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小市民的奋斗(无语)-第6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共和二十一年一月二日,每隔四年,这一天是旧新总理离开和宣誓的日子,之所以选择这个日期,是为了将最后一个元旦致辞留给上任总理,而春节致辞则由新总理作出,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而已。
这一天,上午九时全中国一切活动几乎都停止了,不再工作、不再上课、不打电话、甚至不上厕所,人们挤到收音机前、广播喇叭下,倾听司马的致词。在火车站,由于大家都在听广播,使数班火车不得不延迟,一名不识时务的工作人员用广播催大家上火车时,结果数千多名旅客一起大吼叫她闭嘴,此时有什么比这个更为重要呢?
每一家银行,出纳员停止点钞,排队的长龙突然消失,大家挤到收音前了。西北、上海股票证券交易所虽然没有停止交易,但交易却变得非常缓慢,股票价格也不再有任何变化。平时充满交易员震耳欲聋喊叫声的期货交易所内,同样变得鸦雀无声。
西北市中央政府高级官员,平时你很难让他们承认,有什么事情会比他们手头的公事更重要,但这一天、在此时,各个中央机关部门的工作全部停止。国务院、国会和国务院各部门,原定举行的国家政策简报,听证和记者会,不是延期就是取消,只为倾听司马致词。
人们满怀信心和期待。西北市的商场、体育场、地铁站内上千个平时播送广告的大屏幕黑白电视前,更是人山人海,电视屏幕中不时穿插一些画面,是从电影胶片上翻拍的,但画面让人们更加激动万分,画面代表曾经的辉煌和荣耀。在法定首都京城中南海总统府内,只会在元旦、春节公开发表讲话,在清明节前往国家公墓祭祀英烈的总统段祺瑞同样趴到收音机前,脸上带着欣慰。
这在中国是非同寻常的一刻,令每一个中国人期待。各行各业、性格各异的中国人,居然在同一个时刻不同地方做一件完全相同的事情。 “一瞬间,整个世界都被一个目标所吸引!”西方各国驻华大使领事以及观察家们,诧异的面对陷入沉寂中的国家,很难想象一个国家,竟然被一个声音所吸引,一个国家可以为一个声音而停摆!
“余以至诚,遵守共和大中华宪法,服务共和国公民,执行国务总理之职务!”左手按着宪法文本,伸出右手宣誓时,尽管声音不大,但司马内心却显得非常激动。四年前的今天,自己离开这里,今天自己将重新掌握这个国家,国家未来的路仍将会按自己设定的方向一直走下去。
在国会两院议员的欢呼和掌声中,宣誓结束,司马同国会两院议长握手致谢。随后按照议程朝演讲台走去。自己四年前,从那个演讲台上走下,而现在全中国都盯着这里。在朝演讲台走去时,司马忍不住看了眼不远处的电视摄像机,这是国会进行的第一次现场直播,尽管是通过闭路电视方式进行直播,但屏幕前仍有上百万西北市市民正在关注自己。
镶嵌有国徽,高不过一米,宽不过数十厘米的黑枣色发言台,是多少人的渴望与梦想!再一次站到国会发言台上,是什么感觉?如果现在有人问自己,司马会用四个字回答:如履薄冰,救世主不好当,只有了解历史才会知道救世主稍有不慎,就会带领国家走向灭亡。
“……对国家来说,今天是一个神圣的日子。我肯定,同胞们期待我就任总理时,会将我国目前形势做坦率真实的陈述,现在正是坦白的最好时刻,我们不必畏首畏尾,隐瞒敷衍。这个伟大的国家会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未来会更加繁荣强盛。因此,我们首先要坚定信念:我们唯一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一种莫名其妙、丧失理智、毫无根据的恐惧,会把种种努力化为泡影。
在阴云密布的时刻,得到人民的理解和支持,是胜利必不可少的条件。我相信,在危急时刻,大家会再次支持我。我和你们都要以顽强的精神,来面对我们共同的困难。只有依靠诚实、信誉、忠心和尽职,才能挽救危机。我曾见到过你们,你们和我一样对未来怀有希望、拥有战胜困难的勇气、非常乐观和自信。尽管面临极大困难,但希望和勇气仍然留在我们心中。
国家要行动起来,现在就行动起来,我们必须再进行一次复兴革命,全力推动经济恢复,使经济步入正轨,摆脱危机。目前当务之急是让所有失业者再次拥有工作,部分由政府直接征募完成。同时,亦急需重组社会资源。我相信在我们共同努力下,问题很快会得到解决。我需要告诉国民一个事实,如果我失败了。我将是共和中国最后一任总理,但,我绝不会失败!中国绝不会失败!”
“但,我绝不会失败!中国绝不会失败!”的声音随着电波传至中国每个角落,除了呀呀学语的婴儿,所有人都传颂这句铿锵有力的结语,人们意识到,这是中国生死存亡的关头。司马的讲话产生了良好的效果,整个中国再一次被爱国激情所感染。而刚刚就任的司马却陷入沉思。
一月三日,星期天,早餐后,司马从官邸来到国务院大厦总理办公室。里面的陈设没有发生任何改变,房间似乎在静静等待主人的到来。 “敬恒!通知大家去会议室。”司马一边咬着烟嘴,一边环视众人。内阁班底虽然吸收了新鲜血液,但没有太大改变,以老伙计为主。
副总理是徐树铮。这是自己同段祺瑞达成的协议,同时也是同共和党达成的协议,共和党第一个站出来支持自己回归政坛,这是回报。财政部总长是宋子文,看到他时司马颇感有趣,革命党党魁的姐夫,竟然出人意料的加入复兴党,无疑是对家庭的背叛,而最让人意外的还是,他终于走上历史上本就属于他的职位。
目光撇向国防部长蔡锷时,司马满是欣慰,过去四年蔡锷一直尽心竭力维系国防军,国防军用了十二年,才真正成为国防军。冲蔡锷轻轻点头,面色苍白的蔡锷点头回应,再次出任国防部长并非所愿,但……。
司法部总长伍朝枢,让司马心生时空错愕感。另一个时空他也被任命为司法部长,但却未履责,也并没像历史上一样成为革命党或国民党党员。十二年来,复兴党发展出乎意料,很多熟知的历史人物命运均发生改变。
农商部总长穆藉初、外交部总长顾维钧、教育部部长蔡元培更是内阁老人,连任四届内阁部长,在世界共和政治史上尚属首次。至于海军部总长沈鸿烈、邮政部总长施肇基、内政部总长范鸿飞、交通部总长周自齐、劳工部总长薛笃弼,则有新有老,自己的内阁,总体上没有太多变化。
“客套话,就不说了,相信我们之间也不需要自我介绍,我熟悉大家,大家也熟悉我!”说话时,司马从手腕上取下梅花精密计时器,公司编号为NO。001的手表,放到会议桌上,所有人同时一愣。 “现在,就在我们谈话时,工厂生产递减,大企业承诺不裁员、不降薪,但只有十二个月的时间,准确来说是……”
司马拿起会议桌上的手表, “是十一个月零七天十五小时零四十五分钟!工人失业,在忍饥挨饿。农民的收成烂在仓库里,怀揣大学文凭的开电梯,大学教授开出租,专业技术人员领救济,并不算新鲜事。
最可怕的是失业,尽管大财团、大企业承诺不裁员,但是倒闭破产率最大的是中小企业,中国有三千二百万工人,从共和十九年十一月至今,总失业人数高达四百万,超过一百八十万人无家可归。在我们说话时,就有数百人收到裁员通知,路边甚至有人冻死。
诸位是我的左膀右臂、是国民信任的政府官员,请大家告诉我,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做,我的目标非常简单,十个月,十个月后我要消灭失业,由政府直接创造不少于四百万个工作岗位!这是前提!”话音一落,司马便抱着双臂闭上眼睛,不去看他们表情。
“这……”望着环抱双臂一言不发的总理,徐树铮满脸不可思议,昨天还为自己跻身副总理一职而踌躇满志,此时才深感难度。如果司马用四年时间去解决经济危机,或许可能,但他却想用十个月去消灭失业,直接创造不少于四百万个工作岗位!他当真以为自己是老天爷吗?
“总理,您应该明白,以目前的政府工程,不可能创造四百万个就业岗位,能创造四十万个都已经勉为其难了!”穆藕初坦言,尽管农商部只负责部分政府基建工程,但创造的就业岗位却非常有限。 “总理,四百万个就业岗位,除非……您把失业人员都征召进军队,否则……恐怕只能加大救济力度!”薛笃弼把目光投向蔡锷,把问题推给国防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只是想想而已,最好的办法是加大救济。
“薛总长!根据劳工部失业与救济署的统计数字,去年十二月共计向413。6573万人发放失业救济金,总额高达五千万元。根据社会福利署统计,十二月,福利署向失业家庭发放总额超过三千五百万元的食品补助券,以杜绝其子女营养不良。
教育部希望中央、省政府每月增加六千万元学生午餐补助,将免费午餐覆盖至全国范围,确保少年儿童营养和健康。我决定,从总理特别经费中划拨三千万元,同时督促地方各级政府提供相应经费。但,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说到这里,司马环视众人, “先生们,我们可以讨论增加国家救济,但不要忘记这于事无补,五亿国民在盯着我们,希望拿出施政方案,解决经济问题。”此时司马显得非常激动。
“总理,交通部已经决定修改铁路标准,将三十八公斤轨提升至四十三公斤,同时一系列配套设施亦需要更改,根据计算,可以直接创造不少于一万个工作岗位!”总理的激动让周自齐坐立不安,连忙抛出交通部制定的 “迎新工程”。实际上交通部一直在这么做,现在抛出来,可以让总理看到交通部正在尽力增加就业。
“很好,我们现在还需要创造三百九十九万个工作岗位!”司马点点头,总算有了一个开始。尽管自己已经有了一个方案,但在抛出自己的 “新政方案”前,必须要让他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久之后还将成立一个直属总理的国家复兴委员会,委员会的工作需要各部配合。要让他们打破部门观念,现在就需要施加压力。
司马将目光投向蔡元培,教育部从来都是花钱大户,有宪法保障,教育部经费享有最优先级别,甚至高于国防、福利支出,更远高中央行政支出,难道教育部就没有 “花钱”方案吗?蔡元培迎着总理目光坐直身子, “总理,相比任何时期,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分保障,全国任何一个地方,学校都是最坚固、最新、功能设施最健全的建筑,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有目共睹。教育部是花钱的部门,这个时候,花钱是我们唯一能想到的!”
说到这蔡元培笑笑,国务院各部无不羡慕教育部,因为教育部经费充足,当其它部门为增加预算绞尽脑汁时,教育部甚至不需要提交报告,每年教育经费都会依宪法保障超额划拨。无论国会或地方议会没有任何一个议员敢冒被人指责 “无视教育发展,牺牲祖国未来”的骂名,去抨击教育经费开支过大。
“过去您一直强调,中国青年必须有青年人骄傲的自信和战士般的坚毅,保持强健的体魄是中国青年在学习之外最重要的任务。除去学校操场,我国只有3793个体育场,而且体育场大都集中在大中城市,全国很多小城市,只有一个至数个简易体育场。
随着体育运动的推广,全国小学、中学、大学每年都会举行无数场体育比赛,而现代化体育场的匿乏限制了体育运动的普及。城市、社区都需要体育场。城市需要举办校间、民间比赛的体育场;社区需要健身运动的体育场。中小城市无不羡慕富裕城市的现代化体育场,这是急需改变的。”
一听到体育场,司马表情立即松缓下来,忍不住想称赞这位有共和中国教育之父的老者。蔡元培注意到除总理之外,其它人大都目带诧异,显然并不明白其中的涵意。
“两年前,西北大学修建可以容纳8。65万人的西大体育场,学校投资三百万元,历时一年零三个月,直接雇佣工人有千人之多。说到经济复兴我是个外行,但我知道三百万元只能修建三四十公里铁路,需要两三百个工人,铁路、公路修建更多会依赖机械,但体育场砖块却需要工人一块块彻上去,这样的工程比其它现代化工程能创造更多的岗位。”
“啪、啪”蔡元培话音刚落,司马便亲自鼓掌,这就是自己需要的答案之一,铁路要修、公路要建、水电站同样要修,但中国更需要劳动密集型工程,而且工程是中国未来发展急需的,像体育场这样的社会公益工程就是未来中国发展需要的。
“但资金从哪里来?新建大量体育场,满足人民需求,需要大量资金。鹤卿先生,中国学校不可能个个像西大,每年获得上亿元捐赠,也不是每座城市都足以担负这笔费用。除去大俱乐部体育场,社区体育场是个有进无出的公益工程!”宋子文毫不客气,作为财政部总长宋子文知道中央财政的压力。问题的根源是钱,有钱什么问题都能解决。但为恢复经济无限度扩大政府负债,无异于饮鸩止渴。
第八十二章 他国的赞助
“钱不是问题!”司马语气非常轻松,似乎宋子文提到的钱不是钱,而是纸。早在一年前,就已经有人为中国经济复兴买了单,现在不用更待何时。 “最重要的问题不是资金,而是尽可能多的创造就业岗位,这才是需要忧虑的问题。我们需要提供四百万个就业岗位,而不是几十万,所以我们需要调整思路!”司马挺起身,环视众人。
“目前有四百万人领取失业救济金,每人每月十一元左右,但钱只能勉强糊口,同时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我要求将失业救济改为以工代赈。正如鹤卿先生所说,我们必须改变大规模基建的思维方式。以前,执行扩张型财政政策主要集中在新建铁路、公路、水电站等大量采用机械施工,人力少的项目上,对增加就业效果不明显。使扩展性财政政策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司马颇为无奈。一直以来,为了加快工程建设速度,中国养成以战时模式为核心的施工方式,而且工程施工中大量采用机械,要到四十年后才会被发明的液压式挖掘机、现代化、机械化筑路设备,加快了施工速度,但对工人的需求降至最低,不利于创造就业岗位。
现在必须调整固定模式,将复兴工程的核心从机械化工程转移到人力密集型工程。现在不只是解决四百万失业工人的问题,先期四百万后期只会更多,中国不仅要摆脱经济危机,同时需要借助经济危机,以复兴工程为中心,进一步刺激国内市场。各国关税战愈演愈烈,必须充分挖掘国内市场。
司马示意刘敬之将自己的方案分发给内阁成员后,在他们翻看方案的同时,站起身,走到墙边拉开一张大幅中国地图, “大家看这里!”司马右手指着中国地图上异常明显的几字形河流,只要是中国人都知道是黄河。
“众所周知治水先治坡、治坡先治林,穷山恶水和山穷水尽。穷山必有恶水,穷山必有旱灾。从共和八年起,黄河基金会每年投入一点五亿元治理黄土高坡,十三年来,黄河工程基金会累计在黄土高坡改造水平梯田三千八百万亩,淤地坝3。896亿方,植树二千三百万亩、飞机播种牧草一点七亿亩。
每年雇佣工人超过十万人,间接以工代赈方式招募当地临工超过一千八百万人次。当然这只局限于陕西、西北、宁夏部分地区,但十三年的工作卓有成效,根据水利监测部门统计,黄河中下游含沙量每年成递减趋势。”
在提到黄河下游含沙呈减少趋势时,司马得意洋洋。这是自己最划算的一笔投资,回报不能以金钱来衡量,能使子孙后代受益无穷。还黄土高原一片绿色,是多少代中国人的梦想,现在正一步步变为现实。为了治理黄土高原,自己半强制性地将当地60%的居民移民至突厥斯坦、滨海省、阿穆尔省、库页岛以及俄罗斯。修建大量的机耕水平梯田取代坡地,人工植树、飞机播草,十三年的努力终于初见成效。
“十三年前,陕北是中国最贫困地区,但是现在陕北地区,每年粮食产量超过一千三百万吨,羊毛二点五万吨,肉牛八点三万吨,苹果更是高达数十万吨之多,橄榄油等数十种经济作物每年创造数十亿元收益。共和二十年,中央直接获得税收为三点四五亿元,以此计算,五年后,中央便可收回全部投资。
十三年投入近二十亿元,七年内依靠税收可以收回全部投资,每年节约救济金超过一千万元。至于降雨量增加、环境全面改善、黄河含沙量减少,更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回报”众人听到司马的话,同样欣喜,但也带着一丝迷惑,难道总理准备套用治黄模式,将治黄工程扩大?
“但是,这仍然不够。在中国不仅黄河,长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