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败家子-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捋须,面上带着几分欣喜。
弘治皇帝呷了口茶,抬眸道:“王守仁此人会试第四,他的父亲,是在辅佐太子吧?”
李东阳没有吭声,毕竟和王家走的太近,方才就夸了王家一通,现在再搭腔,就有点儿过于徇私了。
刘健答道:“陛下,王华现任詹事府少詹事。”
弘治皇帝点头:“真是一门才俊啊。”
不置可否的发出了这么一句感慨之后,便再没有继续下去了。
只是……他的心里已经大抵有了主意,倘若明日,后头的那些策论再没有什么出彩之处,那么……他也该做出最后的决定了。
可现在,他却不能透露什么口风。
这是殿试。
殿试的本意是,皇帝挑选出他自己认为最合意的人才,这一点,至关重要。
什么人才能合心意呢?
这既关系到了皇帝的秉性,同时也关系着皇帝陛下的眼光。
弘治皇帝从不怀疑自己的眼光,他有这个自信。
可是,这突如其来的一句感慨,却令刘健等人相互对视了一眼,他们心里……也大致有了底。
可惜啊,原本……还以为那方继藩的几个门生,可以一较高下,可现在看来……
第0172章 舍他其谁?
考完了,王守仁却是被禁足在家,身边有仆役专门盯着。
父亲显然对于这个儿子甚为不满,清流中的清流,天天跟方继藩那家伙鬼混什么。
没错,方继藩那厮,现在确实炙手可热,京里不少命妇,不少勋贵之家,都开始看好他。
可这和王家没关系!
王家是诗书传家,而他王华更是清流中的清流,你方继藩再怎么炙手可热,太皇太后再怎样喜爱你,太子殿下和你走得再近,那又如何?王家数代清名,可不能毁于一旦,砸了招牌,愧对先人。
王华下值回到家中,看到书房里依旧亮了灯。
王华的脸色又不好看起来。
不消说,这个傻孩子,又在书房里,虽是禁足,却还是着魔似的,对着那‘知行合一’四字发呆。
哎……
造的什么孽啊这是。
王华还是没忍住,板着脸,背着手进了书房。
果然,一切如王华所料。
只见王守仁正如痴如醉地发着呆,一副浑浑噩噩的样子。
王华便咳嗽道:“伯安。”
王守仁回过神,看了王华一眼:“父亲……”
“还在看这个?”王华皱眉,眉宇间带着几许怒气,道:“你也该醒了,万万不可将这精力虚耗在此等无用的东西上,你已长大了,如今殿试虽是考完,却还未放榜,难道你就一丁点都不在乎自己是否位列一甲吗?这……可是事关着你的前程,也关系着王家的未来啊。”
虽然贡生的殿试,无论成绩好坏,这进士都算跑不掉了,只是这进士既有一甲、二甲、三甲之分,每一个等级都决定着未来的前途和命运,名列一甲者,直接就授予翰林编撰、编修,起点之高,清名之盛,世所罕见,用不了多少年,就可能去詹事府担任太子的老师,或者入宫待诏,这又是多少人梦寐以求?
二甲呢,虽有入翰林的机会,却需从最底层的庶吉士开始,不知要熬多少年的资历,才可比得上一甲。
三甲就更不必提了,对王华而言,所谓的三甲,就是一群学渣,朝廷施舍的‘进士’,就和如夫人一般,登不得大雅之堂。
王守仁见父亲忧心忡忡的样子,心里一酸,自知父亲为自己操碎了心,于是道:“父亲请放心,殿试,不必担心。”
“不必担心……”
你倒是洒脱啊,为父今日在詹事府,却是走了一天的神,连给太子殿下备课,都错漏百出!
王华吹胡子瞪眼道:“为父怎么就不必担心!”
“因为……”
面对父亲的怒气,王守仁依旧显然泰然自若,笑了笑道:“因为儿子是必中一甲头名的。”
“……”这自信,简直就要和王华这个状元公相媲美了,自信固然是好事,可是自信得过了头……
“哼!一点都不懂得谦虚。”
王守仁想了想,道:“非是儿子不谦虚,而是此策论以平米鲁为题,儿子历来熟悉马政,对米鲁之乱,也一直都在关注,朝廷的邸报隔三岔五会认真去看,还有李世伯那里,他和几位叔伯们议论米鲁之乱时,儿子也一直在旁听,儿子深信,儿子的考卷足够名列第一了,其余人,不足为论。”
说实话,听了王守仁的话,王华心里倒是美滋滋的,儿子说的不是没有道理,这儿子自幼就喜欢骑射和行军布阵,还曾去亲自考察过边关,又经常和李公这样的人交谈,这都不是寻常贡生可以比拟的优势。
不过……
王华还是不喜欢王守仁的傲气,不免淡淡道:“殿试的事,未放榜之前,一切皆有可能。你不必如此自满,陛下未必就会点选你。”
王守仁沉默了。
见王守仁沉默,王华皱眉:“不说话?”
王守仁想了想,还是决定说出自己的肺腑之词:“如果皇帝不选儿子,这是皇帝陛下的昏聩无能。”
“……”
沉默了,死一般的沉默。
王华觉得自己的后襟都已经湿透了,冷汗淋淋。
虽然是父子之间私下的交流,可他太了解这个不谙世事的儿子了。
不点你,就是皇帝的昏聩无能……你好大的胆子,君君臣臣,在你这里被狗吃了吗?你这是辱骂君上,是胆大妄为,你这狗都不如,不忠不孝的……
“逆子啊……”王华终于发出了咆哮!
只见他青筋暴出,再无那平日的形象,捋起了袖子,犹如山村野夫,满口污秽之词,用的乃是江浙乡音。
……
次日一早。
又是天蒙蒙亮。
刘健等人入宫之后,没有前去内阁,而是直接转道暖阁,因为他们知道此时,陛下理应在此等待了。
果然,弘治皇帝依旧是早起。
这已成了他的习惯,永远是睡得迟,起得早,有时实在过于疲惫,便在暖阁里打个盹儿。
他见到了三个内阁大学士,不等他们行礼,便摇头笑道:“不需多礼了,诸生们,怕也是急着等放榜,这殿试的榜一日不放,怕是不知多少人忧心如焚,朕与诸卿也多费费心,将这卷子,赶紧看一看,既要求快,却也不能求快,求快是为了早早放榜。可不能求快,却是万不可因为疏漏,而误了诸生的前程,来……赐坐。”
其实连日的大旱,已经令弘治皇帝甚为焦虑,不过这些焦虑还是藏在心底,抡才大典,总不能愁眉苦脸才是。
他命人上茶,接着继续看卷子。
刘健等人也不敢遗漏,也都是聚精会神起来。
这一天的功夫,很快又过去。
基本上,所有的卷子都已经阅过了。
当然,虽然草草的阅过,可到了明日、后日,所有的卷子却还需重新核实一遍。
不过到了现在,弘治皇帝的心里,却大抵已经有了数。
刘健等人预备告退之前,他手搭在御案上,道:“本朝还没有父子双状元吧?”
“禀陛下,父子双进士的有,双状元,就真闻所未闻,便是先宋时,也不曾见。”
弘治皇帝打了打精神,摇了摇头:“这需有多大的福气啊,王家要名震天下了。”
刘健抬眸看了弘治皇帝一眼,他心里已有数了:“王家的福气,是天子赐予的,天子若是降下雨露,王家自是有了福气,此乃君恩。”
弘治皇帝却是摇头道:“这不是君恩,是他们应得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并非是天子的恩惠,而是他们寒窗苦读的结果。”
李东阳笑道:“陛下,莫非有意点选王守仁?”
弘治皇帝这次倒是洒然的微笑道:“舍他其谁?”
大致的结果,已经定了。
不过,这些事只能埋在殿中君臣的心底,在结果未揭晓之前,是万不可泄露的。
只是,难免刘健等人心里感慨,王家……真是祖坟冒了青烟啊。
不过……此次,陛下决口没有提到方继藩的几个门生,可见方继藩的运气,也就到此为止了。
方继藩几个门生的试卷,刘健等人也看过,还不错,只是……比起王守仁,显然差了许多的火候,王守仁……实是经世之才。
当日,刘健等人告辞出宫,却都各有心事。
此时,所有人所想的却是,可惜王守仁已经成婚了。
……
一匹卷着风尘而来的快马,在次日黎明时,哒哒哒的敲打在北镇府司外的青砖上!
北镇府司是个令所有人都恐惧的衙署,因而便是白日,都是门可罗雀,更何况是在此时。
卯时三刻,远处传来鸡鸣。
锦衣卫的快马气喘吁吁地到了北镇府司的门前,坐在马上的,乃是一个锦衣卫力士。
锦衣卫和其他衙门不同,他们有自己的传报系统,甚至有时候,比之急递铺,更加的快捷。
马上的力士利落的翻身下来,脸色冷峻。
而迎面而来的,则是一个总旗官,他面无表情地道:“何事?”
“十万火急!”力士背着火光,所以面容看不清晰,不过他的声音冰冷,并没有因为见了总旗而减弱自己的气势。不过这声音嘶哑,带着难掩的疲倦。
总旗瞬间明白了,竟没有责怪力士的无礼:“指挥使佥事乌大人今夜在堂当值,请!”
身子一让,那力士昂首阔步,快速的进入了北镇府司的正堂。
早有人给乌会友汇报了情况,在这黎明破晓时,竟有十万火急的急报传来……这……倒是令乌会友觉得奇怪。
他在锦衣卫三十年,什么样的大风大浪不曾见过?他心里忍不住嘀咕,是哪里地崩了……还是……哪里又发生了民变?
这种情况自是不敢怠慢的,他连忙升座,片刻之后,便有一封急报送到他的手里。
乌会友低头一看,在这急报的封面上,两个硕大的朱漆大字出现在他的眼底——大捷!
乌会友顿时身躯一震,满眼的惊讶,大捷……哪里来的大捷……
这些日子以来,朝廷已经很久没有传来过喜讯了啊。
迫不及待的打开了捷报之后,他眼里更是瞳孔收缩着,似乎彻底的震撼了,接着,他猛地拍案道:“来人啊!”
第0173章 天赐良机
“卑下在。”
乌会友一声令下,早有一个闻讯而来的锦衣卫百户便快步上前。
“立即报指挥使大人,要快!”
乌会友手里所拿着的,乃是远在贵州,坐镇军务的锦衣卫千户的奏报,这是一封奇怪的捷报。
一般情况,这些自各地来的奏报,锦衣卫只会将其归类分档,而后选择将其封存,或者是以抄录的形式呈送入宫。
只是……这封捷报,实在太奇怪了。
三千临时组建的山地营,居然杀贼五千,乌会友第一个反应就是……不信!
他面带肃容,咬牙切齿地道:“这王导是疯了吗?”
乌会友的眼中浮出了怒气,他觉得自己的智商被王导按在地上摩擦了。
一般的情况,若是有特殊的战争,朝廷表示了关注之后,锦衣卫也会派出人前往前线驻地,他们的任务既不是去杀敌,也不是干涉作战,只是监督。
王导就是派去监督的人,这个千户官,平时还算得力,可乌会友现在却忍不住低声痛骂他。
真的疯了!
三千诛杀五千,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若是叛军这么不堪一击,朝廷此前又何至于被这事搞得焦头烂额。
一般的冒功,乌会友见得多了,若是小规模的军事行动,自然不会有太多人关注,杀了多少贼,还不是下头想报多少是多少,可朝廷也绝不是傻子,虽然知道下头的武官其实作假,不过朝廷也懒得追究,只是在论功的时候,将其水份挤一挤罢了。
可是如贵州平叛这样大规模的行动,冒功……只令人想到是疯了……
这么多双眼睛盯着,宫里的人,内阁的人,兵部的人,锦衣卫的人,还有东厂,一举一动都在人眼里,谁敢冒功?
结果就导致越是小规模的战斗,杀敌都是几十数百,乃至上千,吹不吹,完全就凭武官的良心了。可是若是大规模的与瓦剌、鞑靼或是类似于贵州的平叛,这种牵涉到了数万甚至十万人以上规模的战争,结果报来的大捷,却是杀贼数十,杀贼百余,数千……那几乎已是了不起的大捷了,足以载入史册,堪称是旷世奇功。
在乌会友眼里,这定是那该死的王导吃错了药,居然折腾出了个杀贼五千!
“还有,立即去查一查,去兵部,去宫里打探……”深吸了一口气,乌会友眼里闪动着锥入囊中的锐利。
“是。”
……
其实何止是锦衣卫。
便是东厂这儿,也是炸开了锅。
东厂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宫里的宦官,另一部分,则是宫外的档头以及校尉和力士。
现在才是黎明时分,锦衣卫的急报入了京,东厂的急报也通过自己的渠道入了京师。
只不过,东厂的急报要来得早一些,因而,数个档头在档房里,对着这份捷报,面面相觑。
他们挠着头,事情太突然了。
这是中官杨雄的私下密报。
杨雄是宫里人,可同时也是萧公公的干儿子,干儿子嘛,老祖宗就是他的天,所以有事,他得第一时间通过东厂密报来。
作为萧公公的心腹之人,在所有档头们眼里,杨雄是不敢耍任何花样的,可偏偏……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群人围在一起,平时这些凶神恶煞,个个精明强干的档头们,现在却都懵了。
每一个人都怀着心事,然后他们的脑子里,立即闪出了无数种可能。
可能吗?
这是玩笑吧?
还是侮辱自己智商来着?
终于,一个档头想起了什么,他铁青着脸:“未验证之前,万万不可奏报干爷……”
萧公公号称有三十儿、七十孙,既宫里的干儿子有三十个,都是宦官,外头东厂人等,则为孙辈。
在东厂里,能用干爷来称呼萧公公,那是极体面的事。
众人颔首点头,这也是他们踟蹰了这么久的原因之一,立即上报嘛,不成……这消息太耸人听闻了,如此未经确实的消息报到了干爷那,干爷非要阉了他们不可。
萧公公在宫里,固然是有口皆碑,人人都说他人实在,与人为善,与世无争,可在东厂里头,却是人见人畏的。
问题就在于,消息如何验证?难道派人跑去贵州……这可是上千里地啊,等查实,只怕黄花菜都凉了。
一个档头突然想到了什么,立即道:“北镇府司。”
“北镇府司?”一说到北镇府司,其他的档头立即露出了不悦之色!
厂卫之间表面和睦,实际上却是竞争关系,当今锦衣卫指挥使牟斌不是好惹的角色,连萧敬都忌惮他几分,双方虽还没到非势同水火的境地,可平时却也是极少走动。
这档头道:“此时,若是没错的话,北镇府司那儿也定有消息传来了,想要确信这消息真假,唯一的办法,就是与北镇府司核对,若是杨公公勾结了贵州官面上的人物,可锦衣卫,难道也会被收买?”
这个世上,任何人都不可能收买所有人,也绝不会有人肯冒着杀头的风险,给了你的功劳,而虚报功绩。
众人恍然大悟,顿时觉得有理:“没错,眼下不是咱和锦衣卫置气的时候,不如杨档头,你去一趟北镇府司。”
“你去吧,上一次,我抓了个锦衣卫千户蓄养教坊司官妓,至今锦衣卫的人见了我还是分外眼红。”
“我……不可,上一次我逮了一个百户揍了一顿,若是教人认出来了,恐怕……”
却在这时,外头有个力士道:“兵部郎中朱瑾到……”
兵部的……
众人又惊住了。
兵部来做什么?
“收起来,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过。”相比于锦衣卫,对于东厂而言,这些文官更加靠不住,没一个好东西。
忙有人将奏报收了起来,两个档头忙不迭的躲入了耳房,一个档头假装扑在了案头上,呼呼大睡。
最后一个档头无奈,苦笑一声,打起了精神。
片刻之后,那朱瑾便疾步进来,他目光赤红,一见到了档头,竟完全没了对东厂的敬畏,劈头盖脸就问:“贵州那儿有军情传来吗?”
“什么军情,我什么都不知道。”档头下意识的回答。
朱瑾目中却是布满了血丝:“东厂的消息,历来快人一步,不瞒你们,我奉部堂之命,特来核实消息。”
若是仔细的听,就会发现,他的声音在颤抖。
兵部没法活了啊,为了一个贵州的叛乱,焦头烂额的,本来这是巡抚王轼的事,他天高皇帝远,兵部哪里管得着他,可陛下忧心如焚啊,冤有头债有主,你是兵部,骂不着远在天边的王轼,还不能拎你出来摆个臭脸给你看吗?
结果……捷报来了。
这是贵州总兵章武快马送来的,总兵归兵部任免和管辖,兵部确实是他们的直属上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