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败家子-第8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莱曼温柔的外表之下,骨子里却带着祖先的桀骜。
  他的目中,已掠过了杀机。
  此时……奥斯曼禁卫军的布置,以及各处军队的驻扎,此刻,都在他的脑海中浮现。
  儒生们此时,心里狂喜。
  看看吧,看看吧。
  墙内开花,墙外香。
  大明的皇帝,还有太子殿下,都不要我们了,可又如何,在这奥斯曼,同样是一个拥有万里之地的王朝里,我们一样可以登上天子堂。
  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
  在所有人都没有察觉的时候,交易所里,一个叫八方商行的股票,开始上市了。
  商行的股本不小,建立时,宫中出了大部分,而方家出了小部分。
  只是……当它募资上市时,却几乎没有人关注。
  虽然在招股书中,里头对于自己的生意范围,未来的远景,都做了详细的介绍,可大多数人都无动于衷,近来市场火热,有许多拥有稳健收益的股票,何须去冒险尝试购买这样的新股呢。
  对此,方继藩似乎不为所动。
  陛下出了五百万两,而自己出了三百万,现在只是要筹集两百万而已。
  而且……现在商行只是草创,还处于,沿途构架商业点的时期,还不需大量的资金注入。
  唯一让方继藩有些压力的,就是陛下了。
  陛下投了这么多银子,虽然自己已是再三保证,可这门生意,终究只能长线,这是五百万两银子啊,一旦方继藩描绘的蓝图没有实现,五百万两,就算彻底的砸手里了,方继藩已经可以想象,陛下会如何收拾自己。
  当然,方继藩现在关心的,并非是如此。
  因为……快报已传来,父亲的船队,已抵达了泉州,不日……将至天津卫。
  爹……回来了。


第1526章 忠义郡王
  时间其实可以过得很快,方景隆出海十年了。
  而今,终于返回,固然是以治病养身为由,可想来也是盼着想要见一见方继藩。
  方继藩奉旨,早早在天津卫候着方景隆。
  等到方景隆到港,父子相见,方继藩努力的按捺住心里的触动,立即拜下道:“父亲……”
  声音之中,带着明显的哽咽。
  方继藩终究还不是没有心肝的人,此时将脑疾二字,早就抛在脑后。
  方景隆比从前胖了一些,头上白发日增,眼角的皱纹比往日更明显了,虽面有疲倦,可见了方继藩,连忙冲上前去,将方继藩拉了起来,随即抱头痛哭。
  “回来啦,回来啦,今日总算是相见了,为父无一日不在记挂着你,怕你滋事,怕你惹祸,怕你……”
  方继藩的眼睛不由自主的红了,吸了吸鼻子,好不容易才平抑了内心的激动。
  “父亲,我已命唐寅在天津卫收拾了宅子,请父亲暂先住下,父亲乏了,且先去歇一歇,沐浴之后,儿子陪着父亲喝两杯。”
  方景隆听罢,擦了老泪,却是固执的摇头道:“不,不必歇了,立即回京去,一刻都不能耽误。”
  方继藩一愣,看着老父的倦容,劝道:“可是……天色要晚了啊,哪怕是现在回去,只怕到达时,天也要黑了,不如在此……”
  方景隆肃穆的道:“你啊,不懂。走吧,现在就动身,给为父备马。”
  方景隆没有坐车,而是命人骑了快马来,方继藩无奈,却也只好骑马与他同行。
  方继藩担心方景隆这一路过来,身体要熬不住,要知道,父亲可是在海中颠簸了这么多日子呢。
  方景隆似乎知道方继藩的心思,一面打马而行,一面深深的看着方继藩道:“傻儿子,迄今你还是学不会,咱们方家现如今,自是如日中天啪,可谓是天下第一豪族也不为过,为父忝为郡王,又奉旨镇黄金洲,你呢,现如今也算是出将入相,你想想看,这百姓之家,有哪一个及得上咱家的?”
  “可越是如此,就越要谨慎,若在天津卫歇上了一夜,只恐显得怠慢,方家父子二人,本领如何,是其次。最紧要的是要让人知道,忠义才为我们方家的根本,哪怕是陛下对咱们再信任,有再多的圣眷,可全天下的人都在看着咱们呢,在此歇一宿,自不是什么大碍,可我们自己却需有自知之明,这是为臣之道,你可以没本事,但不能怠慢,给人把柄。”
  方继藩摸摸鼻子,还是觉得方景隆太小题大做了些,当然……方家能延续至今,想来也是有其道理的。
  方景隆骑在马上,疲惫不堪,身上虽换了新衣,却也难掩他一路航行的体味,但依旧强打着精神,一刻都不敢停歇。
  这一路……父子自有许多话说。
  方家的人,统统打包去了黄金洲,开始进行开垦,一下子这么多的人口,压力也是不轻的,这些方家人,这一路固然是忐忑不安,可到了地方,却也不得不安下心来,他们已经没有退路了,自是全心全意的做他们齐鲁国的国人。
  至于黄金洲的其他现状,方景隆却是来不及说。
  当日在黄昏时,总算抵达了京师。
  弘治皇帝最近轻松了不少,只是身边少了萧敬,总觉得有些不习惯。
  他年纪大了,精力大不如前,看奏疏,却不得不让人移近了油灯,取着放大镜,一字一字的看。
  “陛下……陛下……”
  一个小宦官急匆匆的进来。
  弘治皇帝恍惚,抬头。
  “禀陛下,新津郡王至京,已到了礼部点卯,请求觐见。”
  弘治皇帝一愣,讶异的道:“不是说,这船正午才到吗?怎么这就进京了。”
  “郡王爷到了天津卫之后,快马加鞭的就赶了来,中途不敢贻误。”
  弘治皇帝听到此,不禁沉默了。
  他自知这海路的艰辛,只怕换了别人,到了岸,直接就躺在土地上,便再不肯起来了。
  弘治皇帝本料方景隆会歇息一两日再入京,甚至已经准备旨,命内阁大学士谢迁亲自出京师去迎他,可哪里晓得,方景隆上了岸,就马不停歇的回来了。
  “哎……”弘治皇帝叹息道:“这是不要命啦,何苦呢。”
  随即,弘治皇帝打起了精神:“开大明门,迎新津郡王入宫。”
  大明门虽是开了。
  可方景隆却没有自大明门入宫,而是折道午门,与方继藩一同进入了奉天殿。
  奉天殿里,早来了不少的大臣。
  当宦官气喘吁吁的来报:“陛下,新津郡王,自午门入宫了。”
  众臣俱都沉默起来,有人心里想,看看新津郡王,这是何等的忠义,如今到了这般地步,还如此的谨慎甚微,若是换了别人,立有大功劳,蒙如此圣眷,早就尾巴翘到天上去啦。可新津郡王如此诚惶诚恐,倒是令人觉得意外。
  这哪里是武人。
  弘治皇帝既觉得遗憾,又格外的激动。
  堂堂郡王,镇守在黄金洲,听说好几次战斗负伤,可谓是如履薄冰,险象环生,此番回来,自己对他的礼遇,他却一丁点都不愿意接受,这令弘治皇帝的愧疚感更深。
  没多久,便见方景隆与方继藩并肩而来。
  方景隆入殿后,直接拜下道:“老臣见过陛下,吾皇万岁,万岁!”
  声音依旧铿锵有力。
  只是这铿锵有力之声的主人,却已须发皆白,五十岁不到,便已显出了老态。
  弘治皇帝凝视着方景隆,眼眶微红,他禁不住仰起脸,不愿眼角的泪落下来,而后深吸一口气,稍稍平复了自己的心情,才张口道:“卿家……卿家……”
  说到此处,声音还是不受控制的哽咽了,于是忙举起袖子,擦拭了眼角。
  他不禁失笑:“人一老,便越发的无法克制自己的情绪了。平身吧,来人,给新津郡王赐坐。”
  宦官搬来了锦墩。
  方景隆只欠身坐下:“陛下老了,臣也老了,臣在黄金洲,也甚是挂念着陛下,得知陛下依旧勤政,日夜操劳,老臣……担心得很……”
  弘治皇帝叹口气,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方景隆又道:“老臣奉旨镇黄金洲,黄金洲这些年,汉人增加了二十一万户,计有百万人口,筑城四十七座,港口七处,开垦农田,足以用以军民之用,而佛朗机人,也有大量的移民,大量的抵达黄金洲,人数不少……”
  弘治皇帝一愣,带着几分惊讶的口吻道:“他们的人口也在增加吗?”
  “这……”方景隆苦笑,欲言又止。
  弘治皇帝打起精神:“这是何故?”
  方景隆只好道:“听说佛朗机那里发生了什么危机,许多人都吃不上饭了,饿殍遍地,闹得也极厉害,于是许多破产,失去了生计的百姓,纷纷渴望能够出海定居,从前的时候,一艘佛朗机船,只运数百人,可如今一艘佛朗机船却是送来了上千人,船中的补给,尚且不足,所有人就好似是罐头一般塞在船舱底下,一趟下来,那移民死亡便有三成甚至四成,可即便是如此,依旧还是挡不住有人要争先恐后的出海,陛下,佛朗机人与黄金洲和昆仑洲的土人不同,他们吃苦耐劳,悍不畏死,其忍耐,不在我大明军民百姓之下,将来……必为心腹大患。”
  佛朗机……危机……混乱……饿殍……争先恐后出海……
  方继藩站在一旁,本是面带着微笑,可此刻,脸色却是凝固了。
  弘治皇帝也懵了。
  他看向方继藩,君臣二人大眼瞪小眼。
  方景隆似乎没有看出异样,继续道:“老臣以为,这必定是佛朗机人的阴谋,此事非同小可,定要将真相插个水落石出,或许……这正是佛朗机人虐民的苦肉计……”
  弘治皇帝:“……”
  “咳咳……”方继藩在旁咳嗽一声道:“父亲,此事暂且放到一边,佛朗机移民加剧的问题,自要好好的处置,可也不必急于一时。”
  方景隆看了方继藩一眼,忍不住道:“这是天大的事啊,怎么不急,朝廷理应立即拿出应对之策才好。”
  弘治皇帝尴尬的道:“是啊,是啊,方卿家公忠体国,朕……心甚慰,却不知这黄金洲,还有什么困难?”
  方景隆觉得很奇怪,这么大的事,陛下居然一点都不希望水落石出,可现在陛下移开了话题,他只好道:“困难固是有的,不过前往黄金洲的军民,俱都是背井离乡,因而上下同心,倒是都可以应对。”
  说穿了,这些黄金洲的军民百姓,在黄金洲,形成了新的客家人,因为到了陌生的环境,为了生存,极是团结,他们在黄金洲,也照样发挥出了在大明争水渠和山地的精神,要知道,这自古以来,汉人军民百姓,为了区区一个水井,却是可以将同宗,同姓,同村的人纠集起来,进行大规模的械斗,甚至……可以械斗数百年,一代又一代,死伤了多少的壮丁也在所不惜的。


第1527章 钦命
  汉人重乡土,所谓的乡土,说白了,就是土地。
  到了黄金洲,他们开垦了田地,建立了自己新的宗祠,抢夺他们的土地,或者是掠夺他们的收成,是会惹来无数人嗷嗷叫的要拼命的。
  因而,虽是方景隆带着人在黄金洲与佛朗机人大小数百战,有来有往,虽多是小规模的冲突,可在战斗力方面,方景隆并没有什么担忧。
  弘治皇帝颔首点头:“卿家回来,定是困乏,今日且议到此吧,先回去歇几日,再来觐见。”
  方景隆起身,拜下谢恩。
  当日,父子二人回家。
  久不归家的方景隆,第一件事先至后宅去见了方天赐。
  见到这孩子,方景隆固是疲倦,精神却是足了,眼眸里都显得明亮了几分,仿佛一下子年轻了几岁。
  他回京虽是养病,可相比于方继藩一人在家时,这府上的门可罗雀,很快,方家却是热闹起来,数不清的故人前来拜访。
  方景隆倒是没有什么避嫌,每日招待。
  方家的根基是在黄金洲,这一点,方景隆很是清楚,因此,多与故旧打交道,倒不是什么犯忌讳的事。
  毕竟方家阖族,哪怕是几百上千年的亲族,都统统送去了黄金洲,方家在大明,固然根基深厚,却也无忧了。
  过了几日,弘治皇帝召了方继藩觐见,自云南,黔国公府的奏报,云南又发生了一场叛乱。
  叛乱的规模并不大,云南已经开始改土归流,不过……当地土人似乎还是多有不满,有土人诈称自己乃是神人,居然聚众万人,攻打了县城,杀死了县令,黔国公立即带兵弹压,却是劳师动众,那云南山路崎岖,从调兵到筹措粮草,耗时长久,花费惊人,可现在……却没有什么进展。
  弘治皇帝看过了奏疏,脸色冷下来,前来觐见的刘健三人,也不禁皱眉,苦着脸。
  “这可是因为云南有什么恶政之故?”弘治皇帝看着刘健道。
  方继藩只站在一旁,默不作声。
  刘健却是回答道:“陛下,近年来国库丰盈,云南已连年轻了徭赋,恶政之说,不曾听说过。何况就在不久之前,御史陈导还巡过云南,此人还算正直,也不曾见他奏报什么不妥的事。”
  弘治皇帝听罢,不禁惆怅:“空穴来风,朕不相信,到底是什么原因,还是查清楚才好,下旨令黔国公府剿贼,与此同时,再派人查一查。”
  刘健等人称是,而后告退。
  弘治皇帝这才反应了过来,看了一眼一直默默站一旁的方继藩,道:“你父亲还好吧。”
  方继藩便带着微笑道:“陛下,还好。”
  弘治皇帝接着又问:“听说每日都在待客。”
  “这是因为陛下圣明的缘故……”方继藩朗朗上口的道:“若非是家父深知陛下宽以待人……”
  弘治皇帝摇摇手,深深的看了方继藩一眼:“别又说那些。他啊,是一个好父亲啊,这是唯恐你平日四处得罪人,才想多结一些善缘,这是为了你的将来打算。”
  弘治皇帝打起精神,转了话锋:“云南之事,你有什么看法?”
  方继藩想了想:“儿臣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那些土人为何要反,陛下不是已经派人去查实了吗?”
  弘治皇帝颔首:“单靠御史可不成,来人,令锦衣卫指挥使牟斌调查此事。”
  一旁的宦官点头,碎步而去。
  弘治皇帝露出了疲倦的样子,看了方继藩一眼:“朕这几日忧心的很,皇后近来身子不好,虽是召了女医来治,却是束手无策。”
  方继藩脸上的淡定之色顿时消失了,肃然道:“可是病了吗?儿臣去看看?”
  弘治皇帝颔首点头。
  于是弘治皇帝起身,领着方继藩至坤宁宫。
  坤宁宫里,倒是没有太多的紧张,只不过明显的,宦官比以往多了一些。
  进入殿中,便见梁如莹在忙碌。
  张皇后倒也不至于躺在病榻,却是一脸病容,形容憔悴,起身接了圣驾,方继藩在后头则给张皇后见礼,却发现,张鹤龄和张延龄兄弟二人也在。
  两兄弟脸色铁青,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
  方继藩开门见山的道:“不知娘娘身子有什么不适?”
  梁如莹上前,给方继藩行了礼,大致说了一些病症。
  却是说不知如何,人就憔悴了,这是年初发生的事,直到现在,越演越烈。女医和御医们下了许多的药,可迄今为止,也不见好。
  方继藩皱眉,心里也不禁关切起来,张皇后虽是没有形如枯槁的样子,可这消瘦和憔悴却是难掩。
  他取了梁如莹平日的就诊书看了看,那张鹤龄在一旁,紧张的道:“无事吧,理应不会出什么事吧。”
  方继藩没理他,却是抬头看着梁如莹:“娘娘还得了脚气?”
  梁如莹俏脸顿时就红了。
  要知道,这女人的脚,在这个时代,却和后世许多不可描述的地方差不多。
  张皇后面色倒是平常,在她看来,方继藩是后辈,也是自己女婿,算是半个儿子,倒也没有什么可避讳的。
  方继藩便皱眉,踟蹰不语。
  弘治皇帝忍不住问道:“继藩……如何?”
  方继藩道:“儿臣得好好想想。此病……儿臣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儿臣过一个月再入宫来看病吧。”
  弘治皇帝眼里,不禁掠过了失望之色。
  看来……连方继藩都寻不到什么病因了。
  张皇后却温和地笑道:“其实……本宫也没什么大碍,只是……身子虚弱一些罢了,这本就不是病,倒是闹的鸡飞狗跳的。你们哪,都退下,各回各家去。”
  张鹤龄幽幽的看着张皇后,露出几分真切:“阿姐,我们留下陪着。”
  张延龄也吞了吞口水,小鸡啄米的点头,在宫里,不但可以陪着张皇后,而且这里……还管饭。
  ……
  没多久,方继藩便带着几分忧心,告辞出宫去。
  回到了府中。
  方景隆一直在等他回来,手里则抱着已有一岁大小的方天赐。方天赐起初见了方景隆这么个糙汉子在自己面前,是害怕的,可当大父成日抱着他玩儿的时候,他一下子神气起来,就仿佛潜意识的明白,自己有了靠山一般,连啼哭声,底气都比平日要足。
  方继藩看着方景隆,倒是想起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