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独断大明-第2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时敏带着一叠厚厚的纸张,送入御书房。
  朱栩正吃着一碗清粥,一见就迫不及待的拿过来。
  最上面的是户部的,也就是傅昌宗所写。
  朱栩一边喝着粥,一边盯着看。
  傅昌宗这叠纸上写的很详细,言称“需内革”,大致是精简人手,明确职责,然后是梳理政务,再次是整顿纲纪,然后才是谈及户部的关于“户籍”,“田亩”,“税收”,尤其是“商税”,他谈及比较多,也有不少想法。
  朱栩微微点头,放到一边,看向下一叠。
  这个是周应秋,吏部的。他称“内监外视”,是要内部监查,外部察视,然后就谈及对官员的监督,考核,升迁等等。周应秋写的相对较多,显然他是对吏部有不少新想法与考虑的。
  朱栩放到一边,又拿起下一叠。
  这个是礼部的,张我续即将调入内阁,可也写的用心用力。他言称礼部要“内议祭礼,外塑威信”,是要将大明祭祀仪程进一步规范化,对外也打造礼部应有的威信。
  被党争拖累,朝廷在百姓眼中的威望其实是越来越低的,四处的民乱,说明的就是这一点。
  其中还有一条,应当澄清大明历代皇帝,尤其是“建文”,“景泰”。
  朱栩若有所思,放过去,看向下一个。
  这是刑部的,倪文焕所写。
  倪文焕没有再内外纠缠,直言京城也需要三司衙门,直接连通地方,三司衙门除了主管,其他人只能在内部升迁,不得外调。
  朱栩倒是对这个颇为赞赏,其他所写的革新计划也都微微点头。
  刑部是大明反贪反腐的第一道线,倪文焕很多想法都不错。
  下面的是工部,徐大化的。
  徐大化直截了当,将工部野心勃勃的计划都写了出来,比如“构建全国官道网”,“无处不水泥路”,修桥铺路,开山凿石,还有就是要为朝廷建造战船等等。
  看上去颇为认真,也有条有理,并不是妄想或者糊弄。
  朱栩放下勺子,看着徐大化的这篇“奏议”,大明上下现在对修桥铺路都非常热心,一来是改善乡里的道路泥泞,二来,但凡这种事都是要刻碑纪念的,谁不想流芳百世,任后人凭吊?
  所以,但凡是读书人亦或者乡绅都颇为积极,且修路也花不了多少银子,就地取材,无非就是一点伙食费。
  这是“以工代赈”的一种,江南还好说,最重要的还是西南,朱栩也在计划着进行大规模的修桥铺路,挖渠通河,一举多得的进行抗旱抗灾。
  放下徐大化的,接着是兵部申用懋的。
  申用懋这个兵部尚书在朱栩看来多少是有些“委屈的”,一来上面有孙承宗统管,二来下面又有孙传庭,显得有些尴尬。
  不过申用懋却从未抱怨什么,一直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这一点,朱栩颇为赞赏。
  他的奏议写的比较多,一来要再次明确军阶,军衔,二来建立总的后勤基地,三来就是申明朝廷的军队制度,四来就是明确兵部的职责……
  朱栩看的格外认真,申用懋的意思就是说,现在的军制不清不楚,纵然领兵的知道,可朝廷上下很糊涂,还有就是兵部职权过大,不但掌握地方省兵,府兵,县兵,还有大明的常备军,几乎除了禁军之外的所有兵马!
  这些都在朱栩控制之内,可也要考虑长远的。
  他看了好一阵子,微微颌首,申用懋说的不错,他心里也是在不断的思索。
  最后一道,是靖王朱履祜的。
  靖王的奏本写的最多,包括了重修大明律,立“官吏守则”,确立督政院职权,废除旧弊如缠脚,革新大明用人规定,除吏部推荐,皇帝准许之外,还需督政院核查,最重要的还有“宗室地位考量”等等……
  朱栩看的格外认真,这几人显然都是很用心的。
  大明改革已经进入关键时期,问题会非常的多,还好有不断的大事可以掩盖,外加消息不通畅,给了朝廷处理的一个缓冲期,同时也需要朝廷不断的推进改革,以达到新的稳定,平衡。
  刘时敏见朱栩看的告一段落,上前一步,道:“皇上,过了午膳时间了,几位大人都还在等着……”
  朱栩一抬头,脑子还是那些事,有些浆糊,摆了摆手道:“今天就不谈了,让他们回去,仔细写一道奏本来,过两日朕再找他们。”
  越是到年关,越是忙个不停。
  曹化淳应声,刚要走,朱栩道:“你也写一个,对皇宫里的,十二监等等,都可以写,写来朕看看。”
  刘时敏一怔,倒不是他不会写,而是这皇宫涉及皇家,要是一不小心写多了什么,那可是大麻烦。
  朱栩不知道刘时敏的想法,又继续看着七个人所写,而后拿起笔,在上面进行补充,修改,打算过两日再找他们商议。
  刘时敏一边应声,一边揣摩,一边从侧门走了出去。
  刘时敏刚走,曹化淳就急匆匆进来,在朱栩耳边低声:“皇上,信王来了。”
  朱栩还在写着,不在意的道:“宣。”
  曹化淳神色有些沉凝,在朱栩耳边再次道:“皇上,信王是来请辞的。”
  朱栩笔尖一顿,转头看向曹化淳道:“你说什么?”
  曹化淳能看到皇帝眼神里的错愕以及一抹冷色,微低着头,道:“信王对礼部刊登的那篇文章很不满,在礼部发了脾气,可礼部并没有应承信王,所以……”
  朱栩会意,神色恢复平静,目光看向外面。
  内阁首辅的位置现在只能姓朱,一来是给天下人皇室团结的信号,二来也是遏阻党争,信王要是撂挑子不干,靖王在督政院一时半会还离不开,根本没有合适的人选推上来。
  信王给朱栩出了一道难题,同时在逼宫!


第523章 圈禁信王
  朱栩手指敲击着桌面,目光微冷。
  朱由检这么一出完全是出乎他的意料的,内阁是他接下来推动政改最重要的一环,是绝不容有失的!
  曹化淳也面露忧色,皇帝之所以一直留在信王,就是因为他的潜在重要性,要是他真的决意“就藩”,在皇帝还没有亲政的当口,朝廷,皇帝都将陷入异常尴尬的境地。
  不好处置!
  御书房内,落针可闻!
  好半晌之后,朱栩眯着眼,淡淡的道:“传旨,信王德行有失,即日起,闭门思过,没有旨意不得外出,内阁一应事务,由来宗道处理。”
  曹化淳神色担忧,道:“皇上,这样会不会有失皇上仁德……怕是还会在朝野引起不必要的揣测。”
  朱栩笑了声,道:“那你是太小看朕这位皇兄了,最多年后他就会上书请罪了……况且现在朝野对他议论纷纷,弹劾不休,是该给一个交代了。”
  朱栩也想给朱由检一个教训,敲打他听话。
  曹化淳倒是对信王不怎么了解,听着朱栩的话,点头道:“遵旨,奴婢去传旨,再让禁军押送他出宫。”
  朱栩点头,道:“嗯,去吧。”
  曹化淳出了司礼监,拟旨给朱栩看过之后,这才对着跪在景阳宫外的朱由检宣旨。
  当听到旨意斥责他“德行有失,施政不当”的时候就脸色微变,再听到皇帝要将他幽禁在府邸,神色更是大变,一脸的不可置信!
  他赌错了!
  他本以为皇帝会让步,会挽留他,会给出更多的权力,万万没有想到,皇帝这次没有让步,居然要圈禁他!
  朱由检眼神闪烁个不停,他有些后悔没有听从王承恩的话。
  此刻,他心里一万个念头转动,可半分主意都没有。
  曹化淳神色冷漠,看着跪在那的信王,冷声道:“来人,押走!”
  朱由检脸上变幻不停,直到被禁军拖着走这才惊醒,张口想要说些什么,可一个字都没有说出口,就这么的被押着出了宫。
  皇宫每天不知道多少只眼盯着,信王虽然没有加镣铐,可被禁军押送着,一点都没有隐藏,转瞬间就传遍京城。
  信王在崇祯朝一直都有这特殊的地位,更何况他还是皇帝的长兄,他要是失宠被罢,将震动大明朝野上下!
  没有多久,内阁就将司礼监的诏书颁布出来,顿时一片哗然!
  “你们听说了吗?信王失德,被皇上囚禁在府邸了!”
  “我也听说了,近来弹劾他的人太多了,怕是皇上也扛不住压力……”
  “要我说啊,信王被罢也是好事,宗室从政有悖祖制,正好皇上也该整顿一番……”
  “是啊,皇上已经成年,先帝遗照早已完成,信王是该就藩……不,出京……”
  百姓们议论的都是理所当然,可在朝野官吏却不这么看。
  信王的突然倒台,意味着内阁将重新洗牌,连带着六部也将有巨变,六部影响着全国,这预示着整个大明的官场都将剧震!
  大明朝局自崇祯朝已经相对来说,异常的稳定,六部尚书几乎没有变过,文昭阁也若有若无,所以党争难行。可这一次不一样,内阁复置,无数野心勃勃的人都看到希望,都想要博一两个好位置!
  很多人都对朝局非常敏感,英国公张维贤,张太后身父张国纪,平王朱常润等等,甚至傅昌宗,周应秋等人都被惊动,纷纷进宫,求见朱栩。
  朱栩早有预料,让曹化淳在景阳宫门外等着,以他的原话,来一个打发一个。
  这样众人才都长松一个口气,这些人都算是崇祯朝的“既得利益者”了,不管哪个朋党,只要是党争再起,都不符合他们的利益。
  朱由检的事朱栩自有计较,看着六部尚书所写的这些,尽管不全面,可也都有了大致的模型,有了这个,明年以及未来几年发展规划是有了。
  朱栩现在满脑子都是这些,看不进其他东西,好一会儿抬起头,又摇了摇,轻吐一口气,睁大眼睛看向外面,可依然对不了焦,神情有些恍惚。
  刘时敏已经回来了,一直关注着朱栩,见他的神态就知道是过度消耗了精神,走近一步,低声道:“皇上,正值年关,京城很是热闹,要不要出宫去看看?”
  说起来,朱栩也确实很久没有出宫溜达了,想了想,笑着道:“嗯,那好,就出去放松一下。时间还早,咱们走远一点。”
  刘时敏刚要安排人,闻言一怔,道:“皇上这是要去哪里?”
  一切的改革都是为了根本——土地改革,朱栩想去看看现在的农民究竟生活的怎么样。虽然京城附近可能比西南好很多,可终究眼见为实,心里会有一个底。
  “出南门,二十里!”朱栩站起来,那里有一片农庄,是惠通商行下面的,收的税收,租子比西南的政策还要多出近一倍。如果说西南是三十取一,京城附近差不多就是十五取一。
  刘时敏若有所思的应了声,出了景阳宫去安排。
  一行人都是便装,模样看上去是富家少爷,带着一个中年仆从,外加六七个壮丁。
  一群人悄悄出了宫,朱栩坐在马车内,缓慢的走着,目光在街道两边四处的观望。
  大明对过年实际上并不怎么看重,倒是年后的元宵等无比热闹,不过即便如此,街道上来来往往的人还是非常多,车如流水马如龙,人潮如织。
  “公子,对联要吗?当朝翰林写的……”
  “公子,灯笼要吗?独家手工做的,其他地方您买不到……啊……”
  “公子,镜子要吗?送小姐们是最好的过年礼物,只要二两银子……”
  被推销的朱栩非常新鲜,倒不是没有过,而是很久没有遇到了,看得上眼的也顺手买了几个,这让他的马车顿时被围了起来,拥挤的几乎寸步难行。
  好不容易出了城,朱栩的马车内也堆了不少小玩意。
  现在没有什么机器,大部分东西都是手工的,看上去很粗糙,可也更显用心。
  马车一路向南,很快就出了水泥路,马车颠簸,走的慢了起来。
  朱栩颠的难受,索性就下了车,领着几人慢慢的走着,远远就看到一片农田,奇怪的是有近一半空着,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


第524章 乡间见闻
  前不久刚下过雪,好在冬天很冷,雪没有完全化,地上硬邦邦的,行走也不难。
  朱栩几人走了几步,朱栩在河渠对岸望过去,隐约看到几片叶子,心里一动,道:“这些空地里种的是番薯?”
  刘时敏不清楚,倒是曹变蛟之前去了陕西一趟,见识了不少,闻言道:“回皇上,由于户部强行要求,很多百姓不肯,折中的办法,就是种植一半。一半的番薯,一半小麦或者稻米。”
  朱栩点点头,这点虽说意外也在情理之中。
  刚要走,朱栩肚子突然咕咕叫了起来,他神色微僵,这才想起,早上就喝了点粥,根本没有吃饭。
  曹化淳稍稍一愣,连忙道:“皇上,车上有点心……”
  朱栩不等他说完就摆手,道:“前面去看看。”
  朱栩已经瞧见,前面不远处有一群人,好像正在吃饭。
  刘时敏,曹变蛟等人连忙跟上。
  朱栩来到近前,果然是一群人,看上去是一家人,五六口人围聚在一起吃饭。
  远远这群人就看向朱栩等人,刚走近,年长的有五十左右的老者,一身粗布衣,满脸皱纹,抬手向朱栩笑道:“这位公子,可也是迷路的?”
  朱栩打量一眼,吃都是些粥米,几个馒头,菜也都是家常菜,抬手笑道:“老丈见笑,我等本来是想出城玩一玩,看看景致,不想走差了。”
  老者的家人也都站起来,看上去二十出头的青年人笑着道:“公子是要去哪里,这一带我还是比较熟的。”
  朱栩只是随便一个借口,这附近他也不熟,想编出个名字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出,灵机一动的道:“听说这附近有一处兵营,我们想去看看。”
  老者一家人顿时脸色微变,认真的打量朱栩一群人,似怀疑他们是“坏人”,而后好像觉得不是,那老者才神色微肃道:“公子,如果只是好奇,我劝你还是不要去了,那是朝廷重地,若是乱闯,会惹出大麻烦的。”
  这本就是一个借口,朱栩嗮笑一声,道:“老丈不必担忧,我们也就是随口一说,不一定要真去。”刚说完,他肚子又咕咕叫了两声。
  老者见朱栩颇为有礼,也不像“细作”,再听他的肚子叫声,笑着道:“那就好,公子要是不嫌弃,一起用一点吧。”
  朱栩是不客气,道:“那就多谢老丈了。”
  那青年人远远就能看见朱栩的马车,再看他们一群人的衣着,知道非富即贵,坐下来后就径直问道:“公子……也是京城里的大户人家吧?可知今年朝廷如何收购番薯与小麦?价钱多少?”
  他刚说完,那老者就冷哼一声,道:“吃饭!”
  其他几个女人都颇为小心的看了朱栩等人一眼,飞快的吃着饭,丝毫不言语。
  朱栩盘腿,坐在一块石头上,环顾一圈,笑了笑,道:“老丈不必担心,小可虽然年轻,也是知道轻重的。不过,要说这收购价,我还真知道一点。”
  青年双眼一亮,道:“你真知道?”
  即便是之前呵斥青年的老者也看向朱栩,眼神带着期待之色。
  朱栩伸手抓过一个馒头,撕开,夹了几样菜放在里面,笑道:“家里与惠通商行有些关系,之前他们召集商户商议的时候,我也在,听说今年的价格比去年高半成,比市场价高一成。不过也都是暂定,离明年夏收还早着不是。”
  说着就大口咬着馒头,也不知道是吃腻了宫里的精致菜肴,还是真饿了,这一口粗糙馒头,朱栩吃的格外有滋味。
  青年听着朱栩的话,格外的激动,看向老者道:“爹,要真是这样,大哥的彩礼就有了……”
  老者喝了口汤,闻言微微点头,看向朱栩道:“公子说的倒是合情理,确实要到明年看看才能知道。现在全国灾情严重,粮价各处都在涨。”
  朱栩觉得这老者倒是有几分见地,一边吃一边不在意地问道:“老丈,你们这里都是这样吗?一半种番薯,一半种小麦或者稻谷?”
  可能是刚才朱栩的话给了老者信任,刚要说话,他儿子,那青年人就笑着道:“可不是,这番薯倒是好东西,半亩比得上近两亩的米,生吃熟吃,炒菜做馒头都行,朝廷收的价格与其他也都一样,明年我打算都种番薯,可我爹就是不让……”
  老者皱了皱眉,没有说话。
  朱栩倒是知晓老者的心思,无非就是求个稳妥,朱栩也觉得,番薯还不能做主食,笑了声道:“我倒是赞同老丈,稳妥一点,哪一天朝廷要是突然就不收番薯了,那不就亏大了。”
  青年人一怔,一下子说不出话来。
  老者看着朱栩笑道:“还是公子见多识广,正是这个道理。”
  现在的馒头比较大,可毕竟菜少,朱栩吃了几口就有点干,又不习惯跟别人一个碗喝汤,只好拿着馒头看向老者,随意地问道:“老丈,你们这一年能有多少收成,可还吃得上饭?”
  老者倚靠在树上,先是诧异了下,然后才道:“公子出身富贵人家,对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