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败家子-第8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而弘治皇帝现在格外有兴趣。
第1608章 立德、立功、立言
一个根本没有读过书的人,如何能够做到看懂一本书,又能从一本书中得到什么感悟呢?
最可怕之处在于,这天下,没有读过书的人,多如牛毛。
眼前这个陈十三,就是其中之一。
从这个人身上,弘治皇帝想知道,这千千万万人,能否真如方继藩所言,看懂明颂,又能从中学习到什么。
倘若……陈十三能从中受益匪浅。
这便足以让人觉得可怕了。
因为世上可能只有一个皇帝。
有数千上万个文武百官。
有十万个读书人。
可是百姓却有上千万啊。
一个人能从中得到一些好处,那么数千万人积攒出来的好处,便足以震动天下了。
弘治皇帝依旧打量着陈十三,见他脸上微显胆怯,身如筛糠,弘治皇帝的面上更显温和,和颜悦色的道:“卿学习的速度,倒是很快,只短短十数日,便学到了一百多字?”
陈十三虽是有些怯场,却还是努力的回答道:“小民学字,是连蒙带猜的,有些地方和邻舍相互讨教,倒不是小民有什么聪明之处,只是……读了这书,便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所以小民……非要学不可。小民自己也不明白,其他的书,一丁点都看不懂,恰恰是这书,竟是能看出个八九不离十。”
弘治皇帝乐了,笑道:“因为这是一部奇书啊。”
说着,他四顾左右。
左右的大臣们,许多人的脸色显得很不自然。
弘治皇帝收回目光,随即又道:“好,朕信卿家,那么,朕倒要考较你了,你最爱读的是哪一段?”
陈十三立即就道:“有一段,小民不但能读,还能背诵,这一段,小民化成灰都认得。是出自明颂第九节,养猪篇第三小节,母猪的产后护理。”
弘治皇帝:“……”
“咳咳……咳咳……”
崇文殿里,顿时咳嗽声此起彼伏。
弘治皇帝不予理会,却饶有兴趣的用手指节磕着案牍,淡淡道:“背来听听。”
陈十三定了定神,才放着胆子道:“其一,产前要对母猪进行少食,以免分娩之前细虫染病。其二,分娩之前,需对母猪进行清理,尤其是粪便,必须做到按时,万不可堆积在圈中。其三,分娩时,需左手倒提仔猪,右手对脐带进行打结,打结部位应与肚脐半寸为宜。其四,生产之后,需挤出母猪的陈乳,并对其产乳部位进行清理,若有条件,可用碘酒。其五,护理期间,需对仔猪进行观察,需在三周之内,体重达到十二斤为宜。其六:母猪产乳,关系仔猪存活,宜喂养红薯叶、甜菜等……”
陈十三倒背如流,以至于弘治皇帝不禁打开了书,对照着文字,发现除了几处应当是陈十三认错了字外,其他的,竟都和书中一般无二。
弘治皇帝此刻,却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了。
虽知此书是一部好书,可听着……总觉得有几分滑稽之感。
等这陈十三背完了,弘治皇帝道:“卿何以对此感兴趣?”
“因为……草民打算养猪啊。”
“……”
这话……真是心直口快啊。
弘治皇帝不禁失笑,倒是觉得自己的问话有些多余了。
可这百官,却都哄笑了起来。
弘治皇帝咳嗽,压下了这笑声:“嗯?卿家此前没有养过猪?是养不起吗?”
“倒不是养不起。”陈十三渐渐的放松下来,老老实实回答道:“而是养了也未必有收益。最早的时候,养猪花费的确太大,确实是养不起,那时候,毕竟自己都吃不上饭呢,人都吃不饱,哪里有给猪吃的?不过此后,先是有了红薯,小民这才勉强不至挨饿了,再到后来,西山钱庄开始招募佃农,小人便报了名,谁晓得,小民一家七口,竟真的租到了三十亩地,且还是免租的,小民便在想,这不但可以吃饱喝足了,只怕……除了应付缴纳陛下的皇粮之外,只怕家里还有一些余粮呢。”
崇文殿中骤然安静。
那西山钱庄得了无数的土地,虽然这士绅们哀鸿遍野,可今日……弘治皇帝是真真切切的看到了一个治下小民,对这免租之事发自肺腑的感激。
可此时,陈十三竟开始悲恸起来:“小民心里恨哪,恨只恨,小民的上头有两个兄长,他们天生短命,竟是活不到今日,他们……他们是遇到了灾年,活活饿死的,若是那时候便有西山钱庄,有陛下和齐国公分发的免租田地,他们……只怕现在……现在……”
陈十三身躯颤抖。
似这样的小民,能活到陈十三这般三十多岁,便已算是幸运的事了,那些死去的人,除了还残留在他们的至亲的心底,对于其他早已习惯了生死的人而言,早已麻木了,用不了多久,便会被遗忘这世上,也曾有过这短暂的人生。
陈十三说到自己饿死的两个兄弟,眼泪便止不住的流淌下来。
此时此刻,崇文殿格外的安静。
或许有的大臣早已习惯了将人命视为草芥,将他们视为蝼蚁,甚至斥之以山野村夫。
可现在……看到一个草民,也会如他们一般,会痛哭流涕,内心深处,也有与他们相同的情感。
这等人类共同的同理之心,却也不禁流露出来一些。
于是……百官默然,殿中除了陈十三的低泣,再没有声音。
弘治皇帝不由自主的皱起了眉头,眼眶微红,似也深受感染,他本是心软的人,也随之不禁垂泪。
下意识的,弘治皇帝瞥了方继藩一眼,随即颔首,鼓励陈十三道:“卿家继续说下去,是否因为有了余粮,所以才敢养猪了。”
陈十三擦了擦眼泪,便道:“这可不是,就算是余粮,也不敢随意的糟践的,陛下……可知,这养猪,不只要糟蹋粮食,最紧要的,还要搭起猪舍,要花费人力。这倒还罢了,这其中的损耗也是惊人,不说别的,单说这母猪生产,若是生十头,能有五头活下来,便算是幸运了,而这五头,若能养活三头,也是幸运的事。倘使时运不好,说不准一头都活不成,那便是辛劳统统白费,到了那时,便是想哭都哭不出泪来。”
这世上,连人命都如草芥,存活率低的可怕,因而人们产生了多子多福的观念,因为生的儿子越多,自己的香火才有延续的可能。这猪命嘛……那就更不必提了。
陈十三继续道:“小民之所以去寻了几个仔猪,打算养猪,是因为此次小民从这明颂之中学到了一些养猪的方法,这些方法,小民在庄子里给族人试过,果然,照着书中去做,这仔猪的存活竟可高达七八成,七八成啊,陛下,小民们不晓得什么大道理,只晓得,从前三四成的存活,足足翻了一倍,只要肯花费功夫,将来……便有肉吃,甚至……还可换来银子,若非是运气太差,总不至于太亏的。这样的猪不养,是要夭寿的。”
“实不相瞒,陛下,现如今,庄子里,肯养猪的人,已是越来越多了,谁不想吃肉哪,小民们都有手有脚,有的是气力,只要不折本,又有这明颂的书里一些照料母猪和仔猪的法子,大家伙儿,还舍不得这点气力和粮食吗?”
陈十三说到此处,众人总算是明白了。
原来如此。
这些百姓,其实都精明得厉害。
他们比谁都晓得计算利益的得失。
这和这庙堂中的人不同,庙堂之中的人,计算的都是大利,他们甚至可以舍弃眼前的小利,而去追求更大的效益。
因而……他们往往自诩自己拥有有异于常人的智慧。
实则……并非是小民们没有头脑,只不过对于小民们而言,他们的每一次投入,都需斤斤计较,锱铢必较,因为任何一次的失误,都可能让他们饿了肚子,他们承担不起丝毫失误的风险,因而……看似好像是锱铢必较,只见小利,却照样拥有着别样的生存智慧。
弘治皇帝见这陈十三又是哭,又是笑,当这陈十三说到养猪时,眼里似乎放着别样的光芒。
弘治皇帝不禁感慨道:“卿家养了几头猪?”
陈十三老实回道:“共买了六头仔猪,才刚刚养着,是从小民的族兄那里买来的。”
弘治皇帝惊讶道:“养了这么多?”
陈十三便道:“总要以防万一,现在是一半散养,另一半,就去割一些猪草,或是用一些杂粮来喂养,若是都能出栏,小民今年的日子便算是红火了,今年小民打算好了,得勒着裤腰带熬一熬,熬过了今年,有了收益,到了岁末,小民甚至打算宰一头猪,除了给庄子里的族人分食一些,自家年关也可顿顿吃肉,余下的,买一些盐巴,腌制起来,甚至这猪头,还可用来祭祀祖宗,祖宗们若是晓得小民用猪头肉祭祀他们,在天有灵,不晓得有多欣慰。”
第1609章 举世无双
这……
便是陈十三的梦想。
很简单,也很实在。
照顾了族人,让家人肚子里有了油水,便连他的列祖列宗,竟都可分享血食。
这梦想……对于许多人而言,也许不值一提,可对陈十三而言,却需他足足一年的努力,甚至……还需他有些许的小运气。
弘治皇帝听到此,心里竟是殷殷期盼起来,盼着这陈十三能到了年关,当真能将这些仔猪养活,最终能够如愿以偿。
百官们听着,也不禁若有所思。
他们都是这世上,最绝顶聪明的人,他们读过书,知晓的道理,比陈十三不知高明多少倍,可此刻,内心也被这简单又‘可笑’的梦想所触动了。
弘治皇帝不禁感慨万千起来,他深吸了一口气,道:“这么说来,这明颂,于陈卿家而言,是一部好书?”
陈十三收了笑容,肃然起敬起来:“其实这书的好坏,小民哪里分辨得清,只晓得大家能勉强看懂,看懂了,照着这书上的方法做,便能安身立命。这书里,除了讲到养猪方法,还有其他的有用地方,读了,都有好处。小民庄子里,大家都肯花钱来买,有人学红薯防虫害,有人学跌打损伤的……小民今岁若是侥幸能将猪养好,那租来的几亩山地,便也打算种上红薯……”
弘治皇帝听到这里,点了点头,而后看向刘健道:“谢卿家有什么看法?”
刘健道:“臣前些日子,也曾读过明颂,看过之后,心里颇有几分疑窦,此书……读了有什么益处呢?所谓开卷有益,这虽是带有功利之心,可一部书,总该有其益处。诚如老臣读一篇骈文,若是写得好,至少也可有益身心,浑身舒泰。老夫当初读明颂时,凭本心说,确实觉得味同嚼蜡,今日闻陈十三之言,方知此书,其实不是写给老臣,而是写给陈十三的。”
刘健顿了顿,又道:“诚如齐国公所言,他的书,本就不是给读书人看的,这天下读书人,放到大明数千万百姓之中,不过是沧海一粟,不值一提,可这数千万百姓,历朝历代的读书人,却从未有人给他们修过书,从古至今,唯齐国公而已,而似陈十三这般的人,能从这部书之中获得好处,那么……此书便算是有大用了。一个陈十三,读了这样的书,可以为我大明一年之中,提供数头猪,这便是数百上千斤肉。一人如此,那么千千万万的陈十三呢?”
刘健作为内阁之首,所想得更深远,他的一番话,犹如给沉寂的水里扔进了一块石头,顿时让人动容。
弘治皇帝也是身躯一震,得了刘健的启发,他不禁也想到了这一点。
一个陈十三如此,那千千万万个陈十三所带来的增产,聚少成多之下,带来的效益,有多可怕。
此时,又见刘健感叹道:“古往今来,读书人们写给读书人的书,实在太多太多,迄今流传下来的书籍,便是穷尽一生,只怕也无法读完。可给这千千万万百姓所读的书,却是太少太少,少到老臣除了这明颂之外,竟不知还有第二部,齐国公著此书,实乃是大功德啊。圣人门下,所提倡的,乃是立德、立功、立言,此为三不朽。心怀百姓,此为立德,使万民受益,此为立功,此书作成,百姓纷纷抢购,世世代代,此书都将流传,成后世百姓读物之典范,此……为之立言,老臣老啦,曾也想过修书,好给这个天下,留下一些什么,可所想修的书,依旧是拾前人牙慧,作一些之乎者也的文章,写一些诗词歌赋,和齐国公相比,甚是惭愧。臣并非是说,之乎者也的文章,或是诗词歌赋不好,只是……如此文章,古之文人墨客,早已写烂了,人们将其视为圣典,读之,赏心悦目,内心愉悦,如沐春风。老臣从前所推崇的,正在于此,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今日听了陈十三之言,却突然意识到……臣受君禄,自诩一心为国,为君分忧,尚且有如此高高在上的姿态,方继藩一介后辈,却能想陈十三之所想,为他们著书,臣……”
刘健面容微颤,显得有些啰嗦,明显是因为内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
说到这里,他直接拜倒在地,慎重的道:“老臣惭愧啊。”
弘治皇帝颔首,眼睛朝百官们看去,最后目光落在朱厚照的身上。
弘治皇帝若有所思,而后朝朱厚照道:“太子听了陈十三与刘卿之言,有什么可说的。”
此时的朱厚照,脑子里,统统都是数字,听了弘治皇帝的话,才回过神来,方才的话,他只听了一些只言片语,便慌忙道:“父皇,他们说的都很好。”
“如何好?”弘治皇帝下意识的问道。
这筳讲,本就是给皇帝和太子讲学用的,弘治皇帝觉得这一番言论令自己耳目一新,当然希望自己的儿子,也能从中受益匪浅。
朱厚照:“……”
他想了想,终于开口道:“儿臣……儿臣以为……给老百姓们读书……是了……老百姓们不能光去养猪啊,百姓们还需学算数呢,这算数,才是真正的大学问,往小了说,百姓们可以算每年的岁出岁入,往大里说,这天下的学问,都可用数字来囊括,这算数之学……”
弘治皇帝微笑:“今日讨论的乃是明颂。”
“噢。”朱厚照又想了想,突然道:“明颂此书,好的很,儿臣以后,定要多读一读。”
弘治皇帝于是点到即止,他倒没有恼怒,他知道自己这个儿子,总有自己的想法,索性道:“回去读几遍,再来见驾,明明白白告诉朕,从中学到了什么,至于诸卿……也同样如此。”
百官纷纷道:“臣遵旨。”
朱厚照亦应下,终于松了口气。
随即,又是几个大臣进言,这些人,大多都是欧阳志这般西山书院出来的,他们这几日,是真正的读过此书,将自己从书中的收获说了出来,反观是其他的翰林,却几乎说不出什么。
到了正午,弘治皇帝才散去筳讲。
朱厚照和方继藩一道出了崇文殿。
朱厚照依旧还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跟着方继藩,走走停停,方继藩已是习惯了如此。
这家伙……脑子有点不正常啊,很有研究的价值,当然,这是对西山医学院精神科而言。
当然……自己又何尝没有被研究的价值呢?
猛地,朱厚照走到了一半,突然道:“哎呀,本宫想明白了。”
“啥?”方继藩摆出一副感兴趣的样子,毕竟……自己的后半生,还需要依靠这个值得被研究的家伙。
朱厚照眼里放光,口里道:“老方,你看,我们通过人若在高处,便会下坠这个道理,便可得出,这世上有一种东西叫重力,咱们地下土地,就如一块磁铁一般,总能将人和物,都吸在地面上,这个力……到底有多大呢?”
方继藩一想到这个,便觉得头痛。
朱厚照显然没有注意到方继藩拧起的眉心和一脸纠结的表情。
朱厚照兴致勃勃的继续道:“就如本宫手里有一块石头,朝天上一抛,石头便脱离了这个重力,飞上天空,可随着石子挣脱重力的力道越来越小,最终又会掉落,可见,要摆脱重力,其中,必定有一个两种力之间的平衡点……老方,你明白不明白?”
方继藩似懂非懂,点头:“殿下能不能捡重点说?”
朱厚照乐不可支的道:“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得出,物体越大,重力越大,就比如本宫若是同样的力道,想要抛掉一块百斤的石头,只怕一会儿工夫,这石头便要落地了。只要我们验算出了重力,而后……再计算挣脱重力所需的力道,那么……那么……”
他随即道:“这就好像一个烟花,他受了火药的力,飞向天去,而后……若是我们计算出火药的剂量所带来的力的大小,计算烟花的重量,再计算它的角度,甚至还有风力带来的影响,这岂不是说……我们可以准确的预知,烟花可以飞在何处,最终落在何处。这倒是和射箭,是一样的道理,只是我们射箭,凭的是感觉,是长年累月积累的习惯,可是人们从不去深究,这箭矢射出之后,它们所承受的力是多少,世上没有一个人去深究这些,可是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