑部尚书张问达,户部尚书张秉文,吏部尚书赵晗等打算相继出京,一来督促地方推进,落实‘新政’的一系列计划,二来也打算亲自看一看地方的情形……”
  朱栩坐起来,神色微肃。
  毕自严的想法,要求是很合理的,只是,这一下子出去这么多人,内阁,六部基本上就空了。
  朱栩心里仔细的推敲一番,点头道:“也好。内阁有孙白谷,六部已经理顺,应当问题不大,既然你们都要出京,朕不能不为你们的安全做考虑。”
  毕自严,孙承宗看着朱栩,觉得他的话有些莫名,他们出去,难道会没有护卫吗?
  朱栩摸着下巴,余光看着两人,暗笑。他早就准备好的一些事情,终于可以慢慢的发挥了。
  他迅速收敛神色,坐直道:“李精白的事情不能再有了,地方上的护卫也难放心,总是从巡防营,禁卫抽调不是办法,这样吧,六部尚书,内阁辅臣,朕允许拥有一定数量的卫队,隶属在兵部,从各地军中挑选,都要是精锐。总兵以上的军官,也可以有一定数量的侍卫,其他的,也可以视情况给与,或者自行申报,你们觉得如何?”
  毕自严与孙承宗完全没想到朱栩会是这个想法,心里都是一惊,继而对视。
  国朝从太祖建立后,尤其是成祖之后,对宗室,勋贵公卿等等控制的相当严苛,大部人是不允许拥有侍卫的,甚至于,家里都不准拥有“兵器”,一旦被人告发,往往都是抄家!
  历史上,李自成攻破京城之前,崇祯要驸马巩永固等人护卫太子南下,结果巩永固等闻言大哭,曰“亲臣不藏甲,臣等难以空手搏贼”。
  不但没人,身上连一把匕首都没有!
  如此严苛之下,突然要给文臣配备卫队,还给武将配置侍卫,这是多么惊悚的事情!
  要是换做以前,他们早就吓破胆,请死罪了。
  如果再传到外面,一定会引起巨大反对声,很多人会拼死阻止!
  但毕自严,孙承宗心里也只是一惊,没有多余表情。眼前的皇帝陛下再“荒唐”的事情都干过,不差这一件!
  毕自严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道:“皇上,臣认为没有必要……”
  不等他说完,朱栩就摆手,道:“没有必要顾忌那么多,这件事交给兵部去做,由兵部统一调配,你们也可以自己去选人,具体是怎么样一个章程,内阁,大元帅府,兵部联合给朕奏本。朕再说一次,李精白的事情决不能发生,你们出京,安全第一,必要的话,从禁军里挑选!”
  皇帝执着施恩,一副一切都为了他们好的模样,令二人一时间不知道如何答话。
  朱栩自然不会给他们机会,道:“对了,今年的科举,要加入‘尚武’,不置于在考题上,要进行实际的,君子六艺,不能没有。”
  毕自严一怔,道:“实际?皇上的意思是?”
  朱栩早有想法,直接就道:“凡是授进士及第者,必须先进行骑马,射箭,长跑等考核,制定一个标准出来,凡是几次不合格的,不授予,先在三甲,日后推而广之。”
  毕自严微微皱眉,卫队,科举,这两件事显然是有关的,他想起了朱栩之前说的“尚武”二字。
  孙承宗自然也意识到,如此一来,只怕大明要开启尚武之风了。
  两人对视一眼,具是面色微凝。
  自古以来,文以兴国,武以致亡,“尚武”乃是万祸之源,太平盛世从来不是“尚武”而来。
  毕自严看着朱栩,迟疑着,刚要开口,曹化淳适时的出现,道:“皇上,熊总兵,唐王在宫外候旨,曹变蛟总兵预计三日后到京。”
  朱栩颌首示意,然后看向毕自严,孙承宗道:“具体的细节,你们商议好来报朕,去吧。”
  毕自严还欲再说,孙承宗悄然来了他一把,微微摇头。
  毕自严欲言又止,只得抬手道:“臣告退。”
  朱栩看着两人离去,脸上满是笑容。
  只要开了这个口子,将来的大明,尚武成风,这个世界,每一个角落都会有大明人腰间佩刀,高头大马,横行天下!
  曹化淳等二位阁老走了,上前道:“熊总兵,唐王已经被奴婢安排在司礼监,皇上可要立即召见?”
  朱栩摇了摇头,道:“等曹变蛟到了再说,海军的规划是一个大战略,不能少了他。”
  曹化淳进来,只不过是给了朱栩打发走毕自严,孙承宗二人的借口,免得他们继续纠缠。
  “是。”曹化淳应声,悄步后退。
  毕自严与孙承宗出了乾清宫,站在台阶前,面色各异。
  毕自严抬头看着天色,叹息道:“要起风了。”
  这尚武之风一开,必然遍及整个大明,这风一起,再收将万难!
  孙承宗倒是从容一笑,道:“这风早就起了,是你太后知后觉了。”
  毕自严神情动了动,没办法反驳。确实如此,这风的源头,还得从当今皇帝登基开始算起。
  “走吧,我们还得坚持几年,要是换了别人,这风……早就是风暴了。”孙承宗笑着,迈步向前走去。
  毕自严暗自叹了口气,跟着回内阁。
  孙承宗说的是对的,也就是他们还能倚老卖老,皇帝顾忌几分,若是一些趋炎附势之人,只怕情势早就汹涌不可制!
  “尚武”一事,孙承宗,毕自严都没有直接公开,而是决定以润无声的方式,待有够格的官员出京,给他们选拔亲卫,然后常驻府邸,随身护卫,这样就自然而成,等想要反对的时候,已经来不及。
  这也算是他们跟着朱栩学到的,先成既定事实,想要再扳倒就需要十倍的力气,加上有他们压着,必然是顺理成章的成为“定制”。


第1025章 稚嫩的想法
  景正二年,四月十二。
  紫禁城,大兴土木。
  内阁被推倒重建,大元帅府拔地而起,工部数个员外郎在亲自指挥,整个外廷都是忙忙碌碌,热火朝天。
  内阁现在搬移到了文昭阁,大元帅府在武成阁,这两个地方,是现在大明最热闹的地方了。
  相对而言,朱栩的事情就轻省了很多,每日不过是复核,真正要处理的事情,反而减少了大半,所有的事情,都在一个框架内运转,内阁,六部等已经日渐熟练。
  “新政”之下的各种政务,理念,在有声与无声中,改变了很多人。
  乾清宫,东暖阁。
  朱栩手里的是内阁与户部,国税总局等联合上奏的,关于“景正税法”的奏本,重点是“商税”,详详细细,涵盖了几乎大明所有的商业活动。
  从盐税,矿税,茶税等朝廷几乎垄断的大税种到贩夫走卒的几乎可以忽略的小税种,条条框框,言简意赅,洋洋洒洒近万字。
  这些都是“大框架”,具体的还得多部门再次合议,详细的规定还要几个月才能出。
  朱栩慢慢的看着,神情相当认真。
  “商税”是他最为关心的事情之一,经过多年的酝酿,现在终于要彻底铺开,落地。
  从内阁的计划里,朱栩隐约看得出,他们的想法似乎想要将商业变的“可控”,并没有积极促进商业发展的意思,很多商业活动要么被禁止,要么被大力限制,只留了一条缝隙。同时,有些收了重税,比如各种粮食,谷物等,甚至一些地区还严禁买卖。而有些形同免税,比如小商小贩,书籍买卖之类,竟然三十税一!
  朱栩扔到一边,留中不发,突然又抬头看向曹化淳,道:“关于这‘税法’,就没有人有不同意见?”
  曹化淳上前,想了想,道:“回皇上,‘新政’的各项政策都会对外征集意见,内阁,户部,国税总局那边收到的各种信件不下万封,‘景正税法’已经公开征集半年多,反对声很大,支持的也不少,特别的话,应该说是朝报的主编顾炎武了。”
  “顾炎武?”
  朱栩一怔,事情太多,他都快忘记这个人了,不禁摸着下巴,道:“朕差点把他忘了,他现在是什么官职?”
  朱栩关注的人,曹化淳都会盯着,心里自是有数,道:“朝报的一个主编,从六品。”
  朝报是内阁直属机构之一,里面的官员的品级普遍不高,一个小主编自然不会有多大的官,从六品,也是朱栩关注下的特殊照顾。
  顾炎武还年轻,要慢慢培养,朱栩不着急,感兴趣的道:“他说了什么?”
  曹化淳回忆一番,道:“奴婢印象深刻的是,他写了一篇文章,是关于商税的,这让一位大儒气愤的打上门,顾炎武据理力争,毫不退让,将那位大儒气的卧床三月不起,差点没撑过来。顾炎武的大概意思是要对商业逐步放开,有序的鼓励发展,朝廷可以从中收取赋税,同时能够有力的应对农税减少,成为相当好的补充……”
  朱栩听着微皱眉,顾炎武到底还年轻,没有他印象中的思想那么成熟,看问题透彻,前瞻,现在的他,还显得有些嫩,居然将商业看成了农业的一种补充,还没有看到商品经济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只是初步的一个萌芽……”
  朱栩大致明白顾炎武的想法,捏着下巴沉吟一声,道:“记下来,等出海的舰队回来,在政院开经济科,顾炎武调去做副教授。”
  去欧洲的舰队,实际上也算是一次环球航行,同去的那些“科学家”,“学者”一定带回不一样的东西,这些都会在政院铺展开来,或许会给顾炎武带来不少新的启迪,促使某些事情提前发生。
  “是。”曹化淳应声。
  朱栩没有再说,继续埋头批阅他的奏本。像这样的“小事”,他也不记得安排了多少,这些人与事,在将来可能不会有什么,但在某一天也可能会给他带来巨大的惊喜!
  总而言之,这些都是顺手为之的“伏笔”,他带着平和的心态,静静的等待着。
  大明上下,热火朝天,高层官吏前所未有的齐心,有热情,陷入了一种狂热的忙碌中,几乎没有一个衙门有闲人,强大的“新政”风暴,横扫大明所有军与政机构,各种政策应接不暇,如山的压力推动着一波一波的改革,不断带来新的变化,每一天,甚至每一刻都上演着不同的变化与故事。
  长城外,归化城。
  林丹汗牙帐。
  林丹汗坐北朝南,看着国师尼克鲁以及一干千户,面色怪异。
  林丹汗满心怪异,表情也不知道该如何,看着一群人,道:“安达山的话是真的?”
  尼克鲁端坐在那,神色不动,颇有些高深莫测,林丹汗声音落下,所有人习惯性的都在看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