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野心家-第2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索卢参没有在这里停留,而是迅速转向前往邯郸,将要引爆一场很可能波及到赵、魏、韩、齐等中原诸国的大事。
  坐在马车上,索卢参却没有在想赵国的那些可能要发生的事,而是在读一本墨子去世之后一年出版的《墨经》,正读到一段趣事,忍不住笑起来。
  上面说道:子墨子南游使卫,关中载书甚多。弦唐子见而怪之,曰:“吾夫子教公尚过曰:‘揣曲直而已。’今夫子载书甚多,何有也?”子墨子曰:同归之物,信有误者。然而民听不钧,是以书多也。今若过之心者,数逆于精微。同归之物,既已知其要矣,是以不教以书也。而子何怪焉?
  索卢参看到这段话,又看了看自己身边的这些书,忍不住想到当年夫子和子墨子一同游历时的样子。
  那时候还没有纸张,只有竹简木简,子墨子那时候有整整四车的书。
  可那些书,如今变为纸张编纂的书,却只有薄薄的几册,自己如今带回来的这四车书,若要放在那木简存在的时代,恐怕得有四百车甚至一千车。
  索卢参心想,子墨子已逝,适的话到底还是实现了。如今子墨子走入草帛之内,化身万千,如今弟子的数量已经远胜仲尼之三千,墨家已然是天下显学之首,想来子墨子也会欣慰。
  又想,若是如今没有纸张,自己从极西之地带回的这些书,可要抄写多少竹简?又需要多少人搬运?
  想到这个有趣的事,索卢参心情好了许多,埋头继续看着那本适等人编纂的《墨经》,揣摩着墨子和弦唐子的那场对话。
  公尚过去世的时候,索卢参还没有加入墨家,但是公尚过的名字他却早就知道。
  那是一个可以让墨子认为“同归之物,已知其要,无需再读书”的人物。这个小故事,说的就是弦唐子问墨子,说先生你当初跟公尚过说,书不过用来衡量是非曲直罢了,你怎么还看这么多的书?墨子告诉弦唐子,说公尚过这样的人啊,心对于事理已达到了洞察精微。对于殊途同归的天下事物,已知道切要合理之处,因此就不用书教育了。
  索卢参提起笔,揣摩着这个故事,提笔在一本批注理解上写道:“同归之物,既知其要……这个要,是什么呢?”
  “如勾三股四弦五,其要就是勾的平方加股的平方,等于弦的平方。子墨子所说的那些书,是诸如勾股三四五、六八十、八十五十七等数。而要,则是其中的本源,所以说天下同归之物,只要知其要,便可解,无需再看那些列举的书。这是一种解释。”
  “另如适所说的方法,而书是结论。或者说,是子墨子所言的推理、说知之术。如当年在沛县所作的种麦田,阳光、雨水、温度、麦种、土地尽数相同,而唯独粪肥施与不施,这是一种。另如子墨子所言的窗外色与窗内色同,而知道窗外色就可以推论出窗内色……”
  “只是,方法虽知,但结论却是先贤众人之力得出的。这样的书,除非全都记下了,否则不可不读。若不然纵然知晓方法,可是人世如白驹过隙,不能够在生前都推论出来……”
  “这就是所谓的同归之物、既知其要的含义。其中的类比内涵,不可不察。”
  “说知推理之术,天下皆同。如我在极西之地,遇一人名为德谟克利特,他言万物乃原子组成,只是有人却问:若一物均匀,长短所含的原子都是相同的,那么若是构成矩三角形,两边各为一,那么斜边的原子数是多少呢?如果这个数,是存在但却没有道理的,那么原子到底是不是紧密而可以最终分割的呢?如根号二个原子,到底是多少呢?这不能证明此人说的原子的想法不对,只能说明他想的一些是不能解决这个疑惑的,尚需修正,因为按他此时的想法,推理会出现谬误。”
  索卢参写到这里,忍不住想到如今在泗上,已经基本是下一任巨子的适,心想这几年他又弄出些什么东西呢?他的两位夫子,难道真的去过极西之地吗?
  遐想中,马车忽然停顿,马车外马奶骑马走到车外,说道:“有人在前面,询问咱们是否就是咱们……”
  索卢参笑道:“去询问一下,应该就是公子章来迎接我们的人。”
  车队之前,百余人骑马乘车,派人远远询问,以作迎接之态。
  之前索卢参已经派人通知了公子章那边的人,就是为了引公子章派人前来迎接。
  这百余人,正是公子章派来的,相迎于此地,就是为了表示公子章的态度,以争取墨家作为盟友的支持。
  百余人中,不乏赵国贵族,也混有一些身份特殊保密的墨者。
  不管身份如何,公子章既然有令,那这一次迎接也就要做足姿态。再者如今墨家在泗上风生水起,已然是天下争端中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连越国这样的蛮国当年都能够称霸为伯,力量这东西有时候的确可以带来尊重。
  这些人姿态恭谨,名义上是为了迎接从几万里之外归来的索卢参,这也算是一件大事……
  尤其对于赵国而言,这是一件大事。
  因为很多年前那本伪作的《穆天子传》已经在天下传播,成为了《穆天子传》的正式版本。这是李鬼在李逵小时候就杀了李逵改名为李逵的故事,所以这就是唯一正式的《穆天子传》。
  为穆天子驾车的,是造父。
  造父是赵国的祖先。
  造父和穆天子去过西王母之国。
  索卢参说自己真的去了西王母之国,然后从那里返回了。
  索卢参说,自己真的见到了高高的金字塔陵墓、看到了当年阻拦了穆天子的那头问早四腿中午二腿晚上三腿的狮身人面怪物,也看到了那里的贵族也驾车且赛车,以为造父之遗风云云。
  穆天子之八骏中,有名驹赤骥,而索卢参七年前确实先行让人从西方荒原中先行返回,送回来几匹上等的血色马匹。
  《穆天子传》一书,在秦、赵大为流行,毕竟里面记载了他们祖先的故事,说起来颜面有光,尤其是索卢参证明真有那样一个国度,这就让造父的功劳更加显著。
  当然,公子章不会是仅仅因为这件事,就派人来迎接索卢参等人。
  因为赵烈侯赵籍死前,知道天下纷争,赵国新立想要立足,国人肯定会拥立自己的弟弟。而作为儿子的赵章,那时年幼,赵籍将邯郸作为赵章的封地,以此让赵章依旧有一定的势力,一旦有贵族支持就能上位。
  而邯郸,有铁矿。
  墨家在邯郸开矿,邯郸这几年已经成为赵国的冶铁中心,更是各大商人云集之地,此时虽非都城,但已经成为赵国的新兴大城。


第二十一章 邯郸
  仅此一事,已经足够让公子章如此重视,更况于墨家本身的军力、财力、贷款以及在高柳一带的军事力量。
  他的堂弟公子朝找的靠山是魏国,魏国现在如日中天之时,当真算是打遍天下无敌手,公子章也需要更多的支持来对抗可能的威胁。
  这行人行至此处既是来迎接索卢参的,也是为了阙与君的事,在公子章看来,这正是趁着叔叔病重的时候收拾自己堂弟的一个契机。
  烈侯赵籍死后,公仲连的改革依旧继续进行,国内的许多大臣都是在烈侯时代提拔起来以对抗日渐发展的公族的。
  这是一支很强势的力量,他们支持公子章即位。
  在这个变革、且因为墨家这几年技术传播导致变革加速的年代,继承权之争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贵族之间的争夺,而是牵扯到变法派和守旧派之争。
  如今天下任何一国,只要变法,必要损害旧贵族的利益。
  要对抗旧贵族,也就导致士阶层崛起分权,同时士阶层又需要加强王权来对抗旧贵族。
  当年赵籍尚在的时候,任用公仲连改革,在死前也与公仲连等人密谈许久,那时候公子章上前年幼,便开始为公子章准备将来的执政班底。
  周天子有庶子官之职,用来教育诸侯卿大夫。
  三晋则有中庶子,太子、公子、相国甚至于君侯,皆有中庶子。
  如今前来迎接索卢参的,正是公子章的中庶子,乃是赵人,正是公仲连改革之后,由荀欣推荐的。荀欣作为中尉,有举荐人才的义务和权力,这一点正可以一直维持着公子章手下有一支不错的班底。
  公子章的中庶子姓徐,非是与周天子作对的徐偃王伯益之后一系,而是当年三监之乱迁到鲁国的殷商六裔之后,单名一个益字。
  在世卿贵族和士阶层开始争夺权力的时候,纸张和印刷术也已经从泗上开始在各地传播,因而像是赵国这种“中尉举荐人才”的方式,刚刚出现就已经有些落后了。
  虽然如果纸张和印刷术倘若不能出现,那么这种举荐的方式终究还是强于世卿贵族世袭执政的,最起码会有一些上升通路。
  这种举荐的方式,能够做公子章的中庶子的人物,必然是饱学之士,但也必然是和官员之间有些关联的家族人物,这是不可避免的。
  除非是仲尼、墨翟那样名满天下的人物,否则一个人所自己有才能,如何才能被中尉注意呢?
  徐益正是内史徐越的族人,但又不是赵国根深蒂固的公族。徐越也正是公仲连改革之后,以士的身份作为内史,以对抗公族世卿加强王权的。
  待通报之后,徐益与索卢参见礼后道:“君侯病重,于私、君侯乃公子之仲叔;于公、君侯乃公子之君。是以公子不能亲来,遣我来迎。公西行数万里,至西王母之国,见识繁多,且墨家多贤才,公子最是爱贤,此次不能亲来,让我一定要告诉您。”
  索卢参回礼,心中暗笑,心想这时候赵侯快死了,这公子章肯定是要留在中牟的,难不成等到叔叔死的时候,他这个继承人却不在国都?
  看破不说破,索卢参微笑道:“公子的心意,我们心领了。我正要在邯郸停留,还有一些事要处置。”
  “虽然君侯有疾,按说此时一些事不该说。但国法无小事,墨家在高柳捕获了一些人,私自转运一些当初赵侯下令严禁与胡人交易的货物,这件事……也不得不说了。”
  他这次来,就是为了这件事。
  既然在高柳已经决定将这件事说出去,牵扯到背后的关系,以及赵侯重病的这个节骨眼上,实际上这就是在表态:墨家会支持公子章即位。
  越早的表态,就可以越早将魏、韩、齐拉进来。索卢参知道去年田氏刚刚通过魏侯的帮忙,获取了正式的侯位,这件事齐国不可能不有所表示。
  徐益听索卢参如此说,称赞道:“昔年赵先君简子铸刑鼎,尔名刑罚,已近百年。且不说墨家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便是赵国之法,这样私自转卖违禁之物的大罪也是不可以饶恕的。”
  心知肚明,相互鼓吹了一番后,徐益便邀索卢参登车于左,以示尊重,一同前往邯郸。
  早在烈侯尚在的时候,邯郸就有大片的封地归属于年幼的公子章,之后在死前又封了不少土地,因为没有封地的公子是没有话语权的。
  徐益作为公子章的中庶子,这些年一直在邯郸经营,墨家在邯郸的一些活动,也都是通过徐益进行的。
  一路前往邯郸,索卢参才知道墨家和公子章之间的关系,不只是合作这么简单。
  墨家还是公子章最大的债主。
  因为公子章此时只是公子,不是赵侯,而且还要面对叔叔以及堂弟的逼迫,他想培养自己的班底、私兵、经营自己的封地邯郸,需要大笔的钱。
  修城墙要钱、招揽士人要钱、购买兵器要钱,总之没有钱什么也做不成。
  乱世之下,商人活的非常滋润,战国时代的大商人不但可以借贷给天子,还能逼债。
  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汉代,吴楚七国之乱的时候,国家缺钱借贷、在长安的一些烈侯封君也缺钱需要借贷以赚取军功、夺回封地,但是很多商人认为战局不明朗,甚至认为七国可能获胜,拒绝借贷。
  无盐氏果断地放了高利贷,以本息十倍的超高利息,借给了那些和中央站在一起的烈侯封君,平定了吴楚七国之乱后,收回了本金,同时获得了足够的政治资本。
  这种商人干涉政治的行为,在列国纷争的年代最是容易。
  而如今若论天下巨富,无人能够和有严密组织的墨家相提并论,这借钱的事自然也就落在了墨家身上。
  赵公子章从墨家这里借贷的钱财之多,除非能够获取赵侯之位,否则根本偿还不起。这里面还涉及到许多墨家做保的、牵头的大商人的钱,这些钱都需要将来以各种各样的政策优惠来偿还。
  正是凭借了墨家的借贷,公子章得以重新修筑的邯郸城,加强了邯郸的防御,聘用了墨家的技术人员帮着修筑了城墙城防和成体系的行墙。
  购买了一些守城用的大炮,初步完成了邯郸城小范围的改革。
  欠的债太多,而且也不是墨家一个人出的,而是组织了赵地的很多商人一起出面借出去的,因此赵公子章也不敢违约。一旦违约,这些商人和墨家联合能够推他上去,也一样可以把他拉下来,愿意承认这笔贷款的公族有的是。
  谁认这笔贷款,谁就是墨家和那些商人承认的赵侯,至于说是嫡系旁支还是别的,这些人根本不认。
  种种因素之下,作为公子章中庶子的徐益,对索卢参极为客气。
  索卢参在成为墨者之前,也是低阶贵族出身,饱读书篇,知道邯郸此时虽然非是赵国的都城,但一直以来就是赵氏颇为重视的城邑,也算是赵氏的根基之一。
  当年殷商建立之初,在邢台筑城作为首都,邯郸就在京畿地。
  再后来赵简子时代,便因为邯郸迁民到晋阳的事,导致了赵氏家族的内讧,引动了三晋的乱局。
  赵烈侯生前将邯郸封给公子章,就是在担心自己的弟弟到时候不把位子还回来,以提前为公子章准备一些后路。
  昔年赵氏能够凭借晋阳一城,苦战得胜,邯郸城若是能够完全被公子章掌握在手中,那也一样可以迸发出强大的力量。再加上内部外姓臣子的支持,这侯位由叔叔传给侄子也就更加稳妥了。
  此时赏赐的土地极多,如此时刚刚成为魏相的公叔痤,他被赏赐的土地有一百四十万亩。
  这些赏赐的土地,包括在土地上耕种的人,人和土地是绑定的,贵族不可能亲自去地里刨食,所以绑定人身的封建土地农奴制度是贵族不可能放弃的底线。
  在铁器牛耕垄作出现之前,不可能出现那种单纯的货币地租或者完全的实物地租,因为靠石头、木头、蚌壳和铜器,根本不可能保证剥削的效率。
  这就必然出现这种人身依附土地的半农奴制的情况,贵族们享受着劳役地租,也享受着这些封地上的农奴的劳动成果。
  当年赵籍既然将邯郸封给了儿子,那么邯郸的许多土地和人也都是归属于儿子的。
  墨家在邯郸开矿冶铁、传播牛耕马耕的技术、新作物的引入、赵国多马的物质基础,都让公子章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一些变革成为了现实。
  加上本身公子章的身边,还有一些隐藏的墨者,再加上三晋早已经出现的私亩制度,从赵籍死到现在的十三年时间,邯郸的变革已经初见成效。
  甚至于公子章身边的一些士人、属官,也都不是再分封土地的形式,而是给予足够的货币俸禄。
  商品经济的繁荣、农业剩余产品的增加,都让货币俸禄有了现实的意义。


第二十二章 爱恨
  索卢参等人相隔十余年再一次看到邯郸城的时候,邯郸城的模样已经完全和当初不同了。
  甚至已经看不出周礼中方方正正的规矩,那些突出的棱角、行墙、壕沟护城河、附近周边的几个小型的堡垒卫城、在城墙上发出青黑色光泽的铜炮……
  这一切都和十余年前截然不同。
  从北境高柳第一次进入中原、第一次看到真正的中原大城的马奶,看着那高耸的城墙和城门处的人来人往,暗暗咂舌。
  和身旁许多第一次进入中原看到中原大城的北境人一同发出了啧啧的赞叹声,索卢参带着骄傲告诉他们,这城必是出自墨家人的手笔。
  随行的公子章那边的人笑着回道:“您说的没错。这正是工匠会的人帮着建筑的,花费巨多,却也值得。此时筑成,公子曾言,有两万士卒守御,十万之师不能破。”
  邯郸城比起北境的高柳城要高大的多,毕竟胡人不会攻城,高柳城完全没有中原攻城围城战的烈度基础,也就没有必要耗费巨大。加上人口却比这里差得远,实在不能相比。
  马奶听这些人一说,赞叹之余又问道:“这是咱们墨家建筑的,那泗上的城邑,岂不是比这个更加宏大?都说沛县,那沛县的城邑不知道又有多么大?”
  索卢参想了一下,摇头道:“只怕没多大。若真叫人围了沛县,只怕城邑再大也无用处了。”
  马奶似乎理解了,又似乎没有理解,心中竟然多少有些幻灭。
  总是听墨家说起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