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败家子-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继藩心底,又何尝有底呢。
  他心里自知,贵州的战场,因为自己,已彻底的天翻地覆了,改土归流的流言已传到了贵州。
  贵州的土司们,会借此进行一场猛烈的反扑,倘若自己的父亲稍有不慎,整个贵州,乃至整个西南,都将彻底沦陷。
  却在这时,外头有人道:“陛下……急奏。”
  弘治皇帝眼眸微眯,目光里满是不解,动了动筋骨,随即一张脸又拉下来:“进来。”
  一个宦官快步进来,拜下。
  “什么急奏?”弘治皇帝铁青着脸。
  “王轼……”
  “又是王轼……”暖阁里君臣皆惊,怎么还是他,这才多久,又上了一封奏疏?
  兵部尚书马文升急切的接过奏疏,面容里满是忧伤。
  “相隔一两个时辰,莫不是……遗奏?”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忐忑了起来。
  遗奏啊,是王轼临死之前,发出的最后一份奏疏?
  明军已经彻底的败了?
  这不无可能。
  “念!”弘治皇帝在此时,却是冷然,一副不为所动的样子,即便是天塌下来,他这天子,也要显露威严,如此,才能安稳人心。
  马文升犹豫的看了弘治皇帝一眼。
  刘健等人也铁青着脸,却都是一副凝重又肃穆的样子。
  马文升打开了奏报,道:“臣王轼奏曰:水东土司反,断我军粮道,臣欲退兵,而此时,总兵方景隆,奇袭石涧寨……”
  石涧寨……
  很耳熟。
  弘治皇帝忍不住朝方继藩看了过去。
  方继藩已经忍不住了,瞳孔放大,父亲这是成功偷袭了米鲁?
  朱厚照跪在地上,死死的用手抠着地面,着急的催促马文升:“念快一些。”
  “俘米鲁!”
  “……”
  一下子,朱厚照眼前一亮,清隽的面容里满是兴奋之色:“果然……果然……”
  方继藩已是长长松了口气。
  果然……历史上的米鲁藏匿在石涧寨,而现在,依旧是在此。
  老爹这一次,算是冒险成功了。
  弘治皇帝脸色依旧紧张,皱眉追问:“此后如何?”
  马文升的脸上,已是渐渐的舒展了开来,说到俘米鲁的时候,声音竟有点哽咽,他是兵部尚书,自然之道,这个贵州的妇人,折磨了兵部多久,这是梦魇啊,而今日……居然俘获了贼酋,实是可喜。
  “总兵官方景隆,自所俘虏之中,得知水东土司谋反之事,星夜回贵阳,紧急调山地营,火速驰援……”
  “臣等已陷入绝地矣,贼军见我军缺粮,如跗骨之蛆,疯狂追杀。而水东土司以逸待劳,欲截杀臣等,臣与数万军民,风雨飘摇,死亡且在眼前。”
  “……”
  这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已恨不得抓着那千里之外的王轼将他打死了,到了这个时候,他居然还能拽文,话都不好好说了,非要摆弄自己的文辞,据说文臣们都有这么个毛病,屁大的事,非要啰嗦一大堆。
  太祖高皇帝在时,有个大臣奏报一件事,居然洋洋洒洒数万言,念到了一半,太祖高皇帝还没明白他要奏什么,于是乎,这位脾气火暴的高皇帝直接将其扯起来,狠狠揍了个鼻青脸肿,那大臣被打了个半死,这才开始说人话了,说明了两件事。
  太祖高皇帝居然觉得这厮虽然水,可奏报的事居然很有可取之处,一应恩准照办了。
  由此可见,这是病,得治。
  “简明扼要的说!”弘治皇帝脸抽了抽,不禁有些急躁。
  马文升只好一目十行过去,终于找到了重点,继续念道。
  “万幸总兵官方景隆及时杀至,山地营气势如虹,先败水东叛军,斩首一千级,俘贼无数,诛水东土司刘岩贞。”
  呼……
  开挂了!
  方继藩心里忍不住想,也忍不住热泪盈眶,其实开不开挂不重要,重要的是,老爹还活着,活着便好。
  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而现在老爹不禁活着,还先俘米鲁,再破水东叛军,力挽狂澜,单凭这个,就足以载入史册了。
  弘治皇帝豁然而起,竟是忍不住,万分激动的道:“好,好!”
  刘健、谢迁、谢迁李东阳眉头俱都舒展,笑了起来。
  马文升道:“还有呢,此后三军军心大振,驱兵反击,贼见不妙,顿时溃败,总兵官方景隆会同副总兵官邓通,驱兵掩杀三十里,杀贼无算……臣有万死之罪,昔有……”
  “不必念了……”弘治皇帝压了压手,显然,这份奏疏已经结束了,接下来,该是王轼的自省之词,天知道后头还有多长。
  现在,也没人有心思听这个。
  弘治皇帝深吸一口气,才使自己的心情平复。
  他惊讶之处就在于,方景隆确实做到了力挽狂澜于既倒,带着八百人,先去奇袭米鲁,这其中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忠诚,以及智谋,都是非寻常人可及的,一个折磨了大明两年的米鲁,竟只被八百人便轻松俘获,这更是自己无法想象的事。
  而他更惊讶之处却在于,方景隆的军事行动,居然让千里之外的方继藩和太子猜了个正着。
  方继藩倒是好说,毕竟将门虎子,想来,打小,便久经熏陶。
  可是太子……
  弘治皇帝突然狠狠瞪了一眼方继藩,厉声开口:“方继藩……”
  “臣在。”方继藩现在心里直乐呢,心情愉快了许多,面带笑容的:“陛下圣明,陛下远在千里之外,运筹帷幄……”
  “少来这一套!”弘治皇帝拉着脸,冷哼出声:“你合谋太子欺君,还不知罪吗?”
  啥?
  方继藩懵了。
  欺君?
  虽然自己确实欺过君,自己都算不清,到底忽悠过多少次了。
  算是前科累累,可是这一次,自己当真冤枉啊!
  他忙是可怜巴巴地说道:“臣是老实人,臣一向以诚实为本,不知陛下听了谁的谗言……”方继藩说话时,眼睛飘向萧敬。
  萧敬一脸懵逼,虽然他一直看不惯方继藩,方继藩这厮,没少给自己制造麻烦,让东厂丢了人,可是,他也想叫屈,谗言?我萧敬是那等人?好哇,今日你倒来泼脏水了。
  “呵,到了现在,还想抵赖吗?”弘治皇帝板着脸,看着方继藩,继而又恨铁不成钢的看了朱厚照一眼,嘴角抽了抽,才接着道。
  “你既看出了你父亲的部署,倒也情有可原,朕自知你对战事总能一语惊人,有极高的判断,所以,你才伙同了太子,将你的想法告诉了太子,让这太子特来朕面前邀功,以此,显得太子料事如神,熟谙马政,是吗?朕知你二人情同手足,平日总是腻在一起,这才使你们勾结一起,妄图蒙蔽朕,太子他懂个什么,长不大的孩子而已,你为了表现他的韬略,竟是胆大包天,做这等欺上瞒下的事……”
  朱厚照方才还呵呵的笑,这一刻,他的笑容……凝固了……


第0245章 一鸣惊人
  一时暖阁里极安静。
  方继藩抬眸看看弘治皇帝,又看看朱厚照,此刻,对朱厚照,他是很能体谅的。
  在西山的那个夜晚,朱厚照是何其的激动啊,对着舆图的少年,精神抖擞,浑身都散着光芒。
  可现在的朱厚照,却如斗败的公鸡,这家伙,到底是做了多少孽,上辈子糟蹋了多少人,才换来今生的报应。
  方继藩很同情朱厚照,换做是他,此刻应该也是不好受的。
  因此,他格外认真的开口说道。
  “臣可以用人格担保,这确实是太子殿下想出来的,陛下圣明,明察秋毫,是否对太子殿下过于苛刻了一些,陛下啊,殿下的聪明才智,非寻常人可以企及,可陛下为何却视而不见呢?”
  朱厚照听了这番话,眼泪都要落下来了,嘴角微微抽动着,很是激动的看着方继藩。
  老方,你真是本宫的知己啊,这一番话,真是说到本宫的心坎里了。
  弘治皇帝脸色平淡,只眼角的余光扫了朱厚照一眼,大抵是一副瞧不上这个货的嫌弃样子。
  凡事,就怕比啊。
  方继藩这番话,真是听着弘治皇帝心酸,看看这方家父子,一个力挽狂澜于既倒,立旷世大功。
  另一个呢,在京中亦是文韬武略,当初就看出了钱钺必败,如今,又猜测出了贵州的战局可能扭转,这方家父子,真是令人惊叹。
  而方继藩居然想将这功劳,让给太子,这孩子……倒是对太子有情有义,此番又能入情入理,为太子辩白,极力为太子说好话。
  呵……
  这不辩白还好,越是辩白,弘治皇帝心里头,将方继藩和朱厚照对照起来,却是发现,原以为还算不错的太子,现在真是不堪为人子,看看这个小畜生,别人的功劳竟也能厚颜无耻的揽在身上,一无是处,读书不成,连德行也没有了,堂堂太子,也需揽功吗?
  弘治皇帝不禁感慨:“生子当生方继藩啊……”
  “……”朱厚照眨了眨眼,有些没明白过来,一脸错愕,啥?
  刘健等人,亦是坐一旁,陛下与太子、方继藩三人的奏对,他们看了个清楚,作为旁观者,也不禁为之感慨。
  太子殿下……确实有点儿过了,方继藩此人倒是可造之材,有人,堪称栋梁啊。
  朱厚照嘴角微微动着,张口想说什么,可弘治皇帝,显然已经不愿在此事上纠缠,因为他觉得,作为一个父亲,方继藩这一席话,已经留给了他最后一丁点体面,继续训斥太子,又有何用呢?
  反正这个柴米不进的家伙,也是屡教不改,小畜生啊小畜生。
  可方继藩却看出了什么,有些不对劲啊,方继藩是个有道德的人,该是太子的,便是太子的,怎么能抢太子的功劳。
  这样可不道德呀。
  因此他再次开口说道。
  “陛下,臣以为……”
  弘治皇帝凝视着方继藩,朝他压了压手。
  “你不必再说了,你的父亲,立下了汗马功劳啊,若非他力挽狂澜,这贵州,还不知会成为什么样子?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大明有此忠臣良将,何愁天下不平!”
  似乎……弘治皇帝已经没有兴趣继续这个话题。
  方继藩看了朱厚照一眼,只见他委屈巴巴的,一副难过的样子。方继藩不禁在心里感慨,只能帮你到这里了。
  殿下,好自为之。
  “不错!”马文升依旧还捏着奏报,足足看过了两遍,忍不住眉飞色舞起来:“若非南和伯,只怕现在朝廷接到的,乃是自土木堡以来,最大的噩耗,数万的军民啊,整个贵州一省,都要沦陷于贼手,南和伯亲冒矢石,立下此等不世之功,天下瞩目,这是陛下慧眼如炬,明察秋毫的结果。”
  “陛下明察秋毫,臣等叹服。”刘健人等,也不禁眉飞色舞,跟着附和。
  不错,当时让方景隆去贵州,乃是陛下力排众议的决定,现在才发现,若是这总兵官不是方景隆,这贵州,便彻底的完了。
  由此可见,陛下是何等的圣明。
  当然,这般的吹嘘,其实也是情有可原,陛下是天子嘛,他们适当的拍一拍马屁,毕竟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
  弘治皇帝心里大喜,倒不是因为这明察秋毫,而是心里一块大石落定,环视了众人一眼,便开口说道。
  “这几日,真是喜报频传,先是红薯,又是这贵州的大捷,这并非是朕的圣明,是祖宗保佑,是方家父子为朕分忧,也是将士们勠力的结果……”
  他顿了顿:“这有功便要赏,有过则要罚。”
  说到过的时候,弘治皇帝不禁冷冷的看了朱厚照一眼。
  随即又道:“今南和伯立下此功,如此战功,不容忽视,兵部要立即拟定章程,不可寒了将士们的心。”
  马文升颔首点头,这论功行赏,兵部自有旧例,倒是不用操心,只不过……他定了定神:“南和伯此次的功劳甚大,因而臣想,南和伯的封赏,还是请陛下圣裁为好。”
  弘治皇帝一笑:“方继藩。”
  “臣在。”方继藩心里美滋滋的,含笑着应道:“陛下有何吩咐。”
  弘治皇帝深深看了方继藩一眼:“依卿而言,汝父此等功劳,该如何赏赐?”
  方继藩觉得有些坑,你问我做什么,我是我爹的儿子,我得谦虚才是啊,说大了又不好意思,说小了,我一家都吃亏……
  弘治皇帝似笑非笑的看着方继藩,似乎是在考教方继藩似得。
  方继藩认真想了想,便道:“臣以为,太子殿下乃是储君,臣是臣子,这等事,陛下要考教,也当考教太子才是。”
  “……”
  弘治皇帝沉默了片刻。
  接着目光看向朱厚照。
  朱厚照心都凉了,合着自己瞎闹腾了老半天,结果反而成了坏人。
  谁知,方继藩这番话,却是突然给了自己一线希望。
  他感激的看了老方一眼,眼眶里闪着热泪。
  这世上,只有老方最懂本宫啊。
  “那么,太子……你来说说看。”弘治皇帝板着脸。
  朱厚照打起了精神,见方继藩给自己投来了一个眼色,似乎带着鼓励,也颇有几分希望自己洗刷侮辱,为自己加油的意思。
  朱厚照不禁深吸口气:“父皇,这要看依循什么先例了。若是太祖高皇帝时的旧制,太祖高皇帝义子沐英,率军入云南,因其功劳,便由西平候之身,赐黔国公,使其世袭罔替,因而,今日南和伯平定贵州之功,不亚于沐英镇云南,理应加爵一等。”
  “此外,太祖和文皇帝时,立大功者甚多,因而爵位赐予的广泛,而自英宗之后,朝廷对外,少有征伐,对内,也少有叛贼作乱,所谓的叛贼,多为蟊贼,似米鲁之乱,震动朝野的,少之又少,正因如此,才显南和伯功劳难得。”
  朱厚照竟开始说的头头是道。
  这一下,竟有点镇住弘治皇帝了。
  无论如何,方继藩不可能连这如何论功行赏,也给太子事先暗中通气了吧。
  弘治皇帝以为,这家伙的回答,要嘛就是随口一句胡话,要嘛,就是简明的封候之类,可想不到,朱厚照竟开始长篇大论起来。
  “你继续说!”
  弘治皇帝不露声色。
  朱厚照心里悲愤,却还是继续道。
  “可既是封赏,却不可只依循旧制,兵法之中有云,叫做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现在虽贵州大捷,可贵州初定,朝廷在平叛过程之中,斩杀了如此多的土人,土人虽是被弹压,可他们心里,一定不肯服气……”
  弘治皇帝眼神一变,此时,他开始正襟危坐起来,很是认真的听了起来。
  朱厚照道:“父皇,这是血海深仇啊,再者,在朝中,既然改土归流,已经事泄,云贵的土司,定当更加怀有不臣之心,所以,米鲁虽平,可人心依然不服,这云贵诸地的土司,也一定心怀不满,到了如今这个份上,朝廷能做的,也只有借着这一场巨大的胜利,强推改土归流。”
  “可既要打算强行推行,贵州内外,矛盾重重,汉土之间,已到了不共戴天的地步,那么……也势必要有一个令土人们恐惧之人,在贵州镇守,使心怀不甘和心怀不满者,不敢轻举妄动,这个人,要能止土人小儿夜啼,要使土人们既对他恨之入骨,却又瑟瑟发抖,父皇,眼下……唯一的人选,就只有南和伯。”
  弘治皇帝连连点头。
  便连刘健等人,包括了兵部尚书马文升,竟也好似触动了心事一般。
  太子之言,很有道理啊。
  封赏是其次,而真正重要的是解决后续的问题,否则,即便叛乱平息,新的叛乱又要酝酿,永远没有止境。
  而太子出彩之处就在于,他居然没有从封赏开始切入,而是开始分析起整个贵州叛乱平定之后的情势,太子……什么时候……竟有如此卓见了?
  每一个人,都开始认真起来,想知道,太子接下来,还有什么见识。


第0246章 镇贵州
  暖阁里所有人的目光都投放在朱厚照身上,那双双眼眸里透着期待之色。
  朱厚照不禁有些紧张。
  他心里憋着一肚子气。
  恨哪!
  吸了一口气,他提出了疑问:“当今贵州,能镇住这些土人的人还有谁?”
  “……”
  其实不需要回答,所有人心底已经有了答案。
  就在此时,除了方景隆,还有谁能镇住土人?
  朱厚照见所有人都默认了,便朗声道。
  “生擒米鲁,扭转乾坤,以一孤师,斩杀土人无数,儿臣在贵州叛乱之后,分析过土人,土人重巫术,凡遇无法解释之事,皆冠之以神怪,这南和伯,在土人们心里,就是杀神啊。在这改土归流的最紧要关头,镇住土人的,唯南和伯莫属,只有他在,且能掌贵州军务,土人再如何心有不甘,如何不肯臣服,却也不敢轻易谋逆。”
  “那些土司们,当初甘心听命于米鲁,可见这米鲁,定有其过人之处,连米鲁尚且被南和伯轻易擒拿,他们有几斤几两,也敢造次?”
  弘治皇帝暗暗点头,深深凝视着朱厚照,突然觉得,说起这个的时候,太子竟和平时不一样。
  刘健等人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