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败家子-第5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猎用的弓弩,当然,顺道还制造了一些给移民们抵达之后,表达内心喜悦的炮仗。
  当然,炮仗大是大了一些,可九死一生,抵达了新世界,内心的喜悦,总比过年要高级一些,这些,都是可以解释,情有可原的。
  甚至……还要预备大量的农具和工具。
  大量的移民,必须立即进行开垦,等到他们自给自足,能够生产农具时,时间已经来不及了。
  毕竟,人人都希望自己开局等级九百九十九,下船就有黄金套。难道让自己的爹,带着一群穿布衣,手持木棍的家伙们,跑去那万里之外的世界?
  方继藩努力的搜索着,恨不得将整个西山都打包,让自己的爹带走。
  “老方,老方……”
  朱厚照匆匆而来。
  方继藩抬头,看着朱厚照。
  朱厚照眼睛通红。
  最近……似乎,每一个人都多愁善感,爱哭鼻子的人比较多。
  难道,也被自己丧心病狂的征西讨逆檄感动了。
  方继藩头皮有些发麻,不会吧,这鸡血太子也吃了?
  朱厚照二话不说,上前,便是给了方继藩一个拥抱:“成了,成了!”
  方继藩:“……”
  朱厚照激动的道:“铁轨啊,铁轨……已经铺设完毕了,各处的车站,也已完工,蒸汽机车,已生产了六列,每列有车厢八个……老方……本宫终于将这铁轨,铺成了。”
  方继藩有点发懵。
  成了……
  几年之前,方继藩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甚至,他将蒸汽机车的构想提出来时,只是希望,自己所开的‘脑洞’,能够激励后世的徒子徒孙们,朝着这个伟大的构想去迈进。
  他愿意砸钱去尝试,一方面是太子殿下表现出了极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似乎也乐于如此。
  毕竟,银子砸进去,就算是不成功,可是总能研究出点什么,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银子是不会白花的。
  可现在……蒸汽机车成功,铁轨……也终究铺设成功。
  虽然只是短短的四十里……可这四十里,对于方继藩而言,已是一项了不起的壮举。
  “殿下威武。”方继藩激动的拍着朱厚照的背。
  朱厚照咬牙切齿道:“是你我威武,哈哈,成了……终于干成了,自打开始研究这蒸汽机车来,多少人在看本宫的笑话啊,老方……明日就通车,明日,我要亲自将蒸汽机车,从新城,开到旧城去!”
  方继藩顿时眼珠子打转:“要热闹一些才好,得邀请一些人。”
  “邀请谁?”朱厚照有点无言,他看着方继藩。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你下了邀请,有人会来吗?
  毕竟没有人对会动的车,有什么兴趣。
  百官们对此,兴致缺缺,他们认为,这是奇巧淫技,除非亲眼所见,他们是绝不会对蒸汽机车,有半分认同的,毕竟,他们顽固的恪守着‘子不语怪力乱神’。
  皇帝老子……根据宫中传出的消息,陛下现在想抽太子殿下已经很久了,他日理万机,哪里有功夫,对于这玩意,产生什么兴趣。
  “就怕邀请不来。”
  朱厚照显得没底气:“要不,我们等到通车之后,他们听到了什么风声,再……”
  方继藩摇头:“这么大的事,我们还指着靠这个发财呢,当然要越轰动越好,一来图个吉利,二来,让这满京师的人看看……我有办法。”
  “啥办法?”
  朱厚照觉得脑袋疼,这方面,他确实经验不足。
  方继藩似看智障一般的看着朱厚照,笑呵呵的道:“太子殿下啊,这就是多用脑袋的好处,你放心,只需按我说的去做,保准,明日通车之时,所有人都会来捧场!”
  朱厚照兴冲冲的看着方继藩,他知道,方继藩总会有办法的。
  “当然……这个法子,会有一点风险!”
  朱厚照挺起胸膛:“本宫……不怕!”
  ……
  方继藩最欣赏的就是朱厚照这一份勇气。
  有的人,勇气是与生俱来的。
  这样的人,要嘛被人称之为英雄,要嘛,他就被人鄙视为二货。
  为了确保通车无误,方继藩不得不放下手头上的事,和朱厚照一道,到了始发站,这里,依旧是靠近宫城,以及新城里的所有重要的部堂和衙门,这是第一条铁路线,所经过的站点,在新城就有三个,大多为人口密集区,或是未来的黄金位置。
  许多的匠人,正连夜对蒸汽机车进行检修。
  朱厚照怕出什么意外,亲自提着马灯,检查蒸汽机车的每一个位置。
  方继藩则登上了车厢,车厢构造简单,就是一个装了轮子,能和车头连接的铁皮,除了一号和二号车厢里有座位之外,其余的车厢,统统没有位置,站着多好,有蒸汽机车给你坐就不错了,还要啥座位……
  方继藩几乎可以想象,这车厢,在未来就形同于是沙丁鱼的罐头……不过……挺好。
  将就睡了一会儿,到了清晨,朱厚照便已换了新衣,预备入宫了,方继藩亲自将朱厚照送出来,拍拍他的肩:“殿下,珍重!”
  朱厚照带着英雄们身上都具备的大无畏精神咧嘴一笑:“会的。”
  “出事了……”方继藩千叮万嘱:“别供出臣来,臣的孩子还小。”


第1000章 光宗耀祖
  翰林院待诏房。
  一封快报紧急的送了来。
  这是一份奏疏,是顺天府报上去的,说是铁轨已经铺设完毕。
  可至于这铁轨要做什么,有什么用处,却无人之知晓。
  不过至少,这事儿总算是过去了。
  顺天府才不管这铁轨有什么用处呢。
  他们只知道,在铁轨铺设的过程中,顺天府成日都在担心受怕啊。
  这是太子殿下的铁轨,就这么堂而皇之的摆在地上,虽是固定了,也有专门的护路队巡视,可顺天府哪里敢怠慢,倘若当真有什么刁民,将这铁轨偷去了几截,太子殿下震怒,顺天府怎么交代?
  可这玩意,它不能吃,不能喝,放在这里风吹雨淋吗?
  顺天府的意思是,是请陛下定夺。
  可陛下定夺什么,直接将奏疏留中了,没有给顺天府一个准信。
  这一条铁轨,花费了无数的银子啊,据说是天文数字,想一想,还真是心疼,拆是不可能拆了的,所以陛下,只好不予置评。
  留中的奏疏,都需送待诏房来。
  待诏房里,翰林们各司其职。
  侍读学士王不仕如往常一般,低头整理着诏书。
  闲暇时,便开始起笔,写一写自己的心得。
  贷来的数十万两银子,统统都押了下去,至今……还没有任何的音讯传来,这是自己的身家性命,能投入进去,已是王不仕破釜沉舟,若说他心里没有一丁半点忐忑,这是假的。
  尤其是时间越长,他越显得有些焦虑。
  这种焦虑,直接写在了脸上,引起了同僚们的暗暗揣测。
  当然,看笑话的人多一些,这不是活该吗,哈哈,他竟收购了这么多旧城的土地,据说,银子还是贷来的,限期不还,便是死无葬身之地,可偏偏,他将这真金白银,却去买了旧城的土地。
  翰林们有种种的传闻,有的人说王不仕花费了十万两银子购地,有的说是二十万,众说纷纭。也有人质疑王不仕银子的来路……
  在此时,突然有人惊讶道:“呀,铁轨铺设完成了!”
  说话的,乃是老侍学严喜,严喜做了一辈子官,是老油子,他恪守中庸之道,待人谦和,和与人格格不入的王不仕相比,人缘好的多了。
  严喜一说,许多翰林们都兴奋起来。
  铁轨的事,京里都传开了,不知道到底有何用,说什么的都有,想不到,终于完工了。
  严喜捋须,摇头晃脑,笑吟吟的道:“诸公,这是顺天府的上奏,说是已经完工,奏疏送到了内阁,内阁诸公,没有拟票,显然,也觉得棘手。于是,这奏疏又送到了陛下面前,让陛下圣裁。而陛下则直接留中,看来……对此也没有任何的主意。”
  “听说,这铁轨花费了上千万两银子,可是真的?”
  “天知道,这铁,何其贵重啊,可太子殿下,还有那方都尉,却将它们,当做是石头一样,铺在地上,说句实在话,谁看了不心疼呢,有银子,也不是这样败的啊。”
  有人磨牙:“银子,这银子从何而来,还不是民脂民膏。”
  一说到民脂民膏,大家就有一种割肉般的疼痛感,这个‘民’,可不是普通的‘民’,普通的‘民’,他也别巴望着在新城能买一个宅邸。
  说到底,这是太子殿下和方都尉,在自己身上割的肉啊,可他们呢,一点都不知道珍惜。
  严喜显得稳重,厉声道:“好了,慎言。”
  他说慎言,一面眼角却瞅向王不仕。
  其他人明白了。
  严侍学的意思是,说话小心点,小心隔墙有耳,我们的身边,可有一个‘叛徒’。
  而至于‘叛徒’是谁,这就不言自明了。
  王不仕显然,听出了话外音。
  他一听到铁轨铺成了,便连自己,其实也并不知道,这铁轨的用处,可不知道,并不代表他意识到不到这铁轨的价值,这肯定和旧城的地价卖空有关。
  看来……该来的,要来了。
  王不仕虽是面上不露声色,心里却是激动万分。
  可此时,诸同僚们看他的脸色,显然……有些微妙。
  王不仕皱眉,淡淡道:“铺设铁轨,无论花了多少银子,可至少,这么多生铁,变成了铁轨,树木,成为了枕木,这么多的匠人的劳力,连日操劳,他们总算,有了一份薪水,也有了一口饭吃,这未必是坏事。”
  严喜等人,对此,自是嗤之以鼻,可论起经济之道,谁是他的对手,至少口舌上,他们是占不了王不仕的便宜的。
  一个年轻翰林有些不服气,便道:“王学士在旧城收购的土地和宅邸,下官听说,又跌了。”
  其他人,顿时挤眉弄眼,自打旧城的地卖给了王不仕,大家都安心了,至少不必操心旧城的地价和房价,心里……踏实啊。
  现在这烫手山芋,统统都丢给了王不仕,可不是大快人心吗。
  “嗯……”王不仕的脸色,显得很是平静,他淡淡道:“是这么一回事,这几日,行情尤其的糟糕,又下跌了一些,不多,一成还差一些。”
  “……”
  这口气,就好像王不仕掉了一串铜钱一般,轻描淡写。
  那严喜诧异道:“外间说,王学士,花了十万两银子去购置旧城的土地,除了我等手里的地产,还收了不少。”
  “不是十万。”王不仕笑吟吟的看着他们,当他否认自己花了十万的时候,他分明可以看到,许多人脸上,露出了失望之色,王不仕随即道:“而是二十三万两纹银。不瞒你们说,老夫借着新城的东风,确实是买下了一些新城的房产,再用新城的宅子做抵押,才勉强贷了这些银子来。”
  二十三万两……
  大家倒吸一口凉气,这下坐实了,大家心里都仿佛踏实了,有人想要噗嗤的取笑一声,也有人,像看怪物一般的看着王不仕。
  而王不仕道:“怎么,有什么问题吗?”
  众人挤眉弄眼,却纷纷摇头:“没,没有,王学士好魄力啊。”
  严喜乐了:“祝王学士能金玉满堂!”
  王不仕微笑:“谢诸公吉言!”
  这哪里是吉言,这是讽刺。
  可面对讽刺,王不仕早已习惯,他报之以微笑,仿佛充耳不闻。
  一个人,当他到了更高的层次,哪里还在乎,和目光短浅的人去逞口舌之快呢,有这时间还不如多想想,怎么样,让自己手中的资源,不断的翻番。
  可对于许多翰林而言,他们是乐于坐看事态发展的。
  这王不仕,会不会挂印而逃,为了躲债,销声匿迹呢。
  ……
  次日清晨。
  朱厚照已穿着簇新的新衣,大早,感到了仁寿宫。
  好久不曾见到自己的曾孙,一见到他来,太皇太后心情也愉悦起来,带着几分嗔怒:“你还记得哀家?”
  朱厚照规规矩矩的行了一个礼:“曾祖母就算是化成灰,孙臣都记得的。”
  “……”
  有时候,太皇太后也算是很服气这个曾孙的,化成了灰,这话……听着实在是……
  好在,太皇太后是不会计较子孙们的口不择言的。她依旧微笑:“说罢,有何事,你先近前来,哀家看看你。”
  朱厚照便起身,上前,太皇太后慈爱的打量着他,朱厚照道:“曾祖母真是圣明哪,一见孙臣,就晓得孙臣是有事来,孙臣,是来给曾祖母报喜的?”
  “报喜?”太皇太后凝视着朱厚照道:“喜从何来?”
  朱厚照喜滋滋的道:“您可记得,孙臣这两年,都在研究那会动的车吧,实不相瞒,这会动的车,孙臣已经造出来了,曾祖母,您不知道,孙臣为了这个,可是吃了不少的苦,受了不少的罪,您看看……”
  他一面说,一面伸出自己满是老茧的手。
  太皇太后周氏见了,忍不住皱眉,心疼,这可是天潢贵胄,是储君,是自己的曾孙啊。
  看看他的手,这孩子,是遭了多少罪啊。
  “可万幸的是,幸赖列祖列宗保佑,曾祖母,孙臣将这车造出来了,今日……就是通车的大喜日子,曾祖母,您看,这一闲下来,如此重要的事,孙臣便想到了您,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曾祖母,这样大好的日子,对孙臣而言,可比登科和入洞房还要喜庆一些,孙臣在想,得让曾祖母一道去看看才好,曾祖母打小,就最疼孙臣的。”
  “呀。”这一番话,倒还算是中听,至少比化成灰要好许多。
  周氏连连点头:“好孩子啊,难得你还记得哀家。”
  “既如此……”朱厚照美滋滋的道:“曾祖母,咱们这就出宫去,吉时要到了。”
  “这……”周氏有些为难。
  朱厚照便开始耍赖了:“曾祖母,您非去不可,时间来不及了,车驾……车驾孙臣都吩咐好了,咱们得赶紧。”
  周氏心软,最重要的是受不住这宝贝曾孙的软磨硬蹭:“派人,去问问皇帝才好。”
  “不可,父皇若是知道,可不准您去,他心眼儿小。”朱厚照道:“何况,时候不早了。”


第1001章 凤驾
  看着自己曾孙儿死缠烂打的模样,太皇太后是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她似乎觉得不妥。
  似乎也能猜中朱厚照打着什么主意。
  可朱厚照却是撒泼打滚一般,令她心有些软了。
  “曾祖母,这车,是孙儿花费了几年功夫,废寝忘食弄出来的,人都说,富贵不还乡,便如锦衣夜行。孙臣也是如此啊。若不给太皇太后看看,花费了这么多苦心,还有个什么意思?孙儿就是想争口气,想要曾祖母知道,孙儿这几年,可不是在胡闹。”
  周氏有些心动,却不敢贸然答应,这是仁寿宫,自己是一宫之主,一举一动,都是意义重大。
  朱厚照又道:“曾祖母不去,孙儿……孙儿往后就成日入宫,陪着曾祖母一道听戏。”
  “胡说!”周氏板起脸来训斥他:“你还敢威胁哀家?”
  朱厚照便忙可怜巴巴的样子:“不敢,孙臣只是以后遭受了打击,从今以后,志气便被磨灭了,只好每日听戏自娱。”
  周氏冷冷道:“你说这样的话,对得起列祖列宗吗?”
  朱厚照便苦着脸:“曾祖母,你去吧,赶紧,再不去就真迟了。”
  拉着周氏的手,晃啊晃。
  周氏觉得自己的老胳膊,竟有些不是自己的了。
  “你都这么大的人了,竟还和孩子一样!”
  “曾祖母……”朱厚照使劲的揉揉眼睛,总算有泪水挤出来,期期艾艾道:“说到了孩子,孙臣就想起了朱载墨那个混账……”
  周氏厉声道:“虎毒还不食子呢,载墨聪明伶俐,恭顺宽仁,你骂他做什么。”
  “曾祖母。”朱厚照继续哭。
  周氏叹了口气:“罢罢罢,便由着你吧。”
  朱厚照一喜:“车驾已准备好了,就等您老人家去看看,这蒸汽机车,可比那听戏好看哪。”
  “来,孙臣背您出去坐车。”
  “哀家自己能走。”
  “您对孙臣这样的好,孙臣孝敬您,是理所应当的。”
  说着,嗷嗷叫的背起周氏,朝那身边一脸懵逼的宦官们道:“还愣着做什么,走啊!”
  仁寿宫霎时间,鸡飞狗跳。
  这等事,最大的忌讳就是夜长梦多,朱厚照风风火火,车马准备妥当了,让周氏上了车,接着急躁的让车夫动身,一溜烟儿,车驾出了仁寿宫……
  朱厚照心里感慨,四轮马车,真是伟大的发明啊,若不是有它,还像从前乘坐步撵,只怕还没出仁寿宫,便被劫了。
  ……
  弘治皇帝如往常这般,和刘健等人,在奉天殿中议事。
  弘治皇帝手里捏着的,乃是最新的求索期刊。
  期刊之中,是西征讨逆檄。
  这一篇文章,读来倒是令人热血沸腾。
  本来,贸然出现了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