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双鹰旗下-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比斯开湾海战的结果也确实决定了战争的走向,这标志着英国皇家海军已经无力阻止德奥水面舰队自由地出入北大西洋海域,也标志着大英帝国海军从海上霸主宝座上跌落。《纽约时报》对这场海战的评论是:海神的权杖已经失落,谁会成为下一个海上霸主?

是英国人东山再起,重新恢复往日的时光,还是新兴的工业国家:德国和美国?

新旧更迭是历史的必然,随着英国工业能力和科技水平的下降,它被新兴的工业国家取代已经成为必然,虽然德国人把英国拉下神坛,但并不一定他们能够就站到上面。

在马德里,在西班牙人的斡旋下,同盟国集团与美英终于坐到了谈判桌前。

大战现在已经进入到了最后阶段。在欧洲大陆,德奥同盟已经没有了对手。而在海洋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德奥舰队已经开始占据了上风。在比斯开湾海战之后,英国人已经意识到了不可能再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不得不听从威尔逊总统的劝告,放下身架与德奥两国开始了和平谈判。如果这场战争在进行下去,等到德奥舰队冲进了印度洋,那么大英帝国将有可能失去整个印度和远东的殖民地。

英国人无法再冒这样的风险。

美国人重整军备需要时间,而且他们参战的目的只是为了在战争中捞取利益,并不可能会为了英国承受巨大的损失和人员伤亡。现在美国人已经开始打退堂鼓了,减少了对英国的物资供应,并要求英国用黄金支付货款。

5月的维也纳,盛夏已经到来,春季宜人的天气正在被炎热所替代。在法国战役结束后,维也纳街头的战争气氛就开始变得平和,随着陆军复员工作的开始,国内的生产逐渐恢复,整个城市又恢复了以前平和热闹的景象。

虽然有些物资还在实行着战时配给,但市面上各种的商品也开始变得丰富起来,甚至已经可以见到酒类等奢侈品在销售。

哈布斯堡家族还未完成的新霍夫堡皇宫的工程就开始继续,由于实在太过吵闹,皇帝已经搬到了稍远一些的香布仑宫去办公。

在奥地利皇帝的行宫里,奥地利皇帝兼匈牙利国王正在招待他的大舅哥——“伟大的德皇”威廉二世一行,两大帝国主义头子又背后在进行一场和平谈判之前的肮脏交易。

“埃及和苏丹在战后将交由德国代管,西奈半岛则割让给奥匈帝国,利比亚由奥匈实行代管;关于法国殖民帝的处置,突尼斯移交给德国,作为补偿,克里米亚半岛则割让给奥匈帝国。在远东,法属中南半岛(安南)作为战争赔偿的一部分交由德奥两国实行共管。日本政府必须夫条件交还在欧战期间侵占的德国殖民地和财产,并赔偿德奥两国50亿马克的财产损失(其中奥匈方面由于在青岛战役期间损失了4艘军舰,能够得到5亿马克的赔偿)。德奥两国同意在俄占波兰和乌克兰领土上建立起独立的波兰和乌克兰人国家……”鲁登道夫在读着两国政府之间达成的协议条款,实际上背后的交易要肮脏得多,关于肢解俄罗斯帝国,使其在数十年内不会再成为新的威胁是交易的重点,两国在私下已经达成协议,将会共同干涉在俄国已经爆发的内战。

谈判进程和条件主要是由鲁登道夫和博洛耶维奇去主导,两国皇帝实际上很少再去干涉这方面的过程。

“听说你支持组建了一支数量庞大的华人劳工军队?”威廉二世突然把话题转移到了另一个方向。

“嗯,嗯,我想帮助中国人。怎么啦?”李海顿点着了一根雪茄,吐了一口青烟,把自己的脸给遮了起来。

“没那么简单,你是怎么想的?”威廉二世说道,“想进入远东?”

“当然,威廉,我们进行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决不是因为这点战争赔偿,而是为了势力范围,即国家未来发展的广阔空间。远东那个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他们的人口比整个欧洲都加起来还要多一倍,我们没有理由对它视而不见。”李海顿说道。

“这和帮他们组建军队又有什么关系?”

“军队是一个国家稳定的基石,如果是一个陷入到混乱中的市场又有什么价值。”李海顿笑了笑说道,“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具有发展前途的市场。”

一五〇、察里津(一)

卡列尼受党的委派前往顿河下游去做争取华工军团的工作。

华工军团正在大量招募俄语翻译,通过组织上的帮助,他很快被派往在顿涅茨地区的华工军团第9师,他拿了基辅方面所开具的介绍信之后,坐了一辆军用列车一直到了卢甘斯克。然后合租了一辆马车赶到了华工军团位于郊外的驻地。

华工军团第9师司令部设在一座农庄的大院里,去车站接卡列尼他们的一个军官把他们带进了大院子里。师长萧万山是个小个子,穿着一身没有军衔的灰色俄式军服,正在站在房间门外向一个参谋人员在吩咐着什么。

他看到卡列尼一行人进到了大院,不禁开始发问:“这些人是干什么的?”

“报告长官,这是新招来的翻译。”那个军官回答。

“我的天哪,看起来文绉绉的象个书生,还戴着副眼镜。能打仗吗?”萧万山看着卡列尼说道。

“应该还可以。”卡列尼说道,“我会开枪。”

“哦,中国话不错,在哪学的?”萧万山说道。

“我父亲是犹太人,是东清铁路的工程师,我从小在哈尔滨长大的。”卡列尼说道。

“啊,应该算是半个中国人啦,好吧,你就留在师部,其他的人分配到各旅。”萧万山对那个军官说道,“赶快把这些人派过去,我们和俄国佬的联络老是出问题。”

“我怎么办?”卡列尼问道。

“现在就跟着我,和我的副官住一块儿。”萧万山说道,“看你文绉绉的,上过什么学?”

“我在莫斯科工程学院,正在读工科副博士。”卡列尼说道。

“原来还真是肚子里有墨水的,在中国你都算是大知识分子啦。”萧万山笑道,然后叫过来副官,让他安排卡列尼的吃住。

在乌克兰和顿河地区华人劳工所组成的军团总人数超过了三十五万,一时成为俄国各方势力竞相拉拢的对象。不过,目前他们还听从于基辅的乌克兰政府的命令。由于华工军团的支持和奥地利人的物资援助,纳扎罗夫和科尔尼洛夫的顿河军政府总算是站稳了脚跟,不过两人的合作并不密切,纳扎罗夫控制着顿涅茨克地区,而科尔尼洛夫则控制着以罗斯托夫为中心的顿河下游地区。

两人各干各的,并没有把部队合在一起联合指挥。

由于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被德奥军队所占领,莫斯科方面只是想办法在背后里支持当地的社会民工党夺权,但并不敢公开派出赤卫军,所以这两地虽然偶尔发生苏维埃武装夺权的事件,但都在德奥军队的镇压下被消灭了。

总体而言,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形势比较稳定,虽然还有游击队在活动,但规模也越来越小,在德国和奥地利人的支持下,乌克兰傀儡政府逐渐稳定了局势。

卡列尼安置了下来,就住了师部的大院子里,这原来因该是个地主的庄园,也是因为惧怕赤卫军,在革命来临的时候带着全家人躲到了城里。太阳火辣辣地照在场院里,在院外用圆木圈成了一个马圈,里面养着几十匹马,有几匹小马正在使劲地吸吮着马奶。

“这些马是从哪来的?”卡列尼问那位姓张的副官。

“噢,有些是缴获的,但大部分是奥地利人淘汰下来的,然后送给了我们。”张副官说。

“奥地利人?很奇怪他们为什么把马送人,他们不需要骑兵吗?”卡列尼又问。

“那个……他们的骑兵部队都换成了汽车和坦克,我说的你明白吗,就是象铁壳乌龟一样的玩意。战马就没什么用了,所以就送给了我们。这玩意还真费草料。”张副官说,“你看到那匹红色的母马了吗?对,就是身边跟着匹小黑马的那一个,听人说是匹纯种的克罗地亚军马,看,她长得是多么漂亮。”

“确实是匹好马,四肢很长,也很健壮。”卡列尼也跟着夸赞道,其实他可分辨不出马的好坏。

“不是谁都能配备战马的,只有军官或是长官的卫队才能分到战马,另外就是每个师有一个骑兵团,每个团大约有不到1300匹军马。另外就是辎重部队配备的挽马和驮马,另外还有骡马。”张副官立刻变得神气起来,向卡列尼显摆道。

“那么说我也有资格配备一匹战马?”卡列尼说道。

“你是翻译官,应该会有吧,这得听后勤主任的安排。”张副官说道,“你得快点去申请,部队马上就要开拔了。”

“开拔?我们要去哪?”卡列尼问。

“去察里津,科尔尼洛夫准备向察里津进攻,我们需要在侧翼提供支援。”张副官说道:“真不明白为什么要替俄国人打仗。”

卡列尼没有说话,这个情况也不知道上级是否得到了消息,不过,他现在的主要工作是争取华工军团能够站到苏维埃这一边,至少也要保持中立。

第三天,在接到上面的电报后,华工军团第9师就奉命开拔了。与他们一起行动的还有第7师。师部当即由卢甘斯克出发,向顿涅茨河东侧进军。师部与辎重车队一起行动,沿着通往米列罗沃的公路,一字排开,在一片喧哗和车马声中向东行进。

公路四周是一望无际的田野,夏日的热风吹拂着已经开始黄熟的黑麦田,远处则是绵延起伏的顿涅茨岭,郁郁葱葱,河水安静地沿着平坦宽阔的谷地向东南逶迤而行,消失在一大片茂密的白桦树林地里。

科尔尼洛夫的志愿军团正沿着顿河两岸向上游进军,与赤卫军在齐姆良斯克一线展开激战,而中**团则和纳扎罗夫的顿河军团一起进军,保护着科尔尼洛夫的侧翼不会受到赤卫军的攻击。

根据纳扎罗夫和科尔尼洛夫之间的协议,以两人的部队所占领的地盘都归各自管理,纳扎罗夫的行动与其说是配合科尔尼洛夫的进攻,不如说是趁机想多占些地盘。

从卢甘斯克通往米列罗沃的铁路线在树影中时隐时现,铁路已经遭到破坏。纳扎罗夫的顿河军团和中**团不得不走走停停,以便修复铁路,使其能够勉强恢复通车。

在一个叫马林尼克的小站上,中**团第9师司令部又驻扎了下来,车站上堆满了从马里乌波尔运来的军用物资,一群穿着灰色军服,讲着外国话的军队控制着这个车站。萧万山命令军需主任带着卡列尼这个翻译前去车站进行交涉,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卡列尼才搞明白,这是一支来自波兰的“志愿军”。

不过他们并不会参与作战,只是负责护送奥地利人提供的军用物资,然后把这些物资移交给华工军团。

一五一、察里津(二)

师部安顿了下来,看样子中国人并不准备冲到第一线,在与许多军官的谈话中卡列尼了解到,他们中间许多人倾向于保守中立,即不想帮顿河军,也不想帮苏维埃方面。

走了两天的路,终于能停下来吃顿热饭了。卡列尼惊奇地发现这些华工士兵在开饭前,要排好队由军官带头要先唱一遍军歌:“于斯万年,东亚大民国!山岳纵横独立帜,江河漫延文明波;四百兆民神明胄,地大物产博。扬我五色民国徽,唱我民国歌!”

“他们唱的是什么?”卡列尼对身边的张副官说。

“军歌,中国的军歌。”张副官说道。

“可你们现在打得却是乌克兰民族军的旗帜,应该唱乌克兰军歌才对。”卡列尼说道。

“哈哈,你说得有道理,可惜我们只会这个!”张副官大笑起来。

科尔尼洛夫现在手上有了6万人,比苏维埃南方军区的赤卫军兵力要多。他现在希望攻占察里津,打通与奥伦堡方面的杜托夫集团之间的联系。为了保卫察里京,莫斯科方面派出最高人民委员朱亚什维利担任西南军区主席,负责整个西南方向与科尔尼洛夫和纳扎罗夫集团之间的作战。

双方现在还没有形成欧洲战争时那种漫长而坚固的阵线,克拉斯诺夫所指挥的白军主力在齐姆良斯克与赤卫军进行了一场大战,其后由于科尔尼洛夫的增援到达,赤卫军不得不放弃齐姆良斯卡亚,把兵力集中于察里津一带。

白军还在继续向察里津方向推进,只有偶尔会发生一些小规模的骑兵侦察部队之间的冲突和战斗。拉乌罗夫将军率领的顿河哥萨克军团从西北也开始逐渐逼近察里津,在渡过顿河,夺取了察里津以北的叶尔佐夫卡镇和皮丘任斯卡亚镇之后,就停了下来。因为赤卫军方面的抵抗越来越激烈,而且得到了新的增援。

他需要等待克拉斯诺夫的部队到来,然后一起向察里津发动进攻。

萧万山指挥的华工军团第9师跟在拉乌罗夫的部队后面进军,顿河平原如同遭受过严重的冰雹灾害似的,大地上千疮百孔,凡是发生过战斗的地方,田野里布满了累累弹痕和草木燃烧之后的焦痕。骑兵队伍在已经成熟的庄稼地里发起冲锋,田野里遍地都是践踏过后的马蹄印和倒伏的庄稼。

顿河下游成了各种“反动分子”的聚集地,许多俄罗斯帝国时代的高级将领、高官和地主、资本家为了反对苏维埃政权实行的公有化革命,都逃到了这里,妄图以这块土地作为根据地,来实现他们推翻社会民工党政权的梦想。从北方逃来的军官、士官生、突击队员、学生和士兵中的反动分子以及反对土地革命的哥萨克分子组成了整个顿河军团和科尔尼洛夫的志愿军团中的骨干。

奥匈方面向纳扎罗夫和科尔尼洛夫释放和移交的15万哥萨克战俘成了“白卫军”的主要兵力来源,使得他们顶住了赤卫军的进攻,在顿河下游和顿涅茨克地区站稳了脚跟。前俄军总参谋长阿列克谢耶夫对从战场上自动解散的“杂牌”哥萨克军队的收编工作也卓有成效,现在已经组建了两个师,这些人现在也加入到了科尔尼洛夫的志愿军队伍之中。

随着《布列斯特条约》的签署,“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已经结束了,但“西风”却把战火从乌克兰吹到了顿涅茨和顿河地区,吹到了哥萨克人的家乡。

几大团淡黄的云团在叶尔佐夫卡镇上空静静地飘动着,数量更多的华工军团跟着拉乌罗夫大军后面驻进了镇子外面。黄错时分黯淡的阳光照在农庄的窗户上,发着刺目的金光。卡列尼跟着第25步兵旅进入到了叶尔佐夫卡镇,骑兵们杂乱的马蹄声斜穿过小镇,在小镇外面西南大约有3俄里远的一座庄园前停了下来。

“干什么的?”拉乌罗夫属下第8顿涅茨步兵团的一个连队已经占据了这座庄园,几个端着步枪的哨兵在庄园外面拦住了他们。

“我们奉命接管这座庄园,把你们的长官叫出来。”卡列尼骑着一匹铁青色的顿河马跑到前面,对那几个哨兵说道。

“凭什么?长官,我们好不容易才找到这么一个住的地方。”那位连长慢慢腾腾地出了庄园,听了卡列尼的介绍,极不情愿地说道。

“不为什么,老兄,他们的军衔比我们要高。”卡列尼说道。

“这些黄猴子?”那个叫勃列尼科夫的连长说道。

“你说什么?妈了个巴子的。”但这句话第25旅旅长黄翼升听懂了,他是本身在黑龙江带兵,别的可能不会,但毛子的骂人话总是会说几句,况且不论那种语言,骂人的话总是最容易学会的。于是他抡起马鞭子,照着勃列尼科夫的脸上就是一下。

这下立刻炸了锅,哥萨克们拉动枪栓,把枪口对准了黄翼升,而那位旅长的卫兵们又把哥萨克们围了起来。

“他奶奶的,这是要造反啊,你们是不是想当赤卫军?”黄翼升拔出贴在腰里的手枪,对准了勃列尼科夫的脑袋。最终由于中国人多得多,这个哥萨克连被缴了械,被撵出了庄园,而且还有几个人挨了揍。

挨了打的勃列尼科夫跑到叶尔佐夫卡镇上,去找拉乌罗夫的参谋长评理,结果又被参谋长骂了一顿,并警告他不许再惹中国人。并把勃列尼科夫的连队安全到了镇外的森林边上去休整,并在那里安营扎寨。

“天哪,我们现在反过来成了黄种人的奴隶!”勃列尼科夫在新扎的帐篷里大骂,由于受了气,又没有人为他申冤,于是,当天夜里,他就带着他的一连人逃出了营地,去投奔了赤卫军。

“看吧,我就看着这小子不顺眼,整么看也象赤色分子。”黄翼升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不但没有为自己的冲动使得白卫军遭受了重大的损失而感到丝毫的懊丧,反而沾沾自喜,仿佛是他替拉乌罗夫清除了部队里的“败类”似的。“哎,你给我说说,那些赤色分子是怎么一回事。”他对卡列尼说道。

“怎么说呢……”卡列尼反而一时不知从何说起,于是就简单地把布尔什维克的一些主张说了一些,比如是工人阶级的代表啦,无产阶级的政权啦,主张消灭剥削,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穷人啦这些东西。

“这么说他们很不错啊!”黄翼升说道,“我其实也是穷苦人出身,小时家里穷啊,爹娘也死得早,只能四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