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市民的奋斗(无语)-第4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兵,工程学校兴建于1860年的两层教学楼则是皇家近卫军西方战线指挥部。

“在这之前他指挥过一个拉脱维亚步兵师,这是从帝国陆军里保留下来的唯一一支队伍。拉脱维亚农场雇工、工人、贫农痛恨波罗的海沿岸的贵族。正是这种仇恨使得在对德作战中表现英勇,所以拉脱维亚步兵团是沙皇军队中最精锐的部队。二月暴动后,他们几乎全部赤化了,在八月革命中起到重大作用。

瓦采季斯精明强干、积极、足智多谋,曾在击败左派社会革命党起义时大显身手,在他的指挥下,把几门小炮布置在阴谋者司令部对面,只用了两、三发直射,只用威慑,就把社会革命党起义者吓得四散奔逃。他已经组建了一支完全由军事专家组成的参谋部,而且参谋部从托洛茨基处得到授权,全权指挥喀山城防御,各级指挥员和政治委员必须无条件服从参谋部命令。”

卡佳捷里年科向参谋部将军们汇报赤卫军东方战线新任司令员的资料,情报是调查部间谍费九牛二虎之力才得到的最新情报,显然不是一个好消息。一直以来近卫军最大的优势并不是中国人的重炮和空军,而是赤卫军指挥员低劣的军事水平和混乱的指挥,可是在喀山这个优势将不复存在。

“这群该死的叛徒,他们辜负了沙皇陛下对他们的培养和信任,背弃了军官的荣耀,该死的叛徒!”听到军事专家接管了赤卫军,杜托夫。亚历山大。伊里奇破口大骂,在说话时不忘朝周围 “绿皮蛙”挑衅的扫视一眼,在杜托夫看来他们同样是叛徒。听到杜托夫的诅咒,卡佳尴尬的停止了汇报,作战室内身穿绿色军装的护国军将军们脸上都露出尴尬的神色。

和皇家近卫军不同,护国军尽管是俄罗斯军队,但却服从中国方面指挥,说到叛徒,他们也是其中之一。 “杜托夫中将,卡佳少将,请您继续。”见作战室内护国军将军们脸色微变,身为司令员的米。瓦。阿列克塞耶夫上将鼓励道,近卫军将军不喜欢护国军的绿皮蛙这不是秘密,但现在俄罗斯需要团结。

得到上将命令后,卡佳调整一下尴尬的心情,接着作简报。 “当前,除了尽可能派出更多军队之外,在莫斯科要求下各地苏维埃、党、工会创立了一支新部队,他们把数千名社工党员派到喀山城下,充实到喀山守军之中,尽管他们中很多人甚至还不会使用武器,但是他们有不惜一切争取胜利的愿望,这是最主要的,他们使几近崩裂的军队挺起了胸膛。听取卡佳汇报后,米。瓦。阿列克塞耶夫上将环视作战室内的将军们,大多数将军脸上都没有先前的轻松之色。

“将军们,这次我们或许要打一场比叶卡捷琳堡更为艰苦的战斗,但是我相信在沙皇陛下和上帝保佑下,我们一定能够攻克喀山,我向沙皇陛下和安娜摄政承诺过,一定会把双头鹰旗和三色旗带到莫斯科、彼得格勒,打下了喀山,下一个目标就是莫斯科”。

“催泪弹?”司马不可思议的看着电报。催泪弹同样是特种烟幕弹的一种,作为部署在新疆地区的二十五师因为特殊的任务性质,所以配发大量西北化工去年刚合成的苯氯乙酮为装料的催泪弹,尽管催泪弹从未投入过实战。

二十五师没有使用特种弹让司马长松一口气,先前之所以要严惩二十五师主官,是因为化学武器是个底线,尤其在国内在城区使用化学武器,造成的恶劣影响甚至会危害到边防军这个团体。 “他们把配属的催泪弹全部打进西宁城,当天西宁没有刮风,甚至连微风都没有,而且高大的城墙进一步遮挡住城内空气流动,高密度催泪毒气造成的杀伤效果,远比100发光气炮弹造成的杀伤效果更显著,那个叫徐籍的炮兵上尉好心办了坏事。”蔡锷哭笑不得的说道,用催泪弹代替特种弹是好心,但特殊环境和高密度投掷量,却得到一个完全相反的结果,他想救人,但却杀死了更多人,一发光气弹的杀伤范围实在有限。

“好心办坏事?我们没使用化学毒气不是吗?催泪弹造成的意外谁都没想到,意外而已,调查组不必派出了,让二十五师军医负责验尸,然后把验尸报告和照片上交司令部。”司马给这件事定了性,在战士遭到虐杀后用化武器报复司马并不反对,但要区分场合。边防军使用化学武器没有太多限制,但绝不能应用在人口密集地区,一旦干顺了手,他们会毫无顾忌的使用化学武器,未来后果不堪设想。这只是一次意外,无论死伤,仅是意外而已,意外谁也不想发生。这件事定性成意外之后,团体荣誉得到维护,个人也不会受到罚戒。

走在西宁大街上徐籍看到街边破席上躺满尸体,心似滴血。死者中大都是老人妇女儿童甚至还有婴儿,这些人身体素质差,过于浓密的苯氯乙酮烟雾夺去了他们的生命。二十五师军医检查了几具尸体后将胶皮手套脱下,在记录本上随手写上验尸结果。 “吸入大量苯氯乙酮会刺激呼吸道,造成呼吸困难、咳嗽、流泪、延迟性肺水肿,死者大都因为身体素质较差,因呼吸困难进而引起心跳停止,建议下次尽可能避免在空气不流通地区大量投掷催泪弹,这是一个谁也不愿看到的意外而已。”

第一百六十一章

清晨太阳将阴霾驱散,把金色阳光撒在大地上,淡淡的薄雾笼罩天际,透过薄雾可以看到田野、森林、草原上绵延的铁丝网和翻开黑土地战壕,绵延的战壕中每隔一段可以看到一面红旗,这是革命的旗帜。在绿色田野中一条铁路向东方绵延,但是上面的铁轨已被拆毁,由钢轨制成的三角架倒插田野间,露出工字型断头,枕木变成了铁丝网的连接桩或是土木工事的棚顶。

在荒废的田野上池塘里,可以看到一些尸体鼓着肚皮躺在水中,空气中弥漫阵阵死尸的恶臭,这些是被处决的意志不坚者和逃兵。成千上万把刺刀在战壕内投出无数小小波光。在泥泞的战壕里,头戴尖帽的赤卫军战士喝着杯子里稀得可映出人影的菜叶面汤。内战给俄罗斯带来巨大灾难,各种物品匮乏,公共设施遭受破坏,持续干旱又使各种作物难以生长,现在整个俄罗斯缺少粮食,早餐能喝到面汤已经让士兵感觉庆幸。

战士们一边喝混着菜叶的面汤,一边听大喇叭里从莫斯科赶到前线的全俄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托洛茨基讲话,尽管大喇叭是来自干涉俄罗斯革命的帝国主义中国产品,苏维埃政权仍然为了宣传需要,通过走私商高价构买了大量喇叭。

“同志们,公民们,兄弟姊妹们,英勇的赤卫军战士们,去年八月我们推翻压迫人民的临时政府,但反革命分子不甘心失败,在帝国主义国家支持下,残暴的沙皇在伊尔库茨复辟企图重新奴役俄罗斯人民,赤卫队和赤卫军进行了顽强抵抗,敌人的精锐部队已被击溃,被埋葬在战场上。

但敌人又向前线投入新的兵力,继续进犯,他们占领了整个西伯利亚和乌拉尔一部分地区,帝国主义空军正在扩大轰炸区域,对俄罗斯城市狂轰滥炸,祖国面临严重危机。帝国主义国家和他们的走狗万恶的、可耻的白匪军正在逼近祖国的心脏莫斯科,整个俄罗斯的命运系于伏尔加河畔的城市喀山,就是在这里,你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你们身后的这座城市。

俄罗斯苏维埃控制的领土已经缩小到古代莫斯科公国大小而且被敌人团团包围,一旦喀山陷落就会轮到下诺夫戈罗德,此后就是一条直通莫斯科的毫无屏障的坦途。俄罗斯革命的命运将由喀山决定,由你们决定,在最危急的关头,革命的命运往往取决于一个营、一个连、一个政委的坚定性,在千钧一发之际俄罗斯是自由或是陷入奴役将由你们决定,英勇而光荣的赤卫军战士们。”

刚喝完菜叶面汤的战士,见政治委员走过去,便起身伸了个懒腰,在铺满麦草的硬木板上睡了一夜腰身酸痛。伸懒腰的战士习惯性的用木板和碎镜片制成的潜望镜朝工事外望去,入眼是一片混杂大量杂草的黑麦田,黑麦已经接近成熟。 “再过一两个星期估计就能吃上饱饭了。”望着铁丝网外 “无主”的黑麦田内几近成熟的黑麦,战士忍不住YY,想到这肚子忍不住咕嘟一声,菜叶面汤并不能充饥。突然战士发现镜片上的麦田里似乎有些动静,杂草和黑麦不时晃动,晃动的方向一直朝向铁丝网,这不是风的作用,好像铁丝网上多出什么东西,是什么?

在炮击开始的同时,穿伪装服的士兵把腰间扣索扣在最后一道铁丝网上,随后缓缓朝后方退去,动作显得轻车熟路,六个小时在铁丝网上挂了46个钳扣。爬到事先在田地间挖好的散兵坑中,从腰间拿出信号枪对天空扣动扳机,一条烟龙拖着白色烟尾飞向天空,打出信号的士兵,连忙将身体死死贴紧散兵坑旁的凹坑内。距离俄军前沿数百米的近卫军战壕一处半环型沙包工事后,站在吉普车旁身穿边防军军装的军官,看到升空的数十枚信号弹后,立即冲吉普车司机下令。

利用潜望镜观察铁丝网内异动的战士,看到铁丝网间突然升腾起数道拖着白烟的火龙,是信号弹,突然意识到什么的战士,惊恐的喊道: “是敌人,快看。”话音未落,就听到空中传来怪异的声响,像尖锐的风哨,随后工事外传来剧烈的爆炸,连绵不绝的爆炸声使整个世界似乎都晃动起来,顺工事顶上圆木间的缝隙,碎土不断落入工事。

半环型沙包工事内早已发动的吉普车奋力朝前开动,吉普车后拖着一条铅笔粗的钢索,被钢索拖住的吉普车先是一顿,随后飞似的驶出数十米,猛的一踩刹车才停下来。 “用内开刃钢扣切断铁丝网效果还不错。”用望远镜观察到俄军前沿垂落的铁丝网间出现几十条一两米宽的通道,站在环型工事内的军官自言自语道,对于现在的效果显然很满意。

用吉普车或卡车拖曳破坏敌军铁丝网在边防军中并不新鲜,与爆破筒、手榴弹比起来,拖曳破坏铁丝网成本低廉、效果显著。不过拖曳出的大堆铁丝网总会妨碍部队冲锋,前线士兵改进研制出内部开刃钢扣环,利用拖曳产生的力量切断铁丝网,因为俄国人使用的铁丝网大都是单股或双股铁丝网,试验效果很不错,这是内开刃钢扣环第一次用于实战。

“放,放”伴随军官怒吼声,位于森林中的炮一师、炮三师、炮五师阵地上数百门105至152榴弹炮不断发出轰鸣声,校射气球上的观察员通过电话为炮兵调校目标方位。越过乌拉尔山之后,原本一直配合俄罗斯皇家近卫军作战的边防军完全转入后勤保障,只有少量营计突击部队仍在第一线配合俄军作战,但边防军炮兵以及空军仍一如既往的为俄军提供炮火和空中支援,当然都由伊尔库茨克俄国政府买单。

第一轮炮火平均发射了20至30发炮弹,是急促射,不停的打,以至于许多榴弹炮炮管都打红了,才不得不停下喘口气。接受过严格训练魁梧壮实的装填手连续运送数十发炮弹后,胳膊酸痛得无法伸直,以至不得不中途更换装填手。

装填手们为了加快速度,不使送弹棍直接在右手上缠上毛巾,蘸上凉水,用拳头把炮弹顶上膛,手臂被几百度高温的炮膛烤起了泡,烫掉了皮。尽管这是俄罗斯人的战争,但在炮兵们看来,这是最佳的训练机会,实战训练的机会。所有炮位四周都是空弹壳、空弹箱,堆得像座小山。

今天天气晴朗能见度非常不错,从炮兵阵地上肉眼都能看到俄军外围阵地陷入一片烈火硝烟之中。在第一轮炮火结束后,所有炮手全被退壳烟熏染得漆黑,除了牙齿、眼窝窝是白色的,整个人变成黑鬼,炮手们看到彼此的模样,都指着对方的黑脸嘻笑,这时运送炮弹的卡车驶入各个炮位,第二轮延伸炮击随之开始。

紧张的透过土制潜望镜观察阵地前情况的战士,透过硝烟弥漫的阵地看到前面齐腰深的黑麦田里,出现一大片黑色散兵线,还有成千上万支刺刀在阳光下闪烁着蓝光。黑色的军装,是皇家近卫军。近卫军之名源自沙皇伊凡四世时期,伊凡四世沙皇组建了一支用来镇压农民起义的 “近卫军”。

近卫军酷酷的装束留在历史记录中:身着黑衣,披黑色斗篷,骑黑马,皇家近卫军在越过乌拉尔山后,按照历史记录,开始配发新式黑色军装。在后方炮火和机枪掩护下,身穿黑色近卫军军装的奥伦堡军四万余名官兵,挺着莫辛纳干步枪高呼口号,沿边防军工兵为他们在铁丝网间开辟的近百条通道,向赤卫军前沿阵地挺进,他们仍然沿用传统的战斗方式。

“乌拉!” “沙皇万岁!”看到呼喊口号冲锋的白匪军,工事内军事专家摇响电话,同时拖着电话来到炮队镜旁,而指挥所内指挥员和政治委员,早已在军事专家命令下到战壕中布置防御力量,军事专家第一次主宰了这支军队。 “喂,我是三五六团军事专家瓦谢里,战况危机白军破坏了铁线网,即将突破我军前沿,我需要炮火支援,我会亲自指引目标。”炮塔指挥官接到电话后急忙下令开炮。在钢筋混凝土和石块建成的堡垒式炮塔内,推弹车的水兵把炮弹推到炮尾装镇处,站在12英寸海岸炮炮尾的四名装填手立即将800磅炮弹推进弹膛,随后快速向炮膛内塞进发射药包。

“坐标3500…1800、视界18,偏差43,放。”站在炮尾左侧的炮手猛得一拉炮绳。 “轰!”伴随一声巨响,旧式1英寸架退炮猛烈后坐,在炮架上阻尼筒作用下停顿下来,炮身在重量作用下,顺着有一定坡度的滑道缓缓复位,同样一幕在喀山城外多处要塞炮塔处上演,外围要塞炮塔大都装备从喀琅施塔得等炮台调来的上世纪生产的旧式大口径架退炮,尽管火炮非常老旧,但威力却毫不逊色。

“为了沙皇!”呼喊口号挺着刺刀的近卫军官兵,并没有在意头顶呼啸而过的炮弹, 800磅重炮弹发出的尖啸,绝不是普通中小口径炮弹所能比拟,似乎要撕碎天空。瞬间数百发炮弹落入黑色散兵线中,数百团白色、黑色烟云和橘红色烈焰升腾而起,残肢断体被四散抛出,黑浪般涌进的冲锋在密集弹雨下停滞。

“操,可惜重臼炮射程不够,要不然有你们受的,先让你们舒服一会。”炮校观测汽球上的观察员透过炮镜观察远处如巨大坟包的堡垒炮塔气愤得骂道。尽管从航拍照片和赤卫军中传出的情报显示,赤卫军耗费大量人力在城内外,以海岸地区调来的海岸炮为主,构成喀山防御火力核心。

但边防军炮兵和空军对此仍然无能为力,堡垒炮塔四周是厚达一米的砌石,顶部一米厚的钢筋混凝土,而且还有数米覆盖土层,对于堡垒化的炮塔,只有重型臼炮营装备的M5式305毫米臼炮可以击毁,但重型臼炮射程有限,至少在近卫军打到堡垒外围之前,重型臼炮只是个摆设。

“雷鸣,注意隐蔽,俄国佬开始发威了,调整目标方位R…36A,J…24D……破障爆破弹五发,覆盖射击。”汽球吊篮上的观察员边提醒战友边在地图上标定赤俄炮兵阵地,通过电话报出方位。赤俄炮兵在炮击的同时,也暴露了自己的方位。尽管炮兵师的榴弹炮、加农炮无法威胁拥有坚固工事保护的重炮,但赤俄野炮阵地的简易工事却无法承受榴弹炮的炮击。

“目标方位R…36A、J…24D……破障爆破弹五发。”得到目标方位后,炮一师重加农炮团24门152毫米远程加农炮调整目标方位。152毫米远程加农炮是以法制155毫米GPF加农炮为原型制造,是边防军炮兵部队最新锐的武器,边防军目前仅建有四个重加炮兵团,而在欧俄就布署了两个重炮团。 “放”随着军官猛得甩下手中的小旗,伴着轰鸣声24发重磅炮弹飞向了目标。

赤俄炮兵的反击此时已经放慢,周围一切似乎都在燃烧,有青枯的杂草有近熟的黑麦。炽热的弹片在距离赤卫军前沿不到两百米的开阔地间交错纷飞,在炮弹冲击波中军装被撕碎的近卫军士兵惊恐的东奔西突,纷纷被炽热的弹片夺去生命。趴在弹坑中手拿指挥刀的军官使劲吐出嘴中沙土,身边是面色苍白,紧张不已的士兵,趴在杂草黑麦丛中,被赤俄排炮吓得瑟瑟发抖。

“士兵们忘记敌人的炮火吧!上帝与我们同在,从西伯利亚直到现在我们从没后退过,这次也是同样,一切都是上帝的旨意,不成功便成仁,为了俄罗斯,为了信念,抬起你们的头向前冲锋,乌拉!”弹坑里的军官突然大吼着跳出弹坑,跌跌撞撞、笨拙的挥舞指挥刀向前冲锋,越过一个个弹坑、土堆,竭力保持身体平衡,同时不忘踢打趴在地上的士兵,督促他们冲锋。

他忽略了头顶炮弹撕裂空气时的呼啸声,一声巨响,挥动军刀的军官背部猛然感觉到有股灼热的气浪向自己涌来,这股可怕的力量将他整个人推离地面,与此同时感觉身体好象被撕成了两截,在最后刹那,他看到原本趴在地上的士兵冲锋了。

土木工事内笼罩着刺鼻的硝烟,身穿单衣的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