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败家子-第6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法子。
  翰林院苦啊。
  都是清流官,平时没什么油水,皇帝给的俸禄,又低。
  虽然绝大多数人,家境还算殷实,可这单单买房一项,就几乎把大家的家底清空了。更不必说,还有那该死的房贷了,压得大家,透不过气来。
  以往的时候,大家也还想要点体面,好歹买辆马车,雇个车夫。可发现,这车夫的价格,越来越贵,人力的成本,太吓人了。
  而如今,公共马车开始流行起来,索性,坐公共马车当值的人,已是越来越多。
  还不上房贷,便是死无葬身之地,这个时候,还要什么斯文和面子,能怎么省钱就怎么来,没有那么多讲究了。
  大家一拥而上,抢到了座位的人,顿时眉开眼笑,捋着胡须,摇头晃脑,没找到座位的,便如沙丁鱼一般,被人推挤的要窒息,口里发出啊啊啊的声音,偶尔,掺杂几句低声呢喃,天知道他在骂什么。
  ……
  “少爷……少爷……”王金元匆匆寻到了方继藩,气喘吁吁地说道:“少爷,那个……那个王不仕来了,说要拜谒少爷。”
  方继藩对王不仕,当然不会有什么好印象。
  方继藩轻轻努了嘴嘴,便瞅了王金元一眼,从嘴里冷哼出声:“这狗东西来做什么?好吧,请他来吧。”
  五辆马车,稳稳的停在方宅的门口。
  接着,王不仕一身旧袍子,一副勤俭节约的穷官僚模样,信步登堂入室。
  见到了方继藩,他含笑着从容行礼:“拜见齐国公。”
  方继藩坐着,慢吞吞的呷了口茶,眼眸瞅了瞅王不仕,调侃着说道:“你别光顾着说,你倒是拜下来呀。”
  王不仕:“……”
  这一句拜见,本是礼节,他是翰林侍讲学士,方继藩的身份,还不至他真正拜倒在地,行大礼。
  谁知道方继藩如此耿直。
  王不仕便微笑,没有拜下去,而是温和地说道:“下官来此,却是酬谢齐国公,还为齐国公,备上了一份厚礼。”
  厚礼……
  方继藩左右张望,上下看了看,礼呢,没有呀。


第1213章 功勋
  见方继藩一脸狐疑。
  王不仕勾唇一笑:“齐国公,我这份大礼,有些不同。”
  “不同,不同在何处?”方继藩审视着王不仕,目光透着几分困惑。
  王不仕见方继藩疑惑不已,便笑道:“前些日子,下官买了一些股票,也算是下官有一些运气,这些股票,倒是有了一些增值,当然,对于下官而言,钱财,犹如浮云一般,恰恰是最没用的东西。”
  方继藩:“……”
  方继藩忍不住想,这话,难道不该是我说的吗?
  看来有银子的人,都难免具有高尚的情操。
  所谓穷于心计、富长良心,想来,就是如此了吧。
  他在心里暗暗思忖着,却又听王不仕开口道。
  “因此,学生想要将一百万股铁路的股票,无偿赠与齐国公,这铁路,关乎的乃是国计民生,下官,毕竟只是私人,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非是下官谨慎甚微,只是……手持了这么多的股票,占了如此巨大的份额,实是……有些说不过去。”
  现在一百万股票,几乎已经价值两百两银子了。
  这家伙,还真是大方,竟和我方继藩一样,都是散财童子啊。
  大气……
  方继藩面带微笑,看着王不仕。
  王不仕显得很镇定,也同样笑吟吟的看着方继藩,看不出一点不舍得样子,这人还真是大方呀。
  方继藩突然道:“来啊,将这狗东西拖出去喂狗!”
  王不仕:“……”
  外头,几个护卫听罢,正待要进来。
  王不仕忙道:“齐国公,我想,是不是我们之间,有什么误会。”
  “误会,你想有什么误会。”方继藩凝视着他,尖锐的质问道:“你送银子给我,是什么意思?你明明知道,我方继藩在鼓励大家多买股票,也知道,我方继藩在鼓励私人的投资,将这银子,投进作坊里,投进股票和楼市,你居然在这个时候,要送我方继藩股票,你当我方继藩是什么人,我方继藩是那等丧尽天良,巧取豪夺,看着谁的银子多,就会暗中打他主意的人?”
  他顿了顿,便从鼻孔里冷哼出声。
  “我方继藩满门忠良,到了我这一辈,更是以天下为己任,忠心皇上,保境安民,你视金钱如浮云,我方继藩视金钱如粪土。”
  方继藩龇牙:“你这时候送股票我,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我方继藩抢你的钱财,你想坏我方继藩的名声?我方继藩,也是有头有脸的人,拿了你这些股票,看在别人眼里,从此之后,谁还敢显露财富?”
  王不仕一愣,一脸的茫然不解。
  他确实是谨慎甚微的性子。
  对他而言,银子……不过是身外之物,挣的越多,越是烫手。
  自宋以来,一夜暴富,本就是贬义词,若是有钱的过了头,这下,就难免要担心了。
  当初太祖高皇帝,转手就讲沈万三给宰了,以至于到了现在,衍生出无数个版本的故事流传。
  因此,几乎所有人都和王不仕一样,对于财富,虽有巨大的渴望,可同时,当他们得到了巨大的财富时,就不免生出了不安之心。
  可问题就在于此。
  今天收了他的大礼。
  以后……人们只会认为,你看,果然财不可外露啊,果然要小心啊,那些谨慎的人,依旧还是将自己的财富,偷偷的藏匿自己,哪怕是通货膨胀,也不敢显露,或在地窖里,或在自己的床底下。
  或者,有人得了一笔横财,却捂的严严实实。
  这样的风气,若是依旧盛行,还有人敢买股票,敢投入作坊里吗?
  王不仕忙解释道:“这个,齐国公,下官绝无此心。”
  “你说没有就没有?”方继藩龇牙咧嘴的看着他,语气透着不悦。
  王不仕:“……”
  说实话,王不仕是有点害怕方继藩的。
  这种敬畏,比之那些叽叽歪歪的翰林们,更加透彻。
  他忙道:“这……”
  方继藩背着手,笑吟吟的看着他:“你若是想帮我方继藩的忙,送我一份大礼,我这里,倒是有一件事,想要交你去办,你若是办成了。便算是你的大功一件。”
  王不仕突然觉得自己心跳的厉害,有些承受不住呀。
  因为他自以为,自己掌握了主动权,可转眼之间,这主动权,就落在了方继藩的手里,自己又好似,成了方继藩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可是……
  如今也没别的办法了。
  他只好硬着头皮问道:“不知何事?”
  方继藩笑嘻嘻的道:“不急,很快你就知道了,这件事,我思来想去,还需有一个人,来办才好,等我将那骨骼清奇的人才召回来,这事儿,也就妥当了。”
  王不仕:“……”
  ……
  快马,至兰州。
  兰州新城里,这一座依托着矿业而发展起来的城市,拔地而起。
  邓健接到了一封快报。
  流放于此,每日醉生梦死,搂着十个八个女人困觉,成日无所事事,一副被酒色掏空了身子的邓健身躯一震。
  突然……他泪流满面。
  少爷……已经有数年没有给过自己一丁点的消息了。
  自己,就好似被遗忘了一般。
  他心里难受呀,自己像是被人抛弃了一样,无人问津,更没人管自己的死活。
  可现在……终于……终于有消息了。
  他豁然而起,发出大吼:“来人,来人,狗东西,给我收拾行囊,我要回京,我现在回京!”
  他捏着信,揩干了眼里的泪,他就知道,少爷离不开自己的,少爷会想起自己的,少爷这几年比较忙,这是可以谅解的,而现在……他心里欢快起来,每一个骨头,仿佛都舒爽无比。
  整个邓宅,顿时乱做了一团。
  一车车的东西,开始收拾起来。
  七八个侍妾,哭哭啼啼,拉着邓健:“为何进京,不带妾身人等去……”
  “一边儿去,我回京,是办大事,你们这些妇人,别碍事儿。”
  有婆娘抱了襁褓里的孩子来。
  邓健看都不看一眼,昂起下巴吩咐道:“孩子也不带,统统都不带,走了……”
  他急速上车,紧接着,那马车快马加鞭,将无数妇孺,抛在了自己的身后。留下了无数妇孺的哭啼。
  ……
  巨大的雪山,遥遥在望,那犹如擎天柱子一般的山上,白雪皑皑,一片雪白。
  可是……在这山下,却是一片郁郁葱葱,没有雪,虽然天气依旧寒冷,可是无数林莽,却出现在一行衣衫褴褛的人面前。
  七八个扈从,个个面黄肌瘦。
  可在此时,他们却激动起来,纷纷拜倒在地。
  而为首的王文玉,痴痴的看着眼前的一切,突然大笑。
  哈哈……果然……这里就是黄金洲,是黄金洲。
  不……准确的来说,这里是北黄金洲。
  他们一路经过了奴儿干都司,此后,穿过了白令海峡,迎着无数的风雪,穿过了冰原,按着舆图和罗盘,一路南下,足足走了一个多月,越往南,天气越是暖和,而终于,这里告别了风雪。
  在翻阅了一座雪山之后,终于……一片郁郁葱葱的世界,出现在了自己的面前。
  王文玉激动的颤抖。
  他几乎已经可以确信了。
  这里……就是传说中的北黄金洲,若是一路南下,甚至可能抵达大明驻扎在此的金山据点。
  也就是说……
  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
  现在……一切都的得到了证实。
  这近一年的辛苦,一下子……王文玉觉得值得了。
  太值得了!
  他的脚下,是肥沃的土地……
  远处,是无数承载着希望的沃土。
  土地……
  是汉人最大的希望,有了土地,才会有子孙的繁衍,才会有王朝的兴盛!
  王文玉跪下,恨不得要亲吻脚下的土地。
  “就在此扎营,还有,采集土壤的样本……注意观察附近有什么作物和动物,刘画师,你注意着,画下来……老李,你拿着火铳,去打一头鹿来,这两日,就在此盘桓,接着,咱们继续南下。”
  “是。”
  王文玉身边的扈从,已经越来越少了,许多人,都离开了他。
  他们实在无法承受,这寒风凛冽的煎熬,最重要的是,在那冰原上,完全看不到任何希望的窒息感,比之寒冷,更加可怕。
  王文玉眼里噙泪,他想到了师公的许多交代,心里不禁在想,当初听说,徐师叔出海,无时无刻的都想念着师公的教诲,现在看来,果不其然,人在外漂泊,这等苦闷和煎熬,这等思念师公的情绪,竟比思乡还要严重。
  颤抖不止的他打起了精神,盘膝坐起,开始取出了簿子,提笔进行记录今日所发生的事,以及所见所闻。
  接下来的安排,就是继续南行,而后,抵达金山,再通过金山的舰船,回到大明。
  这一条陆路,算是彻底的走通了。
  一个更加清晰的世界,即将要展现在天下人面前,这是何其令人兴奋的事。
  “王先生,王先生……”
  那提着火铳前去打猎的老李,匆匆回来:“快看,快看那里。”


第1214章 万世永昌
  王文玉忙是起身。
  他们这一路,遭遇的危险数不胜数,早已是习以为常。
  此时,他匆匆的至老李所至的山丘上,老李将一个望远镜递给王文玉。
  王文玉接过,却发现远处人影幢幢,显然,这是当地的土人,他们穿着兽皮,手持着各种原始的武器,一个个在林莽之中游走。
  显然,队伍已经被土人们盯上了。
  王文玉道:“叫人集结起来,准备好火器。”
  这样的情况,王文玉此前就遭遇过,因而显得格外的镇定。
  众人没有犹豫,纷纷取出了鸟铳,紧接着……王文玉道:“他们不知我们的深浅,因而,不敢发出进攻,可是,我们在此,不知地利,白日还好,可一旦夜里,若是土人们袭击我们,就糟糕了。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白日里,吓吓他们,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厉害……”
  众人点头。
  这是对付土人的最好方法,无论是探险队还是土人,都不知对方的深浅,也不知对方,是否有恶意,双方,又无法进行交流,在这种情况之下,为了自保,最好的办法,就是展现自己的实力,使这些土人们,对自己生出敬畏之心,不敢贸然袭击。
  王文玉又道:“待会儿,尽量不要伤人,吓唬吓唬便是,伤了人,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老李等人纷纷点头,他们熟稔的开始检查自己的装备,有火铳,还有火药,以及腰间的短刀,还有干粮。
  能跟随王文玉穿越白令海峡的人并不多,而现在还能活着的人,无论是哪一个,无一不都是彪悍之辈。
  人就是如此,经历的多了,见识的多了,见过绝望,曾与冰原上的狼群搏斗过,曾遭遇过土人的攻击,自然,幸存下来的人,渐渐的成长起来,那些在大陆的西面,还是唯唯诺诺的人,可现在,无一不是见多识广,且经验丰富的勇士。
  探险队里,还幸存着十几匹马。
  马在这个大陆上,乃是最犀利的武器。
  因为这个大陆,压根就没有马的存在,自然,也就不存在骑兵。
  其实这些跟随而来的战马,早已不再神骏,绝大多数,伤痕累累,可在这里,它们依旧是无敌的。
  猎人老李上了马,呼喝一声:“冲!”
  一声号令,这马步兵,也不顾任何的阵型,便纷纷朝着那土人方向冲杀而去。
  土人们或是拿着弓箭,拿着骨头制的武器,或是石器,密密麻麻的,瞭望着什么,一见到这些陌生人,突然狂奔而来,一时之间,也是愣住了,而随后,他们似乎反应过来,对方向自己发起了挑衅,看着这些骑在巨大马匹上的人,这些没见过马匹的土人,居然心惊,以为这是什么可怕的猛兽。
  可显然,这些土人颇为彪悍,他们发出咕隆咕隆的声音,密密麻麻的土人,便疯狂的集结,有人举起了弓箭。
  而此时……砰砰砰……
  火铳声起。
  “……”
  这火铳的声音,响彻整个林莽。
  土人们一下子,懵了。
  对于这种能发出响雷的武器,他们顿时不知所措,甚至还以为,是上天发怒了怒吼。
  呼啦啦的,大量的土人居然开始丢掉了武器和弓箭,居然转身便溃逃。
  老李等人,对此习以为常。
  下西洋回来的人,写过无数的海外的见闻,这些见闻,早已流传天下,他们知道,黄金洲的土人们,很是彪悍,悍不畏死,一旦滋生冲突,土人的部落,男女俱都上阵,前仆后继。
  可唯独,他们最害怕的,就是火铳和火炮,炮声和铳声一起,顿时便是摧枯拉朽。
  果然……是如此。
  众人精神一振,依旧冲杀。
  土人们则丢盔弃甲,抱头鼠窜。
  王文玉不肯轻易罢休,若是此时立即退去,定会让土人们误以为自己的火铳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
  狭路相逢,需要向对方证明,自己并不害怕他们,只有如此,才可和谐相处。
  于是,众人继续冲杀,驱逐着漫山遍野的土人,深入进了林莽,足足‘追杀’了七八里,等到所有人筋疲力尽时,才发现,林莽之中,豁然开朗。
  无数巨石堆砌的一座古城,竟是展露在所有人的眼前。
  王文玉心头一震。
  土人们早已逃散了。
  古城是用巨大的石头堆砌而成,上头长满了青苔。
  王文玉不禁道:“这些饮血茹毛的土人,竟可建造这样的巨城?”
  老李气喘吁吁,小心翼翼的观测着附近的情况,一面道:“王先生,看着不像,这古城,像是有一些年头了,早已荒废,想来它们的原主人,早已销声匿迹,现在这些土人,更多的,只是盘踞在附近,你看,那古城外围,只有简易的茅草屋,那才是土人们的栖息之所……”
  王文玉颔首点头,除了无数巨石的建筑之外,他还看到,这里,有一处高塔,也是巨石铺设而成,很有气势。
  “去那高塔上看看。”
  众人一路登上了高塔。
  自这高塔上,林中的情况,一览无余。
  这高塔,倒有点儿像是观星台,高塔的最上方,竟好似有一处祭坛。
  这里有许多的人骨,显然,这里曾祭献过俘虏。
  王文玉熟知天文地理,对于黄金洲的土人,大致有些了解。
  祭坛上,有许多雕刻着鬼神的石头。
  却在此时,他的眼睛,一下子一动不动了。
  “快来看看。”王文玉看向祭坛的正中,竟是两个鸡蛋大的石头。
  一下子,这两块石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石头,通体晶莹,在阳光之下,闪烁着不同的光芒。
  其中一个,通体是黑色,另一个,通体晶莹。
  “这是……”王文玉一脸惊讶:“金刚石?”
  王文玉见过金刚石。
  而据说,大明内廷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