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败家子-第7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金元跺脚:“可是老夫身边,却没有人几百个禁卫随时保护啊,所以,要赶紧拿住贼子,否则,我料定这些贼子,必定会拿我开刀,我乃少爷身边的腹心之人,一旦我没了,少爷行事,便多有不便,犹如断了少爷一臂,他们倘若刺杀少爷不成,势必要将主意打到老夫的身上,所以……行动一定要快,半分都慢不得,少爷已经明言了,立即发出悬赏,除此之外,要发动新城上上下下所有人,定然不要给这些贼子,有机可乘的机会。”
  众人听罢,都觉得有理。
  纷纷同情的看着王金元。
  紧接着,大家开始背诵这白莲教匪的特征,譬如平时如何行事,家中会供奉着什么塑像,说话的语气如何……
  他们一一记下之后,便开始走街窜户,通知各家。
  当初的灾民们,早已在京师安顿了下来。
  绝大多数人,都已有了工作,食堂已经撤了,因为各自已经有了养家糊口的谋生能力,是以,不再需要救济。
  在这京师的生活,虽也辛苦,可比之当初,不知好了多少倍。
  不只如此许多人开始得了西山钱庄的优惠贷款,只交了一些首付,便买下了西山建业搭建起来的宅子。
  这种宅子,当然不能和宫城附近的宅邸相比,事实上,宅子就宛如一个小盒子,巴掌大,方圆不过十几丈,卖价,也不过八九十两银子而已,付了几两银子,其余的钱,慢慢的还。
  可无论如何,大家总有了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
  在这附近,有医院,有学堂,有整齐的道路,甚至……连顺天府也搬了来,这导致八九十两银子的房价,涨到了一百二十多两。
  于是乎许多人开始美滋滋起来,毕竟,生活有了希望。
  在这个时代,对于庶民而言,希望是极奢侈的事。
  绝大多数人,在一个小小的洞天里,一辈子都走不出方圆三十里之内,去的最远的,也不过是市集而已,读书是别想的,哪怕一家人艰辛的劳作,还需承担沉重的杂役,可换来的,也不过是勉强糊口的粮食,而倘若遭遇到了任何的天灾,便有了全家死绝的风险。
  因而,每到灾年,不知多少面黄肌瘦的孩子,头上插上了草标,用几乎低廉到令人发指的价格贱卖,竟也无人问津。哪怕是在丰年,人的价格高一些,可其价格,依旧高不到哪里去。
  这个时代,是禁止随意屠杀牛的,因为牛是极宝贵的资源,而与之相比,绝大多数时候,在牙行里,人的价格,甚至不及一头牛。
  此时,一听到有人要行刺齐国公,新城的百姓顿时炸开了。
  以至于每一个人的眼睛,都好似是多了一重警惕,但凡是外乡人来,或是觉得异常的,便毫不犹豫的报官。
  顺天府里,则是人满为患,到处都是来报官的,还有忙的脚不沾地的差役,倾听来者的描述,而后确定其是否可疑,此后还有人,专门负责去拿捕。
  整个新城,可谓是热火朝天。
  一日功夫,竟抓了三百多个可疑之人。
  在旧城里,也没好到哪儿去,甚至在人流最大的火车站站台上,新城和旧城兵马司的人员,也纷纷开始进行盘查。
  整个京师,鸡飞狗跳。
  锦衣卫这儿……有点懵。
  牟斌本来想趁此机会,立个大功,早就命各千户所,开始行动起来,锦衣卫上下有上万人,这么多的人手,本以为此次是手到擒来,可谁曾料想到……
  “牟指挥……卑下早就盯着一个货郎觉得其可疑了,因而一直都在暗中盯梢他,本想看看,他还与什么人接触,可谁料到,他今早,就被顺天府拿去了,据说是有他人检举了他,到现在,这人还没有放出来。”
  “还有一个店铺,新城千户所,一直注意他们了,可正午,一群差役呼啸而至……人就带走了。”
  “最惨的是刘千户,刘千户为了在指挥面前露露脸,决心亲自带着几个自家的兄弟,装扮成了寻常百姓,在街头巷尾暗查,可谁晓得,不知道被哪一个丧尽天良的人检举了,十之八九,是觉得刘千户人等,颇为可疑,于是,又有差役们来,这些顺天府的差役们凶得很哪,刘千户一见不对头,大水冲了龙王庙了,便想逃,那千户呼喝一声,便有数十上百个差役和路边的闲汉子将他们追出了四条街,被人按住,就是一顿猛打,血都吐出来了,刘千户要亮明身份,他们还不信哪,呼呼几下又是几巴掌,说什么若是锦衣卫为何要跑,定是贼子无疑了,一旁的百姓也跟着打,然后被带去了顺天府,回来的时候,身上没有一处不是淤青。”
  牟斌:“……”
  “牟指挥啊,这下头的弟兄会们,可还怎么查哪,现在暗探不敢出门,怕被人当成是教匪,明探走上街头去,还未查到谁可疑,人就被人拿走了,这没法干了啊。”
  牟斌深吸一口气。
  在从前,他眼里哪里看得起顺天府啊。
  可现在不一样,他是丝毫不敢招惹顺天府,还有那个刘千户,倘若是从前,大水冲了龙王庙,锦衣卫肯定不罢休的,可现在……
  牟斌发现自己,现在连吱都不敢吱一声。
  锦衣卫再凶,凶得过太子,凶得过方继藩吗?
  牟斌皱眉:“厂卫越发不被陛下所重视,倘若连这分内之事,都不及顺天府,外头最新的话你们没听说过吗?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若是办不好这个差,我们当真要回家卖红薯了。”


第1336章 一网打尽
  牟斌说着,吁了口气。
  他倒是不敢去与太子和方继藩争什么。
  只是想要证明自己的价值,证明自己的能力。
  “所以,现在锦衣卫各千户所,百户所,都给我动起来,无论有多难,也切切不可懈怠。”
  牟斌只能如此交代,这个时候说再多都显得苍白,只希望锦衣卫上下都能尽力而为,将白莲教那伙人缉拿归案。
  到了次日一早,弘治皇帝召牟斌入宫。
  牟斌见驾,见弘治皇帝手里拿着最新的统计数据,萧敬在一旁伺候。
  这新的统计数据,看着极为骇人,弘治皇帝面上露出了深思之状。
  方小藩设计了一个新的统计方法,即将所有的产出,进行折价,而后,再根据税赋,推算出各府各县的生产值。
  这种计算的方法,虽然未必完全做准,但是却可大抵看出一点各府各县的产出。
  在最新一年的统计里。
  京师的增长尤其之高,其产出,竟是去岁的一倍以上。这自然和大量的灾民涌入,以及各种建设还有无数作坊的产出相关。
  而其次,便是保定布政使司了,保定布政使司下辖的不过是一府一州,在各省之中,辖区面积是极小的,可其增长,也是一骑绝尘。
  京师加上保定布政使司,产出竟已超过了原本向来富庶的江南诸省,以至于南直隶,浙江,福建,江西诸省相加,竟还远远不及。
  弘治皇帝又看了税赋的情况,这种差距就更加大了,因为京师和保定布政使司商税的推广,国库的岁入,已高达一千九百万两纹银,是其他诸省的十倍之差,各省采取的,乃是实物税,不过……
  弘治皇帝拿起了其他各省的奏报,各省巡抚和布政使,似乎也在士绅的呼吁之下,希望缴纳银税了。
  究其原因,从前大家乐于缴纳实物税,这是因为实物税有好坏和良莠之分,且还有大量的损耗,这就给予了不少人上下其手的机会。
  同样是声称上缴了粮食,可这新缴的粮,还有好米和差米的分别呢,可送进了粮库,它就是米。
  至于粮食,总需要转运,运输的过程中,需动用人力物力,粮食也难免会损耗掉,这又是一笔进项。
  可随着通货膨胀的缘故,人们就不再愿意以实物纳税了,毕竟,同样一斤米,上半年可能价值三文钱,到了下半年,可能就是四文,人们意识到,资产的价值是随时变动的,且商业活动的增加,商品的出售,越来越容易,甚至许多商贾现在直接深入到各乡各里,直接收购粮食,免去了许多的麻烦。
  如此,为何不以银子来计价缴税呢?
  弘治皇帝沉吟着,淡淡道。
  “而今,钱庄的银票已经推广开,这买卖是越来越容易了,不过……银票却也要提防大明宝钞的前车之鉴……保定府新政,已有成效,这是欧阳志的功劳啊,有了保定布政使司作为榜样,新政的推行,已经步入了正轨,朕看,应当召欧阳志回京了。”
  接着,弘治皇帝喃喃自语:“至于以银计税,施行一条鞭之法,朕看,也到了时候,不过,粮乃朝廷的根本,其他的实务,可以以粮计税,唯独是粮食,却不可操之过急。”
  弘治皇帝低头,提起朱笔,批了一个条子,交给萧敬:“送去内阁,让那个讨论吧,朕的意思是,其他诸省,可以以银代粮计算税赋,唯独江南诸省,却是切切不可。让内阁拿出一个章程来。”
  萧敬自然是懂弘治皇帝的意思,接过批条,便唯唯诺诺的点头。
  江南的粮税,占据了天下粮赋的一半。
  倒不是说,江南的产粮占据了整个天下的一半,而是江南与京师之间,有大运河联通,运粮方便,损耗最小,直接走水路,也节省人力,而其他诸省若是收了一斤粮,能有半斤送到京里,就算是阿弥陀佛了,粮税的意义确实不大。
  “去吧。”弘治皇帝朝点头的萧敬轻轻一挥手。
  萧敬听罢,弓着身,应了,举步要走,抬头,看了一眼牟斌。
  牟斌低垂着头,束手而立。
  弘治皇帝目光才看在牟斌身上,平静的道:“牟卿家,你来了啊。”
  牟斌立即拜倒:“臣见过陛下。”
  “朕一直都在等你来,怎么样,白莲教,可有眉目了吗?”弘治皇帝对此,表示关切。
  盗取了这么多的火药,这还了得,而且这些人狼子野心,竟还要谋害大臣,这已是无法容忍了,早一日拿住弘治皇帝才能放心。
  现在京里风声鹤唳,三个内阁大学士,弘治皇帝都派了大臣,妥善的保护了起来,可这样下去,却不是长久之计。
  弘治皇帝只能寄望锦衣卫早点将那些人抓住,因此他看着牟斌的目光透着几分期许。
  牟斌知道此事非同小可,便郑重的道:“锦衣卫上下,已在尽力了,请陛下放心,不出一月,臣定将他们一网打尽。”
  弘治皇帝微微颔首表示信任,不过他沉吟了一会,便道:“你是侍奉在朕身边的老臣,朕知你稳健,白莲教行事诡谲,又历来隐秘,一个月的功夫,是难为了你,可是眼下,是不急也不成,朕相信你能办好差事的。”
  牟斌听到老臣二字,像是触动了心事,整个人激动起来。
  他不是一个极聪明的人,只不过当初弘治皇帝在詹事府做太子时,自己在近前伺候而已,可以说,他是亲眼看着弘治皇帝长大的,此时,弘治皇帝已是满头华发,而牟斌他自己亦是垂垂老矣,虽然陛下不喜厂卫,可对自己,却是历来不错。
  牟斌眼睛微红,不禁哽咽,拜倒在地:“老臣能为陛下分忧,实是三生之幸,岂可不肝脑涂地,纵是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弘治皇帝微笑,吁了口气,便认真的同牟斌说道:“朕不过命你剿白莲教匪而已,什么斧钺啊汤镬的,你是锦衣卫指挥使,怎么可以说这样的话。”
  “是。老臣万死。”
  弘治皇帝安慰他:“好好干吧,你的孙子,年纪也不小了吧,让他进西山书院吧,等将来学而有成,朕自有重用。”
  “是。”
  ……
  正说着,外头却有宦官匆匆进来:“陛下……陛下……白莲教匪……拿住了……拿住了。”
  弘治皇帝一听,一脸诧异的看着牟斌。
  这个老家伙,很有一手啊。
  刚刚在朕面前说一月之内,必定拿住白莲教匪,转过头,人就拿住了?
  牟斌一脸懵逼,完全是一副怎么回事的样子。
  见牟斌恍恍惚惚的样子,弘治皇帝也是疑云丛生,怎么,他一点都不知道?这到底怎么回事?
  弘治皇帝便看向那宦官,那宦官会意:“是顺天府拿住的,包抄了一个仓库,寻到了那一批火药,当场就抓了十三人,除此之外,在其他各个窝藏点,又抓了九十余人,几乎算是一网打尽了。”
  顺天府……
  这有点狗拿耗子之嫌啊。
  不过……
  狗还真拿住了耗子。
  你还真不得不佩服它。
  前些日子,太子可谓是可劲了折腾,这又是修新衙门,弘治皇帝只当自己这儿子想要卖地想疯了,满脑子都是钱,这不像自己啊,一点大局观都没有。
  可谁料到……
  弘治皇帝看着那宦官,眉头不由一扬,问道:“人在何处?”
  “就在顺天府大牢里呢。”
  弘治皇帝面上变幻不定。
  顺天府……
  官不修衙。
  那两个家伙,却是把顺天府修去了数十里之外。
  他是真佩服这两个家伙。
  弘治皇帝沉吟着:“朕去看看。”
  “陛下……”
  牟斌心思复杂,回过神来,听说陛下要去顺天府,显得有些担忧。
  “陛下……”
  弘治皇帝朝牟斌微笑道:“朕有卿家保护,有什么可担心的呢?走吧,顺天府乔迁,朕还没有去看过呢,不是百姓家乔迁,都叫乔迁之喜的吗,要送礼的。看看咱们的顺天府府尹,要送朕什么礼。”
  牟斌懵逼:“……”
  良久,他深吸了一口气:“陛下,百姓家乔迁之喜,是……是……是宾客送主人家礼。不是主人家送礼给……”
  “噢。”弘治皇帝点头,一脸回过味来的神色:“原来如此啊,朕竟是想差了。”
  弘治皇帝淡淡道:“可细细说来,朕乃天子,朕才是顺天府的主人,不是吗?走吧,朕想看看,那些白莲教,到底是何方神圣。”
  牟斌心思复杂无比。
  可是弘治皇帝并没有责怪他的意思,此时,他哪里还敢怠慢,立即跟在弘治皇帝的身后。
  弘治皇帝摆驾,上了车,在禁卫的拥簇之下,一路出宫,行了足足一个多时辰,哪顺天府才遥遥在望。
  远远看去。
  那顺天府竟是极为巍峨,占地也是不小,有主楼,副楼数十。
  弘治皇帝下了车,穷目眺望,心里不禁想,这只怕花了不少银子吧。


第1337章 功劳不小
  白莲教的巢穴,是在昨夜里发现的。
  打着库房的名义,为首的一人,自称是商贾。
  而检举的却是附近的几个商贾。
  商人就是如此,喜欢寻觅商机,见这里有个仓库,又打出了旗号,这附近的商人难免想要登门,这一来二去,就有人察觉到不对劲了。
  因为这些人一丁点做买卖的兴趣都没有,对于任何来客,哪怕只是见了,却都是不耐烦,问他做什么经营,也是云里雾里。
  商人们的世面见的最广,一般的话,也搪塞不过他们。
  再加上现在到处都在缉拿白莲教匪,倘若是从前,商人们本着不惹事的原则,即便觑破了什么,那也绝不会和官府打交道,报官……吓,可别惹来麻烦才好。
  可现在,要刺杀齐国公就不同了。
  那是祖师爷的恩师。
  于是,报官,差役们警觉,立即开始布置人手在货站左右,果然察觉到了不对劲,因为仓库中到底有多少贼子,难以分辨,紧接着,直接调来了新城兵马司。
  新城兵马司来了一队人,预备了左轮火铳,紧接着,所有人暗暗的堵住了各处的出入口,众人一拥而入。
  却说这些贼子,倒都不是省油的灯,不但在货站里设了陷阱,几个官兵摔进了陷阱里,受伤不轻,而且里头的人,个个武艺高强,他们早就准备好了武器,这刀剑耍的虎虎生风,可功夫再高,也怕短铳,左轮短铳啪啪啪一响,跃在半空,手持长刀,刀刃银芒四射之人,便直接扑倒在地,身上四五个弹孔,血水涓涓。
  这些人硬气,口里啊呀呀的叫着:“狗官兵竟使霹雳雷,使诈。”
  而后,便被人如死狗一般拖出来,一点验,十三个人。
  顺天府和新城兵马司认定,若是着仓库是巢穴,那么肯定还有同党,且一定就盘踞在附近,正好呼应,因而,附近的建筑舆图早在行动之前,便摆了出来,负责指挥的乃是顺天府刑房司吏徐叶盯着附近的舆图,早将附近所有建筑的底细摸了个清楚,哪些建筑比较可疑,可能窝藏着教匪,立即组织人力,进行袭击。
  这一切都在半夜中进行,到了拂晓时,一百多人就统统落网,这些人有男有女,其中不乏有年轻貌美的‘女侠’。
  方继藩得知之后,难得早起,组织人进行拷问,而对于‘女侠’,方继藩是没有一丝兴趣的,这世上从来都不乏年轻貌美的女子,至于所谓的江湖儿女,方继藩一丁点都不感冒。
  人们对于这些人,往往会有某种美好的想象,可实际上,一群敢于杀官的恶匪,就更不想小民放在眼里了。
  绝大多数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