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败家子-第8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说不准,这是长久的买卖,不过此药毕竟不涉及国计民生,所以……不必置于西山药业之下,咱们自己投点钱,建个作坊,挣了的银子,便是自己的。”
  朱厚照吸了口气,他懂了。
  以往的许多生意,因为牵涉太大,方继藩是不敢乱来的,非要走西山的渠道,将宫中的股份引入进来,如此一来,表面上好似是大买卖,可实际上,因为牵涉面太大,谋取利润,反而是其次,就如那青霉素,你价格不能定制的太高,而是得想尽办法压缩成本,廉价供应,毕竟这是救命的药,有多大的能力,就要承担多少的责任。
  哪怕是有利润,大半也被宫中拿走……方继藩自也是有利可图,可至于朱厚照嘛……他毕竟又不是皇帝,自是一边儿去了。
  而鱼肝油此等富贵药的性质就完全不同了。
  朱厚照想明白了这个关节,顿时龙精虎猛起来,兴冲冲的道:“老方,我们是亲兄弟啊,我投,我投,本宫占一半的股份,需要投多少银子,你说个数,我去借钱,本宫的两个泰山,听说手里还有股票呢,让他们抛了。”
  方继藩看着朱厚照乐不可支的样子,心里暖呵呵的,什么是朋友,朋友便是见了对付开心,自己也跟着开心。
  方继藩挤眉弄眼道:“且先不要急,还要再酝酿酝酿,得先传出消息,说是什么药方都使过了,依旧是无计可施,这故事,我都准备好了,拿那御医院开刀吧,就说御医院数十个天下一等一的御医,救治了数月之久,娘娘的身子却愈发的孱弱,陛下震怒,要砍了他们的狗头……”
  朱厚照诚实的道:“可是他们没有砍头呀。”
  方继藩便笑道:“接下来,自是臣方继藩挺身而出,极力劝阻陛下,这才保了他们的狗命了。”
  朱厚照呼了口气,突的想到一个重点:“为何不是本宫站出来?”
  方继藩就板着脸道:“若是殿下站出来,这故事就有些假了,殿下不是这样的人。”
  朱厚照咬牙切齿的瞪着方继藩:“你也不是这样的人。”
  方继藩安抚他:“我有脑疾呀,行事无常,做什么事,大家都不觉得意外。”
  “好啦,总而言之,这事儿,有多玄乎就得多玄乎,让王金元那狗东西去传,到时陛下听到了风声,要严查,都推到他的头上。”
  朱厚照嘿嘿的笑:“他挺有银子吧,不如抄了他的家。”
  方继藩:“……”
  这思维,似乎……一不小心将朱厚照带偏了。
  方继藩立即露出语重心长的样子,苦口婆心的道:“殿下,万万不可如此暴戾啊,王金元平日办事,还是很卖力的,虽有些毛病,却也是瑕不掩瑜,我素来将他当自己的亲人一般看待的。”
  “噢。”朱厚照这才道:“本宫说笑而已,这鱼肝油,如何炼制,咱们现在就预备将作坊建起来?”
  方继藩颔首点头:“得赶紧了,不然等大家都求药的时候,这挣钱的机会也就错过了,配方臣这儿早就准备好了,接下来就是预备好原料,作坊是现成的,西山那儿有,雇佣的匠人定要可靠。”
  二人一路出宫,兴奋的商议着。
  朱厚照对此,最有兴趣,他现在的开销太大了,空有大量的土地,可要建宅子出售,资金极为紧张,随时都需拆东墙补西墙,那些个泰山,现在都穿着打补丁的衣衫出门,生怕朱厚照晓得他们有银子,见了人便嗷嗷的哭穷,这些未来的国丈和国舅们,凄凄惨惨戚戚的模样,以至于朱厚照偶尔都觉得自己有些心虚。
  需有一个稳定的财源才好。
  因而,他对此极卖力,很快就亲自挑了一批人作为骨干,而后……借了一笔银子,这药作坊便算是成立了。
  而京里,各种消息也开始流传出来,说的有鼻子有眼,陛下如何震怒,如何要诛御医们九族,玄乎的很。
  大家最津津乐道的,就是皇帝砍人脑袋,最好皇帝将人统统拉去菜市口,那就更美妙了,不如此,都难满足人的猎奇心理。


第1530章 一炮而红
  再此后,这些消息变得更加的玄乎了。
  什么张皇后已是病重,还有什么病入膏盲的。
  似乎这背后,有有心人在怂恿,因而……格外的轰动。
  人们开始议论起娘娘所得的是什么病。
  可听说,连御医都诊断不出。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娘娘只是身子孱弱……
  这孱弱二字,实在是匪夷所思。
  皇后娘娘是什么人,那可是后宫之主,母仪天下哪。
  别人可能孱弱,可这皇后娘娘会孱弱吗?
  人家平时的吃用是什么,可不是寻常百姓可以相比的。
  因而……议论的人就更加多了。
  有人认为,或许娘娘得的乃是什么怪病。
  也有人认为,或许是娘娘得的乃是心病,因而茶饭不思。
  可最后……当得知齐国公入宫诊断,说是娘娘当真是营养不良时,却又引发了轩然大波。
  医学院都是齐国公建立的,齐国公自然是有几把刷子。
  可是这一次,怎么听着,都好像是天方夜谭。
  人们不禁窃笑起来,反而不敢堂而皇之的讨论这件事了。
  张娘娘可以议论,齐国公还是少议论为妙。
  阎王好惹,小鬼难缠,何况齐国公历来是睚眦必报。
  更不必说,人家连姓方的自己人都抓去了黄金洲,这样的狠人,简直就是煞星转世,寻常人得罪了他,那还了得?
  只是……私下的议论,却还是有的。
  大理寺丞吴忠回到府上,就喜欢躲起来寻自己的儿子吴再文来骂一骂这方继藩。
  大理寺现如今被京察搅得很不安生,那些京察使,几乎取走了大理寺的大权,大理寺等于成了一个空架子,只有京察使办妥了案子,才送到大理寺来,几乎毫无转圜的余地。
  吴忠喜欢喝一些小酒,以至于身子有些孱弱,几杯下肚,脸便胀红起来,摇头晃脑,先念几首自己所作的新诗,儿子吴再生,在旁叫好:“父亲的诗,真是愈发的好了,篇篇都可流传千古。”
  吴忠捋须,面上带着红润,惆怅的道:“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嘛,现如今有人在朝中颠倒黑白,百五十年的祖宗之制,面目全非,这不正是国家之不幸,是这诗家之幸嘛?听说那方继藩进了那什么什么药,叫什么十全大补露,给了坤宁宫。你看看,堂堂国公,不做正经事,和成化朝时的那些传奉道人有什么区别?成化先帝靠着金丹,没有长生不老,他方继藩……靠这等投机取巧之术当真就能治好娘娘的病?他口口声声说娘娘孱弱,娘娘平时吃用的是什么,哼……也就是陛下见他建了医学院,方才对他信任有加,在老夫看来,他……罢罢罢,不说这些了,说再多,也不过是自寻烦恼,不说也罢。”
  说着,吴忠咳嗽起来。
  吴再生不由担忧的道:“父亲的身子一向不好,要不要请大夫来看看?”
  吴忠不以为然的道:“这是老夫老了,人有生老病死嘛,此前不也请了大夫来吗,人家也没诊断出什么病症来,老夫这是给气的,看不惯哪,有那方继藩在朝,老夫短寿十年。”
  吴再生沉默了很久,不吭声。
  吴忠看了儿子一眼,道:“你想说什么?”
  “其实……”吴再生显得有些犹豫,期期艾艾的道:“儿子以为,齐国公所为,也没什么错,现在京师,不也挺好的吗,比从前热闹多了,那些新学的读书人,个个都有本事……”
  吴忠顿时气得要呕血,怒气冲冲的道:“这是鸡鸣狗盗之徒,不是正经人,走的也不是正道,再生啊,你什么时候有这样肮脏的想法的,你这是要气死为父啊。”
  吴再生就不再吭声了,再说下去,只怕就是他不孝了。
  可说回来,他和父亲是不一样的。
  父亲是一辈子反复读着四书五经,这四书五经,是父亲的立身之本,父亲一辈子最骄傲的事,就是他凭着八股金榜题名,曾经还成为翰林官,每日和经史打交道。
  可吴再生不一样,他虽也读书,在别人眼里,这书也只是读的尚可罢了,有个小功名,每日在外头和朋友交涉时,也接触了新学的许多新东西,思维也在点滴的改变。
  可见父亲骂的厉害,气得急火,他忙道:“是,是,儿子万死。”
  吴忠顿时觉得索然无味起来,自己的儿子……竟也跟自己开始不是一条心了,他苦笑……
  过了几日。
  张皇后几乎是每日按时按量的进这鱼肝。
  平时的饮食,也开始有了一些改善。
  从前都是软弱、疲劳、心悸、气急,坤宁宫上下,对于张皇后都略有担心,小心翼翼的伺候着。
  到了第四日,张皇后突然道:“这外头天色不错,本宫想在外走一走。”
  “走一走……”殿外头,张家兄弟二人一直在外头侍奉着,那张延龄冒出头来,探头探脑道:“阿姐……你病着呀。”
  “就怕闷出更大的病来。”张皇后似乎对于外头,多了几分期待。
  张鹤龄哪里敢怠慢,见宦官要搀扶张皇后,匆匆入殿,将那宦官打开:“臣弟陪着阿姐去,别人我不放心。”
  ……
  此时,弘治皇帝在奉天殿里与诸臣匆匆的商讨完了政务,若在平时,他还需在此批阅一些奏疏,可这几日,但凡有空闲,却都需往坤宁宫去看看才安心的。
  他如往常一般,来到了坤宁宫,坤宁宫上下的宦官、女官纷纷来拜见。
  弘治皇帝心情不大好,只阴沉沉的点点头,继续快步朝殿中去。
  一个宦官道:“陛下,娘娘不在殿中。”
  弘治皇帝一愣,好端端的,怎么不在殿中?
  那宦官看着弘治皇帝的脸色连忙又道:“娘娘觉得气闷,往四季楼去了。”
  四季楼……
  这地方,弘治皇帝是熟悉的,那儿是一处小园林,在宫中其实并不起眼,却因为靠着坤宁宫,适才有一丁点儿人气。
  弘治皇帝的透着担忧道:“她在病中,怎么能去那里。”
  说着,直接带着众宦官匆匆赶往四季楼。
  只走了片刻,沿着曲径而行,前头柳暗花明,便见着了动静。
  却见一旁的宦官垂立,远处,张鹤龄气喘吁吁,口里道:“阿姐,阿姐,慢一些,该不该歇息了,需歇息啊,臣弟我……我……受不了啦,我平日就喝黄米粥,咳咳……阿姐……”
  可手搭着张鹤龄的张皇后,却依旧是徐徐踱步,围着花圃前行。
  她已浑身热汗。
  起初走的时候,有些不自然,可渐渐的,身子微热起来,便觉得身子畅快了许多。
  这小半时辰走下来,虽是觉得疲惫,可和前几日的时候,大不相同。
  那时候的张皇后,只觉得疲劳的很,整个人都懒得动弹,若是走的急了,甚至觉得有些心悸,可如今,这些症状显然消除了许多,尤其是这慢步而行,觉得浑身的血液开始流畅起来,虽是走的脚跟疼,腿脚也有些酸痛,可整个人的感觉,却全然不同。
  弘治皇帝远远的看着,见张皇后面上多了几分血色,不禁一愣。
  “见过陛下。”
  在此当值的宫人纷纷行礼。
  张皇后才知道陛下就在此,便侧眸而来,于是与张家兄弟一起来见礼。
  “臣妾……”
  弘治皇帝箭步上前,将张皇后搀扶起来,心疼道:“好端端的,怎么来此,你瞧瞧你,若是出了事,你教朕怎么办。”
  张皇后便起身。
  这离得近了,弘治皇帝见张皇后脸色竟有几分精神,一时之间,竟是诧异无比。
  “你……你的病,竟是痊愈了?”弘治皇帝下意识的道。
  “或许是吧。”张皇后笑盈盈的道:“比从前觉得舒坦了一些,精神气也有了,臣妾已命人去请了女医,让他们再来看看。”
  弘治皇帝看着张皇后略显红润的肤色,满心的大喜过望。
  此时,果然有女医应命而来。
  昨天夜里,梁如莹当了一夜的值,因而来的是一个王姓女医,这王氏只请张皇后坐下,拿了听诊器大致的检视过后,道:“娘娘的心率比此前好了不少……娘娘……的病……竟有好转的迹象。”
  果不其然。
  弘治皇帝万万想不到……这病来如山倒,病去的也快。
  他不禁道:“这样说来,十之八九,就是那十全大补露的功效了,此药……竟这般的神奇?”
  张皇后平时锦衣玉食,食物又精细,再加上年纪大了,难免患上脚气病,吸收又不好,现在开始吃杂粮,再加上那鱼肝油,针对性的补充人体内所需的营养成分,这其实本身就不是病,一旦体内所需的营养成分开始恢复,自然而然……身子也就好转了。
  弘治皇帝心情舒畅的道:“哈哈……继藩这个家伙……还真是有办法啊,这家伙怎么什么都懂?”
  弘治皇帝重视张皇后,张皇后病了多少天,他就担忧了多少天,现在总算可以放下心头大石了。
  “还有……”弘治皇帝眼里放光,口里继续道:“这样说来,那十全大补露,简直就是天赐良药,真比仙丹还要灵验了。”


第1531章 佳婿
  弘治皇帝显得很振奋,亲自搀着张皇后道:“朕陪你也走走。”
  说着,他似乎又想起了什么,忍不住又道:“这十全大补露,既是大补之物,除了皇后可吃,其他人可吃吗?”
  王氏女医上前行礼,答道:“恩公说了,此物乃是大补之物,对于体虚体弱之人都有大用,只要适量,可每日进用,极是滋补。”
  在人们的印象之中,只有最珍贵的药材,方才是最滋补之物。
  因而越是稀有罕见的东西,对身体才有大用。
  至于这十全大补露,到底是用什么炼制,许多人并不知道,可现在有此奇效,那么料来定是用了世上最珍贵的药材了。
  弘治皇帝感慨道:“朕这些日子也觉得精力不济,让继藩再送一些入宫来。”
  他哪里想到,这玩意就是鱼肝油,半分珍贵都没有,不过是从鱼肝中提炼而已,若是大规模生产,价格低得令人发指。
  说罢,弘治皇帝开怀一笑,朝张皇后道:“这继藩有脑疾之症,所以想法与其他人总是不同,你看看,他的鬼点子最多,朕真不知他到底还有哪些能耐了。”
  张皇后亦嫣然笑道:“是啊,这就如上天赐予陛下的福将一般,臣妾前些日子还特意命真人入宫算了算呢。”
  这京里,能称得上是真人的,当然只有龙泉观李朝文大真人了。
  弘治皇帝从前是不信这个的。
  说实话,成化朝就是被这些传奉的道人坏的事。
  可现在……似乎也多少有些将信将疑了。
  弘治皇帝好奇的道:“噢,真人算的是什么?”
  “真人说,大明中兴,当进入盛极之世,陛下乃是真命天子,千秋万代之后,后世定当永颂陛下恩德。而陛下的文治武功,非有天赐两位文武曲星转世不可。”
  弘治皇帝听着玄乎,可也听得心热。
  他是个没有太多欲望的人。
  心心念念的,就是将这祖宗的基业发扬光大,为后世子孙,缔造一个千秋基业。
  而这……不正是自己所盼望的吗?
  弘治皇帝目光炯炯,问道:“不知是哪二人?”
  “这文曲,便是继藩,另一个则是太子了。”
  弘治皇帝若有所思的点头:“继藩为文曲倒没错,他很博学,也很忠心,其他的也都尚可。”
  张皇后道:“这真人说了,继藩不只是博学,更是集了天下忠魂于一身,皇上您想想看,陛下要经略黄金洲,他父亲去黄金洲镇守且不说,便是继藩,却是将方家的亲族都送了去,这是为了陛下的大略,而破釜沉舟啊,一个不好,便是阖族诛灭。天下的子民称之为百姓,那些读书人,又满家国天下,家在国前,天下落于国后,可方继藩的心里就只有陛下的天下社稷,却是设了小家,陛下放眼天下,何人可以与之匹敌?”
  自己的女婿,当然要夸,还一点不客气的夸。
  而且……这还是真人说的话。
  弘治皇帝现在这身边,尽头是方继藩的岳父,方继藩的弟子,方继藩的兄弟,方继藩徒孙的爹,哪怕是一块石头,也水滴石穿了,弘治皇帝不断的颔首点头:“是这个道理,不错,大智大忠,果然是上天赐予朕的辅佐之才,朕得如此佳木,可以高枕无忧。”
  “可为何,还有一个太子?”
  张皇后徐徐踱步:“臣妾哪里知道,反正是真人这样说的,说是太子非寻常人,器宇轩昂,望之有虎气,此百兽之首,陛下生了虎子,却不看重,总是瞧不上他,这是陛下自己的骨肉,乃臣妾怀胎十月而来,血脉相连……”
  弘治皇帝带着丝不自然的咳嗽起来。
  张皇后又道:“真人说,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自也有不同于常人的性情,若是用寻常人的眼光去看待,反而就落于下乘了。”
  弘治皇帝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觉得有几分道理。
  自己对于太子的要求,其实就是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