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市民的奋斗(无语)-第5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像是日本人。”一个刺耳的声音传入蒋念宗耳内, “不!我们是台湾人,是中国人!”  被人误认为日本人。蒋念宗勃然大怒。广场上的人们顿时向共和纪念碑下的愤青看去。蒋念宗看到众人怀疑的目光,悲愤难当,只怪台籍败类。

“同胞们,我们不是日本人,台湾人也是汉民族,中国人。我们的祖先,是福建泉州、广东、潮州人,为脱离满清虐政、生存而移居台湾。光绪二十一年,甲午之战,清朝把台湾割让予日本,使东洋第一宝库,竟归倭人之手。日本自据台湾以来,限制台湾人回国,连亲戚间也不容往来。二十八年前(一八九五年)六月十七日,日人恶政于台湾四百万同胞,台湾所受痛苦、压迫、蹂躏百倍于祖国。陷倭二十八年,日人凌我、杀我、欺我、奴我。

今日祖国振兴,台湾同胞欢心鼓舞,祖国击败日本之日就是台湾重归祖国之时,亦是台湾自由之时。台湾人中是有败类为日本人充当间谍,但只是极少数,四百万台湾人心向祖国,我们是中国人。在此,台籍学生恳请大家:毋忘台湾,台湾人是中国人、台湾土是中国土,我们渴望加入军队与日本军队作战。”

蒋念宗悲愤不已,悲愤源于同学的不信任和敌意。 “我们是东海捧出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族弟,我就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个号令,我能背水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当这首七子之歌台湾一唱完,就有几名台籍学生拖着一块白布在广场上展开,蒋念宗和同学走上前,用力咬破手指,沾着血在白布上写了几个字, “我是中国人。”

随后有十几人走上前咬破手指书写,长幅白布倾刻间出现数百个鲜血书写的姓名和题诗。这时又有几名年青人走过来,蒋念宗、吴振芳一愣,其中几人他们并不陌生,数天前的 “敌谍就在你身边”就出自此人之手,他们要做什么?其中一人歉意的看看台籍同学,随后咬破手指,在白布上书写: “毋忘台湾。”书写血书铭志的青年并不知道,在国务院三楼,十几名台湾客人正焦急等待总理接见。

第三百零七章

福建东北部由东冲半岛和鉴江半岛怀抱而成的三沙湾,是最优良的海港。三沙湾地形口小腹大,出水口只有东冲口,宽度仅26米,是世界上少有的,湾口东有西洋岛等屏障。三沙湾口排列着青山、斗帽、鸡公、东安、横屿等岛,与沿岸山岭、岬角交错,成为天然屏障,挡住来自太平洋的狂风巨浪。

三都澳历史上就是中国繁华的对外贸易港口之一,早在唐朝以前,三都澳就已开发。1846年,英国74号船对三都澳进行勘测并绘制航海地图,之后帝国列强要求清政府开放三都澳,清政府迫于外债需关税偿还,于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正式开放三都澳,成为对外贸易港口。1898年三都澳口岸对外开放后,英、美、德、日、俄、荷、瑞典和葡萄牙等24个国家在此修建泊位、设立办事处或代表处、钱庄。20纪初,这里商贾云集,船帆如梭,热闹非常,有 “小上海”和 “小青岛”之称。

由于三都澳在军事和经济上的特殊战略地位,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时,美国也想在中国沿海港口中找一个据点,当时美国一个海军将领到三都澳考察,被这里无与伦比的自然条件深深吸引,他声言:谁控制这个港湾,就可以控制整个西太平洋。美国如取得三都澳,太平洋就会成为美国湖。”

正因为三都澳在军事上的特殊战略地位,共和九年八月,根据国会通过的《国防基地法案》,海军将整个三沙湾划为军事基地,注销三都澳福建海关,这处面积为714平方公里,水深在十米以上的天然良港成为军事禁地。从那时起海军便开始将三沙湾按照海军大本营标准进行大规模建设,海湾沿岸分布着海军特种钢铁厂、石化厂、舰船修造、重型机械等大量海军工厂,尽管工程尚未完成,但这里无疑将成为南中国最大的海军综合基地。

清晨五时许,疏落落下了几点雨,从海上吹来的暖风,使得三都澳比昨天凉快许多。上午十点后,太阳光射散了阴霾的云气,像一把火伞撑在半天,温度随即升高,当温度计指到30度时,这座海军城的人们便感到热浪的狂躁。

刚从火车站走出来的李云珊拖着沉重的行李箱,用手帕擦擦额头的汗珠,三月中旬三都澳的高温对于自幼生活在青岛的李云珊而言,无疑是一种折磨,尽管换上了一身淡青色印花的华尔纱长旗袍,但仍让李云珊觉得燥热。下电车后,看着基地入口处的军警,李云珊樱唇一咬,眼中带着决然之色。

“刘桂阳,你就是跑到天涯角也跑不出本姑娘的手掌心!”一个月前刘桂阳写信给李云珊提出分手,李云珊根本不知道为什么他要和自己分手,大哭数场后试图到海军基地找刘桂阳理论,但根本就进不去。随后李云珊发现不少和海军军官恋爱的同学都收到男友的分手信。 “海军是一群恩负义的狗东西”,女孩们如是说。直到中日开战之后,这些女孩子才知道为什么男友会和自己分手,他们是不愿意战死后拖累自己,到时悲痛欲绝,倒不如现在分手。

“作为中国水师重镇之一的福州,在甲午战争开始以后每家都成了烈属,甲午之后家家挂孝。水师官兵之家人,但凡夫殉国消息传来,妻皆自杀殉节”。对日宣战地消息传开后,李云珊就在报纸上看到新闻报道,青岛海军基地附近眷村家家挂孝,眷村内官士之妻皆孝衣,随时准备自杀殉节,以至于海军不得不派出女兵在一旁看护,以防万一。 “为海军之妻,平日久不能聚;战,夫殉国者,妻殉节!”被视为海军传统。这或许与总理为北洋水师正名时,矫枉过正相关,妻殉节成为忠国奋勇地象征。

“长官,我是第十三潜艇支队长刘桂阳少校地妻子……”在说出 “妻子”两字时,李云珊粉脸羞红,脑袋微垂不敢正视大门处执勤军官。如果不是表哥信中提到从北洋舰队新调来的支队长叫刘桂阳,李云珊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恋人到了南洋舰队,得到他的消息后,李云珊没做任何考虑,就来了个千里寻夫。

“妻子?”接到基地保卫处打来的电话,刘桂阳一愣,自己什么时候结婚了?而且人家还找上门,难道是……刘桂阳在艇库对面正和几名艇员说话,听闻此事,向U…33轮机长看过去,三天前,他也是不明不白从基地外领回一个老婆,是他妹妹替他娶进门的,而他本人对此也是一无所知。 “不会是……”想到碰到这种事,刘桂阳眉头一皱,不禁气恼家人乱弹琴,脑中却浮现出另一个女孩,那个在开战前被自己 “抛弃”的女孩。

开车朝33号入口驶去时,看到路旁林立的帐蓬和正在训练的队员以及陆军步兵部队,刘桂阳眉头紧锁。湾内开阔的湾面随处可见登陆艇,是陆军步兵部队正在为不久之后的登陆战进行训练。自奇袭佐世保、横须贺后,看似沉寂的海军实际上正在为登陆台湾的战事作准备,北方战事趋于稳固,除留下由巡洋舰、驱逐舰组成的机动舰队和潜艇主力外,海军主力悉数南下。

“如果……给她路费让她赶紧回家!在这个时候绝对不能结婚,结婚就会拖累人家一辈子……”

“立即写信回家,管好你们的媳妇,现在都什么时代了,自杀殉节?要真是海军的媳妇,男人殉国了好好孝敬父母、把子女教育好,让男人走得安心!”这是海军总长发来的训令。自战争爆发,无论是对佐世保或横须贺的奇袭,还是对旅顺的炮击,以及太平洋的破交战、封锁战已经造成数百名海军官兵阵亡,其中数十名海军眷属自杀殉节,国内舆论褒贬不一。

站在基地入口的李云珊不时朝基地内张望,每当有汽车驶来,李云珊心中总是激动不已,当看清车内的人后,又失落沮丧, “他会不会来接自己?要是不来怎么办?”袅袅婷婷,扭着细腰走来走去的李云珊患得患失,尽管旗袍开叉不高,但走动时仍显得悠然飘拂,不时闪露出衬着白色棉袜的纤腿,皱着眉头的李云珊把一块印花小丝帕都快绞碎了,已经一个小时了,他还没……

“滋!”刚一把车停稳,刘桂阳就看到大门外淡青色的窈窕身影,下车朝入口大门外走去的刘桂阳觉得背影非常熟悉,走出大门时,站在人行道边的女孩转过身来,看清女孩模样后刘桂阳心头一颤,大惊失色。转过身来李云珊微微一怔,随即扑嗤一笑,袅着细腰跑过来, “桂阳!”刘桂阳愕然睁大眼睛,不可思议的看着跑到面前喜不自胜的女孩。 “你怎么来了?” “我……我……想你,所以……就来了。”李云珊回答时声音渐渐低下去,头也低了下来。

突然她嫣然一笑,仰起脸盯着刘桂阳, “我知道你为什么会写那封信,总之,你生,我是你妻;你死,我是你妻!”泪水顺着李云珊脸颊流下来,然后她咬着嘴唇痴痴看着刘桂阳,期待、焦切的等待着他的回答。女孩的话让刘桂阳心脏狂跳,脸颊燥热。女孩温婉可人,青春靓丽,而且从她明如秋水的眼瞳中,刘桂阳看到过去的亲昵和甜美的回忆,心中波澜起伏,如果没有战争,能娶到她是自己的福气,但……刘桂阳内心挣扎。

忽然间刘桂阳下定决心,当睁开眼看着满面期待的女孩,勇气一泄而光,话到嘴边变了模样, “玉珊,我……我是在潜艇上服役,一旦……就永远尸沉大海,到时……”李云珊毫不在意,娇羞的看着刘桂阳,欢喜的微笑停留在她眉梢嘴角。 “征妇语征夫,有身当殉国。君为塞下土,妾作山头石。”女孩引用《征妇词》让刘桂阳激动不已,猛得鼓起勇气,紧紧抱羞赧的女孩,女孩的身子又温又软,带有麻辣辣的电力,连一辆汽车从他身边驶入基地都未注意,贪婪的抱着怀中女孩。

看着车窗外紧紧相拥的夫妻,女孩身后的行李箱让沈鸿烈明白,又是一个从远方追来的眷属,对于海军眷属沈鸿烈异常尊重她们,为她们的勇气和对丈夫的忠诚。回头看了一眼紧紧拥抱的男女,沈鸿烈想到多天前收到的一封来信,是牺牲在横须贺的一名特攻队员家人的来信,从收到这封信后沈鸿烈就一直随身携带。

“尊敬的沈司令官,我是代父母给您写信,感谢您在百忙之中亲自写信告诉我们,我兄长阵亡的消息。得知我兄长参加了对横须贺的进攻,我们全家都感到骄傲,这正是兄长的梦想……尽管兄长的阵亡令父母和嫂子、整个家族都沉浸在无比痛苦之中,但作为他的家人,我们很高兴兄长勇敢的履行职责,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嫂已随兄长而去,以全夫殉国、妻殉节之忠……知道找回兄长遗骸几无任何可能,但我仍然希望找回兄长遗骸与嫂合葬……”

这封信是海军上士杨晨尚在读书的小弟寄来的,国内的很多报纸将 “夫殉国、妻殉节”的杨晨夫妻称为 “国民典范”,典范的代价就是一个十九岁的女孩自尽,沈鸿烈敬佩杨梁秀兰的节义,但作为海军长官,却不愿看到海军眷属都走这条路。 “这一次不知又有……”想到即将到来的战事,沈鸿烈眉头紧皱,望着车外因大量陆军部队进驻而显得杂乱的海军基地,沈鸿烈双拳紧握。

西北国务院总理办公室内,司马等人正在处理与辽东战争有关的事务,这是场牵动世界政局,引起全球动荡的战争。司马小小的办公室成为决策中心,而战事成了日常事务。司马抽着烟望着办公桌上的报告,国防部长蔡锷和总参谋长王公亮以及大本营其它官员则坐在两侧的沙发上,漫长的会谈使司马不得不几次推迟与台湾士绅代表见面的时间,在于他们会面之前,司马需要掌握对台作战的准备情况。

蔡锷就攻台准备向司马汇报, “……尽管国内船厂早在共和十年接到国防部定单开始大量生产登陆舰艇,但受到欧战商船定单的影响,直到去年登陆舰艇生产才步入正轨,据国防部要求,自共和十年六月后,国内采购客运船,必须采用D型无码头浅水运输船,也就是 “潜山”大型登陆舰,但国内仅有62艘同类型船,目前已全部征用,加上海军共96艘,不能满足运输登陆部队的需求……根据海军提供的数据,即便最乐观推算,海军登陆舰船只能满足运送一个海军陆战师、一个装甲师和相应作战物资的水平。”

蔡锷的话让司马颇为不悦: “提前三年做准备,打起来才发现捉襟见肘……可骑虎难下,必须要打。列强斡旋奉行一个原则:你不打下来,就不可能交给你,台湾是一定要打……没有足够登陆舰,这是一个大问题,事关国运。老史,你主管军工生产,现在登陆舰艇生产情况如何?”

从三年前筹备对日作战,登陆舰生产就是重中之重,为避免浪费时间,通过国防科技委员会直接提供二战时美国研制的LST登陆舰,甚至还要求海军在此基础上研制 “无码头浅水运输船”,适应中国长江和沿海落后的码头设施,以实现民用无码头运输为名,为海军储备登陆舰,但民间需求总是有限的。

被总理点名的国防工业委员会主席史道姆威尔连忙打开文件夹,史道姆也是疲惫不堪,从12年元旦之后,史道姆大多数时间都是在空中度过,基本上全国每一家与军工生产相关的企业史道姆都要亲自到场,检查生产情况。 “总理,目前国内各个船厂登陆舰的生产速度已到极限,11年6月前,每四个月才能制造一艘 “潜山级”登陆舰,而缩减为两个月,国内4之1造船力量被用来制造登陆舰……”

“作战物资准备情况如何?”司马询问王公亮。 “对台作战物资早在共和9年兴建三沙湾海军基地时,就已经开始储备,目前三沙湾储备的作战物资可以满足6个师30天作战需求,在浙江、广东、福建都储备有足够的物资。在另一方面,三年来虽然政府投入巨资改善东南交通条件,但不尽如人意,东南港口设备落后。根据计算,在台作战部队需要从福建获得军需补给,以东南交通条件勉强可以满足……

台湾仅有日军三个师团一个旅团,其中两个师团加一旅团是3月6日宣战后,日军紧急征召日本远征军台籍士兵组建,轻重武器欠缺。一个旅团为征召台湾日本人组建,轻重武器齐全,临时征召平民,战斗力应在台籍师团之下。因而参谋部认为,第一批登陆部队陆战一师以及装甲十三师完全有能力巩固滩头阵地并向纵深扩散……另外海军需要空军派出五至七个俯冲轰炸机联队支援作战。”

“空军准备赴朝鲜参战,不可能顾及台湾,海航不是有十八个俯冲和水平轰炸联队吗?”司马反驳, “空军可把H…2型轰炸机联队调去三至五个,台湾日军兵力三个师团加一个旅团,其中两个半师团都是台湾人,要对台籍日军部队打心理战,绝大多数台湾人都是心向祖国的,台湾人也是中国人嘛!”

“都是中国人又能如何?毕竟离开二十八年了,台湾老人心向中国我信,可年青人,谁也不能确保对祖国的态度。我个人认为,即便面对台籍部队,也要像打日军一样凶狠,调查局特工在台湾没少被同胞出卖,而且……”石磊眼中闪出一道冷光,台湾是调查局的伤心地。过去五年中,根据总理指示,调查局向台湾派出近千名特工,但却没能煽动一场起义,超过一百名特工殉国,原因就是同胞向日本总督府告秘。

石磊被司马打断 “四石,台湾人同样是中国人,几十年来台湾人从未放弃抵抗,数十万台湾人惨遭杀害,台湾同胞受日本残害甚我等数十倍,他们被杀怕了。即便如此,心向祖国的仍是绝大部分,收复台湾后,汉奸会进行甄别,这是一定的,但汉奸只是极少数!”

“总理,石局长也是有感而发,毕竟……不过石局长有些片面,在大陆很多台湾青年都涌跃加入国防军,不过因为没有先例,所以被婉拒,由此可见台湾青年还是心向祖国的!”注意到总理的不悦,蔡锷连忙打圆场。

“日军在台北、台中和台南有三个步兵师团,并在基隆、马公设立要塞炮兵团,因为不信任台籍兵,所以日军将第二十三旅团以及日侨组成的六十九旅团、一四五联队分置台北、台南、台中三处,威慑台籍师旅团,如此一来进一步分散了台湾日军实力,部队登陆并扩大战果完全没有问题。”王公亮适时将话题转向台湾日军兵力配属,转移总理的注意力。

“嗯!我看行……就按参谋部拟定的方案办吧!时间不早了,台湾士绅等久了,不能太过失礼。”十余名台湾客人是调查局秘邀而至,借道菲律宾、暹罗等地来大陆,他们担着身死族灭之危。

等了一个多小时,一楼会客室内台籍士绅颇为焦虑。丘念台注意到林文钦、林献堂、李建兴等人焦切中带着深深的忧虑,而蒋谓水、蔡培火等人则兴奋难抑,对比鲜明。钟蕃朝会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