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败家子-第7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明不需要圣人,就算是有圣人,那也是朝廷指定的。
  而此等子虚乌有的传闻,往往都是某些野心家,借机生事的征兆。
  历朝历代,这样的谣言之后,往往都会出现乱子,黄巾军起事,王莽篡汉时,不都有这样的流言嘛?
  弘治皇帝召李朝文来,是希望借李朝文之口,来平息这些流言,龙泉观真人若是对这些流言进行否认,这对于平息流言,有极大的好处。
  可哪里想到,这李真人没有去灭火,反而抱着一捆柴禾来。
  弘治皇帝心里不悦,面上也淡了许多,只平静道:“噢,卿家也以为,会有圣人出来,却不知圣人在何处?”
  李朝文朝着弘治皇帝摇头道:“此乃天机,岂是贫道可以参透,不过……”
  他顿了顿。
  接着,却是一字一句道:“贫道见这殿中,有圣人气,想来,这圣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诸院士和翰林们面面相觑。
  是我嘛?
  是我嘛?
  怎么可能是他?
  他也配?
  不会是我吧。
  可李朝文却是抬头,看着弘治皇帝,一字一句的从嘴里吐出话来:“陛下,圣人就是您啊。”
  弘治皇帝深深的瞪着李朝文,面色很是难看,这种话你也敢乱说,嘴角微微动了动想要怒斥,可开口却不知道说什么,只是白了李朝文一眼。
  李朝文却是非常认真的重述了一遍。
  “陛下,您就是圣人。”
  “……”
  弘治皇帝心里顿时生出了厌恶之心。
  他现在开始后悔了。
  妖言惑众。
  朕是那个圣人。
  这个高帽子,朕如何戴的起。
  这不但是将朕架在火堆上烤,还要引起全天下人的嘲笑啊。
  李朝文这简直是要将他一生清誉毁了呀。
  弘治皇帝又不是没有读过史。
  宋朝多少天子,都争着想做圣人,因而,让一群妖言惑众之辈,四处抬轿子,可最后呢?
  最后谁成了圣?
  反而会后人所笑。
  而李朝文最可恶之处就在于。
  他虽是满口胡说,可在别人看来,却分明是朕和李朝文联手玩的把戏。
  就好像,是朕要沽名钓誉,一手自导自演出来的。
  天下人会如何看待朕?
  弘治皇帝脸拉的很长,眉宇之间露出厌恶之色,朝着李朝文严肃地说道:“朕非圣人,卿家不可胡言。”
  自天子口中,居然说出了胡言二字,这就是极严重的指责了。
  李朝文拜倒:“贫道不敢胡言,此乃天机。”
  “大胆。”弘治皇帝脸色铁青,朝着李朝文怒道:“你太放肆了。”
  李朝文心里慌得厉害。
  这可是天子啊。
  可他还是深吸了一口气,硬着头皮道:“陛下,贫道不敢虚言。”
  弘治皇帝脸拉的更长,眼睛直直的瞪着他,一字一字的质问道:“不敢虚言?这是谁教你这样说的?”
  “冥冥之中自有天定。”李朝文道:“陛下可听说过,圣人出,黄河清的古语嘛?”
  弘治皇帝脸色铁青,厉声道:“够了,给朕出去。”
  李朝文碰到了钉子,居然临危不惧:“陛下不信贫道所言,贫道无话可说,只是……陛下确实就是流言中所说的那个圣人,贫道万死之罪,也要斗胆说出来。”
  一旁的院士和翰林们,个个诧异的看着弘治皇帝。
  陛下就是圣人……
  他们心里嘀咕起来。
  要嘛,就是这个道人攀龙附凤,因而,说出这番谄谀之言。
  要嘛……
  有人往更深处去想,或许,这根本就是陛下有意为之,授意他说出这样的话。
  陛下……想做圣人啦?
  因而,许多人虽是沉默不言,却都是一副意味深长的样子。
  弘治皇帝心里更是怒起。
  以史为鉴,弘治皇帝怎么容得下一个道人如此胡言乱语。
  本来这李朝文,自己对他印象还不坏,当初求雨,也算是立了功劳。
  可谁知,他为了巴结朕,却要置朕于尴尬的境地,这是当朕是昏君嘛?
  真是可恶,一时他觉得眼前的李朝文真令人厌恶。
  “来人,将他带下去!”弘治皇帝冷冷的道:“以后在敢有此言,朕决不轻饶!”
  ……
  李朝文狼狈不堪的被赶了出去。
  可是在宫里,弘治皇帝的余怒未消。
  他屏退了院士和翰林。
  他依旧铁青着脸,朝着身旁的孝敬开口说道:“萧伴伴,这道人妖言惑众,甚是可恶,朕真不想饶了他。”
  萧敬点头,顺着弘治皇帝的心意道:“陛下息怒,这不过是道人妄语,不必放在心上。”
  弘治皇帝冷哼一句,朝着萧敬冷然道。
  “你哪里懂这些,历朝历代,多少好大喜功的天子,就因为这些高帽子,反而成了天下人和后世的笑柄,这是前车之鉴,朕岂会重蹈。”
  说着,他突然想起什么:“这李朝文,乃是继藩的师弟?”
  “是师侄。”
  弘治皇帝一脸诧异,而后,脸又拉起来:“难怪看他说话的口吻,竟和继藩酷似。”
  萧敬:“……”
  ……
  消息……还是不胫而走。
  本来,这些流言蜚语,愈演愈烈,闹得不可开交。
  可一下子,李真人的话,却又引起了波澜。
  陛下就是那个圣人?
  好事者们,津津乐道。
  一时之间,居然闹得不可开交。
  百姓们其实并不傻。
  圣人这等事,可若是第一次闹出来,倒也罢了。
  可哪里想到,这等天子成圣的事,在历史上实在出现了太多事,每一次都是煞有介事。因而……大家第一个反应,噢,皇帝要做圣人啦。
  问题的关键,就在这句话上头。
  这京里人的反应不是原来圣人就是皇帝,而是皇帝要做圣人。
  前者是被动的,是天意,后者是主动,是陛下有意为之。
  一时之间,李朝文顿时也引来了许多人的嬉笑。
  这李真人,显然是在溜须拍马,陛下将他赶了出去。
  可有人细细想来,却不禁想,或许,陛下将他赶出去,不过是做戏呢,此事,十之八九,就是陛下授意的啊。
  以至于,舆情愈演愈烈,竟有蔓延之势。
  不久之后,某些地方官吏见状,居然上奏,声称发现了祥瑞,有一头鹿,居然发出了人语,口称,圣天子出。帆帆帆帆,鸣叫了一夜方止。
  弘治皇帝看了奏疏,鼻子都气歪了,朝着一众大臣怒道:“此知府该死,来人……罢黜他的官职。”
  刘健等人乖乖站在一旁,却有点狐疑的看着弘治皇帝。
  这陛下到底在演哪一出啊。
  弘治皇帝道:“刘卿家,立即要拟旨,罢黜他!”
  刘健这才回过神,咳嗽:“陛下,若只因为如此上奏,便将其罢黜,是否有所不妥。”
  弘治皇帝冷笑:“呵……他这是故意想要投其所好,却是要置君上于不义,上有所好,下有所效,若是朕不罢黜他,这样的事,只会屡禁不绝。”
  刘健则是意味深长的看着弘治皇帝,他实在憋不住了,他一向是了解陛下的,与其打哑谜,不如开诚布公一些:“陛下,老臣斗胆想问,李朝文,到底是受何人指使?”
  说着,刘健眨眨眼,看着弘治皇帝。


第1429章 百年难一出的人才
  弘治皇帝最无语的,便是这个眼神。
  他不禁恼羞成怒:“无论他受何人指使,朕绝饶不了他。”
  最后一句话他咬得特别重。
  刘健咳嗽。
  他想了想:“陛下,李朝文乃是方继藩的师侄,臣以为,请方继藩来问一问才好。”
  这意思很明白了。
  李朝文是方继藩的师侄,陛下是方继藩的岳父。
  这关系……怎么看,都像是陛下指使着李朝文干的啊。
  弘治皇帝:“……”
  看着自己的肱骨之臣们。
  无论是刘健还是李东阳人等,都显得有点欲言又止,毕竟,作为臣子,他们还是没有办法猜透陛下的心思。
  陛下肯定是不会承认,这是自己指使的,可谁知道背后,陛下是否在背后指使呢。
  这是一个永远理不清的问题,哪怕是陛下再如何矢口否认,刘健等人也无法真正做弘治皇帝肚子里的蛔虫。
  弘治皇帝觉得自己跳进了黄河,也洗不清了。
  当然,也不是没有办法。
  比如,把李朝文这个狗东西砍,如此,也算是自证清白了,你看,朕都宰了他,说明朕是清白的吧。
  可话又说回来,弘治皇帝人还算宽和,李朝文不过是胡言乱语几句,就因为如此,而他的头,这显然,对于弘治皇帝而言,也颇有几分于心不忍。
  他最终,咬牙:“诏方继藩。”
  ……
  方继藩来的很快。
  兴冲冲的到了奉天殿,行了礼,抬眼:“儿臣见过陛下,吾皇万岁……”
  弘治皇帝四顾左右,这刘健几人都在。
  弘治皇帝便不客气的道:“继藩,李朝文胡言乱语,他是你的师侄,这些胡话,你知情嘛?”
  “不知情!”方继藩斩钉截铁:“陛下啊,儿臣是什么人,儿臣的心思,都放在了报效国家上头,哪有心思,去管这些闲事,儿臣冤枉的很,陛下不信,便命厂卫来查,但凡儿臣和李朝文稍有勾结,儿臣便恳请陛下,立杀李朝文,不,该灭他的满门,家中年满三岁以上的男人,女人,狗,统统诛尽,儿臣虽为他的师叔,也绝不皱一皱眉头,大义灭亲,正在今日。”
  话说到这个份上,倒是兴师问罪的弘治皇帝沉默了,这么过分?
  弘治皇帝脸色缓和下来:“这样说来,便是这李朝文自作主张了?”他从鼻孔里发出声音来,“哼,此道莫非是以为朕是成化先帝嘛?会偏听他的奸佞之言?”
  方继藩感慨道:“陛下真是圣明哪,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恨不得给自己戴上高帽子,享受臣子们阿谀奉承之言,只有我皇,时刻保持清醒,广开言路,只愿意接受臣子们的批评,时刻三省吾身,检讨自己的过失。圣明至此,哪怕是唐宗宋祖,亦不及陛下之万一也。儿臣读史,依稀还记得唐太宗和魏征的典故,可唐太宗只容得下一个魏征,我皇圣明比之唐太宗十倍有余,盖因为皇上您自登极以来,这满朝臣子在陛下的鼓励之下,尽为魏征,而陛下从善如流,虚心接受。所谓众正盈于庙堂,何愁社稷不兴?”
  “儿臣对此,实是佩服的肝脑涂地。”
  弘治皇帝:“……”
  虽然觉得这话有点不对。
  却好像是说到了心坎处一样。
  一旁的刘健等人,木着脸。
  齐国公真厉害啊,正着反着都能吹,不带重样的,活该这狗东西成日靠卖宅子为生。
  弘治皇帝叹了口气,便朝众人摆了摆手:“罢了,此事,不再追究了。”
  他屏退了刘健等人。
  方继藩却留在原地,不肯告退。
  弘治皇帝知道他有话要说,却也没有说什么,等其他人散去,弘治皇帝淡淡道:“继藩还有什么话嘛?”
  “陛下。”方继藩走近一些,警惕的看了萧敬一眼。
  萧敬:“……”
  好在他识趣,一副麻木的样子,看了弘治皇帝一眼,弘治皇帝颔首点头,萧敬便也告退。
  这偌大的奉天殿里,只留下了弘治皇帝和方继藩二人。
  方继藩才拜下:“陛下,请容儿臣禀告,其实……李朝文的事,儿臣是知情的。”
  弘治皇帝听罢,一愣,随即脸又拉下来,口气带着责备之意:“你说什么,方才你还矢口否认。”
  方继藩一脸无辜的样子。
  “方才有太多闲杂人等,儿臣岂敢承认?”
  “哼!”弘治皇帝脸上乌云密布,呵道:“你可害苦了朕。”
  “陛下。”方继藩气定神闲:“请陛下容臣解释。陛下……儿臣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啊。您想想看,这天底下,隔三岔五,就有各种的流言蜚语出来,前些日子,又说什么圣人出,陛下您想想看,谁是圣人,谁有这个狗胆?这分明是有人图谋不轨,想借此机会,蛊惑人心,妖言惑众,陛下啊,民间的军民百姓们,大多好事,且又无法分辨是非,这便给了许多图谋不轨之人,有机可乘。于是乎,今日有人自称是仙人,明日有人又说圣人要出了,这天底下,没有陛下的诏书,谁敢成仙成佛,谁敢称圣?反了他们!”
  方继藩细细给弘治皇帝分析着。
  “儿臣细细思来,与其说让这些人借此流言蜚语动摇社稷,倒不如索性,借李朝文之口,让陛下来做这圣人,何况,陛下博学多才,爱民如子,大治天下,可不就是圣人吗?孔圣人都及不上陛下呢。”
  弘治皇帝瞠目结舌。
  他不禁捶胸跌足:“继藩啊,你可害苦了朕哪,这岂不是让天下人都知朕是沽名钓誉之辈。”
  方继藩正容道:“陛下,其实,这是一个大好时机。”
  弘治皇帝冷冷看着方继藩,一脸不解地问道:“什么时机?”
  “首先,这些流言蜚语,既然是有人散播出来的,那么散播这个流言的人,肯定别有所图。现在本朝真人李朝文既然已经言之灼灼,说陛下就是这个圣人,那么,岂不是打乱了他们的计划,这些别有所图的人,便一定会借此机会,大力的抨击李朝文,他们绝不容许,自己造的事非,最终给陛下做了嫁衣。”
  弘治皇帝狐疑的看着方继藩,心里嘀咕,这圣人要出的流言,当真不是你方继藩造出来的?
  方继藩却是一脸无辜的道:“陛下,儿臣如此坦诚,岂敢犯下欺君之罪,这圣人出的流言,事实上,在本朝,几乎年年月月都有,这真不是儿臣做的啊。”
  弘治皇帝意味深长的看了方继藩一眼。
  他相信方继藩了,而后道:“你继续说下去。”
  见弘治皇帝情绪平复下来,方继藩便淡淡道。
  “陛下现在作弊上观,且看后续的发展,李朝文现在就是陛下和儿臣摆在台面上的靶子,让他去承受万箭穿心便是了,接下来,再查出这个谣言背后的人,陛下再杀人诛心即可。”
  “不只如此,这圣人的名头,到时还需在陛下的身上,从此陛下即为圣人,圣人即在位治理天下,如此,也正好可以杜绝流言,以正视听,免得以后,再有这样的流言蜚语出来。”
  弘治皇帝深深的凝视着方继藩,面上阴晴不定。
  方继藩提出的构思,其实还是不错的。
  首先,打击这些造谣生事之人。
  其次,杜绝以后再有这样的流言蜚语。
  可问题就在于……
  如何让天下人信服呢?
  弘治皇帝心里真是一点谱都没,不禁垂眸思虑一番,随即又疑惑的看向方继藩:“可在天下人看来,朕不过是在沽名钓誉,这李朝文,是受朕指使。”
  方继藩微笑道:“陛下信得过儿臣,信得过李朝文吗?”
  弘治皇帝陷入了沉默。
  良久……他点头。
  方继藩便拍着胸脯保证道:“那么,陛下耐心等待便是,儿臣已经有万全之策,保管天下人信服。”
  弘治皇帝愣了一下。
  即便方继藩再三保证,他还是觉得有些不靠谱。
  要想让天下人信服,可不是容易的事啊,一旦弄巧成拙,那就真的贻笑大方了,等于是弘治皇帝,将自己的所有的名望,都拿给方继藩做了赌注,让他去豪赌一番。
  这似乎在玩火呀,让人很担忧。
  弘治皇帝深深看方继藩一眼,正色地问道:“你当真有把握?”
  方继藩义正言辞:“陛下,儿臣人头作保。”
  弘治皇帝叹了口气。
  这家伙,他是先斩后奏,已经把朕绑上车了。
  若是别人,弘治皇帝早就收拾了。
  可对方继藩,还能如何。
  且不说翁婿之情,单单自己的性命,他就救了两回了。
  方继藩安抚住了弘治皇帝,匆匆的出了宫。
  此刻,他面带微笑,却是一脸轻松之色。
  因为接下来……会有好戏看了。
  只是……宫里却是留下了心里忐忑的弘治皇帝。
  萧敬小心翼翼的给弘治皇帝斟了一盏茶。
  弘治皇帝呷了一口。
  萧敬道:“陛下神情自若,比早些时候,要镇定多了,不知齐国公……”
  弘治皇帝白了萧敬一眼,随即便淡淡道:“莫管闲事。”
  “噢。”萧敬点头,很干脆。


第1430章 谜底揭开
  方继藩回到了府上。
  他显得智珠在握的样子。
  朱厚照却早在镇国府这里,焦灼的等候着方继藩了。
  一见到方继藩回来,眼睛便一亮,急忙的追问道:“老方,如何?”
  方继藩自然知道朱厚照的性子,这种事,自然是令他心里如焚了,不禁朝他笑吟吟的道:“陛下起初还动怒,不过,在臣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之下,终于明白了利害关系,他已下定决心,任我们行事了。”
  朱厚照拍掌叫好。
  “好极了,本宫就知道,对付父皇,就该先斩后奏。不过……本宫有一个疑问,父皇是圣人,我是啥?”朱厚照睁大眼眸盯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