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败家子-第6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厚照气咻咻的道:“怎么,他们还敢太岁头上动土?本宫掐断他们的脖子。”手作紧握状,仿佛空气就是别人的脖子,朱厚照一掐,握紧了拳头,咯咯的响。
说着,他大笑起来:“不管如何,你说的对,本宫要有所担当,内库的银子,花了就花了,有什么大不了的。”
第1315章 见过陛下
方继藩见不得朱厚照吹牛的样子。
好在他涵养好,倒也没有戳破朱厚照,只笑呵呵的道:“却不知陛下何时回宫,到时只怕殿下需亲自去迎接才是。”
朱厚照便觉得头皮发麻了。
他沉吟着道:“知道了,知道了,本宫知道了。”
白莲教的事,让方继藩不禁操心起来。
火药的开始普及,这势必会让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寻觅到了某些糟糕的用途。
可是……倘若火药不供应,失去了这个工具,许多工程是无法继续的。
这白莲教,十年前,方继藩便曾打击过一次。
不过这等组织,最是容易死灰复燃,说穿了,他们是有一定社会基础的。
在许多皇权顾及不到的地方,总是会出现一些人装神弄鬼。
方继藩怀着心事,从朱厚照这儿,告辞而出。
不几日,果然有快马加急而来,陛下圣驾已至天津卫,次日入京。
一听这消息,朱厚照不敢怠慢,忙是叫上了方继藩前去接驾。
大学士李东阳本也要去,结果却被朱厚照拦住,朱厚照笑吟吟的看着李东阳:“李师傅,你就不必去了,有本宫便成了,李师傅日理万机,还是在内阁票拟为好。”
李东阳只好行礼:“是。”
皇孙朱载墨,一早儿去了张皇后那儿问了安,也是精神奕奕的要跟随而来。
朱厚照严厉的看着他:“混账,又想偷懒不肯读书吗?汝皇大父回京,自有为父去迎接,你去做什么?去读你的书。”
朱载墨皱着眉,却不敢违背朱厚照的话,被朱厚照赶走了。
方继藩在旁看着,有些不解:“殿下,这是何意?”
朱厚照道:“李师傅去,若是他见了第一面,就告本宫的状怎么办?本宫口才不及李师傅,当然不能让他去。至于载墨,就更不能去了,倘若让他瞧见父皇抽我,本宫好歹也是他爹,这面子往哪里搁。”
方继藩不禁感慨:“殿下深谋远虑啊。”心里想,这科技树算是点歪了,智商全在这乱七八糟的事上头了。
朱厚照抖擞精神:“走,咱们赶紧,往天津卫去。”
带着数百铁骑,一路狂奔天津卫,行至一半,便见到了前队的禁卫,接着,有人往回通报。
朱厚照和方继藩惴惴不安的到了中军。
在这儿,弘治皇帝已命人停了御车,这一路上,弘治皇帝是一点食欲都没有,急的萧敬团团转,见了太子和齐国公来了,左右看看,怎的就他们二人来,其他人呢。
可他不敢怠慢,忙是笑吟吟的迎了朱厚照:“殿下……”
“滚开!”
萧敬幽怨的看了朱厚照一眼,要退开去。
朱厚照道:“回来。”
“殿下有什么吩咐。”
朱厚照打量着他:“父皇无事吧。”
“还好。”
“那本宫去见见。”
萧敬去通报。
弘治皇帝便坐在御车上,他浑身冒汗,热的脸微微烫红。
朱厚照和方继藩登车。
二人拜下:“见过陛下。”
弘治皇帝一见二人,瞬间激动,额上青筋暴出。
见父皇没有动静,朱厚照小心翼翼的抬头起来。
“父皇……”朱厚照露出谄媚的笑容。
弘治皇帝却是轻描淡写道:“京师,还好吧?”
“回父皇的话……”
“朕没让你说,朕问继藩。”
方继藩正色道:“陛下,一切都好。”
弘治皇帝沉着脸:“是吗?就没发生什么事?”
“事是肯定有的。”方继藩道:“可在太子殿下的治理之下,一切都还算是稳妥,留守的百官们,无不称颂太子殿下贤明。”
弘治皇帝听到此处,几乎要喷出火来。
朱厚照心里想,老方还是很够意思,他说出这番话,就算是彻底和本宫绑在一起啦,要死一起死,这样也好,路上有个伴。本宫还想着,若是路上寂寞,带着一袋线团去呢,黄泉路上织毛衣。
弘治皇帝冷哼:“是吗?河南那里,发生了天灾,你们知道吗?”
方继藩道:“陛下,是发生了天灾,太子殿下闻讯之后,立即组织救灾,现在,这灾情已经稳妥了。”
“呵呵……”弘治皇帝本来是想给方继藩一个说真话的机会,可现在看来,方继藩和太子,还真是蛇鼠一窝,沆瀣一气。
这令弘治皇帝心里更是大怒。
为人臣子,应该主动指责君主的过失,即便二人亲如兄弟,那也该指摘对方的不是,这才是真正的兄弟,是真朋友。若是什么都为他遮遮掩掩,只算是害人。
弘治皇帝厉声道:“那么,朕再来问你,你们是如何赈济的。”
“将百姓迁出河南,统统送来京师。”方继藩老实回答。
“这是谁的主意?”
“是儿臣的主意。”这一次,朱厚照和方继藩异口同声道。
弘治皇帝怒不可遏:“很好,看来,你们两个都有份了,继藩啊继藩,朕本还以为,你要比太子老成持重一些,此次朕离京,命太子监国,便是因为如此,才略略放心,想不到,你也是这样的人。”
朱厚照不禁道:“父皇,儿臣错在哪里,还请父皇斧正。”
弘治皇帝一时瞠目结舌,厉声道:“朕何时教过你,这样赈济灾情的?”
方继藩忙道;“陛下,这些年来,河南的灾情,年胜一年,那里乃是中原之地,人口诸多,土地实在太少了,哪怕是屯田所推广了许多的粮种,丰年的时候,倒还罢了,一到了灾年,便吃不消了,有了天灾,就要饿死人的啊,若只是赈济,等朝廷放粮,可到了那时候,人已饿死了不少了。这天灾的本质,乃是人祸,何以有人祸,无非是土地不足,人口诸多啊,人要活下去,就要争,要抢,与其让灾民们坐以待毙,不如迁出一部分的百姓出来。”
弘治皇帝心如刀割。
银子没了便也罢了,你们这两个混账,居然还来跟朕讲大道理,怎么着,朕的银子化为乌有了,还是朕的不是了?还是朕无视百姓的死活,反倒是你们两个败家子,心系百姓和天下?
弘治皇帝怒道:“那么朕的银子呢,朕内库里的银子,花了多少?”
这一下子,朱厚照和方继藩面面相觑。
方继藩咳嗽道:“陛下,花费了七千三百余万两。”
原来还多了三百万……
弘治皇帝几乎要昏厥过去,这么说来,内帑两千万两都没有了?
弘治皇帝冷笑:“是吗?朕才几个月功夫,你们……你们就已将内帑花销一空了。”
朱厚照道:“没空呀,不还有一点嘛?”
弘治皇帝听了这话,几乎准备要扶着车厢,将自己的脑袋撞地了:“逆子!你们今日不给朕一个交代,朕不饶你们,朕的江山,便是给阿猫阿狗,也绝不给你,朕怎么敢祖宗的基业,交给你哪,这么多的银子,你说花就花,朕若是迟一些回来,岂不是……岂不是这天下都没了?”
方继藩道:“陛下,其实没有花这么多。”
弘治皇帝脸色可怕。
他一脸的失望。
这是一种绝望的味道。
这些银子,本就是给儿孙们攒的。
说穿了,未来也是打算给朱厚照花用的。
可不是这么个花法的啊。
这才几个月,太子就敢做这样的事,那么自己归天之后,这个小子做了天子,自己在九泉之下,能放心吗?
弘治皇帝觉得自己的心凉了,人生没了意义。
“没花这么多?呵……”
“陛下,儿臣算过账,现在内帑之中,理应还有五千七百万两。”
“什么?”
弘治皇帝不可思议的看着方继藩。
方继藩正色道:“内帑的银子,大多是股票,这些股票,一时也卖不掉,可是太子殿下心系灾民,急着用银子,因而,这些股票,便抵押给了钱庄,确实是贷了七千多万两银子,内库剩余的想来在一千八九百万两上下。”
“可是陛下,这数月以来,无数的灾民涌入,京师的人口暴增,这京里,一下子放出这么多衍生的钱钞出来,需求到了极旺盛的地步,再加上其中不少的开销,都在修桥铺路上头,还有大量的工程,正因如此,消息一出,股市应声大涨,几乎所有的大宗货物,都在蠢蠢欲动,每一个作坊,都有数不清的订单,这是大利好啊,陛下所拥有的股票,莫说是其他几个近来比较火热的上市商行,哪怕是现在四洋商行,也趁机涨了一波。也就是说,这数月的时间,内帑所拥有的股票,已从原来的九千万两,攀升到了近一亿四千万两。”
“除此之外,西山建业,收益惊人,因为人口的大量涌入,西山煤业,西山钢铁……这些可都是陛下占了不少份额的行业,现在,利润都极为丰厚客观,臣可以预计,只在这数月之间,内库的分红收益,至少增长了五成。这百万人口,现在已经开始徐徐有了工作,未来他们在京师,还需衣食住行,儿臣敢拿人头保证,未来的利润,更加可观。”
……
第1316章 帝心难测
方继藩说着,自袖里取出了一份财报。
这财报乃是方继藩的妹子方小藩亲自点算的。
厚厚的一沓。
“这是近来内库收益的大致数目,请陛下过目。”
朱厚照看得眼睛都直了,老方这狗东西,原来他是有备而来,亏得他还瞒着本宫哪。
方继藩不经意的,却朝朱厚照做了个鬼脸。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今日就当给弘治皇帝和太子两个都上一课吧。
我方继藩好为人师,当初若是告诉太子这银子可劲的花,还不知朱厚照做出什么丧心病狂的事来呢。
因而,朱厚照虽是在败家,可还是留有几分底线的。
弘治皇帝一脸狐疑。
他接过了报表。
这报表一目了然,只是……
弘治皇帝的脸色很难看,不禁道:“继藩,你是如何知道,朕的内帑里,有多少股票、定存银两和现银的。”
报表里,有内库此前的基数。
譬如有多少股票啊,每一个股票的价值几何,还有每月从煤业、铁业、建业里的分红……这些数目,几乎是分毫不差。
弘治皇帝看得心惊肉跳。
这真是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哪。
朕这点财富,你方继藩是知道的清清楚楚。
这定是太子这个家伙,胆大妄为,让人去清了内库了。
方继藩却一脸郁闷的样子:“陛下,这……一问便知呀。”
“嗯?”
方继藩道:“内阁和六部,莫说是学士、尚书、侍郎,便是随便拉一个舍人、书吏,他们都一清二楚,儿臣也不知为啥大家都知道,这小藩说的,她说满大街都晓得了,连看门的都一清二楚。”
弘治皇帝身躯一震。
心里是何等一个卧槽来形容。
敢情是人都在惦记着。
朕还有隐私吗?
难怪国库里缺银,百官们都是一脸淡定从容,气定神闲的样子。
弘治皇帝:“……”
沉默了很久。
深吸一口气。
为君不易啊。
弘治皇帝低头,开始看着报表,果然,如方继藩所言,七千万两银子放了出去,内库各项的收益,都开始疯狂的增长,且不说每月的分红收入,有了几乎五成以上的提高,而且照这趋势,未来可能直接翻翻。
内库所握有的各个股票,增长也是喜人,即便是最不被人看好的四洋商行,现今竟也暴增了三成。
这就是说……
弘治皇帝的脸色变幻不定。
从长远看,这银子花了出去,不但没有亏,甚至还有赚的可能?
这……
弘治皇帝瞠目结舌,他无法理解。
可细细思来,又觉得似乎颇为符合经济的原理。
七千万两银子丢出去,上百万人口增加,需求暴增,百业兴旺,从前市面上,有一百万人需求布匹,可未来,却是两百万人口,哪怕新增的人口消费能力有限,可这衣食住行,都是离不开的。
于是乎,商贾们发现,市面上突然出现了这么多银子,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大,手里握有现银,是极为不智的,且需求旺盛之下,投资的收益也高的惊人,这个时候,在这七千万两银子的带动之下,何止只是七千万两呢,无数的资金,随之丢入了股市和作坊的扩产,大量的灾民,被招募,原材料也开始增长……
弘治皇帝深吸一口气。
这么说来……
弘治皇帝心情一下子轻松了许多。
只怕到了年底,自己的九千万两银子,又物归原主了,甚至……还可能收益更高。
弘治皇帝道:“朕一直不明白,为何太子如此胡闹,继藩还这般纵容他,现在想来,原来是如此。”
朱厚照:“……”
“陛下……”朱厚照不满的道:“父皇为何就不往好的方向去想,这其实,一直都是儿臣深思熟虑的结果呢?”
弘治皇帝瞪了他一眼:“花银子是你的本事,挣银子,你及得上继藩万一?”
这话……倒是没毛病。
弘治皇帝心情一松。
却是沉着脸,将这份财报收了:“这份财报,万万不可泄露,不要再让人知道内库里有多少银子了,知道了吗?”
方继藩苦笑不得:“儿臣一定守口如瓶,只不过,其他人是否会泄露,儿臣就不得而知了。”
弘治皇帝恍惚了一下:“你说的其他人是谁?”
方继藩振振有词道:“儿臣不敢妄测,儿臣是个有良知的人,岂可在陛下面前,诬告他人,大丈夫在世……”
“够了。”弘治皇帝压压手:“你说的是……萧伴伴……”
“我没说。”方继藩据理力争。
弘治皇帝意味深长的道:“朕知道了,好了,你们下车去吧,随朕摆驾回宫。”
朱厚照和方继藩都松了口气,又行了礼,下车。
这御车停在道路中央,萧敬和随驾的百官都在低声议论纷纷。
萧敬心里,竟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陛下爱财如命,好不容易攒了一点私房钱,这下好了,太子花光了。陛下肯定是要暴跳如雷的,萧敬对陛下的心思,再清楚不过。
方继藩和太子相交莫逆,两个人就差穿一条裤子了。
依着他的猜想,方继藩肯定要跳出来背锅,这个时候,他方继藩肯定要玩完,少不得,也要打一顿。
他站在车厢外头,身后是百官,百官们窃窃私语,似乎大家都略有耳闻了这些事。
对于太子殿下这等败家的行为,他们难受啊,内库的银子,不也是我们的银子吗?所谓家天下,即是天下是朱家的,换一个思路,朱家的也是天下的啊。
这么一想,大家就好似觉得,自己的银子,被太子花光了。
心疼哪。
“陛下此前教子,多以棍棒、皮鞭,今太子和齐国公触犯逆鳞,只怕……要糟了,是不是大家伙儿,去敲敲车门,可不能让太子和齐国公被陛下生生打死啊。”
忧心忡忡的乃是兵部员外郎谢正。
他是一个老实人。
见他又上前的有意思。
几个同僚忙将他拉住:“不会的,不会的,打不死,一定打不死。”
谢正眉头皱的更深。
同僚们急了:“此乃家教也,天家之事,臣子岂可干涉……君臣父子,陛下教子,这是理所当然,谢兄,你不要这样啊,这样不好。”
刘健和谢迁两个,面色从容淡定,听到了身后窃窃私语,也不禁苦笑。
太子和齐国公还真是神了,居然能闹到天怒人怨的地步,真是人憎鬼嫌,却也不得不说,这是他们的本事。
这时,门开了。
朱厚照和方继藩二人完好无损的下车。
这一下子,让萧敬差点下巴都要掉下来。
朱厚照和方继藩没搭理他们,二人翻身上马,大呼:“陛下有旨,继续进发,你们还愣着做什么,赶紧哪。”
“……”
众人才反应过来。
面面相觑。
这显然是没道理的事。
许多人心里想,若是我儿子和女婿,将我家当几个月败完了,我肯定打死他,一定的,这样的孽畜,还敢留?
或许……陛下这是引而不发呢?
对,一定是陛下已是怒极,这越是轻描淡写,只恐陛下积压的怒火,就越大。
太子和齐国公,要完蛋了。
人们用怜悯和同情的目光看着朱厚照和方继藩。
亏得这两个家伙,还蹦蹦跳跳。
只怕陛下回了京,就有他们好看的了。
真为他们可悲啊。
他们生来富贵,却不知珍惜。
浩浩荡荡的队伍,在无数人猜测之中,徐徐而行。
次日,京师已经在望。
李东阳人等,方才又带着留守的文武大臣,前来接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