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败家子-第6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透过玻璃窗,谢迁淡淡道:“太子和齐国公在外头。”
“是吗?”
刘健颔首点头,而后看了二人一眼,刘健道:“宾之,老夫若是记得不错,这个曾杰,曾在礼部任过职吧。”
李东阳微微皱眉:“我知道刘公是什么意思,坦白说,此事,我也是方才知道,绝非是我的授意,刘公、谢公,你们是知道我的,此等大事,怎么不和你们商量商量。何况,我看太子和齐国公,也未必是一无是处,太子有太子不好的地方,也有他好的地方,此次……虽是闹的有些过了,可是国朝自有祖宗之制,岂容一个小小的曾杰,可以说三道四。”
“于乔也是这样想的吗?”刘健看向谢迁。
谢迁点头:“正是。”
刘健露出笑容:“这就是了,那么你我三人,既已表明了态度,那么,也就不必担心了,倘若陛下当真动了心思,大家据理力争吧。此事,透着古怪,这明枪暗箭,也不知从哪里来的,最可怕的结果,就是陛下授意,可老夫观陛下为人,又不像,这么大的事,不可能不透点风出来,莫非……是宗室?也不对,这于他们有什么好处呢?这思来想去的,老夫这辈子历经了无数大风大浪,想破了头,也不明白。”
李东阳苦笑:“是也,是也,刘公和谢公平时都说我的鬼主意多,可我搜肠刮肚,也没想明白。”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点懵了。
车队又走了七八里,却突然停止,却是有前队的人匆匆来禀告。
朱厚照打马在前,那骑士道:“太子殿下,前方有许多百姓。”
“继续走。”朱厚照气咻咻的道:“还愣着做什么,京师已经到了。”
“是。”
不过,前队的禁卫,却变得警惕起来。
他们徐徐向前,老远,御驾的队伍,开始喧哗起来。
“出了什么事?”车中的弘治皇帝打了个盹儿,被嘈杂所惊醒。
却见朱载墨靠在自己的膝上,熟睡了。
弘治皇帝觉得自己的腿脚压得酸麻,又不忍心叫醒朱载墨。
倒是外头,萧敬敲了车门:“陛下,陛下,远处……远处出了异状。”
弘治皇帝心里咯噔了一下,此时朱载墨已醒了,抹了抹睡眼,弘治皇帝便起身,却因为腿脚酸麻,打了个趔趄,幸好朱载墨搀住了他。
祖孙二人下了车,弘治皇帝一瘸一拐,见四周的百官个个窃窃私语,人人显得有些慌张。
“出了何事?”
“陛下,前方人头攒动,乌压压的都是人,不知是什么缘故。”
弘治皇帝深吸一口气,却又有斥候飞马回来,大叫道:“陛下,陛下……都是百姓,是来迎接圣驾的。”
迎接圣驾……
从来迎接圣驾,都是文武百官,与百姓无关。
今儿……
一旁的文武百官显得谨慎,有人道:“陛下,是否改道?”
“这如何可以?”弘治皇帝冷冷道:“倘若朕改道,那么朕还配做天下人的君父吗?传朕旨意,继续进发。”
“遵旨!”
旨意传达,所有人怀着忐忑的心,继续进发。
等越来越靠近,大家才更觉得头皮发麻,太可怕了,这到底多少人哪,这本是浩浩荡荡的御驾队伍,在这无数的人潮面前,却如汪洋中的一叶扁舟,显得弱不禁风。
弘治皇帝坐回了马车里,他稳稳的坐着,心里有些担心,这或许是叶公好龙的心理,虽是口里成天将民挂在嘴边,可真正遇到了这人山人海的‘民’,却也难免有些心怯了。
第1319章 吾皇万岁
这种心怯之感,御车越是向前,越是加重。
起初,还只是听到声音,很嘈杂,再往前,自御车的玻璃窗外,便可初见端倪。
道路两旁,乌泱泱的都是人。
哪怕是弘治皇帝巡阅五大营时,都不曾见过这样的人海。
好在这些百姓,并没有冲上道路,而是规规矩矩的在道边,虽是拥挤不堪,却绝没有迈出雷池半步。
随驾的百官,吓着了。
他们在御车外头,所遭受的冲击更大,看到那一眼看不到头的人流,数之不尽,他们头皮发麻。
哪怕是刘健,也是脸色惨然。
这若是有任何一个人不规矩,冲上了道路,引发了乱子,这数不清的人海,便要将陛下和自己给淹没了,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可现在,手上的这些官兵,根本不够用。
哪怕是将三千营、五大营也一并调拨来,也只会引发更大的混乱。
刘健心要跳到嗓子眼里。
终于,这些百姓越发的清晰,一个个面孔,有老实巴交状的,有翘首盼望状的,还有拼命地域冲击状的。
年轻力状的灾民,都被学员们安排在前头。
沿着道路的灾民,他们都是经过学员们仔细甄选过的,这些人平时规矩,表现都是不错,且有气力,他们组成了人墙,拼了命,不被人潮冲散。
每一小段的距离,都有学员在其中,随时应对突发的情况。
而学员们组织之前,要保证消息密不透风,绝不透露出去,直到七日之前,才一齐下发通知,这就导致,哪怕是有人图谋不轨,想要布置,那也已经迟了。
没有周密的准备,根本就别想混进来。
因为每一个小组,能够进入这里的人,小组之内,彼此都非常的熟悉,学员们对每一个都是知根知底,由学员带队入场,在最外围,则有专门的巡逻小组,这些都是小组内挑选出来的可靠人选。
年纪轻轻的赵牡,就是小组内的一个负责保障的成员。
小组里九十多户,甄选出了十一人,被甄选出来的人激动的不得了,赵牡年纪小,可他眼睛活,附近发生了什么,他心里都有数。
他很感激学员给他的这个机会,现在他不能跟着驾车学徒了,因为还有两年,才算成年,小组里成立了一个小小的识字班,由一个勉强能识文断字的老叟来教授一些基本的读书写字之法,偶尔,学员也会来充作教师。
在十六岁之前,他们在识字班里,是提供一些简单的伙食的,尤其对他这等孤儿,会有专门的照料,学员的职责就是解决麻烦,让他们来到这陌生环境,不至于无措,他们既是爹,又是娘,譬如前几日,本组的学员就跑去了某个成衣作坊,讨了一些边角料子来,边角料不值多少钱,作坊主也懒得花费心思,浪费人工去进行再加工,这些西山书院的学员,别看一个个穷酸的模样,可作坊主往往内心深处,都保持着一份敬意,就算没有敬意的,你总得害怕他们上头的上头,有个叫方继藩的家伙吧。
拿了边角料回来之后,便组织一些本组的妇人进行缝补,于是乎,赵牡就穿上了新衣,赵牡穿着新衣衫很开心,他远远看到浩浩荡荡的御驾来了,便开始给一旁的大傻做做手势。
大傻是组里嗓门最大的人。
按着学员的规矩,组里的人,都听他的嗓门行动,照着做便是了。
这个组在队伍前端的位置。
等一队金吾卫骑着高头大马过去,便瞅见了御车,那御雕梁画栋,车厢极是庞大,宛如一个移动的小屋子。
而此时,大傻的嗓门如砂锅一般,他嗷嗷叫道:“吾皇万岁!”
接着,大傻愣着,还想吼点什么。
赵牡掖了掖他的衣袖,大傻,别喊啦,跪啊。
大傻才反应过来,啪嗒一下,跪下。
于是乎……本组九十多户,两百多人,一齐大吼:“吾皇万岁。”
接着,纷纷拜倒在地。
这些家伙,都是卯足了气力。
一声大吼,如平地惊雷。
顿时,连仪驾的马匹都吓坏了,有些受惊,鸣叫起来。
拥簇在御车周遭的百官,个个都吓得面如土色。
而他们想不到的是,这才只是开始,不是结束。
第一个小组拜下,第二个小组,在后段的一百多户人,也有人大吼:“吾皇万岁。”
这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数不清的百姓,犹如海中波涛一般的起伏。
声音组成了巨浪,又如火焰,直窜云霄,仿佛在这一刻,连九天之上,都充斥这声音。
这声音对于弘治皇帝而言,可谓无处不在。
御车里,他握着朱载墨的手,先是受了一些惊吓。
尤其是大傻的那平地一声吼,让他脸刷的一下白了。
他攥住了朱载墨的手。
朱载墨只是笑,少年郎嘛,永远不知死的。
随后,弘治皇帝渐渐的心定下来,接下来,是面上的错愕和诧异之色。
他是天子,勤政数十年,太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了。
哪怕是地方父母官离任一方,奏疏里号称有百姓相送,其实,也不过本地数十上百个士绅和读书人凑一起,拿一个万民伞,就这,便算是百姓‘充塞道路’,不舍其离去了。
可现在……
呼……
他长长的呼出了一口气。
这到底有多少人啊。
那车外,万岁之声不绝。
他努力的凑向了玻璃窗,玻璃窗外,都是一群再真实不过的百姓,他们在肤色黝黑,甚至牙齿都是黑黄的,哪怕人们因为这样的日子,穿上了新衣,却也掩饰不住这新衣之内的‘穷酸’。
而在下一刻。
弘治皇帝的心几乎要跳出来。
他头皮发麻,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这……才是真正天子应该有的样子啊。
百姓欢颂,万岁不绝。
相比于自己大老远赶去那泰山封禅,弘治皇帝竟觉得,所谓的泰山,实在太渺小了,渺小到弘治皇帝到了现在,竟觉得封禅成了不值得夸耀的事。
而眼前的这一切……足以让弘治皇帝吹嘘一辈子,历朝历代,可有帝王如此?哪怕是秦皇汉武,可曾有过这样的见识。
历代贤君,朕吊着他们起来打他们。
本朝太祖,驱除鞑虏,恢复中原,更是令沦落于近千年之久的燕云之地,也一并收复,使燕云之地,再无胡虏,迄今已有百五十年,可是……
当然,弘治皇帝没有继续可是下去,他们是自己的列祖列宗啊。
御车依旧还在穿行,无数的人潮,依旧还看不到尽头。
朱载墨拉着皇爷爷的手,道:“大父,这些百姓,都在称颂大父呢。”
这不说还好。
一说……
从骄傲之中,弘治皇帝突觉得眼睛有些湿润了。
这种感受,按理来说,是很难令皇帝生出感动的。
可弘治皇帝不同。
他年幼时,经历了人生太多跌宕,自己的生母,也被人害死,被一不知名的人,小心翼翼的呵护着长大,风雨飘摇,打小,他见识过成化年间,自己父皇在位时,宫中的丑陋,正因如此,他从小就励志,要成为一代贤君明主。
因而,登基之后,他殚精竭虑,每日从早到晚,不知疲倦的批阅奏疏,别人是三日一朝,会见大臣,商议国家大事。他觉得不够,他改成了一日一朝,就这,还觉得巨细之事,不能完全体察,于是,索性改成了一日三朝,每日会见数不清的人,对每一本奏疏,都绝无敷衍,他害怕自己的疏失,而产生错误的事,任何一个可能的疏漏,都可能让许多人家破人亡。
这数十年,他坚持了下来。
所为的,是什么呢?
说不清。
或许是希望自己不至像先皇帝那般;或许,内心深处,他真正渴望治理出一个太平天下,让无数的百姓安居乐业。可这里头,又何曾不想青史留名,让后世所敬仰呢?甚至……若说私心,也定也是希望大明江山可以稳固,自己的子孙们,可以蒙自己的荫庇,自此无忧。
而现在……
这数十年来,他有过沮丧,有过挫折,发生过许许多多的错误,他甚至有时在想,自己的坚持,到底有什么意义,这天下,不还照样是千疮百孔,不照样,庶民们的生活,改善也有限吗?
只是……
这一刻,弘治皇帝的泪水在眼眶里打着转,终于,这泪水不争气的扑簌而下。
滚烫的泪珠儿,一滴滴的淌下去,他终于明白,这一切……竟是值得的。
这天下,不正是积少成多,不正是成年累月的积累吗?
弘治皇帝当然明白,这吾皇万岁的称颂之中,难免会有百姓们受人教唆的成分。
可这一刻,他相信,他们所喊出的吾皇万岁,还是出自肺腑的。
见皇爷爷哭了,朱载墨取了帕子,给弘治皇帝。
弘治皇帝接过,擦拭了泪,他双鬓之间,已滋生了许多的华发,这一哭,整个人便如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他不禁道:“好啊,好啊,真好啊。”
……
第1320章 民心所向
弘治皇帝连说三个好字。
朱载墨很能体会皇爷爷的心情,道:“我听恩师说,若是士绅,想要满足他们的胃口很难,你让他拥有良田千亩,他会想要更多;可庶民百姓,想要满足他们,却是轻而易举,给他们一口饭,几升粮,让他们渡过难关,便可以让他们死心塌地,感激涕零。从前,孙臣并不相信,可现在……大抵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了。”
弘治皇帝拭了泪,徐徐的颔首点头:“不错,你说的不错,你记住你的恩师的话。”
车驾之外,当御车行至半途,那声势,愈加猛烈,数不清的万岁之声,冲破云霄。
起初一开始,许多灾民,还只是被学员组织起来。
可到了这里,见到了皇帝的车驾。
上千年皇权的传统本就深入人心。
且弘治皇帝当政,哪怕是他们,也知道,当今天下太平,大体承平,百姓们虽依旧还过得苦,可比之从前,也不知好了多少。
关于弘治皇帝勤政的传言,他们也略知一二。
何况,当初陷入了大灾的绝望,再到官府开始给予了他们一丝希望,数不清的人,为了他们活下去,转移和迁徙他们,给他们沿途供应口粮,派人在他们之中,安顿他们,建起了饭堂,建起了学堂,建起了医馆,给他们推介工作,给他们发放被褥,这一桩桩的事,就在眼前,刻骨铭心,此时想来,这不是救命之恩又是什么?
于是乎,许多人也沉浸在其中,都说着是太子和齐国公在操劳,西山书院的生员,也帮助了不少,可归根结底,不还是皇上怜悯小民,从内库里,取出数之不尽的钱粮,让大家共渡难关吗?
不少人已是垂泪起来。
从一开始,整齐划一的呼喊,却开始变得哽咽和歇斯底里起来。
在这种情绪之下,有人不禁捶胸跌足,有人开始激动的尝试着向前推挤。
好在有足够的人员,稳住了局面。
可这场面,却稍稍有些失控,数不清的人,此起彼伏的拜下,起身之后,再拜。
朱厚照骑着马,走在前头,看着这场景,也不禁咂舌,他下意识的回头,看了一眼御车,父皇在车中,不知是什么感受,下一刻,朱厚照看向方继藩,感慨道:“老方,还是你有办法啊。”
方继藩心里却是沉甸甸的,他来到这个世界,就立下志愿,要改变这个天下,让这个天下更美好,今日……他听到吾皇万岁,又何尝不是对自己的感激呢。
大丈夫在世,当立不世功名,上则致君,下则卫民。若有利于国家,虽百死而不旋踵。
除了百死二字,值得商榷一下之外,其余的,方继藩做到了。
他深呼吸,有些感动,却不能让朱厚照小瞧了,朝朱厚照一笑:“哪里,哪里,这不算什么,太子殿下也很厉害,毛衣织的这么好,人所不能及也。”
这本是一句小小的讽刺,方继藩打击朱厚照习惯了。
可谁料,朱厚照也不知是不是没听出这句刺耳的织毛衣字眼,却是眼睛一亮,哈哈大笑:“你说的不错,本宫还不只会织毛衣,本宫还会……”
他后头的话,被汹涌的呼声所淹没。
反正方继藩也懒得听。
……
御驾左右,百官心头俱是震惊。
刘健错愕的看着眼前,听到那无数震耳发聩的呼声。
起初,他认为,这或许……是太子在背后谋划,有意为之。
他心里不禁在想,太子还是颇有手段的。
可接下来,他看到那一个个面庞,还有那歇斯底里,几乎要嘶哑的声音,刘健心头一震。
这些情绪……是真的。
是绝不可能作假。
他心里突然,沉甸甸起来。
这是什么?
这是民心所向啊。
陛下封禅数月,这数月时间里,太子殿下到底做了什么,就造成了这民心所向?
身后,李东阳和谢迁对视了一眼,他们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震撼。
萧敬更是无法理解,他无法理解,这黑压压的,数十万之众在此,竟可井井有条,可怕的是,他们所爆发出来的情绪,竟无丝毫虚假的成分。
这是发自肺腑,再真实没有了。
百官们各怀心事,有人心里复杂,有人若有所思,有人被这场面吓得脸色苍白。
他们每行一步,仿佛这大腿都灌铅一般,沉重无比,拿欢呼之声,让他们自然而然的想到许多四书五经之中的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