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双鹰旗下-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补充了兵力后,纳扎罗夫和科尔尼洛夫又有了底气,不再象前一阵一样惶惶不可终日。

科尔尼洛夫的志愿军又集结到了罗斯托夫,他现在手上又有了大约3万人。他现在迟迟没有发动反攻,是在等待着与纳扎罗夫将军的到来。两人需要商量着补充部队和从罗马尼亚运来的军用物资的分配方案。真是令人讽刺的事,原来的俄军总司令现在却要仰仗过去敌人的接济。

到了三月九日,在抵挡住了赤卫军的进攻之后,纳扎罗夫将军在顿河军事议会秘书处主任博加耶夫斯基少将的陪同下,从塔甘罗格坐火车到了罗斯托夫。应邀到罗斯托夫来参加会议的哥萨克将军们已经到齐了:科尔尼洛夫坐在长桌一边,面前放着一幅摊开的军用地图。他的右首坐的是白发苍苍、骨瘦如柴的阿列克谢耶夫将军,这位前总司令在十月政变后,正好不在彼得格勒,最终逃了出来,避免了遭受被关押的命运。另一旁是代表邓尼金的鲁科姆斯基将军,邓尼金声称如果顿河军能够归他指挥,他将率领高加索军团南下增援。

确实是这样,邓尼金现在手中有近二十万人,是现在军事实力最强的一个。

不过,科尔尼洛夫和纳扎罗夫都不肯让邓尼金指挥他们,这家伙又不是哥萨克,凭什么能作顿河军的主。

科尔尼洛夫注视着镇定自若,信心十足地坐到桌边的纳扎罗夫,问道:“将军,请您说说,您现在有多少人?”

“二万七千人,另外我们还招募了大约三万人的华工加入了进来。”纳扎罗夫说道,“奥地利人同意向我们移交大约十万人的被俘哥萨克部队。”

“昨天我们开了一个会,决定向顿河上游进军,目标是察里津,我们的进军路线是……”科尔尼洛夫用手指在地图上指划了一下,然后说道:“我们建议阁下把您的部队跟志愿军联合起来,协同向察里津进军。分散力量——这对我们不利。”

“这不可能!”纳扎罗夫断然说道,“我们需要把赤卫军赶过顿涅茨岭,然后向北进军,推翻哈尔科夫的苏维埃政权。由于莫斯科方面与奥地利人签订有停火协议,他们不敢大规模派出军队越过乌克兰边界。我们需要首先肃清乌克兰境内的敌人。”纳扎罗夫拒绝了科尔尼洛夫的建议,他最终还是同意把奥地利所释放的战俘部队划出三万人交到科尔尼洛夫手上,两人决定各干各的。

纳扎罗夫在顿涅茨克地区行动,而科尔尼洛夫则沿着顿河向上游进军。

一三七、海军新锐

德奥海军盼望已久的“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舰在经过数月的调试和磨合后,终于正式加入到海军序列中。

作为在战争爆发以后唯一新开工的一级主力主力战舰,“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集德国最新的军工技术和和设计思想于一身,基本上代表了德国造船和工业技术的最高成就。由于英国人控制了直布罗陀,奥匈海军的活动范围被局限在了地中海之内。由于两艘“拉德茨基”级战巡在开战初期的优异表现,也是为了走向大西洋进行作战,奥匈海军在1915年初也向位于吕贝克的造船厂订购了两艘同级的战列巡洋舰。

而德国海军一次性订购的数量为5艘,其中两艘由布洛姆。福斯造船厂建造,剩下由但泽的硕效船厂,威廉港皇家造船厂和北海造船厂各建造一艘。实际上加上两艘奥匈海军所订购的同级军舰,北海造船厂一共承担了三艘同级主力舰的建造任务。

最初德国海军的设计方案为与“国王级”相同的四座双联装350毫米主炮塔,不过,由于得到了部分英国最新开工的“胡德”级战列巡洋舰建造方案情报,最终德国海军部决定采用奥匈海军当时正在海试的“伊斯特里亚大公”级相同的380毫米主炮,主炮塔也采用了相同的前后背负式2-3联装布置方式。

由于增加了主炮塔的重量和加强了装甲,“马肯森”级的设计标准排水量达到了35600吨,满载排水量为42100吨,超过了奥匈海军的“奥地利”级战列舰,成为德奥海军唯一的一种排水量超过4万吨的主力舰。

“马肯森”级由于采用了战列巡洋舰舰型,长度达到了230米,宽度为31米,动力系统采用了32台燃油锅炉,动力系统为四台硕效蒸汽轮机,最大功率为97000马力,设计航速为28节。

在实际测试中,各舰都可以跑出接近29节的最高航速,而采用伊斯莱亚汽轮机组的两艘奥匈战舰居然能跑出29。2节的高航速。

虽然在斯卡格拉克海战中取得了不错的战果,但英国皇家海军并没有遭受多大的损失,他们的本土舰队依然保持完整。在斯卡格拉克海战之后,英德舰队主力舰大都在船厂进行了超过半年的维修,而受损严重的德国战列巡洋舰队的主力舰更是在船厂经过了八个月的大修才恢复了元气。

在这期间,斯佩上将晋升为海军元帅并升任海军大臣,舍尔上将出任海军总司令,希佩尔上将则成了新任的德国公海舰队司令。索罗钦上将从土耳其调回国内,接替希佩尔出任巡洋舰队司令。

不过,索罗钦上任之后,虽然德国巡洋舰队已经恢复了元气,主力军舰也都经过大修后从内到外焕然一新。但由于美国的参战,并派出了由八艘战列舰组成的远征舰队来保护英国本土,反而更没了什么表现的机会。

目前的北海海域,这个世界上百分之七十的战列舰都集中到了这里。

作为曾经的海军总司令,奥匈皇帝李海顿则亲自赶到吕贝克来参加两艘新锐的战列巡洋舰的入役仪式。

这不是奥匈皇帝第一次看到他的新锐战列巡洋舰了,但作为北海造船厂的幕后大老板,他依然会为自己的船厂所建造的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战舰之一而感到自豪。相对于德国战舰所采用的深灰涂装,两艘奥匈战巡则采用了战时蓝白相间的迷彩涂装,虽然让人感到不那么威严庄重,但它们依旧是一件足以毁灭一切的海上大杀器。

威伦尼克海军上将绕了一圈,又回到了德国了出任奥匈大西洋舰队司令,相对于其它战列舰队指挥官,他与英国人的作战经验更丰富,也确实是指挥官的最佳人选。

李海顿在威伦尼克的陪同下,登上了以奥地利帝国特蕾莎女皇时期的第一任奥匈海军总司令命名的“弗雷德里希大公”号战列巡洋舰,并检阅了舰上的官兵。两艘军舰上服役的海军官位大多是从国内抽调的有经验的军官和水兵,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新兵,在经过三个多月的磨合训练,官兵们已经能够熟练也对军舰进行操作,而且每个人都能掌握两、三个位置的操作技能。

在这艘战列巡洋舰的身后,是“马克西米利安大公”号、“拉德茨基”号和“弗兰茨大公”号,相比较而言,排水量只有23000多吨的“拉德茨基”号看上去要比前面的“马克西米利安大公”号整整要小上一圈。

根据奥匈与德国海军一起制订的作战计划,在“马肯森”级服役之后,战列巡洋舰队将会移师法国的圣纳泽尔,并以它为基地,随时都有可能进入到大西洋中,威胁英国航线的安全。相对于相对狭窄的北海出口,法国海岸漫长,在飞机的航程和性能都还十分有限的年代,英国人想封锁比斯开湾是根本无法做到的事情。

随着《布列斯特条约》的签署,现在陆地上的战事基本上已经结束,虽然在北非和中东德奥和土耳其联军还在与英军作战,但战役规模已经变得很小。英军主力撤往了印度和波斯,在中东和北非只留下了几个师,德奥联军所要作的只是继续推进,把他们清除掉而已。

新入役的两艘新锐战列巡洋舰仍需要最后进行一些小的改装,大约需要两周到一个月的时间,他们才能真正踏上战争的征程。

在法国战役结束后,索罗钦海军上将指挥着战列巡洋舰队向英国海岸和航路进行过几次袭击,但取得的战果并不大。英国快速舰队里五艘航速25节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对战列巡洋舰队的威胁最大,曾经有两次索罗钦几乎落入到贝蒂的陷阱里,不过都被更为善长游击战术的索罗钦海军上将机敏地给逃脱了。

英国人的战战巡洋舰并不可怕,但他们的新锐战列舰却完全不可同日语,“伊丽莎白女王”级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综合性能最好的战列舰之一,相比较而言,德国海军的“巴伐利亚”级战列舰因为航速只有23节左右,基本上已经无法跟上战列巡洋舰的步伐。

在航空时代没有到来之前,战列巡洋舰绝对是一种很可怕的海上利器。问题是英国人薄弱的防护和设计上的致命缺陷从而导致在海军史上对它的性能评价并不高,不过,随着战列舰航速的不断提高,战列巡洋舰似乎已经没有了存在的必要。

现在英国人已经有所松动,在美国人的调解下,德奥和英美的代表在瑞士进行了初步的接触。不过,双方的谈判底线相差巨大,德奥方面希望以目前双方的实际军事控制范围达成停火协议,但英国人却要求德奥退回到战前的边界。

这绝不可能,目前的重点是苏伊士运河和马耳他,这两个战略要地德奥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看来,不把英国人逼到真正绝望的地步,他们是不会乖乖地坐到谈判桌上来的。

一三八、海神之戟(一)

一九一八年四月十二日,德国,吕贝克外港。

在春日和煦的阳光照耀下,平静的港湾内停泊着大小十几艘战舰。码头上显得十分忙碌,新入役的两艘奥地利人的大型战舰正在作着出航前的最后准备。

自开战以来,吕贝克北海造船厂北侧这片外港就划为了军事禁区,借给奥地利人,成了奥匈海军分舰队的驻地,不过,港口的保卫还是由德国海军要塞司令部来负责。十几辆运送物资的卡车在港口卫兵的注视下,驶上了补给码头,此时两艘线条颇为简洁优美,而且武备齐全的大型战舰正一前一后地停靠在码头旁边。一些水兵和搬运工人在军官的监督下往军舰上搬运着大小各异的箱子、篓子和桶子。

码头上的起重机在咯咯作响,连军舰上用来回收水上飞机和小艇的小吊车也在忙碌着。

几辆黑色的梅塞德斯小汽车停在了离登舰舷梯不无远的地方,威伦尼克海军上将从汽车上下来,几名早已在码头等候的属下军官迎了上去。

“准备工作进行得怎么样了?”海军上将首先开口问道。

“还有三个小时,将军!”舰上的军需长双腿立正,目不斜视地报告道。

“很好,这次我们要全体开拔,也许在战争结束之前不会再回到这里。”威伦尼克环视了一下码头然后说道,“在这里呆了快四个年头了,似乎已经有了一些感情。”奥匈海军新组建的舰队要迁到法国的圣纳泽尔,这在海军内部早有传闻。自开战以后,为了弥补大型战舰护航和侦察力量不足的问题,奥地利海军向北海造船厂先后订购了四艘“诺瓦拉级”轻巡洋舰,并加入到大西洋分舰队中。其后,奥匈海军还订购了六艘根据德国19**型鱼雷艇改进设计的“天王星”级驱逐舰加入到大西洋分舰队。

到目前为止,奥匈海军在吕贝克一共有14艘军舰,但如果要加上一些辅助船,已经是一支规模不小的舰队了,论实力应该都超过了“南美三强”中的任何一个。这并不是一件轻松的过程,还好,他们并不是自己单独行动。索罗钦上将所指挥的德国巡洋舰队将会在他们动身之后开始行动。根据计划,两以舰队将会在明天下午在斯卡格拉克海峡出口外会合。

威伦尼克需要带上四艘快速油轮,以便为今后深入大西洋作战提供支持,而索罗钦的任务也不轻松,也得保护10艘补给油轮转移到圣纳泽尔。

临近中午,军舰终于完成了补给,在两艘拖船的拖拽下,缓缓了驶入了航道。

12点整,“弗雷德里希大公”号上挂着舰队司令官威伦尼克的海军上将旗,信号桅上升起了一面信号旗,向在港外等待的战舰们发出了命令:“按计划正常出航!”

以“天狼座”和“天鹰座”为首的驱逐舰开始起锚,锚链带起一大串白色的水花,之后烟筒里冒起了浓烟,军舰开始在水面上缓缓地移动,然后逐渐加速。在驱逐舰队后面是两艘“普拉”级巡洋舰,其后是奥匈海军两艘战功赫赫的战列巡洋舰——“拉德茨基”号和“弗兰茨大公”号,再后面是威伦尼克上将的旗舰和“马克西米利安大公”号,最后面是四艘快速油轮和“斯普利特”和“科托尔”两艘轻巡洋舰。

两个小时之后,舰队驶出了梅克伦堡湾,进入到波罗的海中。

根据情报,英国在北海部署了大约40艘左右的潜艇在监视德国海军水面舰艇部队的动向。不这,英国人从来没有进入过斯卡格拉克海峡活动过。在以前,偶尔会有俄国潜艇能溜是波罗的海活动一下,但是现在,俄国人已经退出了战争,水兵们都已经上岸,成了苏维埃政权最为依赖的一支陆地上的武装力量。

为了照顾几艘油轮的航速,舰队以15节的巡航速度航行着,预计要到明天早上才能驶过斯卡格拉克海峡。阳光穿过云隙照射着深蓝色的平静海面,天气已经变得很热,现在阵阵清凉的海风掠过战舰,让人感到心旷神治。

旗舰上升起了变换队形的信号旗,在驶出梅克伦堡海峡后,舰队排成了双列纵队,开始转向哥本哈根方向。

一切正常,威伦尼克从舰桥上下来,返回到了船艉的住舱休息,也许是这几天过于劳累,还是因为回到了自己所熟悉的大海,海军上将很快就进入到了梦乡。

等他再醒来的时候,天色已近黄昏,舰队已经开始临厄勒海峡,景色单调的海面上商船多了起来。舰队的行动根本无法躲避无孔不入的英国间谍的眼睛,实际上德奥海军在制订作战计划时,这次行动更象是一次挑衅,他们根本就没打算避开英国人的侦察。

现在英国人根本拿索罗钦的舰队没有办法,五艘新服役的“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无论是攻击还是防御比英国人的“女王”级战列舰一点不差,而且要比“女王”级快得多。但在其他的战列巡洋舰环节,德国人要比英国人强得多,况且还有威伦尼克上将所指挥的奥匈舰队的加入,如果遇到贝蒂舰队,索罗钦没有丝毫惧怕对手的理由。

但如果碰到杰利科舰队的话,这支舰队足以凭借着高航速轻易地摆脱对手。

这不是指挥官第一次看到他的新战舰,可它的强大仍让他发自内心底的感到骄傲。

威伦尼克上将回到了“弗雷德里希大公”号的舰桥上,舰长库伯特站在舰桥外面,正用望远镜注视着海面。上将与库伯特打了个招呼,随之审视起自己的战舰来。

在夕阳下,整个战舰表面泛起了一层淡淡的金色光芒,从舰桥上俯视全舰,这艘帝国吨位最大的战舰体型却相当优美流畅,四座380毫米的主炮塔更是彰显出海上霸主无与伦比的威慑力。放眼整个世界,这代表了人类工业技术巅峰的战舰也难得找出几个与之旗鼓相当的对手来。站立其上,无论是谁都会由心底生出一种舍我其谁的冲天豪气。

目前陆地上的战争已经渐入尾声,国内原本紧张的物资供应变得稍微好了起来。如何尽快地结束战争,德奥两国无论是高层还是人民,都把希望寄托在了海军身上。

“也许,是时候找上英国佬好好干上一架了!”威伦尼克想道,他的想倒与刚刚率领舰队离开威廉港的索罗钦不谋而合。

一三九、海神之戟(二)

春夏之交的北海,天气变幻莫测,大部分时间都是阴雨绵绵的天气。当威伦尼克的舰队驶出斯卡格拉克海峡,进入到北海时,天空中果然在下着小雨。虽然已经是上午,但整个海面阴沉沉的,能见度很差。

在前面执行搜索任务的“阜姆”号、“科托尔”号巡洋舰和“天鹰座”、“半人马座”两艘驱逐舰在预定海域根本找不到索罗钦所率领的德国舰队。无奈之下,威伦尼克命令“普拉”号巡洋舰发出电报,询问对方的具体位置。

很快,索罗钦的电报就回了过来。

“他们在k34区!”通讯官从后面电报室走了出来,然后说道。

“k34?可我们也在这里!”航海官说道。

“好吧,海图上每个区域是12海里,可能看不到对方。”索罗钦说道,我们再向右移动几海里。”

舰队开始向南转向,航速只有十节。

大约十分钟之后,反而是侧翼的“天狼星”号首先发现了德国舰队的身影,两支舰队闪烁着灯光,互相打着招呼。索罗钦的舰队比奥地利人要庞大得多,他的手下包括五艘新服役的“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三艘“德弗林格”级和“塞德利茨”号,一共有九艘主力舰,另外还有四艘巡洋舰、六艘远洋型驱逐舰和十五艘补给舰,看上去黑压压的一大片。

两支舰队在海面上又进行了重新编组,索罗钦率领德国舰队走在前面,所有的运输船在中间排成了三列纵队,威伦尼克率领着奥匈舰队主力拖在后面,而巡洋舰和驱逐舰则在舰队的四周执行着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