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新列强时代-第2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3月11日,李秀成所率精兵进抵杭州城外。当时杭州守备空虚,除满营外,仅有兵勇2800名。

3月19日,太平军轰塌清波门城垣,由1350人组成的先锋队立即冲入城内,攻占杭州,杀死新任浙江巡抚罗遵殿等多人,城内清军壮勇一轰而散,唯杭州将军瑞昌等据守的满城未能攻下。

要是左宗棠还在的话,手头楚军精锐哪容得了太平军如此嚣张?

对太平军的攻浙意图,江南大营统帅和春有所察觉,有前车之鉴他不敢派大队往援,乃于3月10日派总兵张玉良率兵2000由六合往援。

朝廷也第一时间得到消息,这本是浙江内务两江总督吴可不好贸然插手,再说了吴大总督一个劲给朝廷递折子表示列强此番进攻风险极大,希望能由他率领两江精锐清军赶赴京畿驰援。

咸丰帝和朝中大臣虽然很不爽吴可这样的乌鸦嘴,可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尽管浙江军情紧急朝廷依旧没有调派徐州驻军,让吴可依旧在徐州窝着以防万一。

朝廷担心失掉浙江这个财赋之区,严令和春增调劲旅赴浙,并命和春兼办浙江军务。和春只得遵旨加派援兵,先后共派1。3万人赴援,统归张玉良率领。太平军攻陷杭州城4天之后,张玉良才于3月23日赶至杭州城外。

话说眼下地方官场乱得厉害,明明该闽浙总督管的事儿,朝廷偏偏叫和春这厮负责了。

如果让闽浙总督张亮基处理的话,有左宗棠上手楚军出马,估计一个回合便能将事办得妥妥当当,哪还会有之后的波折?

这不,江南大营清军被调动,太平军预期目的达到了。于是李秀成便于3月24日在杭州城内遍插旗帜以为疑兵,连夜撤出杭州,率军疾驰北返。

28日过临安,循天目山走小路北趋孝丰(今安吉西南),4月4日抵广德。4月8日,于安徽建平(今郎溪)召开了有辅王杨辅清、侍王李世贤(4月3日率部由湖州撤围西返)、右军主将刘官芳、定南主将黄文金、平西主将吴定彩、求天义陈坤书等参加的军事会议,共同商定了解救天京之围的详细计划。会后,兵分东西两路进援天京。

遂决定西路由杨辅清、黄文金等率领,从安徽宁国府东面的洪林桥一带出发,于4月12日占江苏高淳,18日占溧水,23日占秣陵关。

29日,又分兵两支:一由杨辅清、黄文金率领指向雨花台,一由刘官芳、陈坤书率领进逼高桥门。

东路又分左右两翼:右翼由李世贤率领,于4月13日占领溧阳,15日攻宜兴,16日迫常州,以牵制东面清军,尔后回师西向,于23日占领句容。

左翼则由李秀成亲率本部,经溧阳进占赤山(句容西南)。27日,李秀成部自赤山,李世贤部自句容分进合击淳化镇(今江宁东),次日大败帮办江南大营军务、江南提督张国梁部清军,克复淳化镇。

当李秀成率军回师天京之际,在皖南执行佯动任务的陈玉成、吴如孝等率军由全椒南下,于4月底渡江,经江宁镇抵板桥、善桥一带。

江南大营初设于1853年3月,由钦差大臣向荣统管,1856年被太平军击破。1857年清继任钦差大臣和春与提督张国梁攻陷镇江,于1858年初重建江南大营,设大营于沧波、高桥两门之间。

不久,又强征数万民夫,于天京城外挖掘深阔各约丈余的长壕,绵亘百余里,经年始成。

1860年1月底,李秀成离浦口后,江南大营清军趁机而动水陆并进,攻陷了浦口沿江一带太平军垒卡20余座,并于2月1日占领江浦和九洑洲,进一步围困天京。

可惜和春偏不肯与两江清军联手,之前拒绝了两江总督吴可的联合提议,等吴可率军离开常州又独自行动,根本就没有两江清军又任何联络。

而到了4月底,各路太平军抵达天京外围,一时人众多达10余万人,在扫清江南大营最外围据点后,随即准备总攻江南大营。

太平军的总攻部署是:李世贤部自北门洪山、燕子矶,李秀成部自尧化门,刘官芳、陈坤书部自高桥门,杨辅清部自雨花台,陈玉成部自善桥方向,五路并进。天京城内的太平军则由城内出击,配合援军夹攻清军。

5月2日,太平军发起总攻。是日天气晴朗,但从傍晚开始降雨,连日不止,太平军冒雨连续进攻。

5月4日,陈玉成部于上河镇、毛公渡一带搭造浮桥数道,进攻天京西南清军营垒外墙。城内太平军也纷纷出击。

5日,陈玉成部突破清军在天京西南所筑长墙。当天,城内太平军抛掷的火罐落入清军副将雷安邦营内,引起火药爆炸,该部随即外逃。附近清军闻之大惊,也纷纷撤出营外。

太平军乘清军混乱之机,前后夹攻,半天之内将江南大营西半部的50余座营垒全部攻破,歼灭清军总兵黄靖以下数千人。

协办军务提督张国梁闻西路有变,立即率兵救援,见营盘已失,只得仓皇退回,将上方桥破坏,企图固守小水关以东各营垒。

太平军突破清军西南长壕,内外会师,重围已解,士气更高,便连夜乘胜猛攻。清军营垒四处火起,江南大营总部所在地小水关大营也被攻破,和春等率残部经石埠桥乘船逃往镇江。

江北及九洑洲一带清军也随即逃遁。于是,重建后围困天京两年多的清军江南大营又被摧毁。太平军缴获了大量枪炮、火药、铅子,以及白银10余万两。

二破江南大营,是太平军历次战争中得意战绩之以。由洪仁轩、李秀成等正确地选择杭州作为攻敌必救的目标,调动和分散江南大营清军的兵力,然后回师急攻,内外夹击,使数万清军陷入被动挨打地位,这一着是颇为成功的。

太平军在此次作战中不仅有变内线作战为外线作战的正确方针,而且有周密的计划。此战成功之处,还在于集中了优势兵力。指挥上也很成功,比较灵活,注意了主攻、助攻、掩护、佯动相结合。

但是这次作战也有不足之处。由于作战目标是解围,因而进攻江南大营时,既未注意切断敌军的退路,又未能在敌退却时迅速组织截击和追击,虽然攻破了大营,但仅毙敌三五千人,基本上打成了击溃战。

由于太平军只注意迅速解京围而没有大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因此和春、张国梁等逃至镇江后,又得以收集散兵2万余人,防守镇江和丹阳。

江南大营实在败得太快,从四月太平军聚重兵于金陵以来,不过短短半个月时间经营许久的营盘便已彻底落入太平军之手,吴可和两江清军根本就来不及救援。

从金陵到徐州距离可不短,再从徐州传信回常州快马都需好几日时间。

没错,太平军为了吸人耳目有一部人马迫近过常州,留守常州的两江清军确实紧张过一阵,各处关要严防死守不给太平军任何可趁之机。

江南大营受到太平军凶猛攻势时,唯一能帮得上忙且有能力帮忙的就只有常州和扬州等地驻防的两江清军了。

可是吴大总督不在留守将领不敢胡乱出兵,再加上和春平时的态度也惹恼了两江大票武将,想要他们在关键时刻冒着巨大危险出兵救援,还是省省吧。

吴可气得够戗,直骂和春是个废物,好好的一座营盘连一个月时间都顶不住,让太平军又风光了一把想要将他们重新摁下去可不容易。

不过他此时已没心情理会凄凄惨惨的和春和大钦差,因为京畿地区的战况有了巨大变化……

第483章通州失陷

1860年8月1日,英法联军18000人,由北塘登陆,进占天津。

英法联军如此行径,顿时吓住了京城一干朝堂大佬。

正好此时吴可再一次递来愿意驰援的折子,咸丰帝和朝廷大臣们经过紧急商议,终于‘勉强’答应了吴可的一再请求。

可等到朝廷的意思传达到吴可手中时,时间又过去了五六天,这还是咸丰帝心虚特派六百里加急赶送的缘故,不然时间还要耽搁得更久。

可这时,英法联军几乎没有遇到抵抗的在天津北塘轻松登陆,等到吴可心急火燎的率领屋骑军轰隆隆冲出徐州城向北急进之时,英法联军的动作蓦然加快清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14日,攻陷塘沽,水陆协同进攻大沽北岸炮台。守台清军在直隶提督乐善指挥下,英勇抗击。

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炮火连天杀声四起,守军以血肉之躯硬顶联军简单疯狂攻击。震耳欲聋的炮火声一直持续了好几天,外围炮台被联军强大的舰炮硬生生削去一层,守军更是损失惨重濒临崩溃。

朝廷被联军此次攻击的疯狂火力给惊住了,根本没有心理准备一下子慌了神。

眼见炮台守军抵挡不住,朝廷慌乱之中根本就无决战之心,为了保存实力咸丰帝急忙命令僧格林沁离营撤退。

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本就是苦苦支撑的炮台守军,一见最高指挥僧王都跑路了心中那一股气顿泄,兵败如山倒炮台守军不顾将官呵斥遂逃离大沽,一路丢盔弃甲经天津退至通州(今北京通县)。

清军表现得如此窝囊,英法联军见之大喜哪还不知道趁火打劫?

1860年8月21日,经过多日交战清军主动放弃大沽失陷。英法联军几乎未遇顽抗之敌长驱直入,短短三天时间便直接占领天津!

……

“千万要顶住,千万别让洋鬼子长驱直入啊!”

吴可趴伏在马背上,跟随五千铁骑轰隆隆直接进入河南,尽管心中担忧不已急得不行,恨不得能插上翅膀直飞天津,可是大部队行军可没那么简单,就算是骑兵部队一日最多不过行进百里,这还是后勤充足道路情况良好的时候,否则速度只会更慢。

本来从徐州经山东直奔天津是最短路径,可惜山东此时一片疮痍根本不适应大军过路,不得已只得绕个小弯从河南直奔天津战场而去。

从八月初启程到了八月末期不过刚刚通过大半个河南而已,可是京畿战场的战报却让他的心直往下沉。

尼玛的,这表现也太糟糕了吧?

此时朝廷在英法联军的强悍攻势下已彻底慌乱,一边紧急,抽调人马布防另一边几乎一天三封要吴可及所部加紧赴援的命令下来。

大军行进哪那么简单,除非他们扔掉手头所有硬扎家伙轻装前进,不然速度铁定快不起来。

吴可也是心急如焚,一边马不停蹄日夜兼程,一边上表朝廷要求京畿清军层层设防阻碍列强联军前进速度,给他所率两江清军赴援争取时间。

让他和朝廷气愤不已的是,咸丰帝眼见情况不妙立即抽调河南清军赴援,可是河南巡抚却以种种理由推辞不去。

听到消息后吴可气得咬牙切齿,也不敢把骑军后勤让河南巡抚衙门负责,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联络豫北旧部,让他们帮助两江清军解决后勤运输上的麻烦。

朝廷倒是听进了吴可的紧急上奏,可惜手下无那精兵强将,眼见英法联军气势汹汹一副不杀入京城誓不罢休的架势,朝廷害怕了又使出和谈的老招数。

朝廷急派以桂良为首的代表团急赴天津议和。英、法随军公使到也不客气,嚣张的提出除须继续履行以前签订的条约外,还要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增加赔款以及各带兵千人进京换约。

这还了得,明明是和谈竟然搞出了城下之盟的架势来!

咸丰帝暴怒,朝廷毫不客气予以拒绝,遂谈判破裂。英法联军也休整妥当当即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朝廷惊恐,再派怡亲王载垣、兵部尚书穆荫取代桂良,到通州南张家湾议和。

而此时吴可率领五千骑军已抵达河南与直隶交界的安阳和鹤壁一带休整,接到桂良紧急发来的信件,信纸中满满都是抱怨之言。

对于朝廷如此无能表现,吴可当真气恨交加却又无可奈何,只得一封又一封的折子递上要求京畿清军一定要挺住,无论如何都得给援军赶来争取时间。

通州的谈判进行得非常不顺,由于双方争执不下,谈判再次破裂,并掳去英国派往负责洽谈停火之谈判代表巴夏礼和士兵等39人。

说起这事来当真好笑,从清方谈判代表团里自己人写来的信件中,吴可知道了此次扣押人质事件的详细过程。

1860年9月14日,英法联军方面应清方要求派出巴夏礼、翻译威妥玛和清廷代表的官员载恒、穆荫进行谈判。

谈判桌上巴夏礼的态度极度傲慢无礼,通过威吓加大声吼叫的方式足足用了八个小时,就让清方代表同意了英法联军提出的条款:赔偿和承认朝廷已经违反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9月17日,巴夏礼随身携带20多名带着穆斯林头巾、留着大胡子的锡克教骑兵做保镖(巴夏礼认为这些锡克教骑兵动辄杀人的恶名已经深入清朝民众人心,有足够的力量保护自己),巴夏礼回到通州,为的是和载恒、穆荫达成前几天最终确定的协议。

但是,此时载恒、穆荫有开始对一些协议反悔了,双方经过争论依然没有签署协议,但巴夏礼最终让载恒、穆荫同意,联军可以在通州城外3英里的张家湾安营扎寨。

第二天巴夏礼前去和额尔金商议,路程中发现僧格林沁的骑兵已经占领了张家湾(就是清廷代表载恒、穆荫答应让联军驻扎的地方)。

巴夏礼觉得这里有可能是僧格林沁攻击联军的陷阱,就派额尔金的私人秘书洛奇(额尔金当时将其派到巴夏礼那里听从巴夏礼指挥谈判事宜)赶快去向额尔金报告,而巴夏礼自己则带着2个卫兵回到通州指责出尔反尔的清廷代表载恒、穆荫。

洛奇在半路上遇到英军将领贺布时,贺布早就已经探的清军骑兵动向,并下令军队向通州进发而隐藏起来。

洛奇返回通州,和巴夏礼汇合,结果被清军阻挡住,一个官员告诉巴夏礼和洛奇,他们只有见了亲王僧格林沁才能得到安全通行证;巴夏礼和洛奇同意,但他们没想到的是,他们一见到僧格林沁就被逮捕了。

见到僧格林沁时,巴夏礼拒绝磕头,结果让士兵按着脑袋在地上磕了几次。同时巴夏礼又得听从“又矮又胖”的僧格林沁的大片长论,无非就是说欧洲人如何贪得无厌的进攻大沽口、你们煽动手下进攻,最后僧格林沁让巴夏礼写信回去“停止军事进攻”,然而巴夏礼说“我没办法控制军事行动”。

正在此时,英法联军开始不管被扣留人质死活,而开始了发炮进攻;僧格林沁让手下将巴夏礼、洛奇和随从卫兵捆绑起来并装入囚车,随行的还有其他在通州外围捕获的英法人和锡克族教徒。

“真是一帮蠢货!”

吴可得信后忍不住暗暗开骂,两军交战都不斩来使呢,尼玛的僧格林沁干了件大蠢事,这不是激化矛盾逼着英法联军加强攻势么?

果然,不久之后的1860年9月18日,英法侵略军攻陷通州,而后更是与增王来了场冷兵器与热武器之间的直接对抗——八里桥之战!

9月19日,英法联军对八里桥一带开始全面军事侦察,通过入华多年的传教士为辅助。英法联军通过侦察发现北京到通州运河沿岸部署大量清军,运河上有一座17世纪石料单孔桥,即为八里桥,距京师仅有8公里之遥。

僧格林沁在通州一带的军事部署是,由他统率马、步兵17000人,驻扎在张家湾至八里桥一线,扼守通州至京师广渠门的大道。

又命副都统伊勒东阿督带蒙古马队4000人防守八里桥;另有1000名察哈尔蒙古马队由总管那马善统带,防守马驹桥东南之采育,以防敌军从马头西进,绕道进犯京师。

直隶提督成保率绿营兵4000人防守通州。副都统胜保率京营5000人驻守齐化门以东至定福庄一带,作为声援僧格林沁和护卫京师的后备部队。

僧格林沁统率清军共计达30000人,其中蒙古马队共近10000人。

1860年9月18日,英、法联军先头部队自天津北犯,是日中午,自河西逼近张家湾附近,并向张家湾的清军驻地发炮攻击。

僧格林沁所部守军早已严阵以待,向敌阵勇猛冲锋。英、法联军为抵御彪悍的蒙古马队,以数百支康格列夫火箭齐射悍不畏死的蒙古勇士,蒙古骑兵马匹惊骇回奔,冲动后面的步队,导致阵势混乱,纷纷后退。

在清军失利的形势下,僧格林沁立即率部退入八里桥,以扼赴京道路。随后,英法联军一举占领了张家湾和通州城。

第484章清军再败

1860年9月19日,在通州陷落后的第二天,朝廷即在《谕僧格林沁等应敌机宜》的“廷寄”中询问:“僧格林沁自退扎八里桥之后,日来与该夷是否又经见仗?”。

更在《著乌兰都迅带马队赴通》的“廷寄”中指令:“僧格林沁现扎八里桥,胜保现扎于家卫,防堵由通入京要隘,以截夷人前进……著乌兰都迅即统带所部马队官兵二千三百名,日夜趱行,前往通州以西八里桥地方,听候僧格林沁等调拨,勿稍迟延。”

通州僧格林沁所部退守八里桥后,他和瑞麟商定,全军分设南、东、西三路截击英法联军。

其中,将近1万名满、蒙马队军部署在八里桥一带防守。

八里桥东距通州八里,西距京城三十里,是由通州入北京城的咽喉要地。清军利用八里桥周围的灌木丛林,在这里构筑了土垒和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