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野心家-第3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地上,而墨家之前一直在说他们是为了义,而不是为了侵吞别人的土地,所以只要交出田庆和田午便会退兵。”
  “不管真假,这些贵人都是希望媾和的。”
  “而主战的,则多是家族封地在长城之南。言语中多是墨家无德、无礼、悖天下之义云云,若不细听,还以为这竟是当年伯禽之鲁。”
  这话说的有些尖锐,田剡脸上微微有些挂不住。
  伯禽制鲁,讲究的是礼,这一点毋庸置疑。
  可若论天下最没资格说礼的国度,如今田齐敢称第二没人好意思称第一。
  那谋士却不以为意,说道:“主战之人,多用无德无礼、暴虐之师之类的话语形容墨家,并且认定继续打下去,必然天下震动,墨家便要如当年盗跖一般天怒人怨,所以各国必会干涉。”
  “然而我算了算,这些人多数都是封地在长城之南、如今被墨家占据土改的。”
  “若是巧合,那便是巧合。”
  “可若不是巧合,这便有些意思……到头来主战、主和,竟不和心德有关,而是真的和利有关。”
  话说到这里,田剡已经咂摸出一些味道,喜形于色道:“你的意思是……如今若是举事,只要能和墨家媾和,便会得到支持?”
  那谋士笑道:“公子睿智。田和之属,多在赢邑被俘。平阴之南的贵胄,多在济水被俘。如今朝中贵胄,有力量的,是那些封地在北的人,而剩余的那些虽然喊着要继续打下去,实则他们并无力量,唯余家族血脉荣光。”
  田剡思索一番,问道:“难道各国都无干涉的可能了吗?”
  那谋士摇头道:“楚人自认南蛮,秦人号称西戎,此二国恐怕不会干涉。赵人取代,代地多有胡风,也不是守礼之国。”
  “鲁人守礼,然而无用。魏韩背盟,苦战于楚、赵、中山,南济水一战与赢邑一战,魏人必惊,不敢干涉。”
  “那么,公子觉得数年之内,谁能干涉?再打下去,墨家直入临淄,贵胄岂不怨恨开战之人?若不开战,墨家如何能攻入临淄、变革土地?”
  田剡思索许久,点头道:“你说得对。那么,也就是我们可以举事的时候了啊。”
  “只是……功成之后,这又该如何做?墨家必要多提条件……”
  那谋士意味深长地一笑,说道:“为君者,岂愿贵胄强盛?贵胄强,则君弱。君欲强,必怒贵胄,岂不闻数年前因为楚地变法屈宜咎奔魏之事?如今天下各国,无不变法图强。”
  “墨家在长城之南土改,济、汶贵胄一扫而空,这难道不是上天赐予公子的时机吗?”
  “若不然,集权之事必难。墨家倒是帮个了忙,不触动长城以北的贵胄之利,获取他们的支持,打压长城之南的贵胄。”
  “况且,其中不少人都忠于公子午。公子既无桓公之志,又何必重用管仲呢?况且,如那些人中真有管仲,何至于两战全败,十万之师丧于济汶?”
  到这里,田剡已经搞不太清楚了,这已经超出了他所能理解的范畴。
  正想继续询问的时候,外面有人急报,说是君侯邀公子剡入宫室议事。
  一众谋士纷纷道:“公子不可往。君侯年迈体衰、公子午大败于赢邑,公子您已立于不败之地。唯一能够击败您的,就是死亡。”
  “若是宫中伏有甲士,大事休矣。若是以往,君侯未必能这样做,可如今势不在他,公子不可不防啊。”
  其实不去的借口很多,但是在这个敏感的时间点上一旦用了借口,那就等同于宣告自己要和田和作对了。
  田剡有些慌张,担心万一事情不成,自己要死亡。又担心做的不好,担上一些不必要的骂名。以及自己这边似乎还没有完全准备充分,这时候若是翻脸,恐怕会失败。
  然而对于身边的谋士而言,他们支持田剡除了当年家主的恩情外,还有就是只有田剡上位,他们才能够大展拳脚。
  他们的出身多是低阶贵族,这是他们步入庙堂最近的路,他们容不得田剡万一被软禁或是被杀的危险可能。
  一众亲信纷纷跪下,劝道:“公子,事到如今,若不取之,反遭其害!若是墨家能够拦住公子午,他们又岂能先告知您?若是公子午带兵返回,君侯再支持,您又如何自处?”
  “君侯无道,以致齐社稷将亡。十万雄师丧于汶济,民心怨怒,多有怀念姜齐之治,这时候你为田氏子孙,不能不为敬仲公之后的先祖的基业所考虑啊。”
  “于国,您弭兵媾和,大利社稷。”
  “于家,您保全宗庙,使得田氏长久。”
  “您不能够再犹豫了啊。”
  看着一众心腹一致的劝告,田剡面露苦涩道:“若成事,皆赖汝等之力。只是……只是我怕事不能成啊。”
  一众谋士道:“公子,如今临淄人心思安,公子振臂高呼,百姓必然响应。只要数百甲士,攻入宫室,效当年代姜齐故事,大事可定。”
  “临淄在手,便可与墨家媾和。届时公子午即便帅兵返回,临淄易手,墨家干涉,他岂能胜?”
  效当年代姜齐故事,这正是当年田和走的路,如今他侄子身边的一众谋士有学有样,竟是要鼓动政变。
  田剡见状,最后提出了一个问题。
  “我不欲担弑君、弑亲之名。万一不禅让……”
  谋士即刻道:“若不禅让,只要夺取宫室,守卫森严,君侯在宫室之内,没有吃喝,总会饿死。”
  “他是饿死的,又怎么是您杀的呢?您又怎么会承担弑君、弑亲之名?”
  “今日君侯邀公子入宫,已有杀心。事不宜迟,就在今日,当举大事。”
  这些谋士也不傻,除非田剡亲自动手捅死他叔叔,否则的话谁动手谁就要背锅,与其这样,不如将田和饿死,谁也不用担责任。


第二百三十七章 再受禅依样画葫芦(三)
  优柔寡断或者说一定要全部准备充分之后才敢政变、心中一直期待田和早死自己顺理成章继位的田剡,在一众亲信谋士的劝说和逼迫之下,终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他叫人回复田和,说自己身体不适骨髓剧痛,不能够前往宫室。
  随后开始召集人手,为政变做最后的准备。
  ……
  临淄城南门的一处营地内,为数不多的一支临淄城内的守城炮兵士卒们正在秘密汇集。
  几个人守卫在外面,这一队士卒的两个头目正在和一个人密谈。
  与之密谈的那个人显然很受那两个头目的尊重,说完一些话后,其中的一个头目明显有些不高兴。
  “田剡也不是什么好鸟,田午固然不是东西,可田剡上位就能利齐国万民了?”
  “啊,说好了咱们是要利天下的,怎么,齐国不属于天下?临淄不属于天下?适帅已经到了赢邑,这临淄城中已无多少兵力,要我说……直接打入临淄,使得齐地万民也能同义、平等、兼爱,岂不美哉?何必要支持田剡?”
  嘀咕完这些不满,那个刚刚来到的人正色道:“组织上也有考虑,大局为重。利天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总要有先有后。”
  “这一次田剡若是政变,你们便不动声色地支持,不要暴露。他若攻打宫室,你们只要假意响应即可。”
  那头目一听组织二字,终于不再作声。
  这几人原本都是临淄城的技击士,勇猛好斗,市井中也曾闻名。
  技击士是齐国的一大特色,亦算是齐国经济较之西方各国发达的一个佐证,说的好听点是技击士,说的不好听点就是专职的雇佣兵。
  后来受墨家在临淄的地下组织影响,这一群人学了一些操炮之术,又是临淄的本地人,便成了临淄城守城炮兵的一部。
  这部分人名义上听命于临淄,实则却受泗上墨家的控制,只是平日并不声张。
  他们这些人加入墨家时间已久,但一开始并不顺利,或者说墨家并不收他们。
  倒不是说他们没有利天下之心,而是他们的一些想法实在不合墨家的规矩,对于这些人,墨家内部曾严重地训斥过。
  说他们最善于搞小团体,激情太盛,却不讲方法,觉得这天下就需要几个侠客杀几个人便能成功。
  说他们一个个都以为自己精华绝艳,嘴上说什么支持墨家的平等、兼爱,实则却是觉得高人一等,想着自己才华远胜庶民,觉得那万千庶民等着自己去拯救。
  说他们根本不会斗争,只能想到最简单的刺杀、杀人、行义、任侠,听起来极美,实则效果远不如一个个蹲在村社教授民众识字的人。
  并说他们宁可悲壮的去死、也不愿意平淡无趣的胜利。并直接说他们这些市井侠客们喜欢的是悲壮的美,所以他们喜欢的只是悲壮,而非胜利云云。
  墨家不缺那些富有激情之人,但墨家至今为止的胜利,依靠的是当年商丘改组之后的种种规矩,所以对于这些市井间的游侠,除非他们认同了墨家的规矩,否则并不接受。
  这样扎心的话,虽然是墨家内部都认同的,但也并不好直接批评他们,只能讲究方式方法。
  好在这几年的时间,临淄本地地下组织的领导人是个老墨者,论及市井中的名声镇得住、论及才华才能高出许多,又慢慢调教,总算是将这些人收服。
  即便收服,也三五不时地批判一下他们的一些想法。
  他们这样的做法和想法,适合当传奇传说,却不适合大时代的胜利。因为按照他们的想法,再推论下去似乎很容易得出贵族制度本身没错,错的只是那些不好的贵族的结论。
  往更严重了说,他们其实本身也有贵族情结,觉得天底下的贵族坏透了,自己这些小团体一朝起事,发动刺杀和城邑政变,民众便会支持,那样可以直接跳到墨家所谓的乐土,实则本质上也就是自己觉得自己若是贵族能够一言以定之,必然必现在的这些贵族好。
  这样的人在临淄不少,也是墨家在市井中名声极高,但是市井中真正加入墨家的人却并不是极多的原因,很多人不喜欢墨家内部的规矩,更不喜欢那种无趣平淡的利天下。
  听起来他们和泗上墨家的那些自苦以极派的激进派有些相似,实际上却又并不是一回事。
  好在这些年的教导和调教,如今命令传下,道理讲清楚,这些人总还是遵守的。
  如今命令已经传到,那两个头目心中虽然有些不太高兴,却不得不接受,又讲了许多道理后,这两人才渐渐平息了心中的不高兴。
  来此密谈的那人见终于说动,脸上露出了笑容,说道:“田和就是靠政变上位的,这些贵族阴谋他浸淫许久,田剡年纪还小,只靠他自己如何能够成功?我看我们不出手,他定是要败。”
  “你们要记得,这不是为了帮田剡,而是为了利天下的大局。田剡、田午这些人对我们都不重要,没有他们对我们才重要,但两人之间的矛盾,我们是要利用的。”
  “总不能说我们要一起反对田剡、田午,竟让两个人间暂时弥合了矛盾要对付我们吧?”
  技击士的另一个头目嗯了一声道:“我们明白了。”
  传来密令的那人笑了笑,心说任重而道远,要让这些人真正走入墨家这个大熔炉中,化散碎锐利的矿石为铁水,那还要做很多。
  也就自己曾经是临淄市井中的成名人物,总还镇得住他们,能够用更多的办法和这些人打交道,要不然一个个定是都要学聂政曹刿,美则美矣,却难成大事。
  这人心里忍不住想到,自己的好友索卢参从极西的西王母之国返回后带来的那些满满悲剧的戏剧,心想这天下人果真都差不多,人们更喜欢那种悲壮的故事,却是不喜欢那些平淡的胜利。
  想到这,自己也不禁苦笑一声,心说若以自己的前半生来看,任侠快意,市井成名,为人复仇、惩强扶弱,纵无聂政那样的极致的美,但做一部戏剧的主角却也足够。
  然而再成为真正的墨者之后,眼看着墨家从小小的沛邑发展到了三郡数县、眼看着临淄城内私底下能组织起来的墨者少说数百,反倒却少了许多可以壮美的故事。
  自嘲地摇摇头,起身道:“那你们自行准备,我还有些事要去做。”
  几人相送出来,他又跑到了别处,联络别处的墨者,按照上面的命令,准备响应田剡的政变。
  以及为政变准备的一些传言,以应对种种可能的意外。
  ……
  临淄宫室之内,田和听着近侍传回的话,冷笑一声道:“他病的倒是时候。”
  都是千年的狐狸,论起来田剡的道行还要浅的多,若是他的兄弟田昊,只怕早在南济水之战后便要出事。
  然而田剡终究年轻,一直还做着顺利继位的梦,直到今日这才算是公开撕破了脸。
  从公孙孙死开始算起,田和搞这种阴谋搞了快二十年,哪里是田剡能比的。
  赢邑那里传来的消息是延迟的,田庆之死,田和半是惋惜半是欣慰。
  他才不会信田庆死于墨家刺客之手的话,墨家都已经走到这一步了,何至于用刺杀的手段?
  惋惜的是田庆的确算是良将,也是自己这一派系的人。
  欣慰的是自己的儿子论及决断,可比那软踏踏的侄子强得多,若是没有墨家搅局,纵然自己死了,将来儿子一样可以用政变的手段上位。
  田午要从沂水回来的消息,他也知晓,明摆着这是回来拼死一搏以政变登位的,他也不是没有心思与他配合再演一出戏。
  只是赢邑一战,已经让他没有太多的办法可用了,他等不起了。
  墨家不用阴谋,却用堂堂正正的手段,逼得他不得不准备朝自己的侄子动手。
  墨家没有挑唆、没有密谋,就是用南济水之战和赢邑之战两场胜利,直接将田和逼到了墨家想要的路径上。
  赢邑大战的消息传来,田和想到的便是田午危矣。
  上一次田剡的话里,看似想救田午,实际上却要把田午往死路上逼。
  如今赢邑大败,田午逃回,他只怕田剡那边立刻发难。
  其一,丧师之罪,治是不治?
  其二,大败之下,朝中贵胄大夫必然失望。
  到时候就算田剡不出面,朝中贵重出面,痛斥田午之罪,田剡再假意兄弟和睦调和、实则却挑唆几句,田午将来如何能胜?
  他今日召田剡,其实并没有想要动手,因为他觉得田午只要能带兵回来,配合自己,临淄的局势他还能稳操胜券,倒是不急着动手。
  可一试探,田剡那边立刻称病不来,这心思哪里猜不到?
  冷笑之后,身边亲信道:“君上,公子剡怕有不臣之心。五公子之乱前鉴,不可不防。”
  田剡点头,心中却是不屑。
  自己搞政变的时候,田剡还未出生,他这一生击败了许多敌人,然而论及胜利,自己获胜的对手多是自己的兄弟。
  当真是内斗内行、外战外行。
  公孙孙、公孙会、田布、田昊、项子牛、乃至姜齐,他都获胜。
  然而三晋伐齐一战,败师三万;越人北上、俯首称臣;伐鲁之最,大败而归;插手费地,动摇国本。


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受禅依样画葫芦(四)
  若说能够在这样的局面下决死反击战胜墨家,田和心中并无信心。
  可若是收拾自己的侄子,他倒是信心十足。
  考虑之后,他心道:午儿如今在沂水,调动墨家大军难以追击,他若返回,大事可定。
  既然这样,那么急躁的就该是田剡,今日的召见也证明了这一点。
  如果他直接动手收拾田剡,贵族面上不好看不说,自己兄长留下的那些人也必然反对,尤其是在田午连连大败的前提下。
  若就是关起门来搞政变,他还真是谁都不惧。
  可是有消息说,田剡和墨家私密接触,这就不是关起门来自己兄弟叔侄看谁能杀谁那么简单了。
  事起突然,一众亲信便道:“君上,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不若召集甲士,以公子剡私通墨家为名,将其诛灭。”
  田和摇摇头,自信满满地笑道:“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这话不错,但你们却不能够明白。今日召他,称病不至,他必有准备。既有准备,甲士怕是难成。”
  “况且,城中民心浮动,我若说他私通墨家,民众只怕未必愤恨。到时候他借此机会,却效当年宋之华父督,反倒不妙。”
  一众亲信自然知晓华父督之事,因为垂涎孔父嘉妻子的美貌,却用“孔父嘉对外发动战争、使得民众受苦,我为利宋国万民不得不干掉孔父嘉”这样的话,煽动民心,政变成功。
  既有先例,众亲信便也不再言语。
  分封建制之下的政治构架,和后世的文官皇权体系完全不同,贵族们有自己的封地,也就碍于礼法听听君主的话,共同谋利,可不是想杀谁就能杀谁的。
  君侯先发难制人,反倒是被贵族们剁成肉酱的事多了,以史为鉴,田和岂能不防?
  就如今城中的人心,若是甲士动手成功还好,若不成功,田剡反倒会用这个借口,煽动民众再来一场争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