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野心家-第5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在进攻之前要先准备营地,而且还要等待墨家支援的炮兵骑兵和一部分工兵。
  墨家支援的几个野战的炮兵连队已经抵达了陈地,而数量大约四千多的骑兵尚且还在行军的途中。
  数量越少,行军的速度越快,而且炮兵是先启程的,数量少集结起来也容易。
  这一次楚国算不得名将云集,主要还是楚王中枢核心的一些贵族为主,楚王并没有亲自指挥作战,而是将作战的全权交给了和魏韩谈崩了而返回的大司马。
  楚王仍然留在陈地,应付后续的一系列外交纵横。
  楚王既然选择了鲁阳等方向采取屯兵防守并不进攻的方式,也就说明白了楚国的底线,并非是想要郑国全境,而只是想要许等对于楚国而言至关重要的城邑。
  楚王对于这一次对魏韩作战还是很有信心的,魏韩方能够集结的野战兵力也就五六万,数量上和楚国差不多。
  但质量上,精锐的武卒并不多。
  楚国最弱的骑兵,有墨家帮忙支援的数千非正规骑兵,至少能够做到和魏韩联军的骑兵抗衡。
  野战炮兵的数量上在有墨家支援的情况下也是优于魏韩的。
  墨家已经答允了楚国出兵成阳,并且按照之前的约定,现在应该已经出兵了,魏韩一方也绝对不希望这场仗打的超出控制。
  ……
  楚国下蔡之北。
  一列骑兵正沿着楚国内较好的一条道路行进。
  庶俘芈的骑兵旅和另外两个现役的骑兵旅一起,作为这一次支援楚国的骑兵主力。
  他们启程的时间比那些数量更少的工兵和炮兵要稍微晚一些。
  不过在从泗上到下蔡的这一段路,庶俘芈感觉就像是和在泗上行军没有太大的区别。
  淮河一线虽然属于楚国,但实际上泗上的影响力更大一些。
  楚国的精华地区在江汉,而泗上的都城在彭城,对于淮泗的影响力自然是墨家更大一些。
  加上那年大灾之后泗上的救援,使得骑兵们这一路来很是感受了一番“箪壶食浆”的感觉。
  后勤方面沿着淮河补给也极为容易,一路上船只往来,每日行军的速度可以保持最大,而且也不需要用临敌状态做各种警戒,行进速度极快。
  过了下蔡之后,便和在淮河流域的感觉不太相同了。
  虽然民众还是很支持,并不害怕墨家的队伍,然而终究多了许多不一样的目光。
  庶俘芈这几日的心情很好,这不只是建功立业的梦想所带来的,更因为他的姐姐在楚国测绘地图。
  之前有消息说楚国扣押了很多在楚国活动的墨者,虽然庶俘芈确信墨家可以解决这件事,但血浓于水,心中终究还是有些担忧的。
  等到他接到命令和楚军配合以膺惩魏韩之后,这种担忧彻底放下。
  既然和楚国合作了,那么想必在楚地被扣押的那些墨者也不会被楚人为难,他的姐姐也就安全了。
  这一路心情极好,众人也是一路高歌,在保持队形齐整的情况下,时不时就有人起个调子,很快就会有成千上百人一起歌唱。
  唯一就是经过楚人聚居地或者城邑的时候,这些泗上出身的骑兵都会闭嘴,而是由随军的一些通晓楚语的人唱一些墨家的歌曲。
  泗上这几年精通楚语的人越来越多,庶俘芈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只是知道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军官和干部都开始学习楚音。
  事实上自从墨家确定了定楚而定天下的战略之后,这种针对楚音的培训就已经开始。
  每年都有大量的新加入的楚人墨者来到泗上,每年又会有更多的泗上出身的墨者前往楚国。
  如果现在泗上需要,至少可以组织出大约八千名通晓楚音的司马长或者村正以上的干部。
  这一次跟随骑兵前往楚国的,也有一部分楚人或者精通楚音的人,他们要沿路进行宣传。
  在淮河沿岸还好,可一旦过了下蔡,楚国当地的官员大夫都很害怕墨家的宣传,屡次提出的抗议,进行的不是很顺利,可依旧艰难地进行着。
  等到了陈地之后,楚王亲自派人出面示意墨家不要在楚国宣扬墨家的那些道义,以维护此时双方的合作,墨家也终于暂时放弃了宣传。


第一百三十八章 隐阳之战(一)
  庶俘芈等人抵达召陵的时候,已经是十一月初,天气已经很冷了。
  楚军已经在召陵前修筑了营垒,魏韩联军的主力也已经抵达,也修筑了营地。
  双方的交战兵力已经聚齐,魏韩联军野战部队的数量和楚国差不多。
  魏韩一方集结了将近五万野战部队,虽然这一次魏韩联军攻郑的数量很多,可是真正能够在一线作战的也就这么多。
  再多的话,反倒容易使战线出现漏洞,被楚军抓住机会突破。
  楚墨联军将近五万,双方的数量相差不大。
  魏韩联军的优势,是一批重步兵,魏国是最早将步兵作为战役主力的诸侯,当年征伐北戎的时候魏氏还未封侯的时候就已经采用步兵战术。
  等到吴起在西河练兵之后,结阵而战的重步兵更是成为了魏国军力的支柱。
  魏韩两军一共有三万六千名步兵,二十六门铜炮,二百辆战车,精锐的武骑士三千,以及一些轻骑和三千名精锐弓手。
  步兵中以戈矛手为主,火绳枪手作为戈矛手的辅助力量,采用密集方阵,行动缓慢。
  楚军则是因为墨家帮助编练过新军,军队的组成和魏韩不太一样,火枪手的数量更多一些,而且吸取了当年墨越、齐墨战争的经验,将火枪手作为主要的输出力量,而长矛手则主要起到掩护火绳枪手的作用。
  楚墨联军一共有八千名骑兵,其中包括只属于楚王的两千精锐车广骑兵。四千五百名泗上的非正规骑兵,再加五百名步骑士。
  加上墨家支援的炮兵,楚墨联军的炮兵数量占据优势,共有四十二门铜炮,其中二十四门是墨家支援的,其中还有八门骑乘拖动的快速机动的小炮。
  楚国也有两千名精锐弓手,以及一百二十辆战车。
  剩余的都是步兵,步兵中一部分是楚王直辖的王师,数量两万略多,都是按照墨家帮助编练的新军模式,火枪手的数量略多于长矛手。
  除了楚王的直属王师,剩下的都是陈蔡之师,走的是魏韩联军那样的路子,厚重的戈矛方阵阵型掩护火枪手。
  训练不足,陈蔡之师并不能形成如同王师一样的纪律性,很难做出快速转向、交替前进之类的战术动作,所以采取了更为笨重但是只要不移动防守起来更为坚固的密集阵型。
  随着火药的出现,以及随之而来的军制改革和半常备军的出现,战场的宽度越来越宽。
  原本交战,各国不得不结阵,因为若不结阵,根本无法控制数万军队,而且士卒过于松散既容易被突破,也容易出现混乱。
  必须要依靠密集阵型来控制部队,使得各部都能够听到鼓声召唤。
  泗上可以搞那种略微薄弱一些的阵线以增加交战的宽度、延长战线宽度、从而在劣势兵力下保持战线等长,不代表其余诸侯国也可以如此。
  十一月初九,双方约战的日期到达,便开始走出营地展开部队,准备交战。
  既然确定了这是一场小规模可控的战争,双方的战场也已经固定。
  鲁阳方向、叶城方向、榆关方向以及对面的魏韩城邑都是采取守势,并不会投入战场,也就不存在战略机动和各种谋划。
  早早吃过了早饭,楚国这边率先出营,大约在上午九点的时候展开的阵型。
  楚人的左翼是陈蔡之师,中军是楚国王师主力和八十辆战车,以及楚国的精锐车广骑士。
  楚人的右翼,则是墨家的骑兵,还有四千名步兵,配属了十二门铜炮。
  剩余的铜炮都集中在了楚国中军。
  楚人左翼的陈蔡之师因为采取密集阵型,所以宽度和对面等同,但依旧留下了三千人的预备队。
  楚人的中军王师的宽度其实相较于魏韩联军更大,但是每个旅都有三分之一的作为预备队,因而整个宽度和魏人那边相差不多。
  中军的前面还有楚国精锐的两千名弓手,他们列阵排开在炮兵的空隙之后,到时候会利用他们的射速优势配合炮兵打开对面的缺口。
  对面的魏韩联军则将兵力全部展开,除了预留了一部分直属的预备队之外,将所有的步卒以密集的武卒方阵的方式排列,错落有致。
  这里一片平原,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地形优势,但是魏韩联军占据了上风向,算是略微有一点地利。
  魏韩的铜炮主要集中在中军,车兵隐藏在自己的右翼也就是楚人陈蔡之师的方向,同时在他们的右翼还部署了十门铜炮。
  魏韩联军处在守势,这一点有利于他们。
  加上魏韩主要以重步兵为主力,阵型密集,虽然战时移动缓慢且需要互相配合以免出现漏洞,但在站在布阵上是有优势的。
  魏韩联军的主帅只懂魏韩联军的弱点和优势,也知道楚墨联军的优势和弱点,他制定了极为有针对性的应对方式。
  楚人最能打的部队是中军,以及右翼的墨家骑兵,而且这两支部队的行军速度很快,远胜于密集方阵的魏韩重步兵。
  这既是优点,但如果能够抓住机会,也未尝不是一个可以利用的点。
  因为楚人的左翼是新组建不久的陈蔡之师,仍旧是密集方阵的阵型,而且不论是士气和战斗力都和中军右翼没法比。
  最关键的是楚人左翼的陈蔡之师的行进速度比之中军和右翼都要慢许多,魏韩联军若是能够利用楚人中军和左翼进攻行进速度不一样的问题,有可能完成对楚人左翼的突破。
  一旦陈蔡之师崩溃,魏韩联军就可以迅速从楚军左翼和中军的结合部全力突击,形成包抄。
  故而这场战役的关键在魏韩联军看来,就在自己的右翼。
  因此魏韩联军的主将在布阵的时候,有意地削弱了一下自己的左翼,加强了中军和右翼。
  依靠楚人主动进攻的形式,利用空间换取时间,让自己的左翼主动后撤,诱使墨楚联军的右翼和中军急于求战建功,而突击的过快和左翼的陈蔡之师出现缺口。
  同时,若是魏韩联军的左翼能够主动后撤,就可以利用中军靠近右翼的点为轴缓慢转动,从而在中军不需要大规模调动的情况下,将兵力都压在了楚人的左翼上,形成局部的兵力优势。
  ……
  楚墨联军的主将是楚大司马,二十年前楚国的大上任大司马死在了墨家手中,现在却又合作。
  如果说魏韩联军是想要利用地利,那么楚大司马便想要利用天时。
  和魏韩联军想的楚墨联军会采取中央和右翼突破的想法不同,楚国大司马巧妙地想要将魏韩联军的地利优势转化为对自己的天时。
  魏韩联军占据上风向,这时候已经是十一月,刮的正是北风,楚人在南,这本是不利的。
  但是楚大司马则看到了另一种战机。
  一旦开战,双方铜炮和火枪对轰一阵后,必会产生极多的硝烟,而处在下风向的楚墨联军本来是不利的。
  可是如果能够中军和右翼主动进攻,那么一旦风刮起来,这些硝烟很容易遮蔽战场的东南方。
  到时候,墨家的骑兵和那些骑乘炮兵、以及步骑士就可以借助硝烟的掩护,快速地机动到魏韩联军的侧后。
  如果能够一举突破,那固然好,就算是无法突破,魏韩联军也必然慌乱,到时候还要调动部队支援魏韩联军的左翼。
  一旦魏韩联军调动起来,那么楚军就有获胜的机会,因为魏韩联军的方阵不动的时候很强大,可一旦动起来就会出现破绽。
  到时候如果右翼包抄偷袭的骑兵不能打开局面,那么中军就利用魏韩联军混乱的时机发动进攻,迅速突破魏韩中军,击溃魏韩联军。
  战场当然是瞬息万变的,但善战者多会在对阵之前就先预定好自己的计划,是否能够实现那是一回事,战场瞬息万变机会出现却不把握而是继续按照原计划那又是另一回事。
  双方都把突破点定在了对方的左翼,颇为巧合,但也有几分互相之间故意引诱的原因。
  这时候,谁进攻谁处在弱势,最好不要轻易发动进攻,而是打防守反击。
  可是总要有人先攻,楚墨联军看起来是有优势的,所以虽然魏韩联军也是把突破口定在了对面的左翼,但却是准备用防守反击调动的战术。
  反过来楚人则是希望主动进攻,利用进攻挪动阵型,从而完成地利天时的转换,借用冷飕飕的北风和战场的硝烟,来一场大迂回。
  双方都把突破点放在了对方的左翼,其实这场仗本质上就是谁的左翼先崩、谁的左翼崩溃后还能够迟滞对方的包抄,谁就有更大的可能获胜。
  当然,瞬息万变的战场不可能总会朝着双方统帅的想法去发展,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意外,那就是所谓的临机决断的能力。
  谁能够在战机出现的时候把握住,往往可以扭转败局亦或是一举获胜。
  隅中一刻。
  战场的第一声炮响从墨楚联军的阵地上传出,这一场爆发在隐水之阳的战斗正式打响。


第一百三十九章 隐阳之战(二)
  墨楚联军的右翼,庶俘芈看着己方阵地上升腾起来的硝烟,拿出望远镜观察着对面魏韩联军密集方阵中出现的缺口。
  几名军官笑道:“炮兵的同志打的越来越准了,我记得几年前我们和田氏作战的时候,炮兵还没有打这么准。那时候就怕炮弹落在了自己的头上。”
  轰隆隆的炮声掩盖不住骑兵们对于几年前的炮兵的奚落。
  现在的炮兵还在用着很简单的量角器,利用铅坠和绳子作为基准线,将简单的量角器插在炮孔中,等到铅坠和垂线稳定后计算炮口的角度。
  他们不需要太大数量的计算,炮兵军官们九数几何很是不错,但是一般的炮兵主要还是会查表,像是一种死记硬背的方式,用以确定炮口的角度和攻击的距离。
  只依靠装药量和调节角度,虽然很简陋,却还是胜于一切都凭借感觉和经验的对面炮兵。
  更何况墨楚联军右翼的对面,并没有部署铜炮。
  铜炮出现后,战斗一般总是由双方的铜炮打响的。
  以庶俘芈的经验,刚开始的第一个时辰,双方都会选择炮轰,慢慢调整各自的阵型,等待一方承受不住炮击而发动进攻、亦或是等待一方觉得机会来临而发动进攻。
  一般来说,炮击之后,他们这些骑兵很快就要发动一次试探性的进攻了。
  但第一次的试探性进攻不会是他们,而是另外一个现役的骑兵旅。
  这一次一共是两个现役的骑兵旅和庶俘芈的这个征召的骑兵旅参与战斗,三个旅都是泗上义师序列中的“不是武骑士的骑兵”。
  虽然同为不是武骑士的骑兵,但三个旅各有不同。
  最前面的那个旅的骑兵,可能也就是泗上能够养得起一些,别的诸侯那是决然养不起的。
  那个旅的骑兵每个人都配备三支短铳,因为临战之时骑兵奔驰很难装填,所以只能依靠提前装填后补足。
  这些短铳很昂贵,一个旅就需要配备将近五千支,那是一笔数额巨大的开支。
  这种配置当然不是以泗上义师的步兵为假想敌,很明显是以魏韩这些重视方阵重步兵的诸侯国为假想敌。
  火枪火药的出现,使得各国都在尝试新的阵型,许多旧的阵型已经不再适用于时代。
  魏韩选择的是依靠原本就有的方阵重步兵优势,以火枪手配合方阵行动。
  而骑兵冲击重步兵方阵,基本上就是死路一条,若是那些精锐训练的武骑士还好,这些骑兵直冲不太可能。
  所以那个旅就装备了短铳,利用机动优势,在靠近敌人步兵方阵的时候临敌三枪,打完之后当然没机会装填,就把短铳往腰里一插,拿出铁剑铁刀冲击。
  如果能够打开缺口就可以冲进去,只要冲进去步阵就散了。
  而如果说三支短铳全都打完,敌人的步阵依旧没有出现缺口,而是继续保持着高昂的士气,那么就可以退走了……
  在步卒弓手和步卒火枪手面前,骑兵对射就是送命给步兵的。
  另外一个旅没有那个旅那么阔气,每个人只装备一支短铳,临阵只有一次机会。
  但是他们有步骑士配合,一般就是两翼夹着步骑士,利用机动优势快速迂回后,步骑士下马列阵开枪,两翼的骑兵旅立刻向前补足空隙冲击一次。
  冲击的途中,步骑士会快速装填,如果骑兵打开了缺口他们就以火力支援;如果没有冲开对方而是退了回来,他们就需要齐射掩护骑兵撤退。
  等轮到庶俘芈等这些重新征召的骑兵,装备就差了许多,就身上有一身皮甲,有一口铁剑,别的就没有了。
  比武骑士他们比不过,那些武骑士都有铁甲;比这些正规的非武骑士的骑兵,他们也比不过。
  是故总有人发牢骚,开玩笑说都是骑兵,武骑士那是嫡长子;现役的剩余骑兵是嫡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