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独断大明-第3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栩看着他,道:“嗯,凡是不要一刀切,朕会对西南有所区别,你们也要对商贸有所侧重,不能一下全部限制,更不能禁止……”
  李邦华默然一阵,道:“是。另外,就是关于学院还有科举……”
  李邦华话音未落,张菉就竖起了耳朵,悄悄抬起头,双眸冷意森森的盯向朱栩。
  朱栩“唔”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他决意普及教育,推广,扩大书院,在这件事,除了“课纲”之外,整个大明也没有什么意见,关键问题在于科举。
  当年复社呼啸大明,被朱栩强行解散,然后是“九条规定”,将一干风月才子给挡在科举之外,再加上东林党等事情,整个大明不满朱栩的年轻士子多了去。
  朱栩也知道,在士子之间,尤其是秦淮河上,有个“终生不仕”的抵制科举联盟,并且随着“新政”推动,抵制的人越来越多,影响力也在不断加大。
  李邦华是科举出身,对科举有相当的感情,也是旧式官僚,内心肯定是想“振兴”科举。
  果然,李邦华开口道:“皇上,臣认为书院与科举可以并行,书院的生员可以入吏,科举的士子可以入官……”
  朱栩眉头微动,心里明了了。
  书院的学生,其实士绅阶层的相当少,多数都是寒门子弟,他们没有钱入私塾,书院又免费,于是蜂拥而入。
  但是书院的规模很小,没有形成完善的教育体系,所以都是泥腿子,穷苦之人。
  在大明已经固化的利益集团中,这些寒门子弟出头的几率是很小的,也难怪李邦华想要将他们划入“吏”的行列,甚至于对李邦华来说,这已经是很大的恩赐了。
  朱栩自然不是这么想的,静静的听着李邦华的话。
  “科举是优中选优,不当缩减,臣请皇上放松禁令,为国纳才……”李邦华道,在这里,他的话比较多,说了比较长的时间。
  张菉在不远处听着,目光灼灼的盯着朱栩,如果目光是刀,一定能戳遍朱栩全身。
  朱栩对这个问题的态度很坚决,不执行朝廷禁令,违反法度纲纪,一律要严惩!
  这是他重塑朝纲必须手段,绝不会妥协分毫!
  等李邦华说完了,朱栩神色冷淡,语含警告的道:“这件事自有朝廷法度,有什么想法可以写奏本给内阁,但绝不允许私自乱来!”
  李邦华感觉到了朱栩的强硬态度,没有再多言,现今的朝廷,已经不是大臣们高声说话就一定会有效果的时候了。
  张菉伸手握住藏在腰间的刀,恨不得现在就扑上去,杀了狗皇帝。
  朱栩与李邦华说了近两个时辰,讨论的范围也极其广泛。
  李邦华除了现在的文官普遍的一些臭毛病,其他能力倒是很强,比朱栩这一路上见到的都强,甚至于某些方面,傅昌宗,周应秋都比不上。
  直到李邦华走了很久,朱栩还坐在椅子上,心里回顾着与李邦华的谈话内容。
  这也是让他最受益匪浅的,需要细细琢磨,好一会儿转向记录的内监,道:“整理好,晚上送去朕的房间。”
  那内监连忙起身,道:“是。”
  “你们也下去吧。”朱栩对着掌柜,张菉摆手。
  “是。”掌柜颤巍巍的起来,匆忙退向后面。
  张菉深深的看了眼朱栩,冷着脸跟着离开,心里对杀狗皇帝的决心更加坚定了。
  朱栩坐在那,手指敲着桌面,又快又急。
  曹化淳知道,他的内心一定在做着一些很是艰难的决定。
  朱栩手指一顿,眯着眼道:“准备一下,去过西安之后就直接回京,其他没去的地方,让各处写奏本给朕看吧。”


第786章 再出乱
  朱栩刚到西安府,就收到了京城不断的飞鸽传书。
  这也让朱栩不断的了解到了前几日发生的事情,有些哭笑不得。
  张太后的亲笔信,李解语产子的,都摆在朱栩案前,看的朱栩好生感慨。
  曹化淳倒是能体会京城的那种慌张,眼前却满是笑容的道:“皇上,这有了小殿下,小公主,是不是要想个名字?”
  朱栩眉头一抬,高兴道:“你不说朕都忘记了,是要想名字了……”
  老朱家起名字是很讲究的,辈分是“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下一代是慈字辈,偏旁部首还要金木水火土为序,他这世的全名是朱由栩,木子旁,下一代就要是火字。
  “朱慈……火……”
  朱栩沉吟,这是他第一个儿子,皇长子,名字定要讲究,取的好,他的学问虽然不行,取个名字还是绰绰有余。
  火字旁的字就那么多,还要避讳前人,又要好……
  好半晌,朱栩才道:“暂定为烨,娴。”
  之所以是“暂定”是因为还得回去查族谱,确保无误才能确定。
  曹化淳听着,那就是长子叫做朱慈烨,长女叫做朱淑娴,想了想,微微点头,这里面都包含了皇帝的某种期盼。
  朱栩心里也有些不平静,不过还是压着念头,冷静着道:“对了,皇兄来了吗?”
  曹化淳看了眼朱栩侧脸,道:“王爷病了。”
  朱栩眉头一挑,转头看了他一眼,旋即就啪嗒一声打开了折扇。
  朱由检只怕现在已经回味过来了一些事情了,尤其是“皇位”的问题,虽然说是天启皇帝临终前的遗命,可前前后后的关系,只要有心,总能察觉些什么。
  这个皇位确实是朱栩抢来的,朱由检现在回味过来却是已经晚了。
  朱栩手指在桌面敲着,俄尔笑道:“不见就不见吧,天津卫的战舰进度如何了?”
  曹化淳道:“还未下水,海军那边说,会在十二月之前争取下水,试航,明年三月应当可以远航。”
  朱栩倚着椅子,道:“好,下水试验好之后,朕要去看看,到时候皇兄不能再病了。”
  曹化淳还是有些不明白,道:“皇上,王爷是……”
  到这会儿,朱栩也不用再瞒着了,笑了声,道:“朕打算用最强盛的舰队访问欧洲,总领舰队的人身份要高,要有天朝气度,朕想来想去,也只有皇兄合适,这一次的访问非常重要,将是奠定我大明在世界第一地位的一次外务,方方面面都大意不得……”
  曹化淳恍然明悟,道:“那,皇上要不要先与王爷通个气?”
  朱由检对朱栩是有怨气的,对现在的朝局比很多人的想法更多,要是没有一段时间的缓和,怕是会误事。
  朱栩摆了摆手,道:“过年或者大婚的时候,将他请进京城,朕与他谈谈。”
  现在事情有些不好谈,“皇位”估计会横亘在两人中间,彼此心知肚明,难免有些尴尬。
  “是。”曹化淳道。
  朱栩现在有些归心似箭,不过还是耐住性子,道:“那个张菉,查到了吗?”
  曹化淳道:“还没有,从锦衣卫的回报来看,有些奇怪,倒是在秦淮河上有一个张菉,像是有个游侠,来去无踪,很难追查。”
  朱栩捏着下巴,笑了,道:“秦淮河,有意思了……”
  曹化淳立刻就知道,朱栩是在想什么有趣的事情,多半跟张菉以及秦淮河有关。
  朱栩对于这个张菉倒是无所谓,而是想到了另一个人。
  柳如是,然后就是钱谦益。
  钱谦益已经辞官回了金陵,也就是南京,柳如是现在在秦淮河上名声大噪,曾经写了“治国十八疏”给江苏巡抚巡抚衙门,还得了嘉奖。这自然将她的“艳名”抬升到了极点,想与她“结交”的文人雅士如过江之卿。
  钱谦益会不会如历史上一样,与柳如是走到一起?
  虽然钱谦益辞了官,可若是迎娶柳如是,那也是违反禁令的。
  要是违反了,正好是一个立威的好靶子!
  他却不知道,自从他离开山东,柳如是一直在想方设法的悄悄打听“朱慕宇”,为此也拒绝了不知道多少勋贵公卿,世家公子。
  朱栩在巡抚衙门后院休息,外面渐渐来了不少人。
  都是陕西各地的高官,知府,参政参议,督政院,大理寺等的官员,有三十多人。
  这些人不同于湖广的战战兢兢,他们还算坦荡,多多少少都是李邦华提拔上来的。
  右参政庞渊海看着李邦华,道:“大人,皇上一路巡视,现在来到陕西,可是有什么目的?”
  朱栩这一路,但凡停留的,都是大动静,不能不让他们好奇。
  一群人都看向他,李邦华在陕西短短时间就建立了相当的威信。
  闻言,李邦华神色不动,却道:“本官也不知,皇上未曾言,我等只要恪尽职守,小心行事,皇上定不会为难,诸位放心。”
  众人倒是不担心,他们都觉得李邦华会庇护他们。
  一个参议又道:“大人,陕西百废待兴,切不能大动干戈,还需大人与皇上言明。”
  朱栩的名声,在官场也不怎么好,“乱来”的标签在他未登基之前就烙上了。
  李邦华点头,道:“之前在汉中本官就已面呈皇上,应当无事。”
  原本一群人倒也不紧张,可听着李邦华很淡定的话语,反而有些忐忑了。
  李邦华已经消化了之前与朱栩在汉中的对话,隐约明白。
  在很多事情上,皇帝相当宽仁,可某些事情上又会相当坚定,不会松口半分。按理说说,皇帝到了陕西,接见本地官员那是应当,只是未必会如他们想的那么轻松。
  “大人!大人!”
  突然间,一个衙役急匆匆的跑进来,大声的道:“不好了,安塞寨附近几个农庄出事了,他们联合起来攻打城镇,现在已经向着南阳县去了!”
  “你说什么!”
  李邦华脸色大变,猛的站了起来。
  其他人也都震惊失色,转头盯着这个差役,在这个关头要是出乱子,他们会不会如福建一样,所有人被连降三级?


第787章 国之柱石
  差役被一群人盯着,瑟瑟发抖,道:“具体情况还不清楚,总督大人已经赶过去了,听说人数不少,有一百多人。”
  李邦华眉头紧拧,缓缓又坐了回去。
  左参政沉着脸,道:“大人,是否要请动赵总兵?”
  他说的就是赵率教了,赵率教手里有精锐骑兵,不管是什么流寇,都能一冲而散,迅速的破灭乱事,平息事态。
  李邦华坐在那,脸角如刀削,眸光囧囧,道:“不用了,只是小小民乱,还无需赵总兵,命人去总督府,有什么情况,立刻奏报!”
  “是!”差役答应一声,快速跑出去。
  李邦华在陕西很强势,除了赵率教,其他人都被压住。
  众人见如此,都没说话,他们希望是最快的结束乱事,以免惊扰皇帝,否则他们都吃不了兜着走!
  李邦华环顾一圈,肃色道:“明日我等一起去请罪,不能隐瞒分毫,知道吗?”
  众人一怔,一个知府道:“大人,这不过是小事情,何须惊扰皇上?”
  其他人也都附和,目光看着李邦华。
  在西南,民乱就没有停过,无非就是大小而已,自然,他们希望能粉饰一下,免得被朱栩追究。
  李邦华直言不讳,道:“皇上若不在陕西,只需奏本上奏就是,现今皇上就在西安,想要瞒过他的耳朵,眼睛,你们认为可能吗?”
  众人顿时不说话了,皇帝的手段他们都心里有数,还真没把握。
  李邦华因为这件事,心里不太平静,看着众人,沉声道:“无需担忧,若是皇上见责,自有本官在前面,诸位问心无愧就是。”
  一群人听着都松了口气,站起来道:“遵命。”
  李邦华目送一群人离开,沉思半晌,走回班房,拿起笔就在一道空白奏本上,写下了“平南十八策”五个大字。
  这是他琢磨了很久的事情,因为内阁一直压着他的一些想法,手段,在见过朱栩之后,他思考再三,还是决定上奏!
  他握着笔,无比认真的写着,洋洋洒洒,近七百字!
  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凌厉之气,要求在陕西以及西南行雷霆手段,剪除一切威胁!
  确实如李邦华所说,南阳出现民乱,很快就传到了朱栩耳朵里。
  赵率教也正好站在他身前不远处,听完曹化淳的转述,朱栩看向赵率教道:“朕在奏本里仔细算过,陕西一年大小民乱上百起,这个数字与真实的差距多少?”
  赵率教的骑兵是朝廷的,李邦华没有调遣权,一般的民乱也不需要他,有总督府处置,不过该知道的事情,总督府也不能瞒他,瞒不住。
  赵率教没有犹豫,道:“回皇上,据臣估计,差不多一半隐报。”
  朱栩点点头,没有意外。这也不是李邦华的错,这种隐报是从下而上的,下面隐瞒,上面就很难知道。
  若是只有两三百起,规模倒是不大,以陕西现在的情况,完全是能应对的。
  朱栩在西南的政策,基本上是以点控面,府,县作为中心,集结重兵防护,一般的流寇很难攻下,只要县城不失,时间一长,各地就能反应过来,调集大军进行围剿,确保各地安稳,不会形成规模。
  “你对陕西有什么看法?”朱栩看着赵率教,突然转移话题道。
  西南这里水很深,朱栩看到的,李邦华说的,都只是冰山一角,赵率教在陕西日子不短,他应该知道不少。
  赵率教到底是武将,闻言犹豫了一阵,道:“回皇上,臣认为李巡抚说的不错,乱世用重典,尤其是陕西,必须确保稳定!若是陕西不稳,四川,湖广,山西,河南都将不稳,甚至波及京师……”
  朱栩默默的听着,不时点头。
  李邦华等人到底是有眼光的,看的很精准,陕西保持稳定也是朱栩一直的要求,否者会拖累整个大明。他惊讶的是,李邦华的能力居然这么强,连赵率教都给说服了。
  “看来,这六省总理大臣要尽快了……”
  朱栩心里自语,西南几省远离朝廷,官员们有各个强势,必须要有所节制,否则可能民未乱,官先反了。
  “朝廷有人建议朕,将秦良玉调出四川,你怎么看?”朱栩又道。这样的奏本前两年朱栩就接了不少,今年就更多了,他想看看武将们内部的想法。
  西南六省,除了陕西,其他大部分军事力量都掌握在秦良玉手里,林林总总有近二十万!
  赵率教看着朱栩,眉头皱起,没有立刻开口。
  皇帝,朝廷猜忌边关将帅是历代的通病,在明朝这个时候更显得剧烈,尤其在天启以前,辽东的将帅几乎都没有好结果,现在也就是皇帝一直在压着,没有浮出表面,里面定然也是暗潮汹涌,不知道多少的冷枪暗箭。
  赵率教不知道朱栩问这句话的意图,是有意调走秦良玉还是只是询问秦良玉在西南的作为?
  他心里翻腾再三,抬手向朱栩道:“启禀皇上,臣认为秦总兵在西南功勋卓著,战功赫赫,如柱石一般,不可轻动!”
  赵率教没敢多说,怕适得其反。
  朱栩端起身边的茶杯,轻轻的喝了一口,然后捧着茶杯思忖。
  调走秦良玉的提议,并不是普通官员,毕自严,孙承宗,申用懋都曾“无意中”提及,一直都被朱栩压着。
  秦良玉是不能离开四川的,在朱栩看来,能压住西南不乱的,整个大明只有三个人,秦良玉一个,孙承宗一个,另一个是孙传庭,秦良玉是帅才,其他两人都是军政双杰,不过这两人都不可能去镇守四川,稳定西南。
  这些大臣的一贯想法……危险,朱栩要强行压下去!
  朱栩放下茶杯,铺开宣旨,亲自研磨。
  曹化淳,赵率教等人都是一怔,慢慢走过来,看着朱栩。
  朱栩的字不太好,那也是跟那些书法家比的缘故,要说拿出去,一般人绝对不会说差。
  这个时候,他也没想这些,准备好,拿起毛笔,就在宣纸上写下了大大的四个字:国之柱石!
  随后在右侧以一行小字写到:景正元年十月二十大明皇帝朱由栩。
  最后拿起他的大印,在上面深深盖上了鲜红大印。
  观察了一会儿,朱栩拿起来,轻轻吹干,递给曹化淳道:“你裱起来,然后亲自去一趟四川,当众交给秦总兵,告诉她,朕不能去四川,以这幅字赔礼。”
  赵率教神色微动,旋即明白了,皇帝这是要保秦良玉!
  曹化淳知道朱栩对秦良玉抱有特别的情感,没有意外,接过来道:“遵旨。”
  朱栩背擦了擦手,道:“等会儿,朕再写个亲笔信,你一起带过去。”
  “是。”曹化淳捧着朱栩的字道。这还是皇帝第一次给臣子赐手书,单单这四个字,今后只怕就不会再有人攻击秦良玉了。
  朱栩拿出一张纸,坐在椅子上,端端正正的写。
  前面是简单的问候,然后是他对西南军务的一些想法,以及战略部署,军事训练等等。
  朱栩不善军事,只能站在高处写一些他认为很重要的事情,防范,提前处置之类,最后还加上了一句“隔空遥望,唯将军细酌”。
  写好后,吹了吹,叠好,塞入信封,递给曹化淳道:“去的时候,多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