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败家子-第4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虽是夜渐渐深了。
  可在定兴县工棚附近的简易球场里,还是有无数的人,人头攒动着,焦灼的等待着消息。
  哒哒哒……哒哒哒……
  马蹄声传来。
  所有人都激动起来。
  无数人循着声音,朝着马蹄声的方向涌去。
  那马上的人终于气喘吁吁的到了面前,他看到了一张张热切的脸。
  每隔一两盏茶功夫,就有快马而来,上半场采石队获得了巨大的优势,可变数依旧很大,从西山传来的消息,那狗裁判该死队并非是浪得虚名,这令无数人心焦起来。
  不会追平了吧,又或者……反转了。
  许多人或捏着彩票,又或者,只是单纯的喜欢。
  只可惜,球赛是在西山进行,下一次,一定要让西山的球队,来咱们定兴县决胜……
  “如何了,如何了?”
  无数人焦灼的询问。
  马上的骑士好不容易才喘息好了,最后……在短暂的沉默之后,他扯着嗓子道:“咱们采石队,胜了,一比零,完胜!”
  “……”
  夜色之下,是寂静。
  没有一丁点的声音。
  可随即,人群中爆发出了喝彩。
  赢了!
  干脆利落。
  就说采石队会赢的。
  叶秋队长,是何等厉害的人物,哈哈哈哈……
  赢了……
  不只是球队赢了,便连许多人,也赢了,明日就去兑奖去。
  人们欢声雷动,说不出的喜悦,方才无数人凑在一起,低声的议论着每一个球队的好坏,以及每一个球员的优劣,可分析了再多,也不过是枉然。
  现在……
  “且听我说,咱们的球员,马上就要坐车回来,大家伙儿,迎咱们的健儿回家。”
  又是一阵欢呼。
  欢声雷动。
  哪怕明日还要开工,哪怕其实所谓的足彩,即便赢了,绝大多数人,也只是挣几文,至多也就数十文的钱,可这胜利的喜悦,却是可以分享的。
  ……
  在远处,欧阳志背着手,远远的眺望着前方的黑暗,黑暗中,欢呼不绝。
  身后,一个文吏忧心忡忡的道:“县尊,是否让他们早些去休息,毕竟,明日就要上工,可别耽误了……”
  欧阳志摇了摇头,淡淡道:“不急这一刻,他们劳累了这么多日子,难得可以如此轻松,让他们再高兴一阵子吧,人彻底的歇息放松了,才可精神百倍的上工,否则,让他们总是绷着,日复一日的劳作,迟早,会憋坏的。”
  欧阳志这时……方才理解了自己的王师弟,王师弟……真是个人才啊,他所懂得,其实未必是什么文武艺,若论文武艺,欧阳志甚至并不觉得,自己比他要差。
  王师弟厉害之处在于,他懂人心!
  欧阳志抿嘴一笑,回头,看了那文吏一眼:“足彩,你也买了?”
  文吏颔首点头:“买了,赢了三十文呢。”
  欧阳志沉默了,随即他转过身,拍了拍他的肩:“恭喜。”
  “县尊买了?”
  欧阳志沉默着,再没有说话。
  他登上了车,在车里,他取出了一沓足彩,作为西山大宗师的首席大弟子,欧阳志当然而然的买了西山的球队赢。
  只是显然,太子殿下并不争气。
  他将这一沓足彩撕碎了,而后打开了马车的一扇小窗,趁着夜色,丢了出去,那白色的纸片,借着月光,如雪絮一般的纷飞。
  欧阳志坐在沙发上,面无表情,无喜无悲。
  ……
  弘治皇帝一宿未睡。
  震撼。
  太震撼了。
  治天下,就是治人心哪。
  淮河之事儿,令他忧心。
  而昨日的所见所闻,却突然,给弘治皇帝一种醐醍灌顶的感觉。
  萧敬见弘治皇帝未睡,只好陪着,陛下有一搭没一搭的看着书,而他……却只能站在一旁,他不断的打着哈欠。
  弘治皇帝道:“你若困了,就去歇一歇。”
  萧敬打了个哈哈,忙道:“陛下,奴婢还有一些精神。”
  他说着,身子摇摇晃晃,几乎睁不开眼睛。
  弘治皇帝便没有说什么。
  等晨曦露出了曙光,才有宦官疾步来:“陛下,方都尉与侍读学士王守仁求见。”
  弘治皇帝手搭在御案上,目光闪烁,若有所思,他淡淡道:“宣。”
  方继藩和王守仁入殿。
  方继藩跨前一步,振振有词:“儿臣万死,儿臣……竟把陛下撂在了西山,结果自己竟去睡了,儿臣……赤胆忠心,无法接受这等不忠不孝之举,儿臣心已死了,如千刀万剐、万箭穿心……”
  王守仁在身后,面无表情,事有反常即为有,可换句话来说,恩师都没反常,很正常,再正常不过了。
  不过,当方继藩说心已死了的时候,王守仁还是学不到师兄们那般淡定自若,面皮不禁的颤了颤,心有戚戚然。
  弘治皇帝抿嘴而笑:“压压手,朕能体谅,不要告罪了……”
  方继藩颔首。
  弘治皇帝随即目光穿过了方继藩,看了王守仁一眼,沉默片刻,道:“这足球……颇有几分意思。”
  方继藩正色道:“陛下,这是儿臣的弟子王守仁……”
  弘治皇帝颔首点头,道:“朕都知道,否则,为何让你与王卿家同来。朕观足球,规则简单,决胜却是激烈,一场决战,热闹非凡。”
  他顿了顿,心里竟有一些期待,下一场的友谊赛了。
  哪怕不能去看,也想知道,最后的结果。
  他发现,这其实也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
  观看赛事最大的乐趣,对于寻常人而言,是胜负,可对于弘治皇帝这样自诩自己是主宰者的人而言,他反而对于每一个球队在赛场上的表现,以及比赛过程中,每一个球员的发挥,对其进行归纳和分析,反而觉得很有意思。
  弘治皇帝心里想笑,可随即,他又绷着了脸,露出严肃的样子:“朕……昨日……倒也体察了民情,印象最深刻的,却是似乎百姓们,对此津津乐道,朕想起,继藩对朕说过一番话,现在恍然回头去看,方才发现,这其中,竟是蕴含了极大的道理。王卿家,你是如何想到,应对民情,堵不如疏的道理。”
  堵不如疏……
  这是弘治皇帝归纳和总结出来的道理。
  得让百姓们有点念想。
  他们劳作,已经极辛苦了,偶尔也需放松,让他们神经紧绷着反复劳作,一旦麻木,定会容易生怨。
  倘若再有人暗中煽风点火,哪怕居上位者,并非刻薄寡恩,照样可能是干柴烈火,那修淮河,不就是如此吗?
  修河堤,难道不是为了百姓?不是为了防止,百姓们遭遇水患?
  朝廷拿出这么多银子,甚至弘治皇帝还从内帑中,取出大量的钱粮,这本该是恩典,可结果呢……一个火苗,一句流言蜚语,就制造了漫天的怨恨,最终,闹的惊天动地。
  反观在西山,弘治皇帝也能感受到,百姓们未必是对一切都满意的,他们固然感激太子和方继藩两位恩公,可并不代表,现管着他们的低级官吏们,他们完全满意。
  所以……他们也有抱怨。
  若是不对其进行疏导,不令他们产生某种共同的兴趣,一旦有人想不开,难道……不也可能出现修淮河时的情况吗?
  弘治皇帝欣赏的看着王守仁。
  王守仁朝弘治皇帝行礼,不卑不亢的道:“陛下,臣带过兵……对于军中之事,有所了解,方知,在这军中,万万不可让士卒们清闲下来,一旦清闲,遇到了战时,他们便会抱有各种的念头。人有了杂念,就再难一心一意了。况且,一旦士卒们清闲,没有了共同的喜好,就极容易侵扰百姓,为虐一方……因而,臣带兵时,哪怕是让士卒们休息,也绝不只是放任他们自行其是这样简单。”
  “而当下,大量的百姓做工,这和带兵,也没有什么分别,人群聚集起来,就是巨大的隐患……臣这才想起了此法,恩师对此,极为认同,便将这蹴鞠,改良为了足球,臣对恩师,佩服的五体投地,起初还不知他的用心,现在细细回想,方才知道,这足球,真是妙不可言。”
  ……


第0912章 升官
  听了王守仁的话。
  弘治皇帝微微一愣,他若有所思,心里不禁想,王守仁所言,确实极有道理,尤其是这足球,此时听了王守仁的提醒,他方才细细的开始对比起蹴鞠和足球的区别。
  弘治皇帝也知道一些蹴鞠,只是难有什么热情,这蹴鞠更多的是表演性质,对于球员的要求也是极高,反观这足球,不过短时间之内,立即风靡了整个京师。
  弘治皇帝感慨道:“无论是治民之道,还是带兵之道,在朕看来,都是治天下的道理,王卿家,实是令朕大开眼界,小小的足球,竟有如此用途……若是当初,朕命卿家去治河,何至如此?”
  相比于那刑部尚书文涛,这王守仁,真是无论哪一点,都比他强得多啊。
  弘治皇帝心里只有后悔的份。
  他手微微的搭在了御案上:“足球风靡,不是坏事,朕听说,现在西山和定兴县组建了大大小小许多的球队,下一场,该是一场预赛了吧,这足球,既能强身健体,又能使百姓们有点儿盼头,这不是坏事,朕下一次,要亲自去看看这一场预赛不可。”
  他看了方继藩一眼:“方卿家,可欢迎吗?”
  方继藩忙道:“欢迎之至,欢迎之至,陛下圣明哪,儿臣……”
  弘治皇帝点点头。
  却又带有欣赏的看了王守仁一眼。
  却在此时,外头有宦官道:“陛下,内阁大学士刘健求见。”
  弘治皇帝颔首,却是板着脸。
  等刘健入殿,行礼。
  弘治皇帝淡淡道:“淮河治水,有司可有结论了吗?”
  “查过了。”刘健沉声道:“陛下,大理寺那儿,得出来的结论是,此事,涉及到了白莲教教匪,这些人狼子野心,居心叵测,暗中造谣生事,煽动百姓,根据大理寺的建言是,白莲教匪十恶不赦,理当将首恶统统拿捕归案。而刑部尚书文涛,竟是不能明察秋毫,玩忽职守,理当……罚俸三年……”
  弘治皇帝显得不耐烦,敲了敲案牍:“这么大的事,只是罚俸?”
  “后头还有……”刘健错愕的看着弘治皇帝,他没想到,陛下的情绪如此激动:“还有就是,老臣的建言,不妨,可将其调任南京。”
  一下子,弘治皇帝明白了。
  所谓调任,就是刑部尚书,平调至南京任刑部尚书。
  级别虽还是一样,可南京的刑部尚书,毕竟比刑部尚书的权柄要小得多。
  这边算是彻底的断绝了文涛的仕途,让他乖乖去南京养老而已。
  这个处理的建议,是刘健反复斟酌过的,这事儿太大,想从轻发落都不可能。可是处罚再重,又过犹不及了,毕竟,文涛乃刑部尚书,地位崇高,门生故吏不少……
  弘治皇帝皱眉:“朕不这样看,他不只是玩忽职守这样简单,他是昏聩,是无能!”
  刘健不敢回答,陛下这些话,过于诛心了。
  弘治皇帝板着脸道:“欧阳志在定兴县修路,也征募了这么多的民夫,何以定兴县能够相安无事,可到了他文涛那里,就出了乱子。你们啊……遇事总是说,这个贼子无礼,那个贼子穷凶极恶,白莲教匪猖獗,这满朝上下,可曾有人想过怎么对付吗?”
  刘健瞠目结舌,只好道:“臣等万死。”
  萧敬站在一旁,忍不住咳嗽一声:“陛下说的……”
  他话没落下,弘治皇帝却是冷冽的看了萧敬一眼:“朕不但是在说朕的文臣,也在说你!”
  啥……
  萧敬本还想帮腔呢,谁料到引火烧身,陛下,奴婢是您这边的啊。
  可他不敢反驳,忙是拜倒,战战兢兢:“是,是,奴婢万死。”
  弘治皇帝豁然而起。
  倘若没有方继藩和他的弟子们珠玉在前,倒也罢了。
  可你们看看人家,人家也在修路,人家还在西山,在新城,招募了多少民夫啊,这么多的人,是那文涛的多少倍?
  可结果呢,结果却是,人家相安无事,所有的宫城,进展都是顺利,一切的事,都被安排的井井有条。你们这些人,不是酒囊饭袋是什么?
  弘治皇帝瞪着萧敬,怒气冲冲:“厂卫上下数万人,数万人,捉了多少所谓的乱党,又抓了多少,妖言惑众之人?又花费了朕多少的内帑,什么厂卫,你们就不会动一动脑子,想一想,什么叫堵不如疏,再想一想,怎么防范于未然,似你们这般,朕要尔等何用?”
  萧敬想死……
  他脸色铁青,哪里敢辩驳。
  弘治皇帝厉声道:“厂卫内部,要整顿,要检讨。刑部尚书文涛,昏聩无能,有眼无珠,罢黜了吧,朕也该处置几个尸位素餐之人,以儆效尤了。否则,难道眼睁睁的看着你们这样的烂下去。我大明,就是养了太多吃闲饭的。吃了闲饭倒也罢了,却还只晓得作威作福,可耻!”
  钱啊。
  这么多内帑,统统被这些家伙折腾了。
  折腾完了,还来一句白莲教匪猖獗,还想去南京养老?
  从前,倒还罢了。
  可隔壁家的孩子得了一百分,你考了三十分,还敢说不就差一点可以及格吗?你侮辱朕智商?
  刘健一脸的不解。
  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以至于陛下突然如此怒气冲冲。
  他想了想:“陛下所虑,不是没有道理,既如此,那就罢黜文涛。只是刑部尚书……”
  弘治皇帝背着手,淡淡的道:“大明,唯独不缺的就是刑部尚书……就以左侍郎顶上吧。至于左侍郎的人选……”
  弘治皇帝稍稍的迟疑,他看了一眼王守仁:“王卿家,你懂刑名吗?”
  侍郎……
  王守仁才三十多岁啊。
  按理来说,该在翰林里再磨砺一番。
  小小年纪,就成为一个部堂的佐二官,这放在整个大明,都是鲜见的。
  方继藩心里乐了,这事儿,可是为难我家王守仁了,什么叫做你懂刑名吗?当事人,肯定要谦虚一番嘛,不过这不打紧,他不好意思,我这做师父的,却得给他吹一吹。
  方继藩刚要开口。
  却听王守仁朗声道:“陛下,无论是刑名还是带兵,或是治民,只需融会贯通一个道理,便可一以贯之,臣不懂刑名,却可以做的比别人好。”
  “……”
  殿中沉默了。
  臭不要脸。
  方继藩心里悲愤的想,伯安这是一丁点都不客气啊,口气大的很,当然,好听一些,叫做耿直,这难道是学自己的?
  弘治皇帝也没想到,王守仁这般的痛快,微微的一愣之后,嚅嗫了嘴,乐了:“甚善,如此,王守仁敕为刑部左侍郎!”
  刘健有些错愕,他不太明白,咋王守仁突然得了如此器重。
  弘治皇帝看了王守仁一眼:“朕拭目以待,看看你如何融会贯通,噢,还有……下旬的球赛,朕要看看。”
  方继藩心里乐开了花。
  左侍郎,这是正儿八经的正三品,再进一步,就是一部的部堂了。
  想不到啊,我方继藩也有今天,还有门生,直接成为大明有数的高官,幸福来的有些快……
  方继藩道:“陛下,臣这门生……”
  “你别说话。”弘治皇帝不给方继藩任何‘谦虚’的机会:“就如此吧,诸卿家……退下!”
  ……
  萧敬……有一种日了狗的感觉。
  却是……无可奈何。
  这一次陛下对于刑部尚书的处置,实是过于严厉,可他犯下了大错,谁也无可奈何。
  倒是王守仁突然被敕为了刑部左侍郎,却是让所有人都瞠目结舌起来。
  ……
  几个旬日。
  弘治皇帝都出现在了西山那最佳的观赛台上。
  陛下似乎对于足球,有浓厚的兴趣。
  毕竟,一项娱乐,不但有趣,还可抵挡流言蜚语,这对于弘治皇帝而言,实是一举两得之事。
  所谓上行下效。
  陛下几次据说都去观球了,倒是让百官们既是担忧,也忍不住对于球赛,关注了起来。
  《球经》现在成了和求索一般同名的刊物。
  里头大多都是揭晓最近的比赛结果,或是一些球员和球队的分析,还有最近一些日子,球赛的预告。
  而如今,对于许多人而言,无论在哪儿,身上夹带着一本球经,兜里带着几张足彩票,已成了流行的事。
  大家凑在一起,谈一谈球,说一说各队的优劣,倒也是极有意思的事。
  毕竟,平日的工作,实在过于辛苦,难得休闲下来,有了这球赛,却使人多了几分盼头。
  这球经会请一些人来投稿。
  而近来,竟有一个叫‘朱大寿’的家伙,开始崭露头角,他滔滔不绝的讲述各个球队的优劣,指出每个球员的问题,甚至对于每一场球赛,做出预测。
  起初,人们对此,并没有在意。
  只是……


第0913章 帝心难测
  这朱大寿虽是分析的头头是道,只需一看,便知此人非凡。
  足球到了现在,毕竟还只是平民的爱好。
  哪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